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01:4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

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

出自: 《探索 》2008年6期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

摘 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拓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重要成果。30年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大力发展和全面加强三个阶段:1979-1997年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起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实现了从破题到有组织地积极探索;1997-2002年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大力发展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在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非公企业党建取得了明显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期,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有效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在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作用发挥、加强党员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非公企业党建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成功推进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后不断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非公党建;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 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6-0036-0

5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开拓和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增长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强[1]。如何有效地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推进非公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由弱到强,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大力发展、全面加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起步探索期(1979-1997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破茧而出。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地位,并在当年12月通过的新宪法中加以法律确认。由此引发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第一次发展浪潮,到1987年底,全国有300多万个体户,私营企业22.5万户,雇工总数360万人[2]。1987年底,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展,并在1988年修改后的宪法中加以法律确认。1988年,全国个体企业猛增到1000多万户,私营企业20多万家,雇工达到2480万人。与此同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三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使“三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到1991年底,我国共批准“三资”企业41448家,利用外资金额520多亿美元,在“三资”企业工作的员工约300万人[3]。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促使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1997年底,城乡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到6791万人;“三资”企业42811家,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14243.3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65.24万人[4]。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新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传统的党的基层工作覆盖出现了盲点。要不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开展党的工作,成为

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新问题。1992年前,由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较小,而且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中党员极少,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并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一些地方党组织开始尝试将党的工作向非公经济领域拓展,并在部分企业中开始了试点工作,但这种探索仅仅是自发性的、个别的、没有明确的依据,因为党的十二大、十三大虽然都在非公经济发展上作出了重要决策,但都没有涉及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开展党的工作的内容。

1992年后,随着非公经济的大发展,如何引导、帮助、监督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于是,对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开始了有组织地、大规模地探索实践。党的十四大第一次要求“在其他各种经济组织中,也要从实际出发,抓紧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和工作制度。”随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在1993年8月27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的意见》,又在1994年4月23日印发了《关于加强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几点意见》。1994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强调了“在其他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中,都要加强党的工作。没有党组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采取适应各自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开展党的活动。”随着这些文件的出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始引起党内的高度重视,对非公党建的探索也从自发进入了自觉阶段。

但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探索,从一开始就遇到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重困难,这种困难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这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极少,对传统的基层党建的冲击还不明显;二是由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的认识依然处于争论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明确而深刻的共识;三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指导还仅仅停留在宽泛的概念性指导上,没有形成明确而系统的指导方针。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时期各地对非公企业党建虽然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是从思想认识、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上看,都是初步的,党组织对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感、主动性不够,认识不深刻,措施不得力,进展缓慢,总体上处于被动应对的态势。

第二阶段: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大力发展期(1997-2002年)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在1998年的宪法中予以确认。十五大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大批原国企的党员职工成为非公企业的职工,流动党员剧增,很多原国企下岗党员职工成为“隐性党员”或“口袋党员”,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开始面临严峻挑战。这就使得大力发展非公企业党建无论是对于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展党的事业,都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截至1999年底,在全国私营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仅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5%,党组织组建率低、作用发挥不好、工作方法不适应、职责任务不明确、凝聚力不强,成为非公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不要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争论现实地转变到如何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创新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进入了一个大力发展的阶段。

一是全党在思想上开始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199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注意针对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大批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的新情况,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期间,就非公

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的重要意义。2001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长期以来制约非公企业党建发展的思想束缚,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始成为全党的共识。二是初步明确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方针。2000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通知阐述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定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抓紧建立健全党组织的要求,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任务,等等,为全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导。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覆盖面迅速扩大。这一阶段非公企业党建的重点是提高在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各地党委就如何在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如何加强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如何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创新,取得了很多成果,积累了很多经验。到2002年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有党员21.26万名,共有党组织9.9万个,比1997年增加了2.9倍[5],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壮大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

四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讨全面展开。这一阶段对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非公党建的实践创新。

第三阶段: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期(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从多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也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任务,为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经过大力发展后,进入了以发挥党组织作用为重点的全面加强时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作用发挥、加强党员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加强了非公企业党建的制度建设。从党内法规来说,十六大党章为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制度依据。党章第一次就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明确的制度界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就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有力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根本的法规依据,从而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国家法律来说,2005年10月修订、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公司法》第十九条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为党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一次把公司制企业支持党建工作的要求,明确写入法律条文,这一规定,为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从法律意义上有效地消除了一些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疑虑,使非公党建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力度。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重申了要“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

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始进入难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的阶段,经过不懈努力,在一些有影响的著名企业中单独建立了党组织,打开了非公企业党建的新局面。如南京市通过整合组织、物价、工商、卫生等多部门力量全力推动重点企业的党建攻关,在全球拒绝工会的美国沃尔玛百货公司等一批党建“老大难”企业中成功建立起党组织并发挥了良好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规模以上企业党建工作的突进。据南京市的调查显示,已有77%的非公企业业主认为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很有必要,与这种认识提高相伴生的是,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建党率也达到了97.4%,形成了非公企业党建大力推进的崭新局面。与此同时,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大力推行园区党建等创新举措,加强区域内党建资源的整合,用带动园区内中小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对园区内所有非公企业的全覆盖,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性推进。

三是加强了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和机制的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其持续发展有赖于工作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各地党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着力进行机制创新,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实践创新的同时,积极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形成以实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逐步建立各具特色的、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和需要的党建工作模式和机制。

四是加强了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路径的探索。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大量组建起来后,企业党组织在“不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具有人事任免权、不对企业资产安全和增值负责”的条件下有效发挥党章中要求的组织作用[6],成为一个新的、更大的难题。这个时期,各地围绕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探讨,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新方法、新路径。如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开展技术攻坚、技能比武等主题实践活动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企业文化,创建和谐企业,引导企业发展;努力在加强党的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的结合上,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各方利益的结合上,促进企业发展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结合上,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上,更好地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导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不断增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是加强了对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模式的新探索。这个时期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把切实做好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强化。一方面各地党组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将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适时向非公企业倾斜,向党的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倾斜,逐步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低、党员发展绝对数量少、党员发展相对比例低的问题,改善党员分布和结构,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另一方面,着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员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建立起了非公企业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所有在非公企业中工作的党员都纳入到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之中。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以人为本的组织关怀、贴近实际的教育内容、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等,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非公企业中形成了“党员是优质人才资源”的共识。30年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五点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表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30年来非公企业党建发展,顺应了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政治保证。

第一,必须深刻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壮大的非公企业,“既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点,又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增长[7]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增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对于完成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都具有战略意义,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必须加强到哪里。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就职于非公企业的工人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部分,而非公企业也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阶层集中相容的组织空间,工人阶级集中到哪里,党的工作重点就必须跟进到哪里,新的社会阶层集中在哪里,党的工作也必须跟进到哪里,只有深刻认识这种变化,才能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维护好和发展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密切与新社会阶层的联系。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企业作为社会利益多元化的重要发源地,必然成为各种由利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协调好非公企业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是整合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必然要求,非公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必然使非公企业成为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冲突、融合的场所,在非公企业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融合多元文化、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发展,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

第二,必须在探寻和把握非公企业党建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推进非公企业党建新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必须以非公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来展开。党组织只有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律来明确自身的定位,界定自身的职能并以此来展开工作,才能既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又符合党的建设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探寻非公企业党建的内在规律就是探寻实现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工作目标与非公企业发展内在要求之间的结合点,也即探寻执政党的政治要求与企业发展经济目标之间的结合点,只有明确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与非公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之间的贯通,从而真正把握非公企业党建的内在规律,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围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发挥党组织的作用。30年来非公党建发展的经验表明,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各方权益是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目标。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努力使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在促进发展中维护各方利益,在维护各方面利益中凝聚发展合力。只有使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大局、广大职工的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才能更多、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第四,必须积极调动各种政治资源,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努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党建资源由少到多的转变,要以开放的理念积极调动区域内各种政治资源、社会资源,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服务。以广泛的社会政治资源弥补在企业行政资源占有上的不足,以执政党统筹各方的强大影响力弥补在企业中协调执行力上的不足,要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凝聚企业内外、党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企业党建的合力,实现党建领域内资源的共享共建、共同发展,使非公企业党建在多方支持下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五,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非公经济是改革创新的产物,非公企业党建也是党建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30年来非公企业党建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实现的,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才能在新形势下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非公企业党建还是一个新的党建领域,因而在开展非公企业党建的过程中还必然会出现各种以往未见的难点,还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地实践、探索、总结。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把党的政治要求、企业的发展需求、工人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广大党员的个人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绩,实现非公企业党建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欧新黔.2007中国(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的演讲[EB/OL].http://ouxinqian.ndrc.gov.cn/zyjh/t20071105_170734.htm.[2]高伯文.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突破与政策演变[J].理论学习,1999,(4).[3]杜受枯,刘世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31.[4]中国统计年鉴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36.

[5]李景田.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N].组织人事报,2003-09-03.[6]邵建光.非公企业党组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S).

[7]杜俊华.重庆市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探析[J].探索,2008,(3).责任编辑:王慧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历程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计生事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健康发展并取得重大进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人口计生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历史性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将控制人口增长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计生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199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人口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邓小平指出,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1980年,党中央发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2年,计划生育被党的十二大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入新修改的《宪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在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中,人口是关键。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从1991年开始,中央连续15年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1996年—2005年)。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后,国家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积极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任务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增强了综合协调能力。

(三)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明确指出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强调了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人口发展史上的伟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也为世界人口与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历史性转变,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于更替水平。全国累计少生3亿—4亿人,使世界65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有力支持了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第二,人口素质与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婚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人口增量的下降,为提高人均卫生、教育投资水平创造了条件。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不足68岁提高到72岁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3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婴儿、孕产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持续开展,“计划生育、男女平等、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等婚育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群众平均初婚和初育年龄推迟,生育意愿下降,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上升,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的美好追求蔚然成风。

第三,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不断深化,为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从2004年开始,全面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课题调研和论证,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扎实的人口基础数据。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与发展问题调研成果转化为国家决策,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专题研究的核心思想与观点被吸纳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促成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进入整合资源、深化应用、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第四,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可靠保障。3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经历了由主要依靠政策,到依靠相关法律法规,再到国家制定专门法律的规范化、法制化过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地方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初步构建了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主体,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第五,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更多实惠。国家扎实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截至2007年底,累计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574万人次发放奖励扶助金36.1亿元;“少生快富”工程惠及56万多个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15.6万人,发放扶助金1.68亿元。人口计生工作初步实现由处罚多生为主向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重转变。

第六,服务体系和组织网络不断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正在形成。人口计生系统从国家、省、市、县、乡到村(社区),拥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网络。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中心服务站为骨干、普通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05年底,共有行政管理机构4.6万个,技术服务机构3.9万个;共有工作人员51万人、村级计生专干120万人。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00多万个,会员9400万人。这个网络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可或缺的组织保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扩大到42个,遍布31个省区市,涵盖近2亿人口。

第七,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明显改观。发布《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发挥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主席国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实施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成功举办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和世界家庭峰会,发表《长江宣言》和《三亚宣言》,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人口计生工作的生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通过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取得的。它符合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符合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人口众多仍然是并将长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规划事业发展,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人口计划或规划,有效指导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全面实现控制人口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努力实现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当前,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更加注重以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切实抓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各项任务,促进人口自身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部门综合治理力度,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合法的计划生育权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帮助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使群众真正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人。

(四)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计生经费投入机制,为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五)坚持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开展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坚持共存、共享、共赢原则,实施主动融入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争取广泛理解支持的重要途径。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在国际人口发展事业中的战略主动权,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入推进与国际社会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人口与发展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关注世界人口发展趋势,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负责任人口大国的作用。

实践证明,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计生工作几十年艰辛历程的客观选择,是人口计生全部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七大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中,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政策和措施,不断研究和解决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三篇: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范文

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2011年11月23日15:57来源:《宁夏日报》

新形势下,如何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层次,开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境界,促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筑牢整体推进的合力。要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评比表彰先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要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建设,做好工作调研和具体指导。要强化力量,抓好“双岗”建设,把党员示范岗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岗,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加强扶持,建立保障机制,使党建专项经费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倾斜,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要深入调研,对如何处理好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作用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提高。

把握关键,拓宽视野,培养造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队伍。要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设置标准和条件,用民主的办法,通过一定的程序,配优配强企业的党组织书记。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培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优秀骨干加入党组织,搞好党员后备队伍建设。要抓好群团工作队伍建设,锻炼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善做群众工作、能开展群众活动的群团工作队伍,为党组织快捷、有效联系群众,开展工作架起连心桥。

立足长远,注重长效,建立健全和落实好各项制度。要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保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要求,为企业党务工作者在企业工作提供现实和具体的工作依据。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创新,建立健全必须、实用、有效的党组织工作制度。要建立保障制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赋予党组织在政策导向、思想工作、文化建设等方面资源,把党建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框架,一心一意依靠党组织,推进和谐企业发展。

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持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要坚持不懈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更要突破工作“瓶颈”,采取得力措施促组建,一要动员企业中的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及时接转组织关系,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二要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党员工作重点适当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三是通过举办党员就业推介会等方式,把党员优先推荐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要加强沟通协调,努力争取业主支持,促使业主从思想和行动上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最后,还要探索方法,创新载体,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服务职工群众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服务大局相结合。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综述

一、中国保险业的恢复阶段(1979年~1995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1979年开始恢复营业,从此中国保险业进入到强劲复苏下的混业经营阶段。细分此阶段其特征为:一是国资保险公司不断出现,二是外国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进入我国,三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入保险市场。

第一,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业务恢复,交通银行1987年成立保险部,并于1991年4月组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二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1988年4月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区开业,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并于1992年6月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从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二,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外国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进入我国。9月,美国友邦成立上海分公司,是保险市场恢复后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第一家外国公司。随后,日本东京海上日动亦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

第三,保险公司投资主体丰富化,企业资本开始进入保险市场。1994年10月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是中国首家由企业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1995年1月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海成立,成为由企业出资组建的第二家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

1992年之前,保险产品的营销模式以公司直销为主,而友邦公司将个人代理制引入我国,并且这种营销模式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随后保险代理机构也开始出现。恢复阶段的保险公司仍是混业经营,但在1995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要求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业经营,从而中国保险市场混业经营的局面告一段落,中国保险业进入到了分业经营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保险业的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2000年)

为配合《保险法》的实施及其分业经营的要求,1999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撤销中保集团,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保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到了分业经营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分业保险公司不断涌现;二是外国保险公司大量进入我国,并且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开始出现;三是保险行业进入国家监管下的行业自律发展阶段。

第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大批分业保险公司不断涌现。如1996年8月,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永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9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10月华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1998年10月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1999年4月金盛人寿保险公司获准成立;2000年11月民生人寿、东方人寿、生命人寿和恒安人寿四家寿险公司成立;12月前身为新疆兵团保险公司的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成立等。

第二,国外保险公司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并且来源区域和投资方式日益丰富。1996年11月,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公司与外经贸信托在上海合资设立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是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来,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合资的寿险公司;12月欧洲瑞士丰泰保险集团成立;1997年5月,法国安盛巴黎联合保险集团获准在上海建立一家合资的人寿保险分公司;1998年10月,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同月中美合资保险企业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开业;1999年6月,中国人寿和澳大利亚康联金融集团的合资公司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2000年6月,荷兰保险有限公司和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在中国筹建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显而易见,来源区域从第一阶段的美国、日本,此阶段扩大至加拿大、瑞士、英国、法国等国家,投资方式也有原始的独资发展为中外合资或外外合资的方式。

第三,国家监管下的行业自律发展开始形成。在分业经营发展阶段,中国保险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1998年11月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中国保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进入到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年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宣告成立,同样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开始走上政府监管下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携手共进的自律性管理发展轨道。

在此阶段,兼业代理的营销模式开始发展。从最初1996年银行兼业代理,到2000年已发展成行业代理、企业代理、团体代理等各种兼业代理形式。同时,保险营销的经纪人模式开始发展,保险经纪公司也开始出现,如2000年6月国内首家保险经纪人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保险经纪公司。

三、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的承诺。到2007年3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距离突破1万亿元大关仅3个年头。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保费收入为14.34万亿元,中国保险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中国保险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二是保险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三是国家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建设。

第二,保险对外开放程度加大。2003年底开始,对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公司取消限制。同时,除有关法定保险业务外,向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至2004年5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4年12月11日中国保险业入世过渡期完成,保险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呈现出以我为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第三,在中国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如200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2006年4月发布《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同年6月《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国十条)正式发布;200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发布等等。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历程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计生事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健康发展并取得重大进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人口计生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历史性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将控制人口增长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计生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199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人口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邓小平指出,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1980年,党中央发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2年,计划生育被党的十二大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入新修改的《宪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在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中,人口是关键。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从1991年开始,中央连续15年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1996年—2005年)。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后,国家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积极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任务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增强了综合协调能力。

(三)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明确指出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强调了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人口发展史上的伟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也为世界人口与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历史性转变,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于更替水平。全国累计少生3亿—4亿人,使世界65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有力支持了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第二,人口素质与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婚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人口增量的下降,为提高人均卫生、教育投资水平创造了条件。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不足68岁提高到72岁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3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婴儿、孕产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持续开展,“计划生育、男女平等、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等婚育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群众平均初婚和初育年龄推迟,生育意愿下降,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上升,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的美好追求蔚然成风。

第三,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不断深化,为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从2004年开始,全面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课题调研和论证,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扎实的人口基础数据。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与发展问题调研成果转化为国家决策,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专题研究的核心思想与观点被吸纳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促成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进入整合资源、深化应用、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第四,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可靠保障。3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经历了由主要依靠政策,到依靠相关法律法规,再到国家制定专门法律的规范化、法制化过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地方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初步构建了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主体,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第五,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更多实惠。国家扎实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截至2007年底,累计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574万人次发放奖励扶助金36.1亿元;“少生快富”工程惠及56万多个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15.6万人,发放扶助金1.68亿元。人口计生工作初步实现由处罚多生为主向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重转变。

第六,服务体系和组织网络不断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正在形成。人口计生系统从国家、省、市、县、乡到村(社区),拥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网络。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中心服务站为骨干、普通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05年底,共有行政管理机构4.6万个,技术服务机构3.9万个;共有工作人员51万人、村级计生专干120万人。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00多万个,会员9400万人。这个网络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可或缺的组织保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扩大到42个,遍布31个省区市,涵盖近2亿人口。

第七,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明显改观。发布《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发挥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主席国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实施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成功举办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和世界家庭峰会,发表《长江宣言》和《三亚宣言》,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计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人口计生工作的生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通过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取得的。它符合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符合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人口众多仍然是并将长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规划事业发展,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人口计划或规划,有效指导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全面实现控制人口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努力实现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当前,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更加注重以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切实抓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各项任务,促进人口自身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部门综合治理力度,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合法的计划生育权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帮助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群

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使群众真正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人。

(四)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计生经费投入机制,为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五)坚持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开展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坚持共存、共享、共赢原则,实施主动融入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争取广泛理解支持的重要途径。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在国际人口发展事业中的战略主动权,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入推进与国际社会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人口与发展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关注世界人口发展趋势,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负责任人口大国的作用。

实践证明,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计生工作几十年艰辛历程的客观选择,是人口计生全部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七大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中,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政策和措施,不断研究和解决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下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但长期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新老企业负担畸轻畸重、苦乐不均。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进......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发展

    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1978-2010年) 1978-1983年 政策目标:修改十年规划指标,调整、改革、整顿; 政策内容:允许私人建房,城市居民可以自购自建。开始住房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创新理念助推非公企业党建发展思考[最终版]

    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为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的历史机遇。当前是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时期,大开发、大开放、大建......

    非公企业党建

    以党建为龙头以“双赢”为目标——成都桐林铸造实业有限公司强党建促发展成都桐林铸造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及高端铸造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企业,是国......

    非公企业党建

    促进非公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李全民,40岁,担任古交市鑫顺煤业有限公司、古交市祥鑫源贸易有限公司、古交市和昇煤业有限公司、古交市旺盛洗煤有限公司、山西嘉......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和实践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难度,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对所存在的难点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

    非公党建创新(含五篇)

    创新“1+5”让非公党建难点变亮点 2010年,吉家·家世界被评为“文明诚信建材企业”。 361°组织员工为玉树灾区捐款。 商报记者|林君 通讯员|杨明堂 余卫忠随着非公经济的快......

    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在探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中共丹江口市委组织部 丹江口市现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345家,其中,从业人数100人以上企业14家,2004年完成规模以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