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与实践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
现代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与实践课程考试卷
一、简答题(8题,每题10分,共80分)
1、请简述管控模式定义及常见模式。
答:所谓管控模式是企业规定的管控标准样式或自发形成的不成文的管控惯例形式。
常见的管控模式:战略管控、财务管控、操作管控、计划管控
2、请简述分公司九大条件。
答:(1)经营战略定位准确;
(2)与集团总部业务、资产关系清晰;
(3)业务流程合理,资源配置优化;
(4)组织构架有效,岗位设计科学;
(5)制度体系健全;
(6)企业文化积极向上强势 ;
(7)领导层思想统一;
(8)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清晰;
(9)部门负责人与工作人员能力适应;
3、请简述集团九大条件。
答:(1)集团宗旨、战略定位准确;
(2)治理结构科学;
(3)业务结构合理;
(4)经营模式明确;
(5)组织结构优化;
(6)企业文化积极向上强势;
(7)领导层思想统一;
(8)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清晰;
(9)部门负责人与工作人员能力适应
4、什么是供应链?试阐述优化供应链的基本方法。
答:供应链是从过程的观点描述企业活动的一种思想,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是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
基本方法:(1)在时间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应流程,以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2)在地理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销厂家分布,以充分满足客户需要,并降低经营成本。(3)在生产上对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
5、SWOT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其含义是什么?SWOT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答:SWOT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企业战略与企业内部外部资源和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方法步骤:
(1)收集整理企业内外环境数据:政治、经济、市场需求、技术、资源和竞争对手
(2)罗列出企业的所有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3)建立SWOT矩阵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4)对SWOT加以甄别形成SO/ST/WO/WT 战略
6、生产运作作为企业的三大职能(运作、营销和理财),其战略对于企业实现其经营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何谓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战略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运作战略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中长期发展中对企业资源及其配置的目标、方式和生产决策的总体规划,具有: 一致性、贡献性和可操作性。
生产运作战略包括: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策略、生产系统的设计策略三个方面。
7、精益生产作为一种综合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它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其目标,主要思想是什么?主要手段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思想:(1)生产计划控制:由后向前拉动式、小批量生产,小批量传送;用最后的装配工序调节整个生产过程。(2)改善:消除浪费,持续改善(3)经营实现:聚焦客户、以利润为中心(利润=销售价-成本)精益生产作为一种综合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它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其目标。
1)JIT(按时、按需生产)-同步化、均衡化
2)建立柔性的生产机制
3)品质保证机制
4)模块化与并行设计方法
5)TMP全面生产维护
8、什么是约束理论(TOC)?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TOC 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TOC 称之为“约束”,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基本思想:
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
2、“非约束”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3、资源的“利用”(Utilization)和“活力”(Activation)不是同义词
4、“约束”上一个小时的损失则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小时的损失
5、“非约束”节省的一个小时无益于增加系统有效产出
6、“约束”控制了库存和有效产出
7、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8、批量大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9、编排作业计划时考虑系统资源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是预定值
二、案例分析(1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需求管理在DELL公司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负责收集顾客需求的数量与时间信息,并与自身的计划(planning)与控制(control)活动相协调。运作系统的计划部分用来确定生产能力,以满足产品未来的实际需求。计划活动大部分都产生于销售与运作模块。控制部分则决定如何根据订单要求将生产能力转化为产品。在得到实际需求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开始执行计划。控制功能决定企业如何在存在预测误差或预测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时修正计划。
2、企业需求管理主要涉及到哪些活动?
答:企业需求管理的活动主要涉及:市场信息收集、预测客户需求、接收订单、确定具体的产品需求等;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包括承诺交货期、确认订单状态以及处理各种变更等;需求管理还涉及到为制造能力识别各种需求来源,包括服务件需求、企业内部需求、促销库存的建立以及其它渠道库存需求;
识别和协调所有的需求信息是需求管理的主要活动,并贯穿于整个需求管理过程中,可借助预测技术、汇总和需求分解技术来实现。
第二篇: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
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努力化危为机
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窗口,也是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级的助推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实现我市商贸流通现代化步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当前面临严峻形势的紧迫需要。
一、流通力的内涵与发展流通业的重要性
(一)流通力的内涵
流通力就是流通领域的生产力。流通生产力应该是社会把产品运送到消费(包括生活和生产)领域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花费在流通领域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同已经转移到消费领域的产品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花费越少,产品被转移到消费领域的数量越多,就说明流通生产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流通力取决于流通规模和营销能力,即流通力=流通规模+营销能力。流通规模是硬件,营销能力是软件,两者是互为补充、互为条件,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二)流通是现代经济的助推器
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助推器。
计划经济是以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受生产支配,往往容易形成卖方市场和短缺经济现象。而市场经济是以消费需求决定和带动生产。努力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未来的消费需求,成为市场经济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流通带动生产,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现代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运用高新科技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大流通体系,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三)城市要发展,流通必先行
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流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一个已为国际经验所证明的基本规律是,现代化城市的特征都表现为商业高度发达与成熟。所谓商业高度发达是指多种业态并存,为商业配套的企业设施齐备,信息系统与服务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辐射范围广;而所谓商业成熟即意味着商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明显,并拥有科学的管理系统、营销技术和经营理念。唯有流通活跃,经济才有活力,要素的不断流动与重新优化配置才能得以实现。
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即:竞争力=生产力×流通力。在生产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流通力成为决定因素。流通力小于1,不仅本地生产能力无法实现,而且内外交流堵塞,这就大大削弱了城市的竞争力。如果流通力大于1,不仅可以弥补本地生产能力的不足,而且通过促进内外交流、优势互补、组合配置,可极大提高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新经济增长点”所提供的利润,更依靠商业繁荣带来的土地、房产、劳动力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名列世界竞争力前茅的新加坡,主要不在于其生产优势,而
在于其强大的流通力;我国香港也是靠“商”成为国际大都市。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生产的发展,还必须重视流通力的投入和培植。只有将流通业提高到优先发展产业的高度,才能促进杭州城市发展和杭州各项功能的发挥,提升杭州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二、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市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市场化程度高、活力强、发展快、特色鲜明的重要产业部门,对拉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1-9月,我市商贸流通业实现商品销售额63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增加值38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全市GDP的11.6%,比重较上年有所提高。商贸流通业总体效益提升,2008年1-9月实现利润总额7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一批实力强,发展快的大型企业,在我市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2008年1-9月,在全市贸易企业中,销售总额超亿元的贸易企业778个,拥有资产总额2232.2亿元,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887.76亿元,分别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87.5%和92.1%;实现利润总额73.46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99.4%,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和蓬勃的发展生机。其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流通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商品流通业是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领域之一,打破了国有经济主体大包独揽的局面,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格局,建立了新型的商贸流通所有制结构。2008年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百分之百下降至4.1%,非国有、集体经济比重高达95.9%,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7.1%,股份制经济比重占30.3%,外商及港澳台商经济所占比重为8.5%。我市流通领域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1-9月,我市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3.5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1%;实现商品销售额4358.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民营企业已成为全市流通领域的主力军。(见下表)
2008年9月底限上批零业和住餐业企业及就业人员
(二)行业结构日趋优化,流通体系不断完善。行业结构是商贸流通业内部以流通环节和渠道的设定为基础形成的结构性特征,最核心的部分是由批发和零售两大部分构成,其发展水平反映了流通业的演化历程及所处阶段,其变动趋势反映了流通渠道的市场配置及运作效率。从2008年1-9月限额
以上商贸企业统计显示,我市商品流通行业构成主要以批发业为主,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分别占到72.1%和47.2%,零售业、餐饮业次之,零售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分别占17.8%和28%,餐饮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仅分别占10.1%和24.8%。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中,批发业占88.5%,零售业只占11.5%。
从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的内部行业构成看,据2008年1-9月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统计显示,批发业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的单位数占全部批发业的85%,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销售额分别占80.1%、84.2%、83.6%。零售业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百货超市零售、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三个行业,这三个行业的单位数占全部零售业的76.2%,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销售额分别占79.2%、78.1%、83.5%。餐饮业主要集中在正餐服务行业,其单位数占全部餐饮业的90.3%,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营业额分别占全部餐饮业的51.4%、81.2%、54.5%。
(三)新兴业态异军突起,连锁经营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国零售企业和国内大型连锁企业纷纷抢滩杭州市场,基本形成了本地连锁企业、国外连锁企业、外省连锁企业齐头并进的流通格局,大商场、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到2008年9月末,全市共有限额以上零售业和餐饮业连锁企业103家,比2000年末增加80家;连锁企业门店数5307个,比2000年末净增5001个,门店数超100个的连锁企业达14家。103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8.87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42.7%。2008年1-9月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连锁企业已达42家,其中超10亿元的7家。农村流通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市开展“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的136个乡镇中,已开设连锁超市181家,实现了乡镇连锁超市网点全覆盖;在乡镇连锁超市全覆盖的基础上,连锁超市的重点向行政村便利连锁店延伸和发展,全市农村2124个行政村中有1958个村开设了连锁便利店2406家,覆盖率达92.2%。零售业态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快捷。
(四)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大市地位不断巩固。我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为促进我市加快建设全省的商贸中心、扩大商品流通规模、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改造步伐也进一步加快,硬件设施档次不断提高,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截止2008年9月末,全市亿元以上市场129个,1-9月实现成交额1725.34亿元,成交额超10亿元的市场28个,实现成交额1419.61亿元,占亿元以上市场总成交额的82.3%,超百亿元的超大型市场4家,实现成交额632.35亿元,占亿元以上市场总成交额的36.7%。我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数量、摊位数、成交额等主要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
(五)餐饮业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人数不断增加,我市餐饮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1-9月,我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增长幅度居商贸流通各行业之首,比批零贸易业增幅高2.3个百分点,比其它行业高23.9个百分点,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高2.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增长2.1个百分点。我市餐饮业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业份额不断提高的同时,加快了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的转变,2008年9月末我市限额以上连锁餐饮总店发展到20家,连锁门店781个,营业额37.33亿元,涌现出如“知味观”、“花中城”、“外婆家”等一批餐饮企业的著名品牌,誉满杭州,打响浙江,乃至全国,从而成为引领杭州餐饮经济的排头兵。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西式快餐迅猛扩张,经营汉堡包、比萨饼的西点房和形式多样的奶茶店四处开花,咖啡厅、冷饮店、酒吧、休闲吧生意火爆。多业态发展的各式中西正餐特色餐馆、宾馆餐饮、快餐自助餐馆、外卖送餐、商场超市餐饮、美食广场,以及遍布城乡各地的小餐馆、外地风味小吃店,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三、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
我市商贸流通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与发达国家(地区)及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一)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制约发展。2000年以来,尽管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年攀升,但居民消费倾向仍逐年下降。2000年至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分别是80.6%、82.3%、78.2%、77.1%、77%、80.9%、76.1%和68.7%。消费需求下降必然造成商贸流通行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从网点布局看,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缓慢。相对于城市,我市农村市场建设进展比较缓慢,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农村流通网点依然稀少,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设施不配套、综合运行成本偏高等状况仍然存在,导致农村的部分消费流向城市,延缓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进程。2008年1-9月,全市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6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农村商业网点分布散、市场秩序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侵害农村居民消费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市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户放心店”工程等为载体,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城市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三)从盈利状况看,整体经济效益欠佳。近年来,由于能源、粮食、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扬,导致商贸流通企业购进成本增加,而在销售终端,由于买方市场形成,一些商家为争夺客源,无奈采取低价竞争和各种优惠,使商业毛利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商品销售利润率下降,一些企业入不敷出,亏损破产。2008年1-9月,从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看,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高达74%,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分别仅为1.53%、1.31%,表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仍然偏低。而餐饮企业财务状况更加堪忧,2008年1-9月,全市186个限上餐饮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总额仅为3.94亿元,利润总额仅为3.89亿元,企业亏损面超过50%。
(四)从利用外资水平看,对外开放程度偏低。加入WTO以来,我市对外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商业利用外资项目明显增多,国际商业巨鳄中已有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等著名连锁超市纷纷登陆杭州市场,全球零售业第一巨头沃尔玛也已入驻杭州。但总的来看,我市批发零售业利用外资水平仍不高,对外开放程度偏低。2008年9月底,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仅有22家,只占全部限上法人单位数的1.4%,销售额占1.3%,比重明显偏低。从法人单位实收资本结构看,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仅为59.35亿元,占全部限上实收资本的2.3%。2008年1-9月,全市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吸收合同外资3.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万美元,分别仅占全市的9.5%和3.8%。
四、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消费的增长,尤其重视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形成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经济的良性增长格局”。报告中还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应把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改造和提升
1、继续做好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增强市场功能。我市是全省的“市场大市”。数量众多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我市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历史上起到了活跃经济、积累资本、培育产业、增加供给、扩大就业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市的商品交易市场在总体上处于三种状态:一部分市场已完成历史使命,逐步趋向萎缩或消亡;一部分市场随着厂家直销方式的发展、全国同类市场的兴起,经营业绩下降,处于勉强维持状态;还有一部分经过不断改造和提升,继续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因此,从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看,今后要按照压缩总量、整合资源、强化功能、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全市现有专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区位,以及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职能分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组织、经营和管理的创新。重点要提高其信息化程度,以信息化推动专业市场的现代化。采取市场经营与商品经营相结合的办法,利用专业市场的知名度,探索定牌、贴牌加工,自主开发产品;采取交易中心与展示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市场设立产品展示中心;采取散户经营与公司制经营相结合的模式,提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利用专业市场的优势,增加会展功能,培育知名会展;延伸服务内容,增强配送功能,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从商品集散地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带动市场升级。
2、加快零售业的改造提升,充分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以连锁经营为主要载体,加快零售业的改造提升,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现代零售业的发展主流。我市连锁经营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但由于在流通企业改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没有形成发展连锁经营的合力,导致整体规模较小。我市本地的连锁经营企业普遍存在单店规模小、门店数量少和知名度低等方面的问题。随着零售领域的开放,国内外一些知名连锁企业加快了进入我市的步伐,挤压了我市本地企业的发展空间。对此,我们要正视现实,根据全市各地的实际,明确发展重点。当前,应继续发展农村连锁企业,构筑县城、中心集镇和经济发达村的农村连锁网络。在支持发展直营连锁的同时,鼓励以商品、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为纽带,发展特许经营,进一步拓宽发展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支持市内连锁企业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进货成本。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加快新兴流通业的发展
1、加速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物流配送是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三利润源”,配送的完善和快捷成为实现连锁经营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市大多数连锁企业尚无独立的配送中心,即使有些企业有,但规模较小,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和配送比例较低。因此,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成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配送的关键。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与水平,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配货电子
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的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物流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三是抓好商品交易市场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四是设立流通现代化人才培养基金,为加快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是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它具有无时空限制、便捷、互动等优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经济活动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总的看,我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要遵循国际规范,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努力推动。通过综合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的市场需求、行业的发展趋势、消费的变动情况等信息,提高各类网络资源的集聚度和利用率。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着重抓好六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建设;二是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三是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四是发展服务业的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五是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
(三)整合现有资源,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和组织结构。
1、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是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发达的商贸流通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如美国拥有沃尔玛,法国拥有家乐福,德国拥有麦德龙。培育大型民族商贸流通企业既是国际的成功经验,也符合我市的实际。我市应抓住机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培育,鼓励市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2、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力军作用。我市商贸流通业在抓“大”的同时,还要扶“小”。中小型流通企业是我市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从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较少,绝大多数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销售规模不大。因此,要提高商贸流通行业的整体水平,就要积极推动广大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共同发展。根据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特点,着重发展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采用联合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提高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其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创造有利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个体经营户的管理,积极为个体经营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第三篇:《珠海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珠海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珠海市现代服务业的意见》(珠委办[2008]56号)精神和市政府决定,由市财政预算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重点用于促进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已办理税务登记,符合商贸流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求的企业,或服务于商贸流通业的本市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透明、择优扶持、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的原则。专项资金由市经贸局、市财政局共同负责管理。
市经贸局负责组织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评审、编制导向计划,会同市财政局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 组织验收和开展绩效评价。
市财政局负责进行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会同市经贸局参与项目审核及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按行业类型分为四个专项: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会议展览业和其他专项。
第六条
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三种扶持方式。
补助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
贷款贴息是根据项目贷款实际发生额以及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给予一定数额的贴息。
奖励是对成果显著的项目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嘉奖。
第二章 现代物流业专项
第七条 专项资金扶持重点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水平,以及宣传我市的物流行业和企业形象。
第八条 对重点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贷款,投入设立海关监管点或监管仓库,开展国际物流业务,企业可以申报项目补助或贷款贴息,每个项目补助或贴息最高不超 过50万元。
第九条 鼓励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全国、省或区域物流总部、仓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根据以下不同税收情况予以奖励:
(一)上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5万元;
(二)上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纳税额3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10万元;
(三)上营业额1亿元以上、纳税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20万元。
第三章 现代商贸业专项
第一节
批发零售业专项
第十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万村千乡”、“万巷千街”市场工程。对纳入“万村千乡”、“万巷千街”市场工程的区域性配送中 心、乡级店、村级店项目实行配套补助:
㈠获得国家资金补助的,按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资金1:1的比例 配套补助;
㈡获得省资金补助的,按项目获得省补助资金1:0.5的比例配套补助;
㈢同时获得国家、省资金补助的,按较高者配套补助,不实行同时配套补助。
对已纳入补助计划的项目,企业在申请市配套补助资金拨款时,项目累计获得的国家、省、市补助资金不得超过企业自有资金累计对项目的实际投入额,超出部分应减少市配套补助资金。
第十一条 鼓励零售企业参加商务部开展的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对依照《达标百货店规范》和《金鼎百货店规范》进行改造提升,并通过考核验收评定的企业给予奖励:
㈠评定为国家“金鼎百货店”的企业,奖励15万元;
㈡评定为国家“达标百货店”的企业,奖励5万元。
以上奖励以最高奖励档次计算,不累加。
第十二条
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专卖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引导和扶持国内外知名大型商贸企业从事连锁经营、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以及集中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业务。重点扶持批发零售企业建立直营店、加盟店、连锁店、专卖店和自主品牌的商务平台建设,改造、提升现有传统商贸流通业功能,推动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多领域发展。
第十三条
鼓励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完善交易配套功能、提升经营档次。
农贸市场改造升级财政补贴办法按照《关于印发<珠海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珠财工„2009‟6号)要求执行。
第二节
餐饮业专项
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参加商务部推行的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评定工作。对依据《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GB/T13391-2000)国家标准进行改造、规范,并通过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考核的企业 给予奖励:
㈠评定为国家特级酒家(五钻)的企业,奖励20万元;
㈡评定为国家一级酒家(四钻)的企业,奖励15万元;
㈢评定为国家二级酒家(三钻)的企业,奖励10万元。
以上奖励以最高奖励档次计算,不累加。
第十五条 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扶持品牌餐饮企业发展连锁店、加盟店;创建国家、省级餐饮名优店;对规模以上企业根据以下不同税收情况予以奖励:
(一)上营业额2500万元以上、纳税额15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5万元;
(二)上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纳税额3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10万元;
(三)上营业额1亿元以上、纳税额6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20万元。
以上奖励以最高奖励档次计算,不累加。
第三节
批发(专业)市场专项
第十六条
鼓励各类性质企业参与我市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对企业用自有资金或通过银行贷款新建市场或对原有市场进行改造的,按实际投入改造资金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最高限额50万元。
第十七条
支持区域性重点流通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二手车市场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功能,建设现代采购、分销、批发中心。
第四章 会展业专项
第十八条
积极培育我市的重要展会和品牌展会,鼓励引进原在市外地区举办的展会进驻我市举办,宣传推广、大力提升我市会展业形象。
对经市经贸局核定认可,能促进我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或与我市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重点展会和品牌展会,按照不超过展会场地租金、布展费和宣传推广费等成本总费用的30%对主办单位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为100万元。
第五章 其他专项
第十九条
大力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对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的商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公开披露机制等商业信用体系项目的行业协会和企业,经市经贸局确认的,按其投入费用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额不超过20万元。
第二十条
加快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对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交易服务的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公共平台项目的行业协会和企业,经市经济贸易局确认的,按其投入费用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额不超过20万元。
第二十一条
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争取国家、省、市荣誉称号,提高企业知名度。经市经贸局确认上报的,获得下列荣誉称号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奖励:
㈠对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商贸流通企业,奖励20万元;
㈡对获得“广东省流通龙头企业”称号的商贸流通企业,奖励10万元;
㈢对获得“珠海市流通龙头企业”称号的商贸流通企业,奖励5万元。
第六章 申报条件和程序
第二十二条
凡申报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申请单位必须在本市依法登记注册,实行独立核算,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控制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且依法纳税。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专项资金不予以扶持。
㈠已经列入市其他同类性质财政资金资助的项目;
㈡申请单位因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查处未满两年的;
㈢申请单位有拖欠银行债务、偷税漏税、恶意欠薪等严重失信行为的;
㈣申请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
第二十四条
申报和评审程序
(一)市经贸局根据工作计划提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方向和要求,并发文组织企业按类型进行申报工作;
(二)企业申报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直接报送市经贸局,由市经贸局进行初审;
(三)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有关人员(专家)对上报项目进行评审;
(四)市经贸局根据项目评审意见,将拟资助的项目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行文报市政府审批;
(六)根据市政府批复意见,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第七章 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取得立项资金扶持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撤销时,需报市经贸局和市财政局同意。对因故撤销的项目,项目单位必须作出经费决算报市经贸局和市财政局核批,剩余资金如数退回市财政。
第二十六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要求向市经贸局、市财政局报 告本单位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包括项目进展、效益等情况和存在问题。
第二十七条
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对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被检查的用款单位应主动配合检查人员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经贸局根据有关规定,对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
第二十九条
市经贸局、市财政局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评审、验收及聘请专家、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等管理费用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第三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如存在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情况,市经贸局与市财政局将追回已拨付专项资金,项目单位在今后五年内不得申报各级财政支持项目;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经贸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00九年十一月九日
第四篇:关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县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笔者对我县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下步发展对策建议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思考。一、客观分析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1、商业网点纵深发展。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商业网点建设进一步加快。截止2007年底,城西有各类商业、餐饮服务网点1107个,营业面积达13.49万平方米(未含上饶国际家具城、月亮湾汽车城专业市场和2008年以来新开发的房地产商铺)。城西单店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就有4个,4星级酒店1个。由于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金峰商城为中心的购物街区、京都国际酒店和赣东北乐园为中心的休闲娱乐街区、上饶国际家具城和月亮湾汽车城等为中心的专业市场街区,以及惟义路摩托车销售和汽车美容街区。同时,社区商业正开始兴起,各类商业网点遍布城区街道、小巷、社区,贴近了百姓生活。
2、新型业态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城西就是市区的理念,积极策应上饶“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格局,以“上海的浦东,上饶的城西”的总体思路,加快了城市化建设步伐。随着城西建设快速发展,金峰商城、九头鸟文化娱乐城、赣东北乐园、茂林商务区、京都国际酒店等一大批重点城市商业功能项目建成,使商贸流通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我县商业新型业态正蓬勃发展,连锁超市以其便民、利民“一站式购物”的优势,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目前,有大中型购物超市4家(联华连锁超市、百择好购物超市、太平洋服饰超市、零点连锁超市),千惠美发足浴广场、英皇ktv会所、艺术摄影、品牌专卖店、拍卖典当企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
3、专业市场效益彰显。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大了商贸招商引资力度,兴建了月亮湾汽车城、国际家具城、陶瓷市场三大赣东北地区最大的专业市场,以及新华龙物流园、月亮湾物流园、大顺物流等一批物流园区。花卉苗木市场、废旧金属交易市场、钢材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正在谋划当中。2007年,“三大”专业市场共实现销售收入6.48亿元,物流经济实现税收1425万元。
4、物流方式渐趋多样。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以月亮湾物流中心、新华龙物流园为龙头,发展了一批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全县的物流业正从零星、分散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我县其他各类企业提供了专业化、市场化的快速便捷服务。
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我县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在城市建设中,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划编制较晚,重建设、轻管理,重发展、轻规划的现象仍较严重;近年来已形成的商业网点布局杂乱无章,社区商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建小区闲置商铺过多,缺乏有序竞争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城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瓶颈。
2、发展氛围不够浓厚。由于历史、理念、体制的原因,“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对商贸流通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市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现代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等建设力度不大。
3、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由于商贸流通业管理机构改革频繁,经历了从独立到弱化到撤消合并再到逐步恢复的过程。目前,我县商贸流通行政管理职能划在县经贸委,商业总公司只行使了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且缺少人员和经费,职能不到位,导致在行业管理中,政令不畅,手段乏力。
4、集聚效应还不够强。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人口规模上要求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只有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兴旺。目前,我县城镇化率为30.9%,城区人口才9万人,只占全县总人口的12.3%,有实际购买能力的则更少,且流动人口不多,由于城区人口少,购买力不旺,致使商家只能以经营居民日常用品为主,商品档次不高,不能引导市场消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集聚效应的发挥还需要有大型的商业设施,目前城区还没有一家大型的商场和超市,导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二、充分认识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县发展商贸流通业既有一定的基础,也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上饶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人口73万,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城市交通十分便捷,浙赣铁路复线与横南铁路支线交汇于市中心城区, 311(梨温)高速公路、320国道从城区东西贯穿。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与周边六县一区半小时经济圈。二是需求优势。我县正处在向全面小康发展的上升期,人民生活水平开始从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4亿元,人均gdp达6090元;第三产业总值达13.5亿元,同比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亿元,同比增长17.7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4534元,同比增加2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8元,同比增加2057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必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资源优势。我县是粮食生产、花卉苗木种植大县,随着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必将推动优势产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及其与商贸流通业的良性互动,将为商贸流通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另外,还有灵山、五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当中,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商贸、物流、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四是环境优势。上饶县社会安定,城市环境优美,经济正处于一个成熟稳定的增长期。上饶县上下人人思发展,个个求进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理性思考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下步对策
以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发展及市行政中心西迁为契机,继续按照“城外大物流、城郊大市场、城内大商贸、城中特色街”的思路,充分利用我县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步伐,努力把城西打造成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商业中心。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实现路网对接。抓住市行政中心西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接轨融入中心城区,通过三清山大道、凤凰大道、惟义路和滨江西路等4条横向道路与中心城区交通路网上全面接轨,推动城市资源、城市产业等方面迅速对接。二是实现环境对接。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上饶县,加快旭日公园、西郊森林公园、槠溪湿地公园和灵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建设,做优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家园。
2、健康发展城西房产,快速促进人口集聚。充分利用城西交通便利,连接市中心城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精品商业房产,加快推进香港名城、旭日新世界等商业楼盘建设,引导商业楼盘店面房设计适应城市商贸业特别是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使城西商贸流通业融入大上饶,成为东接中心城区、西为经济开发区服务的新商贸中心。同时,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契机,以优惠政策和优良的宜居环境吸引各类人群来城西置房、居住、度假,鼓励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回城西购置房产,快速促进人口聚集,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消费人群。
3、加快商业设施建设,构建商业网络体系。按照“调整业态、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要求,大力推进“城西商业中心、城西商业副中心及社区商业中心”的网络体系框架建设。一是着力打造以金峰商城、旭日新世界、香港名城、凤凰大道沿街为龙头的商业购物街区。二是全力推进花卉苗木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力争早日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以上饶国际家居城、月亮湾汽车城、城西窗帘家纺专业城为龙头的批发市场街区。三是努力培育有产业依托,集聚力强,辐射力广,设施功能新的工业消费品龙头市场;积极筹建与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紧密结合的规模大、功能全的产地型、集散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坚持不懈地培育特色经济。培育建设惟义路至七六路的品牌专卖、七六东路美食、三清山西大道汽车贸易、春江路旅游休闲、茂林雅轩夜市小吃等5条特色街区。年内重点打造茂林雅轩夜市小吃特色街区,力争把该特色街区培育成全市首条小吃特色街,力求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五是大力开展社区商业示范推广工作,鼓励大型流通企业进社区开设便民、利民、放心的社区超市和服务店铺,建设面向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和配送中心;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与乡村传统零售店联盟,通过建立连锁店、代理制、配送制等形式,打造一批新的便民农家店,构筑农村商贸网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围绕产业功能配套,搭建物流发展平台。一是围绕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新能源材料、生物科技”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与之相配套的物流项目,重点建设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工业品交易市场等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二是围绕专业批发市场、连锁商业企业,整合零散物流配送资源,实现物流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三是积极利用区位优势,继续培育壮大新华龙、月亮湾、大顺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经济;三是加快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集装箱货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等;同时,积极应对当前国家起征燃油税对我县车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5、大力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商贸发展水平。一是杜绝政出多门。进一步理顺商贸管理职能,适时成立商务局,对商贸流通工作实行归口统一管理。二是建立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商贸稽查队伍,使商贸行业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维护市场秩序,为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三是健全行业组织。引导组建商贸流通业联合会,积极探索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管理的工作方式,开展“诚信兴商”、“诚信为本”等文明创建活动,推动行业信用建设;积极发挥对商业网点投资、管理、监督的有效作用,制定相应的行规行约、经营规则等自律性规章,使各行业能够健康地发展。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商贸流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要加强对现有商贸流通管理人才的培训,抽调懂商贸业务的管理人才到商贸业务管理部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切实提高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商贸流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领 题 人:蔡呈毅 潘玉斌课题组成员:童小斌姜青山童小军李 毓执 笔 人:刘佳侣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五篇:促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管理的工作汇报会
发言稿:加强建设 规范管理 促进全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加强建设 规范管理
促进全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2014年3月18日)
各位领导、同仁们:
下面,我把我区2013年商贸流通工作及今年的工作总体打算向大家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3年商贸流通工作简要回顾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商务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一手建设市场增加总量,一手监管市场搞活流通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内贸流通工作,有效地惠及了当地民众。
(一)现代商贸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我区紧紧围绕“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大服务”目标,实现五个加快,大力发展商贸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以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大型商业设施、农贸市场、专卖店、步行街、连锁经营店共同发展的商业格局。以城市“两改”为依托,加快商贸核心区的建设,投资40亿元占地56亩的人民路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6亿元占地26.1亩的人民路电子科技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在G107沿线,加速推进物流产业带的建设,投资3.3亿元占地150亩的美的物流园一期已建成并运营,投资3亿元占地182亩的豫中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投资10.5亿元占地175亩的国际汽配建材城正在建设中。快速推进开源特色商业区的建设,时代广场、河上街古镇三期、受降纪念广场等主体已完工,全国“村长”论坛会议中心、全国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展示广场、大唐凤凰府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加快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完成了建新路、柳江路、丁湾等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其中丁湾农贸市场改造后被评为全市市场改造样板工程。加快农村市场网络建设,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115个,村级覆盖率96%,信息化改造率达37%,高出全省27个百分点,使17万农业人口受益,农家店已成为农村市场流通的一大亮点。
(二)商贸市场更加繁荣。我区现有各类市场43家,其中专业商品市场34个。为进一步繁荣市场,出台了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关政策,对年纳税额在300万以上且增幅20%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给予企业法人代表10万元奖励等,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引导各商业主体实施错位经营和品牌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了总投资40亿元、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的新天地、大商新玛特、千盛百货、家·盛世等7大重点市场,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实现了各重点市场的可持续繁荣。引导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销售,拓宽销售渠道,2013年,曙光健士集团、蒂朵商贸依托阿里巴巴网站建成了电商平台,并实现网上销售。加大楼宇经济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公司经济,努力培植新税源,全年新增楼宇企业127家,实现税收5236万元。通过政策扶持,全区商户达13820家,同比增长1.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8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4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市场监管规范有序。在全省50个区中,我区率先成立了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全年整治肉食品摊位102个、超市及肉品专营店28家,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个;检查酒类经营户266家、立案6起、结案3起;组织公安、工商、农委、烟草等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烟草打假、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娱乐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20余次;办理酒类经营证400余份,在全市率先换发新证82份;备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企业15家。有效维护了商品市场流通秩序。
(四)市场监测及时准确。认真采集全区25家企业的各项监测数据,全年共上报旬报数据759项/次,月报数据251项/次,季报数据63项/次,半年报数据42项/次,年报数据25项/次,黄金周日报数据63项/次。未出现误报、漏报、迟报现象。连续3年市场监测工作获得省、市先进单位。
二、2014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加快流通业发展推进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豫政〔2014〕7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4〕11号),统筹制定我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几下五项工作:
一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根据我区“商贸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兴农富民、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我区的“两区、两改、两河、两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除产业集聚区发展工业项目和漯舞路发展观光农业外,特色商业区、城市“两改”、两河沿岸和G107沿线全部规划入驻商贸流通企业。201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这四大平台做文章,加大招引商贸物流项目。重点推进人民路城市综合体、人民路电子科技市场、豫中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国际汽配建材城等项目,加强督导,促使早日投产达效。对华美立家建材家居广场、南方家居华北地区总部、铜锣湾生活广场、苏宁生活广场、国际农机装备城、惠丰汽贸物流城等在谈项目,争取早日洽谈成功,签约落地。
二是加强市场繁荣工作。严格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对效益好、财税贡献度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中小微商贸企业在税收上、房租上予以减免。优化办事程序,把完善服务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保障,克服重项目建设,轻后续服务的思想意识,积极为企业解决运营中的问题。在争取资金上,重点抓好国家、省等上级政策的扶持,吃透精神,积极帮助企业组织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只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做掌握政策的行家里手。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及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区域产业带”电商平台,力争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引导物流企业与商务平台合作,为网上交易提供快捷高效的物流支撑。重点抓好3A国际汽车产业园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大都会性质的汽车服务产业新城;抓好美的物流园建设,致力打造全省最大、辐射中部六省的美的物流园配送中心;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和开源新城建设,抓好河上街古镇的商贸繁荣工作,着力打造全市首选富有特色的商业休闲旅游业板块。加大对昌建外滩、华东商务中心等特色商业项目的培育力度,尽快形成新型商业市场。更好地发挥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惠及民生的作用。
三是加大市场监管工作。重点抓好商务执法工作。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做到到位、尽责,文明、守法。进一步抓好酒类流通、生猪定点屠宰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的管理,定期对备案企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建立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长效管理机制。继续牵头做好卷烟市场、农资市场、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整治活动,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牢固树立监管权威,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主动争取上级支持,适时拓宽执法领域和执法范围,扩大商务执法影响力,确保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四是加强市场监测工作。我区市场监测企业由原来的25家增加到38家,占全市83家的45%,我们将加强管理,增派人员,建立健全监测机制,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及时调控”的原则,对节假日、黄金周市场监测工作做到提前布置、周密安排,确保监测数据报送及时准确无误。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自觉抵制“四风”,切实做到作风务实、工作抓底、雷厉风行、快捷高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区商务局打造成一支品质端、作风实、业务精、热情高、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专业队伍。以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