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领导艺术论文
就“一切围绕人民的需要”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需要 食品安全 三聚氰胺
摘要:始终围绕人民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只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关系到党的存亡。人民的需要最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仍然要讲奉献,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仍然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1】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战争年代,残酷的斗争环境,迫使我们党员和干部自觉去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处于执政地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为谁掌权问题就关系到党的性质和根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执行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要求党在自己的工作中,注意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把握各种矛盾,掌握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规律,制订出合乎实际,顺乎民意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并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按照党所指导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什么是人民
根据毛泽东思想,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
“一切为围绕人民的需要”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人民需要的是什么,也许不是人人一样,但是都大同小异。人民需要安居乐业,需要吃得饱饭,需要读得起书,需要看得起病,需要老有所养……
本文我就谈谈中国人民对“吃”这个方面的需求吧。
民以食为天,吃饭皇帝大,就连上断头台前我们都要吃饱饭才上路,可见“吃”有多重要。
不说古时候有多少农民起义是因为灾荒饿肚子,而闹起革命造反的。就是现在也有很多民工因为老板不发工资,解决不了温饱而闹革命的。当然现在的中国不说已经全部进入小康社会了,温饱起码已经解决了。
但是“吃”的问题,这个人民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了,在我看来反而越来越严重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假鸡蛋,镉大米,毒奶粉,毒生姜,地沟油,瘦肉精……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就发生过十件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这里的重大的含义是“举国震惊”,甚至“举世闻名”。
相信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大家印象深刻,这件事的间接影响就是国外的奶粉一度走俏,甚至被抢购一空。中国妈妈更加“崇洋媚外”,国民对中国的产品信任度急剧降低,“海淘”红起来了……任何商品,只要不是中文字体,它的价格就能翻一下,人们对它也比较有安全感。即使很多人看不懂说明书,不知道它的具体功效作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民族莫大的悲哀,也许他们也曾要爱国,要支持国民产业,但是后果很可怕,伤害不能承受,所以有条件的果断移民,没有条件的继续在这个大环境下千锤百炼。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会屡屡发生这种“吃食”上的问题呢,屡禁不鲜。
让我们看看三鹿奶粉发生的背景。
2000年后,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乳制品市场转变成一个很大市场,且因巨大消费群体,更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层次。为了调节大陆市场供应与需求,除了从海外的日本、新西兰等国进口将近30万吨乳制品以应付高中消费层次外,中国大陆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包括婴幼儿,还是以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为主。在此因素下,知名三鹿牌顺势推出以一袋18元人民币(约3美金),不到进口奶粉价格一半价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应付大规模的奶业市场,之后并成为大陆重要且知名婴幼儿奶粉品牌,多年蝉联该中国大陆自制乳品市场的首位。不过因为需求甚殷,价格竞争等因素,公司与政府均漠视生产流程及质量控管,终于爆发此弊端漏洞。虽然经相关单位调查后,我国大陆检察机构认为该污染事件应由乳品收购站负主要责任,并严惩逮捕相关当事人。【3】
经过此次事件,全国人民都经过了深刻的反思,也推动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而加强了中国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但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并没有结束,不管是受到直接伤害的家庭,还是对中国众多企业失去信心的消费者。
围绕人民的需要,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被调侃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能不能挽回消费者的信心还有待通过时间的检验。
人民的需要是政府努力的方向,这不仅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否满足人民的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政权是否稳定,所推出的政策能发被认可与执行。
共产党要围绕人民的需要,为人民服务。我为了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围绕祖国的需要,围绕企业的需要,围绕领导的需要,还有围绕自己的家庭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都满足了,那么我的人生也满足了。
【1】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求是》2012年第15 【2】 【3】 百度百科 基本含义 互动百科
第二篇:领导艺术论文
领
导
艺资
术源
与管
人理
力论
文
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处的领导艺术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着积极的、重要的决策作用。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为需要更多、更好的领导者。而领导者与
被领导者之间的和睦团结、和谐相处是搞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是构成社会的细胞,这个细胞的分子健康了、协调了,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如果这个细胞分子失调、失
控,甚至紊乱了,这个社会就不会稳定、进步和发展。因此,处理好领导者与被
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
那么何为领导艺术呢?“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领
导艺术中的“艺术”,则是一个借用词,它是一般艺术的高层移植。说白了,艺
术其实就是一种技巧。领导艺术就是一种领导技巧。一般认为,领导艺术是建立
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技能,也就是那些
更多地表现为非程序化、非模式化、非公式化的性质,但又需要领导者及时处理的领导行为。
一、领导者领导艺术的基本特点
(一)、随机性。领导艺术是领导者思考和处理随机事件的一种直觉能力、变通
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随机性不能要求领导者完全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办事和处理
问题,而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凭着自己的直觉来判断情况,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二)、经验性。可以说,领导艺术是来源于领导者的阅历、知识和经验等各
个方面。这种领导艺术是由经验所提炼、不断升华而形成的。特别是基层领导者
在运用领导艺术时,大多数的领导者是依赖经验的,而这些经验是通过领导活动的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因此,不管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有多高超和巧妙,但必定
还是脱离不了经验的特性。
(三)、多样性。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是一种生动活泼、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技能。在实际的领导活动中,不同的领导者在处理和解决同一问题和情况时,其
解决和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各有各的技巧和方法,然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四)、创造性。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充分体现了领导者极富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领导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在领导活动中,领导
者在运用领导艺术的过程便是创造和创新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显示出风格各
异、富于独创、构思新颖的一面。
二、领导者领导艺术普遍存在的问题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虽然对各个历史时期所运用的领导艺术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一)、不能率先垂范和坦诚相待。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是领导者的最
基本的职能。然而,大多数的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往往只注重指挥而忽略了其
它的职能,对被领导者动不动就将指挥演变为命令,所采用的方法则是领导者命
令的口吻。尤其是那些将责任看作是权力的领导者,其作风更为粗暴,根本没有
领导艺术可言,在处理疑难的情况和问题时,这一类的领导者不能身先士卒,不
能身体力行。另一方面,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由于利益关系,常常会出现尔虞
我诈、处处设防、明争暗斗、互不信任的现象。久而久之,被领导者只能屈服于
领导者的权力,而不是敬佩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二)、听不进下属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怀有偏见。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领导者对解决和处理问题时,不能客观地采纳各方面特别是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只凭个人的主观臆断行事,认为掌权人的事,用不着他人指点迷
津,态度十分蛮横,听不进只言片语,纯粹的“一言堂”、“个人说了算”。
(三)、不敢担当责任,拉帮结派。领导者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
位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对于一部分的领导者而言,一方面,不敢承认自己的缺
点和错误,高高在上,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所组织的工作,一旦出现
过失或失误时,就把责任往下推,只懂得追究被领导者的责任,自己却把责任推
得一干地净,深怕丢乌纱帽、砸饭碗。此外,还有这么一些领导者,无论把他放
在什么位置上,身归何处,不足一年半载,就会出现帮派的现象。用人上不能任
人唯贤,而是只凭关系亲疏远近盖棺定论。
(四)、领导者缺乏关怀,只懂批评和指责。“你是怎么搞的?!”、“这
点小事都办不行,简直是一群饭桶!”等等训斥的话,在相当一部分的领导者中
经常挂在嘴边。在这些领导者看来,除了他自己是对的、正确的,其他被领导者
一无是处,根本不考虑批评的场合和方式,有的甚至小事扩大化、简单复杂化,不考虑、不体谅到被领导者的难处和实际问题,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和人文关怀,总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自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懂,不懂得关心、体贴、体谅部属,只想马儿跑得快,却不让马儿吃草。这一类的领导者往往忽略
了“激励机制”在领导艺术中的运用。
三、领导者应当加强对自身领导艺术的培养
汉高祖刘邦说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吾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人乃当时豪杰,刘邦能委以重任,故得于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用,怪
不得为刘邦所灭。真正高明的领导者,并不在于他本身才能的高低,而在于他的领
导艺术。充分地挖掘人才,充分地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注
意搞好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和睦相处,才能群策群力,和衷共济。要达到这种
境界,领导者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才能锻炼和素质的培养。
(一)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以诚相待
在井冈山,朱德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朱德还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下了“朱
德”二字,这一细小的事,当时对士兵是莫大的鼓舞。对于只说不做,只要求下
属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的领导,下属是很不乐意的,甚至是怨声载道。作为领导者,如果要求下属做到而自己首先做到了,特别是在困难面前领导者能身体力行、率
先垂范、身先士卒,这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在某种情况下,比有声的、文字的命
令还更有效、更有威力,这种威力不是依附领导者手中的权力,也不是强制力,而是由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威望带来的。因此,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对于下属而言,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重大的。领导者在这方面的领导艺
术应当是少说多干、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如例,做下属的先行者。
领导者除了身先士卒以外,对下属还应当以诚相待。领导者要时刻保持平易
近人的心态,一是要和蔼可亲,给下属以慈爱的家长一般的形象,力戒学官腔、摆官架、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动辄斥人。二是简政。《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曾叹道:“嗚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的领导者为了显示自己人的崇高地位和威仪,有意制造一些繁琐的制度,设置一些不必要的层次和规章。本来有些并不复杂口
头表态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非要下属写出报告,由他大笔批示不可。三是要“二
访”。第一要访情。访情,就是要了解下属的家庭情况。目的是便于以后进行帮
助和增进与家属的感情。第二是访苦。实质是慰劳辛苦,对下属的尊重。领导者
只要平时多加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讲究领导艺术的方法,其威信自然会树立起
来。
(二)领导者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一个人被人信任,特别是被领导者信任,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信任,可以使正在前进的人加快步伐;信任,可以使暂时落后的人迎头赶上。信任,可
以使下属的赤子之心更加炽热,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鲁迅说过:“人生得一知
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所谓知己,指的是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相互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才可以患难与
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反之,一个人如果被失去信任,特别是被领导者失去
信任,情况无疑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用人而不信任的领导者,必将生疑。疑,必
然带来如下的结果:一是疑则疏。二是疑则妒。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此外,领
导者还要注意疑人不用。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特长,能力也有大小,既然作为被
领导者,领导者就应该积极支持被领导者的工作,并且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于下
属并非所长或者不适合的工作,绝对不要勉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扬长避短。这
里所讲的“疑人不用”并不是片面的怀疑之意,只要善于运用扬长避短的领导艺
术的方法,每一个下属都是值得领导者的信任的。
总之,领导者如果任意猜忌、不信任下属,被猜忌的下属也必然会不信任自
己的领导者。多一个不信任的下属,领导者就少一个支持者,少一份力量,甚至
多一个对手。
(三)领导者要善于静听,多加赞赏
有的领导者误认为:领导者与被子领导者之间,当然是下属作听众,哪有领
导者作听众的道理呢?因此,当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领导者往往随时打断下属的讲话,尤其是当下属讲话不顺耳时,便生气制止,甚至会扬长而去,使下属十
分难堪和难为情。在召开各种会议时,领导者只安排自己讲话的时间,下属根本
没有发表意见的余地。作为领导者,应当清楚地知道,领导者又是一个静听者。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一个人的自重感得到满足以后,那是一件非常愉快、十分开心的事,因而,可以放弃其要求和想法,就连那些最挑剔的人、甚至最激
烈的批评者,常常会在一个能够忍耐、表示同情的静听者面前受到感化和软化。
著名学者威谦.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林
肯经说过:“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被领导者是人,他们同样渴望领导者对他
们的道德品质、知识造诣、艺术水平、工作成就等方面的肯定和赞赏。赞赏是不
需要任何花费的,而这种不用任何花费的肯定,则使人前进的原动力,领导者应
当不吝啬地多加赞赏。因为不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之间,都可以运用这种为人
处世的艺术。
(四)领导者要力戒成见,一视同仁
成见,是指对人和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人们通常所说的成见是对落后的、有缺点、有错误的人而言。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更何况人这个万物之灵呢?
所以,对于落后的、有缺点和错误的人,要用善意的、发展的、前进的观点去看
待。除个别人之外,别把下属看“扁”了。三国时军事家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往往有一些人“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如果说,下属对领导者本来就有一种压抑感了,那么,领导者抱有成见则使下属这种压抑
感无形中倍增。因此,领导者要看到下属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不断地的加以
鼓励,亲近下属。
下面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下属无亲疏。被领导者既然是领导者的下属,那就
该一视同仁,享受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人格尊严上就
更应当一律平等。一是领导者不能以“尊卑”论亲疏。二是领导者不能以关系论
亲疏。三是领导者不能以人情论亲疏。四是领导者不能以观点亲疏。力戒把个人
恩怨带到工作上来,公报私仇。只有公平对待、一视同仁,领导者才能在领导活
动中运筹帷幄。
(五)领导者要善于观察,关心下属
人,经常存在着不足心理和不安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会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情绪。
作为领导者要随时注意下属的这两种心理。作为下属,普遍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不安心理:一是领导者会不会讨厌我?二是我会不会挨批评?三是这样做领导会
不会给我穿“小鞋”?四是这个任务我能不能完成?假如完不成了怎么办?同事
会支持我吗?五是会不会调动工作?对此,作为领导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好
下属的不安心理:一是不能把第一印象变为最终印象。领导者虽然对第一印象的看法很不满意和乐观,但要学会淡忘,这样,可以使下属减少许多的不安。二是
不要轻意变动下属的工作。作为领导者应当特别注意,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不
要变动下属的工作,因为,怕调动工作是一种普遍的不安心理。一旦调动了工作,意味着从零起步、从头开始。领导者当发现下属工作上不去时,首先要打消“换
人”的想法,应当全力想办法帮助下属完成任务,这种做法就可以消除同类下属的不安情绪。不安情绪其实是一种消极因素,消除一份消极因素,就会无形中增
加一份积极因素。三是敢于为下属承担责任。工作上的失误是难免的,作为领导
者,要敢于承担责任,不称职的领导者总是把责任往下属身上推,那样做,最终
下属将会变成一着死棋。因此,只要下属意识到领导者为自己分忧、作主和负责,下属的提心吊胆的不安心理才会消除。
(六)领导者要勇于认错,敢于担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但不是
神仙。我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误。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错误就检讨,就立即改正。”毛泽东同志这样说,也这样做,1945年8月延安党校礼堂召开
大会,他在会上向在“抢险运动”中被整错的同志赔理道歉:“这个学校犯了许
多错误,谁人负责?我负责。我是校长嘛!整个延安犯了许多错误,谁人负责?
我负责。我是负责人嘛!”领导者是人。是人,就不是完人。再高明的领导者也
会有犯错的时候,就会有失误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在于领导者犯了错误以后,在下属面前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彭德怀同志有一次在视察东海前哨炮兵阵地时,发
现该阵地不符合战备要求,当场喊撤该前哨团长的职并送军法处。后觉得自己太
过分,在进晚餐时,当面给该团长道歉。这两个实例,领导者在下属面前认错,不但不会降价领导者的威信,反而,提高了领导者的威信。因为,下属最尊敬的就是这样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和敢于承担责任的领导者。所以,作为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在下属面前,要大胆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才会受到下属的尊敬。
(七)领导者对下属要注意培养,激励竞争
有句古话,叫做“见贤思齐。”贤者,是指有德行、有才能、有才干的人。
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应该让自己的下属把全部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展示和发挥出
来,并且,还应该尽可能地为下属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让下属出类拔萃。一个
真正有才华的下属,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下属才华出众,证明领导者领导
有方,善于培养,对于领导者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
一个地区的工作搞得好不好,与其人员的素质是成正比的。而人员的素质又与该
部门的人员能不能虚心学习先进是成正比的。因而,作为领导者,对下属要注意
观察,善于培养。一是注意树立典型和榜样。二是带头向榜样学习并号召下属向
先进和榜样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所领导的团队永远处于领先地位。
在注意培养人才的同时,领导者还应当注重竞争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竞争,无疑会大大地促进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并使参与竞争者增长才干。在竞争中,相
互可以学习到不少的知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加深友谊。作为领导者,应当巧妙地组织、指挥下属开展竞争,并真心实意帮助参与竞争者获胜,取得进
步,这样,必然会赢得每位参与竞争的下属的尊敬和爱戴。因为,有精神、有意
志的人,一般都有一种从事需要一个“大能人”才能做好和完成的工作的欲望。
激起这种欲望能产生极大的力量,人都希望能创造奇迹,这种心理非常普遍,因
而,往往会出现“背水一战”的局面。这是领导者与下属相处的领导艺术之一。
(八)领导者对下属要注意少指责、批评、命令
著名心理学家汉斯〃席尔说过:“更多的证据显示,人们都害怕受人指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被领导者经常批评、指责的人,他们的缺点和
错误却依然经常发生。那些一见到下属有缺点、毛病和错误就批评、指责的领导
者所领导的单位,往往问题更多一些。因为,没有人喜欢批评和指责,反而,由
于受到批评和指责而引起的羞耻,往往使人的士气一落千丈,不满和怨恨的情绪
急剧上升。除了在特别寻常的情况下,批评和指责下属的缺点、错误,不但要注
意场合,还要充分讲究技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进一步
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作为领导者,应当多采用从侧面提醒的方法,这样,容易
使人接受。此外,领导者还要特别注意少命令和指使的做法,说白了,天底下没
有人喜欢受人指使,不称职的领导者常常是用命令、指使的口吻和下属说话的,下属一般都不会买帐。因为,人,最喜爱、最尊重的是那些最喜爱、最尊重自己的人。所以,领导者只有懂得尊重下属,下属也就自然而然地尊敬领导者。
总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处的领导艺术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领导活动中
去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
第三篇:领导艺术论文
本·拉登
贾童 11991647 公共事业管理
目录
一、领导理论...............................................................................................................................3
二、基地组织...............................................................................................................................3
1、组织起源.......................................................................................................................4
2、组织结构.......................................................................................................................4 3,、基地组织所做过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4
三、本拉登的成长经历.............................................................................................................5
1、个人简介....................................................5
2、生平........................................................5
四、本拉登的领导风格分析............................................5
1、拉登本身的性格体现..........................................5
2、下属的特征体现..............................................6
摘要: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被击毙。在恐怖主义不满全球的今天,可以说是恐怖主义之父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死亡给在恐怖主义笼罩下的全国人民打了一记强心针。但是,仅以一个人的号召,本拉登带领他的基地组织不仅给世界强国美国带来了狠重的打击,也带动了全球恐怖主义的空前发展。本拉登的个人领导方式超乎常人因而可以号召全球的恐怖分子听从他的教诲。
关键字: 恐怖主义;本·拉登;领导风格;魅力型领导风格
一、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发展是于20世纪初由领导特质理论开始,经由领导行为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权变理论阶段,领导理论有着空前快速的发展。
分析本·拉登的领导行为,决定参考最新的新领导理论。新领导理论又分为两种:魅力型领导理论和革命型领导理论。
魅力型领导理论中的魅力是“存在于个体身上的一种品质,超出了普通人的品德标准,因而会被认为是超自然所赐,超凡的力量,或者至少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力量与品质”。
魅力型领导理论的特征是: 1)高度自信;
2)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 3)精力充沛、情绪高涨; 4)优秀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积极塑造自我形象、并起表率作用.魅力型领导理论的下属特征: 1)对领导者高度尊重和钦佩; 2)忠诚于领导者并有献身精神; 3)与领导者产生认同感; 4)对绩效的高预期; 5)毫不犹豫的服从。
魅力型领导理论的外部情境因素: 1)感受到危机或危机即将到来; 2)感到变革的需要;
3)阐明意识形态目标的机会;
4)清晰的阐明被领导者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机会。
二、基地组织
1、组织起源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打倒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东伊运”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资助。
2、组织结构
“基地”组织的结构其实要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的多,在其巅峰时期,基地组织也并没有很多人员和地盘。它对于世界范围内的恐怖分子来说,更像是一个进修和训练的地方。各个地方的恐怖组织基本上有着其自主独立性。拉登所带领的基地组织更倾向于精神领袖。
“基地”组织有三层核心:
第一层核心是“基地硬骨头”,这个核心便是基地组织的领导指挥核心,它包括了本拉登本人,以及自八十年代起便跟随拉登的数十位死忠分子。当然了,后来也有一些有经验的人被吸纳入这层核心,比如说曾在菲律宾和其它地方屡屡制造炸弹爆炸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
第二层核心是数十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组织分支的领袖人物。这些组织分支往往原本就是当地极端组织,它们通过各种关系与拉登搭上线,并且得到拉登的完全赏识、信任和训练之后,才能进入“基地”圈子;
第三层核心是拉登最铁杆的秘密信徒。这些人并不从事恐怖行动,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着正当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但他们却秘密为拉登搜集情报和筹集资金。个核心拉登非常看重。
基地的组织的结构来看,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结构,更倾向于一个平行的网状结构,这也是本拉登领导方式的一个体现。3,、基地组织所做过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
基地组织由成立至今已被指策动过多宗恐怖袭击: 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
1998年中美国驻东非国家肯尼亚大使馆遭受汽车炸弹袭击,200多人死亡。事后美国以巡航导弹轰炸东非苏丹部分被指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武器库。2000年也门遇袭
2000年10月,基地组织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轰炸美国驻中东的船舰,17名美国士兵死亡。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政府一直声称此事件是由基地组织策动,最初“基地”组织否认这一指控。但随后的情报资料,包括基地组织的文件、录像带、磁带记录显示,本·拉登参与了这一行动的策划。
伦敦七七爆炸案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
尽管国际上多视其为恐怖组织,然从相关文件指出:“基地”组织自认是奉阿拉之名向西欧各国宣战的神圣组织,其战术则为在对方领地内实施病毒战术(游击战的变化之一,二战时波兰游击军在德国即施用此战术。其目的在干扰甚至瘫痪敌方后线,使其无心力再战;由于己方一如病毒般瘫痪人体内脏使做为敌方主力的双拳无力化,故得名)。
三、本拉登的成长经历
1、个人简介
奥萨马·本·拉登(1957-2011),亦称本·拉登或本·拉丹,是基地组织的首领,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分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拉登一直被普遍认为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经找到他的尸体。
2、生平
拉登出生在一个有权有势,而且子孙众多的家族,和拉登同辈的兄弟姐妹就有高达52人,拉登在其中排名第17。
这个家族产业主要是建筑和工程。在老家吉达、首都利雅得等大中城市,隶属于拉登家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他的父亲老奥萨马是这个家族的继承者,但是在1967年,也就是拉登只有10岁的时候,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坠机事件。正是父亲在拉登幼年时的意外死亡造成了他幼小的心灵的创伤,也令年幼的他不知所措。虽然老奥萨马并没有对拉登有着过多的喜爱,但是拉登十分崇敬他的父亲。幼年丧父的亲情淡漠造成了拉登成年后的狂热心理。
拉登的大哥萨利姆在老奥萨马辞世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之后,迅速接手了家族的产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在萨利姆接手家族产业的20多年内,他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与沙特国王和美国白宫高层都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为拉登家族兴盛不衰创造了条件。
和很多兄弟姐妹一样,拉登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了大哥掌管的家族企业,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和与王室的特殊关系,拉到了大量合同,并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但由于和哥哥的理念不合,拉登后来离开了企业。正是由于拉登家族企业的发达,造成了拉登个人资产超过了5亿美元。而这也是其领导恐怖主义的重要活动资金来源。
拉登结婚比较早,刚读大学的时候,他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力主一夫多妻制,并且亲自实践。他一共娶了4位妻子。
由于年轻时长相英俊,拉登的4任妻子也都长得漂亮而且知书达理。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17岁时迎娶的舅舅家的女儿。不过这位妻子对拉登的后半生的恐怖主义生活却没有多大影响。曾经担任过拉登贴身保镖的阿布·扬德尔在2004年接受一家阿拉伯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在拉登被美军通缉东躲西藏、四处流亡期间,除了第1位妻子外,其他3位妻子都陪在身边。
四、本拉登的领导风格分析
1、拉登本身的性格体现
本拉登本身的家族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财富,而其本身在求学期间也是表现的文质彬彬。拉登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在其兄长的企业中工作。其自身的气质是很温和的一个人,常人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人就是全球闻名的恐怖大亨。“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人,身材瘦削,身高达到193公分-198公分之间,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像个文弱书生,平时常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长袍,讲起话来轻声轻语。” 这是著名美国记者约翰·米勒的对于本·拉登的评价。这样一个气质温和的拉登正符合魅力型领导理论中领导自身的特征。
拉登在其在世期间发动了数次重大恐怖事件,而在这些令人触目惊心,让各国政府为之震惊的恐怖事件后,其依然出面承认并对恐怖事件负责。正是他高度自信的表现。
拉登的恐怖思想是在全球恐怖主义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受过精英式高等教育的拉登,在解释其思想的时候,表现出了强大的自信。这也是其能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精神领袖和教父的资本。
虽然拉登在成为基地组织一号头目以及世界恐怖主义领导人后,有着极其丰厚的资金,但其生活过的极其简朴。拉登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事业需要钱,但我不需要。”。如此清贫的生活,令拉登的一任妻子因此而选择和拉登离婚。而他没有表现任何负面的情绪和行为。正是,基于对于其所谓的“圣战”如此的信任和热衷,才造就了一个可以称为是世界恐怖主义领袖的拉登。
2、下属的特征体现
拉登的下属便是活动于世界的各种恐怖组织。他们都是有着各种不幸或者反社会心理的危险人群。这些人对于“圣战”和本·拉登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他们可以将自己变成人肉炸弹去袭击无辜的民众,他们同样可以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献给拉登。也可以为了“圣战”和拉登献出生命。魅力型领导理论中的下属特征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恐怖分子都是有着狂热的信仰,对于领导人思想的高度认同。执行力要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的员工。他们对于“圣战”的发动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信念。正是这些狂热的信仰者,才能让世界都笼罩在恐怖主义的浪潮下。
参考文献:
1)2)3)4)5)6)宗教 .百度
伊斯兰教义 .百度. 奥萨马·本·拉丹 .维基百科
《领导科学与艺术》 朱立言 高鹏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领导科学与艺术》苏保忠; 清华大学出版社
《领导艺术与科学》安佛莎妮·纳哈雯蒂(Afsaneh Nahavandi);电子工业出版社 7)《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曾仕强 ;
广东省出版集团
第四篇:领导艺术论文
下午5-6节9号
山东财经大学
期末论文
题目: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学 院 财政税务学院 专 业 财政学 班 级 财政学4班 学 号 20150215402 姓 名 陈璐娅 指导教师 于翠平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摘 要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的群居生活中,领导便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领导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和发展的最有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社会活动之一。领导是管理的基本职能,它贯穿于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且领导对组织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先分开说明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含义及一些作用,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例子来讨论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关键词:领导;组织;凝聚力;关系
一、领导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既可以理解为领导者的简称,也可以理解为领导活动的简称。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管理职务、履行特定管理职能、掌握一定全力、肩负某种管理责任以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人或集体。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领导的关键是发挥对下属的影响力。
(二)领导的功能
不管是理解把领导理解为领导者还是领导活动,领导都有一定的功能。总的来说,领导的功能大概有以下的几点:引导功能、组织功能、指挥功能、控制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领导从根本上规定了组织发展目标,规范了组织前进的方向。一个组织,不管其规模是大是小,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指引这个组织去完成,而这个目标就是来源于领导。领导从组织的各个方面来总结,发现并去完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一个目标让组织去追逐,有一个前进的动力而不只是在原地踏步。
组织功能,是指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结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调配资源等。一个组织由许多的人员机构来组成,就像一台机器是由许多的零部件组成的,各个部件都很重要且缺一不可。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领导发挥好其组织功能,安排各个人员都能做适合他们的事,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基础。
指挥功能,有两种重要的实现形式,一是命令,二是合理授权。命令对一个组织的指挥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使工作有效地进行下去。命令需要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完整、清晰、可执行。在一个组织里既然有领导的存在,那么领导便有权力来命令下属一些完整、清晰、可执行的目标,使组织前进。合理授权就是由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下属在领导的监督下,自主地对本职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决断和处理。不管一个组织是大是小,领导都不可能一个人处理好、顾及到所有的事情,因此合理地授权给下属既可以减轻领导的压力,也可以保证组织有序且快速前进和发展。
控制功能,是指从外部对组织战略与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宏观把握,以保障组织相对稳定和有序的发展,防止组织的失控或瓦解。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决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只有授权而没有控制,是很难达成目标的。控制从计划的执行开始,贯穿于整个执行过程,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协调功能,是指为了实现领导战略目标而对领导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所做的调整过程。协调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通过政策与目标对组织活动进行协调;二是通过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进行协调;三是通过行政组织的基层结构进行协调。
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是指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功能。一个领导能否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衡量他的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领导行为的效能。激励功能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性;(2)激发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3)提高被领导者的工作、生产效率。
教育功能,是指领导以身作则,为下属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起到教育职工们的作用。教育成为获取、保持、发展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必然要求,成为反映时代需要的客观要求。
二、组织凝聚力
(一)组织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组织是指这样的一个社会团体,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域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二)组织凝聚力的概述
组织凝聚力又称“组织内聚力”,即指组织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是员工在组织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组织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综合。
组织的凝聚力,首先表现在全组织上下具备一种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欣欣向荣的局面,全体员工具备一定的恪尽职守、勤奋敬业的精神风貌;二是表现在员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团体精神;三是表现在员工对院校发展的认同感;四是表现在员工与组织这一团体存在息息相关的命运感以及同甘共苦的归属感。
(三)影响组织凝聚力高低的因素
成员的同质感。组织的同质性即指组织成员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性。例如,组织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相同的需要、动机、兴趣与爱好;相同的民族及文化背景;相似的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等都是组织的同质性。一般来说,同质性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同质性越高,组织的凝聚力就越高。但是,有时组织成员之间工作性质相同,工作能力和水平相当,彼此不服气,可能出现嫉妒、“同行是冤家”等现象,这样会破坏组织的凝聚力,造成组织内部的不团结。
规模的大小。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组织规模小,彼此作用与交往的机会多,其凝聚力就强,但规模过小就会失去平衡,矛盾难以调解;相反,组织规模过大,容易出现意见分歧,信息交流不畅,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只有适当规模的组织可以增强凝聚力。
外部信息。一个组织与外界相对隔离、孤立,这个组织的凝聚力就比较高。如若外部存在压力,则压力越大,凝聚力就越高。例如,一个国家民族矛盾尖锐,受到外来侵犯时,阶级矛盾便趋于缓和,会出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局面;一个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的威胁,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成员对组织的依赖性。个人参加某组织是因为他觉得该组织能满足其经济、政治、心理需求。因此,一个能满足其成员个人重大需求的组织,对成员才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凝聚力才高。
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还有很多:组织的地位、目标是否达成、信息的有效沟通、领导者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等等。
三、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从上面分别对领导和组织凝聚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领导与组织凝聚力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相辅相成。
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能根据各种情况作出对组织最具有益处的决策,无形中团结了组织,提高了组织凝聚力最终达成目标。接下来以一个例子来说明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关系。
就像大家所知道的一样,马云所创建的阿里巴巴现在闻名于全世界,而且这个组织是相当庞大的,生产效率也是极高的。就在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那一天,其旗下的淘宝网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这个数字足以让所有人为之而感到震惊。但是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交易额呢?我认为这与马云的领导和组织凝聚力是分不开的。有报道称,马云团队的绝大部分人曾经拿着同国内同行业中下水平的工资,却有着职场人士对职责少见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一位阿里巴巴老雇员曾说:“虽然提倡民主,但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之一就是服从,因为上司总是对的。”这一魔力甚至蔓延到与阿里巴巴雇员朝夕相处的亲人。因为马云习惯不定时地邀请他们到公司“视察”,这并非秘密,但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走出大门后会对“枕边人”感叹—“加油干吧,以后就靠你了。”而且,马云也会打扮成维吾尔族姑娘或江南小城的普通渔夫出现在各子部门的狂欢中。或许正是这种亲切的感觉,无形中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
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一个领导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并能让组织有较高的组织凝聚力,成员的行为高度一致,个人也有较强的服从组织规范的倾向,生产率也会高。总的来说,组织凝聚力与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领导是一个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为了能提高组织凝聚力,领导要充分发挥好其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主动地与团队成员沟通,了解团队成员工作状态和生活情况,多了解成员的合理需求并尽力满足这些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若是一个领导总是高高在上,员工甚至几乎见不到领导几次面,而且总是强势地提出各种命令让员工无条件去实现,也不顾当前的条件是否有这个潜力去实现。久而久之,员工会渐渐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愿意努力,组织之间的凝聚力也会降低。
2.尊重团队成员,充分信任。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是能互相尊重,不管身份的高低贵贱,都应该获得应有的尊重。在获得尊重的基础上,领导要与员工建立起互相的信任。有一句话叫做“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确实,在招聘员工之前要把这个人看的透,明确他的一些个人品质等;但是在录用了这个人之后,在交给他一项任务的时候,要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让他能感受到领导对的他信任后,他也会积极的、出色的去完成任务。
3.不断给予团队成员鼓励,不与成员争利,不与成员争权,给予充分授权。社会上的大部分组织都是盈利性的组织,但当遇到一些员工该得的、该拥有的权利时,就应该让员工所得到。作为领导,本身所拥有的就比员工要多,就没有必要再去与员工争夺利与权。一个领导以身作则,那么下面的员工也会遵守基本的道德原则。
四、结语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体现无处不在。一个好的领导能管理好一个组织,能让组织有着高凝聚力,为社会、为组织、为个人都创造出美好;同样的,一个组织若有着高凝聚力,那么这个组织的领导必定是一个好领导。因此,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杨思博,侯沛勇,林娜.浅谈影响凝聚力的主要因素[A].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郑汉.教练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关系的探讨[A].科技信息 科学 教研.2007
第五篇:企业领导艺术论文
论我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领导能力与素质
一、开头
在领导活动中,主观意图是否能够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现实,领导者的能力大小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我们的领导干部有许多人知识丰富,心理条件很好,但不是都具有领导能力。可见,能力素质是领导者与其他类型人才相区别的本质方面之一。这就意味着领导者要有多方面的能力,主要归纳为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领导的能力是指与领导职务相适应的,能够肩负起领导责任的主观条件;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需要的总合。一个领导者只有把握了作为领导者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加强锻炼,不断扬优除劣,才能使其能力和素质不断升华,逐步趋向完善,成为具有高效
二、几个大点
(一)感知能力
1..辩才力 慧眼
2、应变力。这是一种在事物发展的偶然性面前善于随机处理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复杂的,领导者的认识能力和预见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完全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所有可能性。偶然性总是存在的,突发事件也常常是难免的。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最大限度地将突发的偶然因素变成实现创新意图的有利因素。
3.学习能力
(二)管理能力
1、决断力。它就是一种意志力。这是迅速做出选择、下定决心、形成方案的能力,也就是实际决策能力。决策者必须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与胆识。避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举棋不定等等。
2.形象塑造能力
(三)语言能力
领导者要能够将各个组织、机构、系统以及各种利益与力量整合成为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能力是领导者的又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要素。沟通能力不仅仅是指说话的能力,它还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信息获取能力。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组织行为的复杂化,领导者在决策时所面对的选择变量也日益带有多元、多维、多层的特点。特别是对全局性的重要决策来说,领导者更加需要具备广泛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加工的能力。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利用信息载体获取信息,并能够善于辨别真伪、摈弃过时的陈旧信息和挖掘为“我”所用的信息。
2、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是要保证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获取高一层次的整合力。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指挥有方、层次分明。要善于团结各方,消除障碍,化解矛盾。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本质上就是将各种积极性综合在一起的能力。
3、知识综合能力。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领导者要具有科学的头脑和较高的知识素质,就不能不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对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够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于具体的实践之中。
4、推动力。这里指的是善于激励下级以实现创新意图的能力。一个领导者无论如何高明,也不能单靠个人的力量来实现组织行为的目标。所以,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形成政策方案以后,领导者要有推动整个组织行动起来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以及个人魅力。领导者应该是整个组织机器中的主动轮,他要能够激发起组织成员对于追求组织目标的热情,要能够说服他们放弃暂时放弃的东西,能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鼓舞他们增强信心。
三、暴露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缺乏组织指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从空间上,不能照顾各方面,缺乏整体观念;从时间上看,不能顾及到工作的整个过程各个发展阶段。表现为顾此失彼、丢三落
四、出现丢西瓜拣芝麻的局面,最终导致领导无效的结果。
2、领导者的果断决策能力差。办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和胆识。
3、领导者自以为是、高傲自居、听不进意见,与上级和兄弟单位、同事和下属缺乏交往;忽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现有少数干部,仍然存在着精神不振,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看摊守业,甚至是混事、误事和坏事。
4、做事主意太少
5.太过形式化: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想问题、办事情不顾客观实际,不考虑实际效果,消极地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贯彻上级精神照本宣科,不从实际出发研究贯彻落实具体办法和措施;安排部署工作照抄照转,当“传声筒”,不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细化的思路和举措。
6.轻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