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说守望麦田里的孩子是你的梦想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相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这个暑假。我读完了这本颇具教育意义的世界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合上书本,我久久回味其中,主人公霍尔顿满口的污言秽语给了我莫大的触动。他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整日穿着雨衣,戴着鸭舌帽,不学无术,学校里的老师和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希望他日后能学有所成,但他却不想读书,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在霍尔顿的眼里学校都是个阴森可怕的地方。因为自己的厌恶,导致一直被学校开除,小小年纪的他就学会了抽烟喝酒,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霍尔顿的生活环境深深震撼了我,而我对这样一个社会最多的感触就是“虚伪”。学校里有装模作样的老师和校长,只巴结开汽车的家长。星期天家长来接孩子,于是每个星期天都会吃一道好菜;这些我和霍尔顿的感受一样——虚伪至极。对眼前的世界,他惶惑、恐惧、甚至是恶心、他有时痛恨自己,却没有办法来改正自身缺点,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创造出借口,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恨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他只能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
这本书牢牢地牵扯着我的心,使我心灵触动。他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般纯净的心灵,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很单纯的理想,做麦田的守望者,守望那可贵单纯,在这残酷的年代。我不知道他在大病一场后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或许会继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这浑浊的深渊挣扎,或许会和其他人一样,带上丑陋的虚伪的面具,穿梭在灯红酒绿的街道,泯灭了自己的梦想,继续着虚伪的人生、我没有霍尔顿的勇敢,也不似有他那般纯洁的理想,我也仅能够用我的沉默代表着我曾与那些虚伪、腐败做过反抗。我明白,随着人的成长,那些纯真和甜美的梦终究会随着时间灰飞烟灭在丑陋的深渊中。那些泪水会记载着曾经反抗与不悔。那就让我们乘着现在年轻的时光,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把。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感到后悔。霍尔顿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迪。乘着现在美好的时光,感受自己的心,感受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因为等青春过去了,我们也会失去一颗敏感干净的心灵。
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我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你
我们要是看到很多孩子
在麦田里做游戏
请微笑 请对视
态度都浮在生活的措辞里
我们都活在彼此的文字里
这唯一的一片净土。麦田的灵魂。被守望着。
第二篇:麦田里的守望 读后感
读<< 麦田里的守望>>有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小说主人公霍尔顿因5门功课中的4门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但他又因种种因素而无法回家,于是在外漂泊流浪了两个多星期,他原本打算到西部去,但因妹妹菲芘的跟随而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在麦田里玩耍的孩子不掉下悬崖去,但最终,他在大病了一场之后不得不再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大病也就意味着霍尔顿的大彻大悟,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最终要与现实接轨.雨点打在浅灰的水泥地上,染出一个黑色的小斑。黑点一个个蔓延,很快覆盖了整个地面。雨把旋转木马那朱红色的顶棚敲得“啪啪”作响,几乎没过了木马转台放着的爵士音乐。为了避开这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所有的父母都躲在了转台的屋檐下。而你,霍尔顿,却仍然坐在旋木前的长椅上。雨水像透明的长线,顺着你头上深红色鸭舌帽的帽檐,流入你的脖子,浸湿你的风衣。但你并不在乎,你反而觉得那么快乐!你看着你的妹妹菲芯穿着篮大衣,她的金发被风吹起,像一阵阵麦浪;她骑着那只很旧的棕色木马,一圈圈地转个不停。你说她看上去好看极了,自己还险些大叫大嚷起来。你浑身在颤抖,但是你不知道这是因为雨水的冰冷,还是因为内心深处的颤动。我知道,你也许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即使是和你的女友在一起;即使是在你的梦想里。
你说你讨厌女友萨丽的虚荣庸俗。但是你承认吧,你抵抗不了她的美貌。你甚至在和她见面的突然间觉得自己爱上了她,简直想跟她结婚。可是你和她谈心,当她否定你的未来时,你又开始恨她。最后你在懊悔中又突然提出分手。你仔细想来,觉得整个事情有点好笑。你放声大笑起来,你的笑声又响又傻,你可以对天发誓你真是个疯子。你内心的矛盾正像雨水一样狠狠地拍打着你头上的鸭舌帽,雨水在你的脸上流成一道道酸酸的眼泪。你真的躲不了。
你说你要是不想把自己的肠子呕出来,就别去看这假模假式的电影。但是你承认吧,你仅仅是因为想消磨时间,就去看了你最痛恨的电影。你的精神世界已经极尽空虚,你甚至只能用电影来填补。你想要叛逆,但却成不了真正的叛逆。就像那北风吹掉了你的帽子,但你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风的方向,你只能够捡起翻倒在地上的帽子。你已经无力去反抗了,你只能向现实妥协。
你说你想到西部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用自己赚的钱在树林旁边造一座小屋,然后娶一个同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当有了孩子之后,就给他们买许许多多书,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可是你做不到,因为你有一个爱着你和你深爱着的妹妹菲芯。她拖着一只自己几乎拖不动的大手提箱,说要和你一起走。你觉得自己快晕过去了。你用你最凶狠的语气告诉她绝对不能让她跟你一起去。但最后你为了哄生气的她,答应她你哪儿都不去,并让她去坐那个深藏着你们无限回忆的旋转木马。看着菲芯骑木马的样子,你终
于开心了,你身边的风雨不再萧瑟,它在你的眼中近乎缠绵。但缠绕的还是那悠悠的矛盾和忧愁。你还是避不开这风雨。
你坐在长椅上,早已淋得像只落汤鸡。你曾对菲芯说,你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当在麦田里玩耍的小孩跑到悬崖边的时候,你就拉住他们,不让他们掉下深渊。你知道这不像话,你知道要真这么做父亲会要你的命,但又只想干这样的事。我也知道,你张口闭口脏话连篇,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但你看不惯这狂风乱雨的世道,你会在遇到善良的修女时慷慨募捐,你会去擦掉学校墙上下流的字眼,你还会帮一个陌生的小女孩紧溜冰鞋。你想要反抗,你有着质朴单纯的理想。就算你做不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你仍然可以在风雨中守望。
你可以撑开一把伞,当孩子们经过时,你就把伞举在他们头上。他们就不会被风吹得发抖,不会被雨淋得打颤。他们会用稚嫩的声音说“谢谢你”。他们会用温热的小嘴唇在你湿漉漉的脸上轻轻地碰一下。你也会因此感到无比快乐。
真的,你真的可以这么做。我想你也会愿意。你会心甘情愿地帮助每一个孩子避开风雨。而且你要相信,雨过之后,一定会有阳光穿破云层,覆盖大地。当金色的阳光抚摸你的脸庞,即使你脸上满是雨水,你仍然会感到温暖。你会很期待这一刻吗? 一定会吧。
所以,霍尔顿,无论你是在麦田里还是在风雨中,请你继续守望。守望那没有被虚假溺死的真挚,守望那没有被虚荣刺伤的质朴,守望那没有被庸俗涂抹的爱情,守望那没有被金钱名利包裹的梦想,守望所有纯洁而天真的孩子们。
其实,《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与我们这群90后有很多相似之处,使我对此激起共鸣和思索。
虽然主人公霍尔顿的语言十分粗俗,却没有给人一种厌恶之感。他真实地自述了自己(一个十六岁的青少年)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本书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回想当初我们作为一个青春期少年时何尝矛不是心理矛盾百出啊,甚至还批判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然而霍尔顿却是我们这类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代表罢了。
我喜欢他的理由很简单:他拥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芯真诚爱护,百般照顾。这些举动都让人感到十分欣慰,更难得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甘愿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他看不惯现
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这一点是我不太认同的,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振作的霍尔顿。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侧面反映了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而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我觉得霍尔顿与我钟爱的印象派画家毕加索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不被人们所认同理解,都愤怒的揭发社会中人们扭曲的、麻木的面目和心理。只是他们所用的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用口述,一个用画笔描绘。
然而回望当今社会,人们终日忙忙碌碌,为生活为地位为金钱为权力而奋斗,在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已经在当今这个已越渐冷漠的社会中看够甚至经历过了所谓的世态炎凉,也麻木了自己的心灵、善良,更有甚者也许已经遗弃了自己的人性,只想在社会中争权夺利,不惜一切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已经丢失了心灵净土,终日带着假面具,也因此,只能活在自己眼中的残酷世界里,追名逐利,成为欲望的奴隶。从主人公霍尔顿的身上真正给予我的启发是一个人无论他经历多少磨难与考验甚至被社会所被排斥打压,但他都依然没有丢失自己的理想,没有泯灭自己的人生,守住自己的心灵净土,做回自己,探索存在的价值。
如果我们总是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只看到自己,对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却总只看到不好的,最终,我们的眼光只会越来越短浅;因此我们因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人性,保守自己的心灵净土,在自己的内心以清醒的目光看着社会与世界,不断思考,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存在的价值与光辉,努力为自己所在的世界做点什么。
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请不要逃避,那是很愚蠢的做法,我们因该用睿智而勇敢的行为去顺应社会的发展,改变自己,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纯净的心灵。我们纯净的心灵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即使黑夜再黑,但也掩盖不了它的光芒。
即使我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但我也甘愿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三篇:孤独的守望--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孤独的守望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几万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惟一真正想当的。”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大概是受岁月侵浊的缘故吧,一口气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没有被文中的灰调子太多的感染,也没有因主人公的际遇而过多的愤概,却对《麦》的作者遁世的一生产生莫大兴趣。
一如《麦》主人公霍尔顿——因厌倦“臭屎”般的试卷而失学,为远离周遭犀利的冷嘲而流浪,试着以吸烟、酗酒、搞女人、色情来填充心灵的孤独而颓废自己,眷念弟弟拳碎车窗,关爱妹妹深夜话别,向修女捐钱后悔太少,同情孩子愿“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仿佛看到作者是以主人公霍尔顿名字来描述自己。
《麦》的作者塞林格是个纯朴、美好、善良、有灵性的“孩子”,却对虚伪的现实社会、压抑人性的教育体制充满反叛。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于是塑造霍尔顿这样的人物来释放自己孤独的灵魂。霍尔顿满口的污言秽语只不过是作者用怪异的笔风对现实不满的另类呐喊。
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对话塞林格,其实作者心中萌动着一种理想的教育思想。他用主人公霍尔顿“五门功课只有一门合格”“ 4次被学校开除”,暗喻自己“ 军事学校毕业是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也能报效社会,也能在社会争一席位。表现了作者对唯考是图、千人一面的教育制度的深恶痛绝,对不能容纳差异孩子而悲愤。但性情孤僻的他却没有道出李白般的豪言壮语。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就是塞林格写《麦》的灵魂之处,是来自塞林格理想的教育模式的一种独白,但他偏把自己对教育渴望、心中理想收藏在通篇的“混帐”、“他妈的”废话当中。他对现实的教育体制充满排斥,却无力反抗;有着反叛的性格,却缺乏斗争精神。他虽有满腹才华,却没能像鲁迅般的呐喊,只是孤独地隐居在山庐之中,继续他自慰般的写作。(鲁迅想发表作品但众多出版社不敢出版,而塞林格自一九五一年出版《麦》后,从未放弃写作,据说完成的作品数量也很可观,很多出版社想方设法寻求发表他的作品,只是他从不肯拿出来。)他的理想不被人世所认同,他的胡话却成世人疯追热捧,怎不令孤独的塞林格更为郁闷。
塞林格的厌世、叛逆、善良和无助感,造就了他的孤独。又因《麦》的出世和不为世人的透解,加极了他的孤僻而隐居遁世。他孤独地守望了59年(1951-2010),也幻想了59年,续写了《麦》主人公变得又聋又哑的59年,却不能捉住一个“往悬崖边奔来”的孩子,最后在抑郁孤独中默默地走了,给世人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
读完了《麦》,不禁为塞林格一生叹惜——闪光的人生在孤独中颓废,善良的人性在颓废中闪光。没能破解塞林格的魔咒,请别“穿越麦田”。在塞林格离开人间一年多的今天,愿他孤独的灵魂得到安息。
第四篇:孩子,你是少先队员了
[引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他们活泼、机灵、可爱,无拘无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燕子,但是当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进入小学这个全新的生活时,却显得不知所措了!如何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来适应新的生活,如何让他们在短期内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老师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他们还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变化,而我们也就要在种种形
式面前仔细揣摩,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尽快创建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化、学会约束规范,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案例]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引起了每一个课任老师的注意,他很淘气,也很聪明,上课会故意乱叫,或者随便插嘴,每当这时,老师总要多注意他一些,他居然感觉非常棒!他觉得他成功了,他还觉得他被老师重视了,而且上课如此,下课就更管不住自己了,他要认识更多的小朋友,他要和别人交朋友,可是他的方式别人很难接受(随便拉扯别人或推别人他自己说是和别人打招呼,可是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打人,玩游戏时不能遵守规则等等),因此搞得老师很累。他每天都会找出一些事来,还会跑到你的面前来告诉你我刚才怎么怎么了,老师我又发现了什么什么的,面对这么一个可爱、机灵可是有多事的孩子,真的是既高兴又无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将受益终生,这其中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直都在思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细心的观察了解中发现他还是一个非常讲道理的孩子,你什么都得和他说,让他明白,还要告诉他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做操:他要问为什么要做操?为什么要排队?我为什么要站在这个位置等等,可以说让老师相当头疼,可是当你细心的解答使他明白后他就显得很懂事了!原来他是很多事是不太明白,这种情况对于我们低年级的老师是绝对可以理解的,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如果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效果就会更好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一遍一遍的强调才可以逐步适应学校的生活!在一次一次与家长见面及家访中我发现他在家里是比较娇惯的,他在幼儿园没有学会如何规范自己,他的个性还非常强,开学第一天就在教室里耍起脾气!在他家里我发现他非常的随意,一会在客厅里爬来爬去,一会又到卧室乱折腾一气,他妈妈让他安静的坐一会他根本不予理睬!但他非常害怕他爸爸,上次家校开放日上课不认真回去还挨了一顿打,可以说在上面的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我经常和他的父母进行沟通如何共同教育孩子,还建议他们对他以说服教育为主。在学校里对他采取爱威并用的原则,我和你讲道理,讲原则,谈条件,你可以怎么怎么做,当然想继续耍脾气我是决不会理睬的!我在做之前就和他说明白了,我还在班级里设立了“星星小朋友”特别奖项,每天班务评选出当天表现最棒的孩子,评选上的小朋友从家里带一张5寸的彩色照片张贴在墙,一年级的孩子对这个可是十分看重!他们把这个看成明星一样神圣,每天早上一个个孩子会鼓足勇气来向我申请:李老师,我想当星星小朋友!由于是每天可以产生一名,因此孩子只要认真做好准备:参照我们评选的几个主要条件就可以了(有的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来决定申请然后家长还给予孩子很多的指导与激励!这是我没有想到也是感到非常欣慰的!)良好的班风在逐步形成,我就利用班级舆论来教育他,他是很要求上进的,可是他总也评不上,其他孩子不同意,我就问为什么?小朋友们就一一指出他哪里哪里不好,我就和他一起分析要是怎么怎么做,我想其他小朋友肯定会愿意让你来当了。再顽皮的孩子,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渐渐的,他会主动的整理教室里的桌子,见到垃圾能迅速的把它给消灭掉,每天都来申请了,我也及时表扬他每天有的进步,但要是在哪一点上再改进一点就更好了,给他创造了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星星”的环境与氛围,既是鼓舞又是鞭策!慢慢的,他变了,不断的进步了,上课也不随便插嘴了,在共同努力下逐步知道和小朋友如何融洽相处了,尽管有的时候还会犯一点但只要我一个眼神他就会心领神会,这种感觉真好!他在集体中学会了约束自己,在关爱中成长起来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被我们班那帮孩子给评选通过了!当上了我们班的“星星小朋友”!一年级的入队仪式现在我才真正深深体验出它的意义,在为他带上红领巾那天我居然和他一样兴奋,一起激动,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队员了![解说]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现在的孩子难教育,尤其是刚接触这帮深圳的小宝贝时感触最深!我们的教育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教师和家长要达成共识,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化、学会约束,使环境育人无处不在,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只要老师拥有爱心和耐心,不断的总结,开动自己的智慧,孩子都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的。看着他一天天在进步,我深深感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充满乐趣和幸福感的!
第五篇:孩子假如我是你
孩子,假如我是你
孩子,假如我是你,生活在这么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中,我会利用一切现代化的学习工具贪婪地吸允着各种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我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的智慧,就可以无所畏惧地享受生活,追求我的理想。
孩子,假如我是你,我一定会好好的和我的爸妈沟通,而不是将父母的经验当耳边风,当同学之间的“听话孩子的”谈话的笑料。我能理解父母的唠叨只是希望我少走弯路,我会认真的去思考这些经验并加以甄别吸收,而不是一味的固执己见,不碰鼻不罢休。家庭是我的避风港,我会相信我的父母胜过其他人,我会和他们说我的烦恼和困惑,也会和他们分享我的成功和喜悦。我和父母也是朋友,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会和他们叨唠,说完后,我会觉得是一种解脱,也不再为此而烦恼。
孩子,假如我是你,在爸妈做家务时,我有时间也会和他们一起参与,我会从中学会生活的各种能力。早日学会生活的本领。平时我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等长大一点我也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有自己的独到的审美观,我会向父母提出我自己购买我的物品,这样能体现我的独特的我。我会努力地从依赖父母的习惯中解脱出来,慢慢学会独立自主,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学会溶入复杂的社会,做一个独立的自我。
孩子,假如我是你,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我解决,哪怕再难,我也要克服,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的成功比任何喜事都让我们兴奋。实在解决不了,我也会找离得自己最近的询问,在学校是老师和同学,在家里是父母,总之一句话:“世无难事,只怕有心”。孩子,假如我是你,再上新课前,我一定会做足课前预习的功夫,找出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做好预习笔记,上课时我会将笔记对照老师讲的重点难点,从比较中找差距,对重点难点问题全神贯注地听,真正学会听课。孩子,假如我是你,课后复习功夫我也不忽视,我会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从中找出自己的难点主动地去攻克它.,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习题去练习检验自己是否能要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会从高质量的练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也是我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孩子,假如我是你,我会怀中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的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我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让我有了立足这个世界的本钱。我感谢我的父母无私的关爱,他们一直以来为我遮风挡雨,谆谆教诲、教会我去做一个勤劳、正直、有责任感、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的人。我感谢我的长辈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更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顽童教育成一个品良学优的的学生。是他们引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他们给了我发挥能力的空间,让我有了充分的自信。孩子,假如我是你,我还会感谢我的同学们,使他们给了我纯洁的友谊,给了我快乐,让我懂得世间除了父母,还有朋友可交,使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回味无穷。我更要感谢我的诤友,他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对手,我们从不断地打败对方的成功中获得了友谊和快乐!为我将来走入社会增加了强大的人脉网。孩子,假如我是你,我会为自己的将来勾画出一幅完美的理想蓝图。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向往,我也会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实现我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