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英语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中的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英语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中的阅
读教学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制约学生英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王笃勤在其《英语教学策略论》中指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因此,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每个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以词汇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词汇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更为语篇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学单词时
如在教学新单词make时,可以让学生用make来说一个词组或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这个
单词的意思。学生会说出很多:make a puppet/kite/puzzle/toy bike/toy plane.we can make a toy building.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遣词造句的能力,更在不知不觉中说了一句流利的
英语。2.在学音标时
音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在音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如在教学5a unit1音标/ei/时,朗读完cake,grape,plate 后,我对学生说:
“谁能用一句话来记住这些单词?”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答案也各种各样:i can see some cakes and grapes on the table.are there any cakes on the plate?there is a plate on the table.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既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拓展了思维能力,又有效的巩固了句型,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以教材整合为手段,注重整体阅读
教材整合是指教师在通读教材,深入体会教材的编写体系、设计理念及基本框架后,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补充和组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为。《牛津英语》由许多不同主题的单元组成,每单元的主题是很鲜明的,目标也是明确的,相应的任务也能在一个情景中较自然地完成。但单元与单元的联系却是很小的,几乎没有,而单元之间的衔接却能帮一些中下等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记旧知。如在学习了3bunit 3 family members之后,接下来教学的是time这一课,这课是以时间为主线,以12以内的数字为重点,来展开教学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帮助学生较快的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又能与上一单元联系起来。我是这样做的:在过渡的时候,借助家庭成员的照片,来引出数字。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由nancy说:me-one,brother-two,mother-three,father-four,grandmother-five,grandfather-six,然后还可以让学生按倒着的顺序说一下,正好是12,虽说这歌谣没有押韵,但却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能复习旧的知识,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以生活经验为材料,创设阅读语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有一位德国教育家曾经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把10克盐溶入一碗汤中,你可能没有一点感觉就消化掉了。阅读教学如同这些食盐一样,我们不能为了教阅读而教阅读,特别是对于语言材料积累不多的小学生,我们只有把阅读融入生活中,它才能有效果、有活力。高年级教材中,都有一些情景性阅读内容,我们要好好把握教材的主旨,利用这些内容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设计语境,让语言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习得语言、学得知识。如5a unit2学完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摆设后,让学生把自己家的情况画下来,也可以把自己房间的摆设画下来,再用学到的句型向大家介绍。学生非常兴奋,有的学生说得非常好:“welcome to my home.look,there is...there are...it’s nice.i like it very much.”在这个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练好本课的there be句型,也能复习旧知,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语境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以多种训练为方法,培养口语能力 1.复述
复述不是机械、被动地背诵课文,而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一训练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首先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达到阅读的认知层次,然后才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这对于刚接触课文的五年级学生有点难,因此,教师在开始训练时,可以降低难度,如采用填空等帮助学生试着复述课文。如5a unit4学完课文后,我可以出示一些填空题:it’s the 10:30.masks.长此以往,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2.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小学生在英语课中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表演中,他们犹如身临其境,按各自的身份灵活运用交际用语,充分展现该话题的魅力。如:5a unit 4学完课文后,我就安排小组表演对话,同学们大方的动作,夸张的神情,流利的语言给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与写作相结合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的、整体的发展。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任何一项能力的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阅读只是一种语言输入,最终应该形成语言输出。而说和写就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如在5a unit 2学生介绍完自己的房间后,就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刚才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五、以积极评价为依托,提高阅读兴趣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阅读是一个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太成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课堂上,教师可以用“goodjob!” “welldone!” “excellent!”等学生喜欢的语言来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表现,也可以进行班级评比,如“阅读之星”“课外知识能手”“小小故事家”等。学生也能参与评
价,可以进行同桌互评、小组评价等,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只要我们坚持进步就是成绩,有兴趣就是进步的理念,把学校、家庭、老师和学生联合起来,实行多元化、多途径的评价,就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悦读”的目标。
第二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邮编:413000 详细单位:修山镇花桥港小学 姓名:钟文武 职务:教师 职称:待定 联系电话:*** 详细地址: 桃江县建设东路9号
在教学过程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体现的核心理念。而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过程。
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获取知识。
一、学生学情分析要落在“实”处
对学生的分析不外乎4个阶段:学期初学情分析、课堂学情分析学期末学情分析。学期初学情分析
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教师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
课前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就是教师通常所做的学情分析。教学论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准备性、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的。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应达到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以决定先要复习哪些学过的内容,选择何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
课中学情分析
课中学情分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好操作的一个内容,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判断、分析,并及时作出回应,这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直接相关。在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1)提问分析学情
由于课堂学情分析有明显的即时性,学生带给教师的信息经常在教师还没有办法作出分析处理时便一闪而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有意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主动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2)田野表格记录分析学情
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那样积极主动地分析学情之外,对那些一闪即逝,无法或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学生信息该何时进行分析处理呢?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研究是一种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田野研究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课堂就是的田野,教师就是耕作者,最方便去真实地进行课堂学情记录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在课中分析时变被动为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了解,从而帮助教师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也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一般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作业分析、测验等来实现。课后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反思是非 的有效性,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1)实验材料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做法是: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2)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3)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4)日常器具的利用在课外做实验是教学的必要补充: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在课处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
2.实验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科学中实验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究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头脑想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充分发挥实验的“发展”功能。例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第二个实验是让学生能看到或感觉到热的传递方向,根据书上设计是要准备两个铁架台中间拉一根铁丝,然后在铁丝上由学生粘火柴棒进行实验。老师在教学时就可对材料进行了处理。利用以前学具袋里的材料,把实验中的铁丝换成了铜棒,因为铜棒较粗夹在一个铁架台上就行了,而且火柴棒粘上去也更为方便,也不影响实验效果。另外,学生对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还会有他们的自己的创造。在交流实验方案时,有在金属棒上涂上凡士林的,有在金属棒上涂上蜡烛油的。基于这点,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了多种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超市式”材料区:有涂了蜡的金属棒、涂了凡士林的金属棒、没涂任何东西的金属棒等。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取实验材料,学生在选取材料时必须仔细认真地考虑各种因素,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手段运用要落在“实”处 1.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要实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时,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指出用力点、支点、阻力点,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师的许多讲解时间,而且让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有许多教师认为课件做得越华丽越漂亮就是一个好课件,实际上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降低了一节课的效率。例如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过滥的现象。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一课件展示,放大镜下各种昆虫的图案:蝴蝶、蝗虫、蝇、蟋蟀等。学生一边看一边叫:真漂亮啊!这时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抢着回答:我看到了蝴蝶美丽的翅膀,蝗虫的大腿„„这些情境创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科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
第三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时间贪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因此,我们要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上产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学,注重合作意识,注重基础的训练,优化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学能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而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忙于工作,农忙时可能连孩子吃饭都顾不上,无暇监督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情况,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来说,数学知识是基础,是为他们在小学高年级以至初高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农村,不少家庭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是薄弱的:学生入学年龄大,没有经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不重视。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农村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到高年级时学习成绩跟不上,辍学等严重后果。
我曾经咨询过一位老教师,在她教过的学生中有这样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入学时的年龄是9岁,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在身边。只有姥姥一个人照顾她。入学前没有接受过幼儿园、学前班等正规的学前教育。连最基本的数数都不会,更不要谈什么学习方法了。入学后,她总是“高人一等”,个子高,年龄大,考试的不及格次数高,同学们都笑话她笨。到了三四年级时,才勉强学会了乘法口诀,但是,因为在一、二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她已经无法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成绩只能徘徊在末尾,她更加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到了小学毕业之后,当别的同学都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中学的校门,她却早已辍学在家了。
这个不幸的例子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挥主体作用,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研究。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自主学习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实现学习中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不会学习,不会预习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要求他们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学习,达到熟悉内容的目的。遇到自己不懂之处,作上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掌握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以便领会理解复杂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培养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这是教师要及时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要求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要抓住重点做笔记。在课堂上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复习和巩固。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节课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要将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掉,不要将问题留过夜,保证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而是要学生真正的弄懂数学。首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数学的心理,向他们灌输数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然后在练习和作业上,以学生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求让他们去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2)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3)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教材编排了一些数学游戏,在教材的启发下,我多次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如教学“猜数”,我先在卡片上写上45,然后告诉大家:“我写的数个位上是6前面的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1,猜猜我写的数是几?”这样的游戏丰富多彩,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
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课本就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学具来帮助学习。学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趣味。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做抽牌比大小游戏,我们常常活动一节课,课中,学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题,练了多少比大小,这比让他们单纯做题有趣也有效得多。
三、提高家长的教育合作意识
由于生长在农村,加上农活教多,所以多数家长没有受到太多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不强,他们送子女读书,诚然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但他们却没能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实质上的促进作用。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便完全交付给学校与老师,孩子学习好,他们无话可说,可要是成绩差,他们不是帮孩子找原因想办法,而是轻则骂,重则打,全然不顾幼小的心灵是否受到伤害。孩子常常
感到无助,于是便破罐子破摔,从而更加厌恶学习。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无所谓,他们只是想让孩子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等稍稍大一些便让其回家做农活。有的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任其自然。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应对家长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关乎孩子的未来,让他们明白即使以后孩子做农活也要有知识,鼓励他们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将来主动参与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一股必要的辅导力量。
四、加强教师的继教力度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在农村教师一般没有或很少接受教科研方式方法培训。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经验并进行理性升华,不了解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教学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在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表现出对教材理解不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置可否,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显得尤为欠缺,当课堂开放后,面对因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丰富、思考问题方式方法多样而带来的课堂活跃,一些教师显得束手无策。在指导学生探究时,教师任由学生的思维随意驰骋而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不会的仍然不会,不懂的始终不懂。所以要加大教师的继教力度,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要强。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数学,在日常教学中要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更要对学生负责。能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以简洁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因而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实践出发、从生活出发,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形象化具体化,是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了解知识点。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数学课要上的精彩有效,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听课,而不是被迫听课。为了使学生赋有兴趣的听讲,教师教学精彩,一定要做到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完全掌握与了解知识点后,能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循环反复中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带着兴趣与好奇深入学习数学。因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浅显易懂并且富有
生活情结结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课堂上,我们总以”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其实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老师“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中理解与丰富。
一、倾听应该真诚真实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但留心观察课堂,可以见到许多关于倾听的生命元素流失的状态。
1.心不在焉。课堂上,老师提问时,许多学生举手,被点名回答的同学昂起胸脯很兴奋地说着。可是老师一会儿眼睛紧盯着书本,一会儿目光游移不定,一会儿忙着板书,或者,在学生回答的中间含含糊糊的发出一些“奥、啊“的言辞敷衍了事。有些连学生说完了没有都不甚了了。等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准备,轻描淡写的将刚才问题的答案说一遍,就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至于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被不知不觉的遗忘了。
2.拦腰截断,由于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动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在潜意识深处,要让学生能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回答问题。单处分时做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否则很难如老师所愿。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教师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他们常常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的话语,很少去注意学生是否显得不安与不自在。
3.断章取义,自作解人。一位老师在上《幸福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导读要求:学习这篇课文,想想,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当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幸福是什么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的说学习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和朋友在一起感到好幸福:
诸如此类的倾听,在课堂上层出不穷,他使我们课堂生活的魅力与吸引力日渐衰减。所以老师在聆听时,应该知道何时保持沉默,何处应该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提出一个问题,以便让双方分享的思想和感情的意义更加明了。
二、倾听应该尊重学生
从知识的占有量来看,学生的储备可能会有不足,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发问,有时听起来会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作为老师,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就会让学生获得信心与鼓励,这方面,于漪老师的课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于漪老师有一次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
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问道“课文中说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起来,提问的学生也后悔自己提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漪老师见状,微笑地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谁能说说这里面的奥妙?”于老师这么一问,课堂上一下子沉寂起来,大家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许多。”另一个学生说:“其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于老师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时,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仅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今天这个知识的获得,应感谢谁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同学身上,这个学生也如释重负,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层次较低的问题,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混乱,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提问的那个学生而言,自尊心、上进心必然受到伤害,很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问题了,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看起来幼稚的问题,也能够不讽刺,不嘲笑,化腐朽为神奇,变幼稚为有益,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尊重他人的教育。
三、倾听应该善于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如果只是充当一般的旁听者,或者在参与学生的对话是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都有道理的现象,就会使学生因缺乏对教材文本的解
读,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造成教学场面虽“十分热闹”但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倾听的实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生成性教学的种种前提条件,没有认真备好课就走上讲台,因而对学生的发言无法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而有意回避,让学生自由漫谈而有意不进行引导。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或是沉静中的回味、思索。
倾听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还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它是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凭借,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体验到生命的被关注、被理解和被尊重;教师在倾听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师生在倾听中实现着成人与孩子的教学相长。
第四篇:农村小学英语兴趣教学
农村小学英语兴趣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目前农村小学英语的开设更是体现了这一点,英语课已成为了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环境的欠佳,又外加之他们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学好英语则成了一项长久而困难的工作。
那么要怎样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一、树立信心,引发兴趣
做任何事,没有信心都是空谈。小学阶段由于学生都是刚刚接触英语,他们对英语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在考虑到这一点的同时,还应看到,与城市小孩相比,农村小学生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他们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因此,教师在认清这两点后,就应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下,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自然的信心就增长了,也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在平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和朋友、老师进行会话。要让学生树立敢于开口说的信心,敢说,敢练,然后再逐步实现由部分使用英语到使用英语的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更应积极地与学生一起操练,走在校园与学生碰面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与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多使用英语,让小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多为学生提供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使他们在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灵活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上最积极重要的因素。”儿童的自律意识、恒心、耐心和自学性相对较弱,只有他们认为有趣的东西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在教学时,教师可融要教学的英语知识于游戏、儿歌、歌谣、话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儿歌的运用,让教学变得容易,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了。通过儿歌的学习,好的学生又提起了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一般学生乐意学的愿望。
三、巧创情境,诱发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教师要想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结合这点,教师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以求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比如,小学生都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英文读法时,就可以把这些动物制成头饰,上课时教师就带着头饰走进教师,直接用英语说:“Hello!I am a(panda).”接着让学生一起读这个动物的单词,教几遍之后就让学生自己上来戴起小熊猫的头饰说“Hello!I am a panda.”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会提高,也会争着上台表演。以后学其他动物就可以让几个学生同时戴着头饰互相问好。比如说:“Hello!I am a cat.” “ Hello!I am a monkey.”还可以加上平时的问候语“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等等。另外,还可让学生作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让其他的学生来猜是什么动物。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快,还记得牢,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更会情绪高涨,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就可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觉得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让他们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学习。
四、融洽师生关系,强化兴趣
古语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和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在融洽的师生的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差生,对他们加以个别辅导。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正面引导,对他们要有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差生,使差生感受到周围的师生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全班师生关系融洽,将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最优化。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强制的学习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积极快乐的英语学习,学生的语言能力才会大幅度提高,才有余地谈论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这也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的义务。
第五篇: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清源镇中心校六合小学
农村虽然有不少学生拥有美术天赋,但往往因为所在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得不到正常的美术教育,一些农村薄弱小学的美术课堂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课。但农村的孩子渴望美术老师!其实喜欢美术的农村孩子很多,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连一位专业的美术老师也没有。为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
一、我们要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就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优势(处处发现资源美:山水田园,小桥流水人家,田野绿色蔬菜)开展美术教学。认识到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有效性,美术教师做个有“心”人很重要。留心、细心,处处发现资源美;关心、耐心,提供学具助发展;恒心与爱心,教学协作勤指导。不但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使农村儿童参与到美术实践,获得一定的美术素养,促进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我校就地取材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
1.树叶贴画造型教学。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课前可引导学生按要求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旧书里面压平,阴干备用。上美术课时先让学生备好剪刀、胶水等,然后指导学生在图画纸上勾画草图,再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摆后粘贴成画。
2.麦秆造型教学。春天,金黄的小麦丰收了。农村学生总喜欢玩,他们把麦秆当吹管,吹出各种悠扬动听的乐曲,模仿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叫声。其实,美术课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这种兴趣。教师可预先安排学生每人带一小把麦秆。在美术课上先让他们修剪整齐,然后像树叶贴画那样指导学生拼、摆、贴,连成各种图案。
3.布贴造型教学。布贴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极广的民间刺绣的贴补工艺。而作为画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它又给人一种崭新的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花样日益繁多。为此,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扮亮教室、居所。
4.刨花贴造型教学。农村家庭制作家具后会有很多的刨花,我们可以收集起来贴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先选长条平整的刨花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擦干、着色并压平,接着构图(想好你要贴一幅什么图画),最后剪刨花并粘贴。若能用精美的画框装裱起来,效果更佳。
此外,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吹塑纸、瓷砖、易拉罐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资源在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真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要当好农村美术老师,就要做到让农村孩子和家长们“走出农村”了解日新月异的当前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的进化也越来越完善,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孩子,对美术没有任何概念、兴趣,首先要激发这些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作为美术老师衣着要比较前沿、整洁,发型美丽、大方,从视觉上冲击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认为学过美术的就是品位高;向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得意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有要是我也能画出这样的画儿就好了的感叹,并及时予以鼓励),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实际训练中,组织不同的学生练习不同难度的绘画部分,以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我们正确看待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设备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便利,实物投影仪可以放大所需的图片,多功能设备可以制作视听效果极佳的画面。因此当我们的农村教师看完城里教师运用先进设备上的一节节精美的美术课后,误认为农村美术教学与城市美术教学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农村孩子没有城市孩子会画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不得不承认先进的教学设备促进和改善了我们的教学。但先进的教学设备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没有这些设备是否就会影响教学呢?我想不会。凡高、毕加索、达•芬奇难道是先进的教学设备教育的结果吗?不是。其实要教好学生,无论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关键在于我们美术教师。我们美术教师要懂得美术教育,要知道怎样帮助学生懂得美,表现美。
任何一个农村美术教师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不能因为学校不重视美术,学校缺乏应有的设施设备而自己忽视美术教学,甚至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合理的借口。我们应该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寻找素材,自制教具教好美术。就像有的学校利用当地黄土,引导学生进行泥塑,并组织美术教师进行泥塑教学观摩。现在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发达,但他们也是家家户户有电视,那些精美的画面,学生电视上见得多了。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学生进城领略城市的风光与繁华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教学设备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重要的还是要切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寻找到他们的能力能够承受的教学方法。
总之,每一名农村美术教师,都要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把美传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传播到农村的每个角落。改变农村美术教学是每个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