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在探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中共丹江口市委组织部
丹江口市现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345家,其中,从业人数100人以上企业14家,2004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实现利税4.1亿元。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领域和空间,同时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近年来,我们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全市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紧扣立足点,在组建模式上求“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壮大,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对此,市委高度重视,在全市各级党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协调机构,相继出台了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的建设的《工作意见》、《指导员制度》等指导性文件,构建了“各部门联手,区域覆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针对非公企业的特点,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建党组织,确保每一名非公企业党员都能编入一个党的组织。一是单独组建。对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组织形态固定、生产经营稳定、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二是联合组建。对具有一定规模但党员在3 人以下的企业,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跨企业联合党支部。三是村企联建。在非公有制企业发达的村,将村党支部按党章规定设置为党总支,企业设党支部,由村党总支负责管理和指导企业的党建工作。四是挂靠组建。对规模小、用工灵活,仅有个别党员的企业,将企业党员挂靠到所在的村(居)委会、社区党组织或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进行管理。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目前,全市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36个非公有制企业中,有36个单独建立了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二、抓住关键点,在班子建设上求“强”
我们把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作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性问题,摆上重要位置,进行认真研究,并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激发了班子的整体活力。一是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市委根据非公企业中党员队伍的不同情况,采用党员民主推选、上级党组织推举委派和党组织与业主共同推荐等“三推”方式,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先后把60多名政治素质硬、党建业务熟、组织能力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受上级党组织、企业经营者、党员和职工普遍信赖的党员骨干选拔到党组织书记或党内其他重要岗位上来,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贯彻上级党组织精神的能力。市委组织部还着手建立离退休党务干部人才库,从中为非公经济组织推荐党组织书记。二是建立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采取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等办法,深入非公企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党组织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转变党组织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方式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方式,制定重大问题与董事会沟通协商制度,发展党员征求管理层意见等制度,进一步细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党内分工负责制度等,规范了党组织行为,增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责任心。目前,已向79家非公企业选派了65名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同时,市委把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私营企业主的培训纳入党员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全面提高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激发了班子整体活力。
三、把握着力点,在壮大力量上求“广”
非公企业党员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我们立足自身实际,采取“三管齐下”办法,积极拓宽壮大党的力量的渠道。一是从“内”发展。从2002年开始,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实施“双培工程”,即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前提下,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培养成业务、技术骨干,把发展重点放在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上,坚持重点培养,重点发展,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两年来,依托非公经济组织业余党校,举办各种培训班30期次,培训党务工作者、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200余人次。目前已有120多名非公企业员工、个体从业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64名业务骨干被列入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在现有党员中,80%的党员成为技术骨干,一线的生产技术骨干中60%是党员。二是从“内”挖掘。针对非公企业员工中存在“隐形”党员、“口袋党员”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党员职工自觉“亮”出党员身份。同时通过理顺员工的组织隶属关系,并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办法,帮助“口袋党员”及时接转组织关系,使党员职工有“家”可依,切实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员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从规范党的组织生活保证党员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三是从“外”荐聘。坚持“输血”与“造血”同步进行,在招聘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时,党组织积极当好企业主的参谋,帮助推荐党员到企业工作,企业主也打出“党员优先聘用”的牌子,在相同条件下党员优先录用。通过这个办法,吸引了广大优秀党员积极向非公企业聚集,非公企业党员的力量不断壮大。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员队伍已发展到616名。他们大都以生产经营骨干或技术能手活跃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群,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四、找准结合点,在发挥作用上求“实”
近年来,日渐完善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不断扩大的党员队伍既奠定了党在非公有制企业这个全新领域的地位,也使我们找到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一是当好企业快速发展的“战斗员”。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教育引导党员职工爱岗敬业,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建立“党员责任区”,督促党员争当生产营销骨干,处处为普通职工做表率,既赢得业主尊敬和支持,也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拓展了空间。二是当好企业健康发展的“监督员”。通过设置党员监督岗和政策法规宣传栏,开展“三个代表”主题教育,举办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等,引导业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同时,坚持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使工会等企业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党群携手开展工作,更好地实现党的工作意图,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市装卸联运公司改制为非公企业后,党支部及时督促工会组织在最短时间内,代表员工与新业主签订《劳务用工合同》,使员工的切身经济利益得到较好兑现。三是当好企业稳定发展的“服务员”。非公企业党组织真心实意关心企业职工,针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管理层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党组织及时指派专人,对有思想疙瘩的职工做耐心的教育疏导工作;对企业重大的经营决策,党组织注意做好宣传教育,统一职工思想,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管理层经营决策上来,形成集中精力谋发展的一盘棋局面。丹澳公司党支部对职工用工合同的签订、职工收入分配、劳保福利待遇等制度进行逐项审议,对国家明确规定职工应该享受的各种待遇必要时以党组织的名义督促企业经营管理班子依法依制落实。2004年,该企业被十堰市授予 “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省、十堰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第二篇:在实践中探索 在创新中发展
燕赵镇中管头小学
关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能力的汇报材料
中管头小学,始建于1950年。1984年进行迁建,占地面积7706平方米,建筑面积777平方米,有6个教学班,266名学生。8名教师,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6人,全部达到合格学历。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特岗教师2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一生着想”的办学宗旨,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校风和“厚德、博学、和谐、通艺”的学风,打造出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扩大科研队伍,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先后获得 “德育先进集体”“普法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管理先进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实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我校以本次教学评估为契机,按照“准确设定自评目标、建立健全自评组织、严格规范自评程序、扩大自评主体的参与度”等基本要求,开展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自评和总结工作,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将自评工作做以下汇报。
一、评估流程
1、学校教学评估:
学校首先成立评估领导小组、评估小组,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评估标准》中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教学条件、校本研修、评价研究等指标,逐条进行自我评估,总结已有经验,找出内在不足,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初次学校教学评估的自评汇报,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和建议。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第二次自我评估,并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和提高目标。最后写出自我评估总结报告。
2、教师教学评估:
(1)评估小组成员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和《曲阳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实施细则》,这两个文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逐条对照,如实进行自我评估,填写自评报告书。
(2)开展他评工作。首先对照制定的《曲阳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细则》中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中的指标,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互评。其次组织学生及家长根据《家长、学生评教调查表》为任课教师打分。最后,学校评估小组综合以上三项评估结果,对每一位教师做出客观公正的他评,填写他评表,并由评估小组成员填写他评报告书。(3)向教师通报评估结果。
教师教学评估结果:优秀1人,占总人数的12.5%。,良好7人,占总人数的87.5%,没有不合格教师。
二、评估结果分析:
(一)、规范教学管理(24分)
1、提高管理能力 :
“抓教学,谈课改,搞教研”是我校工作的主旋律。学校领导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准确把握新动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不断充实自己。校长、主任经常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县、市、省各级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摆正领导是“领头雁”非权威者的位置,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人文关怀,平等相待,敬业律己。从根本上保证了在千头万绪的学校工作中,始终抓住教育教学中心不放松。
2、形成管理机制
形成良性管理机制,是人的积极性发挥、制度落实的保障。多年来,我校制定校长职责、副校长职责、主任职责,制定了《教师考评细则》。这些方案是各类人员职责分明,考核方案可操作性强,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形成机制上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教学过程管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教务主任经常对各学科教案的备写、学生作业的设置与批阅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做好记载与反馈。我校实行授课能力评定等级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学生学习效果、教后反思及教案书写等方面评定等级,在考核中给予相应分值。校长每周都在教室听课并参与教师的说课、评课,和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得失与成败,了解教学真实情况,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2)规范作业布置、批改的具体要求。作业布置、批改是日常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利手段。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内。作业的批改应及时,倡导激励性评语,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结合学科特点留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型作业。把学生从习题集中解放出来。
(3)加强对学科质量的跟踪调研。对各年级各学科每学期进行两次质量检测,并认真进行质量分析与总结,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不留知识上的盲点和认知结构上的缺陷。教师严格把好质量分析关,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我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业务档案盒,盒内有个人信息和收录、整理能够反映自己教学历程、教学成绩、教学特色的资料,这些内容反映了教师的个人成长轨迹。每学期末教师对自己的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回顾自己工作中的得失,能够正确指导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5)加强教研活动管理。为保证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校本研修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常规教学管理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能将自己的收获、感悟升华再回到教学实践中,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3、强化学生管理
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体育文艺等课外活动,如: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勤俭教育、“六一节”展演、拔河比赛、中国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书法绘画、英语对话、演讲比赛等活动,少先大队还组织“小小广播站”、校刊编辑部、气象小组、科技兴趣小组、手工制作等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锻炼技能,培养能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已成为学生丰富个性发展的一片沃土。为教师展示教研成果,进行教研交流搭建了平台。
(二)、加强课程管理(19分)
1、根据教育部《课程实施方案》、河北省课程计划及我校实际,每学期开学前一周 , 教务处制定本学期课程安排表、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并上报县教育局。我校按照省课程计划安排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目前我校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9门国家课程。设有礼仪、安全2门地方课程和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系列读物1门校本课程。《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系列读物》6个分册,低年级分册中有认读、写字、儿歌和简单的经典古诗;中年级分册中有《百家姓》、《弟子规》、经典古诗、现代诗文、名人名言;高年级分册中有《三字经》、《千字文》、经典古诗、现代诗文、名人名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知情明理,了解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为保证三级课程的实施,我校规定教师不能随意增减课程,教务处定期检查。
2、学校为学生订足订齐上级要求的各种教材 , 建立课程实施评价机制,每学年进行评价、总结,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保障教学条件(18分)
1、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教师经验丰富,年富力强,能接受新理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她们善于学习,勤于积累,自身素质、业务技能也不断提升。几年来,有陈桂红、朱静香等多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有高洁梅、张琳娜等十余名教师在市课堂教学评比或素质大赛中获奖,刘爱丽等20余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获县级奖励。高洁梅、刘爱丽送教下乡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广泛好评。学校也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及培训,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教学设施及资料
学校拥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少先队活动室、档案室、多媒体室等8个功能教室.各种仪器、图书均达省级一类标准,满足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及时为教师购买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育专刊20余种。我校还建有远程教育播放室,电子备课室,光盘播放室,配备各种音像图书资料、教学课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利用教育资源。
3、学校全面保障教学经费,完善投入体制,保证用于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等五项教学费用的比例不低于经费总额的15%。
(四)、坚持校本研修(18分)
我校于06年3月正式启动校本教研,经过探索、实践,建立了教、研、思一体化的学习型、合作型校本教研机制,形成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运行模式。为保障活动的开展,我们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使校本教研处处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1、制定研修规划
根据我校教研实际制定2006至2009年三年研修规划,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具体目标。每位教师也制定了自己的个人成长规划,并存入自己的业务档案。目前我校三年规划目标已基本实现。现在正谋划第二个三年研修规划。我校每学年初对任课教师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并切实分析校本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能力的计划、措施和目标,以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
2、完善组织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成立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综合等5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配有两个组长。教研组长每周一次组织学科组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小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及听、评课活动,学习和活动记录清晰。另外,语文、数学组又分别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并在一个办公室办公,随时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
3、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备课制度。为强化教研组功能,争取备课和反思的充足时间,我校实行超周备课,开展集体备课、分头上课、交流互动的备课方式,以达到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2)完善交流制度。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每学期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要达到15节,听课有记录,有点评,听后有集体评议;举办典型课例研讨,大家平等参与,探讨评析,搭建对话的平台;教师随时记录日常教学中的感悟及困惑,定期通过教研活动讨论解决。我校和沧州育红小学结成联谊学校,请他们到我校做课并互相讨论交流。在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校和杨集乡、小营乡、庆云镇、望树镇等五个中心校进行连片教研,通过一系列教研交流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3)完善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位教师每月不少于两篇教学反思,学期末学校组织两次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及时反思、总结、反馈,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随笔、案例、论文等材料,反思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经验体会。
(4)完善学习、培训制度。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掌握先进理论,提高研究水平是关键。学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家讲座,或观摩优秀课例,并邀请教研室领导进行专题讲座,给老师们提供理论指导。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习,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并注重学习积累,做好自学笔记。学校还经常利用周六周日,培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所有老师都能掌握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5)完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评优课活动,制定优秀课评分标准,业务领导牵头,教研组长参与,组成评委,对授课教师打分评奖,分学科评出一、二等奖,给予物质奖励;培养教研骨干教师,树立典型。几年来我校有2名教师成为省骨干教师,有8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12名教师成为县级骨干教师。为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出色的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激励教师以更高的热情参与教学研究。几年来我校派出校外学习30余人次,学校还将校本教研的个人业绩与教师期末考核挂钩,对教研活动中发表论文、讲公开课、指导学生发表作品参与竞赛获奖的教师,按学校考核制度分级别给予加分鼓励。
4、深化教学研究
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讲座、外出学习并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活动,在专家、同行的引领下积极努力探索新课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抓好教学案例研究,开展“新课程〃新教师〃新课堂”评优课、“新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教师素质大赛”、“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英语教师素质大赛”“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尤其是教师录像课,所有青年教师每人一课,通过课堂展示自己的课改新理念,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5、主题研究
我校采取“课题牵动、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推进教研工作向纵深层次发展。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个课题,广大教师立足教学,边实践、边研究、边整合。同时加强了平时的点滴探索,教研组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选择自己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如: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之类的问题。学校也积极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编辑教研专刊,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敢于暴露教学中的新点子并录入专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形成了人人搞教研,时时搞教研的风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搞好师生评价研究(13分)
1、全面教学考查
学校制定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结合学校和教研组听课及教务处检查教案、作业、教研成果、以及个人档案情况,再综合期中、期末教学成绩测评进行全面的教学考查。
2、量化教师评价
建立了以教师自评,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为目的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实行量化考核,学校建有教师教学评估机制,每学年一次 , 评估结果作为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3、多元学生评价
为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我校建立学生全面评价体系,采用自评、教师评、家长评三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学期末,班主任综合任课教师及学生意见,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成功的足迹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并填写《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作为学生每学期的质量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及成绩,家长均能给予认可。
4、创新命题研究
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试卷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符合新课程理念,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又突出了人文性。教师把好质量分析关,一方面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检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今后改进措施,写出书面试卷分析,促进教师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明确自己的位置,确立努力方向。
三、现状思考:
1、教师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对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理念同教学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还存在困惑。
2、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具备一定的反思交流习惯并提出合理建议,但还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能力。
3、教学评价制度还欠完善,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4、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欠深入、系统。
四、改进措施
1、继续抓好教学案例研究。发挥典型课、示范课的作用,指导教师努力探索新课标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
2、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不但在校内搞教研,还要在校外搞教研。应深入扎实的外出交流学习。提倡反复备课,磨课,集体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大胆尝试对教材按学生需要进行整改。
3、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观为依据,通过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如教师激励机制、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建立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评价机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课程实施体系。
通过本次教学评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过程。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以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铸就实验小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2009年
第三篇: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
——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小平的创新思想更自始至终是贯穿于小平理论的一根红线。小平在1978年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91年南巡讲话又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无论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还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无一不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结果。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创新的观点和论断已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和发扬光大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条创新的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创新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还没有成为普遍趋势,但创新却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作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创新是实现小平指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促进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要以观念创新为基础,方法创新为手段,机制创新为保障,人才创新为核心,全方位的开拓创新。
一、必须树立和坚持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创新观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解放思想的精髓又在于勇于创新。不唯书,不唯上,在求是、求实中创新,这是邓小平创新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没有思想的活力,就没有改革和建设的动力;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不管做什么,思想保守僵化肯定没有生气和前途,生气勃勃也必然思想开放活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夫子说:“日新之为盛德”,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到天天都创新,那是最高的道德了。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无一不是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结果。从中国历史来看,“创新”使中华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历史巨人,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也无一不是创新带来的成果;从世界历史来看,“创新”产生了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创新”促使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力学三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众多发明创造和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正是对“创新”不断追求的结果。
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但关键因素是观念问题。旅游业要有大的发展,首先必须创新观念,树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源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旅游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旅游业僵化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解放思想,发挥创新能力,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无数生动的实例表明,旅游业作为产业,如果只讲发展而不求创新,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与扩大;只有大力并实现创新,坚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的思想,摆脱思维定式、突破深层意识、实施观念创新,才能促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目前,旅游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旅游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旅
游方式已经从过去的观光旅游过渡到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并存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主要旅游形式。旅游者的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更新,这些都对旅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旅游业“旅游产品单一”的一大弱点还没有彻底扭转,一些旅游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卖到90年代,又卖到了21世纪,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硬伤。发展旅游业,就应该以变制变,及时更新观念,实现市场策略创新。通过树立国际大旅游市场的营销观念,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精心研究市场的新需求,加大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的力度,做好旅游市场细分,合理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和品牌,适时发现和创造具有新特点的旅游新产品,以多样化应对多元化,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精品,从而为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观念创新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以“三个有利于 ”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努力做到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保守思维为开拓思维,变滞后思维为超前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展新思路,寻找新视角,提出新的创见,能动地、灵活地认识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创新。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废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要用创新的思路,不断解决前进中发展中的新问题。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破解旅游发展中诸多难题的锐利武器,成为建设旅游业美好未来的永久“通行证”。
二、必须探索和运用标新立异、求变出奇的创新方法
小平同志创新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必须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小平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 完全可以说,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从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就无法实现。
方式方法创新是创新的手段。创新不是空谈,创新旅游工作方法,必须要研究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把握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掌握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工作方式和手段的革新,推进旅游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旅游业必须要在方法的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以旅行社发展为例,西方国家旅行社采用的是批发、代理与零售旅行社“垂直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信息化与规模化的分工与合作体系。而我国旅行社在分类体系上采用“水平分类”,即按照从事国内旅游业务和从事国际旅游业务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一直保留到现在,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它导致我国旅行社形成“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旅行社业发展不畅。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旅行社业面临国外大型旅行社集团的进攻和压迫。因此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上就有多种选择。发展联合体就是规模整合对抗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一种方式方法的创新和选择。旅游联合体是指旅游企业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谋求更大利润为目的,通过一定形式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而组成的共同体。其实质是实现由现行“作坊式”旅行社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化旅行社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旅游联合体就是通过整合中小旅行社向专业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的旅游联合体转变,使中小旅行社纳入专业化分工体系与网络化、规模化经营。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方法创新。方法创新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借鉴与独创相结合。不会借鉴就不会有创新,只会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比如旅游营销有多种多
样形式,新闻媒体宣传、各种广告、参加旅游交易会、到客源地举行旅游推介会、制作和散发各种旅游宣传资料、赠送宣传性纪念品等是常见的、传统的形式。对传统宣传促销形式的大规模运用、组合式运用或是采用新的宣传促销载体,就是旅游营销形式的创新,它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因此,旅游营销在形式上的创新和竞争,除了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经济实力的竞争,也可以表现于智力的投入。海南在旅游营销上,同样是借鉴利用“旅游大蓬车”的方式宣传促销,但海南的创新在于精心选择时间和巧妙安排线路,专在有关省市举行旅游节庆或地区性旅游交易会时赶到。这种“赶场”和“捧场”式的“旅游大蓬车”,其新意在于利用人家搭的“舞台”唱海南旅游的“戏”,在于将海南旅游营销变为给有关省市的活动“捧场”。这样,既增强了营销的效果,又降低了成本。这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创新。
三、必须培育和建立适应市场、壮大市场的创新机制
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主张对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提出过具体要求,他根据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大胆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20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要发展壮大市场,必须 要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这是增强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途径。发展壮大旅游业也必须遵循市场原则:一是培育市场主体,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帮助和引导企业实现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企业朝着国际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产业的内在动力,培育出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旅游大企业。二是转变机关职能,建立新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旅游行政机关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是“保安”和“保姆”式的服务型角色,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把精力和财力集中在公共环境的改善上,以市场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调控、服务、监管,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搭台造势”。
四川乐山在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的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建立景区管理体制和充分利用外资、民间资本的多元化、国际化、社会化的投资新体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在景区管理上,峨眉山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取代了多年的条块分割,创新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引进ISO9002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两个体系标准,使峨眉山景区成为全国风景旅游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通过两个体系认证的单位。2002年,峨眉山管委会旅游收入2.6亿元,是10年前的38倍。在投资体制上,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强旅游资源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放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经营准入限制;所有非法律禁止的涉旅行业向民间资金开放;资源国家所有,政府依法管理,企业开发经营;编制旅游项目库,供投资者“下单”,营造各路热钱流入的“洼地”。2001年至2003年6月,乐山旅游总投入为16.63亿元,其中6亿多元来自本地民营企业、东部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6亿多元相当于前10年乐山市直接旅游投入总和!乐山旅游发展得益于逐鹿资本市场,吸引和转化资金为资本要素以创造物质财富的机制,这就是体制创新的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四、必须培养和使用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创新人才
要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大胆培养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小平指出:“我们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要按老规矩办事,要想到这是百
年大计。” “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小平同志深刻洞察到:创新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人才创新就是资本。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才体制和用人机制的竞争。中国的改革发展就是要创造一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和人才制度。
众所周知,农业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劳力和土地的概念,工业经济是资源和资金的营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过去以物质、资金为资本,今天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得到恰当的运营就是资本。知识经济兴起于迅速发展、并成为未来经济主流的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作用的日益深化。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处在人力资本最高层次的人才资本,是能够在更高数量级上创造利润的最宝贵的资本。人才资本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第一资本。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世家靠产业资本成为百万富翁,用了近百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资源资本成为千万富翁,用了50年;而电脑奇才比尔•盖茨靠人才资本成为百亿富翁,只用了十几年时间,这就是人才资本的魔力!当记者问李嘉诚:为何几十年的成功积累还不如比尔.盖茨的几年暴富?李嘉诚在感慨“后生可畏”的同时,承认比尔.盖茨掌握了这个年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创新精神。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者队伍学历偏低、人才开发工作的不平衡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强旅需要强才,在当今旅游产业增长方式已经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由要素和资本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的时代,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在旅游发展中起座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平同志早在79年就指出:“ 旅游局要用人得当,要有一些有闯劲、有干劲、有办法的人,只凭资格不行。”按照世界上公认的创新人才标准,有五类人才是旅游业需要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一是把全部产品引入市场的旅游人才,二是能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旅游人才,三是第一个采用新的经营方式的旅游人才,四是开创一个从来没有的市场的旅游人才,五是创造出有别于其他人的企业组织形态的旅游人才。这五类人才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你只需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要更换铁轨了。”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大胆选拔和使用开拓进取的创新人才,营造出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氛围,旅游业就必然会攀登上新的高峰。
开拓创新,时不我待。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发展旅游业,出路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只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锐意进取,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业就一定能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第四篇: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
——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小平的创新思想更自始至终是贯穿于小平理论的一根红线。小平在1978年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91年南巡讲话又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无论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还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无一不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结果。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创新的观点和论断已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和发扬光大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条创新的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创新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还没有成为普遍趋势,但创新却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作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创新是实现小平指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促进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要以观念创新为基础,方法创新为手段,机制创新为保障,人才创新为核心,全方位的开拓创新。
一、必须树立和坚持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创新观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解放思想的精髓又在于勇于创新。不唯书,不唯上,在求是、求实中创新,这是邓小平创新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没有思想的活力,就没有改革和建设的动力;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不管做什么,思想保守僵化肯定没有生气和前途,生气勃勃也必然思想开放活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夫子说:“日新之为盛德”,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到天天都创新,那是最高的道德了。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无一不是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结果。从中国历史来看,“创新”使中华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历史巨人,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也无一不是创新带来的成果;从世界历史来看,“创新”产生了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创新”促使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力学三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众多发明创造和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正是对“创新”不断追求的结果。
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但关键因素是观念问题。旅游业要有大的发展,首先必须创新观念,树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源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旅游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旅游业僵化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解放思想,发挥创新能力,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无数生动的实例表明,旅游业作为产业,如果只讲发展而不求创新,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与扩大;只有大力并实现创新,坚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的思想,摆脱思维定式、突破深层意识、实施观念创新,才能促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目前,旅游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旅游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旅游方式已经从过去的观光旅游过渡到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并存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主要旅游形式。旅游者的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更新,这些都对旅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旅游业“旅游产品单一”的一大弱点还没有彻底扭转,一些旅游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卖到90年代,又卖到了21世纪,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硬伤。发展旅游业,就应该以变制变,及时更新观念,实现市场策略创新。通过树立国际大旅游市场的营销观念,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精心研究市场的新需求,加大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的力度,做好旅游市场细分,合理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和品牌,适时发现和创造具有新特点的旅游新产品,以多样化应对多元化,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精品,从而为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观念创新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以“三个有利于 ”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努力做到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保守思维为开拓思维,变滞后思维为超前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展新思路,寻找新视角,提出新的创见,能动地、灵活地认识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创新。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废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要用创新的思路,不断解决前进中发展中的新问题。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破解旅游发展中诸多难题的锐利武器,成为建设旅游业美好未来的永久“通行证”。
二、必须探索和运用标新立异、求变出奇的创新方法 小平同志创新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必须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小平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 完全可以说,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从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就无法实现。
方式方法创新是创新的手段。创新不是空谈,创新旅游工作方法,必须要研究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把握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掌握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工作方式和手段的革新,推进旅游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旅游业必须要在方法的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以旅行社发展为例,西方国家旅行社采用的是批发、代理与零售旅行社“垂直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信息化与规模化的分工与合作体系。而我国旅行社在分类体系上采用“水平分类”,即按照从事国内旅游业务和从事国际旅游业务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一直保留到现在,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它导致我国旅行社形成“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旅行社业发展不畅。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旅行社业面临国外大型旅行社集团的进攻和压迫。因此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上就有多种选择。发展联合体就是规模整合对抗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一种方式方法的创新和选择。旅游联合体是指旅游企业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谋求更大利润为目的,通过一定形式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而组成的共同体。其实质是实现由现行“作坊式”旅行社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化旅行社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旅游联合体就是通过整合中小旅行社向专业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的旅游联合体转变,使中小旅行社纳入专业化分工体系与网络化、规模化经营。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方法创新。方法创新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借鉴与独创相结合。不会借鉴就不会有创新,只会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比如旅游营销有多种多样形式,新闻媒体宣传、各种广告、参加旅游交易会、到客源地举行旅游推介会、制作和散发各种旅游宣传资料、赠送宣传性纪念品等是常见的、传统的形式。对传统宣传促销形式的大规模运用、组合式运用或是采用新的宣传促销载体,就是旅游营销形式的创新,它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因此,旅游营销在形式上的创新和竞争,除了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经济实力的竞争,也可以表现于智力的投入。海南在旅游营销上,同样是借鉴利用“旅游大蓬车”的方式宣传促销,但海南的创新在于精心选择时间和巧妙安排线路,专在有关省市举行旅游节庆或地区性旅游交易会时赶到。这种“赶场”和“捧场”式的“旅游大蓬车”,其新意在于利用人家搭的“舞台”唱海南旅游的“戏”,在于将海南旅游营销变为给有关省市的活动“捧场”。这样,既增强了营销的效果,又降低了成本。这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创新。
三、必须培育和建立适应市场、壮大市场的创新机制
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主张对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提出过具体要求,他根据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大胆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20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要发展壮大市场,必须 要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这是增强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途径。发展壮大旅游业也必须遵循市场原则:一是培育市场主体,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帮助和引导企业实现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企业朝着国际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产业的内在动力,培育出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旅游大企业。二是转变机关职能,建立新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旅游行政机关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是“保安”和“保姆”式的服务型角色,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把精力和财力集中在公共环境的改善上,以市场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调控、服务、监管,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搭台造势”。
四川乐山在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的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建立景区管理体制和充分利用外资、民间资本的多元化、国际化、社会化的投资新体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在景区管理上,峨眉山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取代了多年的条块分割,创新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引进ISO9002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两个体系标准,使峨眉山景区成为全国风景旅游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通过两个体系认证的单位。2002年,峨眉山管委会旅游收入2.6亿元,是10年前的38倍。在投资体制上,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强旅游资源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放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经营准入限制;所有非法律禁止的涉旅行业向民间资金开放;资源国家所有,政府依法管理,企业开发经营;编制旅游项目库,供投资者“下单”,营造各路热钱流入的“洼地”。2001年至2003年6月,乐山旅游总投入为16.63亿元,其中6亿多元来自本地民营企业、东部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6亿多元相当于前10年乐山市直接旅游投入总和!乐山旅游发展得益于逐鹿资本市场,吸引和转化资金为资本要素以创造物质财富的机制,这就是体制创新的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四、必须培养和使用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创新人才
要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大胆培养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小平指出:“我们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要按老规矩办事,要想到这是百年大计。” “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小平同志深刻洞察到:创新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人才创新就是资本。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才体制和用人机制的竞争。中国的改革发展就是要创造一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和人才制度。
众所周知,农业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劳力和土地的概念,工业经济是资源和资金的营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过去以物质、资金为资本,今天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得到恰当的运营就是资本。知识经济兴起于迅速发展、并成为未来经济主流的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作用的日益深化。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处在人力资本最高层次的人才资本,是能够在更高数量级上创造利润的最宝贵的资本。人才资本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第一资本。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世家靠产业资本成为百万富翁,用了近百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资源资本成为千万富翁,用了50年;而电脑奇才比尔•盖茨靠人才资本成为百亿富翁,只用了十几年时间,这就是人才资本的魔力!当记者问李嘉诚:为何几十年的成功积累还不如比尔.盖茨的几年暴富?李嘉诚在感慨“后生可畏”的同时,承认比尔.盖茨掌握了这个年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创新精神。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者队伍学历偏低、人才开发工作的不平衡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强旅需要强才,在当今旅游产业增长方式已经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由要素和资本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的时代,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在旅游发展中起座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平同志早在79年就指出:“ 旅游局要用人得当,要有一些有闯劲、有干劲、有办法的人,只凭资格不行。”按照世界上公认的创新人才标准,有五类人才是旅游业需要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一是把全部产品引入市场的旅游人才,二是能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旅游人才,三是第一个采用新的经营方式的旅游人才,四是开创一个从来没有的市场的旅游人才,五是创造出有别于其他人的企业组织形态的旅游人才。这五类人才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你只需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要更换铁轨了。”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大胆选拔和使用开拓进取的创新人才,营造出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氛围,旅游业就必然会攀登上新的高峰。
开拓创新,时不我待。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发展旅游业,出路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只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锐意进取,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业就一定能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第五篇:在创新中提升统战工作水平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创新统战工作,使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摆在广大统战干部面前的课题。黄冈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以工作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探索统战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确立“三种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
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的腰杆不硬,主动工作的积极性不够,抓工作的手段不实。黄冈把抓统战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有为才有位”、“主动不被动”、“务实不务虚”的三种观念,切实增强统战工作服务中心的意识。
确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黄冈市统战部门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确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党委、政府的肯定。
确立“主动不被动”的观念。主动就能够提升工作水平,就能够争强进位,被动就会丧失良机,降低统战工作的地位,削弱统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黄冈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应对金融危机服务月活动;率先启动“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主动争取中央“温暖工程”资金项目;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创新民主党派工作方式,建立季度情况通报会制度、对口联系制度等等。
确立“务实不务虚”的观念。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惯用工作方法,把工作重心转到务实上来,坚持走虚功实做的路子,大力倡导办实事的理念,务科学发展之策,办切合实际之事,兴和谐稳定之业。统战工作指标能量化的一律量化到人,务求实效。
创新“三个载体”,构筑服务平台
开展了“支持民营经济应对金融危机服务月”活动。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企业的应对情况进行调研,组织进行“一对一”、“手拉手”、“面对面”的民营企业帮扶活动,召开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融资沟通座谈会(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举办民营经济人士培训班,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舆论环境,培育了一批新的市场主体。一批民营企业通过应对金融危机,加速了企业由传统增长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少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开发的新产品获得突破。通过银企对接,全市金融部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37亿元,各级融资担保机构累计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金额达11.14亿元。
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民营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其中参与联村的企业347家,投入各类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360多个,资金3.1亿元,为农村培训和安置就业5.6万人次,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了“人才素质工程”建设活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有1700余家非公企业、近万名非公企业党员参加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成立了12个指导小组,选派了938名党建联络员到非公企业指导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党建工作,新建立党组织135家;开展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华中论剑·高峰论坛”emba移动课程,全市200多家民营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依托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全市共有1200多名非公经济人士参加了学习培训;通过与教育、劳动等部门联合,开展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共举办多场次的培训会,培训各类不同层次的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近10万人。
发挥“三个作用”,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参政议政,做领导发展的好参谋。为了引导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议政、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建立并实行了季度情况通报会制度,建立了政府职能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制度,组织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开展调研活动等。民主党派通过积极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发展,体现了参政党作用,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做科学发展的助推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参与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据统计,全市统战系统直接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已落户53个。5月份成立了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并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对台招商。目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