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陕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宪法学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事业单位中比较常规的考点,在考试中一般考察的频率很高,考点考察也很细致,所以对于细节的要求很高,需要进行细致的把握,注意不要与其他制度,尤其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等相混淆。
【考点结构】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2)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有哪些?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有三种: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区相当于省级单位,自治州相当于地级市,自治县相当于县级单位。一般在考试当中可能会出现民族乡或者自治乡之类的表述,均属于混淆项,不要相混淆即可。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通常是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含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由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
(3)民族自治权有哪些? A民族立法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注意并不包含当地的人大常委会。自治区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变通执行权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如西藏自治区的“一妻多夫制”就是对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的变通执行。
C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公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考点运用】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这个考点,需要注重理解,在理解基础之上需要考生进行区分记忆,这个考点难度并不大,加之近几年对对其考察有所增加,所以要作为一个新的考点重点进行把握。
第二篇:2018年陕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小康社会
全国省市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识,这部分考题是比较灵活的,需要学生们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才能做题融会贯通。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小康社会这个名词,帮助大家理解,希望今天的整理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1.小康社会的概念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原意是指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讲是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才会越来越得到改善。
2.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3总体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6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4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全面小康是惠及最大多数人的小康。调控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主要措施有两个:(1)分配起点的调控。包括大力加强教育;逐步打破垄断,尽可能让各行业公平竞争,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督;(2)分配结果的调控:加强对高收入者的
税收调节,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城镇和农村贫困人群的大面积产生;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来源,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加大税式支出力度,扶持和鼓励再就业,从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积极的税收扶持,税收扶持还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增强税收的再分配调节功效,促进地区平等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篇: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学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学之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事业单位中比较常规的考点,在考试中一般考察的频率很高,考点考察也很细致,所以对于细节的要求很高,需要进行细致的把握,注意不要与其他制度,尤其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等相混淆。
【考点结构】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2)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有哪些?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有三种: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区相当于省级单位,自治州相当于地级市,自治县相当于县级单位。一般在考试当中可能会出现民族乡或者自治乡之类的表述,均属于混淆项,不要相混淆即可。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通常是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含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由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
(3)民族自治权有哪些? A民族立法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注意并不包含当地的人大常委会。自治区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变通执行权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如西藏自治区的“一妻多夫制”就是对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的变通执行。
C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公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考点运用】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这个考点,需要注重理解,在理解基础之上需要考生进行区分记忆,这个考点难度并不大,加之近几年对对其考察有所增加,所以要作为一个新的考点重点进行把握。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四篇:2018福建漳州市事业单位法律知识——宪法学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福建漳州市事业单位法律知识——宪法学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宪法学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考点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事业单位中比较常规的考点,在考试中一般考察的频率很高,考点考察也很细致,所以对于细节的要求很高,需要进行细致的把握,注意不要与其他制度,尤其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等相混淆。
【考点结构】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2)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有哪些?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有三种: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区相当于省级单位,自治州相当于地级市,自治县相当于县级单位。一般在考试当中可能会出现民族乡或者自治乡之类的表述,均属于混淆项,不要相混淆即可。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通常是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含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由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
(3)民族自治权有哪些? A民族立法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注意并不包含当地的人大常委会。自治区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变通执行权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如西藏自治区的“一妻多夫制”就是对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的变通执行。
C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公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考点运用】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这个考点,需要注重理解,在理解基础之上需要考生进行区分记忆,这个考点难度并不大,加之近几年对对其考察有所增加,所以要作为一个新的考点重点进行把握。
第五篇:2013陕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模拟题(一)
2013陕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模拟题
(一)2013-06-21 09:10:56 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 点击:2505 2013陕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招915人,报名时间6月14日0:00—6月18日18:00。考生可登录陕西人事考试网报名。笔试时间7月6日9时-11时。
一、填空(每空0.5共8分)1.2.为时事题
3、国家公务员培训主要有-----------种类型。
4、社会形态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状况决定的。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和-----------。
6、市场经济是以--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7、无效合同自一之时就无效。
8、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
9、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从根本上----------的问题。
10、宣纸、宣笔、徽墨、歙砚被世人称为“----------”,早在唐宋时就驰名天下。
11、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反映在公务员与国家的关系上,就是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
12、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13、行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最基本的依据是-------。
14、根据实现的程度,行政效率可分为-----和---------
二、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A、唯物性 B、辩证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
2、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规律 D、按资分配规律
3、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 周岁的中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A、14 B、16 C、18 D、20 5.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就是()A、拟稿人完稿的日期 B、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C、核稿人审核的日期 D、文印人员印毕的日期 6.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供求机制 B、价格机制 C、风险机制 D、竞争机制 7.文学类题目
8、满--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A、10 B、14 C、16 D、18
9、行政决策的关键环节是()A、调查预测,拟定方案 B、发现问题、确定目标;C、评估选优,决定方案 D、局部试点,完善决策;
10、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会导致()A、相对主义 B、不可知论 C、教条主义 D、怀疑主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A、消灭剥削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消除两极分化
12、--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行为罚
A、罚款 B、行政拘留 C、吊销营业执照 D、没收违法所得
13、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
14、全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有:()A、说明、议论、描述 B、说明、叙述、议论 C、议论、记叙、描述 D、说明、描述、论理
15、行政控制的关键阶段是()A、实施行政监督 B、确定控制标准 C、纠正偏差 D、获取偏差信息
16、乡(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A、厂长 B、厂党委书记 C、乡长 D、乡党委书记
17、公民素质的内涵包括()A、思想道德修养、无产阶级世界观、职业道德 B、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 C、思想道德修养、共产主义人生观、家庭美德 D、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是()A、企业 B、消费者 C、政府 D、居民
19、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其中竞争是()A、核心 B、保证 C、目的 D、条件
20、根据公司法规定,--是公司必设机构。()A、股东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经理
三、多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全部选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5分,共12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产权清晰 B、权现明确 C、政企分开 D、企业自主 E、管理科学
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补充 B、两点论即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 C、两点论包含着重点论 D、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E、重点论即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
4、宏观调控的三大经济政策是();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就业政策 D、价格政策 E、产业政策 :
5、商品经济包括()A、商品生产 B、商品储存 C、商品交换 D、商品流通 E、商品经营
6、行政监督的主要作用有()A、评价作用 B、组织作用 C、预防作用 D、改进作用 E、惩罚作用
7、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A、管制 B、拘留 C、有期徒刑 D、死刑 E、罚金
8、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关包括(.)
A、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B、国务院授权省人民政府决定的综合执法机关 C、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D、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E、受行政机关委托的公民个人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判断错误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2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2、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司法监督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4、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的人,不能作证人。()
5、凡晋升职务的公务员,都是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对象。()
6、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7、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9、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0、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的。()
11、年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2、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使用价值来进行。()
五、简答题(共18分)
1、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4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特殊性?(5分)
3、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4分)
4、简述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5分)
六、论述题(15分)
什么是依法治国?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七、公文写作题(15分)
阅读下列素材,以“x x省教委调查组”的名义写一篇调查报告(不少于600字)。①今年初,x x省教委组织了17个地市、34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冒着冰冷刺骨的寒风,翻山越岭,涉水过河,调查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近5千个农户。
②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的家庭,其主要劳动成员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③年人均收入500-1000元的家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6%。
4年人均收入200-500元的家庭,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
⑤x x县4个村、近4千个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均年收入为501元,初中为385元,小学为3N元,文盲半文盲为255元。
⑥调查中发现,也有个别文盲半文盲是“万元户”。文章来源:
延安人事考试网(yanan.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