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单元综合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三)
(分值:120分时间,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084】
A.想一想“车同轨”“书同文”,就能明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而当普通话已经轻车..熟路时,人们又开始关心方言的命运。..B.青年学生向父母要钱买奢侈品的现象愈来愈突出,而且大有过江之鲫之势。这种校园奢侈风狂飙,绝不是无独有偶的。....C.在《文选》里,在《玉台新咏》里,在《文苑英华》里,我们太习惯于在某些指定的遗址里观光受教,一咏三叹。....D.若说有一处地方,轻舟竹筏、马嘶猿啼、水墨诗情、满纸烟霞,令千古文人叹之赞....之的话,便只有三峡了。
【解析】 C项,一咏三叹: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A项,用错对象。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B项,不合语境。无独有偶: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D项,用错对象。烟霞满纸:是指像“烟霞”一样美好的诗文、图画。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回乡过年是一次温暖的旅程,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职场纷扰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生发出“故乡去哪儿了”。
B.“保护消费者权益”尽管一直被人挂在嘴边,但现实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做法仍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规定与维权难题在衔接中存在空档。
C.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请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以我手写我心”,注意细心观察,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就行了。
D.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继续深入开展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立环保综合督查机制,适时拓展综合督查工作。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故乡去哪儿了”后添加“的感慨”。C项,不合逻辑。“切忌”和“不要”保留其一即可。D项,搭配不当。应为“建立„„的机制”或“成立„„的机构”。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乐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和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乐教观是传统乐教理想价值中最核心的部 分,它在人性和万物相通的根源处奠基,在根本处立足,对我们这个一切分割、片断化的时代,具有永恒的魅力。
①它把“乐”提高到一种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来看待 ②它源于文明早期巫术时代的文化世界
③认为理想的“乐”应该体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有节有序、和谐统一 ④这个维度,一方面带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 ⑤宗教维度是乐教最原初的意义与功能 ⑥是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天人合一”的观念 A.⑤②④⑥①③
C.⑤④⑥②①③
B.④⑥①③⑤② D.④⑥⑤②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回答这类问题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①题干的具体内容。这段话介绍了“乐教”问题,说“乐教”有着不同的“侧面和维度”。②供选的六句话表达的意思。题目中给出的六句话主要介绍了乐教的意义、功能等。③题干中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答案】 A 4.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
【导学号:21680085】
《八骏图》(见下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①________,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②________。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③________,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④________,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A.墨色浓淡有致
B.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 C.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 D.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处总写马的态势,应当选B;②处是运用技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应当选D;③处根据“晕染”“墨色的韵味”等应当选A;④处根据“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应当选C。
【答案】 ①B ②D ③A ④C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三迁谏议大夫。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
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帝重咎谢,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
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郾曰:“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即以府常费代之。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郾乃旁流为大敖受粟,窦而注诸艚。民悦,忘输之劳。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官。赠吏部尚书,谥曰德。
郾不藏赀,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室处痹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
崔氏四世缌麻同爨,兄弟六人至三品,唐兴无有也。居光德里,构便斋,宣宗闻而叹曰:..“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因题曰“德星堂”。后京兆民即其里为“德星社”云。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21680086】
A.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B.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C.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D.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断句题,注意相似句式,根据语意断句。本 题“昨日得之”与“今日失之”句式一致,中间应断开,排除C、D两项。“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句意完整,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
【答案】 A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畋,也称“游田”,指游逸田猎、游猎,专指皇上游山玩水的情况。B.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开始设置,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C.蒙冲,古代战船名,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有弩窗、矛穴。D.缌麻,古代丧服的名称,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专指皇上游山玩水的情况”错误,不是专指。
【答案】 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21680087】
A.崔郾任吏部员外郎时,拟吏公允精当。崔郾进士出身,多次升迁,任吏部员外郎,每次拟定官吏,都是亲自确定标准,对官员的褒扬、废黜都很准确,孤寒贫贱但有才的人没有被滞留不用的。
B.崔郾任翰林侍讲学士时,委婉劝皇上读书。崔郾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后入朝拜谢,从自己上任半年没有问皇上读书的事情说起,皇上对自己没问崔郾问题很惭愧,表示随后就问有关经义的问题。
C.崔郾担任虢州观察使时,关心民生问题。皇帝下令百姓要把粟米缴纳到太仓,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崔郾就在支流建立粮仓收受百姓的粟米,然后使用漕运,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百姓很高兴。
D.崔郾在虢、鄂为官时,为政十分注重变化。崔郾认为陕地土地贫瘠,百姓困苦,就用宽容的政策;他认为鄂州土地肥沃,百姓剽悍,又加上此地有夷人风俗,就用重罚来治理这个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自己上任半年没有问皇上读书的事情说起”错误,原文有“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意思是陛下半年来没有问有关经义的问题。
【答案】 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导学号:21680088】
(1)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崔郾和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分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方便阅览。
(2)官吏不能养活自己,怎能有时间体恤百姓?我无法一个人治理好地方,怎能使百姓富足?
【参考译文】
崔郾,字广略,姿态仪表壮美,人们一看见他就会钦慕他,但不敢与他亲近。考中进士科,屡经升迁任吏部员外郎,部下属吏不敢欺骗他,每次拟定官吏,他都亲自掌握标准,褒奖废黜公允精当,孤寒贫贱但有才的人没有被滞留不用的。多次迁任谏议大夫。穆宗即位,沉浸于游玩打猎,放纵饮酒,天已大亮还不能临朝处理政务。崔郾进谏说:“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劳,拥有广大的四海,万国的民众,天下是治是乱,都系于陛下一人身上。自山以东有百座城池,地广千里,昨天刚得到,今天又失去。举目西望各个营垒,距离宗庙才十舍远近,百姓憔悴,没有积蓄。希望陛下亲自临朝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幸福。”皇帝深表感谢,升任他为给事中。
敬宗继承皇位,拜授崔郾为翰林侍讲学士,他入朝谢恩说:“陛下使臣任侍讲学士,半年过去了,没问过一次经书的义理。臣下没有功劳,对不住圣上您的厚恩。”皇帝惭愧地说:“我稍有时间即刻向你请教。”高釴恰好在旁边,趁机接过话头说:“陛下乐意请教却没有时间咨询,天下的人不知道陛下有接近儒士的意思。”皇帝内疚道歉,赐给他们锦、币一类的财物。崔郾和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分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方便阅览。
崔郾升任为礼部侍郎,后出京城外任虢州观察使。先前,上供朝廷的财物缺乏,就削掉官吏的俸禄来资助进献,一年大概有八十万钱。崔郾说:“官吏不能养活自己,怎能有时间体恤百姓?我无法一个人治理好地方,怎能使百姓富足?”当即以官府日常费用代替上供的缺额。皇帝又下诏将赋税的粟米缴纳到太仓,一年有数万石,百姓苦于缴纳,还要拉上车子送到河地一带。崔郾就在河的支流设置粮仓收受粟米,由运输通道而装入漕运之船。百姓高兴,不再有转运的辛劳。改任鄂、岳等州的观察使。自从蔡州反叛,鄂州、岳州的百姓常常苦于战争,江湖一带盗贼盛行。崔郾修造铠甲兵器,制作战船,穷追紧随,上下千里,一年之间盗贼全部被捕获、平息。升任检校礼部尚书,在任上去世。追赠吏部尚书,谥号德。
崔郾不积蓄财物,一有剩余就周济给亲友故旧,替他们治办婚丧大事。他居家和悦,不训斥子弟,但子弟们都能自我教化。他居住的地方低矮潮湿漏雨,没有走廊,到了雨湿泥烂时,客人大都穿着木屐站在外面。他治理虢州十分宽松,时间过了一个月也没有鞭笞过一个人。等到他到鄂州任官时,则施用严法重罚,对犯罪一概不予宽免。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陕地土地贫瘠而百姓穷苦,我抚慰他们还怕来不及,唯恐打扰了他们;鄂地土地肥沃 而百姓剽悍,夹杂有夷人风俗,不用威严就不能治理。所以说为政贵在知道变化。”听到这话的人无不佩服。
崔家四代的缌麻之亲都同吃同住,崔郾兄弟六人都官至三品,这是建唐以来没有的情况。他们一家居住在光德里,房屋构造简单,宣宗知道后感慨地说:“一家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可以作为士族效法的榜样啊。”因而题名叫“德星堂”。后来京兆人就把光德里称为“德星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9分)
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出生在维也纳。在他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老施特劳斯已经是维也纳著名的圆舞曲大师,他的作品和乐队风靡全国。小施特劳斯从小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天赋。6岁的时候,就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奏出他自己构思的圆舞曲。他表示长大后也要成为音乐家。可是想不到,音乐家的父亲却反对孩子学习音乐。一天父亲发现小约翰把时间“浪费”在了音乐上,一气之下找来一条皮鞭,凶蛮地抽打孩子。与父亲不同的是,妈妈安娜却为孩子在音乐上的早熟而感到骄傲,她悄悄地记下了孩子的处女作,从菲薄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请教师,指望小约翰有朝一日能超过他的父亲。
小约翰向霍夫曼教授学习对位法,向指挥家德雷施勒学习和声,他的天赋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同样,他在小提琴家安东·科尔曼那里,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的学习进步很快。由于他父亲的巨大影响和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剧院提供给小约翰演出的合约。小施特劳斯第一次的演出是在城郊的一家咖啡馆的花园里举行的。老施特劳斯宣布,在同一天晚上他也将举行一场音乐会。但到后来,他得知自己的音乐会票在黑市上还不如他儿子的票吃香,则又取消了举行音乐会的计划。老施特劳斯狂怒不已,终于病倒了。老施特劳斯忠心的经纪人赫希深为圆舞曲之父的健康担忧,居然想出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计划。他组织了一些人准备去小施特劳斯的音乐会捣乱。
和他父亲在巴黎的首场音乐会一样,小施特劳斯这天的第一个节目也是法国作曲家奥柏的一首歌剧序曲,这似乎是遵循一种家庭的传统。一开始,听众的掌声稀稀落落,他并没有感到沮丧,接下来演奏的是他创作的一支圆舞曲《母亲的心》,这是小施特劳斯献给他妈妈的一曲颂歌。美妙的乐曲使得听众欣喜若狂,他们爬上椅子,挥舞帽子,高声地喝彩欢呼。而另一支圆舞曲《理性的诗篇》,在如痴似醉的听众们一再要求之下,竟然反复演奏了十几次之多。使帮手们困惑不解的是,连赫希也兴高采烈地鼓掌欢呼起来了。诚然,赫希是老施特劳斯的朋友,而且还与之有着经济上的利害关系,但是他更忠实于音乐艺术,对于任何真正的艺术家,他不能不表示衷心的欢迎。最后,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小施特劳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地示意,请大家安静下来,乐队重又奏起柔和的乐章。当轻柔的乐声在夜空中回荡时,听众们面面相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不是老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那首圆舞曲《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吗?在这首乐曲的抒情部分,小施特劳斯又加入了这么一种柔情蜜 意„„随着乐曲的展开,听众逐渐明白了这段插曲的深意。小施特劳斯演奏他父亲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作为子女对父辈的敬意,也是作为一种祈求,请求他父亲的宽恕。这使听众们不由得热泪盈眶,甚至男人也不例外。
1848年3月,维也纳爆发了革命。小施特劳斯积极响应,站到了起义者一边。他穿起革命近卫军队长的制服,上街指挥演奏《马赛曲》。他还创作了许多赋有革命的标题音乐,如《自由进行曲》《革命进行曲》《街垒之歌》等作品,鼓舞人心。战争末期,为鼓舞士气,振作人民精神,他谱写了一首赞美祖国山河的大合唱歌曲《蓝色的多瑙河》。作品在初次与听众见面时,却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之后不久,小施特劳斯应邀赴巴黎参加国际博览会,他把《蓝色的多瑙河》改编为管弦乐曲,并在巴黎首演,这成了这届博览会一大轰动事件。
五年后,美国以十万美元的特高报酬邀请小约翰,那一次他在波士顿指挥了十四场音乐会,演出的规模是空前绝后的。每场观众多达十万人,演奏者多达两万人,有一百多名副指挥用望远镜注视着他,协助他指挥。连演奏的开始都是用大炮的轰鸣来宣告的。演出轰动了全美国。小施特劳斯曾说过:“假如我真是天才,我首先将它归功于我心爱的城市维也纳,我全部的力量扎根于维也纳的土壤。维也纳的空气中飘着美妙的音乐,我的耳朵听到了,我的心陶醉了,我的手就把它写了下来。”
1899年 6月3日早上伟大的音乐家死于肺病。享年74岁。他给世界留下来大量作品。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蓝色多瑙河》等脍炙人口的圆舞曲,以及《蝙蝠》《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轻歌剧。他在音乐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永远怀念。
(选自《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有删节)9.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小施特劳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想长大后做个音乐家,但是父亲却不愿意让他学习音乐,只有母亲支持他,并希望他将来超过父亲。
B.小施特劳斯在首场音乐会上,因听众的一再要求,他把圆舞曲《理性的诗篇》竟然反复演奏了十几次之多,表现了听众对音乐的极度疯狂和缺失理性。
C.维也纳革命时期,小约翰以音乐支持革命,创作了许多赋有革命的标题音乐鼓舞人心,如《自由进行曲》《革命进行曲》《街垒之歌》《蓝色的多瑙河》等。
D.赫希作为老施特劳斯的经纪人,组织人去小约翰的音乐会上捣乱,但他却为小约翰的演出鼓掌欢呼起来了,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对老约翰并不忠实。
E.小施特劳斯在音乐领域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吉普赛男爵》《蝙蝠》《母亲的心》等大量作品,至今令人怀念。
【解析】 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B项,“对音乐的极度疯狂和缺失理性。”文中没有根据,属于无中生有。C项,《蓝色的多 瑙河》不是革命的标题音乐。D项,“对老约翰并不忠实”概括错误。他忠实于老约翰,但他首先忠实的是艺术。
【答案】 AE 10.小施特劳斯在演奏《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时,为什么听众们会热泪盈眶,甚至男人也不例外?(6分)
【导学号:2168008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小施特劳斯演奏他父亲的这部作品,首先表达了对音乐家父亲的敬意。②在这首乐曲的抒情部分,他又加入了一种柔情蜜意,表达对父亲的理解、祈求以及希望得到宽恕的复杂情感。③观众从他的演奏中,逐渐明白了这段乐曲所表达的深厚情感,被他的真城以及演奏技巧和音乐才华所感动。
11.小施特劳斯作为“圆舞曲之王”,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请概括他受人喜爱和尊重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坚持理想,永不放弃。不管父亲如何阻止他学习音乐,他都能够克服困难,坚持继续梦想。②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伟大成就。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指挥了很多大型音乐会,获得轰动。③对家人至情至义。对母亲的爱戴感激和对父亲的理解尊敬让人感动。④富有正义感。在维也纳革命期间,他不仅上街指挥,而且创作了很多鼓舞人心的革命作品。
12.小施特劳斯为世界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功源于多种因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外部环境的熏陶感染: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处都流动着美妙的音乐,加之优美的风景,华丽的建筑等等,都给小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②家庭的熏陶影响:音乐之家的影响,使他热爱音乐,父亲的反对给了他耿直倔强的个性,父亲的成功也给了他前进的动力,母亲的支持给了他支持的温暖和信心,特有的家庭环境促使他成长为一名著名的音乐家。③由于环境的影响,小约翰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而且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也要当音乐家。④小约翰靠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音乐,组建乐队;靠自己的卓越才华和勤奋创作,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注】 ①莫,莫非。
13.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导学号:216800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分析事物形象的题目,要抓住物象的具体特点概括作答,并且要将物象所蕴含的感情阐释出来。
【答案】 上片描写了一个喜欢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回到哪里去。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
14.词的下片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抒情的艺术手法,要关注“杜宇”这一特殊的文学形象,该词较多寄情于残春的景色,带有凄冷的情味。
【答案】 ①借物抒情(或“侧面烘托”“想象”),前两句作者不直接写自己为春归而愁,却想象说即使无情的杜宇也因人的愁苦而发出愁啼之声,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愁思之深。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最后一句作者借描写黄昏时分天空飘洒暮雨来表达春归之后内心的孤寂与凄冷,含蓄蕴藉,韵味悠远。
①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15.根据文中画线句作相应仿写。
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④________,但也消磨着自己的悲愤和怨气。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展开顺势思维,由屈原、刘禹锡可想到类似文人,然后嵌入相应作品即可。
【答案】(示例):①朱自清笔下的荷塘 ②老舍笔下的茶馆 ③沈从文笔下的古城 ④寄托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希望或寄予着自己内敛的宽容和修为
16.请从贝多芬、曹雪芹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③60~100字。
【导学号:21680091】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①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②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③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17.下面是我国的“海洋宣传日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句子通顺,语意简明,寓意明确。
【导学号:216800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标志外轮廓包含着字母“C”和“O”的造型,是China和Ocean的开头字母。标志体现出中国海洋事业面向世界,腾飞发展的想象,又呈现出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内涵;表达了和谐稳定、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前景。
【答案】 图标由海浪、海鹅、地球组成。翻腾的海浪代表着海洋,寓意着海洋宣传日对海洋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飞翔的海鸥,寓意不断超越发展,预示着中国的海洋事业将获得新的腾飞;地球,寓意海群宣传日同步世界海洋日,中国的海洋宣传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保护海洋也就是保护地球。
四、写作训练(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心,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声同情的惋惜,这些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足以使我们如品香茗、似饮甘醇。当我们身心俱疲时,那双助我们走出困境的温暖的手;当我们苦恼烦闷时,那善解人意的倾听;当我们内心充满阴霾时,那天边一抹淡淡的余晖,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心灵上的莫大慰藉„„
请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以“无需太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写这类作文的突破点是全面解读材料,准确立意。从材料内容看,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关怀和关心,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尤其是对需要帮助的人们来说,在你看来只是举手之劳的帮助,有时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审题,仅仅到这里还是不行的!材料后面的省略号,就是对材料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我们可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对材料进行更全面、更具体的解读。如:当我们在屡受挫折时,拥有一颗进取的心,当我们在危难坎坷中,拥有一颗责任的心,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些都会让我们受益无穷。这样,材料的内涵就更加丰富,彰显的思想境界就更高。
若从反面来立意,写“人在困境中,无需太多,一句风凉话就足以使人丧失斗志”,就 和材料的用意相违背,自然不可取。因此,学生在构思和选材时,应该积极从正面立意,可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可以借鉴古今中外之例证,更好地表现出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第二篇: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12荷花淀学业分层测评
荷花淀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会玩火自焚,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②谍战剧越来越注重“颜值”成了一个新趋势。对此,侯鸿亮认为,选用有粉丝基础的演员只是为电视剧如虎添翼,而不是成功的保障,同时也不是一种向市场的妥协。....③只有全面、深入地学习好邓小平理论,我们深入生活,才能如鱼得水;分析生活,才....能理丝有绪;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才能洞若观火。
④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言不及义的感觉。....⑤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⑥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言不由衷,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
A.①②⑤ C.③⑤⑥
B.②④⑥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此处强调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而后面是“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故使用“自食其果”。②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此处应该用“锦上添花”。③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使用正确。④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该句强调对诗歌的理解,无论哪种说法,总是和诗句给人的感受相比少了什么,所以用“言不尽意”。⑤词不达意:指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使用正确。⑥言不由衷:指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使用正确。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20130066】
A.六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报告令在场的学子们心潮起伏,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他们开拓进取精神的敬意。
B.网络作为当今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媒体,它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催生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网络文化。
C.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D.如果不去改变发达经济体单独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仍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转机,甚至还可能更加严重。
【解析】 A项,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可在“响起”后加“的”;C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D项,“问题„„ 得到转机”搭配不当。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你看,________,如绿透了的海,________,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雾霭溶溶的、柔柔的。苇穗已在拔节,________,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芦苇荡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 ②新穗抹了浅浅的绿
③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 ④红的敷抹 ⑤黄的点染 ⑥绿的底色 A.①②③⑥⑤④ C.①③②⑥④⑤
B.②①③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
【解析】 语段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描述芦苇荡的。“无边„„荡荡”与下文“如绿透了的海”构成比喻句,是描述“整体”的,故第一处选①;“淡淡的亮色”与“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相衔接,因而第二处选③;“新穗”与上文“苇穗已在拔节”及下文“待开待展的高粱穗”相衔接,所以第三处选②;“底色”、“敷抹”、“点染”是画画的先后顺序,因此第四、五、六处依次选⑥④⑤。
【答案】 C 4.改变画线部分的句式,使整个语段变成一个单句。
荷花香气馥郁,芦苇铺天盖地,它们掩盖了整个水域,此时,我知道,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著名的抗战根据地——白洋淀。
【答案】 当香气馥郁的荷花和铺天盖地的芦苇掩盖了整个水域的时候 5.根据下面的文字,在空白处补写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0个字。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你撇不下它。
【解析】 文段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写“糊涂的人” 与“清醒的人” 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法上的不同,回答时要注意内容上的相反和表达形式上的相似。
【答案】 计较得少 虽然活得简单粗糙 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 不是烦恼离不开你(意思恰当即可)6.请在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导学号:20130067】
(图一)若污则亏
(图二)花中君子——荷
【答案】 图(一)①这个“污”字实际上是一幅漫画,它的含义有: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它对人类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当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遭到污染后,人类最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亏”。②“三点水”也意味着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破坏,人类将会吞食自己种下的苦果,这一现实问题倘若继续发展下去,带给人类的不仅是亏损、后患,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③这幅漫画让人思索,促人警醒,使人对“若污则亏”这一规律,不要置若罔闻。它以特殊的形式呼吁人类要全力保护好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环境。
图(二)①荷具有美好的形象:亭亭玉立,不蔓不枝,高雅圣洁,中通外直,清新脱俗,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充满勃勃生机,真可谓花中的谦谦君子。②荷具有高洁的品质,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永远保持清远的馨香和完美的品格。③荷花的出众离不开叶的衬托。莲叶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她不追名逐利,不好大喜功,甘愿一直扮演着陪衬者和守护神的角色。(任意选取一幅,要求理解正确,分析具体,语言表述凝练流畅)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套 袖 铁 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
【注】
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的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还刮着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您是见老。”我说。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但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我又见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次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一副棉布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注】 孙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7.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老师,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老师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B.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老师的简朴美德和潜心创造的精神。
C.孙犁老师是大作家,“我”怕见大作家,套袖消除了“我”对孙犁老师的怕。戴着套袖的孙犁给了“我”亲近感。
D.作者说孙犁老师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用了引号,强调了孙犁老师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E.全文反复强调套袖,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了大师品质的高尚,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
【解析】 此题需要逐项排查,结合文本内容,A项,“不苟言笑与宽容”错;D项,强调的是心理隔阂和敬畏。
【答案】 AD 8.作者为什么在开篇写养在笼中的鸟都怕孙犁?
【解析】 这类题目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可以看出孙犁的性格;但结合文本,文章的后面部分,“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又可以看出,本文写法是欲扬先抑,前是为后做铺垫的。
【答案】 欲扬先抑,渲染出孙犁老师很严厉,“我”怕见孙犁;为后文写“我”对孙犁老师印象的转变及孙犁的平易近人做铺垫。
9.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
【导学号:20130068】
【解析】 全文反复强调套袖,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了大师品质的高尚,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从文中的细节中,可以归纳出孙犁的性格特征来。
【答案】平易近人(有亲切感),勤劳质朴(热爱工作),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10.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段与全文内容联系不大,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掉吗?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可以答情节不多余,也可以答情节多余,具体解答时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哪一个角度,解答时,都要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情节发展等角度分析,一定要注意言之成理,且要自圆其说。
【答案】 观点一:可以删掉。理由:内容上,与前文联系不够紧密,衔接生硬,略显突兀;结构上,前文已经相对完整,结尾实属赘余。
观点二:不可以删掉。理由: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更加生动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余味无穷。
第三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测评(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篱把酒黄昏后
.B.有暗香盈袖 .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D.舞榭歌台 .C [尚:副词,还。] 2.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都门帐饮无绪 .A.嬉嬉钓叟莲娃 .B.多情自古伤离别 ..C.大江东去 .D.樯橹灰飞烟灭 .A [例句,名词作动词,设帐;A项,名词作动词,采莲;B项,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C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3.下列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红藕香残玉簟秋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大江东去,浪淘尽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C [从词风的婉约、豪放方面来分辨。]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导学号:11162065】
A.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B.李清照的词风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词风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
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擅长,有《东坡乐府》。
把:持,端起 盈:充满 尚:尚且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11 C [C项,苏轼是北宋人。]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是诗歌的常用手法。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3)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4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导学号:11162066】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提供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工作。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菜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
/11 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们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B [“要么自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有误,除了“官府的赏赐”,还有“官员赞助”。]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并分析了不用讨的原因。
B.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
C.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作者在论证时都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其他职业,意在表现隐士的生存状态。
C [从文中看,“都用了比喻论证”过于绝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C.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隐士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D.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11 A [从文中看,“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原文无据。](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导学号:11162067】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暑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请,帝乃许。及行,且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诏赐世祖所服貂裘、宝鞍,及缯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阔里吉.思曰:“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备不可缓也。”众不以为然,阔里吉思独严兵以待之。是冬,敌兵果大至,三战三克,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敌诱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阔里吉思毅然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敌不敢逼。帝尝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见于人众中,阔里吉思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言未毕,左右即引其去。明日,遣使者还,不复再见,竟不屈死焉。九年,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王。
(节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B.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D.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 [“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是两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中间断开,排除A、B两项。根据句意,“追及之”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术数是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
/11 玄甲子数等。
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C.王,多义词。既指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也可指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文中指王爵。
D.“介”指古代战士戴的帽子,“胄”是用来防身的一种武器,即铠甲。介胄分别指头盔和铠甲。
D [应是“介”指铠甲,“胄”指头盔。]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里吉思文武双全,学识广博。他生性勇猛,懂军事武功,学习儒家学说,曾经于自己的住宅之内建万卷堂;对于性理阴阳等学问十分精通。
B.阔里吉思主动请缨,平叛有功。西北地区发生**后,他连续多次请求率兵前去平定,后在伯牙思他挥军主动出击,大败敌人,擒获敌人一百多个。
C.阔里吉思富有主见,做事果决。他在征讨也不干、平定西北以及在与诸王和将帅商议防御边疆事务中,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D.阔里吉思忠心耿耿,为国捐躯。敌人想方设法以利益诱使他投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面对家臣,心中牵挂皇帝皇后是否安康,最终不屈而死。
C [“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错误,由原文“阔里吉思乘胜逐北……遂为所执”可知,在防御边疆之事上最终没获胜。]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中,策,驱驰;以,动词,带领;第(2)句中,然,正确,对;击,出击;形,形影。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答案】(1)于是驱马前行投入战斗,骑兵们跟随在后,重创敌军,也不干带领几个骑兵逃跑了。
(2)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
【参考译文】
阔里吉思,天性勇猛刚毅,学习军事,尤其专心学习儒家学说,在自己的住宅内建造万卷堂,每天与文人学士讨论经书史籍,性命气理、阴阳、术数,没有不精通的。他娶忽答的迷失公主,又续娶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变,阔里吉思率领精锐骑兵一千多人,日夜
/11 兼程,十天就追上了他们。当时正是暑热天气,将要交战时,北风大起,手下的人请求等风过去后再战,阔里吉思说:“在暑热天气得到大风,这是天助我也。”于是驱马前行投入战斗,骑兵们跟随在后,重创敌军,也不干带着几个骑兵逃跑了。阔里吉思身中三箭,头发也被切断了。胜利归来,世祖赐黄金三斤、白金一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封他为高唐王。西北地区不安定,他向皇帝请求,希望前去平定,经过多次请求,皇帝才允许。将要出发时,他发誓说:“如果不平定西北,我的坐骑马头不会向南。”大德元年夏,在伯牙思一带遇到敌人,大家说应该等到大军都到齐了,再与敌人交战也不晚,阔里吉思说:“大丈夫报效国家,怎能等待别人呢?”立即整顿队伍击鼓进军,大败了敌人,擒获敌人将领士兵一百多人,进献给皇上。皇帝诏令赏赐给他世祖穿过的貂裘、宝鞍以及丝绸锦缎七百匹、铠甲和头盔、戈和戟、弓箭等物。第二年秋天,诸王和将帅们共同商议防御边疆的事务,都说:“敌人往年冬天不出来,暂时可以在边境上休整士兵。”阔里吉思说:“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准备作战不可以迟缓。”大家不以为然,只有阔里吉思严阵以待。这年冬天,敌人果然大批到达,阔里吉思与之交战,三战三捷,阔里吉思乘胜追击,深入危险地段,后援骑兵不能及时赶到,他的战马摔倒而陷入敌阵,于是被敌人掳去。敌人引诱他投降,阔里吉思严正表示绝不屈服,敌人又想把一个姑娘嫁给他,阔里吉思坚定地说:“我是皇帝的女婿,除非皇帝皇后当面下令,否则怎么可以再娶呢!”敌人不敢再逼迫他。皇帝曾派遣阔里吉思的家臣阿昔思特地出使到敌人境内,在众人之中见到了他,阔里吉思一见到阿昔思就问皇帝皇后是否安康,第二问他的子嗣怎么样,话还没有说完,周围的人就把他带走了。第二天,敌人把使者送回去,就没有再见到他,阔里吉思最后不屈而死。九年,追封他为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赵王。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11162068】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 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②方回:贺铸的字。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②
①
/11 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C.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D.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
A [A项,“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分析不当,词人描绘出的是郊野送行的壮阔场面。](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②“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饱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③“东风渐绿西湖岸”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仕元的不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11162069】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蒙蒙细雨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A [A项,开头描写的是凄清的雨景。](2)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是怎样表达离人的/11 深致情愁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情感的能力。借助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可推知呼应的句子。从“守朱门”和“两愁人”等词可知,这两句抒发了即将分离的凄恻哀伤之情。
【答案】 词的结句与上片“一双燕子守朱门”呼应。“一双燕子守朱门”一句,描写黄昏细雨之中,深院里是一对固守朱门的燕子;“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一句,描写离别之际,灯下是相对而立的一对零落身影。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两个意象的遥相呼应(映衬),令即将分离的情景格外凄恻哀伤。(写出相呼应的句子,得1分;两句诗的句意解析,各1分;从意象、意境、心境的角度分析,各1分。)
三、语言运用(12分)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导学号:11162070】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__①__。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__②__。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__③__?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感,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
【答案】 ①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创造过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③那什么是诗歌呢
16.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A.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11 示例: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那么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B.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活中,当我们批评某些人褊狭的思考或偏激的行为时,经带会听到这样的辩白:“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说明: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加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如果说喝中国人的奶就有中国血统,那么喝牛奶就一定有牛的血统。C.如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么越是无人掌握的就越是真理。
17.(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导学号:111620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题,首先要细读题干,根据题干提示准确把握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表内容以及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本题题干中说框架图表现的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细读框架图可以发现,四种反应代表了四种情绪,每一种反应都有相对的应对方式。将每种反应以及相对的应对方式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四、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 ⑤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自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考生应分析每句名言的意思,然后立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次品味后才知其中蕴含的真正意义,强调“熟读”“读书要思考”“反复阅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强调“实践”。“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说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强调“自信”。“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表面看起来很平常,但却内蕴深厚,有如静水流深,有时我们只看到了人家成功的一面,感觉相当容易,岂不知当初人家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才有今天的光彩。
【范文示例】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考生
古语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一步一脚印,登上山顶,方能看见脚下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一步一脚印,斩断荆棘,方能踏上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一步一脚印,越过荒漠,方能欣赏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理想再美好,没有行动起来付诸实践,那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行动起来,才会收获缤纷落英,迎来一路芬芳。
实践是避免失败的千金良方。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知识想要运用到现实中,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纸上谈兵无疑是痴人说梦,最终往往一无所获或招致失败。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扩年轻时就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长平之战中赵王让赵括替廉颇为将。然而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结果赵军大败,赵括也被后人所耻笑。回看历史上的能臣良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实战,才带军冲锋,成功地保家卫国,青史留名。
实践是探索真知、钻研智慧的必由之路。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没有哪一项伟大的成就不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钻研中得出的。成功地制服了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病魔——天花的伟大
/11 医生爱德华·琴纳,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乡村进行实践工作。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行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牛生牛痘,牛痘又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了牛痘之后又有哪些症状。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接种牛痘,再接种天花,实验成功。尔后又在一个小男孩身上实验,结果又是安然无恙。自此,人们终于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打败了这个可怕的病魔。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法拉第为了得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实验。无数的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时,也曾受到国人的不解和质疑,但随着香港、澳门的迅速繁荣,实践性地尝试“一国两制”后,最终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大陆与港澳及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当我们心存疑虑时,不可妄下结论,而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真正的真理,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不仅不会黯淡,反而会穿透时光的雾霭,熠熠生辉。
实践是理想的实现方式。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为了实践著书立传的理想,从二十岁开始便游历天下。他的足迹到过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过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的实践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最终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古名作。理想是彼岸的灼灼花开,而实践正是泅渡浩渺烟波的迎风之帆。
蝴蝶可以轻舞飞扬,只因承受了旁人不能忍受的破茧之痛;苍鹰可以飞上苍穹,只因接受了旁人无可比及的训练;帝王蛾可以称王,只因经历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挣扎。实践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沙漠看到绿洲的快乐。
天地有大美,却将其藏于深山,封于绝壁,以虎豹断其路,以荆棘塞其途,风沙漫漫,雨雪凄凄,只有那些能吃大苦,肯付出行动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探寻到。心中藏一弯明月,便不惧烟火红尘,世事迷离,行走的脚印会为我们拂去世俗的尘埃,让我们在路途中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引用名诗开篇,确立中心论点,开门见出,然后以每段开头中心句的形式提出分论点,最后两段总结全文,升华主旨,首尾照应。文章论述中旁征博引,各种材料信手拈来,增加了论述的深度和广度。整散句的运用,使语言文采飞扬,又极具说服力。全文结构严谨,激情四溢,读来受益匪浅。
/11
第四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
单元综合测评(四)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盖棺论定: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B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视。用于自己的东西,此处用错对象。C项,风声鹤唳: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疑惧。用于此处望文生义。D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用于说明普通人感叹买不起价格不菲的演出票不当。
【答案】 A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里非常危险,随时塌方有可能再次发生,谁也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你们必须离开,这是命令!
B.近期,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媒体相继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内容触目惊心。
C.根据2014年公报,去年开始首次监测PM2.5的74个重点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京津冀地区去年有半年以上时间空气质量不达标,水质也不容乐观。
D.随着中国足球队在比赛中的屡屡失败,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点头而去。
【解析】 A项“随时塌方有可能再次发生”语序不当,应将“随时”放到“塌方”的后面;B项“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成分残缺,“报道”后面缺少相应的宾语中心词;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将“去年开始首次监测PM2.5的74个重点城市中”这句话中的“中”去掉。
【答案】 D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A.②①④⑥⑤③ C.④⑥②①③⑤
B.②①⑤③④⑥ D.④⑥③⑤②①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要看语段的整体内容,即围绕汉字简化问题谈看法。其次就是要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②句中摆出了“不少人”对汉字简化的看法,①句中“这种看法”应指②句中“不少人认为„„”这一看法,故②①组合在一起,这一组合表明了文段的观点,故排在首位;④句中的“首先”和⑥句中的“其次”相照应,故④⑥组合,这一组合初步阐明了汉字不宜进一步简化的原因,故排在②①之后;⑤句进一步指明简化汉字的不当之处,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故将⑤③排在最后。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5分)
爱情信使 [美国]欧·亨利
在这样的季节,公园里很少见到游人。这位坐在路边长椅上的年轻姑娘,大概是想出来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着,脸上显出几分忧郁和伤感。
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小伙子,沿着她附近的一条小道匆匆穿过公园,身后跟着一个男孩,替他拿着手提箱。小伙子看见姑娘,脸上马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从离她仅有几米远的地方经过,但那姑娘却好像根本没有看到他似的。
他又往前走了四五十米远,在一边的长椅上坐下。男孩扔下手提箱,两只机灵的眼睛不解地盯着他看。他对男孩说:
“我想请你传个话给坐在那边椅子上的姑娘,告诉她我是从这儿路过去火车站的,我要去旧金山。你对她说,因为她吩咐过我不许跟她说话,也不许给她写信,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最后一次请求她:为了我们旧日的情谊,别再这样感情用事。你对她说,无缘无故地指责并甩掉一个不该这样对待的人,既不说明理由,又不给人以解释的机会,这有悖于她善良的本性。去,就这样告诉她吧。”
小伙子给男孩手里塞了一枚硬币。小男孩朝小伙子望了一会儿,然后撒腿就跑开了。他走近姑娘身旁,先是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大大方方地说:
“小姐,那——那边椅子上的先生派我来向您打个招呼,表白他的心意。要是你不认识那小伙子,那他就是故意戏弄您,您——您只要说一声,我在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要是果真您认识他,那我——我就要把他那一大堆废话说给您听了。”
那姑娘听他这么一说,脸上显出了一点兴趣。
“我——先前认识那位先生,我想就不用劳驾警察了吧。你也可以替他表白,不过不要搞得露天表演似的。”
“哦。”小男孩浑身都耸动起来,“他说他已将所有的衣服都给收拾在那只手提箱里,要赶往旧金山。„„他说您把他当作薄情郎拒之门外,又不肯给他个分辩的机会。他说您给他的打击太大。”
姑娘凝视着竖立在杂树丛中的那座忧郁的雕像,冲着小信使说道:
“你去告诉那位先生,首要的是忠贞不贰和真诚可信。请你告诉他,我已尽最大努力剖析自己,我知道自己的心灵深处需要什么,但更清楚它有软弱的一面。这就是我不让他解释的原因。我不是凭道听途说,也不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责他的。”
“请你告诉他,那天晚上,我从后面走进花房,去给我母亲折一朵玫瑰花。我亲眼看见他和阿什伯顿小姐在粉红色的夹竹桃底下。那场面真精彩,可是那依偎在一起的丑态却成了不打自招的证据。我离开了花房,同时也丢弃了玫瑰花和我的理想。你把我的这番表白带给那位先生吧。”
“实在不好意思,小姐,依„„偎„„在一起,给我解释一下好吗?”
“依偎——你就说亲热地靠在一起——要不,你就说靠得太近,叫人家无法保持一个正常的距离吧。”
小男孩又一溜烟地跑开了,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不一会儿到了另一张长椅旁边了。小伙子急切地投来询问的目光。
“小姐说她懂得,当——当小伙子鬼话连篇地乞求和解时,姑娘们最容易受骗上当,所以——那些甜言蜜语她一概不听。她说她亲眼看见你在暖房里跟——跟一个姑娘搂抱在一起,正拼命地和那姑娘亲热。她看来实在恶心。她说你最好还是趁早赶你的火车去吧。”
小伙子轻轻地吹了个口哨,他眼睛一亮,突然有了主意。他迅速地将手伸进大衣里边的口袋,掏出了一封信递给男孩,随后又掏出一块银元给了他。
“把这封信给小姐送去,”他说,“请她看一看。你对她说,要是她早在自己理想的信念中掺进一点点对别人的信任的话,自己就不至于这么伤心了。”
信使又站在姑娘的面前了。
“那——那位先生说,你的那些想当然的说法真让他受了委屈。他说他不是那种花花公子,小姐,请你看看这——这——封信吧。我敢打赌,他是个清白的人,决不会错。”
姑娘犹豫了一下,打开信,看了起来。亲爱的阿诺德医生:
上星期五晚上,我女儿出席沃尔德伦夫人家的宴会,突然心脏病发作,差点儿晕倒在她家的花房里,当时若不是您在旁扶住了她,并加妥善照料,我们也许就失去她了。特致函深表谢意。
永远感激您的罗伯特·阿什伯顿
姑娘晶莹明亮的眼睛里闪动着喜悦的泪花。“那位先生要您的回音呢,”小男孩说。
“请你告诉那边椅子上的先生,”她颤声笑着说,“他的恋人现在就要他过来。”
(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写姑娘“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是为了表现姑娘内心有美好的追求,“春天的来临”暗示了后文爱情的复活。
B.小说中小男孩机灵而可爱,他并未按原话传达,反说得有些夸张,但却很好地传递了一对恋人的意思,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
C.作者将阿什伯顿的那封信原文照转,突出了信件的作用。信件既是二人矛盾化解的契机,也使小说简单的情节变得曲折跌宕。
D.作者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喜剧效果,比如男孩说“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以及要姑娘解释“依偎”的意思,都令人忍俊不禁。
E.小说善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杂树丛中的那座雕像”烘托了姑娘的忧郁,“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则烘托出男孩的机灵。
【解析】 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选A和E不得分。A项,的分析牵强拔高了,其实是幽默表现姑娘失恋后的忧郁与难过。C项,“原文照转”是小说情节曲折跌宕的原因并不充分。E项,忧郁只是一时心情,不是姑娘性格;“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则只是表现男孩跑得快,见其活泼。
【答案】 BD 5.小说围绕误会展开,请从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的角度,梳理小说情节。(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阿诺德医生搀扶救助阿什伯顿小姐,被恋人误会;②阿诺德医生跟随恋人来到公园,希望弄清原委;③阿诺德医生托小男孩传话,发现原来是误会;④阿诺德医生托小男孩传信,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6.小说中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爱情忠贞,真诚可信,对恋人体贴关心,从他想极力回转姑娘的心可以看出。②做事机智,他用信童传情和信函自证清白的方式消除了恋人的误会。③乐于助人,善良热心。他救助并悉心照料阿什伯顿的女儿。
7.小说以“爱情信使”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意为爱情需要信使,暗示消除爱情误会的最好信使是彼此的信任与沟通,突出了主题。②“爱情信使”指传话的小男孩,是消除误会的重要角色,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以此为题,突出了小说高潮部分。③小男孩机灵活泼可爱,在二人误会的压抑中增添了喜剧意味,使小说有幽默的意味。④以“爱情信使”为题,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5分)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雷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E.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解析】 B项,“写出老木人缘好”的说法不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年村里人丁兴旺,邻里关系融洽。C项,“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应为“通过阿黄自身的动作和老木的侧面烘托”。E项,“情节起伏,结构紧凑”的说法错误。
【答案】 AD 9.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该根据作品对这个人物所作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以及其他相关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此题尤其要注意题干的“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个要求,比较这两个形象的相同之处,切忌答非所问。
【答案】 ①老态龙钟。②都曾经历生活的辛苦和时代的变迁。③都表现出了忠诚。老木忠诚地守候土地、村庄,阿黄忠诚地守候主人。
10.小说以“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分析小说结尾的好处,可根据此段结尾的内容分析其对表现小说主旨、揭示人物心理、展示人物个性以及收束全文(或卒章显志、发人深省等)的作用。具体到此题,从内容和形象上看,结尾的细节,表现了夜幕降临时老木和阿黄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对现实乡村荒凉的无奈之情。从小说主旨来看,此结尾象征着乡村的未来命运,暗含作者内心的担忧。从结构上看,此结尾余味悠长,令人回味,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答案】 ①这一细节,表现了夜幕降临时老木和阿黄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对现实乡村荒凉的无奈之情。②象征着乡村的未来命运,暗含作者内心的担忧。③余味悠长,令人回味,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④照应开头1、2段的描写。
11.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题。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若认为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可从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等角度展开分析。若认为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可从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老木对家园对土地对老伴的珍贵的情感将要渐渐消散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示例一)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①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离开村庄、土地并不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舍弃。②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③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
(示例二)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①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②老木留恋的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③老木对家园的难舍,对土地的眷恋,对老伴的念念不忘,这些珍贵的情感将要和这村庄的炊烟一样,渐渐消散,渐渐被人遗忘。
三、语言运用(共11分)12.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3分)迅雷猛烈,它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春雨细腻,它轻柔地给山野披上了一身美丽的衣裳;而秋天,落叶在凉爽而惬意的风中倾听风儿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四季的风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所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新的句式”,是由考生自己设计、选定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
【答案】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速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句。②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句。③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句。
【答案】 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4.右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看图、识图和分析概括图形寓意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图关键的地方是“鸽子”“旗帜”“橄榄枝”,要明确这些与“联合我们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八、写作(5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站停3分钟。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选取时事材料,里面涉及多位人物,那么在立意时就要注意其角度,要多想,是否可以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参考立意:从司机的角度:“按规定”“明显放慢了速度”“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反映的是处理事情“规则与灵活”的问题;从大妈的角度:“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可以得出:人要有规则意识;从乘客的角度:“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体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友善)。【参考例文】
适时变通
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站停了3分钟。公交司机在尊重规定前提下适时变通的做法赢得了大多数乘客热烈的掌声,由此可知,规定要遵守,规定虽然很冷冰,但人是活的,适时变通是无可厚非的。
适时变通,适者生存。
变通变通,因人而异,有的改变的是自身头脑,有的改变的是赏罚分明的工作制度,有的则是改变自身的性格。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变通着。
人在社会上要争取到自身的保留空间,假如在社会上没有保留空间,那这小我将会被更多有才气的人丢弃。而人要在社会上保留下来,必不可少的就是适时变通。人在社会上总不能一辈子只用一种处事方法去处世,就好像一只动物一直向前跑,在它前面的是一个悬崖,它也看到了的,但它不变通,于是它就一直向前跑,其后可想而知。不明变通的人也会如此,会在社会上到处碰壁,难逃厄运。
适时变通,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身陷囧途,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适时变通,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三只小老鼠,它们天天都是统一在一个处所找到奶酪。然则有一天,三只小老鼠再次来到这个处所时,奶酪却不在这里了。小老鼠A不加思考地回身就跑去找食品了,而小老鼠B思考了一会后也回身离开这个处所去找食品,只有小老鼠C在原地不动,最后,小老鼠C饿死了。小老鼠A和B由于适时变通而得到食品存活下来,想深一层,小老鼠B思索后再去找食品,找到食品的几率比小老鼠A大,小老鼠A找到食品是靠命运,小老鼠B是靠思索。试想一下,假如小老鼠A盲目地去探求食品,但依然如故没有找到,也会是和小老鼠C那样被饿死,所以经思索后的适时变通比盲目改变好。公交司机的做法之所以赢得了大多数乘客热烈的掌声,是因为公交司机思索后作出的适时变通,既尊重了规定,又契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一个正确的适时变通。
适时变通,成就梦想。
人生长路漫漫,想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要学会如何变通,做任何事都要有个清醒的头脑,三思而后行!
实现伟大的中华复兴梦想要靠十多亿中华儿女持续奋斗,奋斗的过程曲折而又艰难,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中华儿女理应顺应世界潮流适时变通,唯适时变通方可走向远方、成就梦想。
第五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5
单元综合测评(五)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________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2)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的整个过程,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详细__________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3)非法侵入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__________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节减 记录 授权 B.节减 记载 受权 C.节俭 记载 受权 D.节俭 记录 授权
【解析】 “节减”指节省减少,动词;“节俭”指节约俭省,用钱用物有节制、不浪费,形容词。“记录”指如实写下来,常指边听边记;“记载”一般用于事后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里。“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指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向健儿们加油助威,将比赛的气氛推向高潮。
B.办案民警在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后,又在窃贼落脚点守株待兔,逮住购物归来的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当晚两起入室盗窃案。
C.春节期间,记者在江西采访时发现,由于城市返乡人口“有车族”的涌入,竟在简易狭窄的乡间道路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拥堵现象。....D.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解析】 A项,望文生义,“白驹过隙”比喻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B项,褒贬不当,“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C项,词语误解,“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著名作家梁晓声依然以执着的态度,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瘤疾,字里行间灌注着作家深沉的“劝世”“醒世”“忧世”。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发扬”应改为“发展”。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或“以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D项,宾语残缺,“灌注”缺中心语“之心”。
【答案】 C
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5分)
古渡头 叶 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回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解析】 本题考查主旨、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构思的妙处,品味对话的作用。A项,对文章主旨的解读,正确。B项,品味对话的作用,其中“我担心他谋财害命”的说法有些牵强。C项,分析人物行为的作用,其中“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不正确。D项,分析行文构思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正确。E项,考查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不正确。
【答案】 A D 5.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本文着重描写人物的语言。要结合文本中渡夫对“我”的教训、与“我”的对话,以及最后的高歌分析。
【答案】 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6.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行文构思的妙处。解答本题应从全文的角度去看。快速地读完这篇短篇小说后,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叙述视角以“我”为主,叙述方式以对话为主。文章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但并不影响文章的诗意。
【答案】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7.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小说的结尾宁静且富有诗意,分析艺术效果要考虑到其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答案】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5分)
年迈父母 郁 葱
炽热的阳光肆虐着城市的路面,天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别墅区的树木也低着头苟延残喘。
“我要回家!”爸爸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对他的儿子大声道。老人大概七十来岁,看上去神态威严。“你把我们扔到这里都一个月了,我简直受够了,我再也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
“请不要这样爸爸,不要这样大喊大叫。” 看上去40来岁的儿子温和地说。“我大喊大叫?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老人挥舞着拐棍以威胁的口吻大声叫道。“小声点!瞧,人家都在看我们!”一位六十多岁左右的老太太恳求丈夫道。“让他们都看看,让每个人都瞧瞧他忘恩负义的儿子是如何对待他的父母的!”老人大声道。“忘恩负义?”儿子不知所措地说。
“没错,忘恩负义!你就是忘恩负义!我们从小把你养大,当牛做马,可现在你却把我们扔进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旅馆。”
“旅馆?你说这是旅馆?爸爸,这是专为您买的安度晚年的豪华别墅!”儿子说。“好了,”老妇人安慰丈夫说,“我们就在这养老院生活吧!”
“妈妈!”儿子恼怒地说,“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这不是养老院,条件这么好的豪华别墅区,是专门供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我给你们买的这座小别墅是这里最好的一栋。”
妈妈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丈夫,夹在他们中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他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于是她温柔地对丈夫说:“理解儿子的一片好心吧,我们会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的,瞧这里的环境多美,到处都是花草绿树。再瞧那里,还有那么美丽的花园。”
“我还是喜欢天津老家,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在那。”老人说。“你在这里也可以交朋友呀。”她说。
“朋友!和这些见面招呼都不愿打的老头?”老人嘲弄地说。
“好了,”儿子插话说,“你们二老在这里可以多遛遛弯,这里空气多新鲜呀!” “听着,你这个小子!”老人对儿子大叫道,“不要跟我说这些。我在天津老家遛弯五十年了,那里才是我遛弯的地方。”
老人说完转向妻子专横地说,“快把我们的东西收拾收拾,我们回老家去。我们不能在这凄凉的地方呆了!”
“我们慢慢就适应了,”妻子恳求道,“咱会喜欢这儿的。瞧这里的设施多全,有现代化的健身俱乐部和图书馆,又有麻将、象棋,什么都不缺!”
“健身俱乐部?我七十多了,你还想让我健身?图书馆?我有青光眼,什么都看不了,这你都不知道!要娱乐,我可以和我的老朋友一起散步,没必要到这里来娱乐。”
“爸爸,不要这么固执了,”儿子恳求道。“这里对你的健康有好处,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提供的都是可口的营养食品。”
“可口?有营养?这就是医院里的病号饭。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还是喜欢吃天津的煎饼果子和肉包子!”
“爸爸,你说的那些小吃都是街摊上的,又油腻,你这个年龄根本就不应吃。你的胆固醇和血糖高,再吃会要了你的命的。”
“我宁可在老家病死,也不愿在这里吃这些东西气死!”老人朝儿子喊道。然后,他看了看妻子,命令道,“听着,快收拾东西,一个月已经把我憋疯了,直接回我们天津老家去,过咱们的日子!”
“爸爸,请不要给我出难题了。我今晚飞机回美国,”儿子极力恳求,“我已经为你们尽了我最大的努力。知道吗,为了订购这豪华别墅,我已经预付了很大一笔定金?”
“你回你的美国,我回我的家。就这么定了!”老人对他儿子断言道。老人看着他的妻子:“你愿意一起走吗?还是我一个人回去?” “妈妈,请把实话告诉他吧!”儿子看着妈妈说。
老妇人爱怜地看着她的丈夫,温柔地说,“请理解孩子的安排吧,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我们在老家的房子已经卖给了一个开发商,人家要在那里建商场!”
“什么?”老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妻子,“你怎么也这样!”
老人麻木地抓着妻子的手,顺从地与妻子一起走向儿子为他们购买的小别墅,他们将在这里与其他高龄老人孤独地度过他们的有生之年。
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的矛盾冲突就十分激烈,老人对儿子大喊大叫,挥舞拐杖,坚持要回到老家,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
B.通过小说中三个人物对所在地的三种不同称呼,即旅馆、别墅区与养老院,可见老人的儿子为父母购买的所谓别墅条件较差,根本是名不符实。
C.小说揭示的是新的社会问题,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被任意破坏,老人的孤独生活无人体会,表达的是关注老年群体生活现状的主题。
D.老人的儿子没有顾及父母的心意,坚持把老人在老家的房子卖给了房产商去开发商场,还对父亲隐瞒,令父亲伤心不已。
E.小说末尾老人突然间转变为沉默和温顺,并不是老人之前故作蛮横或者色厉内荏,而正是老人的内心无助的体现,而这样的反常也更令我们内心深深触动。
【解析】 B项,“所谓别墅条件较差,根本是名不符实”理解有误;D项,文中没有提及老人的房子是谁卖给开发商的,而儿子和母亲隐瞒事实也是怕父亲伤心。
【答案】 BD 9.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明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暗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气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矛盾冲突比较激烈。
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老人生存比较压抑,性格比较暴躁。10.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母亲的性格特点。(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同样不适应儿子安排的豪华而陌生的生活,却委屈自己安慰丈夫,可见母亲性格中随遇而安的一面;②夹在丈夫与儿子的争吵的漩涡中,不想伤害任何人,表现出母亲性格中的善解人意和温和;③善意地隐瞒了老家的房子被卖掉的事实,可见母亲对丈夫的关爱。
11.小说结尾,当老人听到老家房子被卖掉的时候,突然间变得低沉和温顺,这个情节是否合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认为情节安排比较合理。从情节本身来看,这样的情节安排,使小说更有戏剧性,情节更有波澜,与前文父亲的倔强、坚持形成巨大反差,能够引发读者更深沉的思考;从人物性格转变角度看,老人的性格出现难以相信的戏剧性改变,他彻底被击垮,精神一下被摧毁,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从揭示主题角度看,这样的情节安排更能突出老年人生存的尴尬与无奈。
我认为情节安排不合理。人的性格转变太突然,以文中老人的较为暴躁和倔强的性格,不会立刻妥协;另外虽然房子卖掉了,但是老人完全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老人的突然妥协,暗示了老年人的生存困境并未得到解决,主题较为消极。
三、语言运用(11分)12.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修辞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写宣传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宣传语。宣传语,即用简短的文字写出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其基本特点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然后,紧扣宣传目的,即“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注意字数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来拟写即可。
【答案】(示例)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用创新放飞人生希望。
13.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画面内容,注意所写内容“围绕‘早春’”这一限制条件;鲜明生动,写成小诗或短文,也就是在准确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通过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不能超过80字。
【答案】 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14.《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
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 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经典语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的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即能够“推己及人”。答题时紧扣这两句话的意思,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即可,注意要有理有据。
【答案】(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四、写作(5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首先要通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三个人物:“大李”“老王”“小刘”。我们可以从他们三人中任意一个人的角度立意。
从“大李”的角度:他“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可以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等角度立意。
从“老王”的角度:他“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可以从“爱岗敬业”“平凡中的伟大”“拼搏”“技术”等角度立意。
从“小刘”的角度:他“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可以从“爱好”“留住美好”等角度立意。
还可以从他们三个人共同的角度立意,如“活在当下”“活出精彩”等。【参考例文】
最风采的人
眼下,在网上流行着一种购物神器,通过他们的浏览器进去购物的人,会得到一定的返利。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碰到有关返利的事情,但无论用何种方式的返利,都不能离不开我们辛勤的付出。
其实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每天能打开心灵的浏览器,用心去做事情,和别人交流,也必
定会得到一份心灵的返利——别人的信任与共鸣。
谁都希望自己一生中能遇到一个贵人,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美好向往。然而这离不开我们平时点点滴滴的行善积德。何为行善积德?并不是盲目地去施舍别人,而是先从自己的心灵做起。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一颗心善待好了,美好便会不请自来。
心灵的舞姿构成了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一个人的心是个怎样的状态,他的生活就是怎样的状态,这颗心就是他生命的状态。我们要给自己的心安放个位置,如同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信仰和宗教一样。以敬畏之心、慈悲之心、宽容之心待人,始终将她安放在祥和虔诚的位置,别人必定回报我们友善的目光。
男人的心灵要为人仁厚,凡事容让,具有海纳百川度量;女人的心灵一定要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具有柔情似水的风范。
不能吃亏的人往往都很聪明,他们常常会保全眼前,这无形间的举动将给自己的人品大打折扣;而愿意吃亏的人往往都很智慧,他们会常常看重长远,这无意间的行为便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四射。日久必然会换取别人心灵的赞许,也就是心灵的返利。
拥有颗感恩的心也会得到丰厚的心灵返利。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人或事。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生命、感恩对手、感恩万物„„ 无论是在金钱上的返利,还是心灵上的返利,善良将是通往利益的必经之路。如果你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背叛了你的良心,那么无论你在做什么样的交易,必定长久不了,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善良它能洞穿黑暗,直抵灵魂。砸破狭隘的锁,开启心与心的信赖与共鸣。善良的心灵是灵魂的归宿,是人性的虔诚皈依。
慈悲为怀,消融积怨,普度众生,更是心灵的极品返利升华。《梵网经》也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世间上所有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以慈悲心来放生的话,这个功德极其广大,日后必有福报降临。心怀仁慈,如同一池湖水清澈柔软,折射出灵魂里佛性的光芒。
心灵的返利是自己的真诚的奉献换取别人的一种诚恳地给予、信任、一种心灵的满足、一份福报、一丝祝福、一声问候„„真真切切发自灵魂深处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打开心灵的浏览器去感知生活,善待万物,心灵必将会得到出其不意的心灵福报。
如果你喜欢上了我的文字,就寓意着你就是我心灵的那份返利;如果不喜欢,就意味着我的耕耘还不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