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刚书记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01:2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志刚书记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志刚书记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第一篇:常志刚书记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发挥好共青团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访内蒙古团委书记常志刚

五四前夕,记者就共青团组织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热点问题对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书记常志刚进行了专访。

常志刚说,“社会管理创新,是党中央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央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格局。共青团就是要在”社会协同“上下一些真功夫,作一篇大文章。共青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应当也必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共青团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的一个重大契机。我们的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从青年社会组织管理、社区功能建设、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社会心理干预、社会管理人才培养等角度,积极探索共青团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有效路径。结合我区实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把加强对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青年需要组织。要敢于碰硬,消灭空白点,强化薄弱点。当前,尤其要以青年学生、外出和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为工作重点,把他们组织好、引导好、服务好,使他们成为拥护党的领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的社会组织蓬勃兴起,数量很大,其中很多都是由青年人发起的、或者与青年事务有关。要探索”以社会团体治理社会组织“的手段。一方面,要关注、扶持、管理好那些注册的青年组织,把它们联系、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有大量的青年自组织,这些自组织或大或小、或强或弱,都是基于青年的兴趣爱好组成的,不一定注册,不一定严密,但青年很喜欢。我们要采取为它们提供支持、提供服务,购买服务、购买岗位等形式,和它们建立联系,引导它们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无论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还是”以社会团体治理社会组织“,都是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基础工程,都要把青年

1用组织覆盖起来,用工作和活动影响到,这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

第二个切入点,是要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现在的青年人,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们思想活跃、多元。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非常重要。今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我们将迎来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契机,全区各级团组织要把庆祝建党90周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喜迎建党九十年,青春建功十二五“为主题,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草原同发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青春草原o唱响红歌“、”18岁成人仪式“、”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好党的丰功伟绩,宣传好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宣传好自治区科学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努力形成正面引导的强大声势。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引导青年工作的重点,打牢各族青年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带领青年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引导青年的方法手段上,要创新思想,比如,要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则,以青年学生和务工青年群体为重点,把青年细分为具体的类别,全面启动”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科学划分引导类别和层次,找准不同青年群体思想意识的关键点和形成逻辑,明确合理的引导目标和内容,探索有效路径和载体。更加重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大力建设和发展团属新媒体,运用好网站、手机报、QQ群等现代传媒手段,增强思想引导的时代性。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引导员队伍,围绕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疏导不良情绪,推动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理性的网络舆论氛围。

第三个切入点,是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近几年,我们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在全区12个盟市都建立了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通过这个服务台,了解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还能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再比如,我们连续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把具有我区特点的青少年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拿到活动当中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上去,以议案、提案的方

式推动问题的解决。今后,这两项工作要继续深化。各级团组织还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我们要发挥好两个办公室的作用,宣传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在维权工作的一个重点是要深化重点青少年群体摸排和帮教,对于闲散青少年群体,要力争解决其失学失业问题;对于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重点做好预防犯罪工作;对于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准确掌握他们的普遍性利益诉求,切实做好关爱和帮扶工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团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充满生活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四个切入点,是要加强青年志愿者工作。青年志愿服务是对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把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大好来势,构建组织层级化、成员属地化、服务扁平化的工作体系,发挥青年志愿者工作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团结凝聚青年、引领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年内所有旗县级以上团组织都要指导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泛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点,形成覆盖全面的工作网络。要不断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努力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完善志愿服务政策保障,形成良好的社会化动员机制。要扎实推进关爱农牧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抓结对、抓项目、抓活动,发挥团的各条战线合力,确保在年底前实现对全区农牧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全覆盖。

采访之前,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团委今年有个重头工作,就是要实施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就业创业”东西互助“行动。谈起这个话题,常志刚如数家珍。他说,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区西部盟市发展很快,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要组织东部的人口到西部就业。结合团的实际,我们决定实施青年就业创业”东西互助“行动,推动东部盟市富余青年劳动力向以呼包鄂为代表的较发达的西部盟市有序转移,吸引青年企业家到欠发达地区寻找商机、投资兴业,加强与发达省市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把共青团各项职能植入”东西互助“行动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水平,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常志刚说,这项工作不光是推动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还有很多深层次的考虑,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如前面所说,推动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这项行动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在继续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青年劳动力的区域性流动,帮助青年转移就业、自主创业。还有就是要搭建桥梁,吸引呼包鄂地区、区外发达省市区和周边省市特别是京津冀经济圈、东北经济圈的产业转移,推动青年企业家到东部相对欠发达盟市开展项目考察,搞一些实实在在的经贸合作和帮扶工作。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强驻外团工委、驻地团工委的建设,把转移就业的流动青年覆盖起来,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思想引导和权益维护等工作,帮助青年顺利地融入务工地的生活,输出地团组织要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未成年人提供有效帮助,解除转移就业青年的后顾之忧。这样一来,我们共青团组织的四项职能在这项行动中都有了很好的体现。常志刚说,”东西互助"行动,仅靠共青团一家的力量还不够,我们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争取劳动、招商等部门的配合,一起努力,为满足青年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实在在地做一些工作。

常志刚说,这项工作已经启动,现在有了一个初步的基础。区内已经形成了互动,兴安盟、赤峰、乌兰察布等地青年有组织地输出到西部的鄂尔多斯等盟市就业,并且建立了驻外团工委、驻地团工委,目前已累计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13770个,6432名青年劳动力成功实现转移就业。我们对京津冀地区团组织做了一些工作,形成了共识,下一步要实质性地推动合作。正在准备和东北三省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应该说,这项行动目前开局良好,受到了青年的普遍欢迎。我们将把这项行动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形成工作品牌。

第二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浅析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浅析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做好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人大代表具有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独特优势

一是桥梁纽带的优势。人大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可以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使政府的决策更民主、更科学,使社会管理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是化解矛盾的优势。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充分依靠人大代表,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能够更好地做实群众工作,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建言献策的优势。由于人大代表工作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对如何破解创新社会管理这一课题有直接的发言权。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建言献策,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

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的几点建议

根据代表法的规定,笔者认为要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构建人大代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更好平台。畅通代表反映民众诉求的渠道,通过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和“主任接待日”等活动,帮助代表将群众诉求及时、准确地反映上来,使代表们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预警器”和“安全阀”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成率,在促成民生问题解决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代表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其真正成为值得群众信赖的社会管理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突出代表履职为民、服务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使这项活动成为督促代表履职的抓手,同时也成为向选民展示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窗口。

(二)提高素质,夯实人大代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要以贯彻落实修订后和选举法为契机,严把代表的“进口”关,优化代表的结构,使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担当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要从提升代表综合素质入手,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规定,使代表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充分认识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政治理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与履职相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情,集中民智,当人民忠实的代言人。

(三)突出优势,发挥人大代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在联系选民、收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做到上情下传,人大代表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全面正确看待当前形势,正确对待深化改革、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教育引导群众遵纪守法,通过法定程序和正常途径来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致力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广泛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到下情上达,人大代表要认真分析研究、归纳整理选民提出事关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反映民意,提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和建议,做到下情及时上达,让政府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未雨绸缪,钝化社会矛盾。发挥人大代表在调节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联系,他们更了解、熟悉所代表的群体,对自己身边的、基层的事情更有发言权,因此,人大代表的调解、说服、沟通,特别是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可以化解一部分矛盾纠纷尤其是群体性的矛盾纠纷,从而减少信访量。人大代表还可以参与诉讼调解、治安民调、接访走访、群防群治工作,通过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理顺群众情绪,钝化社会矛盾,预防事态扩大,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作用。人大代表要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己任,通过听取情况汇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督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从关心群众利益入手,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从关心弱势群体入手,多做顺民心、解民意的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如在民生、治安、就业、物价等方面,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化解不和谐的各种因素和矛盾,促进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解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强化人大监督实效,促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发挥自身优势,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增强人事监督、经济监督和工作监督实效,让人大代表在社会管理中有权说话,说话管用,才能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督促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认真总结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督促和协助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使社会管理工作科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认真调查研究。针对社会管理中的一些基础性、苗头性和热点问题,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组织力量进行超前调研,形成报告,提出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时参考。(

第三篇:发挥财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发挥财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时间:2011年10月24日 10时41分来源:天津日报作者:王建新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当代中国所经历的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矛盾。我们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财政作为政府职能的基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一、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服务社会管理做好理财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财政服务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展迅速,表现在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改进,各项财政业务的合规控制和管理质量显著优化,省级财政基本形成财政宏观管理和中长期规划管理,在相关变量的数量和质量上初步达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服务社会管理理好财,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法制建设,继续完善财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加强财政收

入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巩固财务会计等基础制度建设。把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基层建设,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的监管作用,推进财政部门内部基层单位建设,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支持社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管理水平。

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要高度重视,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加,主要是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抓紧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施全口径监管,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有效化解风险。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同时,要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提高透明度和资金使用绩效,强化财经纪律,增强公众信心。

二、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失业率和债务问题依然严峻,欧元区主权债务风险可能向核心国家蔓延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强化增收节支,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上,把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下,全球流动性过剩影响日益突出,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激增。中央财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构建粮食增产财政保障机制,扶持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了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稳定,成功处理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黄兴国市长曾强调,现阶段我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社会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有拉大趋势,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在众多社会矛盾中,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能够为解决其他矛盾奠定坚实基础;而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才能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今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在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税率结构等内容上,将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充分体现并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精神。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就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深化社会管理创新,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比重,进一步把政府管理的资源向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对农民工、退役士兵的培训和就业服务;落实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健全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扎实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确保年底均实现60%的覆盖目标;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计划,中央在原定1030亿元的基础上,又追加280亿元对地

方的补助资金,并制定税费减免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四篇: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生态西林,推动科学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为发挥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经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县总工会班子研究,现就2012年工会组织进一步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报告如下:

一、全力深化“三个普遍”工作,着力找准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

(一)、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以党建带工建“三级联创”为载体,按照县总工会三年建会规划,以行业性、区域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和劳务派遣工为重点,坚持多种组织形式建会和职工入会方式并举,扎实推进商贸流通服务领域、市场等三产服务业工会的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法人数据库中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确保工会组建动态全覆盖。坚持“三同时(建立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原则,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把建会与“建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规范化建设,深化“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工会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认真贯彻落实推进集体合同条例,以推广行业性职代会和工资集体协商建制为突破口,以企业劳动定额,计价单价为重点内容,牢牢把握协商的环节和程序,完成全县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作目标,推动建立符

1合市场机制要求的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工资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三)、依法推动企事业普遍建立民主管理基本制度。积极探索适应中小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稳步推进行业性职代会建设。坚持因企制宜,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形式、运行方式创新,不断完善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职代会“票决制”等多层次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考评总结,做好职代会评估达标验收工作,确保企事业民主管理质量和成效,切实保障职工在企业科学发展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探索创新服务途径,着力打造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平台

(一)、精心打造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深化拓展职工、工会干部、企业主“三位一体”的培训工程。一是扩大一线职工培训面,利用已建立的“县总工会、县社保局就业服务中心技术服务团队”,对一线职工进行菜单式培训,并根据产业发展和职工需求情况不断调整专家名录,力争每年有1000名一线职工得到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二是协助县经贸局继续开展”西林企业家大讲堂”活动,邀请知名专家为企业主冲电;三是利用职工学校对全县基层工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职工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牵头协调和组织引领作用,加强与社会各方的协调协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倾力打造职工帮扶中心服务平台。优化帮扶中心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乡镇职工维权帮扶站、村(社区)职工维权帮扶点建设,将职工的困难和要求解决在基层。稳步推进县、乡镇、村(企业)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工作人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帮扶中心建设组织体系健全、队伍素质过硬、服务质量一流。充分利用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资源,建立健全服务职工平台的多样化。

(三)、健全完善劳资矛盾社会化调处平台。全面推进社会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建设,着力提高调处劳资矛盾的能力和成效。坚持借势借力,积极推动建立“三级联动、逐级化解”的调解组织网络,完善矛盾预警预防机制,进一步形成预警预防、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制度。坚持把调处劳资矛盾和深化帮困送温暖工程结合起来,举全会之力继续办好服务职工实事,广泛开展“强保障、促和谐”主题活动,做强做实职工住院医疗互助活动,扩大“金秋助学”覆盖面,切实让困难职工感受到社会“大家”的和谐和工会“娘家”的温暖。

三、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着力凝聚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和谐力量

(一)、全力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优秀工会创建工作。努力把和谐企业创建纳入法制化轨道。力争达到在建会企业累计创建达80%。在非公企业中进一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一是开展全县“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工会”评比活动,每年评选 3 家企业为创建优秀企业工会。树典型,以点带面的形式扩大创建覆盖面。二是在联合工会中开

展创建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加强和谐企业优秀工会创建的常态化。探索建立工作联动考评机制,不断强化激励效应,调动和激发广大企业及职工创建和谐企业工会的积极性。

(二)、切实加强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加大源头维护力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反映职工民生呼声和意愿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完善行政执法检查与工会群众监督协作制度,推动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切实保障职工体面劳动。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职业卫生防护、职业健康检查和女职工专项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加大职工人文关怀力度,培养广大职工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打牢和谐劳动关系的心理基础。

(三)、着力激发职工推动发展的创造活力。积极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广泛开展各行各业的“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努力为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群众性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形式多样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千方百计促进企业改进技术、节能减排、增进效益,实现转型发展和提升发展。扎实推进企业内部技术技能等级评聘工作,着力提升职工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加强劳动模范和工人阶级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在推进发展、促进和谐中的创造激情和活力。

(四)、大力培育共建共享企业文化。坚持文化文明促和谐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和发展以社会管理创新和共建共享为特征的企业和谐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着力巩固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强职工群众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深化企业文化“五个一”工程进企业活动,开展职工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职工群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身心健康。

西 林 县 总 工 会

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

第五篇:(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关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作用的调查与建议

市政协第三课题组

根据市政协关于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黄石和谐跨越发展”的通知要求,市政协第三课题组围绕“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作用”开展专题调研。课题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占传忠的带领下,从5月中旬开始,发挥市工商联、市总工会的界别优势,采取座谈会、书面汇报、填写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分别前往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实地调研,同时邀请胜阳港街道工会联合会、沈家营街道工会联合会、西塞街道模具钢行业工会联合会负责人以及6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法人座谈,深入我市部分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由原来国有企业改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第二类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引进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第三类是原生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第四类是个体工商户。

1、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占有比例日益增大。2010年全市非公企业总数首次突破万数关,达到10053家,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户数675家,按照市场主体所属产业分类,第一产业 1395户,同比增长38.12%,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2.08%;第二产业8325户,同比增长12.87%,占市场主体总数12.43%;第三产业57283户,同比增长18.56%,占市场主体总数85.49%。12、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成为城镇劳动就业的主渠道。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25.2万人,全市企业增加就业人员56076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增加安臵就业人员44861人(其中:农民工6041人,下岗职工12474人,大学生3234人、中专生5736人,其他人员17376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增安臵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的80%。

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0年黄石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GDP427.87亿元,占全市GDP62%。2010年全市纳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共49963户,比去年增加了8829户,同比增幅为21.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纳税总额是53.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6.87亿元,同比增幅为14.9%。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逐渐成为我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觉依法承担企业应尽的责任。

二是自觉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我市工商联组织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回馈社会,让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村38对,共有133家民营企业参与民企联村活动,总投资资金973.8万元。实施回归工程项目3个,总投资资金2.4亿元。

三是自觉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把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放在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放在了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上;放在了搞好维权保障、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企业上;放在了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上,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推动发展、回馈社会、维护团结和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等活动中,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入会率明显提高,建立工会组织、团组织的明显增多。在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党员先进模范人物,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中坚力量和模范带头人。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特别是由原来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大量的信访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今年1-2季度全市信访共起。其中涉及改制企业的件。占信访问题的%。例如湖北省拖拉机厂改制后遗留的诸多政策性问题至今还未解决,企业改制职工群体多次赴省进京上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了很多困难,在保增长和防通胀双重压力下,去年10月以来,我国已连续近10次上调准备金率。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遇到了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严峻的挑战。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资金紧张,有的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例如黄石兴华生化有限公司就反映,该公司今年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如果没有大的起色,该企业表示可能在明年初考虑安排职工培训,2008年金融危机时该厂就曾采取此措施。如果大批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出现停产或职工待岗等情况,加之CPI的居高不下,势必造成更多社会问题的突显。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然存在“资强劳弱”的情况。由于企业管理者的认识问题,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片面性,认为协商的目的就是增加工资,导致一些企业实行工资协商的积极性。一些非公企业主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职工工资发多少,应该由企业主说了算。缺乏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劳动关系预警和争议处理机制的积极性。

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国企改革政策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以致留下“后遗症”。比如国企退休职工群体贫病交加,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成为新的不稳定群体;改制企业职工身份没有臵换,或者职工下岗没有领到“补偿金”,要求政府给予补偿等等。二是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改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数是原来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过了国企改革,成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负责人,这批人存在年龄偏大、观念较陈旧、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三是政府重服务轻管理。目前,各级政府在有效监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空档。工会组织没有更多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何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措施,工商联组织在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做得不够。如全市50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有200余家。因此,党的方针、政策就无法有效传达到这部分企业,长此以往是很危险的。

三、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的建议

1、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相关工作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实行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社会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加强市总工会与市工商联的联系与沟通,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劳方和资方的无缝对接,统筹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2、切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为维护一线职工的权益,使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建议市政府加大推进力度,每年以市政府的名义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对支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家以及以市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以此来在社会上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3、探索性发挥商会的作用。要成立行业性商会组织,与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手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据了解,温州市政府与1993年开始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商会,到2005年温州市政府先后赋予商会18项职能,使商会能有效的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加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我市应学习温州等地经验,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社会力量蓬勃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商会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载体。

4、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委、政府要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人大、政协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舆论;工会组织要探索更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措施;工商联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搭建平台,真正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娘家人。在这样大的背景下,非公有制经济才能有效履行社会职责,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主体。

5、夯实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好的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建议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以市工商联为主体,做好与北京大学等名校联合开办民营企业家管理培训班的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加强全市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市场经济的高素质企业家群体。

下载常志刚书记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志刚书记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5篇范文

    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黄梦其“加强社会管理,就要做好群众工作,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体地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

    管理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

    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作者:张泽宇 内容摘要:中国企业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在于管理创新,在战略决策上......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五篇

    构建“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动员”立体交叉动员体系推动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来源:团省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1-5-31 编辑:团省委宣传信息中心 团省委机关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

    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妇联的优势和作用

    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妇联的优势和作用全国妇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2011-07-29------------------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5篇)

    海拉尔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作用发挥情况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浅谈在社会管理中如何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浅谈在社会管理中如何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永安市燕西街道工会联合会邓庆群中国工会十五大期间,中央领导强调要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共5篇)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机关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市直机关工委市直机关工委作为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牵头部门,担负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