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制定2018年企业培训预算[推荐]
如何制定企业培训预算
(一)企业培训的总预算及其使用
1、企业培训的总预算。各企业培训的总预算多少不一,这是正常的。但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平均1.5%,而我国的许多企业都低于0.5%,甚至不少企业在0.1%以下。
2、企业培训总预算的使用。如果包括企业内部人员的费用在内。一些企业的总预算是这样安排的:30%内部有关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其其他费用、30%企业内部培训、30%派遣员工参加外部培训,10%作为机动。如果不包括企业内部人员的费用在内,一些企业的总预算是这样安排:50%企业内部培训,40%派遣员工参加外部培训,10%作为机动。
(二)派遣员工参加外部培训
1、培训公司的成本分割。培训公司的成本大致分割如下:20%培训师费用、20%开发教材或支付版税、20%市场营销费用、20%交税和管理费用、10%操作费用、10%利润。
2、参加外部培训的费用。国内培训公司目前的费用在每人每天200元至2000元之间,国际培训公司目前的费用在每人每天100美元至1000美元之间,而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三)企业内部培训
企业内部培训简称内训,其费用由于形式不同而差异很大。
1、企业自己培训。即由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这类培训费用最低,如不涉及教材的版税,只要支付员工的工资等费用,再加上一些设备、材料的损耗费。由于企业内部培养、储存卓越培训师的费用过大,再加上不少课程无法自己培训,因此,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无能力胜任自己培训。
2、聘请培训师内训。目前国内培训师市场价大约在每天500元至5000元之间,国际培训师每天在500美元至20000美元之间。聘请国内培训师费用相对较低,但服务往往跟不上,3、聘请培训公司内训。这种形式最好,但费用也最高,但与派遣相同人数的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费用相比,又便宜不少。目前培训公司内训的费用大约在每天5000元至50000元之间,一些国际培训公司还高一些。由于操作规范、服务精良、培训师一流,不少企业愿意聘请培训公司内训。
美国企业如何培训经理人
20年中,经理人员始终是美国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核心。据美国教育部提供的有关90年代初的成人教育参与率的统计资料,管理人员的参与率为52.2%,是平均参与率的2.5倍。在此过程中,企业是经理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主要提供者和支持者。从美国企业支持经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的基本原因。经理人员是美国最大的职业群之一:据统计,1998年全美就业人数为1.315亿,其中主管与 行政人员(即通常所说的经理)有1905.4万人,在全体就业人员中占14.49%、近20年来。管理对象的变化和管理状态的变化向美国经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世纪50年代,在全体美国就业人员中,20%属于职业工作者。包括教师、医生、管理人员等;20%是技术员工,包括工程师、技术工人等360%是非技术工人,主要由体力劳动者构成c到了1997年,职业工作者的比例还是:0%,但技术员工的比例从50年代的20%上升到60%,非技术工人的比例从60%下降到20%c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至1999年.美国劳动力中的研究生、大学生和专科生等高中后文凭据有者的比例已经超过5;%。就白领工人而言,他们的分工愈来愈细。过去曾经有过的、经理人员能够做到对管理范围内技术工作比较全面熟悉的优势已经难以保持。
组织者、推进者。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承担起运用新技术、改进企业组织运行机制、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等一系列任务。其次,经理人员也是企业调整和变革的对象。这在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象和趋势。过去,中层经理的位置几乎意味着宽大舒适的办公室、稳定的收入.直至余生无忧;如果经济萧条时需要裁减员工,总是一线生产工人成为最大牺牲者: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管理环境以及管理任务的迅速变化使得许多经理人员不再适应新的要求:于是,数以千万计的白领职工、包括大量的中层经理人员被迫离开岗位和企业。特别是在企业购并过程中,中层经理往往是人员裁减的重点对象。据美国管理协会1995年对1005家公司的调查.发现被削减的岗位中有55%属于一线经理、卞层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美国有50万名年薪在4万美元以上的经理人员失去岗位。
变化的竞争、生产、技术和管理格局下显露出知识技能落伍等缺陷.但是企业不可能大批量地找到现成的、符合新工作环境要求的经理人员:因此,最好的办法便是大力培训那些原有的经理人员,使他们更新知识和技能。这样做,当然也最能受到经理人员本身的欢迎。
助参加管理研讨等形式进行:据美国教育部90年代初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调查前12个月中,管理和专业人员中有的.2%的人接受过不同形式的企业支持:其中,有36.0%的人接受过企业提供的课程支持,有18.0%的人接受过工作中的培训,有22.6%的人接受过企业对个人需要课程的支持、有49.8%的人在培训时间上得到过支持,有51.3%的人得到过学习费用支持。调查表明,美国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学习和培训的费用来源主要为个人、企业、州/地方政府三个方面:AT&T是美国电汛业的巨型公司!这家公司从1983年开始.为公司内部具有潜力的中层经理开设“领导能力开发”(LeaJershipDeveloPmentP『ogram,LDP)的培训项目:LDP项目每期5、6周时间.为注读培训,每班培训人数为45名:设计和实施这一培训项目的基本考虑是。组织的扁平化和信息网络化将使中层经理成为今后提高和保持竞争力的关
建因素。1992年,AT&T公司对LDP项目又作了大约修改。旨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在AT&T公司,人们把LDP项目叫“微型MBA”。
团下属的某公司的给予公司所有的经理人员以l万美元的报销额度,用于业余时间继续攻读学位;同时每年给予3干美元的报销额度,用于参加有关专业的研讨会等活动。如果是公司需要经理人员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则费用不在上述额度范围支用。
人员倾斜的。1991年,在他们的调查对象中,管理人员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2.8%,但管理人员参加企业提供正式培训的人次数占到总培训人次数的19%。
业的正式培训是明显向管理人员倾斜的。美国企业用于正式培训的支出,从1983年的396.66亿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633.3亿美元,增加幅度为59.26%;其中,用于管理人员的正式培训支出从1983年的64.09亿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120.61亿美元,增加幅度为88.24%。这项统计中的全美企业管理人员占企业全体劳动力的12.8%。美国的大公司一般都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有的,称之为培训中心(trainingcenter);有的,称之为人力资源发展中心(HRDcenter);有的,则称之为公司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公司大学在美国的巨型公司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机构。大多数知名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大学。公司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公司内部的经理人员等骨干雇员。很多公司大学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培训设施和住宿条件:受送培训的经理可以在公司大学注留36天。甚至更长时间。在摆脱繁忙事务的条件下,专心致志地接受和参与培训。
XerOx Document univrsity(XDU)。施乐大学建立于70年代后期。离美国首都华盛顿约一个半小时汽车路程,施乐大学校园坐落在景色宜人的波托马克河河畔。占地110英亩,在浓密的树林中心,静卧着两幢比邻的建筑物。除了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设施外,施乐大学拥有250间大小不一的教室、会议室和讨论室:施乐大学设有800个客房,最高接待住宿人数可以达到1200人。目前施乐大学有全职雇员200人:但是,这200人主要负责教学和行政管理。建筑和校园维护、食宿供应、培训人员俱乐部管理等后勤性质的工作,全部由专业公司承包负责。建立这样一个规模的公司大学,施乐公司当初的一个想法是把全国各地的应受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培训。随着培训工作”小型化”、“机动化”和通讯技术和手段的提高,施乐公司正在改变培训模式,即将大规模集中式培训转变为小规模、分散式培训。目前,施乐大学的作用较多地故在对培训的调查评估、项目提供等规划性、指导性的工作之上。80年代,施乐公司规定公司内部每一个担任经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到施乐大学参加每年40小时的培训。现在,不再严格实行这一规定,而强调经理人员建立学习的意识相经历、80年代对经理人员实施培训时,较多地要求经理人员掌握管理范围的技术和业务知识技能。现在.经理人员不再被要求在具体技术和业务上比下属懂得更多或干得更好,而是要求经理人员懂得去发现和使用那些具体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第二篇:企业培训预算的制定
企业培训预算的制定
知识经济时代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改变了过去单纯将培训作为一种福利的观念,而是将人才作为企业的摇钱树,就象企业投资厂房和生产线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一样,同样把钱投到员工身上,帮助他们提高能力,也就是要以后赚更多钱。因此培训费用的花费也从过去随机的、施舍的方式逐步走向预算管理,如何合理地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合理的培训费用,已经成为摆在很多培训经理面前的一道难题。
首先要确定培训预算的核算基数。可将企业过去一年的销售收入、利润额、工资总额作为基数。
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收入的1%--3%,最高的达7%,平均1.5%,而国内企业,这个比率一般要低得多,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如IT、家电,有些大企业培训费用能够占到销售额的2%左右,一般规模在十几亿左右的民企,其培训费用大概也就是0.2%至0.5%。甚至不少企业在0.1%以下。
据ASTD(美国培训与教育协会)统计,1993年培训预算占工资总额的比例通用电器是4.6%,摩托罗拉是4.0%,美国工业平均值是1.0%,当然这几年已经有大的提高。国内的会计核算一般是将工资总额的1.5%作为教育培训经费,那一个月薪4000元的职工来说,每年的培训费用只有4000*12*0.015=720元,那目前国内的培训市场价位来说,连两天公开课的费用都不够,更何况在很多地方这个1.5%其中的将近一半还要上交给政府的有关部门,按照国内会计核算计提的培训经费对中小企业来说真的是少的可怜。
确定了培训的核算基数和比例也就实现了培训费用的总额控制,但在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要遵循那些预算方法呢?
一种是传统预算法,指是承袭上的经费,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变动。这种预算法核算较为简单,核算成本低,国内的很多企业都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按此法预算的的逻辑假设是:上的每个支出项目均为必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下一里都有延续的必要,只是需在其中的人工和项目等成本方面有所调整而已。
另一种是零基预算法,从预算学的发展来看,先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彼得·菲尔于1970年提出,然后由乔治亚州政府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后广为企业界所应用。那么究竟什么是零基预算法呢?
所谓零基预算是指在每个预算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根据组织目标,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资金和其它资源的分配是以重新排出的优先次序为基础的,而不是采取过去那种外推的办法。而就编制培训预算而言,零基预算法要求在编制前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公司的目标是什么?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又是什么?
2、各项培训课题能获得什么收益?这项培训是不是必要的?
3、可选择的培训方案有那些?有没有比目前培训方案更经济、更高效的方案?
4、各项培训课题的的重要次序是什么?从实现培训目标的角度看到底需要多少资金?
不难看出零基预算的优势在于:
① 有利于管理层对整个培训活动进行全面审核,避免内部各种随意性培训费用的支出。
② 有利于提高主管人员计划,预算,控制与决策的水平
③ 利于将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培训目标以及要实现的培训效益三着有机的结合起来。
但是零机预算法的缺点也只影响了其的广泛推广,企业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物力,而且在安排培训项目的优先次序上难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因此在实践中企业采用哪一种预算方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最后简单谈谈企业培训预算的使用。如果包括企业内部人员的费用在内,一些企业的总预算是这样安排的:30%内部有关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其其他费用、30%企业内部培训、30%派遣员工参加外部培训,10%作为机动。如果不包括企业内部人员的费用在内,一些企业的总预算是这样安排:50%企业内部培训,40%派遣员工参加外部培训,10%作为机动。
第三篇:浅谈企业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
浅谈企业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
摘 要:提出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的重要性,说明费用预算制定的几种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费用预算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控制设想。现代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主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这一目的企业积极发挥管理作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上的优劣关系到企业最终的强大。现代企业管理涵盖方方面面,已经打破以往职能管理界限,围绕经济目标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评价部门业绩。预算管理水平高低,对企业成本目标,利润实现,现金流量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广泛采用,推动了我国预算管理应用。我国早在十年前财政部发文明确企业资本运营和各项财务活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各种预算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在面对新的市场条件下,就如何做好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笔者浅谈一点体会。
一. 费用预算的制定
1.弹性费用预算。弹性预算是在静态预算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主要为弹性预算。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劳动保护费、折旧费、水电费、运输费等根据计划产量和预计增长比例分别制定预算额,以反映在不同产品产量的费用水平。传统的静态预算详尽地预计经营活动可能达到的某一水平,容易偏离实际经营情况。实际经营水平不一定完全与预期相同,而变动的产量和收入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它的出现使不同的财务经济指标水平或同一经济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有了相应的预算额。因此,在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可将实际发生量和与之相应的预算数进行对比,有效的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与预期的目标。2.零基费用预算。企业排除过去和现实中存在而又可以避免的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各项生产经营业务视为从头开始,以零点为基础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在编制预算时,设想一切从零开始,客观考虑费用投入能对企业将要获取收入,发生开支和实现利润的可能性,对减少企业现金流出的贡献。它的制定要从成本、效益出发并分析确定,需各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只对本部门的业务比较清晰,还要了解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设备性能、保养、维修,否则就会造成费了半天劲,由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3.滚动预算。铁路在经过几次大发展大提速之后,放慢了脚步。在许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滚动预算则设想在一个有效期,如一个季度、一个,在这个基础上向后延伸一季度或半年,并对原预算的剩余部分做适当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对未来市场情况的最新预测,对未来一年的经营活动进行持续不断地计划,而又保持相对稳定,它是以近期实施费用预算可以具体远期展望预算,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较好控制费用的使用。
二.费用预算控制
1.费用预算控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费用管理控制作。但在费用控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对预算的组织、编制、执行等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企业管理总体效率不高。企业费用支出标准以公司文件、报告或费用使用流程予以确定。主要表现在:各项费用在标准以内的支出可以报销,会导致各项费用的总额超支;费用支出的效果不清晰,达不到资金使用目的;有的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不能调动各部门费用控制的积极性。企业费用预算往往超支,追加了又追加,对经营成果造成影响。2.费用预算控制的设想
全方面控制费用支出。“成也预算,败也预算”,费用控制执行力强,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反之会形同虚设。全面控制是从费用支出事前申请入手,深入市场调查,确定此项费用的标准,在源头有效控制费用支出。例如提供会议申请表、招待标准及各种完备的申请手续。费用审批部门严格审批手续,确定开支范围,有效防止费用支出。企业财务部门对批准使用的费用,依照会计法规定审核后予以报销。财务部门定期做费用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反馈到各个费用管理部门,费用支出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企业全面控制费用,应从费用要素全面控制的基础到对单笔费用地严格控制。我们往往会发现企业单笔业务符合报销程序,但费用要素预算总额超支。设想将费用管理机制引进到薪酬管理制度,建立一种模式即:每一级人员薪酬与费用挂钩。由公式计算如下:主任或负责人薪酬=基本工资+效益工资+费用考核节约数*提成或主任或负责人薪酬=基本工资+效益工资-费用考核超额数*超额考核系数,下一级人员根据不同的系数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确定薪金。它要求企业有健全的费用考核机制,薪酬管理体系。费用控制指标下发到每个人,实现由单笔费用控制到费用要素全面控制。
全面控制费用,从部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实施预算控制。在企业中树立良好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建立奖惩制度,通过技术进步挖掘的潜能,充分发挥各个管理部门的作用,全员控制费用是全面控制费用的重中之重。
现代企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不断探索、寻求企业的发展道路,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强化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不败之地,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四篇:浅谈企业预算目标的制定
浅谈企业预算目标的制定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全面预算是对企业战略规划的一种正式、量化的表述形式。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概括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及达成战略目标的可行步骤。
因此,预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落实计划的需要,预算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其所要落实的具体任务的要求及其上层次的计划和目标。预算目标可作为预算编制的指导目标,通过预算目标的下达,指标化、数字化、明确的表达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实际为各级责任主体预算编制指引了方向。企业预算目标按一定预算周期分解到各级责任主体,构成了各级责任主体的预算目标责任书,该责任书将作为标准来衡量责任主体所编制的预算。在无特殊情况,一般各级责任主体的预算目标责任不会给予调整。
预算目标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作用:
一、保证战略实施作用:预算目标可作为预算编制的指导目标,通过预算目标的下达,指标化、数字化、明确的表达了战略目标,实际为各级责任主体预算编制指引了方向。
企业预算目标按一定预算周期分解到各级责任主体,构成了各级责任主体的预算目标责任书,该责任书将作为标准来衡量责任主体所编制的预算。保证了企业战略在各责任主体得到贯彻与实施。
二、平衡不同职能部门战略作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对所编制预算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预算目标模拟达成情况分析,可以评价不同职能部门战略合理性与所编制预算的合理性。在预算的审核、平衡过程中,一般会将总体战略和总体预算目标作为平衡点,通过调整相关职能部门战略和预算,使所编制预算满足总体战略和预算目标的要求。
三、过程监控作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对预算实际发生进行分析,可进行预算目标达成情况差异分析,通过差异分析,可随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根源分析,及时进行调整。
那么,如何制定预算目标呢?我们知道,预算是一种特殊的计划,是用数字来表示预期结果的报告书。因此,预算目标的制定与企业计划的制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随着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企业战略发展计划进行战略决策并在此基础上与日常管理结合逐步细化已在实践广泛运用,因此,预算目标的制定必然受到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战略决策决定了战略成本的控制也决定了预算目标的制定,当然预算控制过程也对战略决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制定预算目标应从企业战略开始,通过战略决策逐步深入细化,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
一、预算目标的确定的第一步应是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确定企业总体战略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对企业生存环境的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市场竞争;为形成和保持所设定的竞争地位企业应如何妥善配置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力等。企业通常采取的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和聚焦战略。不同的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开发计划、成本控制方法等,而这一切都将在企业的预算目标中得到体现。如确定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必然关注如何控制成本开支,谋求比竞争对手较低的总成本向整个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吸引广大顾客;不断寻求在不牺牲可接受的质量和关键特色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和高效率低成本的营销运作。通常在预算目标中关心如何通过投资预算获得产品规模效益,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控制生产要素的价格,以降低成本。
总体战略方案一般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确定。这时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应根据相关信息,包括竞争环境分析资料、目前和以往的财务状况、通过对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得出的战略成本实际情况、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目标等,综合权衡,提出战略发展意见,企业高层领导协商后进行选择确定。
二、预算目标的确定的第二步是确定企业的具体战略(职能层战略)。即各职能部门如研究开发、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为实现总体战略所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行动策略。以成本领先战略企业为例,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目标是为了确保本企业在竞争中成本比竞争对手低,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必须考虑企业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人力资源战略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员工劳动熟练程度和员工素质,对于人力资源预算目标的影响就是增加对现有员工岗位培训开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熟练员工以降低人工成本;研究开发部门的战略不可能是丰富产品花色、品种,而是如何开发大众化、有利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在预算目标中予以体现。
这时,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相关责任部门,首先应明确各类预算制定的责任部门,一般这些责任部门就是今后预算控制的责任部门;其次要求各责任部门整理相关数据,包括各项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数据、先进水平数据等;接下来应是结合总体战略分析现状,寻找差距;最后制定各责任部门的战略目标,从而为预算目标的确定打下基础。
三、预算目标的确定的第三步是确定企业的具体预算目标。当企业确定总体和具体战略后,需要过确定预算目标体系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更精确的、量化的描述。在预算目标指标体系中,基本指标作为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和营业利润净现金率等均能反映经营效益,而营业利润净现金率作为现金流量指标,能进一步反映财务效益的质量。辅助指标包括边际贡献、资产周转率和成本费用收益率等,是基本指标的内容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延伸。基本指标和辅助指标规范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规模,成为预算目标指标体系的主体。修正指标包括主要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剩余收益等。在基本指标和辅助指标的基础上,为突出企业经营和预算管理工作,修正指标是对战略关键因素的补充,是对影响基本指标的客观因素的校正。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和相关责任部门明确相关预算目标:
1、在销售和市场预算中应明确:销售目标,包括数量和价格、广告和宣传费控制目标、销售费用占收入比率目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率;
2、在生产和制作预算中应根据标准工时产出明确:单位产品成本目标、产品毁损率或合格率目标、安全生产目标、新产品创新目标等;
3、在人力资源预算中明确:员工每工时标准产出、职工素质提高相关目标等;
4、在财务预算中应明确:财务效果指标和财务效率指标,前者用以表示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如经济增加值(EVA)、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EBIT)、营业收入、营业现金净流量、成本费用等指标;后者用以表示财务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比率,通常可通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指标加以反映,如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报酬率(ROA)、投资报酬率(ROI)、销售(营业)利润率等指标;
四、预算目标的确定的第四步是确定企业的具体预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责任部门预算目标进行平衡。
各责任部门由于惯性或部门利益,所编制的预算常常与总体预算目标不完全一致;另外,由于企业总体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需求,需要对各责任部门的需求根据轻重缓急程度予以平衡和调整。因此预算管理委员会因根据实际情况,对各责任部门预算进行调整,以满足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调整后的预算将是各责任部门制定具体政策和程序的依据,也是管理层对各责任部门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也是管理层进行控制以确保企业战略实现的根据。
第五篇:如何制定企业培训课程计划
如何制定企业培训课程计划
2008-9-28 12:30:07
如何制定企业培训课程计划(企业内训课程计划)?
从满足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讲,企业培训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目的:长期目的,即满足企业长期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对财务管理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再次是职位目的,管理培训是为了满足员工能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需要对职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经验而采取的培训活动;最后是个人目的,公司培训是为了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由企业提供的企业培训。因此,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就必须根据这四个方面的需求来进行策划,公司内训其具体步骤为:最重要的一步:向财务咨询公司或财务培训公司进行财务咨询,咨询公司进行需求调查,即根据培训的不同目的,展开培训需求调查。
对于企业内训计划,需向总经理一级的领导进行咨询,通过分析企业经营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确定相应的培训管理目标。
对于满足经营计划需要的项目,要向各部门调查,以面谈和分析部门工作计划的方式,确定各部门通过培训来配合和推动的项目。
对于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的项目,要向各级企业管理者和他的下级进行调查,以分析绩效评估表、进行技能项目需求调查表、重点人群的抽样面谈的方式,确定员工岗位技能差距和重点的技能培训项目。
对于个人职业生涯需求的培训项目,需向员工及其管理者调查,培训主管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表、管理者与下级面谈结果的方式,确定培训方式。
在根据需求来进行调查后,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步骤:
第二步:分析数据,总结差距和根源-也就是明确组织能力、员工素质技能与业务目标要求的差距;明确差距的根源及解决方法;明确通过财务管理培训可以解决的差距及培训解决办法。
第三步:制定培训解决方案,步骤如下:明确方案涉及的培训项目;评估现有的培训资源;人手、资金、课目、财务培训讲师等(在财务咨询公司聘请优秀的财务咨询专家或财务顾问至关重要);确定培训重点项目和常规项目,确定培训工作的重点;确定培训需进行的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建设系统、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
确定培训课程,可以到有实力的管理咨询公司或财务培训公司咨询,有那些公开课和企业培训项目,以此制定培训课程计划。
第四步:培训计划的沟通与确认,这要求做好培训报告。首先,明确报告的目的。这主要是获得培训相关的部门、财务管理者和员工的支持,以便培训计划的落实。其次,要说明报告的内容。如培训的出发点、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培训的方案和行动计划、希望得到的支持等。再次,要注意报告的方法。报告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培训计划能否在培训部门内部,获得统一的认识。也关系到主管领导和公司管理层对培训顾问、培训时间、培训效果追踪的承诺。管理顾问 管理顾问 咨询顾问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当培训计划是在为企业经营和业务发展提高帮助,是在为管理者提高整体绩效时,培训将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下附某外商投资企业协会2004财务管理课程计划培训课程
一.专题培训班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3天)
以2004年新颁布会计准则为主
税务计划(3天)
1、近期我国税制改革及调整趋势
2、纳税筹划实务
3、国际避税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3天)
1、企业预算管理概论
2、预算的编制与控制
3、典型案例剖析
财务分析与管理(3天)
模块一:经营分析与评估:以财务报表为基础
1、利用财务报表进行经营分析的框架
2、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3、会计分析
4、财务分析
5、前景分析
模块二: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和经营效率
模块三:现金流量分析与评价
模块四:盈利能力、风险和发展能力的诊断
模块五:制定能够创造价值的投资决策
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1、如何识别价值活动类型,如何构造本公司的价值链?
2、作业成本计算(ABC)与作业成本管理(ABM)
3、如何将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结合起来
4、分析顾客的盈利能力,分析供应链
5、非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记分卡
二、非财务经理的财务课程培训班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3天)
1、对财务会计知识的认识
2、如何管理资产
3、投资决策以及业绩评价
4、融资决策
5、财务报告信息的深层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