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凶猛
记忆中的阳光灿烂
——读王朔《动物凶猛》有感
夏天的阳光总是充裕而焦灼,夏天的人们有着过盛的精力,人非成人,而是以人的躯壳,充斥着欲望的凶猛的动物。回忆一个关于夏天的故事,总是带着虚茫悲伤的基调,怀着不幸的心情,太好的阳光反使人眼前阵阵发黑。
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缓缓叙述着一个发生在灼人的夏天的故事。一群部队大院里的少年与两位美丽风流的女孩是这个夏天最耀眼明亮的星星,他们是年轻的,年少盲目的青春得到了近乎纵容的宽容。七十年代中期,那是个躁动不安的年代,刚经历了文革的政局动荡,社会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单调,于是在这种空虚的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这样一批逃学,打架,泡妞,拍砖动刀进局子,情思朦胧的北京少年。耳濡目染的熏陶,司空见惯的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认为“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动物本能得到了最大的解放,于是他们不服老师的管教,躲避家长的束缚,反正他们有的是旺盛的精力,只剩下精力四处寻找刺激的欲望,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穿着成人的军大衣装模作样地吸烟,并引以为傲地吞云吐雾,肆无忌惮地与路过的漂亮姑娘搭讪,从姑娘的害羞中感到自我成长的满足,即便是有过对于异性的浪漫幻想也被兽欲所吞噬,哥们义气地斗殴打架,为自己的某次出彩沾沾自喜,谈论着谁又成了某条街的老大,并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己便成了老大。他们也有伟大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便是新一轮战争的开始,年轻的他们奔赴战场,出落为举世瞩目的战斗英雄。这种英雄式的梦想每个少年都曾有过,只不过回忆起来显得无比幼稚。然而,纵有少年的血性,他们又是空虚的,周围的一切早已冷却凝固,他们深知自己的未来已被框定,“一切都无须争取,我只要等待,十八岁时自然会轮到我”。无须努力即可获得的固定生活使得他们变得焦躁不安,又百无聊赖,于是他们就像凶猛的野兽,带着青春的锋芒,在属于他们的社会里横冲直撞。
作者以一个中年男子的口吻回忆过去。这个回忆连作者自己都不确定是否是真实的回忆。主人公“我”与部队大院的少年们一样,在青春中迷茫彷徨,和不安分的一伙人放肆着青春。而“我”最终意外地发现了米兰。“我”渴望同她亲近,因为在“我”眼里米兰是与众不同的,我不同于狐媚的于北蓓,她是纯洁而妖娆的,她好像有着深不可测的纷乱的社会关系,但是在“我”眼里她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因“我”的由爱生恨,恶言诋毁,米兰对“我”而言由一个美妙的梦变成了一个不能触碰的伤口。米兰成了永久的记忆,幻化成了少年心中的梦想,一个带着英雄主义色彩的梦想。或许,作者刻意“遗漏”了她,而是把她看做是年轻时代的信仰,这种回忆是永远回忆不完的,越回忆越不清晰,因为曾经凶猛过的青春已经被岁月融合,回忆过去,是斑驳而模糊的,这样的美好记忆是不能再与现实碰撞的,美好的记忆在现实的摧枯下也只能无奈地支离破碎。不提及是最好的,这样至少米兰在“我”心中还是记忆中的样子,那么纵然再残酷的青春和现实都还是存有一丝美好的幻想。又或许,米兰的不复出现只不过是“我”之于现实生活对自己的一种无力的安慰罢了。在故事的结尾王朔这样写到“我在清澈透明的池底翻滚、爬行,惊恐地挥臂蹬腿,想摸着、踩着什么坚硬结实的东西,可手到之处都是一片温情脉脉的空虚”,最后“我抽抽搭搭地哭了,边游边绝望地无声哭泣”。“我”一次次被肆虐的脚踩下,把我踩在水底下的又岂止是我曾经痛殴过的同学呢?“我”哭泣,是为那再也无法爬上岸的青春时光吗,还是对生活的惶恐和无助?《动物凶猛》其实很悲伤。
王朔曾经说过:“我年轻的那个年代,常常是你老老实实在家坐着,你一个哥们突然哭着闯进来说被谁揍了,那你就得二话不说立马撅着屁股满世界找砖头,不管有仇没仇都要去拼命。”这种凶猛鲁莽的哥们义气已经随着那个时代流失了。我们可以指责那个时代少年们做的无知的事,可那正是青春凶猛的印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的生活是被人怀念并被人深深羡慕的,那时候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无知的快乐,没有复杂的念头,也没有世故的理想。只不过成年了的人们再也没有少年时天真的莽撞和肆意挥洒的激情梦想了,他们已经在世俗的价值观中失去了太多真性情的东西。虽然语言上的“贫”和内容上调侃的过度发挥掩盖了小说思想性的闪光,但是《动物凶猛》对当下和个人生活精神的体察,以及与世纪末青年人心态的契合是不可否认的。
诚然,每个人都有段关于青春的懵懂记忆,因为年少纯粹,所以有着无限的活力和可能。青春就是最大的筹码,足够你挥霍,于是我们做了冲动的事,所以我们说青春亦是一个残酷的词。当我们开始回忆的时候,时间已经摧毁了我们的回忆,我们不敢确定什么是真实存在过的,什么是臆想出来的。稍不留神,青春已从身上伶俐跨过,就像王朔自己写到“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所以记忆是阳光灿烂的,而一生中又会有多少阳光灿烂的日子呢?
第二篇:动物凶猛读后感
动物凶猛读后感
篇一:动物凶猛>读后感
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王朔
一直是抱着乐一乐的心态去读王朔的作品的,喜欢他那种调侃的风格,喜欢他引领起来的“京味文学”。很早就读过《动物凶猛》,也不只一遍看过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次要写这篇笔记,就努力的想去看出点更深的东西。
很多人说,读《动物凶猛》会悲伤,我没有这种感觉,最起码现在还没有吧。其实小说本身并不悲伤,也许悲伤的是王朔始终都在以一个中年人的姿态回忆过去,并且还非常清醒的提醒着自己,他的好日子都早已经过完了,正如他自己写的“没有遗迹,一切都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小说的名字《动物凶猛》,说的是一群年轻人,在荷尔蒙的驱使下,带着一点兽性的青春。王朔的文字写道,这群年轻人有着集明朗、残忍、天真于一体的迷人气质,对异性的好奇和胆怯,又要在异性面前表现出不可抗拒的感召力,那个年龄的男孩的好勇斗狠,甚至为了表现出这些,在必要的时候的弄虚作假。虽然小说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符号——文革后期的“大院子弟”,可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青春的本质都如此相似,以至于这样的主题容易引起太多的共鸣,在那段时间,我们的想法都是如此的简单透明,而过后又是如此难忘。
青春并不残酷,青春逝去才是残酷的,青春时的凶猛将无迹可循,自由注定将不再拥有。在小说的最后,“我”能记起的最后一件事是在泳池里跳水,在水里,“我”感到“一片温情脉脉的空虚,能感到它们沉甸甸、柔韧的存在,可聚散无形,一把抓去,又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指缝中泻出、溜走”。青春无力挽回,“我”被人们攻击、孤立,最后终于“绝望的无声饮泣”。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故事情节上做到了绝大部分的忠于原著,只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把小说里“我”的>小伙伴们的一些事迹放到了男主角身上。导演姜文对于青春的怀恋与王朔不同,少了些悲伤,多了的是对青春纯度的要求。在电影作品里,无论是男主角马小军,或者是女主角米兰,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主角,电影的真正主角就是纯粹的青春,就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去除一切杂质,任何成年人在这群年轻人当中都显得格格不入,青春需要纯度。姜文电影中的角色,总是大爱大恨,就像永远的停留在一个青春的世界里一样,他们有一种本能,需要释放能量,并且这种行为没有任何世俗的缘由。即便米兰都变得亦真亦幻,那明亮华丽的青春,仍停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篇二:动物凶猛读后感
王朔《动物凶猛》—— 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只记得宁静的笑,一点也不宁静。奇怪的是我看过王朔全集,这本好像没看过,也许以为看过电影,略过去了。
看阳光时觉得像看少年维特的烦恼,描摹少年的心理很到位。当初看王朔和所有人一样,觉得他京味的语言很生动,今天再看,觉得不止在京味上,他整个的语言功力都很棒,也许是因为自己离文学远了,要求低了。但看的出来,他这本书写的很真诚。
我惊叹他把梦幻的女孩最后损成那个样,残酷的真实,这是本书与电影不同的地方,我认为最深刻的地方。
像后面的《许爷》,王朔真实的认识到他的势利,他为自己是大院中的孩子而沾沾,同时以自己觉察到自己的势利而沾沾,自我感觉良好的俯视着别人,一副陪你玩是看得上你的架势。
很奇怪杜汶泽的举动,陈升的言论吗?一点也不怪,势利不分文明程度,身份地位,它存在于各种人物,各种场合,往往所谓的上层更严重,他自以为占有了更多资源,也占有了瞧不起别人的特权。最奇怪的是摆出来的嫌恶往往是最无关紧要的礼仪,什么上厕所不关门啦,小孩随街便溺啦,讲电话大声啊等等,所谓上流社会总拿礼仪说事儿,难道上流社会的孩子从小只被教养了完美的行为礼仪,没有被教养同情弱者,尊重差异,宽容大度吗?
小时候的作文总写一个艰苦朴素的人,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干净衣服。后来才知道,真正的艰苦劳动之后,是没有体力再去洗衣服的,真正艰苦的生活是没有足够的水和洗衣粉去每天洗衣服的,衣服洗多了是容易烂的,真正留有汗渍多的衣服是洗不出来的,洗的发白是加了漂白粉了吧?由此可见,有些人要求别人穷也要穷得有志气,穿戴要整洁,举止要文明,懂得所谓文明世界的一切规矩,那是一种异化的不文明心理。凭什么别人要必须遵守你的规矩呢,你觉得人家不文明,人家还觉得你做作呢。
其实礼仪只是个引子,叫他们生气的是你闯入了他们的世界,闯入后感恩戴德的陪他们玩玩,扮美扮丑供他们取乐,还则罢了,如果你威胁到他们,伤害到他们,小心你的出身了。(想到瑜怡之争)如果你不闯入她们的世界,你那些不文明的东西,也许被猎奇的他们奉为原生态,大老远跑去参观也说不定。摄影家不都喜欢穷乡僻壤吗?人们去非洲,看那里的人半裸着,觉得是原始的美,如果在城市的街头呢?
《动物凶猛》中“我”对米兰的势利甚而恶毒的侮辱,来源于她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因为她也势利,同阶层的也有高有低嘛。(所以聪明的人放弃势利,接受别人吧,你不想也被别人瞧不起的话。)一个阶层愿意接受低的阶层的人一起玩,往往因为钱(许爷),色(米兰),才,等等,总之,他们觉得那些美好资源自己是有资格享用的,即使没有可交换的,给你踏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就是最好的交换,如果还能给你实实在在的交换,比如权利,比如婚姻,那你就感恩戴德一辈子吧。
奇怪的是闹革命,均贫富这些年了,开放的人人平等之风也吹了如许年,哪来这么多自以为尊贵的人啊?你看吧,体制内的瞧不上体制外的,被服务的瞧不上送服务的,被推销的瞧不上推销的,自认为品位高的瞧不上没品位的,旧贵瞧不上新贵,新贵瞧不上土鳖,等等。看来社会革命容易,思想革命难啊。
尊重自己为人,也尊重别人为人吧,无论其他,这才是真的文明。
我永远记得我的小学启蒙老师给我的教训,当我嘲笑同学的成绩时,他对我说:你鄙视别人的行为比你鄙视的更可恶!
篇三:动物凶猛读后感
回到学校了。接上宽带线,摸着我舒服的键盘,对面寝室里飘来西瓜的味道。外面是无声的细雨。
从昨天五点到今天,我一直沉浸在王小惠的人生起伏中。课上钻到桌子底下看她如何疼爱自己手心里的曲线。没有太多大道理,被命运推着搡着的,就看透了前路后路。
小惠的自由:
记得小学学过一片课文,断了线的风筝。大概是讲人不能完全自由,总要有个规矩。小惠守住了自己的自由,但却不像很多人,得到了自由,却不知自己想要什么。上学期的哲学课,老师讲西方的自由主义,我就有个疑问,人为什么偏偏要自由?自由了又怎样?对于老实刻苦的中国人,自由是扯断了的线。小惠的自由,是载着风筝的云,带她去天国的芳草地。迫不及待地跟爸妈说要当个自由职业者,但,我还没有把握,云上的舵,是不是已牢牢握在我坚定不移的手中。
亡者的唏嘘:
安斯里,那个为了心中的真爱舍弃生命的爱慕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死亡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死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他,这样一个内外都美的女子,成就了他死亡的意义。佛家便要说,还是执著啊!可是,那声称没有执著的极乐世界,没有蓝色的明亮天堂,是慈悲,还是残忍?或许,从五楼窗口到地面的这段距离,安斯里看到了自己为之执著的真正天堂,俯身越入的,不是冰冷的水泥和无边的黑夜,而是他用生命定义的芳草地,那里有柔软的草甸,和煦的微风,洁白的云,不执著,不悔恨„„
而,那个告诉她犹豫的事坚决不做而不是瞻前顾后的人,那个在背后推着她迎风前进而不是把她护在臂弯里的人,那个像空气一样默默给予而不会在一瞬间燃尽的人„„那个用生命教会小惠在窒息中攀上雪峰的人„„是霖。安斯里让小惠看见生命的脆弱,霖让小惠感知生命的坚强。
虚假的苦难,真实的财富
生活从未曾亏欠我们什么。梵高说过,艺术家需要痛苦滋养。而>幸福会麻痹你的神经,腐蚀你的牙齿。我不知道摆在我眼前的冬季,会不会像曾经的冬季一样,给我带来无尽的苦。那苦,像冷风吹在脸上,像罐子里藏了一年的苦,在感情风干的冬季,不知被谁推倒,一滴滴浇在我心上。痛苦,让我想到了冬季。灰色的街道,寂寥的路灯,结了冰的草,虚虚实实的骑着单车的黑影,手套里冻僵了握不住笔的手,厚厚的大衣,闭上的心„„思想家需要精神的苦。阿修罗需要肉体的苦。这苦,不一定会酿成蜜一样甜。但是只有在受苦,我才心安理得。总有一天,今日吹着的冷风,会推起我直济沧海的帆。总有一天,今日擦身而过的无数街灯,会一起闪烁在我舞台上的星光大道。总有一天,今日冻僵了的手,会在我的盛宴上弹奏辉煌的奏鸣曲。
就让我暂且沉浸在这苦的深海底吧!我要看看海有多深,蓝有多浓,夜有多黑„„
第三篇:动物凶猛读后感
篇一:动物凶猛读后感
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王朔
一直是抱着乐一乐的心态去读王朔的作品的,喜欢他那种调侃的风格,喜欢他引领起来的“京味文学”。很早就读过《动物凶猛》,也不只一遍看过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次要写这篇笔记,就努力的想去看出点更深的东西。
很多人说,读《动物凶猛》会悲伤,我没有这种感觉,最起码现在还没有吧。其实小说本身并不悲伤,也许悲伤的是王朔始终都在以一个中年人的姿态回忆过去,并且还非常清醒的提醒着自己,他的好日子都早已经过完了,正如他自己写的“没有遗迹,一切都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小说的名字《动物凶猛》,说的是一群年轻人,在荷尔蒙的驱使下,带着一点兽性的青春。王朔的文字写道,这群年轻人有着集明朗、残忍、天真于一体的迷人气质,对异性的好奇和胆怯,又要在异性面前表现出不可抗拒的感召力,那个年龄的男孩的好勇斗狠,甚至为了表现出这些,在必要的时候的弄虚作假。虽然小说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符号——文革后期的“大院子弟”,可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青春的本质都如此相似,以至于这样的主题容易引起太多的共鸣,在那段时间,我们的想法都是如此的简单透明,而过后又是如此难忘。
青春并不残酷,青春逝去才是残酷的,青春时的凶猛将无迹可循,自由注定将不再拥有。在小说的最后,“我”能记起的最后一件事是在泳池里跳水,在水里,“我”感到“一片温情脉脉的空虚,能感到它们沉甸甸、柔韧的存在,可聚散无形,一把抓去,又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指缝中泻出、溜走”。青春无力挽回,“我”被人们攻击、孤立,最后终于“绝望的无声饮泣”。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故事情节上做到了绝大部分的忠于原著,只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把小说里“我”的小伙伴们的一些事迹放到了男主角身上。导演姜文对于青春的怀恋与王朔不同,少了些悲伤,多了的是对青春纯度的要求。在电影作品里,无论是男主角马小军,或者是女主角米兰,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主角,电影的真正主角就是纯粹的青春,就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去除一切杂质,任何成年人在这群年轻人当中都显得格格不入,青春需要纯度。姜文电影中的角色,总是大爱大恨,就像永远的停留在一个青春的世界里一样,他们有一种本能,需要释放能量,并且这种行为没有任何世俗的缘由。即便米兰都变得亦真亦幻,那明亮华丽的青春,仍停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篇二:动物凶猛读后感
王朔《动物凶猛》—— 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只记得宁静的笑,一点也不宁静。奇怪的是我看过王朔全集,这本好像没看过,也许以为看过电影,略过去了。
看阳光时觉得像看少年维特的烦恼,描摹少年的心理很到位。当初看王朔和所有人一样,觉得他京味的语言很生动,今天再看,觉得不止在京味上,他整个的语言功力都很棒,也许是因为自己离文学远了,要求低了。但看的出来,他这本书写的很真诚。
我惊叹他把梦幻的女孩最后损成那个样,残酷的真实,这是本书与电影不同的地方,我认为最深刻的地方。
像后面的《许爷》,王朔真实的认识到他的势利,他为自己是大院中的孩子而沾沾,同时以自己觉察到自己的势利而沾沾,自我感觉良好的俯视着别人,一副陪你玩是看得上你的架势。
很奇怪杜汶泽的举动,陈升的言论吗?一点也不怪,势利不分文明程度,身份地位,它存在于各种人物,各种场合,往往所谓的上层更严重,他自以为占有了更多资源,也占有了瞧不起别人的特权。最奇怪的是摆出来的嫌恶往往是最无关紧要的礼仪,什么上厕所不关门啦,小孩随街便溺啦,讲电话大声啊等等,所谓上流社会总拿礼仪说事儿,难道上流社会的孩子从小只被教养了完美的行为礼仪,没有被教养同情弱者,尊重差异,宽容大度吗?
小时候的作文总写一个艰苦朴素的人,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干净衣服。后来才知道,真正的艰苦劳动之后,是没有体力再去洗衣服的,真正艰苦的生活是没有足够的水和洗衣粉去每天洗衣服的,衣服洗多了是容易烂的,真正留有汗渍多的衣服是洗不出来的,洗的发白是加了漂白粉了吧?由此可见,有些人要求别人穷也要穷得有志气,穿戴要整洁,举止要文明,懂得所谓文明世界的一切规矩,那是一种异化的不文明心理。凭什么别人要必须遵守你的规矩呢,你觉得人家不文明,人家还觉得你做作呢。
其实礼仪只是个引子,叫他们生气的是你闯入了他们的世界,闯入后感恩戴德的陪他们玩玩,扮美扮丑供他们取乐,还则罢了,如果你威胁到他们,伤害到他们,小心你的出身了。(想到瑜怡之争)如果你不闯入她们的世界,你那些不文明的东西,也许被猎奇的他们奉为原生态,大老远跑去参观也说不定。
第四篇:动物凶猛读书笔记
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题记:在我的少年时代,我的情感并不象标有刻度的咳嗽糖浆瓶子那样易于掌握,常常对微不足道的小事反应过分,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催肝裂胆,其缝隙间不容发。这也雷同于猛兽,只有关在笼子里是安全可供观赏的,一旦放出,顷刻便对生命产生威胁。——王朔
读完王朔的《动物凶猛》,在脑海留下的几个场景就是逃课、泡妞、打群架。这部小说缓缓叙述着一个发生在灼人的夏天的故事。一群部队大院里的少年与两位美丽风流的女孩是这个夏天最耀眼明亮的星星,他们是年轻的,年少盲目的青春得到了近乎纵容的宽容。
《动物凶猛》体现了王朔小说中的反叛精神。例如小说中“在院门口,我碰见了许逊的妈妈,这使我很懊恼。这女人在院里正直得出了名。对待我们这些孩子就像美国南方的好基督徒对待黑人,经常把我们叫住,当众训斥一顿。虽然她儿子和我们一样坏,可这并不妨碍她的正直。我敢断定她十有八九会把上学时间在院里看见我这件事告诉我父亲,从中不难得出我逃学的结论。”其中的许妈妈就是作为迂腐的知识分子文化的存在。
这部小说是一种无规则、无序的叙述。正如王朔自己在书中所写的那样“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的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所以他不断地夸大或捏造自己的经历,虚构了回忆,急于表现自己被肯定、被关注、被崇拜的心态。在这个虚幻的寄托中,我读到了那个年代用群体嬉戏来掩饰自己的空虚与惶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那种生活背景下怀有的最单纯的情感和表现出来的最凶猛的青春。
姜文根据王朔的《动物凶猛》改编而成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较好地继承保留了原作的这一精髓。然而,从小说到电影,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整体上来说更具冲击力。
小说《动物凶猛》的叙述是零碎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不确定是否是真实的回忆。在“我”的世界里,高氏兄弟是山大王、汪若海是贰臣、于北蓓是狐狸精、米兰是交际花;在“我”的心中,家长令人厌恶、学校无聊乏味,而用钥匙入室
234-
第五篇:《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之比较
柴俊秀
内容摘要:本文将要讨论的是《动物凶猛》及其电影版本《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比较问题,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王朔和姜文同为文革中长大,同为军队大院的孩子,对文革那段时光不时地流露出相似的情愫:青春的躁动不安、人性在文革时期的无限放大与压抑。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于1991年出版发行,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姜文根据改编了同样反映文革生活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使其男主角扮演者夏雨获得第五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电影自己也获得各项国内国际大奖。然而,王朔在《动物凶猛》里面表现的更加理智:里面有青少年的疯狂,甚至残忍;姜文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添加了很多个人情感:耀眼的阳光及激情燃烧的青春。
关键词:比较 青春 躁动 理性 个人情感 一.写在前面的话
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海报上有这样一段话:“文革,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来说,是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但对这群孩子们来说,它是性,是自我发现是大街上的躁动„„” 文革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无限放大并将人性捆绑起来示众游行,人性再无尊严。文革虽然于1976年结束,可紧接着对物质的单向的极度追求则奴役了人的内心,似乎人们的思想沉浸在文革中还没有回过神来。
中国逃过那个可怕的历史陷阱走上了阳光大道,但并不意味着就此摆脱了“文革”恶魔的控制;正如紫禁城里的皇帝被赶走了,并不意味着我们摆脱了封建余毒的侵害,恶魔的肉身消失了,但思想残余还在,只有从精神上勇敢地反思、反省,才能最终从行动上将其根除并消失。
米兰·昆德拉说:“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它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只有历史中,一部作品才能作为人们得以甄别并珍重的价值而存在。”[1]而《动物凶猛》则向世人讲述了一段另类的“文革历史”。王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大革命再不好,但它打乱了生活秩序,给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使小孩儿摆脱了学校那种陈腐教育的束缚„„”(《我是王朔》)在王朔看来,“文革”使他们这些“小孩儿”离开了学校反而是好事。实际上,王朔也好,姜文也好,由于他们是“军人子女”的特殊地位,在精神上都曾有过强烈的优越感,而“文革”使他们这种优越感既得到显扬,又受到挫折。他们的“个性”就是在这种浮沉中形成的。这种经历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宝贵和毕生难忘的。因之,他们对“文革”的感情总是怀念大于批评,觉得“阳光灿烂”。二.相同点
1.一部青春乌托邦
一位网友的留言是这样的:“国产影片里我觉得最保持原著的神韵和风格的影片非《阳光灿烂的日子》莫属。”和《动物凶猛》一样《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一部青春物语。
一群生长在京城军队大院的干部子弟,他们的童年生活是显得那样纯真而值得留恋。作为革命军人的父亲或母亲出于对后代的责任感,从小对他们进行思想的人生教育,希望他们过“有意义”的生活。他们的前途因着父辈对革命的功劳而被理所当然地规划在灿烂的一类。但文革打碎了他们红色的美梦,且沦为受人嘲弄的一群。他们由愤慨而绝望,最痛心的是深深感到自己被欺骗,被父母与师长的红色理想所欺骗,使自己在凶猛的动物世界中缺少利爪,缺少觅食的本领。从此这一群自以为有高贵血统的人以一种叛逆的姿态蔑视父辈的教育:打架、玩妞、逃学、说谎、无所事事而高谈阔论,但内心时时不忘自己是“人尖子”,以致一边胡作非为,一边“绝望的无声哭泣”。
《阳光灿烂的日子》片首处有一段姜文/王朔极为个人式的旁白:“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工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伴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我眼前一阵阵发黑„„”聚集在屋顶上唱俄国民歌的悠悠浪漫,两帮团伙集体斗殴前的惊恐和剑拔弩张,肆无忌惮的调侃嬉戏,半夜假山上明灭晃动的烟头„„年轻人的骚动,幻想的神秘,青春期的性好奇,不受束缚衍发的残忍和暴力,不敢正视自己狂躁的内心,时时作践自己和别人„„ 2.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由一次叙述的游戏,来对传统历史叙事的真实性进行大胆的质疑,颠覆和解构话语真实性的神话,这是《动物凶猛》/《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叙事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小说叙事人在表述伊始,企图给读者以纯然冷静客观的态度,似乎在求一种巴特式的“零度写作”,引导读者进入其不动声色的叙述状态。但随着故事在回忆中展开,过去与当下的时间差,在场与缺席的距离感,再加之记忆的叛逆,价值观、现实情感倾向对记忆的深刻抵触,使叙事人在表述中愈来愈感到了一种强制性的扭曲:越是想讲真话,就越谬误迭出、言不由衷——撒谎成性的话语原来根本无法从技术上还原真实。尼采所谓的艺术创造历史记忆的深刻二元对立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就在叙事人在对故事的真实性的信心产生根本动摇之后,于是叙述游戏取代了一切关于真实叙述的可贵努力,故事过程被多次中断,叙事人甚至跳出来把读者直接拉入文本,与之一道来完成这场叙述的游戏。由此,叙事人获得了除去伪装与深度后的轻松和超脱,叙事嬗变为话语的不断挣脱的运动,文本所指随同叙事者一道被流放,叙事故事的过程成为记忆碎片的堆积,整个叙事显得似真似幻,扑朔迷离。该小说里叙事人大概有两处对表述谬误的质疑和指正。其一是“我”在米兰家海吹神侃并尽力不去看睡后米兰无意裸露在外的身体,其二是在莫斯科餐厅“我”对米兰进行奚落、捉弄,后又因她和高晋大动干戈。就叙事的态度来看,故事有着真实叙述的强烈追求,但追求的结果又只能是“一种客观的真实,梦幻般的真实”。事实上,完全客观的对历史进行重写永远只能是文学/电影写作的神话,对历史的表述取决于叙事人道德叙事规则,故事不是历史,一切关于叙事的真实性都是值得怀疑的。《动物凶猛》/《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模糊而又暧昧,于北蓓为什么悄然而去而米兰又突然出现?是否她们两个本来就是一个人?马小军同米兰的相识过程真有那么浪漫?通过刘忆苦才得以认识米兰是否更加准确一些?众所周知,传统的文学或是电影叙事形态是一种高度缝合系统,故事情节清晰透明,具有稳定感与自足性,读者或是观众在作者所营造的梦一般的文本中来进行感知和解读的。而作者却有意识的搅乱读者或观众的幻觉感,阻隔着他们完全进入故事情景,将叙述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乃至欺骗性直接暴露在人们面前,电影成了不断破坏和消解自身的文本。叙事游戏已经使文本再也难以指涉什么意识形态、形而上的意义了。
在谈及《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姜文说:“我不能发誓要人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干扰就有多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感情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到了末了,他甚至否认电影前面段落的真实性,直称其为伪造的谎言。王朔/姜文的这种叙述策略使青春记忆更加张牙舞爪,在主观有意识的塑造中,选择或修改到记忆的一个乌托邦——阳光、灿烂、喧闹、欢乐、不负责任、自由自在、初恋的甜蜜或心虚,精力的夸耀,害怕孤单和被人排挤,《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讳言其叙事立场,堂而皇之的略去了青春苦涩的一面,让世人欣赏北京少年擂着胸膛向全世界吹大牛的气魄和纯真。三.不同点
1.王朔理智但是残酷的讲述一个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我”始终没有名字,这正是作者惯用的手法,随便你把他当成后来的“橡皮人”,或是当成他作品中的任何一个顽主形象。小说把故事的背景放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有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 “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北京城里的小青年也普遍深入地兴起了群众性的‘流氓运动’。‘二本正经’的红卫兵对‘革命运动’渐渐厌烦,开始酗酒,打群架,‘拍婆子’,抢军帽,北京市‘山头四起’。什么‘三级联防’,‘百万庄‘‘纪委大院’与 ‘山寨’的‘孩儿们’,横行于市,称霸一方,调皮捣蛋,寻欢作乐。全北京12岁以上乃至20多岁的青少年不分男女,几乎无不以‘狂’为乐,以‘色’为荣,直到1969年‘老三届’的娃儿们,一窝蜂地被赶出北京上山下乡,然后北京才得以平静„„七十年代,随着对当年大孩子的所作所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小字辈的王朔们呼啦呼啦的成长壮大,比哥哥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为非作歹,又在北京城卷土重来,只不过规模相对无限性。”[2] 小说主人公及其主要人物大都生长在七十年代军队大院里,小说采用倒叙形式,由主人公在车站和另一个人物的偶然相遇引出对过去的回忆:那时才15岁读初三的“我”带着一种浓厚的厌学情绪,因为无聊而养成了用钥匙开别人家锁的癖好。一天在一个房间里迷恋上一个姑娘的照片并想方设法结识了她,处于虚荣心把她约到自己大院里向哥儿们炫耀,不想米兰却和高晋的关系远远超过了同“我”的关系。这使“我由嫉妒而变得无法容忍,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就千方百计挑起事端,捉弄她,侮辱她,谩骂她。由这种追求施虐和侮辱的快感渐渐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定势,蛰伏在“我”我身上的动物本能成为“我”的主宰,在一种疯狂心理的支配下,“我”终于象完成了一项神圣使命一样庄严地强暴了米兰„„
小说名为《动物凶猛》指的就是主人公身上日以增长的具有强烈破坏力的动物本能。但是我认为,这种本能并不完全等于心理学上所说的处于人的道德压抑下的潜意识本能,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扭曲的,变态的价值观,它通过蔑视正常的人性和张扬人身上某些动物性来同各种世俗传统道德价值对抗。“我”和米兰的故事揭示了“我”怎样一步步丧失少年天真纯洁的人性而变得“动物凶猛”。
“我”对米兰的感情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开始,真诚依恋阶段。主人公本质上存在着相当纯洁天真的成份。例如他刚刚接触于北蓓时,固然也和众人一块比赛说脏话,但是,只剩下他们俩时,还是象一下关了开关,没词了,甚至真诚的善意的关心起于北蓓了。那时主人公对女孩还是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阶段,并且把这种感觉诗意化。他初见米兰是可谓一见钟情,只觉“她在一幅银框的有机玻璃相架内笑吟吟的看着我,香气从她那个方向的某个角落里溢放出来,她十分鲜艳,以致使我明知道没有花仍有睹视化花丛的感觉。”和米兰相识以后,几乎天天到她家和她相会,把她脸上的微笑视作深得她欢心的信号。米兰只是把他当作小弟弟,他这时的感情也是真挚的,不带任何掩饰的。
第二阶段,主人公这种真诚和顽主的价值发生了矛盾冲突。当顽主是主人公追求的理想。“真正的顽主是不惮于单枪匹马的”,因此他硬着头皮在大街上拦截米兰。为了要做顽主,米兰是他通向顽主道路的关键性祭品,他把米兰作为向哥儿们炫耀自己“对异性有不可抗拒的感召力”的标志,但他毕竟还是模仿阶段,还不能像真正的顽主一样用玩世不恭的态度轻易的对待别人。
最后一个阶段:主人公人性的彻底毁灭。“我”终于和顽主式的价值方式完全达成了妥协,从此以后,“我便以看待畜牲的眼光看待女人。”他不顾一切地去强暴米兰:“我热血沸腾得向他走过去,表情异常庄严。”主人公完全变得“动物凶猛”。《动物凶猛》的主人公有以下三个心理特征:
第一、几乎是带着一种英雄意识自觉地趋同于顽主的价值观。既然不能迂尊降贵去信奉世俗的价值观,中苏开战的幻想虽然伟大,但遥遥无期。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社会责任感在动荡时代很快地烟消云散,而竞相以比赛玩世不恭和能打能闯为能事。
第二、极其敏感易受伤害和报复心理极强。例如,主人公有一次去找米兰,没找到,就认为受了骗,有一种屈辱感,其实这只能说是主人过强的优越意识所造成的畸形自尊,以致不能正视现实任何有意无意的不利于自己的细节,并把它引申为对自己的伤害耿耿于心。
第三、使自己处于从来不容否定的地位,而无条件地蔑视自己的对立面。小说中有这样的话:“我习惯于从逻辑上贬斥与我奉行准则不同的人,藐视一切非我族类的蹊跷存在,总以为他们是不健全的,堕入乖戾的人。”正是这种心理作用使主人公丧失了人性的自我检讨的功能。小说不惜以大量篇幅渲染后来我对米兰的蔑视心理和谩骂情景,其中有着很深的心理学意义。表面上是由于米兰同“我”的疏远,损失了我的自尊心,“我”只有加倍的看不起她,处处找她的麻烦来安慰自己,但实际上还是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真诚依恋的向往,不甘心如此沉沦而拼命挣扎的表现。
当”我”终于以否定人性正常需要的方式而取得对人性的胜利的时候,是不是也预示了将来“马小军”们的某种悲剧呢?
2.加入个人情感的那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根据《动物凶猛》改编的,姜文在树立独特的个性为前提下,进行了一次自我的心态和生活感受的精致融入,他以新一代导演富有神韵的敏锐性,对文革那段历史生活的透视以崭新的视域,没有刻意去混凝泪水在政治层面的调色板里所呈现的黑暗程度。而是以诗的方式,描述了70年代初,几个在部队大院了里长大的孩子的生活历程。展示了在文革后期一代青年人最隐秘的心灵感受,一种真实的青春冲动和困惑;一种人性原本的犹如诗歌的翅膀在大自然中流浪的痕迹。
当年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姜文请王朔做编剧,但是王朔以“刚写完大量小说和电视剧本,写作能力陷于瘫痪”为由拒绝了。只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虚荣,我答应在剧本里扮演一个角色”。姜文借着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对电影艺术的感悟,对《动物凶猛》做了几处改编。首先是名字。《阳光灿烂的日子》看起来就比《动物凶猛》明亮的多,就有一种阳光普照,刺白白的,亮得叫人眼前发黑的感觉,很明显,姜文把文革那一段成长的日子看成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灿烂,最阳光的日子。
其次是情节的改编。姜文给原作中的“我”起了一个很普通但又耐人寻味的名字:马小军,“马猴”。马小军为了米兰跳烟囱,从几十米高的烟囱里面爬出来,整个一个黑炭人,而米兰却无动于衷;大雨中,马小军对这米兰的窗户大喊:“米兰,我爱你”,而米兰出来时,他却手足无措,直到米兰把他拥到怀里„„原作中,高晋穿了几个城区,半夜里在米兰家的小区里大嚷大叫,终于把米兰叫出来,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尽管“我”猜出三种结局,但都是一样的没有可信度。在“老莫”吃饭时,米兰送给刘忆苦和马小军每人一件生日礼物,马小军却不知为什么大发脾气,赶走了米兰。原作中,米兰和“我”此时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我”甚至因为想出一个新的捉弄米兰的方法而高兴的睡不着觉,设计者这个情节是不是出于对“马小军”们的“安慰”呢?;原作中“我”因为没有得到米兰的爱和重视,终于在强暴中完成了对青春的蜕变,“我没有理她,办完了我要干的事情站在地上对她说:‘你活该!’然后摔门而去。”《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想用“强暴”这种最拙劣最无能的满足性欲的手段宣泄他的怨气,可这种手法实际上摧残了他心理上最后残留的美丽:当情况变成米兰大叫“这样有什么意思”而主动满足踏实,马小军提起裤子落荒而逃„„
有着相似经历的王朔和姜文,将文革的历史演绎成一段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也有成长的历史。王朔看出了成长的残酷,看到了人的动物性,故而“动物凶猛”;姜文则更注重那一段放纵,无拘无束,阳光灿烂的真实,感人。无论那一段时光如何的美好,毕竟有它残酷,有它血淋淋的一面。生存本来就是充满险恶,布满荆棘的,是人们不断压抑,不断释放,不断隐藏,再不断释放自己动物性一面的过程。当我们看到阳光灿烂的时候,最好也要看看它后面隐藏的黑暗。也许人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自我毁灭,自我否定的撕裂的阶段,必须经历一个集体堕落的谩骂的乱世,才有可能真正到达人性和个性的彼岸。王朔是那个说出皇帝新衣真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