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思[大全]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思考
摘要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对军队财务管理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制定操作规程、明确财务人员职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化
军队财务
管理措施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善,企业利用互联网推广电子商务已逐步兴起。军队后勤保障置身于社会化大背景下,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构想,为进一步推动军队后勤保障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就信息网络技术对军队财务管理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适应这一发展,提出了军队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
1信息技术对军队财务管理的影响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处理工作由计算机完成,传统手工方式进行的账表、账账、账证的核对正逐步被取代,常见的账册、报表、凭证也将会逐渐消失,这都会给军队财务管理带来许多影响。
1.1对军队财务人员岗位的影响实现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应用财务管理软件输入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输出会计账簿、报表的过程,即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实现信息化后,军队财务管理具有新的特点,并对军队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产生较大影响。
1.1.1军队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凭证等一经输入计算机,进行审核以后,将自动完成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与军队传统财务管理采取的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相比更简洁、快速。工作流程的变化引起了组织结构的改变,由以前“垂直树状组织结构”向“扁平网络组织结构”转变,并促使财务工作岗位相应发生削减。
1.1.2军队财务管理人员的协作性增强军队财务管理软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功能模块既能各自完成特定信息处理,同时各模块之间进行着信息的传递与加工。账务处理、军人工资核算、各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装备核算等模块关联性强,操作人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各岗位之间的数据处理及流向关系密切,财务人员,甚至是业务人员出现问题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军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1.1.3军队财务人员工作重点及职责发生改变传统方式下,军队单位采取繁琐的试算平衡,对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与凭证进行核对,防止数据处理错误及舞弊行为的发生。实现信息化后,由计算机及其网络自动完成有关账账、账证、账表的核对工作,对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将会成为重要一环。同时,应限制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人员担任记账、出纳等工作。另外,在传统财务管理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核、签章。但实现信息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1.2对军队财务审查复核机制的影响在军队传统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被分成若干步骤,按一定的程序完成。任何一个步骤都是对前面步骤的审查与复核。如凭证错误可以在记账中发现,记账错误可以在对账中发现,对账中未发现的错误又可以在报表编制中发现等。军队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后,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审查、复核等控制机制随之削弱,甚至消失。另外,军队财务信息被记录在磁盘磁性介质上,不易实现签字、盖章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手段;而且在磁性介质上很容易进行改动,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也会明显增大。
1.3计算机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由于在信息化条件下,技术和措施由单一的制度控制,发展为制度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因此,军队财务人员将会更多地依赖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财务数据的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军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有的财务数据和处理程序都保存在计算机中。一旦计算机由于某种原因,如突然停电、病毒发作等无法正常运行,都会造成数据丢失。若使用的是网络系统,还会因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或网络通讯出现问题而使军队财务工作陷入被动甚至瘫痪。
2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从我军目前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应用水平上,对于财务人员职责分工、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对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控制,更是了解很少,应用更少。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军队财务管理必须面对这一挑战。因此,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军队财务管理,减少其影响带来的各种弊端,应采取以下措施。
2.1制定操作规程此项控制就是针对军队信息化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为了保证军队财务信息处理的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操作规程等规定,这是军队财务管理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为了保证操作的合法性,操作员身份检验、操作权限管理等就会变得非常重要。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保护自己的操作密码,防止自己的操作权限被他人侵犯。
2.2明确财务人员职能信息化改变了军队以往财务人员及其岗位的设置,逐步向精简、高效的目标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员及其岗位分工;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加强组织控制。所谓组织控制,就是将军队财务部门人员职责进行细分,即在军队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另外,其他业务部门是产生原始数据的关键部门,同样要对其人员的职责加以细分,并尽可能保持与财务部门人员岗位的对等性及信息处理的兼容性。通过进行内部职责分工,一方面可加快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与效率;另一方面体现各部门间相互牵制与监督的作用。
2.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军队财务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可针对单位的特定状况,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护系统。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财务部门需要对系统安全加强控制。主要措施:一是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本职、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电脑;二是设置操作权限限制;三是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四是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五是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
2.4强化审计监督制度强化审计监督既是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在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一是对财务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确认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单位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二是审查计算机内部数据与书面资料是否一致,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三是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四是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参考文献:[1]江杰生.战略后勤学[M].解放军出版社,2007.
[2]韩云永,林孝诚.军队后勤管理[M].解放军出版社.1999.[3]郝万禄等.现代后勤财务业务处理信息化[J].后勤学术,2006,7.[4]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宋建.企业会计控制原理及应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第二篇: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浅析我军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我军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三军一体,系统联合!推进指挥与信息系统建设;军民兼容,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装备建设;强化意识,提高能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关键词 军事变革 信息化建设
世界范围的新军事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江泽民主席曾要求全军官兵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推进我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历史课题。
一、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战斗力,信息技术更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军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审慎分析世界军事变革的大势,结合我军建设的现实而作出的历史选择。
1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先导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以后,必然要求实施军事变革,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施又必然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战争形态随之出现第三次时代转型。机械化战争形态开始转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当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军事技术革命,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航天和生物技术等共用性、基础性高技术。这些高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后,又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支柱性的军用高技术,如目标探测,电子对抗等,并直接物化成军队所需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所以,军事技术革命实际上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技术和军用高技术为支撑的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不断加速,世界新军事变革波及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世界军事变革大潮已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军事变革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有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大力加强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努力实现我军由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比如:军事科技的革命及武器装备水平的跨越,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培养机制的完善,军事思想的解放和作战理论的创新等等。其中带根本
性和方向性的是信息化建设问题。因为军队进行战争准备的基点要与今后可能的战争形态相一致。上个世纪90年代,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要求我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历史任务。
二、三军一体,系统联合,推进指挥与信息系统建设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加速发展,体系与体系对抗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基本的作战形式。因此,要使我军具备灵敏准确的战场感知、安全顺畅的信息传输、全时空的战场快速机动能力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三军一体
信息及信息技术是一体化的主要支撑,实时的信息共享是实现联合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指挥控制系统建设,要求各个军兵种之间、各级部队之间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集中部队、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采取附加、嵌入、融合的办法,通过科学组合、优化信息流程等办法,实现各子系统的聚焦与集成。要根据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体系的建设需求,以新研为主改造为辅,统一标准,综合集成,尤其要抓好以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2合纵连横
推进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按照战斗力结构和信息流程,横向连接情报信息、通信对抗、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分系统,完成一体化联合作战主要系统的横向综合集成;纵向连接到各主要作战单位,从指挥控制上保证作战体系各关节、各层次的信息流通,逐步建成纵贯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横连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等各作战单元,畅通、稳定、安全的指挥控制网络体系,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C4ISR系统。
三、军民兼容,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装备建设
1军民结合信息技术及信息化作战和保障装备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研究开发上,注重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军地联合开发,无疑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大,见效快的途径。因为国家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可为发展军事信息装备提供坚实的基础;国家信息技术人才,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平台。
2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其重点是体系结构的调整重塑,核心是实现装备系统的网络化。具体而言,就是按照通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首先在各军兵种内部,按作战任务需求将独立的装备系统集成为功能齐全,高效运转的作战武器
系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作用,实现各军种、兵种之间的装备作战单元、作战体系的链接。二是要做到软硬两手抓。即在硬件方面,在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的基础上,推进骨干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软件方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标准规范,实现装备信息资源 入库联网,形成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相互配套,战役战术装备相互衔接,各军兵种装备互联互通的装备综合集成体系。
四、强化意识,提高能力,加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确立新观念
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加快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有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一是要树立人才为本的思想,把培养一大批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到优先建设的位置。二是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起点。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让装备等人才,以前瞻的眼光超前培养,努力争得打赢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三是要树立开放式育人的观念,走军队、社会、地方联合育人的新路子。
2建立新机制
一是要正确识别人才。要着眼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军兵种、各专业特点,逐步细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并结合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联合演习和重要训练活动,各军种专业的专门训练活动,各种类型的岗位练兵比武等考察和识
别人才。二是要合理使用人才。要坚持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把既懂军事又懂技术、既善长组织指挥作战又能够精心组织后勤保障的信息化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三是要搞好人才交流。尤其是要逐步走开定期横向交流的路子,定期组织担负作战指挥和保障任务的各级指挥员,以及相关的参谋人员等参观见学、实习锻炼、交叉任职等,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求。
第三篇:信息化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信息化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论文关键词:财务信息化管理 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对信息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分级核算,但也使得施工企业的部分财务信息得
不到很好的传递和收集,在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施工企业集团总部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很难对下属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比其他行业更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
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改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减少以至消除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节约管理费用。当前财务信息化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编制多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的客体了解不够。而且,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并不十分乐观,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预算体系,有些施工企业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预算,但是预算并没有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如同摆设,虽为生产经营计划提供参照,但预算的控制作用没有真正实现。
1.2 资金管理欠佳 施工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分散在各个子分公司,各个子分公司的资金又分散在各个施工项目。施工企业集团无法及时了解整体资金状况,对资金管理不足,造成资金短缺、资金呆滞、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规模、投资布局严重失调等诸多问题。
1.3 会计电算化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大多数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只是单纯地将传统的会计流程搬到计算机中,仅仅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强了会计的管理工作,却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会计流程。
1.4 缺乏内部控制环境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实施粗放型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不力,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对财务报表、项目篡改输入,修改程序代码,另编财务报表,越权操作等混乱现象屡见不鲜,财务信息缺乏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财务信息化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还可能导致误导、欺骗等负面的影响,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序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建设部于2003年编制《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建筑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建筑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促进建筑业软件产业化;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步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建筑企业。”不难看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下面简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对策:
2.1 以资金活动为核心 在信息化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以财务资金活动为核心,贯穿于施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资金活动是指施工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不仅涉及财务部门本身,其管理业务发展到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包括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过程。
2.2 以集中管理为方向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大,企业规模越大,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且施工企业还具有高度分散特点,所以,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首推集中管
控模式。只有采取资源有效配置、统一调度,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确保决策的质量;才能实现对集团资源的高效运用,节约资源;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企业在风险下的应变能力。
2.3 以财务管理为重点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状况最集中的体现,是企业管理架构中核心的部分。而多年来,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只是应用在会计核算方面,在财务管理方面未有大的进展。要把财务管理作为重点,就要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深入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重点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新体制。
2.4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目前,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较为粗放,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采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平台,优化业务流程,为财务管理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途径,扩展财务管理的手段,推进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解决对策
3.1 财务集中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一般采用“集团—子(分)公司—二级分公司—项目部”这样的三级或四级核算方式,未实现财务管理的集成和统一。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业务的不断拓展,曾经的单机版分散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固有的缺陷给施工企业集团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跨多个单位应用,财务操作人员的权限、财务数据的安全等都需要跨越多个单位建立财务信息系统集中化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施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垂直化、集约化,集团财务数据库存放各子(分)公司汇总得来的财务数据,做到规范、准确、全面、及时。企业集团可以将不同地域的子(分)公司成员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信息传播的空间范围。
在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模式下,要明确各单位相关人员的职责,在岗位责任制、日常操作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推行财务信息化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系统安全、有效运行。财务信息化集中管理模式的开展主要表现在财政会计集中监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等方面。
3.2 全面预算管理 信息条件下,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有力条件。
3.2.1 实现企业经济业务、会计控制、预算与计算机的有机融合。经济业务、会计控制、预算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了计算机系统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各个职能部门整合在一起,对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证。
3.2.2 使每一位公司的员工都参与预算的编制的理想成为可能。可以有效的规范员工的自身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确保每一个业务环节的业务都是合理的,从而使得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可以协调行驶,减少了因为部门之间协调不当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损失。
3.2.3 预算管理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在公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预算将成为引导、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在具体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受到预算信息的制约和引导,它将成为经济业务是否可以顺利运转的重要标准。
3.2.4 可以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都围绕着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为中心来开展工作,这样就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3.3 资金动态管理 依托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可以构建出“虚拟结算中心”,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体现出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可以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运作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加速资金运转,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
3.4 企业内部控制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以企业财务管理为中心,直接对各个职
能部门进行集中监督和协调,省去了中间很多环节,使得企业信息化高度集中,通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各个部门从权限金额、部门职责、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新型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利用信息资源可以及时的将资本市场、供求情况、顾客信息等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和分析可以有效的控制经营风险,完善投资决策,对公司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施工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使得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得以共享,加快了财务管理的实时性,实现了财务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跨越。但是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各子(分)公司必须理解、支持、配合,加快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推广。
第四篇: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提纲
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第一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理论透视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和特征
(一)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定义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和特征
1、军队政治工作信息
2、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3、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与理论模型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理论模型
三、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构成(一)政治工作办公系统
(二)政治工作管理系统
(三)政治工作决策支持系统
(四)政治工作信息网络
第二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对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丰富了政治工作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官兵的思想进一步复杂化
二、扩大了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同时削弱了官兵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三、提高了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加大了官兵思想问题的突发性
四、创新了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使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面临失传的危险
五、加强了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同时增大了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脆弱性
第三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思想观念
二、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工作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三、着重做好政治工作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四、正确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继承优良传统之间的关系
五、切实加强信息管理确保政治工作信息安全
六、始终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五篇:蒙牛财务管理信息化案例
蒙牛财务管理信息化案例
淘汰不赚钱的产品、增加高利润产品是蒙牛的不二法则。
9月,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宣布其截至2006 年6 月30 日的中期业绩:上半年业务表现理想,收入上升58.7%,达到人民币75.464亿元,液体奶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30%左右,国内排名第一。这份半年报让投资界更为欣喜的是,蒙牛在国内乳品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9%,达到3.434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由22.4% 增至23.3%。业绩公布后,巴黎银行、花旗集团(Citigroup)分别将蒙牛的股票评级从持有和卖出上调为买进,美林(Merrill Lynch)维持了买进评级,并将其股价目标上调了27%,至13.23 港元。
面对如此佳绩,蒙牛集团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蒙牛调整了产品结构,淘汰了低附加值产品、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
蒙牛之所以能够准确地对3大产品线(液态奶、冰淇淋、奶品)、数百种产品做出准确的效益评定,调整产品结构,除了在营销上成功地对消费人群进行了有效锁定外,还在对单一产品的效益管控有着独到之处。“我们并没有一味地单纯强调低成本,我们强调的是投入产出效益。”姚同山道出了蒙牛成本管理的精髓。
单品成本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乳品企业比较重视发展速度,却不太注重经济效益,重视市场占有率,忽视销售利润率,以至于产量增加、销售收入提高,盈利水平却在降低。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2002年是6.8%,2003年是6.1%,2004年是5.4%。按企业所有制划分,外商投资的乳制品企业在2004年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是8.85%,集体企业是3.38%,私营企业仅为1.98%按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为5.57%,小型企业为5.28%。可以看出,我国乳品企业的规模效益并未得到发挥,大型企业的盈利水平同小型企业并没有明显差距。
这几年,外界眼里的蒙牛多是它的“超级营销”——通过杨立伟、超级女生形象代言人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少有人关注蒙牛还在积极打造自己的内功。“企业要迅速发展,蒙牛需要做的事很多,保证奶源、了解目标消费者需求、做好市场营销、保证产品质量,因此我们在中间环节一定要保证企业运转的健康环境。”姚同山强调。很多同行还在困惑是要“销量”还是要“利润”时,蒙牛已经开始一箭双雕。
每年,蒙牛都会投入销售收入的7%~8%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每年,近百种新上市的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或其他奶产品,如奶片、奶酪等的“去”与“留”,在产的约170种液态奶产品、二三百种冰淇淋产品等淘汰与否都有着严格的参考投入产出比数据。那种仅凭简单的市场试销、粗放的消费者反馈的做法3年前就被蒙牛逐步弃用,而被科学的成本核算所取代。目前,这套投入产出比方法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如今,蒙牛的每种产品都进行着严格的监控和成本核算,其成本核算能细到单一产品。通过单一产品与标准配方下的成本数据比较,管理者能监控到生产投料环节是否有浪费现象。通过单品量本利分析,蒙牛能快速而准确地知道哪种产品盈利、哪种产品不挣钱,从而为销售定价和产品生产提供决策依据,主动地调整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策略。
据蒙牛的内部人士透露,外界往往认为越贵的产品利润越高,但是蒙牛人通过投入产出比方法进行的分析测算发现,有些价格非常便宜的产品,如零售价5角的冰淇淋的利润可能比卖2元钱的产品还高。“原因很多,比如低价产品销售量大,其单位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单品运输成本等都会随之降低。”
蒙牛今年新开发出的且非常畅销的高档牛奶“特伦苏”和“奶爵6 特乳”就是其运用投入产出比方法,进行价格定位和市场定位的两种产品。
姚同山之所以反复强调蒙牛追求的不是一味的低成本,而是投入产出效益,这是因为,投入产出比效益体系与单纯的低成本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投入产出比效益体系是对产品从成长期、导入期、成熟期及消费期整个生命周期的监控。在每个阶段,蒙牛内部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产品要先进行改进,改进后还无法达标就会遭到淘汰。此外,蒙牛不是单独用产品成本作为考核产品是否成功的指标,管理层还要看产品的效益、毛利率、净利率指标,并且根据产品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规律,制定科学的指标。
IT 打底
没有IT工具的介入,蒙牛几乎无法实现精细化成本核算。蒙牛从2002 年10 月开始实施金蝶K3 系统,其成本核算体系一下子从手工过渡到财务管理信息化。“2002年之前,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下,我们的成本核算非常粗放,财务工作大部分是手工作业。”而2001 年时,蒙牛的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7.24亿元人民币了,人工方式显然支撑不了蒙牛持续发展。
现在基于信息化平台,蒙牛财务部每月会按单品归集各项成本。首先车间要依据配方和指定的日生产任务量,配置料液。这得根据配方决定配什么料、配多少。由车间来统计每天生产每个产品需要的料,当天就做出相关单据和报表。这就形成了单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其次核算人工成本,根据计件工资或固定岗位工资,还有其他日常费用进行计算,即依据每条线生产何种产品、需要投入的人员和工时计算。第三部分是燃料动力费,即耗用的水电气等。每条生产线上都有统计水电气的仪表,每个产品的燃动都可以通过这些仪表,把当天耗用量统计出来,再由财务部归集到单品成本上。而其他共耗性费用,则是在月底核算时,按既定公式和比例分摊到单品中去,这样所有单品的成本费用都计算。最后,蒙牛的财务部门会通过财务管理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块,按日统计出单品成本,每个月末再精细核算出单品成本。由于成本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了保障,为分析决策提供了支持。
蒙牛集成化财务管理系统的一大特点是,大多数凭证无需财务人员手工录入,而是根据业务系统中的业务单据(如销售发票、产品入库单等)自动生成。这样不仅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能集成共享,从财务凭证数据能一路追溯到业务数据。目前,蒙牛全集团拥有统一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各分子公司也都已经或正在建设采购、销售、物流等IT系统。随着这些业务系统的进一步整合,蒙牛决策层对整个企业的成本管控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管理会计系统将我们集团每个产品的量本利关系汇总表现出来,获得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进行财务分析。”蒙牛信息管理部张健说。
在IT 工具的支持下,蒙牛的财务信息及时性大大提高。蒙牛从2002年16.68亿元的销售规模发展到目前100 多亿元的规模,集团总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原来,集团财会报表合并工作在利用Excel的情况下,需要10天勉强才能完成,目前财务人员可以在宽松的状态下提前3 天完成。
更重要的是,工具的提升使得蒙牛的财务部门与企业战略结合得更为紧密。“业务部门提出新产品、新品类的市场预测、产生的效益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把这一些资料通过财务评估,使之定量化,再用投入产出比指标实现对产品全寿命过程的评价、监控,最后做出结论报告。”姚同山表示。根据蒙牛特有的评价系统,它会在评价报告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企业策略,包括销售、研发、生产布局等各种策略,产品的利润率也由此得到保证和提升。
严格考核
在蒙牛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除了产品外,人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考核对象。“没在蒙牛呆过的人,根本体会不到我们的考核制度有多么严格!”一位到蒙牛工作1年多的中层经理深有感触地说。
熟悉蒙牛的人都知道,蒙牛的考核制度名目很多,且非常严格。比如职工在厂区走路必须走在人行道上,不准在汽车道上行走。但也正是这些涉及面广而细的制度,使得蒙牛的任何目标都能够落实到位,投入产出指标也能发挥效果。
“我们并没有一味地单纯强调低成本,我们强调的是投入产出效益。”姚同山道出了蒙牛成本管理的精髓蒙牛集团总部信息中心会对财务办公系统安全与否按每月或季度进行考核,包括检查网络运行状况、办公系统是否感染了病毒、安全性如何。此外,还有很多绩效部门会从不同点和不同层面做相关考核,以确保制度和流程落实。其中,最广泛、最严格的当属OEC考核制度,全蒙牛集团数万名员工,上到总裁下到车间工人,没有人能够绕过OEC。OEC 是英文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即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OEC 管理是海尔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它不仅要求组织所有的员工必须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标准完成每一天的工作,而且还要求每个人每天都要以创新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每天都要有所改进或创新;同时,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有人按时检查、考核和验收。
在考核的压力下,2002 年蒙牛的财务人员,为了保证工作万无一失,用整整3 个月的时间,手工记账与电脑记账并行。当时,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那时业务量最大的液体奶本部和冰淇淋本部的财务人员更不知在公司熬过多少夜。在前期的努力和经验积累下,蒙牛位于全国40 多家的分子公司、工厂,很快便实施完成了财务系统。2005年上半,年财务部门成功地将具有蒙牛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移植到了信息系统;2006年,贯穿核算业务的结算中心系统全面运行。
据了解,在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中,蒙牛新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将预算费用控制降低10%左右,因为蒙牛的预算管理不仅是预算编制的过程,更是在事中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进行预算监控,有效地根据预算评估业务发生的合理性,从而合理控制各项费用开支,降低运营成本。
依照蒙牛的远景目标,它将于2010年前进入全球乳业20 强。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蒙牛乳业的销售额需要大大提高,目前这些乳品巨头的年收入至少也有50 亿美元,比蒙牛2005年的13.6亿美元高出3倍多。正所谓大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这样的管理思路可能会帮助蒙牛顺利地实现它的战略“ 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