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19-05-14 10:2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篇: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活的生命。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将从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做好“引路人”,播洒阅读的希望之种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阅读史就是老师的生命史。”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练好内功,重视阅读教学,加强对读的指导和调练极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引导,平时多创设一些阅读、交流的空间,可在学生、班级中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口语竞赛、模仿对话,朗读竞赛、背诵比赛等。或充分利用教室的“图书角”,让学生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从小在书香的校园环境中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教育学生读书、读好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跳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乐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又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5、教师要将读书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读前提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

(2)读中进行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3)读后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归纳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三)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的自学创造条件

1、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离开学生的阅读,思考只是一句空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自己要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了的讲出来,大家互相讨论、交流;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深不透的,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以给以必要的讲解。优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都是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谈自己印象深的地方或感受等,再引入新课的讲读。学生谈的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确是自己印象深、受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真实的感受。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

2、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对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等必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学生往往会提出让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应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学生那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使提出的问题妥善解决,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切不可压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在小学生家庭阅读方面,家长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家长要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孩子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如何能让孩子随时随地地看到书籍、报纸,喜欢上阅读,就成了父母们要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沙发上、书桌上或是床头等地方都放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或画册,让孩子所到之处都有书可读。再比如,我们可以在墙上贴一些中外爱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书籍或言语的熏陶。

(二)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

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有读书看报的表现和行为。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孩子看到您在看书,他也会模仿您的样子,翻翻书籍,看看图画,这样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就自然而然地营造出来了。

(三)家长要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多陪陪孩子逛逛书店,买买书

孩子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看书、买书,他也会有一种冲动,要买书看书。不要拒绝孩子的买书要求,即使是在家长看来,他要买的是“闲书”。书只要是内容健康都可以买,广泛的阅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只有买到他想看的书籍,阅读的兴趣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如果家长的眼光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教辅书之类,孩子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不会主动去看,没有兴趣的阅读如同嚼蜡,对于提高其阅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知识来源于实践,阅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林区教学》,2009年第6期

[2]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新阅读训练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给教师的建议(第 2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 《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10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内容提要:本文从“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探索。

关键词:兴趣训练培养设计习惯

计算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我对每次的月考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分数占总分的40%,翻看了学生考的数学试卷,有80%的同学在本大题不能拿到满分。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由于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的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知识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培养计算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里品质的重要的手段,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一、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计算教学的练习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数学小竞赛,以大组为单位,给每个队找个动物队长,小虎队、小熊队、小猴队等等,比赛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合作题等,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一题扣5分,最后胜利的队伍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学生对这样的比赛很感兴趣,很多学生在上完数学课以后,来跟我要求希望下次再比赛。

二、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

1、基础性训练: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 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 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 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 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这项练习可以安排在两段的时间里进行。一是早读课,一是在家庭作业的最后安排一 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让学生 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一般为2~3个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确率 也就大大提高了。

2、针对性训练: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 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攻破呢?经研究比较和教学实践证明,把分数运 算的口算有针对地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上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 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如“1/12+1/3”,这种

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 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 : 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学生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 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 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

(63),分子是两个分母 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 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 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 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3、记忆性训练: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 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 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 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4、规律性的训练:一是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

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此外还有减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 性质的运用等。二是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

三是掌握一些特例。如较常遇见的在分数减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够减,往往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 大1、2、3等较小的数时,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接口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 比分母少1,结果不用计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结果就是 97/99。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3、4、5等较小的数时,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结果。又如任意两位数与1.5积 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再加上它的一半。

5、综合性训练 :包括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三、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39×486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3.74×9.8时,学生经常出现3.74×9.8=3.74×(9.8+0.2)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3.74×9.8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4×8=32,则积的末尾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四、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同样,计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练习,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也不是让学生“泛泛地练习”,越多

越好,致使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如果练习简单重复,学生就会不感兴趣,甚至抗拒,练习效果就很差了。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就要注意优化练习设计,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性和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错的地方,要注意讲解,及时纠正。此外,要多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运算,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这样既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使他们养成计算完毕后自觉检查和验算、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总之,要想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篇: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姓名:窦春梅

工作单位: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小学 详细地址: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小学 邮政编码:652799 电话:*** 【摘要】: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因而,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计算基础知识,加强口算、简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计算错误、学习习惯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则是众多老师困惑的一个难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乐于计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得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抢答练习”“找朋友”夺红旗”“送信”“闯关游戏”“数学接力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同时可以采用计算“免做”的方案(连续三天计算全对者可“免做” 三天计算)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弄清算理,掌握方法

1、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要引导学生把算理说出来。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如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除法:42÷2时,许多学生会总结这样的算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当学生得出这样的算法时,一定要让 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教师可以让学生摆小棒,帮助理解算理。将小棒10根捆一捆,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小棒,也就是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因此42÷2=21。学生理清了算理,明确了方法,懂理会法,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2、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错误情况:如:25+75-25+75(应等于150,而误得0),3.6-3.6×0.5(应等于1.8,而误得0),7.56÷0.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

三、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口算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随着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同,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低中年级主要练习

一、两位数的加减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口算题的难度应当由易到难,要有一个坡度。在口算训练时,首先要求会算,力求准确,然后再要求方法简便,加快计算速度。训练时多练一些凑整计算、常用数据的运算,如:45+55、20×5、25×4、125×8;1到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分母是2、4、5、8、10、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14与各个一位数的乘积。这些类型题的训练能 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注意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

四、重视简便运算,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

简便算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重要途径。

简便运算的基础是一些数学运算性质及运算定律。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等。如:182+37+18+263=(182+18)+(37+263)、29×75+29×25=29×(75+25)、15-7.8-2.2=15-(7.8+2.2)、9÷12.5=(9×8)÷(12.5×8)等。

小学数学中简便运算方法很多,有些计算可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把已知数转化为整

十、整百、整千等的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凑整法”,凑整法的目的是通过改变运算顺序或改变运算数据等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如:327+101=327+(100+1)、9+99+999=10+100+1000-

3、21×9.9=21×(10-0.1)、9999×2222+3333×2222=3×3333×2222+3333×3334=3333×(6666+3334)等。

学生通过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做到了: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

五、将易错题进行对比练习。

学生在旧知识的学习和强化的过程中掌握了计算方法,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固定的思维方法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过去所用的方法不合理地移用到新的计 算中,比如:学习小数乘法时,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常出现将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的情况;学了乘法分配后,往往和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相互干扰,计算8×4×125时,他们就错做成(8×125)×(4×125)。

我在教学中,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每生一本计算错题集),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如:38.41+5.7和38.41×5.7;(25×40)÷(50×2)和25×40÷50×2;16.9-(8.5-1.5)和16.9-(8.5+1.5);25×(4+8)和25×(4×8)。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详尽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混淆,以巩固正确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保计算的质量和速度。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 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班级中的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经常将“3”写成“5”,“1”写成“7”等,我便通过让他们去练字等手段来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

3、养成良好验算习惯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验算;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检验方法,如方程的检验则可用代入法。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5第1期

4、《小学数学教育》2015第4期 字数约:3400字

第四篇: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则是令众多老师困惑的一个难题,根据这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计算教学的练习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数学小竞赛,以大组单位,给每个队找个动物队长,小虎队、小熊队、小猴队等等,比赛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合作题等,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一题扣5分,最后胜利的队伍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学生对这样的比赛很感兴趣,很多学生在上完数学课以后,来跟我要求希望下次再比赛。

二、重视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

任何计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业生其它运算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口算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例如:20以内的加减要反复训练,达到脱口而出;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也要达到熟练。这些都是四则计算的基础。一些常用的数据,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这不仅可以达到计算正确、迅速,而且对小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受益无穷。例如:小数分数的互化中,1/2=0.5, 1/4=0.25, 3/4=0.75, 1/8=0.375.其次,口算训练还要持之以恒。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学中常期不懈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一恒的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每节课开始坚持2分钟的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教学时,对数据简单的题目也要坚持让学生口算。这样长期下去,就能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三、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同样计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练习,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也不是让学生“泛泛地练习”,越多越好,致使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如果练习简单重复,学生就会不感兴趣,甚至抗拒,练习效果就很差了。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就要注意优化练习设计,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性和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错的地方,要注意讲解,及时纠正。此外,要多找一些有代表情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运算,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使他们养成计算完毕后自觉检查和验算、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第五篇:论如何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论如何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观察顺序,教会他们观察要抓住特点,还要传授观察的方法和总结观察的结果。

【关键词】:观察能力 培养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首先就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观察情境。心理学上讲,有新异性的东西,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新异性的观察情境。如在课堂上抱进去一只小白兔,在某节作文课上,带他们去看看校园的一角等等。这些有新异性的事物,必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的情境,不仅可以在校内,更要应该在校外。参观工厂、菜市场,采访办厂能人、创业明星,慰问孤寡老人,欣赏家乡风景,看看家乡的特产„„

其次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同样一件事物,有的同学感兴趣。有的同学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有一次,学校组织去野炊,地点是附近的一座小山。学生一听,意见很大。因为差不多每年都去那个地方野炊,学生太熟悉了,已没有多大兴趣。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有利引导。

我对孩子们说:“这次上山,除了野炊,还有一个最大的任务就是去找一找,山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差不多年年去,应该很熟悉了,所以这次我们就去看看山上哪些地方、景物或者树木和去年不一样了,看谁找的最多?”这样学生观察的兴趣大增,很好地完成了观察的任务,当然,作文写得也是有声有色。

二、观察要抓住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也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比如说,小乌龟翻身就有它的特点,它先是伸出头颈朝地上一顶,四脚一划,然后硬壳一弓,身子便翻过来了。又如长在墙上的爬山虎的脚就与众不同,它是嫩红色的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样,长在茎上。小乌龟翻身的样子,爬山虎的脚,便是它们各自的特点。只有观察时抓住了特点,作文时才能写得逼真。

三、传授学生观察的方法,总结观察结果

明确了目的,那接下来就是进行具体观察了,观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包含着许多方式方法,像比较常用的有直接观察、对比观察、解剖观察以及根据不同的顺序去观察,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下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观察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一定要总结观察的结果,如果忽略的这一个环节,那观察往往是会停留在表面的,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与提高,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或者有哪些地方还存在着疑问需要老师指导的,这也是真正达到了观察的目的。

总之,练笔先练眼。只有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就等于拿到了走进作文宫殿的钥匙,学生才能在作文宫殿里遨游一番,用手中的笔写出一篇篇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章。

下载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5篇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 本文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教学中;加强口算训练,打好计算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三个方面,就教学中如何提高学......

    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对于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交流基础和空间......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后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平时要切实......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目前已经是人们获取知识、建构能力的基本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效材料、归纳阅读方法、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规划 主题: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教育,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范文模版)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