第一篇:非洲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一、非洲基础设施现状近年来,非洲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尤其是在2011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背景下,非洲经济仍保持相对较强增长势头,撒哈拉以南非洲保持了5.1%的增长率,且2012年增速有可能加速至5.5%左右,成为世界各地区中唯一今年经济增长率有可能高于2011年的地区。可以说,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基础设施落后,成为非洲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阻碍。第一,运输业基础设施。据世界银行数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千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仅为204公里,其中只有25%为铺面道路,远低于世界平均的944公里。整个非洲农村地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可以接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使非洲面临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高的运输成本,据统计,非洲的公路运输费用是其他国家的4倍。因此导致的城市、地区之间互联互通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非洲内部贸易发展。在目前非洲出口总量中,非洲国家间贸易所占比例不足10%,远远低于欧洲(60%)、北美洲(40%)和东盟国家(30%)的内部贸易水平。第二,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据非洲开发银行数据,非洲只有65%的人口可以使用干净的水源,非洲大陆整体通电人口不足40%,在农村地区,通电率则更低,平均仅为12%。因此非洲用电成本是其他国家的2-3倍,手机服务价格也是其他地区的1.5倍。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中,电力短缺对非洲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尽管非洲具有太阳能、水及地热等多样化的电力资源,拥有巨大的发电潜力,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非洲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匮乏,电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目前非洲国家的总发电能力仅为11.4万兆瓦,相当于德国一国的发电量。然而,德国人口数量仅为8200万,非洲却面临着10亿人口的用电需求。据世界银行估计,仅减少因电力供应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就可使非洲GDP提高1-2个百分点。
有分析指出,非洲每年需要投资400亿美元用于发展电力项目才可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需求。但目前该地区每年的电力投资额仅为116亿美元。非洲地区的电力费用高昂且存在供电不足和不稳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而非洲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是因为高昂的电费而升高,导致竞争力不足。在塞内加尔,供电不足问题每年至少导致塞损失1000亿非郎的经济收入。第三,社会生活基础设施。据非洲开发银行数据,在非
洲,只有不到40%的人口具有使用先进医疗设施的条件,互联网普及程度只有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固定电话的普及程度则更低。
二、非洲基础设施的增长趋势远未终结
近年来,非洲各国及有关区域组织纷纷出台了进一步加大
非洲基础设施投入的计划和措施。如为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发展,提高其互联互通程度,推进其区域一体化进程,非盟已于2012年1月通过《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PIDA),整合了2012年-2040年非洲现有各类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确定
了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融资和总体实施框架。PIDA项目主要涵盖能源、交通、信息通讯和跨境水资源四大领域。PIDA投资总额预计为3600亿美元。其中已制定的近期阶段(2012-2020年)优先发展计划(PAP)项目约需680亿
美元,从领域分配看,能源领域占59%,交通领域占38%,水资源领域占2%,信息通讯领域占1%。据预测,PAP项目融资缺口达380亿美元,融资来源主要包括官方发展援助、现有基础设施融资合作机制、发行基础设施债券、向私营投资者提供政府担保以及次区域组织征收基础设施税等。
从各国情况看,2012年年初,南非财政部公布国内年度财
政预算为 1310亿美元,将优先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南非计划在运输、燃料、水和能源基础设施上的主要工程项目达 42个,涉及投资金额 4200亿美元,预计在 2015年前的资金投入达 1110亿美元。津巴布韦计划发行债券募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用于其国内基础设施的改造和修复。据非洲开发银行在 2011年度报告中指出,津巴布韦至少有 12800公里的公路需要修缮,而未来十年该国基础设施改造所需资金达到 142亿美元。对于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来说,想要到 2020年跻身世界 20大经济强国,要达到巴西现有基础设施水平,可能需投入超过 1900亿美元的资金,这占尼日利亚现有 GDP的 60%。由于在经济增长减缓时期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大力刺激经济发展,安哥拉、肯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只是规模要小很多。
上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布的不平衡,其根本原因在于,非洲各国在经济规模、经济波动、政治稳定、物流质量、医疗保健以及技能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大约有 3/4的非洲国家的GDP规模不足以维持 1亿美元以上预算的计划。同样,道路质量和人口密度也存在很大差异。非洲有 15个内陆国家,并且非洲的运输成本比发达国家要高出 4倍多,这样,设备和材料的进口就变得极为复杂。但是,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产生丰厚回报,据麦肯锡公司一位专家称,该回报可“高达
其他投资回报的两倍多”。
三、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
有效资金投入不足是限制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首要
问题。非洲基础设施的支出以 17%的年增长率从 1998年的 30亿美元增至 2008年的 120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幅度。这期间非洲私营部门和外资投资占全球总额的 17%。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非 OECD政府增加的投资推动,尤其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投资。除传统资助国外,其他如巴西、中国、印度和众多阿拉伯国家近年来已成为非洲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人。据南非标准银行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2/3的资金来自中国,仅 2010年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到 90亿美元。此外私营部门仍是最大的单一资金来源。快速的增长吸引了非洲及其他地区众多的跨国公司。
尽管非洲基础设施投入增长显著,但要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必须弥补的投资缺口还很大,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就达 1800多亿美元(2008-2014年)。有分析指出,非洲每年需要投资400亿美元用于发展电力项目才可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需求,但目前该地区每年的电力投资额仅为116亿美元。据非洲开发银行报告估计,到2020年非洲中等收入国家每年需要投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为其GDP的10%,在低收入国家,虽然所需投资数额少于中等收入国家,但占GDP比例更大,每年约为GDP的15%。这意味着非洲每年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约为930亿美元。另据渣打银行2012年初一份报告显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约需1000亿美元,而各国政府只能提供530亿美元,缺口高达470亿美元。
第二篇: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基础设施建设”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0年9月20日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题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研讨会。借此机会,我想围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一,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扩大市场的边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是人类自己营造的物质环境之一,是支撑人类活动得以实现和延续的重要条件。首先,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及其自然观、空间观和时间观的变化,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其次,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资源共享,其所营造的共享环境直接左右着人类共享资源的能力、规模、空间范围和共享效率。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作为区域生产活动的间接投入,其单位服务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会降低产品流通成本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限制作用,扩大产品共享范围,使得区域交换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增加了异地产品消费的能力。再次,基础设 施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设施通过促进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达到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防范、抵御、减缓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提高人类生存的安全性。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建设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1万公里,公路等级都在二级以下,有路面里程只有3.2万公里;铁路线路里程仅2.2万公里,且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运输船舶技术、港口设施均处于极端落后状态,航道失修失养,淤积严重;农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极度落后的水平。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1954-197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8.7%。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家利用有限资金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10.7%。重点缓解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瓶颈制约,改善了改革开放初期投资结构中存在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和社会基础产业薄弱等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投资开始迅速增长。1990-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26%。2003-2008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六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24.5%,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8个百分点1。
首先,中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以投资拉动经济 1 《新中国60周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统计局。快速增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直接、间接和诱导的拉动作用,带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注入,促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提升当地就业水平,促进人口的移动和专业化分工。例如,中西部地区建成的一批包括青藏铁路、渝怀线铁路、甘肃宝天高速公路、贵州黔西电厂、内蒙古锡盟农牧业工程在内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和配套设施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如三峡工程的的建设对带动当地及周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相当于1990年全国发电量的14%,不仅大大改善了华东、华中地区的能源供应,而且对实现“西电东送”减轻“北煤南运”的局面有重大经济意义。同时,三峡工程建成后形成的600多公里深水航道,为发展大西南对外经济交通创造了条件,利用这条“黄金水道”,按照“农—工—贸”方针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沿江农业趋向合理配臵2。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缩小了地区差距。中国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深处内陆,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0-15个百分点,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近年来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增强了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大中城市在西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增长极化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 2 《论三峡工程的经济合理性》,李京文,《人民日报》。整体水平。
再次,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中国产业发展,满足产业链升级提供了必备条件。在上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除了因为中国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奠定了条件,成为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借助大量综合基础设施,中国正在构建产业链价值一体化平台,从而推动全球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速度加快,除制造业环节之外,研发设计也加快了向中国的转移,从而围绕整个微笑曲线,推动了传统产业向知识型、服务型产业升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非洲基础设施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促进非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确保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帮助非洲人民尽快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
第一,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据世界银行2009年发表的一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4个国家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指出,电力、供水、道路和信息通讯技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这些国家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少增长两个百分点,商业生产也因此减少了约40%。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非洲是世界上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非洲尚未形成覆盖整个大陆、分布均衡、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非洲 有公路约130多万公里,公路网建设密度较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偏低;铁路总长约7.8万公里,各国铁路或是互不贯通,或是轨距不一,且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铁路的运能。非洲海运业和航空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交通设施的普遍落后以及分布不均的状况,不仅提高了货物资源的运输成本,而且阻碍了人员、资源的有效配臵。在动力和能源基础设施方面,除南非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供电不足、不稳的情况,导致非洲工业设备利用率偏低,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改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非洲才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更加快速而稳定的增长。
第二,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可持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1998-2007年期间,非洲基础设施的支出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递增,远超过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幅度。1999-2001年期间,非洲的私营部门和外资投资占全球总额的11%,而2005-2007年期间则占到了17%3。但尽管这一增长非常显著,如果非洲大陆要达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必须弥补的资金缺口还是很大。据世界银行一份2005年的研究,非洲各国至少应在2005-2015年之间每年投入相当于这些国家GDP的9%用于基础设施建设。4对于到2020年想要跻身世界20大经济强国的尼日利亚来说,要达到巴西现有基础设施水平,可能需要投入相当于GDP的60%的资金。此外,非洲国家每年还需要额外的资金以改进其原有的落后基 34 《非洲增长之路:行业分析》,McKinsey Quarterly,2010年7月。
Estache, A., What do we know about Sub-Saharan Africa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mpact of its 1990’s Reform?,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 2005.础设施。
技术的相对落后削弱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动力和竞争力,阻碍了基础设施发展的步伐。例如,非洲地区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现状极不平衡,总体水平偏低,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远远落后于北部和南部国家。非洲国家要发展通信服务设施、跟上信息时代发展步伐,就迫切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鸿沟”。
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人才的流失。目前非洲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仅占全世界总数的0.4%。然而,截至2007年却有60多万名非洲技术人员在发达国家效力,他们当中包括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就有4万多人。为了弥补人才的不足,非洲国家不得不以高薪聘请外国专家进行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每年用于支付外国专家工资的开销高达40多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耗费非洲每年所获外来援助资金的三分之一5。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在自身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援建坦赞铁路,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这条铁路是新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基础设施项目525个,包括会议中心、体育场馆、市政设施等社会公共设施379个,交通运输、电力、广播电信等经济基础设施146个,建成铁路2233公里,公路 5 《非洲欲靠科技促脱贫》,新华网,2007年1月。3391公里,桥梁10座,体育场馆52个6。2009年以来,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企业在非承包工程业务仍快速增长,项目遍布非洲各国,涉及房屋建筑、石化、电力、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在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进出口银作为支持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实施对外援助的政策性银行,发挥了积极作用。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支持中非合作,紧密围绕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国际经济合作战略,为非洲各国提供了大量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以低息的优惠贷款为主的发展援助,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形成了以优惠贷款为先导,境外投资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和出口信贷为重点,法人融资与项目融资相结合的系统化和多元化对非融资格局,对于缓解非洲国家发展资本不足、逐步获得可持续资本支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6年到2010年6月,我行累计向非洲53个国家批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超过83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约760亿元人民币,各类项目总计239个。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在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实施了社会住房项目;在安哥拉、苏丹等国家建设了大学、中学等各类学校;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刚果(布)等国建设了水电站、公路及供水设施;在肯尼亚、赞比亚等国家建设了多家医院等卫生机构。为缓解非洲多数国家电信设施薄弱的问题,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电信企业在进我行支持下在 6 《陈德铭:中国将继续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商务部网站,2009年11月。多哥、科特迪瓦、马里、塞内加尔、刚果、赞比亚、加纳、肯尼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众多非洲国家承建电信网络,帮助其改善通讯设施,提升当地信息化水平。
上述项目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切实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惠,并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受到非方高度赞誉和非洲人民的普遍欢迎。以苏丹为例,电力和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苏丹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不利于其农业和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行支持中国公司承建了苏丹吉利联合循环电厂项目。这是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第一座大型电站项目,也是苏丹最大的联合循环电站,项目一期投产后就基本改变了苏丹首都经常停电的局面。我行还支持中国企业承建苏丹麦洛维大坝及与大坝配套的1176公里输电线路和7座大型变电站。这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电站。大坝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是此前苏丹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两倍,不仅能解决苏丹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发电问题,使苏丹摆脱目前只拥有局部的、耗油量大、污染大的电力供应状况,一跃成为一个拥有先进国家电网的国家,而且还能向邻国埃及出口电力。同时作为一项灌溉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后将形成约150亿立方米的库容,可惠及尼罗河两岸方圆上百公里内的农田灌溉和防洪。苏丹副总统塔哈在麦洛维大坝二期截流仪式上曾激动地指出“大坝截流,不仅改变了苏丹尼罗河水的走向,也改变了苏丹政治历史的走向,大坝电站所发的电能,将给苏丹带来一片光明。”
四、关于进一步促进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帮助非洲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尊重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意愿为前提。几十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在对非援助及对非经贸合作中取得丰硕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始终遵循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始终支持非洲国家为自主发展做出的努力,尊重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选择的道路。中国从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等强加给其他国家,对非援助和优惠贷款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和特殊要求。当然,非洲国家确实存在诸如民主、人权、腐败、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但是,这些问题不是非洲国家独有的问题,而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文明进程中都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解决。尤其是非洲国家和人民在过去几百年殖民统治中遭受了巨大苦难,导致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也没能分享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因此,对于非洲的发展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以宽容、公正的心态来对待。不能以出现的问题为由影响对非洲发展的支持,或在支持时附加条件。必须从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和现实能力出发,加强相互沟通,充分听取非洲国家的意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加强相互交流,分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键在于其应当具有的超前性和充足的承载能力。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各经济主体就会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促使经济活动呈几何级数增长。相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过于保守,就难免在关键时刻遭遇“天花板”,贻误发展的时机。在这方面,中国就有过经验教训。当上世纪90年代末普遍认为中国电力过剩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时,又有多少人能预见到2003年的大规模电荒这么快就会到来呢?再比如,过去中国在一个二线城市修一条上下四车道的公路被认为是很超前的,但没过两年就达到满负荷,甚至出现拥堵。因此,经济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有时是超乎想象的。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中国也累积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宝贵经验。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灵活地运用民间和外国直接投资,按回收成本合理定价和征收基础设施使用费,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和建设速度与维持稳健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相一致。此外,在运输领域,设施建设从开放运输市场切入,逐步到开放建设施工市场,实施资格认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扩大施工队伍来源;开放投资市场,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不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使这些国家走上经济增长快车道的关键因素。中国愿与非洲国家分享经验,共同探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非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和援助。面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巨大资金缺口,应进一步把其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领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包括支持和鼓励拥有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承包企业投身非洲,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扩大学校、体育场、医院等民生公共设施建设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民生事业水平;加快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项目建设合 作,改善非洲国家经济基础条件;推进光缆、通讯、物流中心等项目合作,为非洲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便利,提升自主发展能力。要从非洲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完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非洲发展提供更丰富多样的金融支持,为非洲获得可持续资本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加强与非洲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向其介绍利用国际资本、弥补发展资本不足、提高资本运作效率的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多方面帮助非洲获得可持续资本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非洲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由衷希望,通过中非合作的深入发展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有效提高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未来,进出口银行将继续按照国家关于中非合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从非洲实际出发,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力争创造出更多切合实际且有效的新模式。充分发扬“授人以渔”的精神,在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事关非洲长远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提高非洲国家自身发展能力,促进非洲国家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受益。同时,我们也希望国际社会能给予非洲更多关注和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愿与致力于消灭贫困和落后的全球各界友人一道,为建设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研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本文对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发展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强弱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发展模式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意义
农田水利建设面广量大,除了小型农田水利、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外,还有大中型灌区的田间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排水、水土保持、农村治污,以及在有水土资源条件的地方,需兴建一批新的农田灌排工程等。目前都存在缺乏建设资金投入的问题,急需加大投入。农田水利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必须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在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进行的生物有机体同环境之间的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和循环的过程中,所必须投入的物质与社会条件有机整体的总称。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但并不直接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一些物质条件。如农用灌溉、公共水利设施、电网、通信、道路、贮藏、运输和销售设施等;二是指为保证农业生产过程正常运行,而提供服务的一些非物质条件或社会条件。如农业研究或试验机构与设施、农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农业政策与管理机构、农业信息与咨询机构、土壤保持机构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实现农村整体富裕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道路渠道硬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水土保持、国土整治、人行便道修建等,这些项目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在逐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现有投资规模仍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需要改造的工程多,而国家的投资却没有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与农民的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异。
(二)主要问题及其成因1,农村水利建设投资少。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缺口较大。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一项弱质产业,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贫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农村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扶持农业和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加,但地方财政紧张,投资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2农村水利建设的难度大。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首先是农业投入范围较窄,投入产出效益低,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投入比较效益较低。使水利建设不易融资。水利投入回收期长,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加之受种植规模小,农产品、销售环节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不敢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从农村水利建设面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涉及的面广、量大,包括农村自来水、小水源的开发、节水灌溉等多个领域,仅靠现有社会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难以满足农村水利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农民经济承受能力较弱,水费征收比较困难,水利工程难以按成本核算进行管理。再有就是机制不健全,缺乏社会化办小型农田水利的扶持政策。
三、关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扩大内需、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田水利建设需要长期地积累和不断地更新完善,近期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是整合资金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大型水利工程配套。下大力气抓紧完善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的配套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突出抓好田间配套,充分发挥现有的水利设施的作用。二是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大中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的地方,要优先安排资金,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兴建一批水窖、集雨池等积水灌溉工程。在有水无井、配套不健全的地方,进行井电配套、渠系延伸,扩大灌溉面积。不但农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积极性,而且资金运行安全有效。三是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发展投资大、效益高的喷灌、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模式以及地埋管道、软带微喷等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模式。四是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是当前最受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之一。国家财政直接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补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投入力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第四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范文模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公开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具体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前几份一号文件中也有所强调。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正如文件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现在中央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再次强调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笔者及3位同事于2006年9月至11月曾到我省巢湖、宿州、马鞍山、宣城等地农村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既欣喜地看到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也看到这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现将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此文,以期与关注“三农”问题的同志交流,并希望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
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总结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在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调研考察,处处感受到新局面、新气象。各个市、县、乡镇都在宣传贯彻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建立相关组织、确立示范村镇,修路建桥、开渠挖河、整治环境等具体的工程项目正在开展。在与干部、群众的交谈中了解到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有以下方面:
1、兴修水利,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大项目。各级政府均对水利设施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宿州市近几年来通过整治境内的浍子河等河流以及开渠、打井等办法,使324万余亩耕地得到旱涝保收,还有165万亩做到节水灌溉,分别占总耕地面积750 万亩的44% 和22%。马鞍山市位于长江边,境内有两湖九河,容易受洪涝灾害。为了抗御洪涝灾害,该市近几年共投入各类资金10余亿,实施完成了一批重点防涝除涝工程,如加固长江堤防,使江堤基本达到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能力,内河堤防加固后也已达到防御10年一遇暴雨标准。全市74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6.8万亩。宣城市下辖的五县一区一市大部处于皖南山区,在暴雨季节容易发生山洪导致破圩受灾。该市近几年在宁国山区修建了港口湾水库、整治了境内的水阳江并建设了诸如涵闸沟渠等一系列设施,大大减轻了暴雨山洪带来的灾害。
2、兴建饮水安全工程,造福于民。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导致部分地区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已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我省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饮水难的问题,现正在着手解决。宿州市2006年计划投资1670万元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7处,解决农村4.7万人饮水氟超标问题,解决全市18个乡镇24个行政村中49个自然村村民用水安全问题。现已解决2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宣城市将山区饮水砷含量超标问题作为治理的重点,同时在圩区兴建自来水厂,已投资1100万元,大大缓解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巢湖市庐江县也已着手在农村建造自来水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目前主要集镇已通了自来水,但大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尚未用上。马鞍山市近几年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市级财政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2.12亿元,共新建水厂7座、改扩建水厂16座、打井114眼,基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要想富、先通路”的道理已广为所知。过去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公路,有的只是简易的土路,晴天扬灰雨天泥泞,给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外运带来很大困难。自2005年国家交通部提出在全国农村实施“村村通”工程,我省积极响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每公里农村公路补贴10万元等相关政策。此举大受农民欢迎。在省给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市、县、乡镇以及行政村都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修路。宿州市计划在2006年修建农村道路1160公里,由交通部门牵头负责实施。9月份本人去调研时,已完成招标项目211个,计396.6公里,开工建设项目105个266.8公里,完工35个项目86.8公里。马鞍山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早在“十五”期间就已完成县乡公路建设投资56300万元,到2005年底新建改建县乡道路1544公里,所有乡镇均通沥青或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均通沙石以上道路,其中约一半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宣城市和巢湖市的庐江县也在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庐江县城关镇已修建一条8.4公里长的水泥等级公路。笔者还在庐江县泥河镇竹园村(该村为庐江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看到村党支部书记正在带领村民修
路。老书记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们:上面给一点,自己筹一点,力争在三年内铺设村级水泥路4.2公里,村组沙石道路8.9公里,彻底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4、发展清洁能源,整治脏乱差的环境。农村历来是家禽家畜散养,做饭生火用柴草。这就必然导致环境的脏乱差,还会破坏山林绿化和生态环境。自从中央提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
极推广沼气、秸杆汽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号召后,我省积极响。近几年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每户修建一个沼气池政府给补贴800元。宿州市已有2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准备再发展1万户。宣城市已有3万余户用上沼气,准备再发展1500户。马鞍山市不仅推广了沼气,还兴建了秸杆气化试点工程三处,有300多户受益。沼气池建设可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有利农村环境的整治。废渣、废液可作肥料和饲料,节约种养业的成本。因此,很受农民欢迎。我们在庐江县城关镇一个农业社区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有一个养殖大户建了一个特大的沼气池,用猪粪作原料发气,气可煮猪食、照明,再用沼渣喂鱼。每年可节约成本数万元。
5、电网改造及信息化建设也均取得明显成效。我省自1999年启动至2003年结束的农村大面积电网改造工程,优化了农村电网结构,特别是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了好处,也基本满足了需要,深受好评。电话电视基本普及,只是有线电视及网络建设尚未普及,一般只在较大的建制镇才有。
总之,在调查考察中我们看到并深深感受到我省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进步。总结经验,我们认为这与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密切相关的。但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得又快又好;有的地方发展得则比较慢而且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与干部的素质和积极性的高低也有关系。在我们调查的四个市八个区县中,马鞍山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是我省的工业重镇,全市12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5万,而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市级财政达到72亿元。这样,就能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因此,该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成绩较显著。宿州市604万人口,85%以上为农业人口,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13亿元,市级财政收入仅为13.4亿元,基本上属吃饭财政。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力不从心。宣城市和巢湖市人口分别是
>275万和453万,比宿州市规模略小,但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是欠帐较多。尽管经济基础较差,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某些方面也仍然可以做出成绩。如宿州市泗县一个乡严重干旱缺水,2004年连群众饮水都发生了困难,地方政府投资10万元用来打井,但却不见水,群众意见很大。市水利局专家型副局长苏亚闻讯后亲自赶赴现场指导打井,又到省水利厅要来20多万元资金,终于帮助当地打出一口深水井,解决了几千人的饮水问题,受到群众的赞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考察中,我们发现尽管近年各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
1、水利基础设施老化陈旧配套设施不全,不能有效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已修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运行,存在工程存在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如宿州市83座水库就有56座存在病险,堤坝渗漏、涵闸损坏严重,需要除险加固。正因为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一有大的自然灾害便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2003年我省淮河、滁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和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使粮食产量大幅回落。全年粮食总产量2214.8万吨,比上年减产550.2万吨,下降19.9%。
2、沟渠塘坝淤塞严重,存在水多水少的问题。各地对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但对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则有所忽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后,集体经济力量削弱,集体的组织能力下降。因此,许多地方的支流、沟渠、池塘多年得不到疏通加固,淤塞严重,容积减少,调蓄能力降低,连续几天下雨就显得水多,产生内涝;十来天不下雨又会缺水,产生干旱。这样一来,农民不得不经常在田间排灌,既加大了生产成本,也不利稳产高产。
3、水质下降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饮水和食品安全。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以及水乡无节制地发展水产养殖投放人工饲料,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下降、土壤板结并受到严重污染,以至谷物和水产品内残存农药超标严重。这就带来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在调查期间,就听到农技干部反映某乡曾因饮水不洁而发生大范围的肠道疾病,以至一度农民家家户户不得不喝纯净水。
4、沼气推广进程缓慢,不能满足需要。尽管每个市县都在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但大都处在起步阶段,一个市有一两万口沼气池似乎很多,但与几百万人口、几十万农户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农户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柴草灶或使用价格昂贵的液化气。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补贴农户;二是目前技术尚未完全过关,缺少有效技术指导;三是宣传发动不到位,农民对使用沼气的意义认识不足。
5、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计划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道路建设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尽管各市县以及乡镇都在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但由于资金严重短缺,除像马鞍山市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恐难实现中央提出的修路目标。据基层干部反映,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修一公里公路,在淮北平原地区最少也得需要15万元,在丘陵和山区则需要18万元,而在河网密布的圩区水乡则需要25万元以上。现在省级财政每公里只补贴10万元,差额部分要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及行政村予以解决。可是大部分市县是“吃饭财政”拿不出钱,乡镇和行政村大多负债累累更拿不出钱。因此,许多地方的“村村通”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难以付诸实施。勉强上马的项目也是难以达标,如规定路面是4.5米,只能是3.5米,水泥厚度也不够,工程质量难保证。
6、文化卫生以及市场建设等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上未列入议事日程。我们在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调研时,该镇文化站站长向我们抱怨说:除了一个人几乎什么都没有。该镇纸坊村大棚蔬菜搞得好,这里的黄瓜品质好产量高远近闻名,村上想建一个黄瓜交易市场,但苦于资金不足迟迟无法建成。渔沟镇是著名的灵璧石产地,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渔钩镇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
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有一些,如农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修机耕路、平整土地等)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农村水利设施和道路均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有的地方还存在挪用、贪污专项资金的问题。如将上级拨给的用来修建农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资金转用到城市建广场修道路。少数承包商与腐败官员勾结玩弄伎俩套取高额建设资金后却不把全部资金用到工程上,而是将部分资金瓜分掉,因而使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值得警惕。
问题与困难产生的原因,有的已作了具体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太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无需作过多的分析。
二是近二十多年推行的市带县这一新的行政架构带来的问题。作为中央及省推行市带县的初衷,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县乡农业发展的功能,但由于我省的许多城市本身经济实力不强,大部分是由县城或专署所在地升格而来的。由这样的新建小市来带三四个乃至六七个县,如同小马拉大车是难以胜任的。而市的领导者为了使新建的城市有一定的模样,必然要将主要精力和财力用到城市建设上,甚至不惜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将有限的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这也就是近二十多年来城市发展较快而农村发展缓慢的原因所在。
三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应当承认这一体制在它的初期阶段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体制在调动农民和农户积极性的同时却削弱了集体的经济力量和组织能力,以至具有鲜明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供给和维护。
三、进一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如何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的四个一号文件中均有明确的部署,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第2325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应该说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主要内容及措施也是清楚的。这里,笔者仅根据在调查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就我省进一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将之摆到应有的位置。基础设施,顾名思意就是基础性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设施。它如同运动员的基本功。一个运动员基本功不练好,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更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同样道理,农业生产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建好,就谈不上“生产发展”,更谈不上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其他基础设施不建好,也就谈不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像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那样来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像抓开发区的“三通一平”建设那样来抓农村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配套齐全的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不可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因此,要改变目前存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新房建新村的片面认识,必须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
2、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大部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完全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公共产品应当主要由政府提供。现在城市的公共产品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的。那么,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也应当由政府提供。现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我们的省市级领导干部应当改变过去“重城轻乡”的观念和做法,真正按中央2007年一号文件的要求去做,即“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停留在文件上,而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如当前基层反映最强烈的是每公里公路补助10万元远远不够的问题,应当得到解决。我们建议每公里由省财政再增加5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和乡镇筹集。这样,必将大大加快农村道路建设。
3、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措资金。我们国家近20多年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集资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如庐江县有一个行政村修路资金不足,村干部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拿一点,动员“大户”及在外地工作的人捐一点,再请县城帮扶单位帮一点,基本上解决了一期工程所需的资金。马鞍山市在发展农村自来水事业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财政给予工程造价30%的补贴,特许经营30年。这样就大大促进了该市农村自来水事业的发展。此外,像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如机井、排灌站、当家塘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调动民间资本来参与建设与管理。目前基层干部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种粮补贴,每亩十多元,每户也就是五六十元,对一个家庭来说意义不大。而且统计发放很麻烦。如果将这一项补贴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能解决一些大问题。这个意见是值得考虑的。
4、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各地应在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再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经研究,我们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从性质上可分为生产类、生活类、文教卫生类、服务类四种。生产类如水利设施;生活类如沼气、自来水;文教卫生类如学校、医院、文化站;服务类如交易市场、测土配方等。农村基础设施还可从层面上划分为核心层和拓展层。所谓核心层是指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和乡村公路;拓展层如林业、水产业、农村消防等所需要的相关设施。各地农村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农村基础较好、经济发达、实力较强、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可称为发达地区;有的农村基础较差、经济落后,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可称为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全面铺开,而且可以由核心层向拓展层延伸。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则应循序渐进,先着重搞好与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核心层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再向其他方面拓展延伸。各级政府应对不同地区分类指导,在资金投向上则应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农村倾斜。
5、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与服务,许多地方的沼气建设进展缓慢或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农村沼气的普及。许多乡村道路建设也由于得不到技术指导,基本上是土法上马,路面窄、质量差,不能满足需要而且不长时间可能就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在这方面应当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到农村去开展义务性指导或有偿服务。在现有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动员组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去农村服务,也可就地培养农民中的能工巧匠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以弥补农村技术人才的不足。
6、加强管理与维护,确保基础设施长期发挥功能。重建轻管、重建轻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缩短,不能长期发挥功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一定要扭转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与维护。要做到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如省道由省交通部门负责,县道由县交通部门负责,乡村道路分别由乡镇政府和行政村负责。管理维护要做到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检查、有赏罚。有些小型的基础设施可通过承包、拍卖、转让等形式交给企业或个人去经营管理,但要确保其公益性功能的发挥。
7、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切实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农业问题专家李昌平在《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其中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央财政给农村的资金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存在着“雁过拔毛”(挤占、挪用、截留)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官商合谋招标”的暗箱操作行为,结果是专项资金到该用的时候,已经是“钱到田头干”了。我们在调查时对此类问题也有所耳闻。因此,必须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要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有的要在媒体上公布资金的额度和使用去向,以接受社会的监督。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管,切实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到使用合理。
8、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现在农户分散经营,许多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而且留下的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这种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颇为不利。但有外出打工人员的农户大多数土地并没有放弃。既然有土地在经营,就必然需要水利工程为其服务。那么,根据“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每一个农户都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大中型基础设施作为完全公共产品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责供给,小型的基础设施则属于半公共产品如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灌溉渠的支流、当家塘等可发动农民自己筹资筹劳建设与维护。当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必须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方面,要落实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可以学习韩国的一些好的做法,动员和鼓励效益好的企业到农村对口帮扶,如帮助修一段路、架一座桥、打一口井、盖一所学校等等。
加强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也是扩大内需、消化工业部门一些过剩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认真对待、千方百计,就一定能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伊斯兰教在非洲的发展历史
伊斯兰教在非洲的发展历史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陆地面积仅次于于亚洲﹐地跨赤道南北﹐多数是热带国家﹐因为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有地中海﹐接近欧洲和亚洲。非洲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六千年前在尼罗河两岸就出现了农业 人口大约七亿,但分成将近六十个国家和地区﹐多数都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掠夺和瓜分的结果,除了埃塞俄比亚之外﹐所有的国家都有一部殖民地辛酸血泪史。伊斯兰在诞生后第一世纪里就传播到了非洲﹐至今已有两亿多非洲居民信仰伊斯兰﹐集中在北部﹑东部和西部﹐是从十五世纪开始的西方殖民主义推行基督教遭到穆斯林强的烈抵制﹐也是今天同基督教竞赛发展的最强大对手。
东部非洲﹐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外向型的文化性质﹐早在公元前两千年﹐上埃及女王谷的商人经常往来于庞特地区。古罗马称那里是“阿扎尼亚”。伊斯兰的早期﹐第一批穆斯林为了躲避麦加迫害迁移到埃塞俄比亚﹐受到基督教徒纳加西国王的友善接待。国王听到穆斯林在他面前诵读“麦尔彦章”《古兰经》,感动得流泪﹐同意穆斯林移民在他的国家定居。当先知穆圣得知纳加西国王逝世时﹐在麦地那为他举行殡葬祈祷﹐证明承认他的心已归信伊斯兰。
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尔-马苏德留下的著作记录了公元十世纪阿拉伯人海外贸易的昌盛时期﹐阿拉伯的贸易商船横渡印度洋﹐从东非到中国﹐中间有波斯湾和印度沿海国家﹐都是停靠的口岸﹐例如他在1154年描述的著名海上贸易航线,从阿曼到桑给巴尔。十四世纪的摩洛哥旅行家白图泰到过摩加迪沙﹑蒙巴萨﹑基尔瓦﹐发现那里伊斯兰学者们熟悉沙斐仪学派的教法﹐社会法制参照阿拉伯希贾兹地区的准则。从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伊斯兰在非洲东部沿岸迅速传播,许多城市都形成了穆斯林小区﹐就地取材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公元640年﹐穆斯林大将阿慕尔·阿斯率军越过约旦河攻克东罗马占领的埃及﹐穆斯林在埃及站稳脚跟后﹐另一位大将伊本·阿比萨尔赫公元646至652年向北非全境进发﹐驱逐罗马军队﹐相继夺取了突尼斯﹑北部阿尔及利亚和撒哈拉以北大部地区。又有穆斯林大将伍格巴·纳菲率领队伍继续向前﹐占领摩洛哥,直到大西洋之滨。穆斯林大军稳定局面之后﹐宣布各种法律﹐保护居民安定生活﹐开始和平建设和促进经济贸易﹐并且宣传伊斯兰。穆斯林在北非﹐在马背上取胜之后﹐下马教化民众﹐依信仰和法制为立国之本。在横穿撒哈拉的
商业通道上﹐所有的国家和种族都心甘情愿接受伊斯兰新文明﹐互相发展贸易和通婚﹐阿拉伯的新知识随同阿拉伯文全面进入北非﹐社会生活的阿拉伯化与伊斯兰化
精
神
信
仰
齐
头
并
进。
大学者谢赫阿布杜拉·亚辛1039年在北非开展穆拉比通运动﹐对以柏柏尔民族为主的传统陋习和社会弊病进行伊斯兰化改良﹐例如宣传善良道德规范﹐减轻苛捐杂税。这个改良运动雷厉风行﹐振奋了日益率领的社会风气﹐伊斯兰面貌焕然一新﹐并且在整个北非出现了历史空前的社会全面兴旺景象。实行穆拉比通运动的地区包括摩洛哥﹑西部阿尔及利亚和安德鲁西亚(西班牙)。
兴旺发达的北非伊斯兰社会进入了第二代领导人时期﹐新领导尤素夫·塔希芬成功地把伊斯兰运动推广到更加辽阔的地区﹐直到尼日河流域﹐把北非的撒哈拉南北广大地区同西班牙南部的穆斯林区域从文化上连成一片。摩洛哥人伊本·图马尔特是当时的伟大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年青时奔走于阿拉伯半岛和西班牙之间求学和讲学﹐受安萨里学派的影响﹐宣传流行于阿拉伯国家的穆瓦希德(认主独一)哲学思想。他像高举的火炬﹐把切合实际的伊斯兰新思想从北非传播到安德鲁西亚﹐引起一系列社会改革﹐也造就了在他以后的数代学者﹐如西班牙科尔
瓦
多
著
名
学
者
伊
本
·鲁
西
德。
公元十一世纪﹐伊斯兰才从北非传播到西非﹐当时在北非开展轰轰烈烈的穆拉比通运动消息传播到了西部非洲﹐引起上层社会的兴趣﹐视为高山锦行。旅行家艾尔·祖赫利在公元1137年写到﹐当他来到马里时﹐看到许多人在四十年前就归信了伊斯兰。马里曾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王国﹐鼎盛时期是在公元1050年至1250年二百年间﹐吸引大批穆斯林商人进入那个国家﹐因为那里是非洲
黄
金
交
易
中
心。
摩洛哥旅行家白图泰在1352年到1353年访问了马里﹐当时的国王是穆萨的弟弟苏莱曼。他的游记中记录了当时在马里看到法庭公正判案的情形和社会管理制度﹐人民享有高度自由﹐社会治安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到处可以看到宏丽壮观的清真寺﹐主麻聚礼的穆斯林摩肩接踵﹐但是﹐他也记录了许多旧传统陋习﹐如在宫廷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公元十五世纪﹐西部非洲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桑海国﹐国内有两座大城市﹕提姆布克图和杰尼﹐这两座城市是伊斯兰文化教育中心﹐各国学者云
集﹐群英荟萃。市内大清真寺是安德鲁西亚大建筑师精心设计的杰作。
西方殖民主义出现在西非之前﹐有两个文明古老的国家﹕卡内姆和博努﹐从十三世纪开始接受伊斯兰﹐兴旺发达到十五世纪﹐拥有二百多年的伊斯兰历史文化。博努建立了哈里法政权﹐全面实行伊斯兰法制﹐国王伊德里斯·埃拉伍玛1570至1603
年在位﹐首都加扎尔加姆。
西部非洲伊斯兰学者隐居山庄和乡间﹐对社会政治影响很大﹐三百年西非殖民历史﹐每次起义都有伊斯兰弟子的领导和参与﹐他们发动民众造反和抗议,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和本国崇洋媚外的帮凶小朝廷。从十八世纪以来﹐伊斯兰的学者们领导民众争取独立运动﹐前仆后继﹐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他们为非洲殖民主义送葬﹐所有的西非国家都获得了独立﹐但是改造社会的斗争还在继续﹐这是他们的吉
哈
德
运
动。
各地苦力劳工﹑奴隶和当地人﹐纷纷归信伊斯兰﹐他们在伊斯兰的制度中获得人格尊重和精神自由﹐例如《古兰经》禁止穆斯林买卖奴隶。
英国在1806年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开普敦﹐并且把那里当作安置奴隶的劳工农场﹐不断有运奴船到岸﹐卸货。被安置到矿山和农场的奴隶﹐同穆斯林一起劳动﹐向他们学习伊斯兰﹐壮大了穆斯林的社会力量﹐这些奴隶是以后起义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主力军。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开普顿的穆斯林社会力量壮大﹐当地的穆斯林创造了阿拉伯字母的非洲语文﹐写了许多书﹐也建立了许多伊斯兰学校﹐1830年代开始组织大队人马奔赴麦加的朝觐。清真寺是当地穆斯林的生活和文化中心﹐不分种族﹐穆斯林的孩子们在清真寺中学习《古兰经》﹐周围居民进入清真寺参加各种仪式﹐如婚丧礼仪和伊斯兰节日。南非穆斯林向英国女王请愿﹐要求正式承认伊斯兰合法化﹐因此﹐英国女王维多利亚1862年选派了一名库尔德族大伊玛目到南非领导伊斯兰事务﹐表示对开普顿穆斯林的承认
和
关
怀。
从十九世纪开始﹐英国殖民政府从印度次大陆大量移民到南非﹐选择了印度洋沿岸的纳塔尔省为发展新区。这是穆斯林移民到南非的第二次浪潮﹐他们被送到甘蔗田和矿山加入了非洲桑给巴尔廉价劳工大军﹐为英国南非新殖民地流血流汗。二十世纪之初﹐生活在南非各地的穆斯林形成了当地的伊斯兰组织和穆斯林团体﹐全面开展伊斯兰教育和维护合法权益﹐但他们也是以后大英帝
国殖民主义的掘墓人﹐是最坚决的反对殖民主义精神和领导核心。
1960年代独立后的南非政权落在既得利益的白人种族主义手中﹐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穆斯林是坚持反对种族隔离的主义社会势力之一。南非穆斯林1994年建立了统一战线﹐并且组建穆斯林政党﹐参加国家竞选争取国会席位。南非穆斯林在四百年的斗争历史中锻炼成长﹐形成一个坚强的社会团体﹐穆斯林人才深入社会各阶层﹐从事各种职业﹐在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开展统一行动﹐进行伊斯兰教育﹑发展经济和宣传媒体。团结与奋斗是南非穆斯林发展壮大和社
会
进
步的格
言。
非洲比美洲早一个世纪遭受欧洲殖民主义入侵和掠夺﹐但不像美洲那么命运悲惨﹐被西方灭绝了种族﹐全部消灭了土著人的语言﹑文化和宗教。设想假如伊斯兰不是比西方殖民主义提前数百年进入非洲落地生根﹐恐怕非洲的原住民不具备抗击外来侵犯的能力﹐处境可能比美洲更加恶劣﹐本土文化荡然无存。真主的意欲﹐使伊斯兰在非洲参与了抵御殖民化﹐也保存了实力﹐直到今天﹐仍然是兴旺的文明。
高一5班
陆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