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5年省级预算和各地预算的通知(甘政发〔2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发〔2004〕86号 【发布日期】2004-12-03 【生效日期】2004-12-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5年省级预算和各地预算的通知
(甘政发〔2004〕8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陇南行署,省直各部门、各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甘肃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编制2005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4〕31号)要求,现就编制2005年省级预算和各地预算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5年全省财政经济形势和编制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预计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依法行政逐步推进,体制环境更加完善,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不牢固,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投资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矛盾比较突出。初步分析,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
由于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较重,已定减收增支政策较多,2005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比较突出。从财政收入方面看,降低农业税税率以及开展取消农业税试点,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足额保证出口退税地方配套资金等收入政策的调整,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也会减少部分非税收入。同时,财政收入在2004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也有一定难度。从财政支出方面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和支持粮食生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支持就业再就业,支持“三农”、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偿还到期债务等,都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根据对2005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2005年全省财政工作和编制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委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五个统筹”;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和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促进甘肃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继续贯彻量入为出、积极平衡、留有余地的方针,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保证“三农”、社会保障、就业、公共卫生、教育、科学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支出需要;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2005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财政收入的增幅略高于生产总值的增幅,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做好部分地区免征农业税的试点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积极实施省对市(州、地)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安排好各级出口退税预算,保证及时足额支付。
(四)严格控制税收优惠政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越权减免税收,不得擅自出台减免税和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对擅自出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三、2005年财政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适应中央调整财政政策取向,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调整国债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实行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的新形势,认真分析研究,按照中央投资的取向和重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工作,努力解决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确定一些既符合我省省情,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使我省项目尽可能多地列入中央支持范围。同时,严格资金拨付使用程序,全面推行追踪问效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抓项目”方针的落实。
(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三)进一步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保持社会稳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争取中央支持,增加地方投入,继续支持积极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做好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安置工作;逐步解决企业分离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支持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努力解决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大力支持抗灾救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四)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努力保证财政对教育、科学的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大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五)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积极研究探索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乡财县管乡用。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六)贯彻“改革抓企业”方针,增加投入,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支持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技术改造等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产权重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七)努力保障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所需经费开支。行政许可收费取消后,有关部门和单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行政审批职能或核发证照所需要的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八)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在保证重点支出的同时,要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禁搞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进一步做好预算的编报工作
编制2005年省级财政预算,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结合财政部财政供养人员管理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本支出预算,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积极落实偿还到期债务支出,加强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的管理。二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通过编制综合预算,统筹安排税收和非税收入,继续开展“收支脱钩”管理试点工作,改进非税收入征管办法。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2005年省直部门要加快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范围,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各地财政预算编制工作要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继续扩大部门预算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各市(州、地)政府(行署)要进一步做好政府预算编制工作,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本级预决算的监督。
各市(州、地)应于2004年12月15日前将汇总的本地区预算(草案)简表报省财政厅审核;预算(草案)经市(州、地)政府(行署)审核后,于2004年12月底前正式报省财政厅。
五、对2004年预算执行的要求
2004年1―10月份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和大口径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增长,工资发放和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但越是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正视差距,揭露矛盾,研究问题,制定加快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增收节支,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反对铺张浪费,防止年终突击花钱。前10个月收入完成进度好的市(州、地)、县(市、区),要继续努力,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多收超收;进度不理想的市(州、地)、县(市、区),要查找原因,制定对策,努力保证全年任务的完成。要继续抓好税收征管工作,强化税种和税源管理,对重点地区、重点税源实施有效监控。特别要加强对个体企业、民营企业及各类改组、改制企业的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大专项检查和税务稽查力度。严格执行税收法规,整顿税收秩序,认真清理和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坚决查处越权减免税问题,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进一步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规定,促进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同时,要坚持依法治税,既不收过头税、寅吃卯粮,也要防止出现征收不到位、有税不收的现象。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各地要继续落实好省政府关于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各项措施,合理调度资金,加强财政督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年底前要确保国家统一规定当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足额发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农业、教育、科研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及时拨付,保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等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妥善安排使用好财政超收收入。省级财政超收除用于保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的增支需要外,主要用于加强农业、社保、教育等薄弱环节,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支持改革,解决财政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市(州、地)、县(市、区)财政超收部分,也要精打细算,合理安排,保证国家统一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足额发放,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保障、农业、教育、扶贫救灾支出的需要,保证偿还到期政府债务,保证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积极消化财政赤字和历年拖欠的职工工资。
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木材检查站的通知(甘政发〔2005〕60号)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发〔2005〕60号 【发布日期】2005-09-09 【生效日期】2005-09-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木材检查站的通知
(甘政发〔2005〕6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为了加快实施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按照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和新建、改建公路路网的变化,现将我省调整部分木材检查站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撤销漳县石川、临潭县冶力关、灵台县朝那、徽县麻沿木材检查站。
二、舟曲县小草坝木材检查站迁建于舟曲杨家卡,更名为舟曲县杨家卡木材检查站;白银市门木材检查站迁建于靖远县银三角,更名为靖远县银三角木材检查站;肃南县老虎沟木材检查站迁建于肃南县白庄子,更名为肃南县白庄子木材检查站;迭部县洛大木材检查站迁建于迭部县代古寺,更名为迭部县代古寺木材检查站;甘肃省麻路木材检查站迁建于合作市南木楼,更名为合作市南木楼木材检查站;和政县吊滩木材检查站迁建于和政县三合,更名为和政县三合木材检查站;张川县马鹿木材检查站迁建于小陇山林区山门林场,更名为甘肃省山门木材检查站。以上迁建的木材检查站迁建完成后,原有的检查站一律撤销、拆除。
三、舟曲县大年木材检查站更名为舟曲县瓜子沟木材检查站,站址不变。
四、新设甘肃省兴隆峡、民乐县扁都口、景泰县红坊湾、永登县连城木材检查站。
二○○五年九月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发〔2005〕39号 【发布日期】2005-06-27 【生效日期】2005-06-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
(甘政发〔2005〕3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0号)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认真贯彻实施工会法,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省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职工队伍结构和劳动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更加复杂突出,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发挥工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深入贯彻实施工会法,大力支持工会依法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特别是突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切实引导、保护和调动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大工会法贯彻落实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等部门要与工会建立贯彻实施工会法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会法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办法措施,推动工会法的贯彻落实。省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大执行工会法配套政策的力度,为工会组织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劳动保障等部门要与工会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工会法执法检查,对违反工会法、侵犯工会组织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坚决纠正和查处。
三、完善工会民主参与机制,加强与工会组织的情况沟通和信息交流。
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尽快建立健全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凡研究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保障等与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要邀请工会代表参加并认真听取意见;召开涉及职工利益和权益保障方面的会议,要有工会组织代表参加。要加强与工会的信息沟通交流,对来自工会的重要情况和信息,要认真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各级发改委、劳动保障、民政、安监、经委等部门要按照联席会议制度的要求,加强与同级工会组织的信息沟通,相互通报有关情况,共同研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同级工会组织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研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加强经常性的协调与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工会组织积极指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在非公有制企业大力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在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国有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五、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作,努力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各级政府要支持工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督促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及其他组织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并把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对拒不组建工会、企业改制中随意撤销工会组织或将工会合并归属其他部门的做法要坚决予以纠正。要积极支持工会推进厂务、校务、院务、所务公开工作,保证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积极支持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与工会联合制定和完善有关激励政策,提高职工素质。要支持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工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法律援助机构,发展为职工服务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输出、职工互助保障事业。要切实解决好工会办公设施和活动场所,按有关规定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帮助工会依法做好工会经费收缴和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可对由财政统发工资的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列入预算的全部工会经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税务部门要加大对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的检查力度,将工会经费拨缴纳入税务机关日常工作和专项检查范围。
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人民政府关于省级预算调整策划方案供借鉴
人民政府关于省级预算调整策划方案供借鉴
一、20xx年提前批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分配情况
20xx年,中央财政下达我省提前批新增政府债务限额786亿元(含中央财政单独下达XX市限额141亿元,由XX市自行安排),扣除XX市限额后,我省新增政府债务限额为64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523亿元。
(一)分配原则
一是严格按照政府债务资金投向要求,新增债券资金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其中:一般债券用于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
专项债券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专项债券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二是综合考虑各地财力水平、债务风险、债券需求等因素进行分配,一般债券适度向困难地区倾斜,专项债券优先保障省重点项目需求。三是对积极偿还到期债务本金的地区给予额度奖励,对列入风险预警的地区和20xx年债券资金沉淀的地区进行额度扣减。四是各地在分配的限额内,按轻重缓急,统筹将债券资金安排到符合条件的具体项目。(二)分配情况
1.新增一般债务限额122亿元
一般债务限额全部安排市县,根据各市、县(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经济发展差异、债务风险等因素进行分配,分配限额不超过各地实际申请需求。其中:福州26.22亿元,宁德16.28亿元,泉州16.27亿元,漳州15.69亿元,南平12.89亿元,三明12.37亿元,龙岩11.71亿元,莆田7.81亿元,平潭综合实验区2.76亿元。
2.新增专项债务限额523亿元
为推动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提前批专项债务限额用于保障符合专项债发行使用条件的20xx年在建省重点项目需求。
一是安排省本级23.04亿元。
其中:省铁路建设发展中心兴泉铁路(宁泉段)项目6.01亿元、新建龙岩至龙川铁路龙岩至武平段项目10亿元;省妇产医院医疗设施建设项目2.5亿元;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平潭校区项目2亿元;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研究生科研楼项目1.3亿元;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基本生活保障工程0.7亿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0.53亿元。二是安排市县499.96亿元。
其中:福州213.91亿元,泉州62.46亿元,漳州59.79亿元,龙岩51.02亿元,莆田41.73亿元,三明33.12亿元,南平22.05亿元,宁德14.49亿元,平潭综合实验区1.39亿元。二、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情况
20xx年,中央财政先行下达我省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新增专项债务限额50亿元。20xx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我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化解农合机构风险和补充资本的实施方案。我省支持化解农合机构风险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如下:福州市本级10亿元,泉州市本级10亿元,宁德市本级15亿元,福安市15亿元,分别用于福州农商银行、泉州农商银行、福安农信社等3家农合机构化解风险和补充资本。
三、省级预算调整方案
根据上述分配情况,省级预算拟作如下调整:
(一)一般公共预算
1.增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亿元,列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科目。
2.增加省级转贷市县支出122亿元,列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支出”科目。省级转贷市县的一般债务支出,由市县政府按程序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纳入市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增加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573亿元,列入“专项债务收入”科目。
2.增加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3.04亿元,列入“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科目。
3.增加省级转贷市县支出549.96亿元,列入“债务转贷支出”科目。省级转贷市县的专项债务支出,由市县政府按程序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纳入市县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按照上述调整方案,调增省级20xx年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债务收入122亿元,减去一般债务转贷支出122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不变;调增省级20xx年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债务收入573亿元,减去专项债务转贷支出549.96亿元,相应调增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04亿元。
方案(草案)及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审议。
可供参考
第五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的通报(甘政发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发〔2009〕4号 【发布日期】2009-01-18 【生效日期】2009-0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的通报
(甘政发〔2009〕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2008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全力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考验,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奋力开拓,狠抓落实,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经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单位组织考核验收,全省大部分市州都较好地完成了与省政府签订的2008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的各项任务。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现予通报。
一、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酒泉、张掖、白银、兰州、嘉峪关、庆阳、平凉、定西、甘南、陇南、武威、金昌、临夏、天水。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酒泉、张掖、白银、兰州、嘉峪关、庆阳等6个市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二、国土资源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武威、庆阳、张掖、平凉、天水、酒泉、白银、临夏、嘉峪关、金昌、定西、甘南、兰州、陇南。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武威、庆阳、张掖、平凉、天水、酒泉等6个市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三、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庆阳、天水、张掖、平凉、兰州、金昌、白银、甘南、嘉峪关、武威、定西、临夏、酒泉。陇南市因为地震重灾区未进行考核。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庆阳、天水、张掖、平凉、兰州、金昌等6个市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庆阳、张掖、天水、平凉、金昌、定西、酒泉、武威、白银、嘉峪关、兰州、甘南、陇南、临夏。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庆阳、张掖、天水、平凉、金昌、定西等6个市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平凉、庆阳、陇南、酒泉、临夏、兰州、定西、天水、金昌、白银、张掖、武威、甘南、嘉峪关。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平凉、庆阳、陇南、酒泉、临夏、兰州等6个市州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六、生产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安全生产。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酒泉、庆阳、武威、张掖、天水、定西、平凉、兰州、金昌、嘉峪关、陇南、白银、甘南、临夏。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酒泉、庆阳、武威、张掖、天水、定西等6个市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二)交通安全。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嘉峪关、金昌、庆阳、天水、白银、张掖、酒泉、兰州、临夏、定西、武威、平凉、甘南,陇南因为地震重灾区未进行考核。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嘉峪关、金昌、庆阳、天水、白银等5个市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三)消防安全。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白银、庆阳、酒泉、临夏、武威、嘉峪关、定西、平凉、天水、兰州、金昌、张掖、甘南、陇南。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白银、庆阳、酒泉、临夏、武威、嘉峪关等6个市州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七、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得分从高到低,各市州依次为:兰州、平凉、天水、白银、金昌、酒泉、嘉峪关、张掖、庆阳、武威、定西、甘南、临夏、陇南。
省政府决定,对完成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兰州、平凉、天水、白银、金昌、酒泉等6个市州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10万元。
关于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有关统计数据经国家审核后再行考核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市州,继续巩固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没有受到表彰的市州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学习先进经验,认真寻找差距,努力改进工作,知难而进,迎头赶上。
各市州、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2009年政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一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