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

时间:2019-05-14 10:2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

第一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

单元综合测评(四)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盖棺论定: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B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视。用于自己的东西,此处用错对象。C项,风声鹤唳: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疑惧。用于此处望文生义。D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用于说明普通人感叹买不起价格不菲的演出票不当。

【答案】 A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里非常危险,随时塌方有可能再次发生,谁也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你们必须离开,这是命令!

B.近期,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媒体相继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内容触目惊心。

C.根据2014年公报,去年开始首次监测PM2.5的74个重点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京津冀地区去年有半年以上时间空气质量不达标,水质也不容乐观。

D.随着中国足球队在比赛中的屡屡失败,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点头而去。

【解析】 A项“随时塌方有可能再次发生”语序不当,应将“随时”放到“塌方”的后面;B项“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成分残缺,“报道”后面缺少相应的宾语中心词;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将“去年开始首次监测PM2.5的74个重点城市中”这句话中的“中”去掉。

【答案】 D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A.②①④⑥⑤③ C.④⑥②①③⑤

B.②①⑤③④⑥ D.④⑥③⑤②①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要看语段的整体内容,即围绕汉字简化问题谈看法。其次就是要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②句中摆出了“不少人”对汉字简化的看法,①句中“这种看法”应指②句中“不少人认为„„”这一看法,故②①组合在一起,这一组合表明了文段的观点,故排在首位;④句中的“首先”和⑥句中的“其次”相照应,故④⑥组合,这一组合初步阐明了汉字不宜进一步简化的原因,故排在②①之后;⑤句进一步指明简化汉字的不当之处,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故将⑤③排在最后。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5分)

爱情信使 [美国]欧·亨利

在这样的季节,公园里很少见到游人。这位坐在路边长椅上的年轻姑娘,大概是想出来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着,脸上显出几分忧郁和伤感。

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小伙子,沿着她附近的一条小道匆匆穿过公园,身后跟着一个男孩,替他拿着手提箱。小伙子看见姑娘,脸上马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从离她仅有几米远的地方经过,但那姑娘却好像根本没有看到他似的。

他又往前走了四五十米远,在一边的长椅上坐下。男孩扔下手提箱,两只机灵的眼睛不解地盯着他看。他对男孩说:

“我想请你传个话给坐在那边椅子上的姑娘,告诉她我是从这儿路过去火车站的,我要去旧金山。你对她说,因为她吩咐过我不许跟她说话,也不许给她写信,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最后一次请求她:为了我们旧日的情谊,别再这样感情用事。你对她说,无缘无故地指责并甩掉一个不该这样对待的人,既不说明理由,又不给人以解释的机会,这有悖于她善良的本性。去,就这样告诉她吧。”

小伙子给男孩手里塞了一枚硬币。小男孩朝小伙子望了一会儿,然后撒腿就跑开了。他走近姑娘身旁,先是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大大方方地说:

“小姐,那——那边椅子上的先生派我来向您打个招呼,表白他的心意。要是你不认识那小伙子,那他就是故意戏弄您,您——您只要说一声,我在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要是果真您认识他,那我——我就要把他那一大堆废话说给您听了。”

那姑娘听他这么一说,脸上显出了一点兴趣。

“我——先前认识那位先生,我想就不用劳驾警察了吧。你也可以替他表白,不过不要搞得露天表演似的。”

“哦。”小男孩浑身都耸动起来,“他说他已将所有的衣服都给收拾在那只手提箱里,要赶往旧金山。„„他说您把他当作薄情郎拒之门外,又不肯给他个分辩的机会。他说您给他的打击太大。”

姑娘凝视着竖立在杂树丛中的那座忧郁的雕像,冲着小信使说道:

“你去告诉那位先生,首要的是忠贞不贰和真诚可信。请你告诉他,我已尽最大努力剖析自己,我知道自己的心灵深处需要什么,但更清楚它有软弱的一面。这就是我不让他解释的原因。我不是凭道听途说,也不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责他的。”

“请你告诉他,那天晚上,我从后面走进花房,去给我母亲折一朵玫瑰花。我亲眼看见他和阿什伯顿小姐在粉红色的夹竹桃底下。那场面真精彩,可是那依偎在一起的丑态却成了不打自招的证据。我离开了花房,同时也丢弃了玫瑰花和我的理想。你把我的这番表白带给那位先生吧。”

“实在不好意思,小姐,依„„偎„„在一起,给我解释一下好吗?”

“依偎——你就说亲热地靠在一起——要不,你就说靠得太近,叫人家无法保持一个正常的距离吧。”

小男孩又一溜烟地跑开了,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不一会儿到了另一张长椅旁边了。小伙子急切地投来询问的目光。

“小姐说她懂得,当——当小伙子鬼话连篇地乞求和解时,姑娘们最容易受骗上当,所以——那些甜言蜜语她一概不听。她说她亲眼看见你在暖房里跟——跟一个姑娘搂抱在一起,正拼命地和那姑娘亲热。她看来实在恶心。她说你最好还是趁早赶你的火车去吧。”

小伙子轻轻地吹了个口哨,他眼睛一亮,突然有了主意。他迅速地将手伸进大衣里边的口袋,掏出了一封信递给男孩,随后又掏出一块银元给了他。

“把这封信给小姐送去,”他说,“请她看一看。你对她说,要是她早在自己理想的信念中掺进一点点对别人的信任的话,自己就不至于这么伤心了。”

信使又站在姑娘的面前了。

“那——那位先生说,你的那些想当然的说法真让他受了委屈。他说他不是那种花花公子,小姐,请你看看这——这——封信吧。我敢打赌,他是个清白的人,决不会错。”

姑娘犹豫了一下,打开信,看了起来。亲爱的阿诺德医生:

上星期五晚上,我女儿出席沃尔德伦夫人家的宴会,突然心脏病发作,差点儿晕倒在她家的花房里,当时若不是您在旁扶住了她,并加妥善照料,我们也许就失去她了。特致函深表谢意。

永远感激您的罗伯特·阿什伯顿

姑娘晶莹明亮的眼睛里闪动着喜悦的泪花。“那位先生要您的回音呢,”小男孩说。

“请你告诉那边椅子上的先生,”她颤声笑着说,“他的恋人现在就要他过来。”

(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写姑娘“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是为了表现姑娘内心有美好的追求,“春天的来临”暗示了后文爱情的复活。

B.小说中小男孩机灵而可爱,他并未按原话传达,反说得有些夸张,但却很好地传递了一对恋人的意思,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

C.作者将阿什伯顿的那封信原文照转,突出了信件的作用。信件既是二人矛盾化解的契机,也使小说简单的情节变得曲折跌宕。

D.作者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喜剧效果,比如男孩说“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以及要姑娘解释“依偎”的意思,都令人忍俊不禁。

E.小说善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杂树丛中的那座雕像”烘托了姑娘的忧郁,“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则烘托出男孩的机灵。

【解析】 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选A和E不得分。A项,的分析牵强拔高了,其实是幽默表现姑娘失恋后的忧郁与难过。C项,“原文照转”是小说情节曲折跌宕的原因并不充分。E项,忧郁只是一时心情,不是姑娘性格;“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则只是表现男孩跑得快,见其活泼。

【答案】 BD 5.小说围绕误会展开,请从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的角度,梳理小说情节。(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阿诺德医生搀扶救助阿什伯顿小姐,被恋人误会;②阿诺德医生跟随恋人来到公园,希望弄清原委;③阿诺德医生托小男孩传话,发现原来是误会;④阿诺德医生托小男孩传信,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6.小说中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爱情忠贞,真诚可信,对恋人体贴关心,从他想极力回转姑娘的心可以看出。②做事机智,他用信童传情和信函自证清白的方式消除了恋人的误会。③乐于助人,善良热心。他救助并悉心照料阿什伯顿的女儿。

7.小说以“爱情信使”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意为爱情需要信使,暗示消除爱情误会的最好信使是彼此的信任与沟通,突出了主题。②“爱情信使”指传话的小男孩,是消除误会的重要角色,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以此为题,突出了小说高潮部分。③小男孩机灵活泼可爱,在二人误会的压抑中增添了喜剧意味,使小说有幽默的意味。④以“爱情信使”为题,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5分)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雷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E.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解析】 B项,“写出老木人缘好”的说法不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年村里人丁兴旺,邻里关系融洽。C项,“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应为“通过阿黄自身的动作和老木的侧面烘托”。E项,“情节起伏,结构紧凑”的说法错误。

【答案】 AD 9.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该根据作品对这个人物所作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以及其他相关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此题尤其要注意题干的“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个要求,比较这两个形象的相同之处,切忌答非所问。

【答案】 ①老态龙钟。②都曾经历生活的辛苦和时代的变迁。③都表现出了忠诚。老木忠诚地守候土地、村庄,阿黄忠诚地守候主人。

10.小说以“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分析小说结尾的好处,可根据此段结尾的内容分析其对表现小说主旨、揭示人物心理、展示人物个性以及收束全文(或卒章显志、发人深省等)的作用。具体到此题,从内容和形象上看,结尾的细节,表现了夜幕降临时老木和阿黄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对现实乡村荒凉的无奈之情。从小说主旨来看,此结尾象征着乡村的未来命运,暗含作者内心的担忧。从结构上看,此结尾余味悠长,令人回味,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答案】 ①这一细节,表现了夜幕降临时老木和阿黄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对现实乡村荒凉的无奈之情。②象征着乡村的未来命运,暗含作者内心的担忧。③余味悠长,令人回味,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④照应开头1、2段的描写。

11.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题。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若认为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可从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等角度展开分析。若认为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可从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老木对家园对土地对老伴的珍贵的情感将要渐渐消散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示例一)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①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离开村庄、土地并不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舍弃。②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③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

(示例二)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①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②老木留恋的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③老木对家园的难舍,对土地的眷恋,对老伴的念念不忘,这些珍贵的情感将要和这村庄的炊烟一样,渐渐消散,渐渐被人遗忘。

三、语言运用(共11分)12.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3分)迅雷猛烈,它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春雨细腻,它轻柔地给山野披上了一身美丽的衣裳;而秋天,落叶在凉爽而惬意的风中倾听风儿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四季的风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所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新的句式”,是由考生自己设计、选定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

【答案】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速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句。②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句。③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句。

【答案】 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4.右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看图、识图和分析概括图形寓意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图关键的地方是“鸽子”“旗帜”“橄榄枝”,要明确这些与“联合我们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八、写作(5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站停3分钟。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选取时事材料,里面涉及多位人物,那么在立意时就要注意其角度,要多想,是否可以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参考立意:从司机的角度:“按规定”“明显放慢了速度”“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反映的是处理事情“规则与灵活”的问题;从大妈的角度:“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可以得出:人要有规则意识;从乘客的角度:“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体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友善)。【参考例文】

适时变通

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站停了3分钟。公交司机在尊重规定前提下适时变通的做法赢得了大多数乘客热烈的掌声,由此可知,规定要遵守,规定虽然很冷冰,但人是活的,适时变通是无可厚非的。

适时变通,适者生存。

变通变通,因人而异,有的改变的是自身头脑,有的改变的是赏罚分明的工作制度,有的则是改变自身的性格。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变通着。

人在社会上要争取到自身的保留空间,假如在社会上没有保留空间,那这小我将会被更多有才气的人丢弃。而人要在社会上保留下来,必不可少的就是适时变通。人在社会上总不能一辈子只用一种处事方法去处世,就好像一只动物一直向前跑,在它前面的是一个悬崖,它也看到了的,但它不变通,于是它就一直向前跑,其后可想而知。不明变通的人也会如此,会在社会上到处碰壁,难逃厄运。

适时变通,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身陷囧途,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适时变通,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三只小老鼠,它们天天都是统一在一个处所找到奶酪。然则有一天,三只小老鼠再次来到这个处所时,奶酪却不在这里了。小老鼠A不加思考地回身就跑去找食品了,而小老鼠B思考了一会后也回身离开这个处所去找食品,只有小老鼠C在原地不动,最后,小老鼠C饿死了。小老鼠A和B由于适时变通而得到食品存活下来,想深一层,小老鼠B思索后再去找食品,找到食品的几率比小老鼠A大,小老鼠A找到食品是靠命运,小老鼠B是靠思索。试想一下,假如小老鼠A盲目地去探求食品,但依然如故没有找到,也会是和小老鼠C那样被饿死,所以经思索后的适时变通比盲目改变好。公交司机的做法之所以赢得了大多数乘客热烈的掌声,是因为公交司机思索后作出的适时变通,既尊重了规定,又契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一个正确的适时变通。

适时变通,成就梦想。

人生长路漫漫,想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要学会如何变通,做任何事都要有个清醒的头脑,三思而后行!

实现伟大的中华复兴梦想要靠十多亿中华儿女持续奋斗,奋斗的过程曲折而又艰难,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中华儿女理应顺应世界潮流适时变通,唯适时变通方可走向远方、成就梦想。

第二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5

单元综合测评(五)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________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2)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的整个过程,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详细__________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3)非法侵入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__________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节减 记录 授权 B.节减 记载 受权 C.节俭 记载 受权 D.节俭 记录 授权

【解析】 “节减”指节省减少,动词;“节俭”指节约俭省,用钱用物有节制、不浪费,形容词。“记录”指如实写下来,常指边听边记;“记载”一般用于事后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里。“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指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向健儿们加油助威,将比赛的气氛推向高潮。

B.办案民警在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后,又在窃贼落脚点守株待兔,逮住购物归来的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当晚两起入室盗窃案。

C.春节期间,记者在江西采访时发现,由于城市返乡人口“有车族”的涌入,竟在简易狭窄的乡间道路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拥堵现象。....D.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解析】 A项,望文生义,“白驹过隙”比喻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B项,褒贬不当,“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C项,词语误解,“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著名作家梁晓声依然以执着的态度,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瘤疾,字里行间灌注着作家深沉的“劝世”“醒世”“忧世”。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发扬”应改为“发展”。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或“以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D项,宾语残缺,“灌注”缺中心语“之心”。

【答案】 C

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5分)

古渡头 叶 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回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解析】 本题考查主旨、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构思的妙处,品味对话的作用。A项,对文章主旨的解读,正确。B项,品味对话的作用,其中“我担心他谋财害命”的说法有些牵强。C项,分析人物行为的作用,其中“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不正确。D项,分析行文构思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正确。E项,考查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不正确。

【答案】 A D 5.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本文着重描写人物的语言。要结合文本中渡夫对“我”的教训、与“我”的对话,以及最后的高歌分析。

【答案】 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6.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行文构思的妙处。解答本题应从全文的角度去看。快速地读完这篇短篇小说后,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叙述视角以“我”为主,叙述方式以对话为主。文章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但并不影响文章的诗意。

【答案】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7.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小说的结尾宁静且富有诗意,分析艺术效果要考虑到其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答案】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5分)

年迈父母 郁 葱

炽热的阳光肆虐着城市的路面,天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别墅区的树木也低着头苟延残喘。

“我要回家!”爸爸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对他的儿子大声道。老人大概七十来岁,看上去神态威严。“你把我们扔到这里都一个月了,我简直受够了,我再也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

“请不要这样爸爸,不要这样大喊大叫。” 看上去40来岁的儿子温和地说。“我大喊大叫?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老人挥舞着拐棍以威胁的口吻大声叫道。“小声点!瞧,人家都在看我们!”一位六十多岁左右的老太太恳求丈夫道。“让他们都看看,让每个人都瞧瞧他忘恩负义的儿子是如何对待他的父母的!”老人大声道。“忘恩负义?”儿子不知所措地说。

“没错,忘恩负义!你就是忘恩负义!我们从小把你养大,当牛做马,可现在你却把我们扔进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旅馆。”

“旅馆?你说这是旅馆?爸爸,这是专为您买的安度晚年的豪华别墅!”儿子说。“好了,”老妇人安慰丈夫说,“我们就在这养老院生活吧!”

“妈妈!”儿子恼怒地说,“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这不是养老院,条件这么好的豪华别墅区,是专门供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我给你们买的这座小别墅是这里最好的一栋。”

妈妈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丈夫,夹在他们中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他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于是她温柔地对丈夫说:“理解儿子的一片好心吧,我们会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的,瞧这里的环境多美,到处都是花草绿树。再瞧那里,还有那么美丽的花园。”

“我还是喜欢天津老家,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在那。”老人说。“你在这里也可以交朋友呀。”她说。

“朋友!和这些见面招呼都不愿打的老头?”老人嘲弄地说。

“好了,”儿子插话说,“你们二老在这里可以多遛遛弯,这里空气多新鲜呀!” “听着,你这个小子!”老人对儿子大叫道,“不要跟我说这些。我在天津老家遛弯五十年了,那里才是我遛弯的地方。”

老人说完转向妻子专横地说,“快把我们的东西收拾收拾,我们回老家去。我们不能在这凄凉的地方呆了!”

“我们慢慢就适应了,”妻子恳求道,“咱会喜欢这儿的。瞧这里的设施多全,有现代化的健身俱乐部和图书馆,又有麻将、象棋,什么都不缺!”

“健身俱乐部?我七十多了,你还想让我健身?图书馆?我有青光眼,什么都看不了,这你都不知道!要娱乐,我可以和我的老朋友一起散步,没必要到这里来娱乐。”

“爸爸,不要这么固执了,”儿子恳求道。“这里对你的健康有好处,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提供的都是可口的营养食品。”

“可口?有营养?这就是医院里的病号饭。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还是喜欢吃天津的煎饼果子和肉包子!”

“爸爸,你说的那些小吃都是街摊上的,又油腻,你这个年龄根本就不应吃。你的胆固醇和血糖高,再吃会要了你的命的。”

“我宁可在老家病死,也不愿在这里吃这些东西气死!”老人朝儿子喊道。然后,他看了看妻子,命令道,“听着,快收拾东西,一个月已经把我憋疯了,直接回我们天津老家去,过咱们的日子!”

“爸爸,请不要给我出难题了。我今晚飞机回美国,”儿子极力恳求,“我已经为你们尽了我最大的努力。知道吗,为了订购这豪华别墅,我已经预付了很大一笔定金?”

“你回你的美国,我回我的家。就这么定了!”老人对他儿子断言道。老人看着他的妻子:“你愿意一起走吗?还是我一个人回去?” “妈妈,请把实话告诉他吧!”儿子看着妈妈说。

老妇人爱怜地看着她的丈夫,温柔地说,“请理解孩子的安排吧,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我们在老家的房子已经卖给了一个开发商,人家要在那里建商场!”

“什么?”老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妻子,“你怎么也这样!”

老人麻木地抓着妻子的手,顺从地与妻子一起走向儿子为他们购买的小别墅,他们将在这里与其他高龄老人孤独地度过他们的有生之年。

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的矛盾冲突就十分激烈,老人对儿子大喊大叫,挥舞拐杖,坚持要回到老家,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

B.通过小说中三个人物对所在地的三种不同称呼,即旅馆、别墅区与养老院,可见老人的儿子为父母购买的所谓别墅条件较差,根本是名不符实。

C.小说揭示的是新的社会问题,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被任意破坏,老人的孤独生活无人体会,表达的是关注老年群体生活现状的主题。

D.老人的儿子没有顾及父母的心意,坚持把老人在老家的房子卖给了房产商去开发商场,还对父亲隐瞒,令父亲伤心不已。

E.小说末尾老人突然间转变为沉默和温顺,并不是老人之前故作蛮横或者色厉内荏,而正是老人的内心无助的体现,而这样的反常也更令我们内心深深触动。

【解析】 B项,“所谓别墅条件较差,根本是名不符实”理解有误;D项,文中没有提及老人的房子是谁卖给开发商的,而儿子和母亲隐瞒事实也是怕父亲伤心。

【答案】 BD 9.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明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暗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气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矛盾冲突比较激烈。

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老人生存比较压抑,性格比较暴躁。10.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母亲的性格特点。(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同样不适应儿子安排的豪华而陌生的生活,却委屈自己安慰丈夫,可见母亲性格中随遇而安的一面;②夹在丈夫与儿子的争吵的漩涡中,不想伤害任何人,表现出母亲性格中的善解人意和温和;③善意地隐瞒了老家的房子被卖掉的事实,可见母亲对丈夫的关爱。

11.小说结尾,当老人听到老家房子被卖掉的时候,突然间变得低沉和温顺,这个情节是否合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认为情节安排比较合理。从情节本身来看,这样的情节安排,使小说更有戏剧性,情节更有波澜,与前文父亲的倔强、坚持形成巨大反差,能够引发读者更深沉的思考;从人物性格转变角度看,老人的性格出现难以相信的戏剧性改变,他彻底被击垮,精神一下被摧毁,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从揭示主题角度看,这样的情节安排更能突出老年人生存的尴尬与无奈。

我认为情节安排不合理。人的性格转变太突然,以文中老人的较为暴躁和倔强的性格,不会立刻妥协;另外虽然房子卖掉了,但是老人完全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老人的突然妥协,暗示了老年人的生存困境并未得到解决,主题较为消极。

三、语言运用(11分)12.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修辞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写宣传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宣传语。宣传语,即用简短的文字写出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其基本特点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然后,紧扣宣传目的,即“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注意字数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来拟写即可。

【答案】(示例)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用创新放飞人生希望。

13.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画面内容,注意所写内容“围绕‘早春’”这一限制条件;鲜明生动,写成小诗或短文,也就是在准确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通过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不能超过80字。

【答案】 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14.《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

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 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经典语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的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即能够“推己及人”。答题时紧扣这两句话的意思,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即可,注意要有理有据。

【答案】(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四、写作(5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首先要通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三个人物:“大李”“老王”“小刘”。我们可以从他们三人中任意一个人的角度立意。

从“大李”的角度:他“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可以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等角度立意。

从“老王”的角度:他“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可以从“爱岗敬业”“平凡中的伟大”“拼搏”“技术”等角度立意。

从“小刘”的角度:他“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可以从“爱好”“留住美好”等角度立意。

还可以从他们三个人共同的角度立意,如“活在当下”“活出精彩”等。【参考例文】

最风采的人

眼下,在网上流行着一种购物神器,通过他们的浏览器进去购物的人,会得到一定的返利。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碰到有关返利的事情,但无论用何种方式的返利,都不能离不开我们辛勤的付出。

其实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每天能打开心灵的浏览器,用心去做事情,和别人交流,也必

定会得到一份心灵的返利——别人的信任与共鸣。

谁都希望自己一生中能遇到一个贵人,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美好向往。然而这离不开我们平时点点滴滴的行善积德。何为行善积德?并不是盲目地去施舍别人,而是先从自己的心灵做起。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一颗心善待好了,美好便会不请自来。

心灵的舞姿构成了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一个人的心是个怎样的状态,他的生活就是怎样的状态,这颗心就是他生命的状态。我们要给自己的心安放个位置,如同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信仰和宗教一样。以敬畏之心、慈悲之心、宽容之心待人,始终将她安放在祥和虔诚的位置,别人必定回报我们友善的目光。

男人的心灵要为人仁厚,凡事容让,具有海纳百川度量;女人的心灵一定要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具有柔情似水的风范。

不能吃亏的人往往都很聪明,他们常常会保全眼前,这无形间的举动将给自己的人品大打折扣;而愿意吃亏的人往往都很智慧,他们会常常看重长远,这无意间的行为便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四射。日久必然会换取别人心灵的赞许,也就是心灵的返利。

拥有颗感恩的心也会得到丰厚的心灵返利。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人或事。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生命、感恩对手、感恩万物„„ 无论是在金钱上的返利,还是心灵上的返利,善良将是通往利益的必经之路。如果你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背叛了你的良心,那么无论你在做什么样的交易,必定长久不了,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善良它能洞穿黑暗,直抵灵魂。砸破狭隘的锁,开启心与心的信赖与共鸣。善良的心灵是灵魂的归宿,是人性的虔诚皈依。

慈悲为怀,消融积怨,普度众生,更是心灵的极品返利升华。《梵网经》也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世间上所有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以慈悲心来放生的话,这个功德极其广大,日后必有福报降临。心怀仁慈,如同一池湖水清澈柔软,折射出灵魂里佛性的光芒。

心灵的返利是自己的真诚的奉献换取别人的一种诚恳地给予、信任、一种心灵的满足、一份福报、一丝祝福、一声问候„„真真切切发自灵魂深处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打开心灵的浏览器去感知生活,善待万物,心灵必将会得到出其不意的心灵福报。

如果你喜欢上了我的文字,就寓意着你就是我心灵的那份返利;如果不喜欢,就意味着我的耕耘还不够辛苦。

第三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二

单元综合测评(二)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夙婴.疾病(缠绕)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告)B.顾.视无可置者(向四周看)室始.洞然(才)C.凡再.变矣(第二次)比.去,以手阖门(等到)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终于)却.告了相思回避(同“恰”,才,刚刚)【解析】 A项,报:报答;C项,再:两次;D项,终:又。【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则刘病日.笃

B.伯劳东去燕西.飞 C.客逾庖而宴. D.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解析】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 C 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急于星火 C.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 【解析】 B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 ..得一时半刻(相聚,待在一起)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 顺时自保揣..身体(估量)C.将来..的酒共食(未来) 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1 疏林挂住斜晖(使)恨不倩.D.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解析】 B项,保揣:保重;C项,将来:拿来;D项,倩:请,央求。【答案】 A

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沈焕,字叔晦,定海人。试入太学,始与临川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乾道五年举进士,..授余姚尉、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透,长贰..

①同僚忌其立异。会充殿试考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路

②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去。后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高宗山陵③,百司次舍供帐酒食之需,供给不暇,焕亟言于安抚使郑汝谐曰:“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自如,安乎?”汝谐属焕条奏。

充修奉官,移书御史,请明示丧纪本意,使贵近哀戚之心重,则茇舍菲食自安,不烦弹劾而须索绝矣。于是治并缘为奸者,追偿率敛者,支费顿减。岁旱,常平使分择官属振恤,得上虞、余姚二县,无复流殍。改知婺源,三省类荐书以闻,遂通判舒州。间居虽病,犹不废读书,拳拳然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忧。卒,丞相周必大闻之曰:“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焕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常曰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以言学。追赠直华文阁,特谥端宪。焕之友舒璘.字元质,奉化人。璘乐于教人,尝曰:“师道尊严,璘不如叔晦,若启迪后进,则璘不敢多逊。”

(节选自《宋史·沈焕传》,有删改)【注】 ①长贰:指官的正副职。②言路:指言官。③山陵:此指营造陵墓。④并缘:相互依附勾结。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B.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C.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D.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先通读语段,然后再比较各选项。比较四个选项,④第一个“乎”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乎”后可以停顿;但是第二个“乎”相当于介词“于”,所以后面不能停顿,排除B、D两项;比较A、C项,“耻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耻”前停顿,排除C项,选A项。

【答案】 A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

D.“谥”,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焕为官尽职,受到举荐。这年干旱,沈焕被派到上虞、余姚两县救济,再没有流亡饿死的人;任婺源知县,得到三省的推荐,于是任舒州通判。

B.沈焕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营造高宗陵墓时,臣子宴饮作乐,花费很多,他认为国家有大悲,不能如此,就上奏弹劾,终使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

C.沈焕人品高尚,不随便宽恕自己。他曾经说白天从妻子孩子那里观察,晚上从睡梦中卜测,只有两个方面都做到问心无愧,才可以谈到学问。

D.沈焕去世后获得殊荣,友人多有评价。他去世后被追赠直华文阁,赐谥号为端宪;丞相周必大高度评价他,舒璘则认为自己在师道尊严上不如沈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终使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分析有误。“使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是沈焕移送文书给御史,要求明确说明丧事本意后想达到的目的,不是事实结果。

【答案】 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透,长贰同僚忌其立异。(5分)译文:

(2)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4分)译文:

【答案】(1)身体力行善待众人,早晚接见学生(学习的人),勤奋不懈地教诲引导,长官副长官同僚忌恨他标新立异。

(2)追想立身朝廷不能够推举贤能称扬良善,我愧对沈叔晦,益友有三人,沈叔晦没有对不起我。

【参考译文】

沈焕,字叔晦,是定海人。考进太学,开始同临川陆九龄成为朋友,跟随他学习。乾道五年考中进士,授任余姚县尉、扬州教授。被召为太学录,身体力行善待众人,早晚接见学生(学习的人),勤奋不懈地教诲引导,长官副长官同僚忌恨他标新立异。适逢充任殿试考官,唱名那天在庭下按序站立,皇帝觉得他仪表堂堂,派宦官问他的姓名,众人越发忌恨他。有人劝他姑且钻营官职,因为道尚难推行,沈焕说:“道与职能够分成两个吗?”引用《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官认为是讥刺自己,请求贬黜他,在官才八十天,调任高邮军教授而离京。后来充任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营造高宗陵墓,百官休息处所供设帷帐酒饭的花费,供给很多,沈焕急切地对安抚使郑汝谐说:“国家有大悲事,而臣子宴饮作乐自由自在,安心吗?”郑汝谐嘱托沈焕分条上奏。

充修奉官,移送文书给御史,要求明确说明丧事本意,使得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草屋薄膳自然安适,用不着弹劾而使勒索绝迹。于是整治相互依附勾结做坏事的,索还搜刮聚敛的,支出费用顿时减少。这年天气干旱,常平使分别选属官救济,沈焕被派到上虞、余姚两县,再没有流亡饿死的人。改任婺源知县,三省都向皇上写推荐书以使皇上知道他的事迹,于是被任命为舒州通判。闲居时虽然抱病,仍没有中断读书,挂念母亲年迈,担忧善良之辈沦落。沈焕去世,丞相周必大听到后说:“追想立身朝廷不能够推举贤能称扬良善,我愧对沈叔晦,益友有三人,沈叔晦没有对不起我。”沈焕人品高尚,而他的内心不安,不随便宽容自己,他曾经说白天从妻儿那里观察,晚上从睡梦中卜测,两方面都没有亏心事,才可以谈到学问。他去世后被追赠直华文阁,特赐谥号为端宪。沈焕的朋友舒璘字元质,是奉化人。舒璘乐于教诲他人,他曾经说:“在师道尊严上,我不如沈叔晦,如果说启发后辈,那么我不敢太谦虚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8分)

郁 剪 剪 聂鑫森

郁剪剪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了。

二十年前,吴净第一次到青山铺乡来采访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写了篇关于此地盛行剪花的长篇通讯,并力荐许多剪花的女艺人,郁剪剪就是其中的一位。没想到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地和外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记者,来了一拨又一拨。于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剪纸也就成了艺术品,又参展,又卖钱。

吴净作为第一个报道者,自然不会就此罢手,隔上一段日子就要前来采访。每次来,必去探望郁剪剪。郁剪剪专攻神话传说人物,八仙、门神、财神、花仙子、十八罗汉、钟馗„„运剪洗练泼辣,而且带点夸张、变形,颇获赞誉。

每次告别时,郁剪剪总是颤声对吴净说:“你让我扬眉吐气,老田对我好多了。” 老田是她的丈夫,叫田谷生,长得很粗蛮,脾气又暴烈,爱喝酒,一有烦心事就打郁剪剪。如今,郁剪剪出名了,剪纸可以换钱了,他的野性收敛了不少。不过所有的钱都得由他统管,不让妻子过手。

吴净径直走到堂屋的门前,高喊一声:“郁老师——” “来啦!”

随即,郁剪剪从堂屋后面走了出来,紧接着,红着一张脸的田谷生也醺然而出。“是吴记者呵,快请坐。你怎么喊我‘老师’呢?我不配。” “在剪纸上,您当然是老师。”

当吴净在挨墙茶几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时,田谷生也大大咧咧地在另一边的椅子上落座,然后,挥挥手,大声说:“大记者来了,还不快去泡茶!”

郁剪剪低声说:“我„„会的。”

“郁老师,别客气了,我就要走的。我这次来,是要买你的四件门神作品。” “吴记者,不要买,我送你就是„„”

田谷生使劲地“咳”了一声。郁剪剪忙刹住话,目光也变得暗淡起来。“是我的一个外地朋友,在画报上看到你的门神作品,很欣赏,托我来买的。” “吴记者,你稍等一下,我去房里拿来。”

田谷生突然站起来,说:“你歇口气,我去替你拿。”说完,就快步走进与堂屋相连的那间卧房里去了。

吴净问郁剪剪:“儿女们都住在附近吧?经常来吗?” “来得少,老田从不肯留他们吃饭。他把钱看得比命还重。” “跟你学剪纸的那个姑娘,自取艺名王一剪的,还努力吧?” “还努力,剪得和我差不多哩。”

正说着,田谷生出来了,手里拿着的四张门神卷成一卷,递给吴净。吴净问:“多少钱一张?”

田谷生说:“你是老熟人,就二百元一张吧。” 郁剪剪急了,说:“收多了,老田。” “城里买二百五哩。” 吴净忙付钱,然后告辞。

田谷生进房放钱去了,只有郁剪剪把吴净一直送到竹篱外。郁剪剪说:“真是对不起,这个老田„„”

吴净说:“收钱是应该的。再见!” 送别时,郁剪剪没有说那句总是要说的话。吴净在黄昏时回到了家。他把卷起的门神像在案头展开,按顺序摆好,一组是秦叔宝、尉迟恭;一组是神荼、郁垒。粗粗看去,都还不错。再细看,前一组是郁剪剪的作品,下剪厚重老辣;而后一组显得干净纤巧,出自郁剪剪的学生王一剪之手。

吴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有点痛。不是心疼钱,是心痛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明白,绝不是郁剪剪所为,定是田谷生进房后搞的名堂。至于王一剪的作品,或是放在老师处寄卖以图获得好价钱,或是田谷生用菲薄的价钱收购而来,吴净就不得而知了。但田谷生将王一剪的作品伪称郁剪剪的作品,却是不争的事实。

吴净决定把王一剪的作品剔出来,再从自己的藏品中,寻出郁剪剪的同题作品补进去。他不能欺瞒朋友,更不能让伪作流传于世。

吴净把王一剪的作品烧了。

一个月后,青山铺乡政府一个常写新闻稿的宣传干事,打电话告诉吴净:郁老师现在不肯动剪刀剪花了,几乎天天和田谷生吵架,骂丈夫不该骗了吴净你这个好人;若是田谷生动手打人,她就见什么砸什么,还大喊要一把火把房屋烧了。吴净决定马上去一趟青山铺乡,他不能看着一个出色的民间艺术家,就这么被毁了!

(选自《2010年中国小小说》,有删改)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开头写每次告别时,郁剪剪总对吴净说“老田对我好多了”,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田谷生对金钱的追求与贪婪,其实并不是真正对郁剪剪好。

B.吴净和郁剪剪谈到了学生王一剪,郁剪剪说“剪得和我差不多哩”,这为下文田谷生用王一剪的作品伪称郁剪剪的作品埋下了伏笔。

C.小说中对主人公郁剪剪的刻画,采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形象地塑造了一个技艺十分高超的民间艺术家形象。

D.郁剪剪对丈夫田谷生用学生的作品冒充自己的敛财行为,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神情,因此,她满心抱歉地将吴净一直送到竹篱外。

E.郁剪剪后来不肯动剪刀剪花,是因为她不愿意再成为丈夫敛财的工具;而且她自己也已觉醒,要捍卫自己的权利。

【解析】 C项,文中没有“心理描写”;D项,应该是对丈夫收吴净的钱充满歉意,她此时并不知道作品被调包;E项,“她自己也已觉醒,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过于拔高。

【答案】 AB 10.小说中的田谷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 田谷生“长得很粗蛮,脾气又暴烈”;在对待儿女和用王一剪的作品冒充郁剪剪的作品上,可以看出他的贪婪奸诈;从不让妻子经手钱的事可以看出他的大男子主义。【答案】 ①粗蛮暴烈,有烦心事就打郁剪剪;②贪婪奸诈,视财如命并用王一剪的作品伪称郁剪剪的;③有大男子主义思想,掌管所有的钱,不让妻子经手,甚至还掌管了郁剪剪的生活;④冷酷无情,不肯留儿女们吃饭,欺骗成就妻子名声的记者。(每点1分)11.小说结尾部分加上了宣传干事打给吴净的电话内容,作者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

【解析】 补充这一情节首先集中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冲突,进一步丰富了郁剪剪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对上文吴净记者猜测的证实。

【答案】 补充故事情节,集中揭示郁剪剪夫妻之间的矛盾;照应前文吴净的猜测,并引出下文吴净决定再去青山铺乡;揭示了郁剪剪内心的埋怨和由懦弱到反抗的性格转变。

12.小说中写到“吴净把王一剪的作品烧了”,有人认为这是吴净出于愤怒,也有人认为这是吴净出于对郁剪剪作品的尊重。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解析】 探究吴净烧赝品的原因,主要看分析的角度。如认为出于愤怒,主要从田谷生调包这一角度;如认为是出于对郁剪剪作品的尊重,主要从拒绝赝品,不以讹传讹这个角度分析。

【答案】(观点一)出于愤怒。理由:①吴净没想到田谷生竟然会用王一剪的作品伪称郁剪剪的作品,这种行为让吴净感到心痛;②郁剪剪本是一个出色的民间艺术家,而其丈夫为了金钱却不择手段;③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田谷生的行为是对这种艺术的极大玷污。

(观点二)出于对郁剪剪作品的尊重。理由:①尽管王一剪的作品干净纤巧,但和师傅郁剪剪的作品还有一定的距离;②优秀的剪纸作品会赢得赞誉,而伪作任何时候都不可替代真品的价值和分量;③欣赏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理解艺术作品的本身内涵和价值,不以讹传讹才是对艺术的尊重。(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3分)

三、语言运用(12分)13.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导致老人固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较少,____①____,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明显减退;另外,____②____,老人若与周围格格不入,多种关系欠融洽,会导致固执进一步加深;最后,老人往往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微小事情看得过重,长期挂在心头,得不到及时排解,内心郁闷烦躁,凡事就会缺乏变通。【答案】 ①大脑缺少应有的刺激 ②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14.下面是“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4分)

【解析】 该会徽由一根缠绕的绳结和“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中英文字体组成,将抽象智力、结缘、友爱巧妙结合;“心”形,象征沟通心灵;绳结像传统的中国结,不仅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凸显运动员的互相结缘、互助友爱。运动精神与传统文化实现完美融合。

【答案】 该图由一根缠绕的绳结和“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中英文字体组成。绳结中央的“心”形表明运动会比赛心智,同时也沟通心灵,绳结像中国结,象征运动员互相结缘、友爱。

15.课本选录了很多美文,可激起我们思想的浪花。仿照画线句子,写出你读《陈情表》的感悟。(4分)品茗独坐,临窗静思,你会在一朵又一朵穿越时空的思想浪花中聆听它壮阔的声响,它会触及你思想的琴弦。读《秋水》我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的认识总有一定的局限性;人要想看得更高,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位置与高度。读《陈情表》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美丽的情感穿越千年而不老

人间的亲情是一种异常宝贵的财富

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可贵的情操

四、写作(60分)16.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具有以多种形态呈现的特点。从有距离到零距离,观点、态度、信心、追求、行动、得失等都会融入其中。

请以“零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意非常清晰,没有明显的审题障碍,立意的关键有二:

一是对“零距离”进行横向发散思维。写作时切不可空洞地陈述“零距离”的体验或观点,一定要具体到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领域。比如,可以写与家人或友人的零距离,也可以写与弱势群体或焦点人物的零距离;可以写与有形的人或事物的零距离,也可以写与无形的思想或情感的零距离;可以写与高雅的文学或传统的零距离,也可以写与底层的市井生活或朴素民风的零距离„„

二是对“零距离”进行纵向推进构思。零距离不可能一下子实现,一般都是从有距离再到零距离的。因此,记叙文中应当体现出这种发展的过程,议论文中应当突出有距离与零距离的辩证思考。“零距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心与心的融合,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因此文章还应当注意虚实结合,使其相得益彰,让文章韵味更浓,立意更高。

【优秀例文】

零距离

走在街头,看着苍白的月光下那一地泛黄的落叶,忽而一阵寒风吹过,我打了一个寒战,缩了缩头,裹紧衣领向着家的方向跑去„„

“遥远的北方会不会也像我们这儿一样冷?不,肯定比这儿更冷。然而,在北方搞建筑的父亲肯定还在屋外被寒风吹着!”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渐渐地,那个熟悉的地方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是我的家。我能想到,此刻母亲一定做好了晚饭,坐在桌旁边做针线活边等着我。刚踏进门槛,还是那熟悉的笑脸和亲切的话语:“快趁热吃吧!”

“看,你爸出去都大半年了,大老远的,总是惦记着你,说天凉了,让你多穿些衣服,别冻着了。”母亲幸福地念叨着,“瞧,又发来一条,说天冷,让你别吃太多的凉东西。”

“小艳,你要不要回一条信息给你爸呀?”说着,母亲抬起了头。

我埋头不语,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唠叨,更习惯了父亲嘘寒问暖的短信,若哪天母亲没有提起父亲的牵挂,我就会在母亲面前噘起嘴埋怨。然而,我却从没有想起向父亲问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被爱零距离,回馈,却杳无踪影。

此时,母亲简单的话语却让我如鲠在喉。

许久,我才抬起头说:“还是你发吧,我不知道该回些什么。”

“你这丫头怎么回事,每次你爸打来电话,你都不愿接,你就不会说些关心你爸的话吗?”妈妈似乎生气了,“人家的女儿整天黏着爸爸,我看你跟你爸怎么像隔座大山似的,一句话都没有。唉——”

母亲唉声叹气,我的心如被针扎一般。

儿时,我与父亲形影不离;渐渐地,我长大了,父女俩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就像曾经的一片森林旱成了草地,又荒成了沙漠。但我搜索枯肠也回忆不起父亲对我有什么怒色,即便面对的是女儿的冷漠,父亲的爱也从未间断过,小时候是一声声叮咛,长大后变成一条条短信。而我,面对这些充满爱的语言,似乎已习惯得近乎麻木,从未回馈些什么,更不曾对父亲表示过感谢。想到这里,我的面颊滚烫,终于,我还是发出了那条至今记忆犹新的短信:“爸,你那儿很冷吧?小心自己的胃病,注意保暖!”

放下手机,我竟如释重负,感觉特别踏实。不一会儿,父亲便回了短信:“谢谢乖女儿,天再冷,爸心里也是暖的。”

“爸,你那儿有没有过冬的衣裳呀,没有要买,别冻着了。”我不再吝啬言语,也不再顾及修辞。

“知道,我身体好着呢!” „„

一条条短信在父亲和我之间不断地飞来送去,仿佛正在编织着一张大网,一张真爱的大网——它将我和父亲连到了一起。透过这张网,我似乎看到父亲正读着女儿的短信,那满是褶皱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原来,指尖的一串小动作便能使遥远的距离拉近为零。

我抬起头,院子里洒满清辉,一轮满月正静静地悬在天空,照着我,也照着远方的爸爸。

第四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测评(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篱把酒黄昏后

.B.有暗香盈袖 .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D.舞榭歌台 .C [尚:副词,还。] 2.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都门帐饮无绪 .A.嬉嬉钓叟莲娃 .B.多情自古伤离别 ..C.大江东去 .D.樯橹灰飞烟灭 .A [例句,名词作动词,设帐;A项,名词作动词,采莲;B项,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C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3.下列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红藕香残玉簟秋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大江东去,浪淘尽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C [从词风的婉约、豪放方面来分辨。]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导学号:11162065】

A.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B.李清照的词风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词风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

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擅长,有《东坡乐府》。

把:持,端起 盈:充满 尚:尚且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11 C [C项,苏轼是北宋人。]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是诗歌的常用手法。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3)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4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导学号:11162066】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提供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工作。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菜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

/11 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们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B [“要么自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有误,除了“官府的赏赐”,还有“官员赞助”。]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并分析了不用讨的原因。

B.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

C.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作者在论证时都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其他职业,意在表现隐士的生存状态。

C [从文中看,“都用了比喻论证”过于绝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C.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隐士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D.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11 A [从文中看,“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原文无据。](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导学号:11162067】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暑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请,帝乃许。及行,且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诏赐世祖所服貂裘、宝鞍,及缯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阔里吉.思曰:“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备不可缓也。”众不以为然,阔里吉思独严兵以待之。是冬,敌兵果大至,三战三克,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敌诱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阔里吉思毅然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敌不敢逼。帝尝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见于人众中,阔里吉思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言未毕,左右即引其去。明日,遣使者还,不复再见,竟不屈死焉。九年,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王。

(节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B.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D.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 [“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是两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中间断开,排除A、B两项。根据句意,“追及之”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术数是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

/11 玄甲子数等。

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C.王,多义词。既指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也可指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文中指王爵。

D.“介”指古代战士戴的帽子,“胄”是用来防身的一种武器,即铠甲。介胄分别指头盔和铠甲。

D [应是“介”指铠甲,“胄”指头盔。]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里吉思文武双全,学识广博。他生性勇猛,懂军事武功,学习儒家学说,曾经于自己的住宅之内建万卷堂;对于性理阴阳等学问十分精通。

B.阔里吉思主动请缨,平叛有功。西北地区发生**后,他连续多次请求率兵前去平定,后在伯牙思他挥军主动出击,大败敌人,擒获敌人一百多个。

C.阔里吉思富有主见,做事果决。他在征讨也不干、平定西北以及在与诸王和将帅商议防御边疆事务中,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D.阔里吉思忠心耿耿,为国捐躯。敌人想方设法以利益诱使他投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面对家臣,心中牵挂皇帝皇后是否安康,最终不屈而死。

C [“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错误,由原文“阔里吉思乘胜逐北……遂为所执”可知,在防御边疆之事上最终没获胜。]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中,策,驱驰;以,动词,带领;第(2)句中,然,正确,对;击,出击;形,形影。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答案】(1)于是驱马前行投入战斗,骑兵们跟随在后,重创敌军,也不干带领几个骑兵逃跑了。

(2)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

【参考译文】

阔里吉思,天性勇猛刚毅,学习军事,尤其专心学习儒家学说,在自己的住宅内建造万卷堂,每天与文人学士讨论经书史籍,性命气理、阴阳、术数,没有不精通的。他娶忽答的迷失公主,又续娶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变,阔里吉思率领精锐骑兵一千多人,日夜

/11 兼程,十天就追上了他们。当时正是暑热天气,将要交战时,北风大起,手下的人请求等风过去后再战,阔里吉思说:“在暑热天气得到大风,这是天助我也。”于是驱马前行投入战斗,骑兵们跟随在后,重创敌军,也不干带着几个骑兵逃跑了。阔里吉思身中三箭,头发也被切断了。胜利归来,世祖赐黄金三斤、白金一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封他为高唐王。西北地区不安定,他向皇帝请求,希望前去平定,经过多次请求,皇帝才允许。将要出发时,他发誓说:“如果不平定西北,我的坐骑马头不会向南。”大德元年夏,在伯牙思一带遇到敌人,大家说应该等到大军都到齐了,再与敌人交战也不晚,阔里吉思说:“大丈夫报效国家,怎能等待别人呢?”立即整顿队伍击鼓进军,大败了敌人,擒获敌人将领士兵一百多人,进献给皇上。皇帝诏令赏赐给他世祖穿过的貂裘、宝鞍以及丝绸锦缎七百匹、铠甲和头盔、戈和戟、弓箭等物。第二年秋天,诸王和将帅们共同商议防御边疆的事务,都说:“敌人往年冬天不出来,暂时可以在边境上休整士兵。”阔里吉思说:“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准备作战不可以迟缓。”大家不以为然,只有阔里吉思严阵以待。这年冬天,敌人果然大批到达,阔里吉思与之交战,三战三捷,阔里吉思乘胜追击,深入危险地段,后援骑兵不能及时赶到,他的战马摔倒而陷入敌阵,于是被敌人掳去。敌人引诱他投降,阔里吉思严正表示绝不屈服,敌人又想把一个姑娘嫁给他,阔里吉思坚定地说:“我是皇帝的女婿,除非皇帝皇后当面下令,否则怎么可以再娶呢!”敌人不敢再逼迫他。皇帝曾派遣阔里吉思的家臣阿昔思特地出使到敌人境内,在众人之中见到了他,阔里吉思一见到阿昔思就问皇帝皇后是否安康,第二问他的子嗣怎么样,话还没有说完,周围的人就把他带走了。第二天,敌人把使者送回去,就没有再见到他,阔里吉思最后不屈而死。九年,追封他为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赵王。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11162068】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 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②方回:贺铸的字。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 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C.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D.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

A [A项,“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分析不当,词人描绘出的是郊野送行的壮阔场面。](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②“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饱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③“东风渐绿西湖岸”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仕元的不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11162069】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蒙蒙细雨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A [A项,开头描写的是凄清的雨景。](2)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是怎样表达离人的/11 深致情愁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情感的能力。借助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可推知呼应的句子。从“守朱门”和“两愁人”等词可知,这两句抒发了即将分离的凄恻哀伤之情。

【答案】 词的结句与上片“一双燕子守朱门”呼应。“一双燕子守朱门”一句,描写黄昏细雨之中,深院里是一对固守朱门的燕子;“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一句,描写离别之际,灯下是相对而立的一对零落身影。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两个意象的遥相呼应(映衬),令即将分离的情景格外凄恻哀伤。(写出相呼应的句子,得1分;两句诗的句意解析,各1分;从意象、意境、心境的角度分析,各1分。)

三、语言运用(12分)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导学号:11162070】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__①__。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__②__。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__③__?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感,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

【答案】 ①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创造过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③那什么是诗歌呢

16.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A.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11 示例: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那么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B.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活中,当我们批评某些人褊狭的思考或偏激的行为时,经带会听到这样的辩白:“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说明: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加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如果说喝中国人的奶就有中国血统,那么喝牛奶就一定有牛的血统。C.如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么越是无人掌握的就越是真理。

17.(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导学号:111620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题,首先要细读题干,根据题干提示准确把握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表内容以及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本题题干中说框架图表现的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细读框架图可以发现,四种反应代表了四种情绪,每一种反应都有相对的应对方式。将每种反应以及相对的应对方式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四、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 ⑤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自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考生应分析每句名言的意思,然后立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次品味后才知其中蕴含的真正意义,强调“熟读”“读书要思考”“反复阅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强调“实践”。“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说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强调“自信”。“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表面看起来很平常,但却内蕴深厚,有如静水流深,有时我们只看到了人家成功的一面,感觉相当容易,岂不知当初人家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才有今天的光彩。

【范文示例】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考生

古语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一步一脚印,登上山顶,方能看见脚下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一步一脚印,斩断荆棘,方能踏上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一步一脚印,越过荒漠,方能欣赏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理想再美好,没有行动起来付诸实践,那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行动起来,才会收获缤纷落英,迎来一路芬芳。

实践是避免失败的千金良方。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知识想要运用到现实中,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纸上谈兵无疑是痴人说梦,最终往往一无所获或招致失败。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扩年轻时就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长平之战中赵王让赵括替廉颇为将。然而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结果赵军大败,赵括也被后人所耻笑。回看历史上的能臣良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实战,才带军冲锋,成功地保家卫国,青史留名。

实践是探索真知、钻研智慧的必由之路。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没有哪一项伟大的成就不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钻研中得出的。成功地制服了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病魔——天花的伟大

/11 医生爱德华·琴纳,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乡村进行实践工作。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行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牛生牛痘,牛痘又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了牛痘之后又有哪些症状。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接种牛痘,再接种天花,实验成功。尔后又在一个小男孩身上实验,结果又是安然无恙。自此,人们终于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打败了这个可怕的病魔。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法拉第为了得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实验。无数的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时,也曾受到国人的不解和质疑,但随着香港、澳门的迅速繁荣,实践性地尝试“一国两制”后,最终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大陆与港澳及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当我们心存疑虑时,不可妄下结论,而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真正的真理,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不仅不会黯淡,反而会穿透时光的雾霭,熠熠生辉。

实践是理想的实现方式。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为了实践著书立传的理想,从二十岁开始便游历天下。他的足迹到过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过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的实践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最终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古名作。理想是彼岸的灼灼花开,而实践正是泅渡浩渺烟波的迎风之帆。

蝴蝶可以轻舞飞扬,只因承受了旁人不能忍受的破茧之痛;苍鹰可以飞上苍穹,只因接受了旁人无可比及的训练;帝王蛾可以称王,只因经历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挣扎。实践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沙漠看到绿洲的快乐。

天地有大美,却将其藏于深山,封于绝壁,以虎豹断其路,以荆棘塞其途,风沙漫漫,雨雪凄凄,只有那些能吃大苦,肯付出行动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探寻到。心中藏一弯明月,便不惧烟火红尘,世事迷离,行走的脚印会为我们拂去世俗的尘埃,让我们在路途中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引用名诗开篇,确立中心论点,开门见出,然后以每段开头中心句的形式提出分论点,最后两段总结全文,升华主旨,首尾照应。文章论述中旁征博引,各种材料信手拈来,增加了论述的深度和广度。整散句的运用,使语言文采飞扬,又极具说服力。全文结构严谨,激情四溢,读来受益匪浅。

/11

第五篇:2018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12!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导学号 30994062

颜福庆:一生为了中国医学现代化

颜福庆出生于上海一基督教牧师之家,少年时代便立志学医,悬壶济世。1909年,年仅27岁的颜福庆成为耶鲁第一个获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回国后,颜福庆应聘为长沙雅礼医院的医生,他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他常说:“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能为我的同胞服务,这太令人激动了。”然而当时的医院主要是由国外传教机构开办的,颜福庆目睹外国同事高高在上,用偏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深感依靠外国人只能让人摆布,于是下决心创办独立医学院。1914年在长沙,他创建了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地区教学机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5年,他与美国医生胡美合作,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湘雅的成功确立了他在以西方人为主的中国医务界的地位,也为他十多年后打造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7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由外国人管理的我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很受冲击,为此,董事会决定将学校逐步移交给中国人。在人选确定上,他们把眼光锁定在了湘雅的颜福庆身上,委任他为协和副院长。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中国人,在协和医学院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事件。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中央大学),其中,医学院设于上海。当时医学院只有8位教师、29名转校生,规模和师资远不及医学传教机构在华创办的学府,前景不明。然而,颜福庆还是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与医务界同仁共同组建中国自己的西医学院。

由于颜福庆教授的到来,中央大学医学院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一批优秀师资。然而,学院创办所需资源实在太多,颜福庆为此费尽周折。他首先说服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颜惠庆将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提供给医学院充任教学医院,再鼓动校友叶子衡捐出名噪一时的叶家花园,改建成上海第一所肺结核医疗院,此后该疗养院成了医学院第二所教学医院。接着他又为筹募基金、扩展土地成立了上海医事事业董事会。财政部长孔祥熙任董事长,中央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教育部长朱家骅等均在其间,董事会的成立更好地保障了医学院的有效运行与监管。在学生培养方面,他建立专任医师制度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制度,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培养和训练。在颜福庆的努力之下,中央大学医学院经短短的三四年初创期就获得极高的评价。1930年,国联卫生部派费伯来华考察医学教育,发表了著名的《费伯报告》,中央大学医学院被认为是全国最好的国立医学院,与北方的协和、中南的湘雅鼎足而立。1932年,医学院从中央大学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国立上海医学院,后以上海医学 1 院为中心组成了上海医事中心,上海医事中心最终开创了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是颜福庆对中国医学现代化的一大贡献。

颜福庆设计的独立医学,就是让中国人拥有医学科学传播自主权,就是要掌握话语权,但独立不是孤立。他不只一次表示,日本的医学模式是可资借鉴的,并建议中央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国家医学教育模式。上海医学院创办伊始,他便聘请德国留学生谷境沂担任教务处长,将德国医学中注重基础研究、严谨求实的传统注入医学院的教学中,“严谨求实”的学风日后成为上海医学院区别其他医学校的标志。

虽然一直忙于医学院的创办,但颜福庆始终不忘医生天职。还在湘雅医学院任职时,他曾深入150米下的煤矿竖井,追踪疾病的感染源。他写的《江西安源萍乡煤矿钩虫病感染报告》和《江西安源萍乡煤矿钩虫病感染的控制》两篇论文成为中国工业卫生史上开拓性的杰作。到上海后,颜福庆又亲自组建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努力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1928年吴淞卫生公所建立,他调动得力的教师参与,实行医教研三结合,并要求每个医学生必须像对临床各科一样,到卫生实验区轮转实习。经过几年的努力,模范区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成为国内的样板。

颜福庆教授潜心医学,行医七十载,办医院为的是治病救人;办医学院为的是培养治病救人的医生,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倾其毕生精力,为我国医学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正谊明道,名垂千古”,当之而无愧。

(摘编自高晞《颜福庆:一生为了医学现代化》、李金钟《颜福庆:中国西医学界泰斗》等)1.下列不属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建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D)A.颜福庆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

B.颜福庆成立了事业董事会,借此筹集资金、扩展土地,更好地保障了医学院的有效运行与监管。

C.颜福庆建立专任医师制度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制度,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培养和训练。

D.颜福庆到上海后亲自组建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努力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

【解析】 由原文“虽然一直忙于医学院的创办,但颜福庆始终不忘医生天职”可知,D项是为了说明颜福庆“不忘医生天职”。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BC)A.颜福庆是耶鲁大学第一个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这是他日后成功开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和湘雅医学院的重要原因。

B.协和把重任交给颜福庆,既迫于当时历史的客观因素,也源于对颜福庆工作能力的 肯定。颜福庆的到来为中国医者赢得了尊严。

C.中央大学医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难创业数载,其间离不开颜福庆的周旋,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医学院的创建添砖加瓦。

D.在颜福庆的建议下,国民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起了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既掌握了国人自己的话语权,也打开了医学教育新格局。

E.本文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颜福庆推进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刻画了一位对祖国怀有赤忱之心的“仁医”形象。

【解析】 A项强加因果,原文并未提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和“湘雅医学院”成功开办的重要原因是他是“耶鲁大学第一个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D项颜福庆只是“建议”中央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是否施行并未说明。E项,本文除倒数第二段外,都是按时间顺序编排;本文不是重在刻画,颜福庆的“仁医”形象。

3.颜福庆是中国西医教育界的泰斗,请结合文本分析他在推进中国医学现代化进程中体现的医学教育思想。(4分)答:①为民族创办国人自办的一流医学院,让中国人掌握医学教育的话语权。②“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办学。③重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强调医学为广大群众服务。(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解析】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首先从文章之中找出这些重要事实然后我们对传记对象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导学号 30994063

刘平字士衡,开封祥符人。平刚直任侠①。进士及第,补无锡尉,击贼杀五人,擢大理评事。夷人寇淯井监②,转运使以平权泸州事,平率土丁三千击走之。祠汾阴,迁本寺丞。还,路由安州,遇贼十数人,平发矢毙三贼,余骇散。夷人惩前败,不敢扰边。

初,真宗知其才,将用之。丁谓乘间曰:“平,将家子,素知兵,若使将西北,可以制敌。”

宝元元年,以殿前都虞侯为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会元昊反,迁邕州观察使,为鄜延路副总管兼鄜延、环庆路同安抚使。

属元昊盛兵攻保安军,时平屯庆州,范雍以书召平,平率兵与石元孙合军趋土门。既又有告敌兵破金明、围延州者,雍复召平与元孙救延州。平先发,步军继进,夜至三川口西十里止营,遣骑兵先趋延州争门。时鄜延路驻泊都监黄德和将二千余人,屯保安北碎金谷,巡检万俟政、郭遵各将所部分屯,范雍皆召之为外援,平亦使人趣其行。诘③旦,步兵未至,平与元孙还逆④之。行二十里,乃遇步兵。将步骑万余结阵东行五里,与敌遇。敌兵涉水为横阵,郭遵及忠佐王信薄之,不能入。官军并进,杀数百人,乃退。敌复蔽盾为阵,官军复击却之,夺盾,杀获及溺水死者几千人。平左耳、右颈中流矢。敌以轻兵薄战,官军引却二十步。黄德和居阵后,望见军却,率麾下走保西南山,众从之,皆溃。平遣其子宜孙驰追德和,执辔语曰:“当勒兵还,并力抗敌,奈何先奔?”德和不从,驱马遁赴甘泉。平遣军校⑤杖剑遮留⑥士卒,得千余人。转斗三日,贼退还水东。平率余众保西南山立七栅自固敌夜使人叩栅问大将安在士不应复使人伪为戍卒递文移平平杀之。平旦,敌酋举鞭麾骑,自山四出合击,绝官军为二,遂与元孙皆被执。

(选自《宋史》,有删节)【注】 ①任侠:见义勇为,扶助弱小。②淯井监:地名,今长宁县双河镇。③诘:第二天。④逆:迎接。⑤军校:任辅助之职的军官。⑥遮留:阻拦挽留。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转运使以平权泸州事 .B.擢大理评事 .C.平亦使人趣其行 .D.郭遵及忠佐王信薄之 .【解析】 趣:通“促”,督促。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平率余众保西南山/立七栅自固/敌夜使人叩栅问/大将安在/士不应复/使人伪为戍卒递文/移平/平杀之

B.平率余众/保西南山立七栅自固/敌夜使人叩栅/问大将安在/士不应复/使人伪为戍卒/递文移平/平杀之

C.平率余众保西南山/立七栅自固/敌夜使人叩栅/问大将安在/士不应/复使人伪为戍卒/递文移平/平杀之

D.平率余众/保西南山立七栅自固/敌夜使人叩栅问/大将安在/士不应/复使人伪为戍卒/递文移平/平杀之

【解析】 断句方法有两个,一是根据标志性的字词,二是根据句意。“保西南山立七栅”是前后动词引导的两个句子,应该断开。同样道理,“使人叩栅问大将安在”也是两个句子,应该断开。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刘平性格正直,好见义勇为。他在考上了进士后,做了无锡尉,在与贼人搏斗时,杀死了五个贼人,因此被升任为大理评事。

B.刘平在朝中很受重用。真宗了解他的才能,将重用他,丁谓肯定了他的才能。C.刘平因作战英勇不断得到升迁。但是后来会和元昊造反时,朝廷便贬他做邕州观察使,并兼任鄜延路副总管兼鄜延、环庆路同安抚使等官职。

权:掌管 擢:提拔 趣:参与 薄:靠近D.刘平很有操守。他在西南山被围时,敌军又派人伪装成哨兵,传递劝降书给刘平。他将送信的敌人杀了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解析】 原文“会元昊反,迁邕州观察使”是说恰逢元昊造反,朝廷任命他担任邕州观察使。“会”字理解错误。

7.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敌复蔽盾为阵,官军复击却之,夺盾,杀获及溺水死者几千人。

答:敌人又用盾牌遮蔽着摆出阵型,官军再次进攻并打退敌人,夺走盾牌,杀死的、俘虏的以及溺水而死的敌人有几千人。

【解析】 翻译的3个要点是:蔽,遮蔽;却,打退,使„„退;杀获,杀死的和俘虏的。

【参考译文】

刘平字士衡,开封祥符人。刘平性格正直,好见义勇为。他在考上了进士后,补员做了无锡尉,攻击盗匪时杀死了五个贼人,升任大理评事。夷人入侵淯井监,转运使令刘平掌管泸州的事务,刘平率领当地三千成年男子击败贼人。(皇帝)在汾阴祭祀,调任刘平为本寺丞。回朝时,路过安州,遇到十多个贼人,刘平射箭杀死了三个,其余的贼人害怕地逃走了。夷人鉴于前次的失败,不敢再侵扰边境。

当初,真宗了解他的才能,将重用他。丁谓乘机说:“刘平,是名将的后代,平素就通晓兵法,如果让他到西北边境担任将领,可以抵抗敌人。”

宝元元年,(刘平)以殿前都虞侯的身份担任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正赶上元昊造反,他调任邕州观察使,并兼任鄜延路副总管兼鄜延、环庆路同安抚使。

不久,元昊率领大批人马进攻保安军,当时恰巧刘平屯兵在庆州,范雍写信召刘平(前来支援),刘平率军与石元孙汇合军队一起攻到土门。又有报告称敌军攻破了金明、包围了延州,范雍再一次召集刘平与石元孙救援延州。刘平先出发,步军跟在后面,夜晚到达三川口西十里安下营寨,(刘平)派遣骑兵先到延州攻打城门。当时鄜延路驻泊都监黄德和率领两千多人,驻扎在保安军北面的碎金谷,巡检万俟政、郭遵各率领所属部队分兵驻扎,范雍都把他们召集来作外援,刘平也派人督促他们行动。第二天早晨,步兵还没有赶到,刘平和元孙回头迎接。走了二十里,才遇到步兵。(刘平)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结阵向东行进五里,碰上了敌人。

敌军渡过河水列为横阵,郭遵和忠佐王信靠近攻打他们,不能进入。于是官军一起攻击,杀死几百人,(敌人)才撤退。敌人又用盾牌遮蔽着摆出阵型,官军再次进攻并打退敌人,夺走盾牌,杀死的、俘虏的以及溺水而死的敌人有几千人。刘平的左耳和右颈被流箭射中。敌人派轻兵逼近进攻,官军后退了二十步。黄德和在阵后,看见军队撤退,便率领部下逃跑到西南山,众军跟着他,都溃败下来。刘平派遣他的儿子宜孙追赶黄德和,(刘宜孙)拉着黄德和的马辔头说:“应该命令军队回去,合力抗敌,怎么能率先逃走呢?”黄德和不听他的话,骑马逃到甘泉。刘平派遣军官拿剑阻拦挽留士卒,留下了一千多人。转战三天,贼人撤退回河东面。刘平率领余下的部队保卫西南山,建起七道栅栏防御。敌人夜晚派人敲栅栏,问大将在哪里,士卒们不回答。敌军又派人伪装成哨兵,传递劝降书给刘平。刘平将送信的敌人杀了。第二天早晨,敌军首领举起马鞭指挥骑兵进攻,从山的四面合击,把官军断绝为两部分,最终(刘平)与石元孙都被活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导学号 30994064

浣溪沙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C)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解析】 A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9.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6分)答: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解析】 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 ②

①充满悲愤凄凉。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4分)导学号 30994065(1)陆游《游山西村》中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是用来展现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的名句是“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柳暗花明又一村__”。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了荆轲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的一句话是“_风萧萧兮易水寒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

【解析】 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注意几个提示语(1)“困窘步入佳境”,(2)“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另外注意字形不能出错。(1)句中的“柳暗”经常有同学写成“柳岸”,(2)句中的“萧萧”是草字头,不是竹字头。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30994066(B)①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甚是壮观。....②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杜甫很忙:一会儿是送水工、肌肉男,一会儿是火影忍者、高达战士„„搞怪造型不一而足。....③我们要正告日本的某些当政者,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④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⑤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②③⑤

C.①③⑥

B.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①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此处望文生义。②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此处正确。③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含褒义。此处应用“置之不理”。④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句子的语境是“继续以高昂的士气”,并非是失败或者挫折,此处不合语境。⑤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句子中没有这样的意思。⑥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30994067(B)A.随着通讯行业的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许多网友在微博中表示,他们在《小麦进城》中感悟到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普通人的深刻影响,体味到了通过诚实劳动实现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的喜悦。

C.将于12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了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 A“不可缺少”与“必需”语义重复,应删去“不可缺少”。C主谓搭配不当,“市民卡”不能“享受各类公共服务”。D句式杂糅,可改为“同时也要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就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__①__,会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是:__②__,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采取适当的措施,__③__。

答:①而不好的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__②研究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__③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具体内容。①处,根据横线前面讲的好的自然条件组合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和横线后面的“会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可知,此处所填语句应涉及不好的自然条件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按照这种方式分析,不难得出后两空的答案。

四、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短 句 邵燕翔 走在 秋天的原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这首诗歌对你有哪些启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 略

【解析】 这是一道诗歌型材料作文题。同学们在写作时,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与关键;其次,要展开联想,联想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对诗歌意蕴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同学们审题、立意以至行文构思;最后,确定作文的立意。关于这个作文,有以下立意角度可供参考:1.低头是一种谦逊的态度,是一种成熟的姿势。成熟的事物大都懂得因谦卑而低头,如成熟的稻穗低头不语,成熟的人不张扬。因为成熟者都懂得,内在的丰厚才是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而这种丰厚,是不需要借助任何方式来宣扬的。2.抬头做人,眼界更开阔。低下头固然是谦卑的表现,但低头往往会限制人的眼界,影响人的发展,而且过分谦虚也会阻碍人的进步。真正的成熟者会昂起头颅,真诚而直率,既不张扬,也不自卑。成熟者高高昂起头颅,只为看得更远。

下载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单元综合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三) (分值:120分时间,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21680084】 A.想一想“车同轨”“书同文”......

    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综合检测1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时间:__120分钟__ 试卷满分:__150分__ 老师评分:__________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峥嵘愤世嫉俗灰烬豆寇年华......

    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实力测评

    第二单元综合实力测评 一、读拼音,写词语。 zǔ náo kònɡ zhì jī xiào zhēn zhì ménɡ lónɡ ( ) ( ) ( ) ( ) ( ) jǔ sànɡ ( ) 二、 比一比,组成词语。......

    大学综合测评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年度综合测评附加分管理办法(试行)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学工组 2010-8-30综合测评附加分管理办法(试行)根据《xxxx大学学生综合素质策测评条......

    综合测评总结

    中文系09汉语言文学师范班2009-2010学 年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们班在系团总支、班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学生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同学的支持与配合下,......

    大学生综合测评

    回顾大学两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德育方面:身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共青团委的号召,尽自......

    综合测评自我鉴定 范文大全

    综合测评自我鉴定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综合测评自我鉴定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xx大报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