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纵观历代好的楷书书法作品,大多在结构上都符合三个基本规律:一是重心平稳;二是中宫收紧,四肢伸展;三是上紧下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主要源于人的心理需求。无论是书法创作,还是书法欣赏,都有他的动因。因为书法的主体是人,所以,他的动因主要来源于人,来源于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此谈一点我的粗浅认识。
重心平稳与中和的内涵
中国汉字结体的第一要求是重心平稳,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因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人不吃会饿死,未穿衣会冻死。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同时人们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稳定感,这与生俱来。安全感和稳定感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平衡和重心平稳,这在小篆中表现最为突出。天平是绝对的平稳,但它形式上的一致,太呆板;我国传统的手秤的平稳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既平衡,但又不呆板,因为他不是形式上的简单统一,而是内容上的统一、平衡和平稳,太妙了﹗这是整体观念上的平衡,在行书和草书中及为多见,它不拘泥于一个字的重心平衡,而是追求整体的平衡。人通过书法的创作或欣赏,在字的重心平稳中寻求使人心理达到平衡的东西,从而达到天地大化之道的中和。对于个体来讲:“中和”既是生命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又是精神心理安宁舒畅的必要手段;对于社会来说,“中和”既是统治者的久治之道,又是民众保身的哲学。汉字的重心平稳体现了人的基本需求和中国文化“中和”的内涵。
书法结构与团队建设
做事应有主次,事物发展应有主流,团队应有核心。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生命有限。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太短暂。没有中心的概念难以成就一个事业。聚集才有力量,分散意味削弱和失败,意味着孤独。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都要求我们团结,联结意味着友谊和力量,意味着成功。一个汉字包含了时空两层含义,一旦一个字写就,它不但反映了作者的修养,而且反映了作者的心态,必然也会留下他那个时代的烙印,这是时间的含义。一个方块汉字是一个平面,它有四个方向,八个方位。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线条向不同的方向伸展都是有运动的意向,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只静不动没有希望。老子无为、静的观念,不是不动,而是以静制动,是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的一种有效的处事方法。因而人们在书写或欣赏汉字时要求中宫收紧,四肢伸展。中宫收紧预示着力量的聚集,四肢伸展则显示出运动和力量。如果一个躯干大而四肢短小的人,给人臃肿没有力量的感觉;如果一个团队有好的领导而没有好的下属,再好的计划也不能付诸实践。中宫收紧,四肢伸展,充分体现了人对力量的崇拜,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整体观,人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上紧下松与人的需求
人的视觉特点是进入视线的物体偏矮,物体会给人要倒塌的感觉。但高与矮是相对的,这与一个物体上下两部分的比例有关,与上下两部分各自的紧密程度有关。上短下长、上紧下松会给人伸展的感觉,生命的感觉。因而书法上每一个字都要写得上紧下松才能给人以向上的、舒心的、朝气蓬勃的美感。有人会说:上轻下重正好符合重心平稳的要求为啥还要求“上紧下松”?这是因为人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一个需求满足了,新的需求又产生了。人安稳后就会寻求新的满足,上紧下松表现了一种“势”,一种发展的势,一种希望,这是人的生命之所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不同的层次,建立了他的需求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需求,饿、渴等;第二安全需求;第三是归属需求;第四是尊重需求;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说明西方人与我们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需求。上紧下松体现了人对未来的需求和希望,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天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以上是我对书法的初浅认识,书法结构的研究前人已经很多,而且非常透彻,我只是想从人的本能给同道一点启示。
第二篇: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校◊长◊论◊坛
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冯明军河南省新密市杨台学校
作者简介:冯明军,中学校长,教学名师。现为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名誉教授,教育科研论坛》中国书法研宄会名誉会长,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杨台学校工作站站长。曾指导学生荣获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
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部略鼓,成橄榄状,且有弹性。笔毛部分包括毛根、毛肚、笔锋。笔根与笔锋相连,笔肚用来贮墨,笔锋用于书写。毛笔的选择必须遵循‘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的原则。毛笔每次用过之后,应顺着笔锋用清水洗净,恢复原状,尔后悬挂,以备再用。
二要注意书写姿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学习中国毛笔书法非常重要,必须养成习惯。同时,还要讲宄执笔方法,才能把字写好。所谓执笔方法,是指毛笔书写汉字的用笔方法。也就是书者的手腕动作和毛笔相配合而形成的汉字的点和线的笔画规律。毛笔执笔方法有五指执笔法”、悬腕法(也叫悬肘法)、枕腕法等。具体的讲,就是按、压、钩、顶、抵,即:拇指按住笔杆,食指压住笔杆,中指钩住笔杆,无名指顶住笔杆,小指抵住笔杆。写字执笔的位置应在笔杆的中部,写大字可偏上,写小字可偏下。执笔应遵循:笔杆垂直,以使锋正;执实掌虚,运笔自如;腕肘悬起,舒展有力。
三要牢记笔画,把握变化笔画。笔画,有基本笔画、变化笔画。楷书中的每个笔画,都包含起笔、行笔、收笔。具体要求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提笔按笔,转笔折笔,轻重适宜,涩行疾笔,中锋偏锋。
基本笔画中的横、捺、挑笔画从左至右书写,为横向笔画;竖撇从上至下书写,为纵向笔画;折画有横竖组合而成,为合成笔画;钩画附于其他笔画的末端,不独立出现,为附属笔画;点画为横竖内缩而无行笔,为浓缩笔画。基本笔画在书写中,注意写好起、行、收。且起、行、收要连贯,不能停顿。同时,还要讲宄各种笔画的形状、轻重、长短、曲直、方向等。
变化笔画。就是基本笔画的变形。为什么会出现变化笔画呢?这是由于书写的方法不同。但不论笔画如何变化,它们的写法都是基本笔画的变化,要融合变通。柳公权说:‘用笔在心。”我们只要‘用笔在心” 就能妙笔生花,写出好看、漂亮、美丽、出色、非凡的字;写出美观、大方、喜欢、满意的字。
四要强化笔墨意识,弄懂书法语言。书法语言,就是笔墨和书写的结合。即作者用笔墨书写的笔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并对笔画的线条抽象,打破汉字的
法的用笔通于画意。由此,抽象线条涵意深邃。作书,心中之想。所谓尽在笔下,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努力追求书法语言,把字写得体势劲媚,法度严谨,方圆兼施,极富变化,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沉着健劲,丰腴开朗,雄伟厚重,自成一家,是历代书法家追求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和要实现的理想。我们要努力使书法多姿多彩,奇崛诡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小学生要学会楷书,把字写得好认;中学生要把握楷书,把字写得好看;大学生要用心楷书,把字写得漂亮;研宄生要钻研楷书,把字写得美观;教师要研宄历代书法名家经典字谱,特别是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欧阳洵楷书,掌握字形结构、笔画笔位,把字写得规范;书法家要精益求精楷书,充分运用袖象线条元素”,按照形式美的原则去表现书法语言,使笔墨语言表述的线条和章法,即书法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0年来,我所在的新密市平陌镇二中、新密市杨台学校全
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粉笔书法、铅笔书法、钢笔书法、毛笔书法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编辑部授予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平陌镇第二初级中学工作站金匾”,并在学校建立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中国书法研宄会。5月1日,2008年第七届教育科研论坛》杯中国书法•杨台论坛暨庆祝教育
科研论坛》创刊七周年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新密市平陌镇二中隆重开幕。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研宄会会长程满仓教授代表教育科研论坛》主编李捷出席开幕式,发表演讲,讲解、传授中国传统书法咏字八法”,并应邀请挥毫为与会学者书写学书为乐”,从而使本次大会达到高潮。
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荣誉站长、新郑市和庄镇中心学校校长赵喜生出席会议,观看展览,给予了高度赞誉,并泼墨题词:古有神笔马良,今有妙笔杨台。”
让我们握笔挥毫,重墨泼彩,把字写得好认、好看、漂亮、潇洒、规范,继承民族文化,启迪人类智慧。
2008年第7期(总第413期)规范结构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字,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生动自然,这说明书者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即把握书法语言。
书法语言,没有线条抽象,不但没有章法的趣味,而且没有章法的艺术。西晋书法家钟繇论书法说:‘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见万象皆类之,点如山摧陷,摘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如鸣凤之游云汉,来者如游女之入花林。”这是说书
第三篇:书法感悟
书法感悟
“意在笔先”是书法中一条重要原则,联想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所谓“意”,即是我们做事情之前所做的计划,在我们开始做事时,如何一步步地展开是早就想好了的。如果没有计划,事情往往会做不好,书法也是,如果没有事前的“意”,只是率意的发挥,字也写不好。书法到了高的层次后,看似无意,信手拈来,随手出奇,其实是更高层次的“意”,这种意更近于无形,早已深入书家的骨髓深处,只是旁人难以发现而已。近似于熟于五笔字型输入的老手,双手往电脑键盘上一架,看字接着就能打出来,你若问他都输入什么字母,他往往打愣一下,却要考虑一阵子了。
“脚踏实地”是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书法的基本要求。习书近两年,近日又有进步,关键在于此。原先写字总想着运笔高与低、飞与走,缺乏控制,临摹效果总达不到满意,不知为何。近日心里不想着出奇、绝,无所想临摹,而效果有明显改观,如同人一步一步地走,运笔也划划踏实,写出来的字就厚重多了,不显轻浮、虚空,看来,做人也好,写字也好,“脚踏实地”是没错的。[2010/1/20午饭后]
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
昨晚陪人喝了些酒,回家习字,想的为人处世时心机重,成负累,应该追求简约、唯真、纯美的生活,联想“枣庄迎宾馆”五字,悟出写字也不必负担这样、那样的想法,运笔中不必缠绕徘徊走虚空,越
简越好,在简中求美,板桥有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就是这种境界。近年来家居装修中、电视剧王宝强形象无不贯穿了求简、求真的现代审美观。人论逸少字,由于开始随公孙大娘习字,字相中阴柔气重了些,注重细节,赏习起来颇费心力,不尽可取,丈夫习字,应有雄武之风,细节补之,方为常态。看上海书协周慧珺女人书法却有男人霸气,所以突显。
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吴志淳,元末书法家,昨日临摹其《墨法诗四首》,书像内敛,而结体仍有格致,亦有张弛。查其生平,知其在元末明初,安徽无为人,僻乱世于雁荡山,称“雁荡三老”之一,虽满腹经纶,但由于身已出世,故书像内敛。书道即人道,人道即书道。
偶感书有八面玲珑之态,称为书眼,如人之望眼。开始习字,只见字形,如孩童学步,走稳最重要。之后再放开眼,看、顾、盼。思想品格应是再高层次的事了。
本人书法,只是刚进门,如儿子现在年纪。路漫漫„„不过相信成长速度会不慢,必竟年近不惑,人道已清,书道自明。
书法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2010年3月6日星期六
书法即人道。近日结合切面管理工作法的设计应用,对工作与处世态度有不小变化,对细节的拿捏,对人的关怀,对事情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转念一想,这不就是自己近期书法的状态吗?对书法的领悟,潜移默化地就体现在了工作生活中。
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书法,白纸、黑墨,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实的。今晚练字偶然悟得,练字水平的提高,很大意义上却在于虚的方面,一是个人修养,二是写字时前后两字之间、一字前后笔划之间的行笔变化,这些是看不到的。前面曾讲,书法即人道,看来,想把字写的更好,还得在字外下功夫。孙过庭《书谱》中也讲,老少学字的区别,以此分析,老者只所以领悟的快,其原因就在于他的阅历远胜过少年。
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昨晚习字,一张纸前两列字尤其突出。觉悟原来字如人,人有气,字亦有气,一气贯之不断,全文活灵活现,视之爽目。唯恐被字划锁绊,字间断、气不连,缺乏生气。尤其在临摹时最难抵此误,因专心于笔划所致。所在临摹初期是单字,再发展应是成词、成句、成章的意摹,才能培养篇章之气。另外,初期随性的发挥,气虽有,但单字的功夫却常常丢失,如同少年行事,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就会多出纰漏,这是近期常遇到的。因此,不能因气废字,亦不能因字噎气,二者平衡,方可再上层次,与做人做事一个道理。事如单字,人如文气,凡事做好,必有人道支撑,事事做好,才成人道。
第四篇:书法感悟
书法让我陶醉
记得老师从小教我做人不出格,写字也不出格,要求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与学识增多,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人其实就像中国的汉字一样,外形方方正正,内在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行事端端正正;为人恭恭敬敬,处世规规矩矩。但真正理解并懂得汉字的个性构造,是从我入学以来练习书法后逐渐领悟的。我开始接触书法练习是从幼儿园开始,因为每天都会路过小朋友练字的地方,看到老爷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一笔一划写字,白纸黑字在毛笔笔尖下一张张翻开,当时感觉这种书法练习既神奇又有趣,于是,央求妈妈让我加入写字队伍中。可妈妈总以我年龄小识字不多为由,说等我进入学堂念书以后再去练字。既不能真正体验笔墨与纸张的融合,也无法满足内心挥毫泼墨的好奇,我只有每次路过时看人练字,没想到看人练习书法也能令人上瘾,我从一年级开始正式练习写毛笔字,从那以后我逐步知道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原来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中国书法是由隶、楷、行、草演变而来……
练习书法起初从手握毛笔开始,别小看简单一枝笔,要想让它乖乖听话,还需费一番苦力呢。同样的毛笔握在老师手中游刃有余;可转到我手中却不听使唤。老师说笔管握不好,毛笔字也就写不好,就像士兵手中的枪,枪举不好瞄不准,目标也就击不中。
其实练习握笔的技巧并不难,难的是抬肘悬腕运笔书写。也许是我善于观察,临摹能力强,加上悟性高,从练习握笔到书写小字,再到练习大字、书写对联,我比一般的孩子掌握的速度要快。在每周一练的书法学习时间里,我不仅为乡下爷爷写过好几回春联与寿联,还多次参加过中小学生书法比赛,获得过校级比赛一等奖,市级比赛二等奖,省级比赛三等奖。老师见我对书法学习既有强烈的兴趣,又有极高的悟性,准备教我练习临摹王羲之的行书碑帖。我知道,真正要达到手法连惯行云流水的水平,仍然需要继续持之以恒好好勤学苦练书法。
书法让我陶醉,不仅仅是因为我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书法比赛中荣获过多次奖项,更重要的是我汲取了我国国粹的智慧力量,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情怀。
书法让我陶醉,不仅仅是因为我粗略学到了一技之长,会挥毫泼墨写一幅幅春联寿联,更重要的是我在动静结合的书法练习中,既培养了学习的耐力,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第五篇:牧原感悟(本站推荐)
感恩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的师傅在我成长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我快速融入公司团队,成为一名合格的牧原人。我满怀感恩,将终身尊重和敬仰我的恩师。
我的成长之路,印证着一份爱的力量。尊敬的恩师,感谢您以身示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德艺双馨;感谢你全心付出,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大爱无私!从您身上,我不仅学会了做事,更学到了如何做人!
师傅您辛苦了!在此,我向您致以深深的敬意,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们会继续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向牧原的后来人传承,一定会为牧原繁荣而倾己所长,成为牧原乐园卓越的守护者!
在发言环节,老徒弟们登台分享自己对师傅的感恩之心。
10届大学生徒弟韩晓虎分享了自己在生产一线学习时两位师傅王怀娟和杨存瑞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指导。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韩晓虎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过去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浮现在他的脑海,太多的故事他忘不了: 他忘不了那次自己脚被玻璃扎到后,师傅脸上焦急的表情;他忘不了师傅把一辆崭新的摩托车钥匙交到自己手中的那份期待;他忘不了师傅传授养猪技术时的那份认真和耐心;他忘不了自己的一件件脏衣服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被变的干干净净;他忘不了自己偶尔忙的顾不上吃饭时单元门口突然悄悄的多了一瓶奶;他忘不了同师傅一起打针的那份充实与幸福的感觉;他忘不了灯光下那个弯腰刮网底的背影,他忘不了一条条满怀关切的短信......都说血浓于水,可是,在牧原这样的家园里,水也可以和血一样的浓,牧原不只有一个王怀娟和杨存瑞,还有更多像她们一样的师傅,师徒情义远远超出了血缘关系。
代理段长余转稳在发言中说到,我的恩师王瑞萍,她是我们公司的元老,喂育肥猪有十年的经验。她不但技术过硬,更重要她是我们牧原企业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和传播者。
记得我刚进厂的时候,跟着师傅学刷圈,对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环境很不适应,当我决定要走的时候,恩师对我说了一句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她说:“你既然来了,就干一个月试试,若真不行了也不耽误你出门打工。”这虽然是一句普通的话,但我从师傅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伟大的形象和气质,心想一个女人能干我就不能干?就这么一试,使我和牧原公司试出了感情;就这么一试,使我真正找到了职业的归宿,在这里上班我心安理得,并快乐地享受着每一天。
将近四年一晃而过,今天我要对我的恩师说:“你这个徒弟没让你失望,我始终传承着你的精神,今年也是我自豪的一年,我为公司又带出了六位家人,心里非常愉快。在公司继往开来的明天,我将继续以我的正直和诚信,坚守在我的工作岗位上,为牧原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生产部徒弟卓学增,向师傅销售部经理秦金杰表达了自己9年没有机会说出的心声,忘不了9年前师傅教导自己时发生的点滴故事,忘不了师傅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他的分享把在场人的思绪拉回了当年师傅传授时的场景,一幕幕都是如此让人感动。9年后的今天,师傅早已忘记当年的付出,徒弟却铭记在心。
还有这样一批徒弟,他们是大学生、研究生,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栋梁,已成为场长、代理总监。但是今天,他们在这里又重新拜生产的一线员工为师,他们在为了公司的发展不断精进自我,完善自我。当他们向师傅行拜师礼的那刻,低下的是头颅,抬起的是尊严,是牧原辉煌的明天!正是有无数不计回报、甘于奉献的师傅和心怀感恩的徒弟,才成就了牧原今天的辉煌!
大会即将结束时,秦总做最后总结,他说,今天在这个会场上,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动,我感受到的是一份快乐,是一份幸福。同时,我还感受到的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牧原的师道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牧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要学会感恩,而且一定要感恩,要学会分享,而且一定要分享。这是责任,也是使命。今天我们所构建的不仅仅是一场仪式,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团队,一种文化,她需要我们共同去打造,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智慧和汗水去打造牧原辉煌的明天!
感谢上天阳光雨露,感谢大地厚德载物; 感谢师傅谆谆教导, 感谢家人相互付出。伴随着主持人感恩的话语,牧原公司2011年拜师大典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