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7月21日我们***科技大学2011年赴***镇形势政策宣讲团一行14人来到****,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镇的几天中,我们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五四”精神,深入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紧紧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认识”这一主题,开展座谈会、宣传板报、图片展等活动,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开展革命老区“红色之旅”活动,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阳光课堂,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为-----镇第一中学的孩子们补习计算机、英语、音乐、数学等方面知识;开展电影文化大餐下乡活动,为老区的乡亲们宣传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环境知识等方面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宣讲团的出色工作也得到了-----镇政府领导、企业单位、人民群众以及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在形势政策宣讲中我发现群众们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该县青年的就业问题.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全县下岗青年16—35周岁的共计2217人,已求职登记未就业的1045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约540人左右。约1600名青年农民进城务工。调研发现,80%以上的下岗失业青工和90%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工作,青年农民也大都能够在乡镇、私营企业就业或在城市中找到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当前,-----青年的就业压力不是很大。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为广大青年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总体上看,当前-----青年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青年人思想活跃,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敢冒敢闯,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就业的群体,是创业的主力军。和其他年龄段的未就业人员相比,青年人具有年轻、知识水平高、接受新事物快、家庭负担轻等优势,很容易找到工作,赋闲在家的青年只是个别现象。同时,上述优势也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条件,许多下岗失业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同时,带动了大批青年就业。
2、希望找到更好的岗位或发展机会是未就业青年登记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多数青年能够正确面对下岗或者暂时失业,到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青年多是希望通过重新择业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更好机会和发展空间,说明当代-----青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择业观总体上趋于理性。但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希望找一份稳定舒适工作的就业思想,在青年中仍占有一定市场。
3、青年学历越高就业率也越高。到2003年12月底,-----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是:本科生就业率100%,专科生就业率90%,中专生就业率70%。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青年就业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专以下的层次上,本科以上学历就业率极高,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
4、青年农民的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农民的就业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把到城市或小城镇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但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低等方面的制约,从事的工作多为临时性、体力型工作,工作安全、各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选择在农村就业的青年农民,属于农村中致富成才愿望比较强烈、思想活跃的一个群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未就业青年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解决这一问题既要重视当前实际,更要着眼长远,从根本上使青年就业创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我认为应从五抓入手:
1、抓宣传,帮助青年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从思想上解决青年的认识问题是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再就业的一个关键环节。
2、当地政府应当从全县挑选了演讲能力强,创业成绩大的青年典型组成“青年创业报告团”,在全县各乡镇、各村、县直有关企业做巡回报告,增强广大青年创业的紧迫感、自信心和自觉性,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起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和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
3、抓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引导更多的有志青年就业创业。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4、抓服务,为青年就业打造高效通道。广泛联系,提供岗位。使-----的青年主动走出去,与青岛、威海、滨州等地紧密联系,政府应当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寻求用工信息。并对用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可行后,与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输出过程中,严把培训关,跟踪服务关、路途护送关,实行考察、培训、输送、管理、维权一条龙服务.5、抓援助,增强青年就业、创业的信心。利用团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下岗失业青年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动员团员青年、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等先进群体和个人与下岗失业青年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为特困下岗失业青年家庭提供援助并实施“爱心助学”行动。同时,向他们宣传、介绍政府有关再就业政策,增强他们再就业的信心。
总结: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大力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队员们走出校门,走进了农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同农民的接触中,进一步了解了国情,懂得了社会,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规划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展示了我们学校的良好精神风貌,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认识”,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实践活动,我将把在这项光荣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学到的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做一个党的好儿女,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朋友
第二篇: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沾益县农村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德育事关教育事业发展大局,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一个人从小接受到的德育教育的好坏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德育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意义就像是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意义一样!但沾益县农村德育教育的现状并不是很好,经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主要原因:
第一,德育工作计划写在纸上,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的内容是虚的多,实的少,空口说教的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搞得少,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第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还不够,学校和家长都将焦点放在升学考试上很少有人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即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会好;而德育教育则被放在次要考虑。在当今正是由于这种“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 ,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其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分数就是一切。没有按规定课程开课。有些学校,课程表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丝毫不差,但是实际上课就只上主要学科,其余的课少上或干脆另有所用。班会、晨会名存实亡,不是改为自习课,就是被老师占用。
第三,部分老师想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但他们却迫于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班级学生的成绩等各方面的压力而把精力放在升学考试上。(老师没有胆量对学生实施重德育式的教育)。
第四,农村中小学条件有限,德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呈急骤上升的趋势。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农村中小学学校未能严格按照学生总人数以一定的比例配齐配足德育教师。由于德育工作人员配备的严重不足,许多农村中小学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流于形式,呈现出较为突出的粗放式管理倾向。在一般情况下,紧缩学校编制,不会减少专业教师的人数。实际上很多学校对德育人员完全没有定人核编。这种情况无疑加剧了农村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剧增与德育工作人员缩编之间的矛盾,导致德育工作人员人员严重缺失,人手不够,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工作精力无法得到保证。
第五,德育的评价机制落后,措施苍白乏力; 对学校、教师德育工作的评价“无章可依”。在对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中,现都时兴所谓的“量化”,可纵观各种评估细则,惟独没有德育工作的评估细则。对学校、教师而言,德育工作抓与不抓一个样,抓好抓坏一个样。只要你学生考试成绩好了,升学率高了,你就是好学校,你就是好老师。就单位奖励层次而言,很多单位“学校工作先进”为一等奖,“教育教学先进”为二等奖,而“德育工作先进”为末等奖(也就是安慰奖)。就个人荣誉而言,“教学能手”称号在评优、晋级中值2分,而“少先队先进工作者”只值0.7分。基层小学各种教学成绩奖、提高幅度奖非常全面,惟独没有德育工作方面的奖项,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老师切实认识到费三倍的力气抓德育不如用一分的力气抓教学。有的学校虽然也制定了一定的“德育工作考评办法”,但太笼统,太肤浅,比如只查有无德育制度、能否背诵《规范》等,反映不出德育工作的好坏,达不到考评对德育工作的评定和督促激励作用。再就是德育工作检查次数太少,频率太低,检查的力度、深度不够,考评结果不能和教师的考核成绩挂钩,这样就导致了学校、教师对德育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平时学生不出事不教育,一有事就雷霆暴雨,致使德育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失去应有的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要做好农村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学校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比如纪念传统节日、开展爱国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帮助老人及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等等!虽然在农村传统节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民间气息但学生的认识毕竟比较肤浅一些,节日往往在吃与玩中度过。所以,能让传统节日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人文精神角度去挖掘、去认识。比如认识传统节日和节日食品,了解各个不同民族节日的有关习俗、传说、故事,古诗的诵读等等。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无数志士的事迹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2)政府、学校、家长加大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学校德育事关教育事业发展大局,青少年成才大局。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反对重智轻德,尤其反对把德育与智育对立起来的观点,理清办学思路,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领导重视了,全体教职工才重视。学校领导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开会、印发材料、举办讲座等,把学习规定为制度,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共同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学校要对班主任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培训、指导,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另外,还要协调与教务处、政教处的配合,指导并促进各科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校应与家长多进行电话沟通,对学生更加关心,开展“师生心灵对话”、“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留守孩子”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建立导师制、征集言警句、撰写心灵日记、组织感恩体验活动、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挫折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对于存在家庭教育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提高、优化家长的自身素质。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好最早启蒙老师。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再者,教育方式要生动、灵活。
3)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加德育工作的教师;沾益县农村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强大,学校不注意对德育教师的培养,为此只有加强德育师资队伍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学校成立德育办公室,一把手负总责;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副职任第一副职,担任专职德育工作干部,并可兼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学校负责人放权、放钱、放时间让其大力开展德育工作;设立专职德育课教师,负责有关课程的教学和有关活动的指导监督;聘任师德高尚、责任心强的教师任班主任;每学期奖励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规模、层次不低于教学成绩奖;在评优树先中把德育工作成绩放在起决定性作用的首要地位。
总之,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现状只有社会、学校、家庭携手合作!除此之外,我们也要“道德生活化”,把德育落到实处,渗透到学生的一举一动当中去。
第三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2010年8月17日至8月22日,我随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建颖乡社会实践。对于在大城市读书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6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建颍位于颍上县西北部,是1992年撤区并乡后由新集区、城郊区的3个小乡合并成立的乡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0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7.2万人。多年来,历届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负重拼搏,着力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式各样的“三农”问题,实现了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进乡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坎坷的道路和好像许久未有住人的房屋,但是道路两旁种植着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树木,稍微形成了一种对比。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农民应该是很热情和淳朴的。之后我随团队到了一所乡镇初中,我们下车后,看到一些小朋友,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应该是我们此次下乡支教的一小部分对象。
果然,早已等待我们的乡里领导带我们接触了这些小朋友,大概有四五十人的样子。我们统一到了一个会议室,听乡里领导为我们讲述建颖乡的大概情况。听乡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建颍乡是农业大乡,盛产小麦、大豆、红芋、玉米、棉花等。管谷村的大棚蔬菜、西部的延秋辣椒和班草湖沿岸的编织远近闻名。听到这里时,我产生了许多想法,假如在此投资,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厂,经济效益应该是不错的。这个想法我没有提出,只是想再继续听乡里领导为我们讲解建颖乡的事情,乡里领导讲述了建颖乡的地理区位,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情况和教育情况等等,我们耐心的听取,希望可以为我们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此时,我的脑海里忽闪了一个字眼——教育。因为支教也是我们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我非常渴望给留守儿童上课的情形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到了我们给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上课的学校——建颖乡希望小学。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仅从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和军人,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
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在给小学生授课的期间,我们也没有忘记此行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农村问题的调研。这里面包括:“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调查研究,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发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研究等。
为进一步了解颍上县建颍乡留守儿童情况,我们在8月19号下午开始了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另一重要任务—问卷调查。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聚焦国情民生,关注留守儿童”,我们希望通过此次问卷调查能了解更多的国情民生,在调查问卷开展前,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准备了四份调查问卷:即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调查问卷、农村物质文明建设调查问卷、关于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我的任务是对建颖乡政治文明建设的调查,我独自一人沿着一条向东的乡村街道,沿途调查。其中有两户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是从一户农民家庭了解到私人非法占地的情况,而且是我调查当天上午才发生的事情,我耐心的听着该农户的讲解,他们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我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委屈,那时,我的双眸也红润了,心里一直很不满,嘴唇不时的露出可恨两个字。或许这是农村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自己真的不能接受,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这样的事实,那时,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过于单薄,自己的能力十分有限。面对这样的事情,自己却不能立刻帮助他们。当时,自己的内心深深叮嘱:虽然现在我不能帮助你们度过这样的困境,可是,如果有机会,自己有一定的权力时,我一定会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带着忧恨,我离开了这户农家,继续着我的调查。
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小朋友,走上去才发现他是我在这带过的一名小学生,当时,我对他进行了调查问卷。问了他一些调查问卷上的内容,然后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位小学生耐心的听,细心的回答,或许是他的年纪还小,人生阅历比我少了许多,有些问题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只能耐心的为他讲解,我和他聊了许久,因为时间的原因,最后不得不匆忙的离去。
19日下午,由于种种原因,我只做了十份调查问卷,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可是从这十份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原来不晓得的事情,或者是只是道听途说,没有真实的听到和见到。此次的调查问卷,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人生阅历才是真正的不够,需要锻炼的地方还有许多,需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还有许多,或许是自己的这个年龄段,我想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的人生阅历会慢慢的增加。许多东西不是不能知道,只是还有到那个该知道的年龄段。
通过19日的调查问卷,我回到住处想了许多,一是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太低,二是农村的义务教育需要重大改革。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调查中,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根据自己从村民口中得知的东西,建颖乡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好,村子应属贫困的行列。特别是村名的思想觉悟和农村教育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建颖乡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
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建颖乡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希望今后有更多、有知识的人到贫困地区去,帮助那里的一切,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我会更加努力,将坚持自己现在的思想理念,着眼未来,坚持不懈的奋斗,成就自己的人生。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管理系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团:王东东2010年9月15日
第四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张卫卫班级:焊接111301系部:船港系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建颍位于颍上县西北部,是1992年撤区并乡后由新集区、城郊区的3个小乡合并成立的乡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0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7.2万人。多年来,历届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负重拼搏,着力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式各样的“三农”问题,实现了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进乡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坎坷的道路和好像许久未有住人的房屋,但是道路两旁种植着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树木,稍微形成了一种对比。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农民应该是很热情和淳朴的。之后我随团队到了一所乡镇初中,我们下车后,看到一些小朋友,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应该是我们此次下乡支教的一小部分对象。果然,早已等待我们的乡里领导带我们接触了这些小朋友,大概有四五十人的样子。我们统一到了一个会议室,听乡里领导为我们讲述建颖乡的大概情况。
听乡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建颍乡是农业大乡,盛产小麦、大豆、红芋、玉米、棉花等。管谷村的大棚蔬菜、西部的延秋辣椒和班草湖沿岸的编织远近闻名。听到这里时,我产生了许多想法,假如在此投资,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厂,经济效益应该是不错的。这个想法我没有提出,只是想再继续听乡里领导为我们讲解建颖乡的事情,乡里领导讲述了建颖乡的地理区位,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情况和教育情况等等,我们耐心的听取,希望可以为我们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此时,我的脑海里忽闪了一个字眼——教育。因为支教也是我们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我非常渴望给留守儿童上课的情形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到了我们给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上课的学校——建颖乡希望小学。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仅从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和军人,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
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在给小学生授课的期间,我们也没有忘记此行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农村问题的调研。这里面包括:“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调查研究,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发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研究等。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聚焦国情民生,关注留守儿童”,我们希望通过此次问卷调查能了解更多的国情民生,在调查问卷开展前,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准备了四份调查问卷:即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调查问卷、农村物质文明建设调查问卷、关于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我的任务是对建颖乡政治文明建设的调查,我独自一人沿着一条向东的乡村街道,沿途调查。其中有两户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是从一户农民家庭了解到私人非法占地的情况,而且是我调查当天上午才发生的事情,我耐心的听着该农户的讲解,他们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我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委屈,那时,我的双眸也红润了,心里一直很不满,嘴唇不时的露出可恨两个字。或许这是农村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自己真的不能接受,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这样的事实,那时,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过于单薄,自己的能力十分有限。面对这样的事情,自己却不能立刻帮助他们。当时,自己的内心深深叮嘱:虽然现在我不能帮助你们度过这样的困境,可是,如果有机会,自己有一定的权力时,我一定会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带着忧恨,我离开了这户农家,继续着我的调查。
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小朋友,走上去才发现他是我在这带过的一名小学生,当时,我对他进行了调查问卷。问了他一些调查问卷上的内容,然后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位小学生耐心的听,细心的回答,或许是他的年纪还小,人生阅历比我少了许多,有些问题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只能耐心的为他讲解,我和他聊了许久,因为时间的原因,最后不得不匆忙的离去。
5日下午,由于种种原因,我只做了十份调查问卷,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可是从这十份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原来不晓得的事情,或者是只是道听途说,没有真实的听到和见到。此次的调查问卷,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人生阅历才是真正的不够,需要锻炼的地方还有许多,需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还有许多,或许是自己的这个年龄段,我想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的人生阅历会慢慢的增加。许多东西不是不能知道,只是还有到那个该知道的年龄段。通过5日的调查问卷,我回到住处想了许多,一是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太低,二是农村的义务教育需要重大改革。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调查中,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
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建颖乡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希望今后有更多、有知识的人到贫困地区去,帮助那里的一切,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我会更加努力,将坚持自己现在的思想理念,着眼未来,坚持不懈的奋斗,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五篇:“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作者: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赴费县形势政策宣讲团--团员
“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费县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于滈 2005-8-5
“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费县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7月21日我们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赴费县探沂镇形势政策宣讲团一行14人来到费县探沂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探沂镇的几天中,我们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五四”精神,深入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紧紧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认识”这一主题,开展座谈会、宣传板报、图片展等活动,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开展革命老区“红色之旅”活动,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阳光课堂,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为费县探沂镇第一中学的孩子们补习计算机、英语、音乐、数学等方面知识;开展电影文化大餐下乡活动,为老区的乡亲们宣传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环境知识等方面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宣讲团的出色工作也得到了费县探沂镇政府领导、企业单位、人民群众以及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在形势政策宣讲中我发现群众们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该县青年的就业问题.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全县下岗青年16—35周岁的共计2217人,已求职登记未就业的1045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约540人左右。约1600名青年农民进城务工。调研发现,80%以上的下岗失业青工和90%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工作,青年农民也大都能够在乡镇、私营企业就业或在城市中找到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当前,费县青年的就业压力不是很大。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为广大青年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总体上看,当前费县青年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青年人思想活跃,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敢冒敢闯,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就业的群体,是创业的主力军。和其他年龄段的未就业人员相比,青年人具有年轻、知识水平高、接受新事物快、家庭负担轻等优势,很容易找到工作,赋闲在家的青年只是个别现象。同时,上述优势也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条件,许多下岗失业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同时,带动了大批青年就业。
2、希望找到更好的岗位或发展机会是未就业青年登记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多数青年能够正确面对下岗或者暂时失业,到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青年多是希望通过重新择业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更好机会和发展空间,说明当代费县青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择业观总体上趋于理性。但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希望找一份稳定舒适工作的就业思想,在青年中仍占有一定市场。
3、青年学历越高就业率也越高。到2003年12月底,费县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是:本科生就业率100%,专科生就业率90%,中专生就业率70%。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费县青年就业的重
点主要集中在中专以下的层次上,本科以上学历就业率极高,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
4、青年农民的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农民的就业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把到城市或小城镇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但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低等方面的制约,从事的工作多为临时性、体力型工作,工作安全、各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选择在农村就业的青年农民,属于农村中致富成才愿望比较强烈、思想活跃的一个群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未就业青年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解决这一问题既要重视当前实际,更要着眼长远,从根本上使青年就业创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我认为应从五抓入手:
1、抓宣传,帮助青年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从思想上解决青年的认识问题是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再就业的一个关键环节。
2、当地政府应当从全县挑选了演讲能力强,创业成绩大的青年典型组成“青年创业报告团”,在全县各乡镇、各村、县直有关企业做巡回报告,增强广大青年创业的紧迫感、自信心和自觉性,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起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和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
3、抓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引导更多的有志青年就业创业。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4、抓服务,为青年就业打造高效通道。广泛联系,提供岗位。使费县的青年主动走出去,与青岛、威海、滨州等地紧密联系,政府应当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寻求用工信息。并对用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可行后,与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输出过程中,严把培训关,跟踪服务关、路途护送关,实行考察、培训、输送、管理、维权一条龙服务.5、抓援助,增强青年就业、创业的信心。利用团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下岗失业青年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动员团员青年、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等先进群体和个人与下岗失业青年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为特困下岗失业青年家庭提供援助并实施“爱心助学”行动。同时,向他们宣传、介绍政府有关再就业政策,增强他们再就业的信心。
作者心声: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大力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队员们走出校门,走进了农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同农民的接触中,进一步了解了国情,懂得了社会,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规划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展示了我们学校的良好精神风貌,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认识”,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实践活动,我将把在这项光荣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学到的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做一个党的好儿女,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朋友.作者: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赴费县形势政策宣讲团--团员 于滈
2005-8-5
数据材料来源:费县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