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20年南宁科技计划项目
附件1
2018-2020
申报指南年南宁科技计划项目
南宁市科技计划管理联席会议
2017年7月
目录
前 言...............................................................5 南宁科技重大专项......................................................6
一、现代工业主导产业................................................7 重大专项1:电子信息制造业........................................7 重大专项2:先进装备制造业........................................8 重大专项3:生物医药产业..........................................9
二、农业特色产业...................................................10 重大专项4:农业特色产业重大技术攻关与示范.......................10 重大专项5: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区建设.........................11 重大专项6:农业脱贫攻坚科技示范区(村)建设.....................12
三、生态环保产业...................................................12 重大专项7: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12
四、民生科技重大专项...............................................13 重大专项8: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培育建设.13 重大专项9:重点病种诊疗技术及规范化研发与应用示范...............13 重大专项10:民生科技成果惠民平台建设与示范......................14
五、特色重大专项...................................................14 重大专项11:“一带一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4 南宁重点研发计划.....................................................15 项目1: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15 项目2:石墨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16 项目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与示范.............................17 项目4:生物制造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19 项目5:轻工、食品、制糖造纸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19 项目6:汽车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应用示范.......................20 项目7: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装备研究及应用开发.......................20 项目8:节能共性关键技术、新能源技术装备研究开发与示范...........21 项目9:粮食与生物种业创新.......................................22 项目10:农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3 项目11: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24 2 项目12:园林特色花卉培育与应用..................................25 项目13:畜禽水产关键技术研究....................................26 项目14: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27 项目15:农林病虫草害防治........................................27 项目1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9 项目17:糖料蔗高产高糖“双高”基地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0 项目18: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及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0 项目19:“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30 项目20:“美丽南宁”农业科技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31 项目21:大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抗旱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31 项目22: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32 项目23:医疗卫生技术创新研究....................................33 项目24:生物医药与中药民族药创新技术研究........................35 项目25: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与示范..............................36 项目26:社会养老产品开发及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37 项目27: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交通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7 项目28:特色旅游、文化保护传承、教育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38 项目29:标准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后补助).....................40 项目30:高层次研发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与建设......................40 南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41 项目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41 项目2: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与关键技术攻关.........................43 项目3: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研究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43 项目4:军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44 项目5: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能力建设.............................44 项目6: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后补助...............................44 项目7: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促成技术交易奖励性后补助.................46 项目8: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示范.......................47 项目9:核心专利产业化...........................................47 项目10: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后补助..............................48 项目11: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49 项目12:中小微企业专利信息推送..................................50 3 项目13:县(区)重点产业专利导航................................51 项目14:专利信息管理和资助奖励系统开发..........................52 项目15: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补助..................................52 南宁科技基地专项.....................................................53 项目1: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示范................................53 项目2:“星创天地”建设示范......................................54 项目3:特色种质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54 项目4:科普能力建设与示范.......................................55 项目5: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与科技扶贫服务.....................55 项目6: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56 项目7: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培育建设..................................57 项目8: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培育与建设................................57 项目9: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57 项目10:高层次人才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市科技局与市人才工作领导办公室共同管理)........................................................57 项目11:南宁市人才特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项目计划................58 项目12:中小学发明创造示范单位培育...............................59
前 言
南宁科技计划是南宁市人民政府为加快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设立的,支持和引导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体系。
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治区“两个建成”战略目标以及南宁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南宁渠道”升级、绿城品质升级、深化改革升级、法治南宁升级、民生福祉升级“六大升级”工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场配臵技术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整体思路,将南宁市科技计划整合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基地专项。2018年将在2017年过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围绕“六大升级”工程,优化项目布局。
“十三五”后三年,根据市政府提出的集中资源支持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的要求,南宁市科技计划将按照“服务大局,落实改革,突出重点,优化投入,创新机制”原则,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项目和关键技 术的倾斜,重点围绕打造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产业、优势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等创新发展名片,凝练重点科技项目,完善创新链条,合理配臵资源,每年选取1-2个科研领域试点加大投入力度和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以项目带产业,系统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形成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其中,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聚焦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公共需求和民生科技优先领域,支持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工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南宁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以应用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性支撑和引领;技术创新引导专项,以后补助、绩效奖励、创业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事业单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激励企业加大自身科技投入,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南宁科技基地专项,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能力提升,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我市科技创新的条件保障能力。
南宁科技重大专项 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业特色、生态环保、大健康产业等创新发展名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获得一批重大新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及示范性规模生产等标志性成果;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一、现代工业主导产业 重大专项1:电子信息制造业
课题方向1:支持智能电子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产品、移动云服务、新一代通信与网络设备、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制造等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数字音视频产品、电子产品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研发与应用。
课题方向2:支持智慧城市建设、云平台建设、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研究开发适用软件,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开展数字化企业、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生产、流通、物流、公共服务等行业开发和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开发及示范,支持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车间、智慧小区、智慧社区等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3:支持培育发展北斗终端产业与服务业,开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位臵信息挖掘与智能服务、高性能组合导航、终端性能检测认证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北斗导航应用示范,北斗导航新型运行模式开发,开发北斗兼容型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和 嵌入式软件、个人移动信息终端芯片、通信卫星地面用户终端、便携式多媒体终端,以及适应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芯片产品、天线产品。
重大专项2:先进装备制造业
课题方向1: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加快汽车、机械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机械研发与应用,支持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带动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课题方向2:以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为龙头,开展纯电动公交客车、小型纯电动汽车、新能源专用车、混合动力客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电助力转向、电制动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课题方向3:大力开发以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推动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提高智能制造、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研发大型、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型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开展以3D打印快速成形技术为主的无模快速制造8 技术应用开发。
课题方向4:支持航空航天、高铁轨道交通、汽车、桥梁、计算机、高档家电用铝组件、新能源及节能电子产品等的铝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重大专项3:生物医药产业
课题方向1:以现代中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为发展主导方向,重点支持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物医药产品研制和重大疑难病症的诊断、防治;支持开发重组蛋白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多肽类药物、分子诊断试剂/试剂盒等生物技术产品,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研究,申报并获得新药证书,大力推动首仿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在研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课题方向2:中药特色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围绕广西中药壮瑶药优势,充分利用优势特色中药和民族药资源,重点进行壮药瑶药新药创制,开展并完成复方配伍、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以及药效学、毒理学等新药临床前评价研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民族药新药、新药制剂或保健品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并申报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或医疗机构制剂生产批文。发展以中药材为主药食两用功能保健食品。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支持健康产业发展、加强中药质量与资源保障、满足社会医疗保健和用药安全的需求,加速 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课题方向3:中药民族药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中药民族药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中药新药研发、中药分析测试、安全评价、公共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壮瑶药、新型制剂、中成药二次开发等创新能力建设。
课题方向4:中药种植及产业化。支持广西道地及名贵药材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探索从药材品种选育、种植、加工、研发到生产等全过程的产业链创新,发展以中药材为主药食两用功能保健食品,推动特色药材产业化发展。
课题方向5: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高性能诊疗设备、数字化移动健康设备、医学影像、植入材料与制品、诊断试剂、中高端康复辅助器具、中医特色诊疗设备等领域的研发创新。支持组织再生细胞自动分离仪的研发与产业化,鼓励申报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行业准入许可。
二、农业特色产业
重大专项4:农业特色产业重大技术攻关与示范
围绕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花卉苗木、桑蚕、食用菌、生猪、草食动物、罗非鱼10大种养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南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针对南宁市“10+3”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开展农业新品种育、繁、推关键 10 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申报要求:
(1)引进、选育、繁育(或研发)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引进或研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发农业新产品,发布实施技术标准,申请发明专利,完成其中3个(项)以上;
(2)课题完成后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含辐射带动区),年新增产值10%以上;
(3)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面积连片500亩以上,辐射面积1500亩以上;动物养殖规模200亩以上。
(4)品种引进、选育、繁育和示范推广要有品种登记证书(审定证书)或中试报告。
重大专项5: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区建设
支持创建国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高新区,围绕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重点支持园区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及其它创建工作,重点支持高效优质种养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园区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保鲜、储运、加工,新设备及产品开发应用,“互联网+”与智慧农业示范,以及“星创天地”、“空中农贸市场”等服务平台建设示范等。
申报要求:
(1)总项目以园区所在县区科技部门为申报主体,子课题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实施;
(2)每个园区或高新区可以申报若干课题,每个课题体现一个内容,课题名称为“农业科技园区(高新区)建设——…(如 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示范)”
(3)2个课题以下(含2个课题)的只能作为重点项目实施。
重大专项6:农业脱贫攻坚科技示范区(村)建设 支持在马山、上林、隆安、邕宁四个县(区)重点贫困乡镇、贫困村和生态移民区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区及科技示范村建设。
申报要求:
(1)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为申报主体或产学研联合申报;
(2)农业科技示范区面积规模连片500亩以上,拓展区域面积1000亩以上,辐射区域面积3000亩以上,以农户出土地、劳动力,或者公司提供品种、技术、农资并负责收购等方式直接带动贫困村1个、贫困户50户以上;(3)优先支持在以上4个贫困县区已开展项目开发或基地建设投资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等单位。
(4)由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邕宁区科技部门组织推荐并实施管理。
三、生态环保产业
重大专项7: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黑臭水体、大气和土壤等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技术研究及示范,支持重金属、危险化学品、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工业、农业用地土壤污染开展生态调控、钝化阻隔、生物、植物修复技术及协同修复技术集成的研发与示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支持环保管家服务、环境质量检测、污染监控和预警预报系统等环保创新平台构建,支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基地等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建设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平台,开展环保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推进环保产业发展,为生态南宁建设提供支撑。
四、民生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8: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培育建设
支持医学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创新团队培育建设,开展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发,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培植一批进入全区先进行列的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有效提高重大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防治水平。支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建设,搭建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平台,鼓励参与多中心临床研究,提高我市临床医学水平及生物医药科研能力。鼓励开展精准医疗临床研究及实践,支持联合建立精准医疗中心,培养建立精准医疗团队,提高精准医疗服务水平。
重大专项9:重点病种诊疗技术及规范化研发与应用示范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及妇儿病、消化系统疾 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应用分子生物、细胞免疫、影像、微创介入、生物工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现代技术,重点研发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应用研究,制订安全、高效、稳定、可推广的规范化诊疗方案。
重大专项10:民生科技成果惠民平台建设与示范
支持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生活的集成技术示范应用、实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应用、民生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实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五、特色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11:“一带一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南宁科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重大、成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课题方向1:围绕“中国制造2025”、自治区和南宁市科技发展重大需求,支持从欧洲、美洲、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工业4.0、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重大、成熟、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到南宁市实施转化、产业化。
课题方向2:围绕南宁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的先进、适用推广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南宁渠道”承接、转移发达国家和 14 地区科技成果的作用,面向东盟、巴基斯坦、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推广、转化重大科技成果。
课题方向3: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引进国家“985”、“211”高校和驻邕高校、科研院所可转化产业化并能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到我市转化应用,推动我市经济创新发展。
重大专项12: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能力提升专项 完善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导入中关村优势创新资源,带动人才、资本、技术、金融等各类双创要素在南宁集中融合,构建独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基地创新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支持入驻基地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带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
南宁重点研发计划
围绕打造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产业、优势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等创新发展名片,聚焦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公共需求和民生科技优先领域,支持事关南宁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引进创新与转化应用,以及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
项目1: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课题方向1:加快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板带材制造与成果转 化,开发航空航天用超高强铝合金预拉伸厚板、乘用车覆盖件用新型快速时效响应铝合金薄板以及海洋工程用耐蚀铝合金板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研究铝合金成分、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和组织演变对强韧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攻克板材组织均匀性、高成形性、高表面质量等技术难题,并实现产业化。
课题方向2:研究高纯高洁净铝熔体制备技术,探索高品质铝合金大规格铸锭凝固过程、凝固结晶相及缺陷控制机理,攻克高合金化铝合金成分和组织均匀性控制难题,重点支持在铝合金熔体净化与凝固组织控制、高品质铝合金大规格扁锭制备、高品质超高强铝合金大规格圆锭制备等技术领域开产技术研究,建成示范生产线。
课题方向3:支持以铝合金为基体,开展适用于TIG、MIG、激光焊、复合热源焊的含稀土钪铝合金焊丝以及高性能锡电子焊接材料研发,支持高精度电子铝箔的研制和产业化。
课题方向4:开发铝基金属新材料,加快推进铝精深加工,支持铝合金产品在交通运输、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家用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
项目2:石墨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课题方向1:支持石墨烯上下游应用的研究开发,支持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应用,支持石墨烯基复合功能材料开发,创制具有导电、导热、耐磨、增强等功能的新材料及器件。
课题方向2:支持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纯元素及化合物、表面功能材料、高品质新型有机活性材料、高品质无机颜料、新型膜材料、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电子功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课题方向3:支持碳酸钙深加工关键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滑石、膨润土、重晶石、高岭土、大理石、花岗岩、页岩石等非金属矿的应用技术研发,开发非金属矿物涂料、颜料、功能性填料及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纳米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高附加值的新型功能、结构材料,新型能源、电工、电子材料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等。
课题方向4:支持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石化产业链下游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支持石化炼油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高值化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支持新型混凝土、节能墙体材料、建筑涂料和建筑密封材料等绿色建材新产品研发与试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环保型农用化学品研发。
项目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与示范
课题方向1:支持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政务、产业、民生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示范,支持操作系统、中间件、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移动端和云端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面向东盟的小语种软件、少数民族语言软件研发,支持工业 软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应用,支持信息安全软件研发和服务。支持基于监测、GIS空间数据的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研发。
课题方向2: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二维码标识技术、安全认证核心技术研发,开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器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支持物联网开源智能开发平台、智能感知终端/网关、RFID、M2M 终端、核心系统芯片、模块与敏感元件、光纤传感器等核心产品研发,支持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智能城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3:支持智慧城市建设、云平台建设、大数据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开发及示范,支持数字化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制造、移动云服务、下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制造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电子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研发与应用。
课题方向4:推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重点支持 “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课题方向5:加快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位臵信息挖掘与智能服务、高性能组合导航、终端性能检测认证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开发智能化、18 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高灵敏度北斗导航产品及系统,支持研发北斗兼容型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和嵌入式软件、个人移动信息终端芯片、通信卫星地面用户终端、便携式多媒体终端,以及适应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芯片产品、天线产品。
项目4:生物制造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
支持工业酶分子改造与绿色生物工艺、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改造、开发先进生物技术路线生产生物基产品、工业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创新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产品开发及技术研究;木薯、甘蔗生物工程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生物过程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及其它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开发;特色生物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生产技术优化和产业化研。
项目5:轻工、食品、制糖造纸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课题方向1:支持食品加工、制糖、造纸、纺织等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深加工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关键设备的研发及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示范等。
课题方向2:支持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甘蔗汁物理澄清技术及配套蒸发、煮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支持开发包括黑糖、红糖及具有保健功能砂糖等产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以甘蔗汁为原料生产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黑糖、红糖等具有保健功能系列砂糖,实现制糖生产产品多样化。
课题方向3:支持开发具有保全甘蔗高级脂肪醇、多酚类物 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风味物质的具有甘蔗风味的饮品及果酒、果醋生产技术。
项目6:汽车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1:支持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控制系统等技术、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课题方向2:支持纯电动微型车、纯电动城市公交车、混合动力多功能乘用车等产品开发,新能源汽车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示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开发;汽车产业节能降耗技术研发。
课题方向3:支持汽车零部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开发结构、功能、性能等均达到较高技术水平的汽车散热器、照明部件、智能仪表、传动总成等新产品。
项目7: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装备研究及应用开发
课题方向1: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测控装臵、智能仪器仪表、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与专用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及多功能、智能化、适用型的装备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
课题方向2:支持工程机械、制糖设备、环保装备、电力设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装备研发;机械产业节能降耗技术研发;大型矿山综采设备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3:支持飞行器关键零部件、专用装备,民用航空材料研制,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配套用关键零部件、交通运输配套装备、建筑机械及工程机械、汽车零 20 部件、精密零件、复杂零件、大型零部件加工工艺等研究开发及试制。
课题方向4:支持研发大型、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型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研究开发智能控制器及控制系统等大型工程机械,开展以3D打印快速成形技术为主的无模快速制造技术应用开发。
项目8:节能共性关键技术、新能源技术装备研究开发与示范
课题方向1:支持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余热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等行业高效节能产业技术和装备研发;支持高效放电回馈式电池化成技术、蓄电池高效低能耗极板制造技术、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高效节能新型建筑材料、节能交通工具零部件、智能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等关键技术装备及新产品研发。
课题方向2:支持光伏电池及其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研发;热利用产品,太阳能生产装备及太阳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技术及装备研发;超、特高压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以及特种输变电装备及技术研发。
课题方向3:支持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支持开发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绿色建材,重点发展绿色墙体、绿色屋面、绿色门窗等建筑部品新产品研发,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成套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4:支持减排与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示范,废水处 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开发与示范,支持开展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场地污染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9:粮食与生物种业创新
围绕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花卉苗木、桑蚕、食用菌、生猪、草食动物、特色水产及特种动物、经济林、中草药等我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种质创新、基因挖掘、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科技创新链条,提升我市育种自主创新能力、育种基础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课题方向1:农业主要特色新品种的引选与扩繁
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为重点,强化多性状的协调改良,重点开展水稻高产、优质功能型(富含铁、锌、硒,低富集镉、铅、砷、汞)等水稻品种创制与选育,粮饲兼用及甜、糯玉米杂交种选育,以及地方特色杂粮如旱藕等品种挖掘,特色果蔬、花卉、蚕桑、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水产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良种体系保种和选育,地方特色畜禽优良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申报要求:
(1)通过本课题实施引选出有独立知识产权新品种1-2个,且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或登记,获得审定或登记证书;
(2)示范推广100亩以上。
课题方向2:农业良种繁育与种子种苗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
开展主要农作物及畜禽水产品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新兴水果、花卉、林木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的产业应用,蔬菜、桑树、瓜类、中草药、特色淡水养殖及特种养殖品种繁育等技术的工厂化育苗示范,建设一批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繁育示范基地;开展主要农作物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建立针对不同农作物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标准,提高种子质量和种子生产效率。
申报要求:申报新品种引进、选育课题要求有品种登记证书(审定证书)或中试报告,申报新品种繁育和示范推广课题要求有新品种登记证书(审定证书)。
项目10:农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方向1: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应用 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创建,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多元化新品种开发利用,轻简栽培、互联网+农业、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本增效和标准化栽培等技术集成示范,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青年农场主,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课题方向2: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我市主要作物的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 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作物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水肥一体化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不同地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不同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课题方向3:富硒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生物富硒与有机循环农业结合、土壤硒活化技术研究,富硒作物品种选育,富硒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富硒阻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富硒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
课题方向4: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重点开展特色果蔬栽培设施设备研发;产季调节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逆境安全生产栽培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适宜设施生产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设施栽培标准化、轻简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技术研究;设施农业新品种引进、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设施农业连作土壤可持续利用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等。
项目11: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
课题方向1:林业生物技术利用与高效培育技术示范
围绕用材林良种(新品种)提质增效目标,以植物组培技术为基础,按需培育优质锯材、纸浆材和高抗逆性转基因林木新品种;开展新品种无性繁育技术的提升研究,建设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和花卉优良品种推广示范基地。
课题方向2:林木良种定向选育研究与应用
开展用材林、经济林优良品系进行良种繁育、立地选择与评价、密度调控、干型调控、生长模式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林木大径材、无节良材、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的用材林和经济林良种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并进行推广。
课题方向3:林木可持续经营研究与示范
开展森林复合经营(含混交林)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复层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地力维持、水土保持及森林碳汇等的影响与调控机理,开展林业生态恢复技术、经济林园艺化丰产高效培育技术研究,进行规模化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示范。
课题方向4:林下经济种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我市各地海拔、气候、日照以及降雨量等自然环境特点,研究适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品种和模式,建立林下种养技术示范基地,通过搭建企业、农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平台,提高林下经济种养殖的质量及产量。
课题方向5:林木加工综合技术开发
开展木材加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木本香料林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加工附产物综合利用研究。
项目12:园林特色花卉培育与应用 课题方向1:特色花卉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与品种选育 通过调查,收集适合我市气候条件的珍稀、名优花卉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诱变、转基因等技术手段,选育出观赏价值高、适用性强、生长速度快的花卉新品种,以满足我市不断提高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水平的需要。
课题方向2:特色花卉高效培育与应用研究
重点研究特色花卉种苗快速繁殖及成品苗快速培育技术,解决园林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为我市建设宜居、宜业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服务。
项目13:畜禽水产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方向1:草食畜禽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草食畜禽新品种引进改良及提高繁殖率关键技术研究,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优良牧草引进快繁与产业化示范,新型饲料开发,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等。
课题方向2:水产养殖综合技术开发
开展循环生态养殖、稻田生态养殖等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研究,特色淡水养殖品种、江河濒危鱼类品种规模化繁育研究,微生物制剂及生物浮床在淡水、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等研究,淡水渔业重大疾病检测诊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方向3:畜禽疫病防控技术
开展动物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攻克动物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的核心技术,重要疫病高通量快速检测芯片开发。
项目14: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
课题方向1:新型安全农副产品贮运保鲜技术研发 开展生态型保鲜技术与产品研发,物理、生物保鲜技术及产品研发,果蔬物流保鲜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果蔬生鲜配送安全贮运减损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课题方向2: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臵的研究开发及可追溯等应用,富硒食品生产加工精准检测技术及产品评价研究;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及伪劣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与可追溯等应用。
课题方向3: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副产物高值化利用 开展传统特色水牛乳制品工艺挖掘,新型功能乳制品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特色水果风味高保真无害化加工技术,健康粮油、肉制品食品研发;开展特色动植物功能成分及活性物质的分离、提纯,开发功能性食品、药品、添加剂等;健康肉制品冷链物流关键技术研发;蚕桑茧丝绸加工技术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农产品加工附产物的开发利用;基于消减粮食重金属污染的加工技术研究。
项目15:农林病虫草害防治
课题方向1: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开发与示范
开展香蕉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和试验推广示范;抗、耐枯萎病优良品种培育;二级健康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生防菌剂、功能型生物肥的开发与示范;蕉园土壤生态 调节增产技术;香蕉枯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与减损技术应用示范,香蕉枯萎病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2: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开发及示范 围绕黄龙病病原及其寄主、传播媒介进行研究,通过黄龙病病原菌的培养、遗传多样性、致病相关基因的敲除及其他相关病原的研究,阐明黄龙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通过对木虱种群调查、分类及黄龙病其他传播途径的研究,全面深入了解黄龙病传播的媒介;通过对寄主植物转基因的相关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互作的研究,深入了解寄主植物的防御机制;通过对柑橘无病苗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及柑橘不同栽培方式对黄龙病的影响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苗木经营管理模式和切实有效的栽培方式;支持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
课题方向3:林木重要蛀干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示范 针对近年来我市主要林木品种的重要致死性蛀干害虫开展种类及危害调查,明确不同种类蛀干害虫在我市内的分布情况,结合林木分布、气象数据等分析其扩散及危害风险;开发和利用重要蛀干害虫本土优势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昆虫;开发和利用重要蛀干害虫成虫性引诱剂或植物源引诱剂。研发以天敌昆虫防控幼虫,引诱剂防控成虫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综合防控释放技术与产品,形成重要蛀干害虫综合防控措施与规范。
课题方向4:南宁市农林生态系统重大入侵生物综合防控 研究主要入侵生物的生态分布及危害本底,绘制主要入侵生物电子图集;建立相关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明确主要入侵生物的 28 形态结构、入侵、定殖、扩散、致害等关键生物学参数,分析其入侵风险,发现可用于鉴别的分子标记和可用于防治的生物学靶点。研发针对主要入侵生物的快速识别、环境友好型灭除、生态修复与调控等新技术与产品,形成重大生态入侵危害防控技术措施与规范。
课题方向5:新型生物农药技术开发
开展植物源植物有效成分研究及产品开发利用,采用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合成的无毒高效植物营养素,用于防治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实现环境和农作物产品零农残的质量安全保证;通过自然筛选及人工诱变相结合方法筛选高抑菌作用微生物菌株,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其他杀菌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微生物杀菌制剂的研发与示范。开展微生物源除草剂的筛选及其综合技术应用示范。
项目1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重点支持转化具有自主研发和重大突破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工新产品、新型农业设施和农机装备、“互联网+农业”等产业化程度高的科技成果;支持储藏与物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材料,林木、花卉、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加工;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动植物疫病防控及防灾减灾等技术成果。
申报要求:
(1)属商业化育种或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课题,必须由企业牵头或产学研联合申报,采用后补助方式;(2)属公益类成果转化课题,采用事前立项资助方式。
项目17:糖料蔗高产高糖“双高”基地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糖料蔗“双高”基地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糖料蔗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支持甘蔗优良新品种引进选育、高效繁育技术研究。
项目18: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及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糖料蔗、果蔬、粮食、木薯、林产品等主要农业产业机械化综合机具开发、农业农机农艺融合规模化生产技术示范、农业规模化综合节水和病虫害防控作业机械化开发与应用。开展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装备研究与应用;开展与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相配套的农艺管理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
项目19:“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支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的技术开发,支持开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卫星遥感大数据应用、信息进村入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管理等技 30 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开展移动农业技术服务网络、网上动植物远程医院、远程农技培训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示范。
项目20:“美丽南宁”农业科技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方向1:有机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大宗农作物茎杆、叶片及畜禽排泄分泌物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药害修复技术研究;开展光伏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
课题方向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成套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适宜偏远村屯使用的小型环保垃圾焚烧炉的研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示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项目21:大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抗旱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筛选和推广种植适用于石漠化地区村镇的经济绿化植物,推进复合种植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支持开展大石山区的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和石漠化机制研究,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整合技术体系。针对大石山区的缺水问题,推广适宜的节水抗旱新品种及栽培技
术。
项目22: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1:黑臭水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内河黑臭水体内源控制、水质净化、水动力改善及生态修复技术开发研究及集成应用;加快重点行业废水、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等污染物残留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城镇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处理技术开发及应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2:大气污染监控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支持大气物源清单、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污染监测大数据收集、挖掘和利用。支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污染控制等技术研究,支持大气污染物监测、溯源追踪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建立健全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体系。支持开展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
课题方向3: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支持水资源环境质量监测、应急监测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中初期雨水控制与净化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等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支持现代节水关键技术,综合节水管理与技术集成示范等适用技术。支持再生水利用技术研发与风险防控、雨洪资源安全利用技术与示范。
课题方向4:土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重金 32 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工业用地土壤污染开展生态调控、物化、生物、植物修复技术及协同修复技术集成的研发与示范。支持城市固体废弃物热处理、生物处理、高效干化、醇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示范。
项目23:医疗卫生技术创新研究
课题方向1: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关键技术及诊疗规范研究与应用示范。应用现代医疗技术、传统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重点开展城乡居民中常见多发的妇幼老年、慢性、五官、传染性及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疾病的先期预防策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后期康复关键技术及治疗新方法等研究。研究开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病种急需突破的诊疗关键技术,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规范化研究,并进行应用推广示范。开展职业病防治基础研究,支持职业性尘肺病等治疗方法研究;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科研创新与技术推广协作机制,支持危重孕产妇救治及转运体系建设及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方向2:各级医疗机构适宜特色卫生技术研究应用与示范。支持县以下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研究,推广应用的早防、早诊、早治的适宜诊疗方案、技术、方法和产品开发,支持中药民族药医技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支持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开展临
床疗效评价研究并建立研究病种的防治技术规范化研究。支持医教结合康复教育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探索特殊教育人群的康复和教育融合技术研究与推广。
课题方向3:计划生育新技术及先天遗传疾病产前诊断及早期干预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针对本市区域新生儿先天缺陷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疾病,开展先期预防策略、产前诊断、早期干预适宜技术和计划生育适宜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致新生儿先天缺陷的遗传疾病发生率,提高人口健康水平。
课题方向4:艾滋病防治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推广。支持建立多中心的艾滋病防治创新科研与技术推广平台、艾滋病新发感染检测技术平台及艾滋病耐药检测技术平台。开展艾滋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研究,艾滋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研究等;支持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艾滋病及其机会性感染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免疫保护机制的基础研究;加快艾滋病防治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消化和推广应用,提升我市艾滋病防治整体科技能力和水平。
课题方向5: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及示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医疗资源进行融合,开展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技术集成应用。
考核指标:
(1)研究成果应为建立某种疾病模型、预防控诊治护理方法的评价及研发、建立相应技术规范;(2)在核心期刊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等;34(3)建立示范点,明确推广覆盖面。申报要求:
(1)优先支持医疗机构特色学科或特色诊疗中心培育建设;(2)鼓励县、乡、村、社区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或特色诊疗中心建设;其中,课题方向1-4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
项目24:生物医药与中药民族药创新技术研究
课题方向1:生物技术药物研制。支持针对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疑难病症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开发重组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多肽类药物、分子诊断试剂/试剂盒疫苗以及生物靶向诊断试剂等新技术和新产品。
课题方向2: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种源、药源基地建设。支持大宗、道地、紧缺、特色中药民族药主要药材品种野生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确定所需驯化的药材物种;筛选优良种质,并对其进行快繁技术研究,制定良种繁育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种苗质量标准;开展规范化生态种植和绿色加工技术体系研究。
考核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制定技术标准1项以上。申报要求:
(1)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
35(2)要求申报单位已有成功繁育的研究积累。
课题方向3:中药民族药新药产品和制剂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支持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药壮瑶药新药研发创新;支持中药壮瑶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研究;支持传统优势中成药二次开发。支持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原料药等生产技术标准、工艺技术规程、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标准研究。支持中药壮瑶药医疗机构制剂开发及中药保健品等新产品研究开发。
考核指标:新药产品和制剂产业化的,项目实施后,年新增产值800万元以上。
申报要求:
(1)申报牵头单位是制药企业,并已通过GMP认证。(2)优先支持获得发明专利的新药、制剂及保健品,并申请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准文件的。
(3)2008年以后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准文件或新药生产批文及产业化开发的,可申请后补助项目。
项目25: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与示范
开展真菌毒素、农药残留、抗生素和激素类等方便、快捷、高通量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食品添加剂、抗生素、非法添加物的快速检测,或者实现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形成广西地方快速检测方法标准。支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量值溯源方法研究与检测试剂盒开发。开展药品质量安全研究,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 36 控制等研究。
项目26:社会养老产品开发及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 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创新研究,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技术研究。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及示范,支持老人康复辅具、预防保健用品用具等产品研究及开发。
考核指标:开发新产品、新系统平台1个以上。申报要求:
(1)优先支持具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2)研究成果有明确应用单位,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对养老产业发展示范效果显著。
(3)优先支持以取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
项目27: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交通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方向1:安全生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支持开展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示范;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重点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风险隐患安全检测监测、监控和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处臵机制与技术研究;开展粉尘、化学因素等危险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开发。
课题方向2: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支持消防安全
监管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气象、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精准预报预测和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支持地震机理与监测预报技术、地震成灾机理与减灾技术、地震灾害评估与应急处臵技术研究;建筑物、市政工程等抗震减灾技术集成应用推广。支持城市内涝防治技术及其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应用。
课题方向3:交通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交通领域灾害防治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支持开展交通安全领域的预防、控制、救援技术和系统研究应用;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新技术及路面新材料的研发;支持开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研究。支持地铁运营与维护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开展地铁安全防灾新技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城市公交、地铁等综合交通枢纽支持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4:科技强警、社会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 支持开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警备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用高效的立体监测预警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分析挖掘技术、保密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加强社会基础信息共享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强化社会安全基础信息综合应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型犯罪侦查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构建社会安全立体防控技术体系。
项目28:特色旅游、文化保护传承、教育创新技术研究与 38 应用开发
课题方向1:智慧旅游技术及新兴旅游业态研究与开发。支持旅游线路智能推荐技术研发;支持旅游安全预警、救援系统及景区客流评估等旅游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支持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产品技术研究与示范,智慧旅游综合展示平台建设;开展具有区域、民族、生态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支持城乡特色旅游业态研究与开发示范。
课题方向2:文化保护创新及新兴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承创新,改造提升陶瓷、红木、织锦、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支持创意设计、移动游戏、数字化音乐、网络影视与数字娱乐、网络化学习与数字出版、现代演艺等新兴网络文化服务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技术及平台开发和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3:教育教学创新技术的集成开发与应用。针对我市职业技术、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及特殊人群教育教学问题,支持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创新技术研究,支持“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医教结合康复教育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探索特殊教育人群的康复和教育融合技术研究与推广。支持职校社会实践的仿真实训平台、仿真教学软件及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开发推广等。支持职校开展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等专业创新,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29:标准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后补助)支持企业牵头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开展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开展计量器具及检测仪器研究开发。
申报要求:2017年内获得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或取得计量器具及检测仪器生产资格。
项目30:高层次研发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与建设 课题方向1:支持引进国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和大型企业等在南宁设立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创新中心等分支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科学研究等工作。
课题方向2:支持南宁市企业、科研院所(含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民办非企业科研单位)、南宁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和大型企业在南宁市共建实验室、检验检测平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创新平台,依托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工作。
南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激励企业加大自身科技投入,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
项目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对产业和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支持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支持以创业促就业的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创业服务机构内的创新项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较好完成技术创新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创新。
支持领域:1.电子信息(包括软件产品、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产品、通信产品、广播电视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交通产品、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等);2.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新型和高效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中药与天然药、化学药、新剂型和制剂技术及产品、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等);3.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
材料等);4.光机电(包括汽车产业、电力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机械产业、石化产业等);5.节能与环保(包括水污染防治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环境监测及应急和预警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等);6.新能源(包括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等);7.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安全测评类产品、安全管理类产品、安全应用类产品、安全基础类产品、网络安全类产品、专用安全类产品等);8.现代农业科技(良种培育:包括良种培育新方法、新技术;生物技术育种;农作物、林木、园艺植物品种培育与繁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与高效繁育;农业生物特色、专用新品种培育。新型农业投入品:包括新型药物、新型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新型饲料与添加剂。农业先进装备:包括种植业机械、畜牧水产装备、设施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9.高技术服务业(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新材料技术服务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等);10.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增加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投入。
申报要求:
(1)企业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2)优先支持填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表》的企业;(3)优先支持以取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4)支持承担过技术创新项目并较好完成的科技型中小企 42 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
计划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元。
项目2: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与关键技术攻关
支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选择国内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合作研究,引进一流技术、人才和设备,攻克技术难点,形成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以及产业化的技术标准。
项目3: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研究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 课题方向1:支持引进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先进技术和优秀科技人才,开展联合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合作研究,解决我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问题;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
课题方向2:支持企业在国外建设国际研发中心(可与国外机构或企业共建),吸引国际一流人才、技术、设备、成果等,扩大企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课题方向3:支持中国—东盟国际创新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面向东盟国家开展创新合作,共建创新中心、科技园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孵化器、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支持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技术示范推
广、科学家合作交流、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推动南宁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创新中心。
项目4:军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支持军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重点支持北斗导航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通用航空产业、信息技术升级换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军民两用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推广应用、军用电子技术推广应用。支持军工领域企事业单位,建设“军转民”产学研平台、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平台、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项目5: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支持国家级、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利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南宁)示范基地等平台,开展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支持我市科技中介机构与欧美和港澳台地区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国际科技合作服务;支持国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或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在我市设立技术转移中心。
项目6: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后补助
落实南宁市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和转化落地。重点支持购买转化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南宁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Ⅰ类项目: 购买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在 500万元以下的项目。
Ⅱ类项目: 购买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 44 在 500万元(含)至1000万元的项目。
Ⅲ类项目: 购买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
资助方式:奖励性后补助。经费安排:
Ⅰ类项目:补助技术交易金额的20%,单项成果补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Ⅱ类项目:补助技术交易金额的30%,单项成果补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Ⅲ类项目:补助技术交易金额的40%,单项成果补助额度一般不超过50万元。
成果交易双方属于隶属企业、关联企业(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控制股份达25%(含)以上、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中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含)以上、企业实际控制者为亲属关系)的,其补助比例和补助上限减半。
申报要求:
(1)只支持企业单独申报。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2)技术交易金额在10万元(含)以上;
(3)科技成果应在2016年1月1日(含)后完成交易,单个企业申报科技成果不超过3项。优先支持购买专利技术。
4.要求提供的材料:(1)科技成果持有证明;
(2)经全国各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认定登记的技术合
同。技术购买方的银行付款凭证和技术转让方开具的正式发票;
(3)上一年度企业纳税证明和财务报表;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任一年度成果转化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4)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总结报告(含交易双方是否属于隶属企业、关联企业的说明);
(5)免交《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可行性报告》、《查新报告》。
项目7: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促成技术交易奖励性后补助 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技术集成、科技成果系统化和技术推广与示范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在南宁落地实施。对促成、实现技术交易的南宁市境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奖励性后补助。按照其每年促成的技术交易额的1%给予,单个机构每年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资助方式:奖励性后补助。申报要求:
(1)补助对象:优先支持国家级、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单独申报;
(2)资助时间范围:2018年—2020年期间,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促成、实现的技术交易;
(3)申报单位提供促成并实现技术交易的项目名称、买卖双方名称、合同协议(包括技术合同和技术转移委托服务合同或三方技术服务合同)、发票及银行转账记录等单据证明。
项目8: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示范
支持县(区)级知识产权执法体制机制创新及提升能力,建设满足开展专利行政执法的工作体系,开展专利执法工作。
考核指标:
(1)建立涵盖县(区)专利行政执法队伍;(2)开展县(区)联合执法行动2次以上;(3)查处假冒专利、调处各类专利纠纷10件以上。申报要求:
(1)由县(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申报;
(2)可联合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知识产权(专利)服务机构共同申报。实施周期1年。
资助方式:事前立项资助。支持课题不超过10个,每个课题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
项目9:核心专利产业化
支持我市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现代生物、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专利产业化,实施的专利技术是近3 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且专利权有效,无知识产权纠纷。项目具备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市场前景好,示范带动性强。对已实施并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申报要求:
47(1)项目申报单位为我市行政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其它科技型中小企业;
(2)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上一年度盈利且销售收入不低于 300 万元,有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具备实施项目的相关条件;
(3)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列入培育的企业申报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资助方式:事前立项资助。每个课题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项目10: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后补助
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支持企业开展发明创造,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开发能形成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支持企业进行专利布局,培育企业核心技术专利集群优势;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和《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工作指南》。
考核指标:
(1)申报前两年新申请专利1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5件以上;
(2)完成1份核心技术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报告;(3)新建或维护使用企业专利专题数据库;
(4)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或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年度监督审核;
(5)获批成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或培育)企业(即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或 48 广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
(6)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普及培训或宣传活动2次以上,培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2人以上。
申报要求:
2015—2017年已获得自治区、南宁市本级科技(知识产权)相应项目支持的不再支持。
项目11: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
从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推动创造、促进转化、强化保护等方面着手,将县(区)、园区培育成具有较好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具备较强经济实力,能够将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融入县(区、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知识产权强县(区、园区)。推动县(区、园区)申报国家或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园区)。
考核指标: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2)建设1个县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点;
(3)形成1个以上特色、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专利信息分析报告;
(4)县(区、园区)域发明专利申请年增长20%以上;(5)开展县级知识产权培训2次以上;
(6)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即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或广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3家或新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企业2家;
49(7)申报国家或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园区)。申报要求:
(1)县(区、园区)科技部门牵头申报;
(2)各县(区)申报不同级别的试点示范时可分别获得一次立项机会。
项目12:中小微企业专利信息推送
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需求,开发公知公用技术信息服务、核心专利信息、重点专利竞争对手专利信息、全球外观设计专利信息、专利动态预警监控等产品群不少于3种。利用所掌握的专利信息资源为中小微企业设计专利信息运用特色服务解决方,通过微信、专项APP、短信、电子邮件等移动互联方式,向不少于1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有针对性的专业专利信息订制推送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获取和运用专利信息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专利信息运用能力。
考核指标:
(1)为中小微企业设计专利信息运用特色服务解决方案(不少于30家);
(2)每年每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有针对性的推送信息不少于24条,平均每月推送两次以上;
(3)指导中小微企业合理、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规避研发风险,提升小微企业专利申请数质量;
(4)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专利信息运用专题培训活动不少于3次。
第二篇:南宁科技工作简报
南宁科技工作简报
第12期(总第486期)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南宁市知识产权局 2015年5月28日
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南宁市活动在广西—东盟经开区开幕
5月18日,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科技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南宁市活动启动仪式暨科普广场宣传活动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帽山美食广场隆重举行。南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覃永武,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局局长梁展,广西--东盟管委会副主任张融健和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覃永武宣布活动启动,梁展、张融如何让科普工作更加贴进民生、更加惠民、更能充分调动和服务全体市民的创新创业,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方面分别致辞,并指出科普活动对“美丽南宁”建设和群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
当天,围绕“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在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美丽南宁生态乡村”、“花样南宁”及“海绵城市”建设宣传、惠民科普系列服务、青少年科普及大众创新创业等7大领域共39个专题上,39家单位、企业现场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务民生的活动,吸引了大批开发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累计发放科普进社区系列宣传册及技术资料3000多份,展出科普板报53幅,参与咨询、科普互动和健康检测服务700多人次。
(南宁市科技局 艾辉建)
2(高新区经发局 石清革)
武鸣县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5月7日,由武鸣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承担的武鸣县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项目(合同编号:201107024D)通过南宁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项目实施期间,武鸣县科技局和知识产权局制定出台了《武鸣县创新计划(2011-2015)实施方案》、《武鸣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完善了《武鸣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组建了武鸣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设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管理股,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特色产业1个,扶持专利试点示范企业12家。全县申请专利187件,年均增长77.67%;获专利授权81件;试点示范企业的专利产品产值87749万元,年均增长31.16%。(武鸣县科技局 潘欣华)
西乡塘区开展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西乡塘区活动
5月20日,西乡塘区在新阳街道办事处万力社区举行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西乡塘区活动启动仪式暨科普广场宣传活动。城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所、广西农职院、爱尔眼科医院等单位参加了活动。
活动当天,西乡塘区结合农业科技园区项目,邀请实施单位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上线下体验推广活动,向社区群众推广新型购物方式,现场约有300人参与网络放心购买蔬菜体验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作的科普展板和广西农科院蔬菜所带来的蔬菜新品种,各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现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800多份,接受400多人次咨询,并提供义诊检查等服务。
西乡塘区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还将举办开展“美丽南宁生态乡村”科普讲座进农村活动,举办香蕉、葡萄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及农业科技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培训等系列活动。
(西乡塘区科技局)
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邕宁区科普活动走进社区
5月21至22日,由邕宁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主办,邕宁区科技局、卫计局、食品药品监督局、人社局、妇联、电业公司、蒲庙镇政府承办,蒲庙镇红星社区协办为期两天的邕宁区“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科普进社区活动,共计40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邕宁区科技局主要领导作动员讲话,各有关部门设立科普宣传咨询点,就科学生活、科学用电、食品药品安全、计生、艾滋病预防、劳动就业保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宣等方面的科普知识进行宣传,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进行义诊和科普文艺演出及有奖知识抢答。整个活动期间,共为居民义诊和解答健康保健知识200余人;为居民开展科普宣传、咨询服务活动400余人次。发放卫生、计生保健用品300余份;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000余份。
(邕宁区科技局 谢金娜)
隆安县举行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广场活动
5月21日,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隆安县科普广场活动在隆安县小广场举行。该县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及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展板展示、赠送科普读物、现场咨询、互动等方式普及科普知识,内容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安全、有机产品、医疗卫生、防震减灾、气象、环保、农业、服务企业优惠政策、知识产权等方面,现场共发放各类资料5000多份(册)。
活动周期间,隆安县还将围绕“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主题,组织开展各项科技活动。一是组织各级科技特派员深入村屯开展农技课堂培训,6-
第三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以下简称我局)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加强我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局项目是指(以下简称公司)项目中安排,由我局组织实施,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我局项目的宗旨是保证安全稳定运行,解决我局发展、建设、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我局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第四条 我局项目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技术处。
第五条 项目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处。
第六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我局项目申请立项、项目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和专家咨询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选题
第七条 我局拟申请公司立项的科技项目应符合我局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为我局建设、生产、经营、信息化、重大工程技术和中长期发展服务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关键技术;
2、对我局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项目;
3、生产、建设中涉及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的工程试验和实用化示范项目;
4、解决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5、先进、成熟、适用,应用对象明确,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第八条 各单位在启动项目申请前,应根据我局战略和近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领域、技术方向、研究框架以及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科技计划项目上报资料编制。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包括部门申报、内部评审、向公司申报三个基本程序。
第十条 我局项目的申报遵循逐级申报的原则。也可以由我局管理部门提出。申报项目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承担项目的负责人应由我局正式在职员工担任,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其研究项目涉及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能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
2、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3、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
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第十一条 申报的程序:
1、各部门应在每年1月31日和8月31日前分别完成本部门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内容为科技项目申请书和科技项目申报汇总表(附电子文档,格式样本见附件
一、附件二),重大项目的申报须附科技查新报告;
2、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进行初审和汇总;
3、生产技术处在每年2月10日和9月10日前,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确定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拟上报公司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
4、生产技术处将评审会的评审结果汇总,并在每年2月15日和9月2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公司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科技项目。
5、连续两次申报未获公司立项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6、为确保项目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人每只能担任一至二项项目负责人。
7、项目一般应在一至二年内完成。
第四章 项目批准
第十二条 已获公司初评通过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责任单位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三)和科技计划项目工作任务书(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四),参加公司组
织的复审(一式十份及相应的电子文档),待公司下达正式文件后,项目方可实施。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生产技术处下文明确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
(一)负责项目执行的具体组织工作,保证人员和设备投入;(二)严格执行项目工作任务书内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三)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组织实施,接受生产技术处的检查;(四)按规定使用科技经费;
(五)按要求向生产技术处报告项目执行情况;
(六)项目研究结束后,按要求提出总结报告、经费使用及结算情况报告书等材料,接受验收、审计,在需要进行项目成果鉴定时,做好资料和现场测试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过程控制,认真组织的实施和管理,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项目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周三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上周项目完成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科技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年11月30日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科技项目完成情况:
1、已完成项目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相关的测试或试验报告、运行或应用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十)和竣工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七)。
2、对于未完成的科技项目,上报项目未完成原因、进展情况、费用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第六章 项目终止
第十七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项目实施单位应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项目终止实施申请:
(一)针对特定工程进行的项目,工程建设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研究内容无法实施或目标无法实现的;
(二)项目延期超过一年仍无法完成的。
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处组织召开分析会,如有必要终止该项目,形成分析报告,并报公司申请终止该项目。
第十九条 在公司做出终止决定后一个月内,项目承担单位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总结报告,做出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臵情况和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并上报生产技术处,由生产技术处报送公司核批。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纳入我局预算管理,执行我局财务管理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研发费用的开支,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支出范围严格按照财务相关制度规定进行核算,严禁截留、挪用、超支。
第二十三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使用需履行我局审核程序。
第八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二个月内,项目实施单位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六条 申请验收的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报请生产技术处组织验收。
第二十七条 通过我局验收的项目,我局向公司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公司对材料初审合格后,下达项目验收通知并确定验收方式。
第二十八条 申请项目验收需要提供以下文件资料:(一)项目竣工报告书;
(二)项目验收申请表(示范格式样本详见附件八);(三)项目技术报告,主要包括项目技术原理、试验与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项目成果、结论等;
(四)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五)项目依托工程建设运行、成果应用及效益分析报告。(六)如项目内容为设备、装臵、产品和软件,原则上需同时提
供设计书、使用说明书、检测试验报告、用户使用证明,以及专利申请材料等。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采取现场考察、书面评议、专家会议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需要成立验收小组时,由生产技术处根据项目对象、内容的具体情况,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人员、熟悉项目情况和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和财务人员组成,一般为3-7人。
第三十条 项目验收应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及责任状的有关考核目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选择、组织方式、协调管理、经费使用,项目取得的成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成果对相关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影响,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成果的再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形成项目验收意见。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结果分为:验收通过,结题通过、重新审议和不通过验收。按任务书规定按期完成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经费使用合理,视为验收通过;由于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无法全部完成的,或完成了规定的主要目标,而其它目标无法继续完成的,视为结题通过;由于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或目标任务完成不够,但原因难以确定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重新审议。
第三十二条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通过验收处理。(一)未达到责任状规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不真实的;
(三)项目研究的内容、目标、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未曾得到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认可的。
第三十三条 需要重新审议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整改意见通知三个月内,需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三十四条 验收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须将项目验收意见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九)和其他所有验收材料装订成册,并在生产技术处存档备查(并附电子文档)。
第九章 项目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是对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项目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先进适用性和实用化水平,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影响,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后续的改进等进行客观分析研究并做出综合评价。
第三十三条 项目开展依据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项目完成后,在1~3年内由公司组织或委托我局对其成果进行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组织的专家小组和被评估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各方共同参与完成。
后评估工作要遵循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独立地得到评估结论,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各项保密规定,保守被评估项目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三十六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根据项目后评估对象、内容和需求的不同,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和回避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评估专家5~11人,组成专家小组,设组长一名。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出评估意见;
2、具有高级技术或经济职称;
3、熟悉评估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科技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技术、经济、市场、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4、具有多年科研生产的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
5、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十七条 我局要积极配合公司的评估工作。在完成自评估(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并提供以下资料 :
1、提供完整的科技项目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
2、自评估报告;
3、项目立项资料(可行性报告、项目合同等);
4、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
5、经费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
6、技术评价证明(包括鉴定报告、查新报告、验收报告等),应用证明或测试报告,效益证明等;
7、发表论文、奖励证书、知识产权证书等的复印件;
8、成果使用情况报告(项目验收完成至后评估期间应用情况);
9、后评估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三十八条 科技项目后评估内容分为技术价值、综合效益、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指标,由参加评估的人员分别按评估指标打分并按权重平均后得到评估最终分。
具体的评估方法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章 知识产权管理
第三十九条 在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
第四十条 由公司全额出资的科技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我局所有,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要以我局的名义申请专利。未经我局同意,其成果不得转让、技术入股或折资入股。
第四十一条 部分使用公司科技项目经费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由各出资方共有,所占份额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权益由资助方和开发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第四十二条 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转让时,项目承担单位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四十三条 科技项目中涉及国家秘密和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对不履行保护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义务或履行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标准
1目的为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加快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河南分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特制定本标准。范围适用于河南分公司。内容
3.1科技项目开发资金
3.1.1科技项目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的,河南分公司每年科技计划项目资金;
(2)河南分公司用于技术改造或更新改造的资金;
(3)按财务制度允许在管理费用内支付的资金。
上述三方面的资金总量按不低于河南分公司年销售收入的1%掌握使用。
3.1.2 河南分公司科技项目开发资金的使用,原则上仅限于由河南分公司财务部进行统一经济核算的河南分公司直属生产、管理及科研单位。
3.1.3 科技项目开发资金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每月河南分公司由技术开发部根据科技计划,编制下月资金使用计划,上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批准后,由河南分公司由技术开发部根据科技项目轻重、主次和进展情况,统一安排使用。
3.2 科技项目的立项申请
3.2.1 凡属于能够促进河南分公司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能耗及其他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强河南分公司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且在河南分公司范围内尚未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都可以作为科技(含新技术开发、科研和成果应用)项目立项。
3.2.2 科技项目原则上由河南分公司直属的某项新技术的使用单位提出立项申请,并按要求填写《科技项目立项申报表》。
3.2.3 对于总经费概算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的大中型项目,项目申请单位应事先进行预可研,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发展方向和河南分公司长远发展规划;
(2)预期在技术上能达到的水平,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较;
(3)从国家产业政策、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基础条件、市场情况、社会文化环境、资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应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以及技术上的可靠性、应用上的可行性;
(4)对预期取得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投资额度、投资回报率等方面综合评估,并提供真实可靠的计算依据;
(5)从研发人员条件、物质条件和其他相关条件考虑,按计划目标和进度实施的可行性。
3.2.4 《科技项目立项申报表》应于每年的8月31日前上报技术开发部,由技术开发部组织初步论证。根据初步论证结果,科技项目申报单位按规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技术开发部论证。
3.2.5 由河南分公司进行统一经济核算的河南分公司直属技术开发机构所必需的用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的,单台价值在十万元以下的专用仪器仪表和设备,可按向技术开发部申报购置计划,由技术开发部负责审核批准,从当科技计划项目中列支。若未列入科技计划,但是科研急需的专用仪器仪表和设备,可向技术开发部申请购置,由技术开发部负责审核批准,从当科技计划其它项中列支。
3.3科技项目的评审和立项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由分公司所属各单位提出立项申请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技术开发部。技术开发部组织分公司内部有关专家进行初步论证和筛选,筛选出的项目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同意后,上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3.3.1 科技项目的初步论证和筛选工作由技术开发部负责组织实施。
3.3.2 对于各直属单位提出的立项申请,由技术开发部负责具体落实和审查,关键项目可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对于总经费概算在五十万元(含五十万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须通过专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和筛选。
3.3.3 经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由技术开发部核定项目经费。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以及本技术开发资金情况,由技术开发部编制科技(含新技术开发、科研和成果应用)计划草稿,上报河南分公司主管领导审阅,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同意后,上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3.3.4 科技项目计划草稿,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审查、论证、确定后,根
据中铝股份的科技项目计划,由河南分公司下文转发确认。
3.4科技项目的实施
3.4.1 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由技术开发部负责,项目提出单位和项目所在单位负责具体实施。
3.4.2 科技项目计划下达后,各实施单位应立即组织编写《开工报告》,并在计划下达后一个月内报送技术开发部。《开工报告》经技术开发部审批后,再根据项目实施进展的实际情况,由技术开发部分期签发“技术开发部项目拨款通知单”,经有关领导审批后,项目所列经费方能支出。
3.4.3 科技项目计划下达后,各实施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立即组织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后报送技术开发部,经技术开发部批准后,开始实施。项目的《实施方案》可与《开工报告》同时报送技术开发部。
3.4.4 科技项目原则上应由河南分公司内部组织技术力量实施,但确因技术方面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必须与河南分公司以外的单位(含河南分公司财务预算以外的单位)协作开发,按河南分公司《科技项目招标管理办法》,由技术开发部代表河南分公司统一对外签订协议书或委托合同书。
3.4.5 科技项目涉及的建筑安装工作,原则上由分公司内部施工单位承担,特殊情况需要外委时,按河南分公司外委工程管理办法执行。施工的现场管理由技术开发部负责,项目所在单位负责配合与协助。工程结束后,由使用单位提出验收意见,技术开发部负责验收。工程结算由项目所在单位和项目提出单位进行初审,技术开发部负责审核。其中,属于外委工程的结算,须经外委办进行复审。
3.4.6 技术开发部具有对项目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的职责,并对河南分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同时对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对于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技术开发部有责任进行组织和协调,并根据项目实施中的实际情况在年中对科技计划进行调整。
3.4.7 科技开发资金必须专门用于所属科技项目的开支,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挪作它用。对于挪用科技开发资金的情况一经发现,将立即停止该项目费用的开支,并根据有关规定追究项目负责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确因条件变化需要变更的款项,项目提出单位和项目所在单位应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报请技术开发部审核同意后,再上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获得批准后,方可变更。
3.4.8 由河南分公司进行统—经济核算的河南分公司直属技术开发机构,在承担河南分公司科技(含新技术开发、科研和成果应用)项目时,不得从项目经费中提取开发费、设备使用费、劳务费、加班费等。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时,可说明加班原因及人次数,由技术开发部核准,按河南分公司有关规定开支,并从当科技计划其它项中列支。
3.4.9 凡承担科技项目的河南分公司各直属单位都必须填报“科技活动有关数据台帐”,每月10日前将上月数据上报技术开发部。每年年终前,无论项目是否已完成,各单位都应将所承担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向技术开发部递交较详细的书面专题报告。
3.5 科技项目的验收和鉴定
科技项目的验收和鉴定,按照《科技项目验收管理标准》进行。
3.5.1 科技项目完成,并正常运行3—6个月后;项目提出单位可向技术开发部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同时报送:
(1)项目的研究报告或工作报告(由开发单位编写);
(2)操作使用手册和维护说明书(由开发单位编写);
(3)用户使用报告或运行报告(由使用单位出具);
(4)技术指标测试报告(由法定检测单位出具);
(5)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由开发和使用单位共同提出,经使用单位财务部门认可);
(6)经费使用决算表(由项目提出单位出具,财务部门签章)。
技术开发部根据上述材料以及申请验收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具备验收条件。
3.5.2 科技项目的验收由技术开发部负责组织。验收条件应以项目立项时所提出的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目标值等为依据,并严格审查必须的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有资本性支出的科技项目完工后,承担工程施工的单位,应按照河南分公司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竣工资料和竣工图,上报技术开发部。经技术开发部、装备能源部、档案馆和其他有关单位审查合格后,移交档案馆管理。
3.5.3 科技项目的验收工作,按河南分公司《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执行。
3.5.4 有资本性支出的科技项目完工后,各项目使用单位应配合技术开发部、财务部和装备能源部及时按河南分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完工项目的转固手续,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重大项目完工后还应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3.5.5 对于通过验收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河南分公司各直属单位可申报河南分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具体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办理。申请“合理化建议奖”的项目,不能再申请“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3.5.6 对于做出创造性贡献、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并通过半年以上运行已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由技术开发部负责申报上级部门进行鉴定,并申请省部级或国家级奖励。
3.5.7 科技项目通过验收正式投运后,原则上由使用单位负责维护保养,固定资产属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要加强对已完成项目的管理,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新项目能在生产和管理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直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要对已完成的投资总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的大中型项目进行2~3年的跟踪检查,每半年向技术开发部上报一份《项目运行情况跟综检查表》,努力将所应取得的效益落到实处。
3.5.8 科技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其知识产权属中国铝业股份公司所有。
3.5.9 科技项目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成果,可申报专利,具体按《专利管理规定》办理。
附加说明:
本标准起草:
本标准审核:
本标准批准:
本标准由技术开发部归口、负责解释。
第五篇: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
项 目 名 称:
计 划 类 别:
计划下达文号:
计 划 编 号: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推荐单位:
益阳市科学技术局制
XX年1月
第一条 益阳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甲方)与项目承担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及推荐单位
(以下简称丙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为确保完成甲方资助的科技项目,特订立本合同。
第二条 按照益阳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市级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采取课题制管理,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本项目首席专家和专家组成员为:
类别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学历
职称
从事专业
首席专家
专家组成员
第三条 本项目执行期为 年 月至 年 月。其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是:
第四条 本项目完成时的主要成果及水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1.预期的主要成果(研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等,基础研究为论文、著作等):
2.主要技术指标(项目产品主要性能指标,或技术、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等):
3.主要经济指标(项目执行期内,本和累计实现的新增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增收节支、创汇等,农业项目包括新增产量,为农民增收节支等):
4.其它指标(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
第五条 本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与阶段目标(分列出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主要目标):
第六条 本项目在执行期内,项目经费总投入 万元,其中乙方自筹资金 万元,甲方为乙方资助 万元,丙方配套资金投入 万元。
甲方为乙方资助的经费分 次拨付,拨付时间:
1.年 月 日前拨付 万元。
2.年 月 日前拨付 万元。
甲方所拨经费为 偿使用。乙方必须保证于 年 月 日前偿还给甲方 万元,不准拖欠。乙方用 作为不可撤销担保。乙方按2‰(月)交纳资金占用费。如乙方不能如期偿还本金,逾期3个月以内的加收10‰(月)的资金占用费,逾期3个月以上的,加收15‰(月)的资金占用费。
第七条 乙方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对乙方因故不能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有关规定,甲方有权撤销或中止合同,并视情况收回经费。同时甲方在今后二年内不再受理乙方的项目申请。
第八条 乙方应按有关要求,于年1月10日前如实向甲方报送上项目执行情况统计报表,并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 丙方应按照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要求,落实有关配套资金,督促乙方按计划进度实施项目,并对科技周转金项目及时组织有关经费回收工作。
第十条 合同各方不得擅自变更、修改合同。如发生争议,应予协商解决,经协商无法解决争议的,任何一方均可向长沙市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仲裁是终局的。
第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陆份,甲方叁份,乙方贰份,丙方壹份,每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参照《湖南省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实施方案执行。
甲方:益阳市科学技术局
实施科室(盖章):
科室负责人(签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联系电话:
开户银行:
帐 号:
日 期:
乙方: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签章):联系电话:
开户银行:
帐 号:
地 址:邮编:
日 期:
丙方:项目推荐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章):
开户银行:
帐 号:
联 系 人:电话:
地 址:邮编: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