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构想(高中语文)

时间:2019-05-13 02: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构想(高中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构想(高中语文)》。

第一篇: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构想(高中语文)

“宏观”把握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举例

必修

(一)第三单元,“社科科普文”,也可算是说明文。对这些说明性文章的学习重点,必须在“说明文知识”以外有更丰富的考虑。

《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这篇作品无疑是说明性的文字,但贯穿其中的人文情怀、文化知识,足可从多方面打开学生的眼界,为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提供各种启示;其中除可规定一些“积累·整合”的文言词语外,“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的余地异常宽阔。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特别适合学生锻炼“阅读思考”习惯、掌握阅读基本方法的例文,如果把说明事理的“方法”或者把“美学随笔”的特点,当作了教学重点,那就得不偿失了。审美者发自内心的感动从何而来?这是美学研究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作者并不借助美学的专门术语,就可以让一般读者了解作者所提出的一个很不寻常的观点——丢失,是一种美!因此,这篇课文在“思考·领悟”方面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对事理说明知识的了解;学生倘若还能因作者这一观点的启示而进一步联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当然更了不起。课文的“思考练习”第二题就反映了这种意图。

《这个世界的音乐》《动物的疼痛》两文的选录,用意更不在过去所谓“了 解‘说明文’的什么什么”,而在于启示学生要学习以新的视角、新的价值判断去关心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这些主张,在教材的导读、评点、思考练习、泛读导引、探究提示以及单元作业中,都反映得相当清楚。从这些方面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即所谓宏观把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把握本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为知识性比较强的短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的情况下,在语文学习中,开阔学生视野,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注意观察中外文化现象,增强文化意识,培养探究意识,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学习的领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分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2.阅读本单元作品,要引导学生品位、推敲语言,感受文章的思想魅力,发展想象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多姿多彩,激发尊重生命、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在阅读中,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即读出文字表面背后的东西,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开展合作学习,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在语文学习中,加强积累与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如文言词语的积累,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遇到的问题,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实施本单元教学的几点建议

1.新课程理念,着重强调的是激发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问题。所以,要把学生参与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因此,整个教学设计,无论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思路设计,还是具体某一问题的预设,都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出发,应该着重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领悟作品内涵和引导学生自己独立阅读上下功夫,即以教学过程、方法的合理设计,引导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几个方面下功夫,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不是像过去传统做法那样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本单元课文,文体各异,内容没有相关性,所涉及的话题范围跨度大。表面看去内容艰深,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思维水平反差较大。其实四篇课文所涉知识虽然多不为学生了解,但贴近生活、充满新鲜感和趣味,表现的思想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其内容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并非难事,难在语句的疏通和结构的梳理。就如爬一座小山,只要路好走,到达山顶轻而易举。本单元非古文即译文,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做好文字疏通和结构梳理工作,那么内容、主旨就呼之欲出了。

高明的教师可以把它们作为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时间,在独立的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而非进行单纯的指示讲解与传授。要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审视课文,课文能展现什么,课文能给学生什么。这样才能准确地设计好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做“减法”,这不仅体现在一篇课文中,也体现在四篇课文的整体组织安排中,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注意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在“二十个字”上下功夫。如“思考领悟”,通过疏通文字、梳理结构、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思想,并结合当今社会特点和自身体验,谈谈对作者思想的认识,可以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艺术等问题展开交流。

3.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基础性、均衡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即下要“保底”而上不封顶。单元教学设计中要有一定的共性目标,如文言积累、语言推敲、写作量,这些共性指标必须完成。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多元性设计,针对不同的学生而有所选择,有所区别。同时通过合作分享,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4.要注重过程性设计,即引导学生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怎么讲、讲什么就,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动态性地看待教学过程。以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招数”为抓手,贯穿教学内容,跨越难点,激活学生的阅读。比如《洛阳牡丹记》第三段是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处理。其一,用幻灯片直接给学生译文;其二,设计问题,探究作者思路,搞清楚本段语义重点。

本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四篇课文,或属“社科”文,或属“科普”文,总称“社科科普”文。这类作品明显的共同点是,内容知识性强、写作上多用说明(说明事物或说明事理)的表达方式。多读些这类文章,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今天,有重要意义。使学生不仅去读,而且懂得优秀的社科科普文优秀在哪儿,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更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的社科科普文不仅能反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能表现其鲜明的个性。这样的作品,不仅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品位,而且其深厚知识底蕴给文章带来的张力,往往会产生独特的审美效应。本单元的教学,如果先让学生有选择地自渎《不要人夸颜色好》(“泛读导引”),老师适当点拨,再进入精读课文的学习,可能更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

本单元有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对文中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有所感悟,还要重视文章的诵读和文言常用词的积累。

单元教学构想

本单元拟用11课时,教学时间做如下安排:《洛阳牡丹记》是文言作品,难度较大,可安排2—3课时;《米络斯的维纳斯》可安排2—3课时;《这个世界的音乐》和《动物的疼痛》一共可安排3课时,由教师灵活掌握。“泛读导引”可安排1课时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写作应不少于2课时。

本单元“泛读备选”提供了三个文本,有社科文也有科普文,如有机会用来与“精读课文”比较,会有些新的发现。可作为指导个性化学习的备选材料。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的这篇记,按照今天的分类属于说明文,虽然是社科类文章,但高明的作者并未用专词术语来包装文章,更没有连篇累牍的罗列陌生概念来炫耀自己的学识,反而是深入浅出、明明白白的说话,尤其高明精妙的是:欧阳修把牡丹作为一种植物的特性与它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的特性融合在一幅人文风景图中,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自然而然的达到统一。

由此,在组织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不必全文翻译、串讲)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完成单元作业中的相关题目,这是常规性的教学要求,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发学生兴趣,在实现精读文本主体部分,鉴赏作者对洛阳牡丹知识多方面的翔实记述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本深刻的理趣、生活情趣的思考。最后可以安排学生拓展学习活动。如:⑴以“中正平和”与“个性”为题,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⑵让学生练习现实生活,结合自己喜欢的花卉,模仿本文的第三个段落,写一篇短文,传到班级论坛上,以供交流。

《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用散文的笔法写就的一篇艺术评论,由米洛斯的维纳斯因偶然缺损双臂而意外获得了非凡的美学价值来阐释接受美学理念,文章深入浅出,极富启发性。

由于本文是社科译文,而且学生普遍缺乏美学方面的感性积累和理性认识,所以有的语句学生在初读时可能会难于理解。然而此篇文章难懂的深奥句子往往也就是理解文章要旨的关键句,因而教师要帮助学生架构起文字与思想的桥梁,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能做到“浅入深出”。

这是一篇美学评论,教师不妨凭借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一些初步的关于美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一些审美原则,掌握一些分辨美丑的标准,扩展视野,让他们学会感知美,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这个世界的音乐》

本课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关注三个要点。一是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旨。文章旨在告诫人们鄙视人类自身的傲慢,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二是领悟作者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三是学习文章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事理的写法,品位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自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弄清楚作者对音乐本质的理解。让学生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也可将本文与《动物的疼痛》一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细化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作比较阅读。

本课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以“用耳朵感受世界”为题,静心倾听周围的声响,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动物的疼痛》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观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语言表达科学严谨,论证结构缜密。所以本课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两个要点,一是体会文章论证结构思维缜密,二是体会作者提出的人类应该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和我们同存于这个世界的生命群体的主张。

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放手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文章思路,体会文章结构的严谨;通过揣摩语言,把握作者情感。对于能力一般的同学,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材料,引发阅读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体味作者情感态度。

本课可进行的拓展活动: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与动物应如何和谐相处。

关于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应结合学生情况,做多元写作设计。可以按照单元作业的要求,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提示文字和话题,畅谈自己对话题题目的理解,说说自己的写作构想,相互交流启发,然后在课下完成作文。教师要做适当的提示(如角度要合适,要写出自己的感悟)。

也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宣传科普知识的文章。参考题目如:《本地区大气污染状况调查》、《高速路旁住宅区噪声污染状况调查》、《本地区交通拥堵状况调查及治理建议》、《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产品》、《克隆技术畅想》等。教师应事先争得相关学科教师的支持,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因这是学术性较强的作业,应同时重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务实的学术观,切忌让学生“写着看”。

有条件的,可利用虚拟教师,预设相关的主题。除前面所述,还可设《我听动物的叫声》、《我是一只小小___(猫、狗、鸟„„)》等,就人类不同行为(爱护、虐待)写自己的感受;设《___(猫、狗、麻雀„„)的疼痛》;设《彼得·辛格与传统环保主义者的比较》等等。

也可利用资源库,对课上所学的内加以拓展。如专门用一节课时间,在现实课堂或者网络课堂由学生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的知识小品、古今中外的科普作家(宋应星、沈括、李时珍、竺可桢、法布尔、房龙等等),组织一场专门介绍科普作家和科普作品的活动。

第二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必修5)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三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

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具备: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辨析和质疑。

五、课时安排:

《咬文嚼字》

2课时、《说“木叶”》

1课时、《谈中国诗》1课时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 陈敏

更新时间:2014-1-8 9:48:50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

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

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

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

发、辨析和质疑。因为作者的文章表达的个人的理解,即便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观点

也可以说自己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

《咬文嚼字》

2课时

《说“木叶”》

1课时

《谈中国诗》

1课时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据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文

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

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

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

重视课前预习,理解文章基本观点。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

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2、教学过程

(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

(一)温故入新

1、作者朱光潜概况

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

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

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

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1)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

(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习: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

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学习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四)对比阅读理解: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结合课后习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

1、关注语文,咬文嚼字:(1)比较不同表达的不同效果

这两句话要说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一般的陈述句,B句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体会字的选用

句中“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恼的思想感情。

2、课外作业

(1)对《咬文嚼字》的内容进行“咬文嚼字”

(注重个性化分析,要求言之有理)

(2)推敲括号中文字的运用

A.(忍)看朋辈成新鬼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羌笛何须(怨)杨柳

板书设计:

不同句式

文字关系着思想情感

文字增减

动文字即动情感

善用 → 意蕴丰富 ↘

文字的两种意义:直指意义、联想意义

不同字

滥用

→ 套板反应

《说“木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的意蕴,了解古诗中有些意象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体味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理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实践。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朱先生在批评从前做诗文的人安于套语滥调时说:“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其实,这“柳岸灞桥”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多媒体灯片显示:

〔柳岸灞桥〕灞桥,又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郑谷《柳》)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寄谢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元王实甫《西厢记》》 这些诗都写别离,又都写了杨柳。这“柳”已经成为我们的先人寄寓离别之情的一个载体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意蕴幽远的意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板书课题:说“木叶”

二、指导阅读1~3段,逐段理解大意 问题设计:

1、第一段引用4位诗人的诗句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说明“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引入话题。

2、第二段提了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集中起来是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提了5个问题,集中起来是:为什么古诗中少见“树叶”,多用“木叶”呢?

3、第三段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形象上有差别。形象上的差别关键在哪里?

明确:关键在一个“木”字。

4、这三段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明确:引入话题——层层质疑(提出问题)

(以上问题的设计,是希望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文章的大意和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板书设计

木叶——诗人钟爱

(引题)

引论

少见“树叶”,多用“木叶”

(质疑)

形象有别——“木”

(探究)

三、学生自读4~6段

1、思考:“木”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首先,“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比“树”更显得“空阔”、“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的原因,就是“木”的形象的联想暗示性。“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的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其次,“木”具有“暗示的颜色性”。木“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2、内容小结

我们从“木”这一形象的艺术特征分析中可以了解,“木”的形象引人联想,它所暗示的颜色性又具有着某种情感意味,因此古代的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季节里钟爱这一形象。这就是传统文化里的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物象与意趣结合。当诗人将某一客观事物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诗人反复运用这一意象,它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意趣,具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延伸理解:学生自由讨论,说说各自所了解的其它意象。(梅、兰、松、竹、菊、云、杜鹃、鹧鸪)

板书设计

1、暗示“落叶”(形象联想)本论:“木”的特征

意象

2、暗示的颜色性(情感意味)

四、学生齐读第七段,明确: 板书

结论:“树叶”“木叶”,一字千里。

五、探究阅读(多媒体显示)

1、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读下面两首诗,体会诗中“梅”所表现的意趣。《梅花》

《梅花绝句》 王安石

陆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解读参考: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王诗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陆诗写梅花不畏寒冽,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两首诗所歌咏的“梅”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2、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许不尽相同。下面两首词中“梅”这一意象表达的感情就有差别,请欣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简析参考:陆游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洋溢着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课外作业

古代诗歌中,类似“梅”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草、柳等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甚至可以编撰一本《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辞典》。

《谈中国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第四篇:新课标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构想

新课标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构想

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无论是教学设想、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步骤等方面都有着与必修文本不同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要求。文本的特点给我们教师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度,给老师们提供了创造性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领略唐诗宋词艺术魅力的平台。

可是面对丰富的精品佳作,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 “愿学”、“乐学”呢? 下面我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分四部分谈谈我们学校教授《唐诗宋词选读》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唐诗宋词选读》的课程目标,给课堂教学准确定位。我们认为选修课应定位在必修课内容上的拓展,认识上的加深。系统性要强,探究性要强,而且通过阅读鉴赏,要让学生了解作家的思想与作品的风格,系统地掌握某一题材的作品主题与表达技巧,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整合教材,实行模块教学

教材现行专题按作品的年代编排,整体感强,能让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一个总体了解,但这样编排教材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唐代不同时段的同种题材风格诗作整体感不强,比较零碎;这对于高考应试来说是种缺憾。因为,同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分散在不同的专题,不利于学生日后鉴赏某类诗歌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我们设计导学案时就打破了原有专题的框框限制,把教材整合为三大模块。

(一)导学模块:

讲授《唐诗宋词选读》之前,我们收集了了部分同学的的反馈意见,发现他们古诗阅读存在如下问题:(1)欣赏诗歌不知从何处入手(2)感到诗歌的语言难以准确理解,读不懂诗歌(3)不熟悉诗歌表达技巧。根据学情,在教学之初,我们教师先从意象和意境、诗歌特点、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整编出“意象和意境,理解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和方法,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三个专题。引导学生梳理列举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意境和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明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为了讲究节奏和谐,音韵整齐,诗歌的语言经常颠倒词序;因为语言讲究凝练,所以古诗中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相当普遍等。最后把准确理解翻译古代诗歌语句的常见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调、补、改、联、猜等方法来疏通字句,再提取关键词句,找到全诗的骨架,弄清结构脉络。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证明,开课之初,这样一铺垫,就使学生鉴赏诗歌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到每一首诗歌的品读,学生把握起来就游刃有余,思考探讨也容易找准方向。

注意:导学模块,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好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诗歌,而且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做好知识卡片。

(二)名家模块:体现的是诗人个体作品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这是选修重点讲授和学习的内容。

我们先引导学生理清诗史的线索,然后重点讲四位诗人——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

这个模块,有的诗词大家在不同人生阶段,因其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风格的差异还比较大,像诗坛巨星——杜甫。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一生创作历程,我们整理了杜甫一生的四个时期——读书游历期、困守长安期、陷贼与为官期、漂泊西南期以及四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望岳》、《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体会杜甫是怎样由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随着社会变化而逐渐变得心系天下、忧国忧民、沉郁悲壮的。这对于学生今后鉴赏杜甫不同时期的相关作品很有意义。对其诗作风格——“沉郁顿挫”的体悟,我们也是注重整理了学生先前学过的同类典型作品,如《登岳阳楼》。用其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境开阔壮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感情深沉悲凉)两句让学生体会杜甫的“沉郁”,用整首诗歌的构思来帮其认识“顿挫”。有了感性认识,再学《兵车行》;至此,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沉郁顿挫”的风格,学生就会了然于胸。此外,杜甫个别诗歌还表达了一种恬淡、闲适的心境,教师应该给学生适当的补充,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杜甫诗的特点。注意的问题:

必修教材:名家的相关作品,是比较分散的。选修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不仅要充分了解作家的身世经历,还要熟悉其作品的题材及多种风格,形成体系。

(三)题材模块:展现的是特定时代的诗人群体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取向。

我们划分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咏

史怀古诗5个板块。以作品主题归类教学,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既可以避免“编年体”式的枯燥乏味,又可以赢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咏物诗:《房兵曹胡马》和《马诗》 山水田园诗:《次北固山下》《汉江临泛》 怀古诗:《泊秦淮》《桂枝香·金陵怀古》 边塞诗:《从军行》《燕歌行》(并序)羁旅思乡诗:《商山早行》《除夜宿石头》

这一模块属于拓展阅读。我们立足《唐诗宋词选读》,想通过上述篇目,引导学生探究、掌握各种题材诗歌的常见意象、常用的艺术技巧以及诗人一般要抒发的感情。之后,精选题目,巧妙设题,让学生拓展巩固,并自己总结出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

注意:诗词名家是基本阅读,题材分类是拓展阅读,这种点面结合的特点,很容易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一个经纬交织的网络,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做到系统化,让学生能力化,还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引导学生理解、总结规律性的知识。

三、课型设计:

在课堂的构建上,我们主要有六种课型:学生自主赏析课和教师系统讲解课,诵读品味型和意境再造型,归纳整理活动型与撰写专题小论文。前两种是基本课型。注意:

(1)自主赏析,教师虽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不等于完

全放手,教师还必须做些指导,定些要求。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往往针对某一具体诗词,并不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对某一作家加以把握,这样教师还要加以补充完善。

(2)就归纳整理活动型而言,主要依托于教材单元中的“学习活动”部分,采用分组竞赛、擂台对抗等活动,穿插于模块之间,既可以调剂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归纳所学内容,甚至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新知。

四、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诵读:唐诗宋词是语言艺术,鉴赏时应以品读为核心。它是文本解读的有效手段,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反复诵读,每次都有明确的目标预设,通过诵读推动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比如杜甫《兵车行》,可以分层诵读,由浅入深,理解诗歌的内容,完成审美鉴赏活动。

2.重视以读促学,读写结合。在鉴赏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穿插一些诗、词的仿写,对联的扩写、诗词的改写(如改为新诗、散文),也可以结合作品进行想象文、赏析文和评论文的片段或全篇写作。每个专题结束,指导学生写好专题小论文,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个性化的比较成熟的观点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重视学生个性化的体悟:教师要作为一个参与者和研讨者,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发表个性化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演讲能力,又活跃了学生思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4.适当补充材料,拓展视野,开阔写作思路。讲授李白、杜甫的诗,我们老师给学生补充了《草堂·诗魂 》《 酒与剑诗化李白人生》《杜甫的象征》,学生据此写出了《致李白》等许多精美的小文章。5.知识梳理切忌粗枝大叶,遗留空白点,一定要系统全面,形成网络。

6.课堂教学切忌形式花哨,课件过多,讨论过滥,一定要夯实基础,讲究实效。

以上,就是我们的一些建议与做法。我们的认识可能很肤浅,做法也还很笨拙,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三个课时。【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①,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⑵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⑴、⑵两个问题。(明确:⑴?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⑵.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作业: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号召------爆发怒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四.作业:

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

2、课后练习一(1、2)四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小狗包弟》

教学目的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三.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舔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编辑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引子(1自然段)——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开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

发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结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尾声(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思考: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明确: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五.内容分析 ⒈阅读“引子”部分

思考: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⒉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②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明确: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⒊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⒋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明确: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⒌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调,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⒍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①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六.课堂讨论

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2.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3.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和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4.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楔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七年相处

结局——一朝痛别

尾声——真心忏悔轻松沉重自责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 讨论法 朗读法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2)回答思考问题 A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B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九、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十、教学后记:

这是我实习中上的第一堂课,由于没有经验,对时间的把握不好,课堂前半部分留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的补充要留到下节课才能完成。但课堂过程中以讨论和结果发布会的形式非常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并敢于回答问题。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没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简单的表扬鼓励外,我不善于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自己的板书设计结合起来,授课过程中比较拘泥于教案,显得不够灵活。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优点是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洪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在于时间掌握不好,拘泥于教案。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梁启超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总结了这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这些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们来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梁的形象。

明确:撇开政坛上的梁不说,在文坛上,梁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3、梁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举例:课文原句)

4、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下载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构想(高中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构想(高中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项链练习

    项链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她先看了几副手镯,再看一串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制的镶着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巧。她戴着这些首饰对着镜子左试右......

    第三单元失物招领第一课时(定稿)

    12 失物招领 综合课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

    (鲁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教学构想 本单元的话题是“体悟山水神韵”,包括三篇必读文本,两篇选读文本,必读、选读中各有一篇文言文。必读文本中,《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在......

    高中语文模块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模块单元教学设计 (以必修二模块(北京版教材)第三单元(中国戏曲)为例) 北京市东城教师研修中心夏宇 【编者按】 2007年7月16日—7月29日,北京市教委对新高一有关学科的教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 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图 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荷......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8.《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小编推荐)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9题各2分,第10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鱼凫(fù)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án)然B.飞湍(tuān) 迁谪(zhé) 饿莩(piǎo)......

    高中语文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

    弋阳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命制 弋阳一中2016届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一单元检测 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罗强 一、基础知识(18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