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4 10:2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单位:大庙中心学校 作者:张华杰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新课标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作为教育者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勇气;

2、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3、要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4、倡导学生实践,实现创新,升华实践能力;

5、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合格甚至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语: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强烈的呼唤着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和实践型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富于创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勇气。为此,我在十几年的政治课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深刻反思,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勇气

敢怀疑,才会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增强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质疑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创新与实践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二是不相信答案的唯一性,三是不屈服于专家学者的权威,四是

勇于实践与探究。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对有些传统性结论实施一定的分析与探究,倡导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创新与实践的勇气和精神。例如在学习初一思想政治“诚实守信”这一课时,我在要求学生分组列举了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中的许多诚信与否的实例后,就出示这样一个例子:初二学生小王的爸妈都出差了,一个人在家,一天突然生病,感冒发烧,远在异地的妈妈打来电话,问她:你好吗?她思索了一下,告诉妈妈:“你放心吧!我很好。”教师设问:小王撒谎了,她讲诚信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设想打破了学生以前认为“撒谎就是坏孩子”的常规理念,使学生迅速活跃起来,积极思维,大胆探究,并一致认为:原来在生活中,善意的谎言也是诚实守信的,而且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例如:在学习“生产力”这一概念时,我就引领学生,难到生产力只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吗?请你大胆设想,还可以怎样补充和完善它。学生很快想象思索,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战胜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们创新自然的能力等。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勇气和创新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成名成家的,都是一些十分“痴迷”的幻想家。例如,我国古代的“嫦娥奔月”的动人故事,就以丰富的想象力激励人们去探究宇宙的奥秘;爱因斯坦在16岁时,就想象假如人追着光线跑,光速会因此减慢吗?如果人同光速一样,光会不会静止呢?

丰富的想象力始终萦绕着他,启发他去思索,去探究,去创新,去实践,终于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启发、引领、激励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富于想象,但是这种想象不是主观臆想,更不是忘想,而是合理,科学的想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讲“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时,我布置了课前预习是:几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远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分析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充分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今天,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请同学们尝试着预测和想象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文化发展程度、生活状况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要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创新与实践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指从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常常与事物相悖,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打破常规。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常规让人脱水,而是让水脱人。再如曹冲称象的故事,也不是按常规让人们去造一杆大秤,或是干脆把大象杀掉,一块一块地去称象肉的重量,而是让人们把大家牵到船上,标出船的吃线,然后让人们向船里装石头,再去称石头的重量。

这种思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能养成学生思想的“叛逆性”,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勇气,增强学生自信心,养成“反过来想一想、试一试”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那些“打破常规,闪现异样的智慧之花”,而且呵护它,使之燃烧。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这一伟大构想已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那么,用这一构想就一定能使台湾与大陆团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吗?并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逆向思维,并得出结论:在台湾问题上用这一构想难以实现。因为:第一,经济差异导致部分民众不愿接受;第二,远隔台湾海峡,中国大陆鞭长莫及;第三,中国的国防实力和军事实力还不够强大,威摄力不够;第四,美国的支持并向台出售高科技先进武器等。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了学习潜能,又激活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牢牢把握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收到了特别好的教学效果。

四、倡导学生实践,实现创新,升华实践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源。为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留给学生自学、讨论、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为学生的终身

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让学生认知的概念、规律和观点,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呈现一个学习需要探究的材料和问题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指导,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合材料,学会信息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进入某种社会角色,让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学习和钻研教材的内驱力;同时,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实施探究实践,对一些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例如,通过举行学生讨论与辩论会、写政治小论文、办政治小报、新闻短评、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应用、整合的能力。为指导学生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选题、做调查,把这项活动作为平时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依据,收到了较强的实效。

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就必须改革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合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组织和实施教学。这是因为:

1、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展现实际生活画面,就能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大家一致认同: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根本内驱力,是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参与探究,参与实践。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

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展现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实际生活画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兴奋至高点,吸引其思维触角,促使学生积极去创造与实践。这是由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奇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实施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视角画面,达到激趣的目标,而且以电教媒体作为载体,把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连在一起了。例如,在实施“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的教学时,我将孔繁森、焦裕禄、周国知、航天科技工作者等发扬艰苦创业和创新精神,积极投身创业实践的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勇于探究与创新的活生生的镜头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不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对他们的敬业爱民的精神无比钦佩,而且能促使学生将这种作用内化为自己今后的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课后,我又要求学生进一步收集、整理有关艰苦创业与创新实践的典型人物及其事例,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这种道德情感,规范学生的道德与实践行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研究成果,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变革与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未来的世界属于青少年,未来的世界靠青少年去创新,去发展。我们教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益和学习质量。例如,为了搞

好“一国两制”的教学,使学生坚定和平统一祖国,反对“台独”分裂的信念,我布置了下列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知识,从①台湾的历史;②台湾不容分割的法理依据;③台湾回归祖国后的好处;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政策的演变;⑤实现和平统一的时机和条件等,在主题班会上进行较为广泛的交流与讨论。课后,又让学生利用信息网络等从不同资源中收集、整合相关信息。在主题班会上,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全体学生共享有关台湾问题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学习成果。而信息技术的网络更有利于学生实现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参与者、引领者,并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这样做既能使内容得到充实,又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平等共存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双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能使当代青少年真正自立于未来的世界,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应尽职责

第二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紫阳中学初中部

王永学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有预设 重生成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思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辅助性教学工具,在有预设,重生成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而逐步形成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创新的含义本来就是更改、求新。我在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以下一些做法,不妥之处请同仁斧正。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探究。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案例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二、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要素。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促进,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反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在八年级思想品德关于“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活动中,为促进课堂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和交流,我向全班学生提出了:(1)马上就到“五一”黄金周了。假期里,老师准备乘飞机外出旅游。老师以前没有坐过飞机,不知道坐飞机有那些规定和要求,哪位同学能给老师提供些建议,告诉老师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2)坐飞机有这么多的规定,太麻烦了,老师想改变乘火车。坐火车就没这么多规定了吧?(3)坐火车也要受到这么多的限制,那坐汽车呢?(4)为什么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都离不开各种规定的制约。通过因材施问,使全体同学都能投身参与思考去回答问题。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表达的启迪思维,做到充满探索,研究求证,发现乐趣,问题明确清楚,简明易懂,难易适度。在教学中充 分运用这种商讨式、征询式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中,并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得到尊重,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四、改变学习方式,鼓励求异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的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滿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针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本县建设洞河镇生态岛的情况,采取:

(一)分组的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第一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小组;第二组:农村工业污染调查小组;第三农村水资源状况调查小组;第四组:农村植树造林调查小组。

(二)拟定调查活动的对象和目的;

(三)拟定调查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四)拟定调查活动要解决的问题。

(五)各调查小组集中汇报调查的情况

(六)要求每人写一份解 决环境问题的建议报告。

(七)举办建议报告展示会,评选出优秀的建议报告。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个同学都能饶有兴趣地投身到实践活动中,并从中学会了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激发了广大同学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欲望,同时也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了应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技能,也是最好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学习个性得以完全自由地发展。原来的一言堂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精心安排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授课,每节课无疑都应是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的一个个生动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口、耳、眼、手等外部感官进行观察、感知所见所闻,同时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考是积极性,培养其逻辑思维及发散思维能力。那么,在课外活 4 动中,教师也要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阵地,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深化知识的把握,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发掘自身个性特点”这课教学后,我设置一个自查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找出自己的全部优点和弱点、缺点,并挖根总结优点缺点如何形成。学生基本上都能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优点找足,缺点看透,并能查出滋生缺点的根源。这样对促使他们扬长避短,改变弱点、缺点,塑造良好性格无疑是很大帮助。在教授“培养正当兴趣”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兴趣是起点,爱好是行动,而形成兴趣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好奇,好奇心的产生兴趣的前导和开启创造力的杠杆。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我设置了正当兴趣参与竞赛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都能参与具备一至两种兴趣爱好。如参加运动队、器乐训练小组、绘画组或者学会下象棋,办板报、演小品等,比一比看谁坚持的好,练习得好。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逐步树立正当的兴趣爱好,在集体力量的监督及作用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为性格良好,情趣高雅,举止文明,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上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更改、求新,综合运用多种教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陕西省“国培计划”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专家教授讲稿。

第三篇: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当代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劳动。那么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呢? 美国著名创造性教育专家托兰斯提出教师应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1)重视与众不同的观念;(2)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出内心的喜悦和自豪;(3)向学生证明他们提出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和学生真诚相处,创造使学生感到亲切和理解的环境;(5)不把集体和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某个学生。

针对这个观念我为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良好的情景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刭对问题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置,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引导和发动积极思维活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漫画、小品表演、录像、故事、音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创设直观鲜明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乐于发现“柳暗”,并孜孜于探求“花明”。如在讲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 规和原则时,很多学生都说发现许多对身体有害的食品、劣质产品。“这些生产者的行为合法吗?”“违反了什么

法?它属于哪一类型的法律?”“这些生产者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制裁?”这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能解决,而有些他们不能解决,在心中留下悬念,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索、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质疑,巧妙设疑,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由老师提出,学生毫无学习兴趣。真可谓“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此进行教学,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邹韬奋提出:“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看护或老师至多在旁指导或看看。这是要从小就养成他们的自立的精神”。思想品德课教中,课文内容要让学生去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在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讨论。如在让学生学习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时,一个学生大胆提出:“老师,根据度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居民倒垃圾是不是也要收费呀?”问题一出,立刻引起了激烈的课堂争论,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了环保,应该收费。这样,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也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的提出疑问,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撞击学生思维火花,驱使学生去回忆、想象、创造。那么,怎样设疑才能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呢?就其标准而言:一是有现实性,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既是学生最关注的、也是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因而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而问题的答案既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局限于教学的内容。老师要将知识拓展,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一个个争着发言,最后得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二是问题要有思辩性,辩证思维是基本的思维素质,提出的问题必须蕴涵多处辨析点,不能是单向肯定或否定。如在讲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时,我巧妙提出“合法的事情是否一定合乎情理?合情合理的事是否一定合法?”让学生进行讨论,激活他们的思维。三是问题要有激励性,要善于把学生思维欲望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去想象、推理、比较、联想等。在讲到环境保护必须以防为主时,学生发言非常活跃,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事例。我又提出“还有同学有更直接、简单的方法来证明这一点吗?”,这时,有位平时十分顽皮的学生从容走到讲台上,做了一个实验:他拿起老师故意放在讲台角上而没作任何暗示的半瓶墨汁,倒进了原来给学生洗手的半盆清水里,然后端着盆对大家说:“谁能把这盆水立即变清?”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由此可见,只要老师巧设疑问,适当的激励。“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有创造之人。”

三、激发辩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才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个性得以发挥,才能创新。因此,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可凸现学生个性,唤醒个性创造的潜意识。

四、学会宽容,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在<<儿童科学教育>>一文中提出:“教育要学会宽容,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失去了创造的内驱力。没有宽容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散思维,没有批判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就失去了技术支持”。假如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所创造,同时又希望他处处听自己的话,顺自己的心,不给自己惹一点麻烦,那等于等着天上掉下馅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不是扳着脸给学生严厉的批评,而是微笑着给予表扬。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护学生的自尊就是保护创造。作为老师要给学生宽容的教育氛围,自由的探索空间,顺其自然地陶冶其天性,细心呵护其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点燃创新火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培养。

五. 注重参加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的。” 在影响人的能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中,实践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决不能局限于课堂,应该走进生活,走向社会,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大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学完“关爱自然、关爱人类”这一单元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学生的工作十分认真,他们一个个以主人翁的姿态,走街串巷,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凭一双双慧眼,写出了一份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回到班级进行交流,并以班级的名义给当地有关部门分别发出了一封封建议信,有关部门被这些中学生的环保意识震撼了,有的立即提出了整改措施,而且给学校发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此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终于领略到了创造的快乐。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五日

第四篇:如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

如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 一,摘要

“创新”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它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和媒体当中。从古至今,有关创新的名言数不胜数。足可以看出,创新对于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也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例如杜甫的诗句“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上的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先声

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下面就从什么是企业管理创新,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如何进行

企业管理创新以及相关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来谈谈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企业,管理创新

二,正文

(一)什么是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是组织,其管理者行使管理的五种职能: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创新职能是通过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

和改进表现其存在的,对于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企业,只有企图才有事业。企而创新,图而突破。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

续成长观转变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比管理

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管理创新的内涵是: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

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好创新,那么其管理创新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目

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的创新。

(二)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也和所有的生物有机体一样,都是处于不断进化和演变过程之中的,任何企业管理只有维持工作显然是不够的,它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管理

创新就是要突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律对于企业的作用。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20世纪大部分时期的增长率

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种发展和增长的根源就是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创

新事物繁荣的增长的更加便利。创新不就有助于产品更新换代,而且极大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有事的利器。当今社会,各类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成为普通现象。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工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谋

取有力的地位,就必须将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竞争的压力要求企业家们不得不改进已有的制度,采取新的技术,推出新的产品,增加新的业务。有数据表明,在创新性思维和组织效

益之间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最后,创新是组织拜托发展危机的途径。我们所说的发展危机是指组织明显难以维持现

状,如果不进行组织改革就难以为继的状况。发展危机对于组织来说是具有周期性的,组织

每一步的法杖都有其工作重心的转变和新的发展障碍。在创业期间,管理目标更主要的是对

需求快速、准确的反应,资金的充裕和安全问题;进入学步期和青春期,组织管理的目标更

多在于利润的增加和销售量及市场份额的扩大;组织成熟期后管理目标转向维持已有的市场

地位。相应地在各阶段组织会出现领导危机、自主性危机、控制危机和硬化危机。组织只有

不断创新再创新才能从容的渡过各种难关,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汉清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可以寻求的,也可

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的,但发现后立即有意识的加以利用的。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管

理创新的这些因素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过

程改进的需要,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员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等。

下面我们从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三个方面来谈谈企业的管理创新。

1,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是通过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权,利关系的制度来引导和整合这些成员的行为。企业为制度结构的这种特征正在受到知识经济的挑战只是在现代化

企业经营中相对作用的加强使得权力的行使以及对成果分配的控制正在逐渐变成知

识工作者的专利。今天企业活动中管理人员通过运用协调知识去组织管理成员的分工

劳动。管理人员通过其协调劳动不仅决定着自己所拥有的协调知识的运作效率,而且

决定着作为其协调对象的企业生产者的知识利用效果。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知识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内部权力关系正想只是拥有的方向转化,企业的制度结构正从“资本的逻辑”转向我们所称的“知识逻辑。”

2,企业层级结构的创新

未来的企业应该是网络化的层级企业:层级支持企业活动的有序性,而网络则促

进组织的适应性。网络化的层级企业应该是三个相互独立特点的统一。

集权和分权的统一。说它是集权的,是因为管理中枢在战略方向选择以及不同工

作单元自主性劳动的范围与边界确定等问题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说它是分权的,是因为工作单元内的一些人员有权在企业战略参数的范围内自主的处理的紧急情况.稳定与变化的统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对逐渐成熟的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个

性需求,企业如果不能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就可能被市场淘汰;而变化的过于频繁有

可能引起组织的混乱。网络化的层级结构在企业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使各个工

作单元能迅速调整层及结构,从而使企业保持相对稳定。

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层级企业及保存了统一指挥的管理中枢,又允许相互依

存的各个单元自主运行;既通过统一的基本政策规范整体企业的经营战略,又允许各

工作单元活动标准与原则有一定的差异;即明确了企业宗旨和使命,倡导主导的价值

观念,又允许其他价值观念的存在。

3,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行为影响具体表现在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三

个方面。企业文化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第一,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下企

业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第二,企业文化将使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

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第三,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

记忆的,而且是学习的。第四,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

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四)相关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及分析

国外的许多创新型企业,如微软、惠普、3M、三星等,以及我国少数领先企业,如海尔、宝钢等,都已开始了转向创新管理新范式的实践探索。下面就以海尔集团为例谈谈其管理创

新以及经验。

海尔集团(以下简称海尔)是以创新见长的企业。撇开其令人目不暇接的产品创新不说,其在管理和发展模式上的一系列创新,早已引起了众多国内外人士的兴趣。在海尔集团首席

执行官张瑞敏眼里,自主创新就是超越竞争对手、在全世界都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当冰箱等家电产品供不应求时,海尔克制“上量”的诱惑,猛抓质量,练内功,以独创的OEC管理为企业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90年代初,当许多同行

企业在多元化与专业化道路上难以抉择之时,海尔大步迈入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创出了一

系列“吃休克鱼”的企业兼并精典案例,海尔从冰箱产品领域迅速扩张到洗衣机、空调、彩

电、手机、电脑等多个领域。90年代末,当许多企业满足于“出口创汇”时,海尔独树一

帜地亮出了“出口创牌”、“先难后易”等一系列国际化方略。进入21世纪,当国内企业

开始面对国外反倾销及贸易壁垒的压力,纷纷寻找海外建厂,或与国外公司联姻之时,海尔

又树立了更高目标。从2006年开始,海尔宣布自己进入其发展的新的阶段———进入全球

化品牌战略阶段。在这个阶段,海尔的目标就是创出世界级的海尔品牌。

张瑞敏说,要创世界名牌,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出去。如果说走出去很难,那么要在国际

竞争中取胜就是难上加难。“我们的难题就是要把先天的劣势进行有效的转化。”如何转

化?张瑞敏认为,一是要把进入国际市场的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其途径就是创新和速

度;二是要把靠引进技术起家的劣势转化为自主创新的优势,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实施以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战略;三是把国内市场的品牌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品牌优势。

“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在国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也不可能走出去;不到国际市场上与

高手过招,也就永远不会做强,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国内市场上做好,站稳了,再到国

际市场去,打出的拳头才有力。

要实现这个极具挑战性的新目标,张瑞敏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他将这个新模式命名为“人单合一”模式。人单合一模式,一些企业管理研究人士认为,“人

单合一”模式实际上就是海尔流程再造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张瑞敏在一次企业内部的高层经理人培训班上,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

才能让石头浮在水面上?答案就是速度,原理就像人们用石头打水漂那样。说到速度,张瑞

敏还会经常提到“戴尔模式”,该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了一个从

产品定制到生产以及直发的快速响应体系,它直接由公司把产品卖给顾客,既去掉了中间商

所赚取的利润,也降低了成本,而且快速地获取了定单信息,还通过网上支付解决了现金流

问题,使其几乎无须用自有现金来支持运转,从而实现了最简捷环节和流程下的高速增长。

在张瑞敏看来,“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他的定单,都要为定单负责,而每一

张定单都有人对它负责。定单也就是市场,“人单合一”也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要和市场结合在一起。“人单合一”听起来简单,但要真正运作起来,必须有一系列内部组织创新才能实

现。

美国沃顿商学院马歇尔教授在研究海尔“流程再造”时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海尔能够

做到这一点,就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而

张瑞敏对此则回答:“不管多么困难,只要能够超越竞争对手,我们就会不计任何代价去把

它实现!”“上下同欲者胜”

在海尔,员工们经常要回答三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要成为世界白色

家电第一,创出中国人的世界品牌!“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经营的对象是谁?”———我们的员工和用户!

企业有了发展目标后,就要发动全体员工去认同,形成合力,这就需要在企业营造出一

种上下同欲的氛围。如今,这已成为海尔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

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海尔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只有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认为,要实现发展模式创新,首要的是员工观念创新。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海尔企业管理创新取得成功有如下经验:首先海尔确立了名

牌战略。其次是其技术创新战略的确立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再者全方位的面向市场。最

后也是最重要的人才机制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领导人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其创新思维是

值得中国其他企业借鉴的。

三,结束语

创新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想象力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点滴的生活中,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培养。我们每做一件事、每发现一种现

象、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生活中应该要有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

样才能培养创新性思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时时都是创造之时,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关键

看我们保持怎样的心态。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书,我们要懂得发掘里面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动手,那么我们才会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苏慧文,白帆:《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杨光亮,欧阳新年:《创新思维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陈书文:《组织管理学》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5年版

[5]甘华鸣:《创新》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6]康青:《管理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五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吴静

摘要:当前,我国实施的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也包括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吴静,任教于江苏省徐州市高级中学。

自我教育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有效的途径。所谓自我教育指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外因(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下,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一切达到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活动与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呢?自我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如何培养自我教育的几种实施方法分别加以简要论述。

一、说明式自我教育法

这是自我教育法中最基本的实施方法。指通过受教育者在客观事实面前,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自我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如在进行关于“人与人之间提倡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教学中,首先组织学生就社会生活中的众多的人际现象展开讨论,从中得出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论断,并最终得出“人们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是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的最基本环节,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生活准则” 的结论。

又如在关于“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事先准备素材的情况下,运用课堂演讲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事例,说明道理。

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又发挥小先生的作用,将自我教育提高到学生教育学生的角度上。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探求心理或意见不一时,则可以采用“民主对话式”的讨论,持不同见解的同学都可以发表意见,展开争鸣,通过求大同存小异,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教师则只需适时加以引导,归纳就行了。除了以上所列举的讨论式、对话式之外,自我教育法还包括自我阅读式、参观访问式等等。

这里着重指出的是,自我说服教育法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在接触(直接或间接)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基础上,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因而,要避免对是非评价的简单化和评价标准的单一化。要做到立足于事,导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在课堂上造就一种宽松、平和、民主的气氛。

二、榜样式自我教育法

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道德标准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法,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让受教育者在一定的范围中找出榜样,分析榜样,并立志以榜样为典范来自我激励的方法。

如在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学中,为了转变部分同学错误的荣辱观,安排学生通过媒体认识“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标兵”,寻找“我身边的先进人物”,并带回课堂向同学们宣讲,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先进人物身上平凡而又伟大的具体事例启发大家提高对思想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加强道德修应当指出,运用榜样式自我教育法时,不可对榜样求全责备。过分求全,会令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望而却步,反而产生不了自我激励的作用。事实上,抛开了“高、大、全”的榜样框子,在学生的接触面中,各种类型的榜样是层出不穷的。此外,要允许学生从不同层次的需要出发,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寻找各自的榜样,使榜样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三、实践式自我教育法

这是一种把知与行统一起来的教育方法,即教育者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学习、劳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觉悟的方法。

如在关于“学会自立”的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让他们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吃苦耐劳,注重亲情等品质。其次,借鉴现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代化、文明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等地及国外通行的学生社区服务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体验奉献社会的快乐。课堂上再引导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实践使学生很自然地得出“自立既是锻炼生活能力的过程,又是养成良好品德的过程”的结论。

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时,则可相对集中一定时间,让同学亲身走向社会,在社会各行业中领会党的政策的正确性以及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在现实环境中自觉接受形势政策的教育,比起任何课堂教学方式都要有效得多

四、品德评价式自我教育法

即自我评价法。这是一种通过受教育者对自我行为的评价,从而促使自我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上进的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受教育者在自我做出或肯定或否定的品德评价时,或唤起对缺点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或对自身优点产生注意,调动内驱力,保持发扬这种优点。当学生逐步用自身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去限制克服消极因素,自我教育意识自然会得到强化与发展。因而,这种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经常的使用。但是不论是组织自我评价还是有意引起学生内心的自我评价,都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切不可无限上纲,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或得到肯定评价或得到否定评价的同学,这是关系到使用品德评价式自我教育法成功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才是多样性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具特色的个性才华。因此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应该看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所谓个性是指在人生观支配下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其特点表现为普遍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即同一时代的人群,个性中有着共同点,比如现在学生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具有这一时代印记的普遍特点;但是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又因不同的性格、气质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以班集体为教育客体,针对的是他们的共性特征,很难涉及到每个学生个性中的特殊性,当然,找学生单独谈话,或进行家访可以弥补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但笔者认为最好的、行之有效的个性教育的方法是对其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求教、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它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自我要求为开端、自我完善为目的,经过自我体验、自我践行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个过程。它是让学生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完善个性,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只有这样不断的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才有可能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认知自我,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将自我教育的种种形式有机地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去,是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中学德育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并最终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梁云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J].科学教育家,2007(7).[2]邵献平.层次思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中介思维方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3]陈卫东.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M].教育学刊,2008(1).

下载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思维与教学实践

    创新思维与教学实践 曾德江(机械职业教育.ISSN1007-1776.2002(7))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及实施,实践表明采用正确的方......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创新教育 南昌市洪都小学 邹文娟 邹文娟,女,2000年毕业于南昌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新课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政策......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类型:免费资料 加入时间:2006年5月11日15:35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转帖--作者不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其共性在于明理、激情、......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情感教学(范文)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情感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设多姿的情感情境,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积极参......

    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思维已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智能所替代,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浅谈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小学,习作差一些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马山县永州镇州圩中心小学 农霞 摘要: 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社会。而明日的社会将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刘柱红 (遵义县虾子镇南坪中学563125)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在中学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