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时间:2019-05-14 10:5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第一篇: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无论是机械化战争还是信息化战争,体制编制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因而,上世纪末兴起的新的军事变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就是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实现军队结构重组。可以说,探索和创造新的军队结构方式,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推进军事变革的主要着力点。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军队都在结合各自的国情军情,积极改革现行体制编制,不断更新自身组织结构,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相应的组织基础。

改革军事指挥体制――建立精干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的军队指挥体制,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更新的重要目标。目前,美、俄、日等国军队的指挥体制,正在从近百年来形成的纵向层次多、横向层面杂的“树状”结构,向扁平式“网状”结构转变,由过去的5个层次减到2~3个层次,以适应指挥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近几年,美军在改革指挥体制方面就接连出台了多项战略性举措:把六大战区司令部之一的大西洋总部改组成为一个职能性司令部即联合部队司令部,专门负责联合部队的组建与训练,以及未来联合作战理论的开发研究;新建了一个战区司令部即北方总部,统一负责北美防御;把原有的战略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合并为新的战略司令部,统一负责战略威慑力量和航天力量建设。北约也在伊拉克战争后,着手实施成立5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指挥体制改革。在战略层次,把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作为北约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同时增设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队改革;在战区层次,把5个战区司令部改为2个常设联军司令部和1个常设联军总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在战术层次,把13个作战司令部精简为6个,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也在提速。以上各项改革完成后,北约原有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精简到11个。

近年来,其他国家军队为提高联合作战能力,也纷纷进行指挥体制的调整更新。英国在1996年就成立了常设联合司令部,逐步取消各军种司令部的作战指挥权,现已形成“国防参谋部――常设联合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三级指挥体制。至去年底,德军已完成全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组建,指挥层次明显减少。日本参联会在今年初提出,要对现行的参联会和各军种参谋部体制进行改革,设立联合参谋长和联合参谋机构,以便加强三军力量的联合运用。

调整作战部队编成――组建多种作战力量混编的新型部队

世界各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普遍方针,主要是裁减一般部队,增编高技术军兵种部队;改造传统的重、中型部队,建立规模小型化、编成模块化、功能多样化,便于灵活组合、行动快速的战术兵团;按照一体化作战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军兵种界限,组建多种作战力量混合编成的新型部队。

美军为全面实行结构转型,在2002年确定每个战区总部都要尽快组建一支由三军作战力量混编一体的部队及其司令部。该司令部应建立基于共同标准的作战程序、战术系统和技术系统,具有标准化的C4ISR系统,能为常备联合特遣部队以至多国部队提供“通用相关作战图”,并建立一体化的后勤保障系统。美陆军正考虑将重型师逐步改编为规模较小、更具机动能力的“战斗群”,每个“战斗群”约5000人,可从事空降袭击、直升机攻击、武装侦察和后勤支援等战斗任务,既能快速部署,又能与其他军种共同组建新的联合部队。美海军计划组建12支由陆战队两栖戒备大队和驱逐舰或护卫舰编队合编的“远征攻击群”,建成类似于航母战斗群的独立作战单位。目前,美太平洋舰队就已组建了“佩勒利乌”号“远征攻击群”。美空军在2000年已完成组建10支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的基础上,又提出按照任务组建太空与C4ISR特遣部队、全球打击特遣部队、全球反应特遣部队、本土安全特遣部队、全球机动特遣部队和核反应特遣部队等6支特遣部队的构想。

在调整作战部队编成方面,俄军近期的重点是组建便于快速机动的作战力量,计划成立若干试验性部队,主要是组建适于运输航空兵投送的轻型兵团,各个兵团在2~3个战略方向上分别建有基地,预储重型装备和必要物资;执行军事行动任务时,人员和轻型装备通过空中机动输送,快速形成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最近,俄军还准备以空降兵为基础,组建新型多用途机动力量。日军根据新的《防卫计划大纲》要求,正在将陆军的13个师2个旅改编成9个师6个旅,以实现一线作战部队小型化、多能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在组建信息安全部队、陆军新编系统防护技术队,以加强信息防护能力。法国是世界上较早着手数字化部队建设的国家之一,他们正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支人数更少的部队拥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大的杀伤力。印军则通过研究美军特种部队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作用和表现,制定了组建编制精干、机动性强、直接受命于战场最高指挥官的新型特种部队计划。

优化官兵等比例关系――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军队结构调整改革中,各国军队普遍重视合理配置官兵比例、军人与文职人员比例、现役人员与预备役人员比例等大的结构关系。比如,美军总员额现为340万人,现役军人不到140万,预备役和文职人员合计约200万。其中,预备役官兵127万人,与现役军人之比接近1∶1,文职人员约65万人,与现役军人之比约为1∶2。这样的比例结构,既有利于现役部队精干化,又能基本保证战时的兵力需求。最近,美国国防部还准备把以往由30万名官兵所承担的军事后勤和行政管理工作交给文职人员,以便提高效率,节约军费,使作战力量更加精干。目前,发达国家军队还普遍按照“官少兵多”原则,努力优化官兵比例。美、日、英、印、法五国军队的官兵比例,分别为1∶5.3、1∶5.5、1∶5.6、1∶8、1∶11.3,除大量雇用文职人员和扩大预备役部队外,主要从编制上减少军官职位,不设或少设平行机关等。

更新保障体制――在一体化和社会化上做文章

三军保障一体化和尽量扩大社会化保障范围,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目前通行的做法。

在后勤保障一体化方面,主要是建立高层次的中央联勤机构。美军设立的国防后勤局、国防财会局、国防给养局和军事运输司令部等,都属于国防部长领导下各有专业性分工的三军联勤机构,统一负责全军相关的后勤保障。2000~2001年,俄军确立了向一体化联勤体制转变的后勤改革目标,准备撤销各个平行部门中业务重叠的后勤机构,按照区域统供原则,对各主要部门的仓储、运输、医疗和其它基础设施进行合并重组,并将组建全国武装力量统一的后勤保障委员会。英国在1999年4月成立了跨军种的国防后勤部,结束了三军后勤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军费开支大为节约。英军的目标是力争在2005年之前,将后勤保障成本降低20%。

在社会化保障方面,一些国家主要是将商业经营方式引入后勤,达到节约经费和提高效率的双重目的。美军强调广泛利用商业信息技术,采用商业标准和规程制造电子产品,以降低成本。近年来,美国防部对2.8万件军用标准逐件审查,有些已被取消、修改或用民用标准取代,有些则由指令性文件变为指导性文件;决定将非核心支援活动交由私营公司承担,使部队集中精力于作战和训练等中心活动。到2000年,美国防部能源供应等辅助性系统已全部私营化,陆军计划将21万多个会计、法律咨询、维修保养和通信等方面的职位转交私营公司。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私人承包商派遣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专家即“企业战士”前往战区,负责运行通讯系统、修理直升飞机、安装武器系统等工作。据估计,几百家公司派遣了大约2万名员工参战。日军几乎全部军用装备物资都由民用企业生产,武器装备维修、驻地勤务也都在逐步交由地方企业和公司负责,后勤保障社会化程度甚至高于美军。

重组领率机关――增强宏观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为使高层领率机关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并保证军队整体转型的顺利实施,多数国家强调,重组军队结构,必须改革军队高层组织机构,建立精干、高效、经济的领率机关。为此,他们普遍采取减少职能部门数量、撤并职能重复机构,增设新的职能机构,或转变原有职能机构的性质等方法,以增强领率机关的宏观领导能力。比如,美国防部为加强对军队转型的统一筹划,成立了军队转型办公室;鉴于情报战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专门增设了一个统管全军各情报机构,并负责与中央情报局等政府情报机构协调合作的副国防部长办公室(该办公室编制约100人,分成预警与准备、作战人员支援、反间谍活动以及项目与资源等4个部门);为推进美军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将C3I助理国防部长改为NII(网络与信息一体化)助理国防部长,明确规定这一编制职位为全军首席信息官,统管整个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日本防卫厅为理顺信息管理体制,成立了官房信息通信课,统一掌管防卫厅所有与信息通信有关业务的计划、立案、协调等业务。德国新成立了联邦国防军信息技术局,明确该局的职责是统一审定全军的信息技术建设项目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各主要国家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和措施虽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态度和力度是一致和坚决的,在一些基本的方法上带有普遍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观念在先。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普遍认为,要使体制编制改革步向深入,转变观念是基本的前提和条件。如美军许多新军事变革的倡导者就强调:如果你希望改变像美军这样庞大的机构,不可能缺少的第一步是先改变人的思想。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所谓“顶层设计”,是指国家和军队高层对调整改革的目标、方针、措施、步骤及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的长远规划和宏观指导。

三是注意积极稳妥推进。美、英、法、德等国都强调,军队裁减要逐步进行,不强求一步到位;部队规模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不是越少越好;兼顾近期需求与长远挑战,保持改革与稳定的平衡;通过招募、保留、训练和装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员,制定适当的部队轮换节奏以保持相应的战备水平;在科技研发上保持稳定的投入,缩短新理论与新武器装备用于部队的周期等。

四是注重理论牵引。突出军事理论的牵引和指导作用,是新军事变革的一大特色,也是各国军队改革体制编制的基本措施。注意创造宽松的理论研究环境,提倡创新思维,鼓励官方研究机构和民间“智库”大胆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新概念,并通过“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新理论、新概念进行评估、检验和完善,逐步形成“提出作战概念→开发新技术装备→进行试验学习→用于战争实践”的战斗力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和转型。

第二篇: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透视世界一些国家军队推进体制编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军事科学院 柯春桥 章锐 王凯 原颖

无论是机械化战争还是信息化战争,体制编制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因而,上世纪末兴起的新的军事变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就是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实现军队结构重组。可以说,探索和创造新的军队结构方式,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推进军事变革的主要着力点。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军队都在结合各自的国情军情,积极改革现行体制编制,不断更新自身组织结构,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相应的组织基础。

改革军事指挥体制———建立精干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的军队指挥体制,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更新的重要目标。目前,美、俄、日等国军队的指挥体制,正在从近百年来形成的纵向层次多、横向层面杂的“树状”结构,向扁平式“网状”结构转变,由过去的5个层次减到2~3个层次,以适应指挥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近几年,美军在改革指挥体制方面就接连出台了多项战略性举措:把六大战区司令部之一的大西洋总部改组成为一个职能性司令部即联合部队司令部,专门负责联合部队的组建与训练,以及未来联合作战理论的开发研究;新建了一个战区司令部即北方总部,统一负责北美防御;把原有的战略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合并为新的战略司令部,统一负责战略威慑力量和航天力量建设。北约也在伊拉克战争后,着手实施成立5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指挥体制改革。在战略层次,把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作为北约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同时增设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队改革;在战区层次,把 5个战区司令部改为2个常设联军司令部和1个常设联军总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在战术层次,把13个作战司令部精简为6个,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也在提速。以上各项改革完成后,北约原有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精简到11个。

近年来,其他国家军队为提高联合作战能力,也纷纷进行指挥体制的调整更新。英国在1996年就成立了常设联合司令部,逐步取消各军种司令部的作战指挥权,现已形成“国防参谋部———常设联合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 三级指挥体制。至去年底,德军已完成全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组建,指挥层次明显减少。日本参联会在今年初提出,要对现行的参联会和各军种参谋部体制进行改革,设立联合参谋长和联合参谋机构,以便加强三军力量的联合运用。

调整作战部队编成———组建多种作战力量混编的新型部队

世界各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普遍方针,主要是裁减一般部队,增编高技术军兵种部队;改造传统的重、中型部队,建立规模小型化、编成模块化、功能多样化,便于灵活组合、行动快速的战术兵团;按照一体化作战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军兵种界限,组建多种作战力量混合编成的新型部队。

美军为全面实行结构转型,在2002年确定每个战区总部都要尽快组建一支由三军作战力量混编一体的部队及其司令部。该司令部应建立基于共同标准的作战程序、战术系统和技术系统,具有标准化的C4ISR系统,能为常备联合特遣部队以至多国部队提供“通用相关作战图”,并建立一体化的后勤保障系统。美陆军正考虑将重型师逐步改编为规模较小、更具机动能力的“战斗群”,每个“战斗群 ”约5000人,可从事空降袭击、直升机攻击、武装侦察和后勤支援等战斗任务,既能快速部署,又能与其他军种共同组建新的联合部队。美海军计划组建12支由陆战队两栖戒备大队和驱逐舰或护卫舰编队合编的“远征攻击群”,建成类似于航母战斗群的独立作战单元。目前,美太平洋舰队就已组建了“佩勒利乌”号“ 远征攻击群”。美空军在2000年已完成组建10支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的基础上,又提出按照任务组建太空与C4ISR特遣部队、全球打击特遣部队、全球反应特遣部队、本土安全特遣部队、全球机动特遣部队和核反应特遣部队等6支特遣部队的构想。

在调整作战部队编成方面,俄军近期的重点是组建便于快速机动的作战力量,计划成立若干试验性部队,主要是组建适于运输航空兵投送的轻型兵团,各个兵团在2~3个战略方向上分别建有基地,预储重型装备和必要物资;执行军事行动任务时,人员和轻型装备通过空中机动输送,快速形成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最近,俄军还准备以空降兵为基础,组建新型多用途机动力量。日军根据新的《防卫计划大纲》要求,正在将陆军的13个师2个旅改编成9个师6个旅,以实现一线作战部队小型化、多能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在组建信息安全部队、陆军新编系统防护技术队,以加强信息防护能力。法国是世界上较早着手数字化部队建设的国家之一,他们正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支人数更少的部队拥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大的杀伤力。印军则通过研究美军特种部队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作用和表现,制定了组建编制精干、机动性强、直接受命于战场最高指挥官的新型特种部队计划。

优化官兵等比例关系———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军队结构调整改革中,各国军队普遍重视合理配置官兵比例、军人与文职人员比例、现役人员与预备役人员比例等大的结构关系。比如,美军总员额现为 340万人,现役军人不到140万,预备役和文职人员合计约200万。其中,预备役官兵127万人,与现役军人之比接近1:1;文职人员约65万人,与现役军人之比约为 1:2。这样的比例结构,既有利于现役部队精干化,又能基本保证战时的兵力需求。最近,美国国防部还准备把以往由30万名官兵所承担的军事后勤和行政管理工作交给文职人员,以便提高效率,节约军费,使作战力量更加精干。目前,发达国家军队还普遍按照“官少兵多”原则,努力优化官兵比例。美、日、英、印、法五国军队的官兵比例,分别为1∶5.3、1∶5.5、1∶5.6、1∶8、1∶11.3,除大量雇用文职人员和扩大预备役部队外,主要从编制上减少军官职位,不设或少设平行机关等。

更新保障体制———在一体化和社会化上做文章

三军保障一体化和尽量扩大社会化保障范围,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目前通行的做法。

在后勤保障一体化方面,主要是建立高层次的中央联勤机构。美军设立的国防后勤局、国防财会局、国防给养局和军事运输司令部等,都属于国防部长领导下各有专业性分工的三军联勤机构,统一负责全军相关的后勤保障。2000~2001 年,俄军确立了向一体化联勤体制转变的后勤改革目标,准备撤销各个平行部门中业务重叠的后勤机构,按照区域统供原则,对各主要部门的仓储、运输、医疗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合并重组,并将组建全国武装力量统一的后勤保障委员会。英国在1999年4月成立了跨军种的国防后勤部,结束了三军后勤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军费开支大为节约。英军的目标是力争在2005年之前,将后勤保障成本降低 20%。

在社会化保障方面,一些国家主要是将商业经营方式引入后勤,达到节约经费和提高效率的双重目的。美军强调广泛利用商业信息技术,采用商业标准和规程制造电子产品,以降低成本。近年来,美国防部对2.8万件军用标准逐件审查,有些已被取消、修改或用民用标准取代,有些则由指令性文件变为指导性文件;决定将非核心支援活动交由私营公司承担,使部队集中精力于作战和训练等中心活动。到2000年,美国防部能源供应等辅助性系统已全部私营化,陆军计划将21 万多个会计、法律咨询、维修保养和通信等方面的职位转交私营公司。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私人承包商派遣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专家即“企业战士”前往战区,负责运行通讯系统、修理直升飞机、安装武器系统等工作。据估计,几百家公司派遣了大约2万名员工参战。日军几乎全部军用装备物资都由民用企业生产,武器装备维修、驻地勤务也都在逐步交由地方企业和公司负责,后勤保障社会化程度甚至高于美军。

重组领率机关———增强宏观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为使高层领率机关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并保证军队整体转型的顺利实施,多数国家强调,重组军队结构,必须改革军队高层组织机构,建立精干、高效、经济的领率机关。为此,他们普遍采取减少职能部门数量,撤并职能重复机构,增设新的职能机构,或转变原有职能机构的性质等方法,以增强领率机关的宏观领导能力。比如,美国防部为加强对军队转型的统一筹划,成立了军队转型办公室;鉴于情报战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专门增设了一个统管全军各情报机构,并负责与中央情报局等政府情报机构协调合作的副国防部长办公室(该办公室编制约100人,分成预警与准备、作战人员支援、反间谍活动以及项目与资源等4个部门);为推进美军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将C3I助理国防部长改为NII(网络与信息一体化)助理国防部长,明确规定这一编制职位为全军首席信息官,统管整个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日本防卫厅为理顺信息管理体制,成立了官房信息通信课,统一掌管防卫厅所有与信息通信有关业务的计划、立案、协调等业务。德国新成立了联邦国防军信息技术局,明确该局的职责是统一审定全军的信息技术建设项目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各主要国家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和措施虽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态度和力度是一致和坚决的,在一些基本的方法上带有普遍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观念在先。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普遍认为,要使体制编制改革步向深入,转变观念是基本的前提和条件。如美军许多新军事变革的倡导者就强调:如果你希望改变像美军这样庞大的机构,不可能缺少的第一步是先改变人的思想。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所谓“顶层设计”,是指国家和军队高层对调整改革的目标、方针、措施、步骤及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的长远规划和宏观指导。

三是注意积极稳妥推进。美、英、法、德等国都强调,军队裁减要逐步进行,不强求一步到位;部队规模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不是越少越好;兼顾近期需求与长远挑战,保持改革与稳定的平衡;通过招募、保留、训练和装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员,制定适当的部队轮换节奏以保持相应的战备水平;在科技研发上保持稳定的投入,缩短新理论与新武器装备用于部队的周期等。

四是注重理论牵引。突出军事理论的牵引和指导作用,是新军事变革的一大特色,也是各国军队改革体制编制的基本措施。注意创造宽松的理论研究环境,提倡创新思维,鼓励官方研究机构和民间“智库”大胆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新概念,并通过“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新理论、新概念进行评估、检验和完善,逐步形成“提出作战概念→开发新技术装备→进行试验学习→用于战争实践”的战斗力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和转型。

揭露军队中的一些做法

现在的军队很久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了,和平时期的军队当中存在很多丑陋的事情,我在此揭露部分行为以示警醒!只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罢了.1.铺张浪费,现在我们的国力还很弱,人民节衣缩食支持军队建设,但是我们的某些指战员生活上是相当的铺张浪费,白面馒头和当天的米饭拿去喂猪?难道我们的国家真的有那么富吗?我们的好传统艰苦朴素不要了吗? 2.弄虚作假.菜地的垄沟用板凳拍的象直尺,长出来的青菜不吃,完全是为了展示,为了给领导看,难道我们种菜就是为了让人看的? 副业养殖.每个连队基本上养猪的数量都不多,但是上级领导一来就看见每个连队的猪羊都满圈,怎么回事?原来干部们都有高招,有的去租老百姓养的猪,有的兄弟连队借,这就是现在的干部搞的弄虚作假的典型例子.3.干部的作风.现在的干部根本不听群众意见,搞一言堂,一枝笔.容不得反对意见,长此以往我们的军队还有什么民主?还有什么战斗力? 4.贪污腐败现象.一般来说军队不是关上门朝天过,一般和地方上都有多多少少的联系和朋友,但是干部们经常把一些地方上的人邀请到部队来打靶,吃饭,适当的交流无可厚非,但是经常这样就不正常了.干部们无非就是为了拉拢一些地方领导为了一己私念,考虑自己转业和家属安排的事.这是什么性质?还有的甚至拿部队上的汽油为自己的关系户加油,这些都太不正常了,长此以往我们的军队就成了某些人的自留地了.我写的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关于入党,学技术,转军士,上学等等;

第三篇: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浅析我军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我军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三军一体,系统联合!推进指挥与信息系统建设;军民兼容,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装备建设;强化意识,提高能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关键词 军事变革 信息化建设

世界范围的新军事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江泽民主席曾要求全军官兵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推进我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历史课题。

一、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战斗力,信息技术更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军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审慎分析世界军事变革的大势,结合我军建设的现实而作出的历史选择。

1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先导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以后,必然要求实施军事变革,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施又必然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战争形态随之出现第三次时代转型。机械化战争形态开始转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当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军事技术革命,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航天和生物技术等共用性、基础性高技术。这些高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后,又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支柱性的军用高技术,如目标探测,电子对抗等,并直接物化成军队所需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所以,军事技术革命实际上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技术和军用高技术为支撑的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不断加速,世界新军事变革波及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世界军事变革大潮已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军事变革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有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大力加强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努力实现我军由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比如:军事科技的革命及武器装备水平的跨越,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培养机制的完善,军事思想的解放和作战理论的创新等等。其中带根本

性和方向性的是信息化建设问题。因为军队进行战争准备的基点要与今后可能的战争形态相一致。上个世纪90年代,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要求我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历史任务。

二、三军一体,系统联合,推进指挥与信息系统建设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加速发展,体系与体系对抗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基本的作战形式。因此,要使我军具备灵敏准确的战场感知、安全顺畅的信息传输、全时空的战场快速机动能力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三军一体

信息及信息技术是一体化的主要支撑,实时的信息共享是实现联合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指挥控制系统建设,要求各个军兵种之间、各级部队之间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集中部队、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采取附加、嵌入、融合的办法,通过科学组合、优化信息流程等办法,实现各子系统的聚焦与集成。要根据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体系的建设需求,以新研为主改造为辅,统一标准,综合集成,尤其要抓好以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2合纵连横

推进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按照战斗力结构和信息流程,横向连接情报信息、通信对抗、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分系统,完成一体化联合作战主要系统的横向综合集成;纵向连接到各主要作战单位,从指挥控制上保证作战体系各关节、各层次的信息流通,逐步建成纵贯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横连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等各作战单元,畅通、稳定、安全的指挥控制网络体系,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C4ISR系统。

三、军民兼容,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装备建设

1军民结合信息技术及信息化作战和保障装备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研究开发上,注重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军地联合开发,无疑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大,见效快的途径。因为国家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可为发展军事信息装备提供坚实的基础;国家信息技术人才,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平台。

2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其重点是体系结构的调整重塑,核心是实现装备系统的网络化。具体而言,就是按照通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首先在各军兵种内部,按作战任务需求将独立的装备系统集成为功能齐全,高效运转的作战武器

系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作用,实现各军种、兵种之间的装备作战单元、作战体系的链接。二是要做到软硬两手抓。即在硬件方面,在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的基础上,推进骨干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软件方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标准规范,实现装备信息资源 入库联网,形成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相互配套,战役战术装备相互衔接,各军兵种装备互联互通的装备综合集成体系。

四、强化意识,提高能力,加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确立新观念

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加快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有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一是要树立人才为本的思想,把培养一大批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到优先建设的位置。二是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起点。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让装备等人才,以前瞻的眼光超前培养,努力争得打赢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三是要树立开放式育人的观念,走军队、社会、地方联合育人的新路子。

2建立新机制

一是要正确识别人才。要着眼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军兵种、各专业特点,逐步细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并结合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联合演习和重要训练活动,各军种专业的专门训练活动,各种类型的岗位练兵比武等考察和识

别人才。二是要合理使用人才。要坚持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把既懂军事又懂技术、既善长组织指挥作战又能够精心组织后勤保障的信息化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三是要搞好人才交流。尤其是要逐步走开定期横向交流的路子,定期组织担负作战指挥和保障任务的各级指挥员,以及相关的参谋人员等参观见学、实习锻炼、交叉任职等,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求。

第四篇: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提纲

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第一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理论透视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和特征

(一)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定义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和特征

1、军队政治工作信息

2、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3、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与理论模型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理论模型

三、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构成(一)政治工作办公系统

(二)政治工作管理系统

(三)政治工作决策支持系统

(四)政治工作信息网络

第二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对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丰富了政治工作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官兵的思想进一步复杂化

二、扩大了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同时削弱了官兵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三、提高了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加大了官兵思想问题的突发性

四、创新了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使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面临失传的危险

五、加强了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同时增大了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脆弱性

第三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思想观念

二、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工作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三、着重做好政治工作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四、正确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继承优良传统之间的关系

五、切实加强信息管理确保政治工作信息安全

六、始终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五篇:开发教材、结构重组、活用资源

开发教材、结构重组、活用资源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第四中心小学 郑翔穗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善于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利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有选择地进行重组,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可能。

(一)开发教材:精心预设、适时调控、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方案,它包括了教师对学生通过教材分析理解后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流程编排和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具的准备、教学媒体的应用,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精心的准备,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要依据实际教学临场做充分、改造和修正,这种教学机智是教师日积月累,是专业知识、人的素养、情感心绪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课堂要做到预设与生成融和,需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写一写认识分数的意义,更好地理解“平均分”,教学中设计这洋一个环节:请每个小组取出信到里棋子的1/2(课前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装着棋子的个数各不相同),让学生汇报取出的棋子的个数,学生发现:都是取出信封棋子的1/2,为什么取出的个数各不相同?通过交流、汇报,学生领悟到:虽然都是取出信封棋子的l/2,由于每个信封棋子的数量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个数也不同。这样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教师还不停留在此认知水平上,现场请同学按要求排成一个纵队:女生人数占总人数1/3,应该排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让学生讨论预设方案。再排一排,说一说,学生从中体验到:随着女生人数的变化,男生人数也随着变化,单位“1”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由此看来,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加以引导可以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在生成过程中的即时预设又可以最有效地达到与预设的零距离、零融合,有效地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重构教材: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是必恭必敬,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材牵者教师鼻子走,教师牵者学生鼻子走,丝毫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该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学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不应该“统一化”,而应当致力于“多样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真理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苏教版第三册)一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重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出示开幕式上鸟巢的照片,教师满怀激情的说:“开幕式上数万人云集鸟巢,演员在指定的地方表演节目,观众在指定的位置坐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这里老师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导入新课,很自然地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所要学的内容离他们生活那么近,激发了孩子们想学好这部分知识强烈欲望。接着出示例1:小动物排队做操图,所不同的是不出示小猴说的“我在第一排第1个。”小牛说的“我在第二排第3个。”而是设置一个悬念:老师喜欢的小动物在第四排第三个,你们能找出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同学们跃跃欲试,按照自己思维方式找,结果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老师抓住关键时机说:“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怎么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呢?看来要要有统一的标准》”然后在出示小牛和小猴说的话,从中判断怎样数排(从上往下)数个(从左往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标准的重要性,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活用教材还体现在课堂练习设计上,课本第50页,原题按要求摆一摆,例如:第()行第()个摆三角形,比较单调,而且不好操作,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寻宝图,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在猜、找宝藏的过程中不厌其繁让学生说第几行第几个,在快乐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正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学习活动,落实教学目标。

(三)活用资源:开放课堂、“错误”生成、实现内化。

课堂教学中能够生成许多资源,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活用这些资源,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资源。首先,要允许学生出错,有人曾经说过,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学预设得滴水不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哪还有机会出错!但是,很多一帆风顺的课堂教学背后却掩盖着学生的认知错误,有的学生认知的谜团并没有随着新知的学习而解开。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不是把知识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将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认知错误。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先大胆地猜想,尝试练习、进行一些开拓性实践活动,并允许学生出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这些活动中难免出现差错,有了错误的“素材”,课堂因此异彩纷尘,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急于解开谜团的学习主人,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有了一定的学习内驱力。此外,更重要的是利用错误资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错误,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师生是教材的开发者。例如: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一课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老师根据各班上报的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突然断电,请同学们帮助完成,(已经完成一个班的绘制)因为有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经验,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开始了,教师巡视并不作专门指导,而是选择有差错的作业进行演示,这些错误中有的没有图例、有的没有根据纵坐标间隔确定人数、有的忘记标上数据、有的不美观等等,让学生进行交流指正,从学生错误中教师引导生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要素:标题、图例、横轴、纵轴、数据等要素,学生从中感受到在今后的绘图中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要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改进和开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之我见

石狮锦峰实验学校 曹 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因此也就十分关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生成了。

我个人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预设即课前的精心准备——备课,课堂上就毫无章法,没有生成,再好的预设也是无用武之地,学生就不能活学活用,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最终意义。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这里,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视角来阐述我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重设英语教学课前预设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要在教学中突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性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和英语的教学实效,我个人认为处理好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预设和生成尤为重要。因此,英语教学中的预设应是基于“生成”的预设,它应体现以下三点:

1、要将落实英语课程的新理念、如何达到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英语教学中去,进行整体设计;

2、要具体而周密的设计如何形成新的师生关系,怎样促使新课程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改变,怎么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主动、协作、探究的性质,何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其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实现英语课堂的“生成”;

3、教师如何改变新课程下英语教学方式,形成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显示英语教师自身教学的优势并体现自身个性和创造性。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应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能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和智力因素在里面,而且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体现的预设。这样的预设,应该包含着英语教学的生成,也包含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

二、促成英语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尽管动态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坐待其从天而降,那种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显得过于消极,也不符合新课程下英语课程的实施精神。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似乎我们可以这样说:“英语教学的‘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除了必要的预设,我们在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到来之前可以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清楚新课程下英语课堂上“动态生成”的生长点

我们应该弄清楚英语课堂上哪些时候哪些地方可以成为“生成”的生长点,知道了这些,我们就有可能避免在生长点出现时因毫无准备束手无策,白白浪费掉极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我认为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生成的生长点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1、情境变化时

新课程下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现场可能时常出现一些变化,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另外,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如:在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Enjoying Cycling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spring field trip.Section A》的英语教学中,当谈到有关旅游的话题时,学生会很兴奋并可能用中文开始聊起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请学生起来说出一些旅游地点的名字,当然若学生说的是中文,可请其它同学帮忙译成英语,教师可从中指导,再由国内地名引向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地方,这样既收回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从中掌握了许多地名和景点。

2、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或提出一些他们没弄懂的问题;对错误的纠正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又是碰撞生成火花的良机。如:当教师让学生做这题选择题时(He gives me some ______.A.advices B.suggestions C.suggestion)。但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了错误答案,此时老师可以先表扬学生的大胆回答,再请其它学生(可以不只一位)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最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既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起到鼓励的作用,也让其他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3、突发灵感后

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时候,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如:在讲授冀教版九年级下册《Unit 4 Lesson 30 Let’s Work for Peace》这课时,里面有涉及学生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的内容,由于学校没有学生会,所以学生只能从文章中了解一些。当时我突然想到可以结合班委体系来让学生谈一下班委的作用与功能,并如何从班委管理上来实现班内的和平与协作。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很好理解了全文,也增强了班级体成员间的凝聚力。

有经验的教师虽然不能预知课堂教学的何时、教学内容的何处会有生成,但他们能在生长点出现时,敏锐地把生长点催生为有效的生成。

其次,我们应努力创造有利于生成的外部环境,这外部环境主要指互动对话的合协氛围和动态开放的时空。

1、努力营造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氛围

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对话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协作的的教学,充满着生成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彼此间的人格魅力。而营造互动对话的氛围,离不开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没有平等与民主,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也是无法真正进行交流的。

2、努力创设师生间宽松自由的英语课堂的教学环境

我们要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自由度,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灵动的、生命是飞扬的,他们“敢开口说英语,不怕说错;有疑就问,敢于问。”如此,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样也才能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真正体现英语课改的意义。

引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确,“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这种能力素质,否则纵然有高超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教学经历,也难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或说有价值的生成。

三、探寻英语课堂上的动态平衡

预设与生成不是水火不容互相排斥的,相反,处理好了,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处理好这个问题,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有两点值得注意:

1、在预设中给生成预留空间

英语课堂中的教学预设是必要的,因为英语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有自由度的预设。因为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变的语言教学,其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不同知识结构、多样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能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使英语教学能更灵活,更有效。

2、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且是非母语的教学,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更是千变万化。如果英语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极端的恶意的搞怪,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在特定情况,甚至极端的恶作剧也是可以被利用来作为教育资源。记得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在我授课的时候,有个学生发出了动物的叫声(我想多数教师也应会有遇到过类似现象。),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班级顿时大乱。此时,我并没生气,而是马上微笑着说,very good,口技学得不错,“Which kind of animal is it?”马上就有学生说:“小狗”,又是一阵笑声,我又用英语问,“What’s “小狗”in English? ”就这样学生按照我的思路,一步一步回答了我的问题,也慢慢的静了下来„„。我最后补充了一句,谢谢这位同学帮我们回顾了一些知识,但上课还是要更认真些会更好)。

教师们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实际课堂情况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我们应看到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出现断裂。其背后的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最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英语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其实,只要教师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为英语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促成教育教学的动态生成。这里的调整预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调整,一种是整体性调整。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生成的美丽!倡导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英语教学将会闪耀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两者相辅相承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水在流动碰撞中才最美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

山东省菏泽一中 王蕊

我曾经为了应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长时间的备课,设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八年来我还是不能预见所有问题,于是我接受了这种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我以一节《论快乐》中的预设和生成来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预设的目标要正确,指导的方法要具体,课堂上才会有生成。我为本文定的目标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经典语言、把握作者快乐观。

我想解读文章方法大约可有这三个方面:(展示课件)①读懂大意②品读吸纳:好思想、好句子③质疑问难: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商量讨论。

我在次设计了教师的问题生成、学生的发言生成和质疑生成。

二、教师恰当引导促成生成。我让学生把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和组内同学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学生小组活动)为生成做铺垫。如有的学生说:我们组喜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象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因为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快乐指

引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奋斗,蒙田说过“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掌声)

我趁机问学生:哪个词说明了快乐的引导作用?学生说“引诱”。我问:这句话精不精彩?该不该背下来?好,开始背!(学生很快就背了下来。)

为了让学生能应用这样的句子,我提醒学生:这样经典的句子应该仿写下来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学生仿写)这句话仿写有一定难度,但是更能考验我们的文采。

生:快乐在人生里,好比指引我们航行的灯塔,更象运动场上催促我们快跑的终点线。(掌声)

生: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我们玩耍的游戏,更象足球场上牵引我们奔跑的球门。(掌声)

生:快乐在人生里,好比诱惑苍鹰翱翔的蓝天,更象田野里引诱小鸟的稻粒。(掌声)

这些生成的东西超出我想象。

三、在质疑中生成,在学生讨论后,我总结,(课件展示)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钱先生说:“你吃了个鸡蛋很好吃,为什么非要看看那下蛋的母鸡呢?”没有接见这位记者,从这件简单的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钱先生淡泊的品格,精妙的语言,和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钱先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我们也许不可能一时完全领悟,需要大家共同研讨,对本文,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来,先让我们小组内说说还有哪句话,哪点意思不明白。(进入质疑问难环节)

单独提问。

生:我们组不明白 “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空气喊”到“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人生的刺就在这里”这个“ 刺”有什么含义?

生:“刺”是扎在人生里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好,但是人生中却不能逃避,同时也是一种讽刺。(掌声)

师:来,说得精彩也要读的精彩,试着读一读。读的时候要注意重音和停顿,生深情朗读(掌声)看大家读这么好,我也跃跃欲试了。学生鼓掌让老师朗读。老师示范朗读(掌声)学生在此基础上自由朗读,学生再次分别朗读(掌声)

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反复举例、一再强调“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有什么深刻含义?

老师由此问引出时代背景。(课件展示)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生:是不是说《论快乐》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言,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掌声)

我趁学生质疑带出了写作背景,也深刻感受到学生的认识是深刻的!

我深信“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表现的超出我们的想象”!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上只是刚刚接触,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只是相信“水在流动碰撞中才最美”!

下载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思[大全]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思考 摘要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对军队财务管理的主要影......

    军队保密的信息化系统(5篇范文)

    军队保密的信息化系统 1军队保密系统的重要性 面对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保密工作各方面的的隐患,单纯抵御外部攻击的信息保密防护措施,已经不足以应对处于内外夹击下的军队信......

    依托云端构建军队信息化教学模式

    依托云端构建军队信息化教学模式 [摘 要]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推进,逐步将信息化教学变成为一种主流教学形式,实现了信息与装备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军队整体信息化作战的......

    欧美数字化后勤与我国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

    欧美数字化后勤与我国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在受到现代商业“包装”后的物流概念背后,纯朴的物流起源于军事领域,《牛津辞典》对于“物流”(logistics)的定义是“在战地管理军事......

    军队雷达器材保障信息化 RFID技术功劳大

    军队雷达器材保障信息化 RFID技术应用方案 技术性能先进的雷达在投入部队使用后,却难以很快形成战斗力,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效能,主要表现在可靠性低、维修性差、备件需求......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也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也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有能力协调多兵种联合行动的军官和技术专家越来越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

    武警,军队,公安军械库室智能信息化系统如何建设?

    武警,军队,公安军械库室智能信息化系统如何建设? 2017-08-25 18:04 1、烟感报警监测系统 1烟感报警探测器DA-TH台深圳"1) 工作电压:DC12V; 2) 工作电流:静态<10uA,工作<50MA; 3) 烟雾......

    加快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精)(5篇范例)

    摘 要 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日益普及,使得军队后勤建设模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今时代,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在进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