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小狗包弟学案
小狗包弟 学案
【学习目的】
1、掌握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细读文章,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目标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法
探究法
讨论法
【知识链接】
【品思题目】
初读题目,很容易知道本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此文处于散文单元,定然是通过动物小狗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那里或隐或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而题目称小狗为“包弟”,这是很让人动心的地方,给狗一个名字很正常,但称狗为“弟”就是一个吸引读者阅读的第一点。
写物的散文,一定要选择与此物有关的各种事情,让这些故事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类似的文章中更是集中体现。散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巧妙构思,那么,本文的构思应当是欣赏的另一个妙点所在。读散文,随着点滴趣事感触作者的心动。在散文的阅读中体验人生,品味人生,当是此文阅读给人的最好回馈。
【走进作者】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1978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岁高龄完成了150篇,凡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
【学习过程】
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1.读准字音
租赁()
解剖()
吠叫()
堕入()
忏悔()
驾驭()
一撮灰()
作揖()
2.注音并组词
撕()
堕()
茵()
飞蛾()
厮()
坠()
荫()
娥()
揖()
葺()
辑()
茸()
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概述内容
2.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各段的段意。
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三
课文鉴赏
1.形象鉴赏
(1)小狗形象:找出描写包弟的句子,在作者笔下,小狗包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提醒: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明确:
(2)作者形象:
①如此可爱的小狗,“我”为什么要舍弃它?
②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③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④他为什么会沉重?
⑤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⑥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倒数第三段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⑦总结“我”的感情脉络:
(3)课堂讨论(探讨文章的思想价值)
① 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②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2.结构选材鉴赏: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3.表达技巧鉴赏:
四 小结:
《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款(kuǎn)待
揪(qiǔ)回来
欠债(zhài)
B.呻(shēn)唤
作揖(yī)
浩劫(jié)
C.拍摄(shè)
吠(fèi)叫
解剖(pōu)
D.萧珊(shān)
叱(chì)骂
熬煎(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揖
歉意
舌头舔
B.厌倦
说谎
添了血迹
C.租赁
虫蛀
逆来顺受
D.公寓
俱乐部
绿草如荫
3.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______,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______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______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______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干干净净
并
训练
简化 B.干干净净
叉
调教
舍弃
C.清清爽爽
并
调教
舍弃 D.清清爽爽
叉
训练
简化
4.下列加粗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
B.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C.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D.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5.选出括号中对加粗字作用或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引用)
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
C.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引用)
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比喻)
6.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______,______。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A.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B.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
C.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D.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已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7.第一节中两个“包袱”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为什么说“终于”,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节主要借助什么回忆往事的?说说其所用艺术手法及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节选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主要是如何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答案
一 1.租赁(lìn)解剖(pōu)吠叫(fèi)堕入(duò)忏悔(chàn)
驾驭(yù)一撮灰(cuō)作揖(yī)
2.辨析字形
撕破/厮杀
堕入/坠入
绿草如茵/绿荫
里程碑/历程
飞蛾/嫦娥
作揖/编辑/通缉/修葺/毛茸茸
二 1.写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间无力保护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难的一段恨事。这条唤做“包弟”的小狗干净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来客的喜爱。但是“文革”来了,它却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为它的叫唤可以随时引来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邻居被抄家的惨状,“我”终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供科研人员做实验用。小狗包弟从此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还时常怀着悔意刻骨铭心地想念它。
2.第一段(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第二段(2)小狗包弟的来历。
第三段(3~5)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第四段(6~9)小狗包弟惨遭厄运。
第五段(10~13)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3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
(1)
(2-6)
(7-9)
(10)
(11-12)
(13)
三 1.(1)小狗形象: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拍摄包弟的镜头”“由起女士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4自然段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明确: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2)①成为“包袱”,我自身难保。
②轻松 沉重 自责。
③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④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⑤ “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⑥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⑦总结“我”的感情脉络:
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自责。
(3)① 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②1978年,中国社会尚处在拨乱反正阶段,以控诉为基调的“伤痕文学”以及“暴露文学”在文坛盛行,但巴金超越个人苦难的诉说,率先提出每个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责任。他更多地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自我解剖。他的这一观点,他表现出来的忏悔意识,立即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2.(1)章法结构上,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思想内容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写作效果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3.①写法新颖——用写小狗的命运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反衬人性,以小事件反衬大社会。
③结构自然——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④语言质朴——娓娓道来,不事雕饰。
⑤感情真挚——以人格动人,以真情动人。
四、小结:
《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五、课堂练习1.A(“揪”应为jiū)2.D(“绿草如茵”)3.A 4.B(按照语境这里应该是“做客”。“做客”指临时短期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指长期流浪寄居在别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他乡”)5.B(“半靠边”这里是比喻)6.C 7.第一个“包袱”指的是小狗在我家为我心理上增添的担心,第二个“包袱”指的是对自己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的自责。8.“终于”指的是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与小狗包弟一样,命运受到了摧残。9.第二节主要借助对周围景物描写回忆往事的。这种描写在艺术上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同时,以哀景抒哀情,更添一番悲凉。
10.节选部分形式上表达了作者对小狗的歉意,实质上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谴责。表达手法十分含蓄。
第二篇:《小狗包弟》教案_新人教必修一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小狗包弟
巴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鲜明的特质与基调。从文学史书中走向我们的课本,在他深刻的自省中,巴金老先生却在一只小狗面前显得不那么“光彩”,下面有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小狗包弟呢?
【板书包弟】初读课文,我们的小主人公给你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回答出大概的印象后,教师进一步追问,让其举例证明,学生往往会忽视侧面描写,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强调。
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可爱。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可爱、聪明。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日本女作家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可爱。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有情义、通人性。
一个是敦厚真诚的老人,一个是天真可爱通人性的小狗,养宠物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本诗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包弟和巴金先生的相聚与分离却被打上浓重的时代阴影,我们刚刚说到,巴金老先生在小狗包弟面前显得不那么“光彩”,这个小狗在文中的遭遇是不可分离的。这就回到了预习课文时我给大家提出的问题,巴金先生和包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按照本文叙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分组,依次告诉我:【板书横坐标】
开端(2自然段)── 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 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 一朝痛别。
尾声(10~13自然段)── 真心忏悔。
引子(1自然段)──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最后出现)
下面我们请全班同学按照本文的叙事线索分为四个小组,分小组品读文中作者和包弟的情感发展线索,注意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的关键词:第一小组负责文章中的开端:第二小组则负责文章的“发展”,研究“我”和包弟的“七年相处”,第三小组则品读文中“一朝痛别”的部分;第四小组看看巴金老先生是如何“真心忏悔”的。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分组讨论,请你们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注意发现问题,待会儿可以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陈述。(十分钟后):
学生分组起来分析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初步总结同时播放相应的PPT,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于以下问题是需要进一步追问和明确的:
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要对小狗的来历做细致的介绍?(为下文小狗的“出身”问题做铺垫);第一部分的情感可概括为“和你在一起”;
第二部分的情感可以概括为“和你在一起”;
第三部分情感概括为“大难临头”,注意:“为什么包弟这么可爱的一只小狗在当时却没有人愿意收养?”明确当时环境的**和情况的特殊;
结局:一朝痛别: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下一位同学回答:轻松、沉重、自责。
⑴ 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⑵ 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⑶ 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自责的表现又是什么?
“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请第三小组的同学推荐一名成员来为大家朗读文章的第十段,注意读出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教师适当点评)
尾声:可概括为“没有我的日子里”,作者包含歉意,进行沉痛的自我剖析。(情感线索至此梳理完毕)
在梳理完作者情感线索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与故事的情节发展紧密结合的,由此,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一个坐标轴:
(教师板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是以一个小故事做引,展开正文的叙述。先写了艺术家的狗被打断腿而惨死,作者由这只小狗想到了自己养过的一只小狗,它是那么的活波、可爱,然而也难逃厄运,“包弟”被送上了解剖台。两条狗虽然品种不同,主人不同,品性不同,但是他们的悲惨结局却是相同的。作者正是通过他们不同的经历、相同的结局来告诉人们在那个的特定时期的社会**,人性的扭曲,及对人们的迫害和摧残。连无辜的对人忠诚的小狗也难逃一劫,更何况人呢?再来看我们的情感心电图,大家说,全文感情发生巨大变化的部分是?(文革时期来临,我和包弟一朝痛别)
作家秦牧曾这样描述一段文革期间的见闻,“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在一德路到人民路短短的一段距离内,竟见到八具吊在树上的这样的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并直面故事发生的背景——文革。
播放PPT请同学朗读内容,并观看小短片《蓝风筝》
我希望通过红卫兵震天的呐喊,同学们能多少感受到那个人人自危,动荡不安的年月的荒蛮。以及这种荒蛮对人性的一种扭曲。就像冯骥才先生说过的:
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众所周知,我们所熟悉的另一位老作家老舍,也是文革的受害者之一。1966年夏天,“文革”风暴呼啸而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顷刻间陷入一场空前浩劫。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受到了“造反派”和“红卫兵”的批斗。他们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老舍头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临到头上,老舍毫不犹豫,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了死亡。8月24日,老舍来到德胜门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公园投湖自尽。(播放PPT)
在这场浩劫中,巴金先生得以保全性命,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以小狗包弟作为牺牲,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人性中恶的部分,在灵魂的审判台上毕露无疑。在接下来的自白中,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变化真实地体现在了文字里。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时间的流逝有没有使巴金老先生的情感得到缓解呢?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最后三段的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录音,然后告诉我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在对学生的回答中,教师要明确:《小狗包弟》的最大意义与其说是在批判,还不如说是在反思,具体的说,是对自身的反思,也是对以作者为代表的整个知识阶层的反思。作者的笔调是沉重的,自我解剖是严厉的,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他仿佛站在灵魂的审判台前,拷问自己、鞭挞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作者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他曾经强忍着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虔诚的接受思想改造。(播放PPT巴金的文革生涯)在造反派手里的大棒之下,“默默忍受、毫不申辩”;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串连者面前,态度“顺从而认真”;在学习《语录》和《讲话》时“态度诚恳,身体力行”。在强大的专政机器下,富有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成为“逆来顺受”的软弱的臣民,直到运动后期,才终于看清这场历史的大骗局。在新时期,当巴金从历史的废墟中站起来回视那段历史时,除了发现历史的丑陋与黑暗之外,更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弱点:过于听话、过于天真、过于软弱,贪恋生命以至到苟活的地步。当年像摔掉包袱一样将包弟送上了医院的解剖桌,在自己的心上作者却承受了永远也摔不掉的重负。“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的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发自肺腑的自谴自责,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相对于那些变节者、出卖亲友者、落井下石者、投机取巧者、混水摸鱼者,作者的所作所为实在算不了什么。从表面上看,这种灵魂的拷问已到了苛责的地步,却正指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民族陷入灾难的原因:民族人格,尤其是作为大众精英与代表的知识分子人格的萎顿与贫弱。作者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这笔“心灵的欠债”使作者的心永远在无边的忏悔中“煎熬”。但惟其如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与新生才有希望,整个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作者的拳拳之心灼然可见。读到这里,我想请各位同学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包弟,你会原谅巴金老先生吗?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如何想,我们当然无从得知,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尽管相比较那些在文革中做出更残忍更丧尽天良的人,巴金迫于无奈对于小狗包弟的抛弃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巴金老先生自己却不能够原谅自己。于是忏悔和歉疚成了巴金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主旋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告诉我,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李存光先生在《巴金传》里曾经这样写道:《随想录》的独特之处,《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巴金老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的良心。
【播放PPT】
在2003年CCTV为巴金先生授予了“感动中国人物”,从本文的角度来看,大家认为,在颁奖词中必然涉及到哪些关键词呢?(真诚、热情、忧患、良知)
播放PPT
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最后总结,(主要是请学生按照刚刚的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可以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畅所欲言,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下面几个方面的启发)
以小见大:
真诚质朴:
巧用对比:
一、两只狗的经历对比
二、狗与人的对比
三、欢乐与悲伤的对比
四、真与伪的对比
“事”“情”结合:
反思精神:《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课外拓展:
阅读巴金《怀念萧珊》;
认识你自己:
1.课外小组讨论:从“华沙之跪”看反思精神与人类社会
2.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是否也有伤害到他人甚至动物的“不光彩”时刻,请你以本文为出发,写下属于你自己的“歉意之信”
板书设计:
第三篇:小狗包弟学案
《小狗包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三、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四、课时:1课时
五、课前准备
(一)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查阅有关“文革”资料,了解文章时代背景。
1、六十年代中期,正当中国克服重重困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较大成就的时候,阶级斗争被扩大化和绝对化,个人崇拜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最终导致了一场由领导者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相继召开,当时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发动广大群众揭发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两次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还于8月5号发表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错误地批评了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由此进入全面发动的阶段。
林彪、江青等人结党营私,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并相互勾结,到处煽风点火、制造混乱,背着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在反革命集团的授意和煽动下,以青年学生为骨干的红卫兵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如黑云翻滚,从文化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直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大批所谓的“走资派”被揪斗,就连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也未能幸免,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政治上的混乱势必造成社会局面的失控。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机关瘫痪、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农村大片土地荒芜。历史已经证明,这场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2、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文化大革命”的长期**,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在经济方面,社会生产里受到很大破坏。十年间,我国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科研机构被大量撤销,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学校关闭,学生停课,文盲增加。文艺园地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知识分自子遭到打击。在思想方面,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在相当程度上被毁弃。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泛滥。
3、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三)了解作家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八年。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六、课堂导学
(一)整体感知
1.概述本文内容要点,并简析思路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甚至还有引子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引子和尾声又写了什么。
2.把握文章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散文固然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但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在本文中,情与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变化。请依据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探究解读.作者要写的是自己的小狗包弟,为什么要从那位艺术家的遭遇写起?.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
点?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作者写这样的一条小狗旨
在反映什么?如何理解这种写法?.那个残酷的时代,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放弃一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小狗,这在今天看来是无可厚非的,而作者却为此歉疚、忏悔。对此你如何理解?.从文中,你能看出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七、课堂总结
八、拓展思维(速读以下资料,结合本文主题,谈感悟)
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参拜靖国神社
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
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九、推荐作业(任选):
1、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等。
2、写一段自己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文字,要表达真情实感。
3、阅读《随想录》的其它篇章。
第四篇:小狗包弟学案
小狗包弟学案
【复习检测】
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吠叫()舔舐()倘使()忏悔()创伤()绿草如茵()
【任务揭示】
1、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自主学习】
1、在作者笔下,包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包弟的可爱和对人的依恋,这样写有何用意?
3、如此乖巧,如此伶俐可爱,如此讨人喜欢的小狗,作者为什么还要将它送走呢?
【析疑解惑】
1、“文革”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请从文中找出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文字并分析。
2、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有人说:时间是医治伤口的良药,那么,经过十年浩劫活过来的作者心情又会变的怎样
呢?时间能抚平作者心灵上的创伤吗?
【巩固拓展】
1、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写出了巴金老人自己的心灵历
程,表达了他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表现了他严苛的自我拷问、自我解剖和反思历史的忏悔精神。
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浓血。我知道不把浓血弄干
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浓血。
——巴金
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题二,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
第五篇:小狗包弟学案
《小狗包弟》学案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寒暄(xuān)城垣(yuán)伤残(cán)呻唤(shēn)
B.伺候(cì)堕入(zhuì)蛮横(hâng)租赁(lìn)
C.飘泊(bï)可耻(chǐ)忏悔(qiān)苦难(nàn)
D.提防(dī)解剖(pāo)慰藉(jiâ)创伤(chu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和huî 和药 和气 暖和 和面B.咽yàn 咽气 咽喉 呜咽 吞咽
C.着zháo 高着 着陆 着急 着迷D.校jiào 校对 校勘 校场 校点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 设法 乘凉 逆来顺受B.沧桑 竹篱 虫蛀 人才倍出
C.轶事 包袱 吠叫 委屈求全D.装潢 作揖 熬煎 甘之如怡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努嘴白内瘴信而有征怵目惊心
B.保镖入场券味同嚼蜡按迹寻踪
C.寒暄无明火虚左以待五行八作
D.缘份胡萝卜所作所为俯拾即是
5.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他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B.他是个心地坦率的人,刚一见面,就肆无忌惮地跟我们谈起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C.老人家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谈到高兴处,十分开心地笑着,八十六岁的大爷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
D.陈老师今天满面春风,神采飞扬,他的一个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人们从他流露出的和颜悦色和赏心悦目中能够读懂他内心的激动。
6.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
C.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
B.今天,一股由疏而密、由徐而疾的网络世纪风已经登陆中国,并且正以一种令人炫目的速度扫荡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
C.冬天星湖地区的景色有些凄清:湖水结了冰,四周枯草萋萋,树林里落满了橡子与松果,到处是一片寂静。
D.张洪决定利用“五一”节的七天假期到中甸旅游。妈妈在为他准备行装时反复叮嘱:出远门要穿好鞋,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泡泡脚。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墨西哥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墨西哥的电影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
B.班长提出利用寒假组织尊师活动,大家纷纷附和。
C.虽然他们在寻找革命真理和探索革命道路中经历了许多痛苦、挫折,但始终信心百倍,老而弥坚。
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警察和赞美诗》学案
一.了解作者及背景:
1.作者:欧.亨利
A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一生当过牧牛人、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还进过监狱。B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尾常常出人意外。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C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黄雀在后》、《警察和赞美诗》等。D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时代背景: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广大劳动人民失业,流离失所。垄断造就了一小撮亿万富翁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
二.正音:
引吭()高歌棕榈()肇()事绯()色荟萃()醍()醐()灌顶烜()赫()一时煊()赫一时
三、阅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
衣冠楚楚:形容穿戴得十分整齐漂亮。冠:帽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不名一钱(文):一个钱也没有,非常贫穷。名:拥有,占有。
醍醐灌顶:佛教用语,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酥酪上聚集的油,味甘美。烜赫一时:名声很大,声势很盛。
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含贬义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文雅娴静:(言谈、举止等)温和有礼貌,安详。
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引吭高歌: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胜券在握: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无形之中起了变化。荟萃:(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
四.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棕榈(lǘ)干酪(lào)懊丧(sàng)引吭(kàng)高歌
B.游弋(yì)脚踝(huái)轻薄(báo)醍(tí)醐灌顶
C.食宿(sù)星宿(xiù)怏怏(yàng)素昧(mâi)平生
D.绯(fěi)色芳菲(fēi)荟(huì)萃大模(mú)大样
2.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飘流奢侈咫尺煊赫一时B.宣泄抵御紫藤义气相投
C.布施识相别致不名一文D.严峻摇曳凑和辗转反侧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真是凡事有利有弊,要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一五一十交代清个人历史。
B.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交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个准备。
C.“手脚麻利些,去请个警察来,”苏比说,“别让大爷久等。”
D.他又是跳、又是吼、又是骂,用尽了办法大吵大闹。
批阅日期:5月日评价:
《小狗包弟》学案参考答案
1.A[B堕(duî)入;C忏(chàn)悔;D解剖(pōu)
2.D(A和(hã)气 暖和(huo)和(huï)面;B咽(yān)喉 呜咽(yâ);C高着(zhāo)着(zhuï)陆)
3.A[B人才辈出;C委曲求全;D甘之如饴]
4.C [A白内障;B按迹循踪;D缘分]
补充: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
按迹循踪:依据一定的线索和踪迹寻求真相。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五行八作:作,作坊。泛指各行各业。
5.C[A“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B“肆无忌惮”形容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D“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6.B[A“气宇轩昂”形容(人)精神昂扬,气度不凡;C“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D“的苦衷”去掉]
7.B[A“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C中“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与“枯草”矛盾; D中“穿好鞋”有歧义]
8.D[A主客体颠倒;B“附和”改为“赞成”;C“虽然”应放在“他们”后面]
《警察和赞美诗》学案参考答案
二.正音:
引吭(háng)高歌棕榈(lǘ)肇(zhào)事绯(fēi)色荟萃(cuì)醍(tí)醐(hú)灌顶烜(xuǎn)赫(hâ)一时煊(xuān)赫一时
四.基础练习
1.答案:B(A项中“吭”读háng,C项中“薄”读bï,D项中“绯”读fēi。)
2.答案:C(A项中作“漂流”“ 烜赫一时”,B项中应作“意气相投”,D项中作“凑合”)
3.答案:D(顿号改逗号)
五.富人慷慨施舍固然令人感动,但穷人的不吝铜板更令人敬佩。
《警察与赞美诗》赏析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幽默风趣、辛辣讽刺、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多变,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小说描写一个穷因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几次惹事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想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
欧·亨利的幽默举世公认。在《警察和赞美诗》一文中,许多描写都体现出了这一风格。但无论是在选词造句、塑造人物性格或是情节构思方面,他的幽默都紧紧抓住了托恢谐寄意这一要旨。
纵观全文.欧·亨利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警察该抓他的时候不抓,不该抓的时候偏抓。这一系列与情理相悖的现象无不使人哑然失笑。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常被人们巧妙地利用来表现幽默,而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这就是黑色幽默的效果。“黑色幽默”是美国当代文学中的一股潮流。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感情上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结合:它是幽默的,但包含着阴沉的东西;它是绝望的,但从中又会令人发笑。
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简朴而颇讨人喜欢”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的感觉,却做了暗娼和小偷,这似乎不合理。可是纵想一下,在那个社会,所谓高尚的上流社会
成员岂不更衣冠楚楚、文雅高贵?事实上,他们只是把卑鄙的行径掩藏在美丽的面纱下而已。也正因为内心的肮脏,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装点。因而表里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些描写,在幽默中深刻地擒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海况愈下的世风。
另外,苏比本身行为的不合理性和警察“合乎情理”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也是苏比屡屡“背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苏比砸了玻璃等着被抓,可警察认为一个散了坏事的人总不会坐等就擒,而把苏比给“排除”了。又如他想借助于 “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街上大吵大闹,但警察却认为只有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时才敢在大街上如此大肆喧哗。苏比一心想进监狱所表现出的反常行为,正是他反常的心理决定的。这种反常的心理和行为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痛苦。而最后苏比受宗教的“感召”想“从善”时,警察却认为一个流浪汉绝不会与教堂周围幽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动人的音乐有联系。于是,苏比“意外”地被抓了。正是这“意外”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的本质。
当然,文中运用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什么地方有幽默,什么地方就有作者的深意。如果说作者写文章的笔法是谅谐的,那么他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深刻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痛苦时的心情是沉重的。
深刻的对比也是该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作些必要的安排。”„„口气宛如一位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百万富翁在吃腻了山珍海味、游遍了名山胜地之余想换种粗浅的享受方式一般,与其本人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境况形成成了极不谐调的对比,令人捧腹。
夸张、比喻、嘲讽的手法的运用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又如苏比在一家饭馆未付钱而吃喝一顿后,本想因此入狱却惨遭痛打的情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两个侍者干净利索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右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这里,作者似乎在赏玩苏比的狼狈相,把小人物痛苦挣扎的惨状,用无动于衷的比喻写来,使人倍感辛酸。
托灰谐音深意是欧·亨利的幽默。从这角度看,《警察和赞美诗》一文不仅体现了作者幽默谅谐的风格,而且让我们进一步值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与谈谐。
警察和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在作品中为了把一个小人物—苏比的悲惨生活表现出来,大量运用了幽默、对比的手法,使人在捧腹之余深刻的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所以说幽默的手法是该短篇小说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