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五篇

时间:2019-05-14 11:0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

第一篇: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

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

第一章 总则 鉴于:

山东省某市人民政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加快某区域(下称该区域)的发展,推动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公用事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进入该区域的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拟以BOT模式建设该区域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以委托代建方式建设该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并鼓励投资建设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

某开发有限公司系具有良好的项目融资能力和开发能力的专业公司,愿以BOT模式投资建设该区域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以代建方式建设该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并投资建设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和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参照建设部印发的城市供水、管道燃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城镇供热等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结合该区域的具体情况,某市人民政府采取直接委托的方式确定由某开发有限公司以BOT模式建设该区域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以代建方式建设该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并投资建设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

双方于200 年 月在山东省某市签署本协议。

第一条协议双方:

甲方:某市人民政府(下称甲方)乙方: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乙方)

第二条甲、乙双方签订并付诸履行本协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中国法律;

2公开、公平、公正;

3符合该区域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

第二章定义与解释

第三条本协议中下列名词或术语的含义遵从本章定义的意义或解释:

1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协议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2法律:指所有适用的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政府部门颁布的所有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其他强制性要求。

3本协议:指甲方与乙方之间签订的本协议,包括附件和附图;甲方和甲方授权的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下称甲方授权机构)与乙方和乙方设立的项目公司(以下合称乙方)签订的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和分项目代建协议,包括附件和

日后可能签订的上述协议之补充、修改协议及附件和附图。上述每一文件均被视为并入本协议。

4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本协议双方认可的BOT模式是指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通过本协议及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予乙方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配套费及其他费用或者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经营期限届满时,该设施全部移交给甲方。本协议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包括: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

5委托代建: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本协议双方认可的委托代建方式是指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通过本协议及分项目代建协议,委托乙方融资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配套费及其他费用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甲方。本协议以委托代建方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包括:土地平整、路网建设、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

6某区域:指原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地域。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该区域位于某市东南部,起步区面积4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

7基础设施:指为该区域内的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其他各项建设而进行的土地平整、路网建设、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

8土地平整:指根据该区域用地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土地平整。

9路网建设:指根据该区域道路交通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道路建设。

10广场建设:指根据该区域绿地和景观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公共休闲广场建设。

11公园建设:指根据该区域绿地和景观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公共休闲场所建设。

12防洪工程:指根据该区域防洪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而建设的防洪工程设施。13消防工程:指根据该区域消防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而建设的消防工程设施。14供水工程:指根据该区域给水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以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该区域用户的生产、生活及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的工程设施。

15供气工程:指根据该区域燃气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以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供给该区域工业生产、商业经营和民用生活等用户使用的天然气的工程设施。16集中供热工程:指根据该区域供热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从热源通过热力管网向该区域用户提供热水和工业用汽的工程设施。

17雨水及污水处理工程:指根据该区域排水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项目接收点的工程设施。

18垃圾处理工程:指根据该区域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所建设的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废物箱、公共厕所等设施。

19公共客运交通:指根据该区域的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而建设的公共客运设施,以及公共客运业务和客运、货运出租汽车业务。

20特许经营权:指本协议中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授予乙方(特许经营权受让方)

并收取费用的权利。在特许经营期和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特许经营权受让方独自占有该经营权利。

21生效日:指双方约定的本协议生效的日期。

22特许经营期:指从项目竣工投用之日开始的30年期间(建设期不包括在内)。23特许经营区域范围:指本协议所指的某区域范围,近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24特许经营期续展:特许经营权届满,由特许经营权受让方申请并经过法定审批程序获得的特许经营权延期。

25合理利润:指依据当期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及有利于特许经营业务长期良性发展而衡量的利润率水平。

26初设概算:指乙方根据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按现行相关定额及建设工程概算编制方法要求编制,并经甲方备案的工程概算总投资。27违约:违反本协议条款的行为。

28不可抗力:指在签订本协议时不能合理预见的、不能克服和不能避免的事件或情形。以满足上述条件为前提,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

(1)雷电、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水灾、暴雨、台风、龙卷风或旱灾;(2)流行病、瘟疫;

(3)战争行为、入侵、武装冲突或外敌行为、封锁或军事力量的使用,**或恐怖行为;

(4)全国性、地区性、城市性或行业性罢工;

(5)由于不能归因于甲、乙双方的原因引起的建设项目中断;

(6)由于不能归因于甲、乙双方的原因造成的环境恶化或资源供应不足。29日、月、季度、年:均指公历的日、月份、季度和年。30建设期:指从双方约定的开工日至最终完工日的期间。31运营期:指从开始运营日至移交日的期间。

32移交:指乙方根据本协议的规定向甲方或其指定机构移交工程。

33移交日:指特许经营期届满或者委托代建期届满之日(适用于本协议届满终止)或根据本协议的规定确定的移交日期(适用于本协议提前终止)。

34批准:指乙方为履行本协议需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许可、执照、同意、批准、核准或备案。

35法律变更:指中国立法机关或政府部门颁布、修订、修改、废除、变更和解释的任何法律;或者甲方的任何上级政府部门在本协议签署日之后修改任何批准的重要条件或增加任何重要的额外条件,并且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导致:(1)适用于乙方或由乙方承担的税收、税收优惠或关税发生任何变化;

(2)对建设项目的融资(包括有关外汇兑换和汇出)、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的要求发生任何变化。

36项目公司:指乙方为履行本协议而设立的“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及为了实施各分项目而分设的市政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水处理公司、环卫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若干项目公司,以下合称乙方。37开发前地价:该区域内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前期工作费、县级政府收取的部分土地出让金和契税。

38基础设施配套后出让地价:开发前的地价及利息、县级以上政府(含县级政

39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由甲方收取的用于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及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及回报。此项收费全部用于支持乙方建设该区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项目。

第三章协议的应用

第四条双方同意,本协议是乙方在协议有效期内进行项目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的依据之一,也是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按照本协议对乙方的经营行为实施监管、提供服务的依据之一。

第五条 本协议并不构成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合营或合伙关系。

第六条 本协议并不限制或以其他方式影响甲方行使其法定权力。第七条 甲方声明和保证:

1甲方有权管理该区域,有权签署本协议,并可以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各项义务;

2甲方保证在不影响该区域开发进度的情况下获得为履行本协议所需要的所有批准文件;

3如果甲方在此所做的声明被证实在做出时存在实质方面的不属实,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第八条 乙方声明和保证:

1乙方是依据中国法律正式成立的企业法人,具有签署和履行本协议、各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和委托代建协议的法人资格和权利; 2乙方已获得为签署本协议所需的所有批准文件;

3如果乙方在此所做的声明被证实在做出时存在实质方面的不属实,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第九条本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约定实行特许经营的项目,其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乙方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不受该特许经营期限的限制)。如果出现下述情形影响到本协议的执行,有关项目的进度日期应相应延长,同时,甲方应选择支付补偿金,或调整乙方的收费价格,或相应延长特许经营期: 1不可抗力事件;

2因甲方违约而造成延误;

3在项目建设用地上发现考古文物、化石、古墓及遗址、艺术历史遗物及具有考古学、地质学和历史意义的任何其他物品。

第十条 本协议规定的地域范围需要拓展时,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修改本协议相应条款或签订补充条款后实施。第十一条在特许经营期间,甲方承诺不将上述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第三方或无故终止特许经营权,并承诺不无故减少乙方特许经营权的范围或妨碍特许经营权的实施。确需调整乙方特许经营权范围时,应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修改本协议相应条款或签订补充条款后实施。

第四章前期工作

第十二条甲方在本协议生效后,按照以下约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前期工作:

鉴于该区域招商引资的现状,双方近期规划的10平方公里的区域按以下约定进行开发建设:

(1)第一期为某公路以西5平方公里。甲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完成该区域内的4000亩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和对农民的补偿工作,并向乙方提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等项目建设的土地;其余3500亩土地在2006年年底前完成补偿工作并提供给乙方开发建设。(2)第二期为某公路以东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鉴于已有第三方投资者于本协议签订前与甲方签订了开发该区域协议的现状,甲方有义务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协调第三方投资者服从乙方所设定的条件和规划。如其未能符合乙方的条件和规划,甲方在与第三方投资者解除协议后,由乙方按上述第一期方式独立完成。

2负责该规划面积内的征地和补偿工作(远期规划区域的开发时间及进度由双方协商确定)。在本协议生效后,该区域内不再形成新的地上附着物。3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该区域建设控制性规划,但须经乙方同意。4负责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三条该区域内的开发前地价每亩不超过15万元(币种均为人民币,下同)。本地价特指某公路以西的5平方公里土地;某公路以东的5平方公里土地若交给乙方按照本协议建设时,除1500亩种植园的补偿价格和村庄搬迁的补偿价格外,其余土地的地价仍按本协议约定的价格执行。

该地价款由乙方暂借给甲方。借款时间为:在甲方与乙方签署本协议后,按照甲方征地进度,乙方先借给甲方拟征地面积40的补偿款,12个月内再借给甲方已征地面积30的补偿款,24个月内再借给甲方已征地面积剩余的补偿款。

该款按以下时间偿还给乙方:在已征地块出让、出租给投资人后3日内,甲方应将该地块征地时所借乙方的地价款(按10‰的月息计息)一次性偿还给乙方。

第十四条 乙方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应完成以下前期工作:

1注册成立“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并根据各分项目情况分设市政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水处理公司、环卫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若干项目公司,负责本协议及各分项目的实施事宜。

2依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编制该区域的建设详规,并提出初设概算报甲方备案后实施。

3根据前期工作进度和本协议的约定,及时向甲方拨付土地补偿款的借款。

第五章 项目公司

第十五条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乙方注册成立“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负责实施本协议项下应由乙方实施的工作。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本协议项下由乙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全部移交给该公司。

根据各分项目情况,乙方或“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可以分设市政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水处理公司、环卫公司、房地产公司

具体负责各分项目的实施事宜。项目公司通过自身的融资、建设行为,拥有项目设施资产的所有权。

第十六条甲方不干预乙方及乙方设立的项目公司的股东变更、日常经营和内部管理事务。乙方应主动向甲方通报股东变更的情况,以避免甲方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失。

甲方支持乙方设立的项目公司通过上市、银团贷款等方式在境内外募集建设资金。

第十七条甲方负责办理或协助乙方办理政府有关部门要求的各种与本项目有关的批准并保持批准有效。甲方保证入驻该区域的投资项目从接到投资人合格的申报文件到批准开工建设时间不超过3个月。

第十八条乙方享受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已制订公布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和扶持政策(见附件15),各项优惠政策在优惠期内保持不变;上级政府部门或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时,按新政策执行。

第六章 招商引资

第十九条乙方为该区域的招商主体。在该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乙方依据甲方确定的该区域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自主招商引资;甲方应予以配合,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为投资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第二十条 甲方安排乙方人员参加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和政务办公中心的有关工作,并出任招商局副局长一职,其薪酬由乙方负担。

第七章 公益性基础设施

第二十一条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甲方授权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与乙方签订土地平整及建设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委托代建协议。

各分项目的设计标准、建设期、竣工验收办法、移交程序等具体事项,由甲、乙双方在分项目委托代建协议中予以确定。

第二十二条乙方按照各分项目委托代建协议约定的开工日期和建设期,融资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甲方,并由甲方负责管理、维护。

甲方可以委托乙方代为管理、维护上述设施。管理、维护、收费等事项,由甲方授权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与乙方另行签订委托协议。

第二十三条 甲方采用划拨形式向乙方提供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项

第八章 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

第二十四条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甲方授权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与乙方签订供水、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协议。

各分项目的设计标准、建设期、竣工验收办法、运营与维护、收费、移交程序等具体事项,由甲、乙双方在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予以确定。

第二十五条 乙方按照各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开工日期和建设期,融资进行建设。

各分项目的特许经营期为自项目竣工投用之日起的30年。乙方的特许经营权在整个特许经营期内始终持续有效。

第二十六条甲方以划拨形式向乙方提供供水、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设施的建设用地,并确保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占性地使用该土地。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为30年(与各分项目特许经营期一致)。无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该部分用地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十七条特许经营期届满,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协议第十三章的约定办理设施的移交手续。

第九章 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及居住和办公用房

第二十八条为了保证该区域不同功能区的合理划分、统一布局,以及对乙方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给予合理的补偿,该区域内的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等由乙方按照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投资建设,依法向甲方申请使用土地,申领规划许可证、开工许可证等。

第二十九条 甲方以出让形式向乙方提供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甲方承诺不将上述用地的使用权出让、出租给其他第三方。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挂牌拍卖等方式出让、出租上述用地的,乙方有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第三十条乙方投资建设的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的所有权归乙方,乙方可以出售(预售)、出租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

第十章 补偿及收费

按以下方式进行投资补偿:

1在该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后出让地价之中,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向取得该区域土地使用权的投资人一次性收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并向投资人出具收据。此项收费全部用于支持乙方建设该区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项目。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应在所收款项到帐后2日内转付给乙方。

2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收费标准,由甲、乙双方按照乙方的投入成本、合理利润及承担风险情况进行核定,并向投资人公布。

3投资人未交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不得为其办理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手续。

乙方为建设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而取得土地使用权时,不交纳上述配套费。

4在引进项目过程中,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承诺减免投资人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所承诺减免的部分由甲方负担。

5乙方派员参加甲方收费机构的工作,其薪酬由乙方负责。

第三十二条乙方在完成和提供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设施服务时,在30年的特许经营期内有权按照政府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向用户进行收费。

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定确定或调整乙方的收费标准时,甲方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或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意见。

第三十三条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经营成本进行监管,并对乙方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

非乙方原因导致乙方每一项目的资本性支出增加30万元或收益性支出每年增加10万元时,乙方可提出收费标准调整申请。甲方核实后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或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意见或者适当延长乙方的特许经营期限。

第十一章特许经营项目的运营与维护

第三十四条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独家向该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各分项目基础设施服务,合法经营并取得合理回报;

2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保障该区域内各分项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根据法律和本协议的要求满足用户对各分项目基础设施的服务需求; 4法律和本协议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在特许经营期内,甲方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对乙方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监督检查;

2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各项服务标准和近、远期目标;

3在该区域设立政务办公中心等政府机构,为招商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 4受理用户对乙方的投诉;

5维护乙方特许经营权的完整;

6法律和本协议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六条乙方应制定各分项目经营计划,并经甲方授权机构备案。

保养和维护,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三十八条在特许经营期内,如乙方需要改装、拆除、迁移或新建各分项目主要设施时,应经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的批准,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三十九条乙方有权就甲方或甲方的上级政府部门增加的合理成本向甲方提出补偿要求,甲方应选择支付补偿金,或调整乙方收费标准,或延长特许经营期限给予补偿。

第十二章特许经营权的终止与变更

第四十条特许经营届满,甲方授予乙方的特许经营权终止。

甲方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时,同等条件下,乙方有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优先权。第四十一条特许经营期限可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续展;同等条件下,乙方有续展优先权。

特许经营期限获得续展的,本协议效力覆及续展期间。第四十二条特许经营权终止日依照下列各情况而定:

1特许经营权因特许经营期届满而终止的,特许经营权终止日为特许经营期届满日;

2特许经营权因本协议规定的特许经营权终止情况的出现而终止的,该情况发生日为特许经营权终止日;

3因本协议解除而引起特许经营权终止的,引起协议解除的情况发生日或做出解除协议的决定日为特许经营权终止日。

第四十三条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且在收到甲方通知后90日内未纠正的,甲方有权通知乙方,提前终止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 1因该项目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2该项目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该区域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3乙方放弃该项目建设的;

4严重违反本协议或法律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拟提前终止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时,应向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提出申请。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90日内做出答复。在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同意提前终止协议前,乙方必须保证该项目的正常经营与服务。

第四十五条在特许经营期内,如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严重违反本协议或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且在收到乙方通知后90日内未纠正,乙方有权通知甲方提前终止本协议或该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第四十六条为安排项目融资,乙方有权依法以其在本协议及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权利向贷款人提供担保,并且为贷款人的权利和利益在土地使用权、设施等资产和权利上(含项目收费权)设抵押、质押、留置权或担保权益。但此类抵押、质押、担保权益设置均须取得甲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不合理地拒绝同意。此类抵押、质押、担保权益的期限不得超过该项目特许经营期限。

乙方以本协议及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权利提供担保所获得的贷款必须用于该区域的建设。

第十三章 特许经营权终止后的资产处置

乙方在移交日应向甲方或其指定机构移交其全部固定资产、权利、文件及档案。乙方在未正式完成交接前,应善意履行看守职责,保障正常生产和服务。

第四十八条在特许经营期未届满前,因法律变更、政府征收、不可抗力、一方违约等而提前终止特许经营权的,甲方应与乙方协商补偿事宜,补偿价格以双方共同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乙方移交的资产、权利所做评估的评估值及乙方剩余年份的预期利润为基准,公平合理地确定补偿金额或标准。

第四十九条在特许经营期届满之前不早于24个月,乙方应对项目主要设施进行一次最后恢复性大修,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营。

第十四章违约与赔偿

第五十条除本协议另有规定外,当协议一方发生违反本协议的行为而使非违约方遭受任何损害、损失、增加支出或承担额外责任,非违约方有权获得赔偿,该项赔偿由违约方支付。

上款所述赔偿不应超过违约方在签订本协议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害、损失、支出或责任。

如果违反本协议是由于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则甲方和乙方对此种违反均不承担责任。

第五十一条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如因甲方(含甲方上级政府部门)决策等因素,造成该区域内的全部或部分农用地无法转为建设用地的,或者投资人的项目符合进入该区域的条件但甲方无法办理征地手续的,视为甲方违约。甲方应在上述情形发生时按该地块的综合地价(包括所借乙方的地价款、利息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等)向乙方给予补偿。

第五十二条乙方在该区域建设各个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双方约定的开工日期和建设期并根据招商情况进行施工。如投资人到位而乙方配套设施建设期比计划超过两年以上,造成土地闲置的,甲方有权收回该项目用地,并有权把收回的土地另行出让给他人。乙方在该土地上的投入款,由新的受让人按70给予补偿。第五十三条非违约方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违反本协议引起的损失,并有权从违约方获得为谋求减轻和减少损失而发生的任何合理费用。如果非违约方未能采取上款所述措施,违约方可请求从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应能够减轻或减少的损失金额。

第五十四条如果损失是部分由于非违约方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的,或产生于应由非违约方承担风险的另一事件,则应从赔偿的数额中扣除这些因素造成的损失。第五十五条乙方应充分吸收外来投资进行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符合该区域的总体规划要求。在不能吸收外来投资的情况下,乙方应由本公司进行投资,以确保总体规划的实现。

第十五章 文件

第五十六条双方对获取的有关本协议的所有资料和文件应当保密。保密期至本协议届满或终止之日。

第五十七条对以下情形,上条不适用:

1已经公布的或按本协议可以其他方式公开取得的信息; 2一方以不违反保密义务的方式已经取得的信息;

以不违反保密义务的方式从第三方取得的信息; 4按照适用法律要求披露的信息;

5向己方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等披露的信息; 6为履行一方在本协议项下义务而披露的行为。

第十六章 不可抗力和法律变更

第五十八条由于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其义务时,任一方可中止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在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发生前已发生的应付且未付义务除外)。

如果甲方或乙方按照上款中止履行义务,其必须在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结束后尽快恢复履行这些义务。

第五十九条声称受到不可抗力或法律变更影响的一方,必须在知道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发生之后尽可能立即书面通知另一方,并详细描述有关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的发生和可能对该方履行在本协议项下义务产生的影响和预计影响结束的时间,同时提供另一方可能合理要求的任何其他信息。第六十条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任一方必须各自承担由于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支出和费用。

第六十一条受到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或法律变更的一方,必须尽合理的努力减少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的影响,包括:

1根据合理判断采取适当措施并为此支付合理的金额;

2与另一方协商制定并实施补救计划及合理的替代措施以消除不可抗力的影响,并确定为减少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带来的损失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3在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结束之后必须尽快恢复履行本协议义务。第六十二条如果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严重影响一方按本协议履行义务,或继续履行将给一方造成重大损失时,则甲方和乙方应通过协商决定继续履行本协议的条件或双方同意终止本协议。

第十七章 争议解决

第六十三条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双方代表应至少每半年开会一次,讨论项目建设、运行情况,保证各自的工作在互相满意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第六十四条甲方承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不因甲方领导人员的变更而无故变更、中止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随意解除本协议。

本协议属于民事协议,对于甲方可能在任何司法管辖区主张的其自身、其资产或其收益对诉讼、执行、扣押或其他法律程序享有的主权豁免,甲方同意不主张该等豁免并且在法律允许的最大限度内不可撤销地放弃该等豁免。

乙方同时承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不因乙方领导人员的变更而无故变更、中止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随意解除本协议。

第六十五条双方同意,如在执行本协议时产生争议或歧义,双方应通过协商努力解决这种争议;如不能解决,任何一方应将该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由其根据其届时有效的仲裁规则,在北京进行仲裁。

第十八章 适用法律及标准语言

第六十六条本协议用中文书写,一式10份,双方各执5份。

第六十七条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第十九章 其他

第六十八条本协议的其他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磋商并签订补充协议确定。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章 附件和附图(略)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第二篇: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

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

第一章 总则 鉴于:

山东省某市人民政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加快某区域(下称该区域)的发展,推动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公用事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进入该区域的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拟以BOT模式建设该区域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以委托代建方式建设该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并鼓励投资建设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

某开发有限公司系具有良好的项目融资能力和开发能力的专业公司,愿以BOT模式投资建设该区域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以代建方式建设该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并投资建设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和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参照建设部印发的城市供水、管道燃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城镇供热等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结合该区域的具体情况,某市人民政府采取直接委托的方式确定由某开发有限公司以BOT模式建设该区域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以代建方式建设该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并投资建设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双方于200 年 月在山东省某市签署本协议。第一条协议双方:

甲方:某市人民政府(下称甲方)

乙方: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乙方)

第二条甲、乙双方签订并付诸履行本协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中国法律; 2公开、公平、公正;

3符合该区域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

第二章 定义与解释

第三条本协议中下列名词或术语的含义遵从本章定义的意义或解释:

1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协议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2法律:指所有适用的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政府部门颁布的所有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其他强制性要求。

3本协议:指甲方与乙方之间签订的本协议,包括附件和附图;甲方和甲方授权的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下称甲方授权机构)与乙方和乙方设立的项目公司(以下合称乙方)签订的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和分项目代建协议,包括附件和附图;日后可能签订的上述协议之补充、修改协议及附件和附图。上述每一文件均被视为并入本协议。4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本协议双方认可的BOT模式是指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通过本协议及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予乙方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配套费及其他费用或者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经营期限届满时,该设施全部移交给甲方。本协议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包括: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

5委托代建: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本协议双方认可的委托代建方式是指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通过本协议及分项目代建协议,委托乙方融资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配套费及其他费用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甲方。本协议以委托代建方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包括:土地平整、路网建设、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

6某区域:指原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地域。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该区域位于某市东南部,起步区面积4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7基础设施:指为该区域内的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其他各项建设而进行的土地平整、路网建设、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

8土地平整:指根据该区域用地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土地平整。9路网建设:指根据该区域道路交通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道路建设。

10广场建设:指根据该区域绿地和景观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公共休闲广场建设。11公园建设:指根据该区域绿地和景观规划及详细规划而进行的公共休闲场所建设。12防洪工程:指根据该区域防洪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而建设的防洪工程设施。13消防工程:指根据该区域消防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而建设的消防工程设施。

14供水工程:指根据该区域给水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以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该区域用户的生产、生活及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的工程设施。

15供气工程:指根据该区域燃气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以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供给该区域工业生产、商业经营和民用生活等用户使用的天然气的工程设施。

16集中供热工程:指根据该区域供热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从热源通过热力管网向该区域用户提供热水和工业用汽的工程设施。

17雨水及污水处理工程:指根据该区域排水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项目接收点的工程设施。

18垃圾处理工程:指根据该区域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及详细规划所建设的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废物箱、公共厕所等设施。

19公共客运交通:指根据该区域的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而建设的公共客运设施,以及公共客运业务和客运、货运出租汽车业务。

20特许经营权:指本协议中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授予乙方(特许经营权受让方)的、在特许的经营期限和经营区域范围内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并收取费用的权利。在特许经营期和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特许经营权受让方独自占有该经营权利。21生效日:指双方约定的本协议生效的日期。

22特许经营期:指从项目竣工投用之日开始的30年期间(建设期不包括在内)。

23特许经营区域范围:指本协议所指的某区域范围,近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24特许经营期续展:特许经营权届满,由特许经营权受让方申请并经过法定审批程序获得的特许经营权延期。

25合理利润:指依据当期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及有利于特许经营业务长期良性发展而衡量的利润率水平。

26初设概算:指乙方根据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按现行相关定额及建设工程概算编制方法要求编制,并经甲方备案的工程概算总投资。27违约:违反本协议条款的行为。

28不可抗力:指在签订本协议时不能合理预见的、不能克服和不能避免的事件或情形。以满足上述条件为前提,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

(1)雷电、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水灾、暴雨、台风、龙卷风或旱灾;(2)流行病、瘟疫;

(3)战争行为、入侵、武装冲突或外敌行为、封锁或军事力量的使用,**或恐怖行为;(4)全国性、地区性、城市性或行业性罢工;

(5)由于不能归因于甲、乙双方的原因引起的建设项目中断;

(6)由于不能归因于甲、乙双方的原因造成的环境恶化或资源供应不足。29日、月、季度、年:均指公历的日、月份、季度和年。30建设期:指从双方约定的开工日至最终完工日的期间。31运营期:指从开始运营日至移交日的期间。

32移交:指乙方根据本协议的规定向甲方或其指定机构移交工程。

33移交日:指特许经营期届满或者委托代建期届满之日(适用于本协议届满终止)或根据本协议的规定确定的移交日期(适用于本协议提前终止)。

34批准:指乙方为履行本协议需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许可、执照、同意、批准、核准或备案。

35法律变更:指中国立法机关或政府部门颁布、修订、修改、废除、变更和解释的任何法律;或者甲方的任何上级政府部门在本协议签署日之后修改任何批准的重要条件或增加任何重要的额外条件,并且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导致:

(1)适用于乙方或由乙方承担的税收、税收优惠或关税发生任何变化;(2)对建设项目的融资(包括有关外汇兑换和汇出)、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的要求发生任何变化。

36项目公司:指乙方为履行本协议而设立的“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及为了实施各分项目而分设的市政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水处理公司、环卫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若干项目公司,以下合称乙方。

37开发前地价:该区域内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前期工作费、县级政府收取的部分土地出让金和契税。

38基础设施配套后出让地价:开发前的地价及利息、县级以上政府(含县级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税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

39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由甲方收取的用于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及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及回报。此项收费全部用于支持乙方建设该区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项目。

第三章协议的应用

第四条 双方同意,本协议是乙方在协议有效期内进行项目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的依据之一,也是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按照本协议对乙方的经营行为实施监管、提供服务的依据之一。

第五条 本协议并不构成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合营或合伙关系。第六条 本协议并不限制或以其他方式影响甲方行使其法定权力。第七条 甲方声明和保证:

1甲方有权管理该区域,有权签署本协议,并可以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各项义务;

2甲方保证在不影响该区域开发进度的情况下获得为履行本协议所需要的所有批准文件; 3如果甲方在此所做的声明被证实在做出时存在实质方面的不属实,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第八条 乙方声明和保证:

1乙方是依据中国法律正式成立的企业法人,具有签署和履行本协议、各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和委托代建协议的法人资格和权利;

2乙方已获得为签署本协议所需的所有批准文件;

3如果乙方在此所做的声明被证实在做出时存在实质方面的不属实,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第九条 本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约定实行特许经营的项目,其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乙方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不受该特许经营期限的限制)。

如果出现下述情形影响到本协议的执行,有关项目的进度日期应相应延长,同时,甲方应选择支付补偿金,或调整乙方的收费价格,或相应延长特许经营期: 1不可抗力事件;

2因甲方违约而造成延误;

3在项目建设用地上发现考古文物、化石、古墓及遗址、艺术历史遗物及具有考古学、地质学和历史意义的任何其他物品。

第十条 本协议规定的地域范围需要拓展时,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修改本协议相应条款或签订补充条款后实施。

第十一条 在特许经营期间,甲方承诺不将上述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第三方或无故终止特许经营权,并承诺不无故减少乙方特许经营权的范围或妨碍特许经营权的实施。确需调整乙方特许经营权范围时,应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修改本协议相应条款或签订补充条款后实施。

第四章前期工作

第十二条 甲方在本协议生效后,按照以下约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前期工作:

1鉴于该区域招商引资的现状,双方近期规划的10平方公里的区域按以下约定进行开发建设:(1)第一期为某公路以西5平方公里。甲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完成该区域内的4000亩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和对农民的补偿工作,并向乙方提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和居住、办公用房等项目建设的土地;其余3500亩土地在2006年年底前完成补偿工作并提供给乙方开发建设。

(2)第二期为某公路以东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鉴于已有第三方投资者于本协议签订前与甲方签订了开发该区域协议的现状,甲方有义务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协调第三方投资者服从乙方所设定的条件和规划。如其未能符合乙方的条件和规划,甲方在与第三方投资者解除协议后,由乙方按上述第一期方式独立完成。2负责该规划面积内的征地和补偿工作(远期规划区域的开发时间及进度由双方协商确定)。在本协议生效后,该区域内不再形成新的地上附着物。

3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该区域建设控制性规划,但须经乙方同意。4负责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三条 该区域内的开发前地价每亩不超过15万元(币种均为人民币,下同)。本地价特指某公路以西的5平方公里土地;某公路以东的5平方公里土地若交给乙方按照本协议建设时,除1500亩种植园的补偿价格和村庄搬迁的补偿价格外,其余土地的地价仍按本协议约定的价格执行。

该地价款由乙方暂借给甲方。借款时间为:在甲方与乙方签署本协议后,按照甲方征地进度,乙方先借给甲方拟征地面积40的补偿款,12个月内再借给甲方已征地面积30的补偿款,24个月内再借给甲方已征地面积剩余的补偿款。

该款按以下时间偿还给乙方:在已征地块出让、出租给投资人后3日内,甲方应将该地块征地时所借乙方的地价款(按10‰的月息计息)一次性偿还给乙方。

第十四条 乙方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应完成以下前期工作: 1注册成立“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并根据各分项目情况分设市政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水处理公司、环卫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若干项目公司,负责本协议及各分项目的实施事宜。

2依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编制该区域的建设详规,并提出初设概算报甲方备案后实施。

3根据前期工作进度和本协议的约定,及时向甲方拨付土地补偿款的借款。

第五章 项目公司

第十五条 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乙方注册成立“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负责实施本协议项下应由乙方实施的工作。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本协议项下由乙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全部移交给该公司。

根据各分项目情况,乙方或“山东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可以分设市政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水处理公司、环卫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若干项目公司,具体负责各分项目的实施事宜。项目公司通过自身的融资、建设行为,拥有项目设施资产的所有权。

第十六条 甲方不干预乙方及乙方设立的项目公司的股东变更、日常经营和内部管理事务。乙方应主动向甲方通报股东变更的情况,以避免甲方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失。

甲方支持乙方设立的项目公司通过上市、银团贷款等方式在境内外募集建设资金。

第十七条 甲方负责办理或协助乙方办理政府有关部门要求的各种与本项目有关的批准并保持批准有效。甲方保证入驻该区域的投资项目从接到投资人合格的申报文件到批准开工建设时间不超过3个月。

第十八条 乙方享受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已制订公布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和扶持政策(见附件15),各项优惠政策在优惠期内保持不变;上级政府部门或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时,按新政策执行。

第六章 招商引资

第十九条 乙方为该区域的招商主体。在该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乙方依据甲方确定的该区域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自主招商引资;甲方应予以配合,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为投资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第二十条 甲方安排乙方人员参加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和政务办公中心的有关工作,并出任招商局副局长一职,其薪酬由乙方负担。

第七章 公益性基础设施

第二十一条 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甲方授权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与乙方签订土地平整及建设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委托代建协议。

各分项目的设计标准、建设期、竣工验收办法、移交程序等具体事项,由甲、乙双方在分项目委托代建协议中予以确定。

第二十二条 乙方按照各分项目委托代建协议约定的开工日期和建设期,融资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甲方,并由甲方负责管理、维护。

甲方可以委托乙方代为管理、维护上述设施。管理、维护、收费等事项,由甲方授权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与乙方另行签订委托协议。

第二十三条 甲方采用划拨形式向乙方提供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项目的建设用地。

第八章 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

第二十四条 本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甲方授权该区域开放开发指导委员会与乙方签订供水、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协议。

各分项目的设计标准、建设期、竣工验收办法、运营与维护、收费、移交程序等具体事项,由甲、乙双方在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予以确定。

第二十五条 乙方按照各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开工日期和建设期,融资进行建设。各分项目的特许经营期为自项目竣工投用之日起的30年。乙方的特许经营权在整个特许经营期内始终持续有效。

第二十六条 甲方以划拨形式向乙方提供供水、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设施的建设用地,并确保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占性地使用该土地。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为30年(与各分项目特许经营期一致)。

无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该部分用地用于其他目的。第二十七条特许经营期届满,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协议第十三章的约定办理设施的移交手续。

第九章 商业、文化娱乐、仓储设施及居住和办公用房

第二十八条 为了保证该区域不同功能区的合理划分、统一布局,以及对乙方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给予合理的补偿,该区域内的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等由乙方按照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投资建设,依法向甲方申请使用土地,申领规划许可证、开工许可证等。

第二十九条 甲方以出让形式向乙方提供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甲方承诺不将上述用地的使用权出让、出租给其他第三方。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挂牌拍卖等方式出让、出租上述用地的,乙方有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

第三十条乙方投资建设的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的所有权归乙方,乙方可以出售(预售)、出租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仓储设施、居住和办公用房。第十章 补偿及收费

第三十一条甲方对乙方在该区域内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按以下方式进行投资补偿: 1在该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后出让地价之中,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向取得该区域土地使用权的投资人一次性收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并向投资人出具收据。此项收费全部用于支持乙方建设该区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项目。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应在所收款项到帐后2日内转付给乙方。

2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收费标准,由甲、乙双方按照乙方的投入成本、合理利润及承担风险情况进行核定,并向投资人公布。3投资人未交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不得为其办理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手续。

乙方为建设路网、广场、公园、防洪、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而取得土地使用权时,不交纳上述配套费。

4在引进项目过程中,甲方和甲方授权机构承诺减免投资人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所承诺减免的部分由甲方负担。

5乙方派员参加甲方收费机构的工作,其薪酬由乙方负责。

第三十二条乙方在完成和提供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雨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客运交通等设施服务时,在30年的特许经营期内有权按照政府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向用户进行收费。

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定确定或调整乙方的收费标准时,甲方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或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意见。

第三十三条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经营成本进行监管,并对乙方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

非乙方原因导致乙方每一项目的资本性支出增加30万元或收益性支出每年增加10万元时,乙方可提出收费标准调整申请。甲方核实后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或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意见或者适当延长乙方的特许经营期限。

第十一章 特许经营项目的运营与维护

第三十四条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独家向该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各分项目基础设施服务,合法经营并取得合理回报; 2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保障该区域内各分项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根据法律和本协议的要求满足用户对各分项目基础设施的服务需求; 4法律和本协议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在特许经营期内,甲方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对乙方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监督检查;

2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各项服务标准和近、远期目标;

3在该区域设立政务办公中心等政府机构,为招商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 4受理用户对乙方的投诉; 5维护乙方特许经营权的完整;

6法律和本协议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六条乙方应制定各分项目经营计划,并经甲方授权机构备案。第三十七条乙方应对各分项目主要设施的状况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和维护,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三十八条在特许经营期内,如乙方需要改装、拆除、迁移或新建各分项目主要设施时,应经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的批准,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第三十九条乙方有权就甲方或甲方的上级政府部门增加的合理成本向甲方提出补偿要求,甲方应选择支付补偿金,或调整乙方收费标准,或延长特许经营期限给予补偿。

第十二章 特许经营权的终止与变更

第四十条特许经营届满,甲方授予乙方的特许经营权终止。

甲方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时,同等条件下,乙方有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优先权。第四十一条特许经营期限可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续展;同等条件下,乙方有续展优先权。

特许经营期限获得续展的,本协议效力覆及续展期间。第四十二条特许经营权终止日依照下列各情况而定:

1特许经营权因特许经营期届满而终止的,特许经营权终止日为特许经营期届满日; 2特许经营权因本协议规定的特许经营权终止情况的出现而终止的,该情况发生日为特许经营权终止日;

3因本协议解除而引起特许经营权终止的,引起协议解除的情况发生日或做出解除协议的决定日为特许经营权终止日。

第四十三条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且在收到甲方通知后90日内未纠正的,甲方有权通知乙方,提前终止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 1因该项目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2该项目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该区域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3乙方放弃该项目建设的;

4严重违反本协议或法律禁止的其他行为。第四十四条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拟提前终止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时,应向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提出申请。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90日内做出答复。在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同意提前终止协议前,乙方必须保证该项目的正常经营与服务。第四十五条在特许经营期内,如甲方或甲方授权机构严重违反本协议或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且在收到乙方通知后90日内未纠正,乙方有权通知甲方提前终止本协议或该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

第四十六条为安排项目融资,乙方有权依法以其在本协议及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权利向贷款人提供担保,并且为贷款人的权利和利益在土地使用权、设施等资产和权利上(含项目收费权)设抵押、质押、留置权或担保权益。但此类抵押、质押、担保权益设置均须取得甲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不合理地拒绝同意。此类抵押、质押、担保权益的期限不得超过该项目特许经营期限。

乙方以本协议及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权利提供担保所获得的贷款必须用于该区域的建设。

第十三章 特许经营权终止后的资产处置 第四十七条在特许经营期届满后,乙方在移交日应向甲方或其指定机构移交其全部固定资产、权利、文件及档案。乙方在未正式完成交接前,应善意履行看守职责,保障正常生产和服务。第四十八条在特许经营期未届满前,因法律变更、政府征收、不可抗力、一方违约等而提前终止特许经营权的,甲方应与乙方协商补偿事宜,补偿价格以双方共同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乙方移交的资产、权利所做评估的评估值及乙方剩余年份的预期利润为基准,公平合理地确定补偿金额或标准。

第四十九条在特许经营期届满之前不早于24个月,乙方应对项目主要设施进行一次最后恢复性大修,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营。

第十四 章违约与赔偿

第五十条除本协议另有规定外,当协议一方发生违反本协议的行为而使非违约方遭受任何损害、损失、增加支出或承担额外责任,非违约方有权获得赔偿,该项赔偿由违约方支付。上款所述赔偿不应超过违约方在签订本协议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害、损失、支出或责任。如果违反本协议是由于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则甲方和乙方对此种违反均不承担责任。第五十一条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如因甲方(含甲方上级政府部门)决策等因素,造成该区域内的全部或部分农用地无法转为建设用地的,或者投资人的项目符合进入该区域的条件但甲方无法办理征地手续的,视为甲方违约。甲方应在上述情形发生时按该地块的综合地价(包括所借乙方的地价款、利息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等)向乙方给予补偿。第五十二条乙方在该区域建设各个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双方约定的开工日期和建设期并根据招商情况进行施工。如投资人到位而乙方配套设施建设期比计划超过两年以上,造成土地闲置的,甲方有权收回该项目用地,并有权把收回的土地另行出让给他人。乙方在该土地上的投入款,由新的受让人按70给予补偿。

第五十三条非违约方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违反本协议引起的损失,并有权从违约方获得为谋求减轻和减少损失而发生的任何合理费用。如果非违约方未能采取上款所述措施,违约方可请求从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应能够减轻或减少的损失金额。

第五十四条如果损失是部分由于非违约方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的,或产生于应由非违约方承担风险的另一事件,则应从赔偿的数额中扣除这些因素造成的损失。第五十五条乙方应充分吸收外来投资进行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符合该区域的总体规划要求。在不能吸收外来投资的情况下,乙方应由本公司进行投资,以确保总体规划的实现。

第十五章 文件

第五十六条双方对获取的有关本协议的所有资料和文件应当保密。保密期至本协议届满或终止之日。

第五十七条对以下情形,上条不适用:

1已经公布的或按本协议可以其他方式公开取得的信息; 2一方以不违反保密义务的方式已经取得的信息; 3以不违反保密义务的方式从第三方取得的信息; 4按照适用法律要求披露的信息;

5向己方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等披露的信息; 6为履行一方在本协议项下义务而披露的行为。

第十六章 不可抗力和法律变更

第五十八条由于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其义务时,任一方可中止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在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发生前已发生的应付且未付义务除外)。如果甲方或乙方按照上款中止履行义务,其必须在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结束后尽快恢复履行这些义务。

第五十九条声称受到不可抗力或法律变更影响的一方,必须在知道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发生之后尽可能立即书面通知另一方,并详细描述有关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的发生和可能对该方履行在本协议项下义务产生的影响和预计影响结束的时间,同时提供另一方可能合理要求的任何其他信息。

第六十条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任一方必须各自承担由于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支出和费用。第六十一条受到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或法律变更的一方,必须尽合理的努力减少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的影响,包括:

1根据合理判断采取适当措施并为此支付合理的金额;

2与另一方协商制定并实施补救计划及合理的替代措施以消除不可抗力的影响,并确定为减少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带来的损失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3在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结束之后必须尽快恢复履行本协议义务。

第六十二条如果不可抗力事件或法律变更严重影响一方按本协议履行义务,或继续履行将给一方造成重大损失时,则甲方和乙方应通过协商决定继续履行本协议的条件或双方同意终止本协议。

第十七章 争议解决

第六十三条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双方代表应至少每半年开会一次,讨论项目建设、运行情况,保证各自的工作在互相满意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第六十四条甲方承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不因甲方领导人员的变更而无故变更、中止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随意解除本协议。本协议属于民事协议,对于甲方可能在任何司法管辖区主张的其自身、其资产或其收益对诉讼、执行、扣押或其他法律程序享有的主权豁免,甲方同意不主张该等豁免并且在法律允许的最大限度内不可撤销地放弃该等豁免。

乙方同时承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不因乙方领导人员的变更而无故变更、中止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随意解除本协议。第六十五条双方同意,如在执行本协议时产生争议或歧义,双方应通过协商努力解决这种争议;如不能解决,任何一方应将该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由其根据其届时有效的仲裁规则,在北京进行仲裁。

第十八章 适用法律及标准语言

第六十六条本协议用中文书写,一式10份,双方各执5份。

第六十七条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第十九章 其他

第六十八条本协议的其他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磋商并签订补充协议确定。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章 附件和附图(略)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第三篇:引入BOT投资模式发展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索

关键词: BOT/特许协议/项目公司/西部开发

内容提要: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见效慢等特点,传统的投资方式难以满足西部地区日渐增长的基建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BOT这种先进的投资模式。本文从实证角度剖析了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框架及其各当事方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BOT在西部开发的适用绩效,阐明了适用BOT模式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

一、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框架

BOT,即建设——营运——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这是国际上为了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采取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其运作方式一般是先由政府与私人财团签定特许协议,将原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私人财团,然后由私人财团组建一个项目公司,自筹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并在建成后自行营运取得收益,协议规定的期限届满后,项目公司必须无条件地将项目移交给政府。BOT项目具有融资能力强、自有资本需要量小、投资收益有保障等众多优点,因此备受私人投资者的青睐。BOT投资方式自1984年首创于土耳其以来,很快在世界各地盛行起来,国际上比较著名的BOT项目有澳大利亚悉尼港湾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和英国Dartfold桥等。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基础设施落后而又资金匮乏,急需引入BOT这种远期投资方式以缓解西部建设的燃眉之急,但鉴于BOT在我国方兴未艾,理论与实务界BOT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BOT投资模式的基本法律框架。

BOT投资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当事方包括政府、项目筹建集团、项目公司、国际融资机构、承建商、经营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众多当事方通过签订一系列大小合同来确立、保证和调整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合同也相应构成了BOT投资方式的基本法律框架。

(一)特许协议

特许协议是指BOT运作中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特许私人投资者进行BOT项目建设和经营的协议。特许协议是BOT赖以运行的基础,随后的贷款、工程承包、经营管理、担保等诸多合同均以此协议为依据,因此从合同法意义上说,特许协议是BOT法律关系的主合同,其他合同均为从合同。在实践中,特许协议的签订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政府通过招标、投标、定标,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均较优越的私人投资者,再与之进行谈判,达成特许协议的各项条款;另一种模式则是由投资者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在全面考虑投资者的资质后决定是否批准其申请,待申请获得批准后政府再与项目发起人进行谈判签订特许协议。

(二)财团合股协议

投资巨大、风险系数高是BOT项目的共同特征,一家公司往往无力承担整个BOT项目的风险,因此BOT项目多是由多家公司组成国际性财团共同进行投资。财团可由国际性的工程承包公司和投资公司组成,它们共同向项目公司出资而成为项目公司的股东。股权的分配是通过个参股人之间的合股协议来确定,在有些合股协议中,地方政府也是项目公司的参股人之一。

[1]

(三)项目融资协议

从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BOT投资方式是将传统的股权投资和项目贷款结合起来,形成国际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模式。BOT项目的资金来源有两种:股本与贷款。通常股本投资仅占总投资额的25%——35%,而其余大部资金需来源于项目贷款,项目贷款协议通常由国际银团、国际性金融机构与项目公司达成,约定贷款人向某一特许工程提供贷款,以该项目的预期收益偿还贷款,而无权向项目公司股东追偿,故项目贷款又称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贷款。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性,贷款人往往要求项目公司以其公司财产或权益作为抵押,或要求项目公司股东或政府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或承诺。

(四)工程承包合同和经营管理合同

BOT投资中的项目公司一般只作为融资中介而存在,本身并不具备自行设计、建设、经营项目的条件。因此项目公司会寻找合适的工程承包商和经营管理者,与之分别缔结工程承包合同和经营管理合同,合同的对方可以是项目公司股东本身或是其它专业公司。

(五)原材料供应合同和产品购买协议

BOT项目的投资风险不仅包括政府行为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而且也包括原材料提价,产品或服务市场锐减致使投资者利润无法回收的风险。为了减弱或抑制上述风险,项目公司往往要求与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和产品或服务的主要购买方达成原材料供应合同和产品购买协议。在原材料供应合同中,通常订有“照供不议条款”(put-pay clause),即要求供应商以固定价格、稳定的质量品质为建设项目提供长期、可靠的建设材料,以减少原材料供应数量和价格变化的风险。在产品购买协议中,则往往载有“取否均付条款”(turn-or-pay clause),约定购买者即使在产品服务由于不可抗力或其它原因不能提供的情况下也必须支付一定的货款,以保障项目公司股东的最低利润率。

除此以外,项目公司还要签订工程咨询合同、审计合同、法律咨询合同、保险合同等诸多法律文件,共同构成一个使BOT项目得以顺利运转的复杂而完善的法律框架。

[2]

二、BOT当事各方间的法律关系

(一)政府与项目发起人之间的特许法律关系

BOT 特许协议是政府授予投资者建设和经营一定基础设施项目权利的授权性法律文件。鉴于特许协议双方主体法律地位并不完全平等,政府享有为维护公共利益所必需的特权,如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及重大情势变更时,政府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可单方面中止或变更特许协议,因此政府和项目发起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行政合同”关系,即政府介入的带有行政监督和管理内容的契约关系。

(二)项目发起人与项目公司间的法律关系

项目公司是项目发起人依据特许协议投资所设立的公司,因此项目发起人和项目公司间的法律关系是发起人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应适用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发起人必须认购不少于公司股本总额35%的股份,发起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抽回投资,发起人对公司不能成立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公司利益遭受损害的,发起人应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BOT项目的发起人。

(三)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项目公司是在中国境内依据中国法律由境外私人投资者投资设立的企业法人,以我国目前的企业分类标准来衡量,BOT项目公司应属于外商投资企业。与其它外商投资企业一样,它必须接受中国政府的管辖。因此我国政府与项目公司的法律关系应为基于行政许可而形成的监管与被监管的行政管理关系。在有些BOT项目中,项目发起人可能本身又是项目公司(如英法海峡隧道工程中的欧洲隧道公司),此时东道国政府便具有双重角色:一是特许项目的发包方身份;另一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身份。基于项目发包方身份,政府既享有特许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其在协议中作出的政府保证和承诺;基于公共权力者身份,政府享有命令、指挥、监督、制裁等权力,同时亦负有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

[3]

(四)项目公司与项目贷款人、工程承包公司、经营管理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产品购买人等之间的法律关系

前文已述,BOT项目法律框架包括项目公司与项目贷款人达成的项目贷款协议,项目公司与工程承包公司达成的工程承建合同,项目公司与专业经营管理公司订立的经营管理合同,项目公司与供应商达成的原材料供应合同,项目公司与产品购买者签订的产品购买协议

等。由于上述合同的当事人均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合同也无纵向管理的内容,因此上述合同从本质上说与一般的经济合同并无二致,相应地项目公司与项目贷款人、工程承包商、经营管理人、供应商、产品购买人等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就属于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合同关系,应适用我国的经济合同法律体系。

三、BOT在西部开发中的适用前景

目前我国仅有的几个BOT项目,如广西来宾B电厂、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工程等都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的BOT项目引进发展缓慢。实际上,就投资特点而言,广袤的西部地区更适于引进BOT项目。由于西部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区内地域辽阔,对外联系及区内各地联系都较漫长,与东部省市相比,交通建设和营运条件都十分不利。以乌鲁木齐为例,它到全国各省区的平均距离约为3760公里(全国货运平均运距299公里,客运平均运距77公里),就是距离最近的兰州也有1912公里,而它到新疆各州市的平均距离是735公里,相当于东部地区的省间距离。甘肃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情况均类似。因此,在西部地区建设与内地同样标准、同样长度的交通线,建设与内地同等布局的基础设施网络,就要凭添更多的建设工程量和投资,此外还要增加养护工作量和消耗。

[4]这一现状决定了中小规模的基建投资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像BOT这样耗资巨大、周期较长、技术先进的投资模式,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基础设施的落后局面。

在西部开发中,采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西部开发是综合性大开发,国家不可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都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必须兼顾西部地区教科文卫体和其它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通过BOT方式将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权有条件地让渡给私人投资者,可将原来必须由政府承担的费用转由私人企业承担,而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其它项目的投资与开发,从而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可以及时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西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经济不发达,又反过来影响基建效益,弱化筹资能力,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采用BOT方式,可以使有财力的境外投资者参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使一些本来急需建设而因政府财力不足又无法动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够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从而及时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3、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效率。由于基础设施传统上属政府专营,在经营上一般不按市场规律运作,所以营运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流弊甚多。采用BOT方式后,该基础设施就成了私人投资者的一个投资项目,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会努力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而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效率。

除此以外,在西部地区采用BOT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为当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因此,BOT方式是一种契合于西部地区现状的先进投资模式,其在西部的适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四、改善西部地区引入BOT投资的法律环境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系统工程的一项“核心工程”,对BOT投资来说,由于其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产生风险的环节多,因此对法律公开性、预见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很高。西部引入BOT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与配套法规的完善程度休戚相关。笔者认为,在改善西部地区法律环境问题上亟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立法,对已有的相关立法根据BOT投资特点进行清理、修订和解释。

BOT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兴的投资模式,我国长期以来出于对特许协议法律性质的顾虑,并未认真研究BOT问题,相应地BOT立法也显寥寥。并且我国现行的外资、担保、行政、契约方面的法律与BOT投资的特点产生了冲突,构成了BOT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的障碍。

[5]虽然1995年我国外经贸部发布了《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计委、电力部也于同年下发了《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但两部规章由于立法阶次较低,且相互间也存在着歧异和冲突,因此无助于消除目前我国推行BOT投资所存在的诸多法律障碍。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制订一部关于BOT投资方式的专项立法,详细界定BOT投资的法律性质、特许权的定义,规定BOT项目的审批、准入、运作、政府保证、经营期限以及对BOT的征收、国有化和补偿问题,以解决上述法律冲突,促进BOT项目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因地制宜,制定适用于西部地区的BOT地方性法规。

由于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立法前瞻性不足,立法技术落后,有关BOT投资的地方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严重制约了BOT项目在西部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必要制定西部地区的BOT地方性法规。这样的地方性法规与上述统一专项立法并不矛盾,因为BOT专项立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囊括与BOT投资有关的一切内容,它只是对BOT在我国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作出规定,其它一些重要事项(如外汇管理、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经营权范围等)应允许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的BOT法规或规章,作为BOT专项立法必要而有益的补充。据笔者了解,许多西部地方政府已着手开展BOT的地方立法工作,如青海省西宁市就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关于吸引BOT投资的优惠政策。

(三)依法行政,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西部开发并不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东部的引资经验、国家的法制环境以及与国际经贸准则的日渐接轨,均要求西部开发走向法治化轨道,也为西部实现法治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在现实之中,对合同不尊重、弃法律于不顾、走后门拉关系、官官相护、衙门作风、权钱交易、苛捐杂税、不正当竞争、地区封锁、行政垄断等现象在西部屡见不鲜,这些都成了BOT在西部健康发展的挚肘。

[6]因为BOT作为政府特许权投资项目,对政府保证和承诺的要求甚高,一旦政府违约或失信,BOT项目本身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便会酝酿、爆发出来,从而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因此在行政环节上保障BOT项目的关键是要增强西部省市各级领导干部、政府公务员的法律观念,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企业和投资者的权利空间有多大,政府的职权和办事程序是什么,需要以法律加以昭示。同时西部各级政府必须建立对BOT的专项保护机制,避免对BOT项目不必要的行政干涉,杜绝“暗箱操作”,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如此方可得到BOT投资者的青睐。

(四)解放思想,与国际惯例接轨,灵活多样地引入BOT投资。

BOT投资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先进发展中国家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如澳大利亚悉尼港湾隧道、英法海峡隧道、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高速公路等,它们均有各自的管理优势和经营特点可供中国借鉴。实际上BOT投资并不存在全球统一的运作模式,BOT投资除了传统的建设——营运——转交外,还有建设——拥有——经营——转交(BOOT)、建设——租赁——转交(BRT)、设计——建设——经营——维护(DBOM)、修复——经营——拥有(ROO)、转交——经营——转交(TOT)等诸多变种。西部各省市引入BOT投资时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不同的投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BOT投资的效用,促进西部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BOT融资模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BOT融资模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姓名:赵三明

学号:074976036 摘要: BOT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无需政府投资, 而由项目建设方出资建设、经营并管理,在特许期结束后将设施移交给政府。它是解决政府部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一种理想的融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术语, 它主要包括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公共工程(公路、大坝、灌溉以及排水用的渠道)和其他交通设施(城市和城市间铁路、城市交通、港口、水路以及机场)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回收期长的特点, 只依靠本国政府和国内企业出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外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先决条件。本文浅析BOT融资方式与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运用。

关键词: BOT融资;基础设施建设;

BOT融资模式是国际上近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是一种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新兴融资模式。BOT模式一出现,就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代表国际融资发展的一种新形式。BOT融资模式是国际上近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是一种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新兴融资模式。BOT模式一出现,就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代表国际融资发展的一种新形式。

一、BOT融资方式及运作程序

(一)、BOT投资方式

BOT 是英文Build ― Operat e ― 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的缩写形式, 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运营管理模式。有人将BOT 定义为:

国内外的投资人或财团作为项目发起人与项目所在地政府签署特许权协议, 获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特许权, 组建项目公司, 负责项目建设的融资、设计、建造与运营, 在特许期内以整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来偿还筹资的本息并获取一定利润。在项目特许期结束后,由项目公司将整个项目移交给当地政府。其核心内容是:(1)政府规划批准项目建设实施: 批准并监督项目公司建设开发和经营项目, 并给予使用土地, 获取原材料等方面的便利条件。(2)政府提供一定经济利益保障: 按照固定价格购买项目产品(如发电项目)或政府担保项目可以获得最低入。(3)政府提供一定的融资信用担保:融资安排中一般要求项目公司特许权协议的权益转让给贷款银团作为抵押, 有时贷款银行要求政府提供一定的从属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4)投资人是项目投融资主体: 由本国公司或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筹集资金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承担风险。(5)确定特许期限等: 项目公司在特许期限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 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或者服务费用, 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期满后, 这项基础设施的所有权无偿或固定价格移交给政府。特点是: 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社会受益, 项目风险企业承担, 政府不负债务责任(只有必要的时候, 才有政府提供必要的担保), 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由于BOT 融资的项目导向 使得BOT 融资与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环境更为密切。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资金的需要量大, 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多, 运用BOT融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风险小, 成功高,BOT 融资活动增加。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现了下滑, 但是我国经济依然处于较快发展时期。而且我国又及时推出4 万亿的刺激经济的计划, BOT 必然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运用, BOT 投融资方式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也不妨可以将BOT 模式引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 让BOT 方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 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限投入 杠动 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能有效的解决政府大量的资金缺口。

(二)、BOT项目运营程序

1、立项。政府公布项目的建设领域、项目名称和具体规定,授予项目特许权,提供项目立项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投标政策和投资框架。项目公司进行项目经济、技术及法律上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投标申请。

2、招标。政府发布招标广告,对申请投标公司进行资格预审,从中 选定几家投标公司进行谈判。

3、谈判。政府与选定的投标公司进行有关设计、贷款、经营、购销材料、设备及维修等一系列问题的多边、多轮谈判,最终选定中标者,签订项目特许合同。

5、履约。依据项目特许合同,在整个特许期内,公司将项目的所有权按合同规定无偿移交,政府收回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二、我国实施BO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第一个BOT基础设施项目, 是1984年由香港合和实业公司和中国发展投资公司等作发起人在深圳建设的沙角B电厂。当时BOT项目在我国刚刚出现, 从中央到地方对该项目评论较多, 焦点是项目公司的回报率是不是太高了, 经过10年的运作, 该项目取得了成功, 其工期提前一年竣工, 只用了22个月,1986年获得了英联邦土建大奖,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该电厂供电成本低于广东省国营电网。广东省经委曾组织人力对承包商的回报进行调查, 得出的结论是回报率高是合理的。

1993年国家开始研究规范化地引进BOT投资方式, 运作BOT项目实施。1995年外经贸部《关于以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 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接受BOT投资方式。第一个100%利川外资的BOT项目— 广西来宾B电厂的运作成功, 表明我国打破了外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禁区, 开启了BOT项目的大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建设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 瓶颈”。为实施本世纪中叶的宏观标, 大力推动BOT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不仅可行, 而且尤为必要。

(一)、资金支撑—弥补资金缺口, 增加投资总量如果说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 瓶颈” , 那么资金短缺则是困扰基础设施适度发展的“ 阪颈”。资金真的短缺吗?事实上, 建设资金短缺与闲置资本过剩并存。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 巨额的资本正在寻找有利的投资空间。在国内资金充裕,城乡居民存款连年攀升, 金融机构资本沉淀, 在央行连续下调存款贷款利率的政策下, 为内资BOT项目融资提供了绝好的时机。我国政局稳定, 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前景“ 阔, 投资环境日趋完善, 成为外资BOT项投资的理想空间。内外资BOT项日的进入, 弥补了资金缺口, 提高了投资总量, 开辟了就业领域, 增加了财政收入, 扩大了经济总量。

(二)、政府减负—减轻财政负担, 分散投资风险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 致使投资结构单一, 政府是唯一投资主体。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 政府一方面为刺激需求而减税, 另一方面为增加投资而增支, 有限的财力, 无限的需要, 极易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举借外债和发行国债融资, 会增加国家外债负担和还债压力, 易形成债务危机, 加大投资风险, 况且大量外资流入会增加外汇风险, 外债成本提高。而BOT项目建设资金由项」公司自筹, 风晓自担经营上自负盈亏, 政府承担的投资风险大幅度降低。因此, BOT方式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本, 增加政府税收, 弥补赤字, 节省的资金少于其它公共品的投资, 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三)、制度创新—拓展投资空间, 引进竞争机制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据专家分析,GDP 要增长1%, 基础设施至少增长1%,并应适度超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质量低下, 其主要原因是制度障碍国家限制或禁止非国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单一的投资、有限的财力,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下势必形成行业和部门垄断, 造成效率低、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的局面。BOT项日招标方式, 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在WTO的大原则下, 内资和外资BOT项目实施国民待遇、地位平等、公平竞争, 提高了项二程质量和运作效率, 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四)、技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属于技术密集产业, 科技含量比较高,而我国许多尖端技术、设备和高科技材料不能自主开发, 而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并非易事, 采用BOT方式可破解此难题。BOT方式从设计、施及材料采购, 均由项「公司负责。公司为确保特许期内的有效收益,势必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并且公司也有责任为政府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 提供BOT项目的经营技术信息。我们不出国门就免费学到当今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五)、质量保证—获取高额收益, 加大监管力度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获取高额的经营收益是项目公司永远不变的情怀。项目公司为保证当前利益实现和未来长远发展, 会采用先进的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 从而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与此同时, 政府对工程质量也予以严格监管在设计阶段保留设施方案的修改权施日介段对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竣工阶段参与验收。

(六)、西部开发—启动设施建设, 加快开发进程实施西部开发是我国政府总揽全局、市时度势的重大决策, 它对于促进西部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制约西部开发的顽症, 基础设施开发成为西部「发的重中之重。BOT方式的引进, 可以吸纳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参与, 减轻政府投资压力, 奠定西部完善的设施基础,必将给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加快西部开发的整体进程。

(七)、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 实现整体扩张BOT项目建设和经营产业关联度强, 直接间接辐射面大, 具有整体扩张效应, 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结构、完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BOT 方式有利于加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

(一)、可以缓解政府财力的紧张和不足。来自财政部的资料显示, 2007 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 万亿元, 同期财政支出4.98 万亿元, 当年全国实现财政盈余1540.43 亿元。按照2007 年的数据, 仅此前中央政府确定的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的中央投资1000 亿元就将花掉全年财政盈余的三分之二。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是有限的。而大部分地方政府也只是吃饭财政 , 没有多少富裕的钱。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是不大现实的, 因此充分利用大量的社会资本成为了必然的选择。BOT 融资方式作为一种灵活的项目融资方式可以充分实现投资、经营权与最终所有权分离的问题, 可以有效地节省政府的建设开支。

(二)、BOT 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由于BOT 融资方式使工程项目由私人投资者承包, 从而存在一种激励机制, 能有效提高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并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避

免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标准。

(三)、可以优化我国经济的投资结构。以往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大多由财政拨款或国家贷款来进行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及公共部门自身财力紧张, 而且经营管理 效率比较低下。引入BOT 融资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改善投资结构,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建设。

(四)、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本, 为社会资本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社会资本是指除了政府资本以外的所有资本, 但不包括国外资本。包括私人民间资本和国有

民间资本。国有民间资本最常见的就是国有企业资本和国有商业银行资本。而社会资本则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由于一些项目(如,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有自然垄

断、回报稳定、收益率高等特点, 对社会资本有较强的吸引了。

(五)、利用BOT 可以较好的规避和分散风险。除去BOT融资模式自身的风险不谈。就单从BOT 这一方式的使用出发, 这种方式可以将原先政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承担的各种系统和非系统的风险通过特许经营合同与项目承接方共同分担, 有效地使由于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跨度长、经营状况不确定而导致的风险集中得到有效分散。

(六)、有利于解放思想, 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一直以来是改革的重点, 协调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首先, 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创造

投资环境, 包括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是创造公平、公开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 硬环境建设主要是满足公众需要, 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其次, 政府投资对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有限的, 即使能勉强满足需要也会出现挤出效应。社会资本所有人通过BOT 模式成为了建设项目的业主, 和政府之间不再是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 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政府职能一次大的转变, 也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社会资本从而可获得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大量社会资本通过BOT方式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内需, 拉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就能增加80多万个就业岗位。所以, 通过BOT 方式充分调动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能够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稳定社会发展。

四、适应新形势要求大规模推进BOT 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BOT 在国外的应用相当广泛, 相对我们而言却是较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目前我国法律、政策尚不完善, 国内社会资本成功的BOT 案例也不多的情况下, BOT 融资方式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从而对我们大规模利用社会资本提出了挑战。

1.完善关于BOT 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这既包括对基础设施企业的约束, 又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承诺。设立专门BOT 项目管理法, 可为BOT 项目的运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框架。在..有法可依 的同时, 也应..执法必严。这样才能使得BOT 模式健康地成长。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2.加快推进BOT 的政策措施。由于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BOT 融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的BOT 融资在法律上仍是一片空白。而且就算从现在开始制定一部关于BOT 融资方式法律, 也需一年多时间。所以在我国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之前, 中央政府可以适应新形势要求, 大力推进有关BOT 的政策框架, 并督促地方政府提出相应政策和具体措施, 来推动BOT 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如: 允许BOT 项目投资主体(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发行项目债券, 政府财政按一定比例认购, 作为政府投资;对BOT 项目的融资贷款进行政府贴息, 等等。

3.改善管理体制和投资环境。BOT 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所在地政府是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在BOT 项目过程中扮演着两个角色, 既是项目的参与者,又是项目的管理者。所以政府在实施BOT 项目中要避免自己职能和角色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杜绝与民争利、为己争利;(2)保护公众利益;(3)杜绝直接插手或行政干预BOT 招投标运作;(4)杜绝政府直接(财政或行政权力)担保或指令商业银行贷款、担保;(5)杜绝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或信用缺失——项目决策、规划失误, 擅自更改特许协议内容, 逃避责任和义务;(6)避免政出多门引发混乱;(7)加快政府立法工作;(8)杜绝政府..看的见的手不合理地伸向BOT 运营全程# ## 指定项目供应商。4.提高认识。BOT 对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认识还需一个熟悉、认识, 探索、提高的过程。人们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等中运用BOT 还存在疑虑, 有人担心BOT 的运用会导致国家对基础设施项目控制权的丧失, 还有人担心把基础设施等给私人投资建没和经营会带来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 如项目使用费用公众是否能承受等。(2)对项目融资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有些人不熟悉其具体内容和操作规范的要领, 认为谈判既费时又费力, 还要给项目一定的担保和政策优惠, 不如传统的贷款或拨款省心, 因此对BOT 兴趣不大。[ 4]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BOT 方式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BOT 才能更快、更有效的参与并发挥其作用。5.人员方面。BT O 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 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运行规则和方法, 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 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而我国引入BOT 的时间不长,BOT 的专业人员相当匮乏, 急需加以培养。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才能保证BOT 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仁杰,高中军《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宁夏工程技术,2008.(3):44-47。【2】.周继红《我国BOT投资发展特点与前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0第5期.【3】.吴玲《BOT:消除经济发展“瓶颈”的新战略》.商业研究.2002/03(上半月版)

【4】.王竹霁、张凯.《关于BOT项目投资建设方向风险若干问题的探讨》{J}.市政技术,2009(3):76-77.【5】.张杰.《上海世博会BOT融资的可行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8,(4):57-58.【6】.《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郑立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

王明汉

工业园区是发挥投资的规模效应,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集聚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因此,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筹划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工业园区在全国各地呈蓬勃发展之势,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开发建设工业园区这项工作,都希望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能成为本地区的工业经济乃至本地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火车头,成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经济发展的集中区和财政收入增长区。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要搞好园区的开发建设,最基本的前提是抓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等级来划分,工业园区可分为三类。一类:园区规划起点高、环境优美、各类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在重大项目入园前实现了“九通一平一厂一站”,即通供水、排水、电网、公路、铁路、通讯、供热、供气和雨污管网,达到场平,建立固废处理厂和消防站;二类:园区各类规划齐备,实现“七通一平”,即通供水、排水、电网、公路、铁路、通讯和供热管网,达到场平,污水和固废处理厂、绿化工程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重大投资项目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三类:园区具有总体规划,在重大项目入园前实现了“五通一平”,1

即通供水、排水、通讯、电网和公路,达到场平,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配套。那么,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有哪几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学习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认为有以下三种:

一、政府全额投资模式。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工业园区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后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内资金,并由人大通过以保证还款计划的实施。政府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单位,按项目建设进度分期分批投入资金。优点是总体投资额度相对少,建设时间短,见效快,缺点是资金投入单一,财政压力大,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

二、政府引导,依靠市场运作投资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作引导,成立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实现园区建设市场化运作,使工业园走自我发展之路。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条件,实施特许经营,通过招、拍、挂等形式,开发园区商业用地,提升土地价值,参与企业改制、向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多渠道引入社会资金。按照现代化产业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根据筹集资金多少,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工业园区建设类型。开发公司视情况,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包或分包进行公开招标,确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单位。

三、“BT ”合作投资模式。“BT”为建设(build)与移交(transfer)的英文缩写,就是“建设——移交”模式,即承

建方以全额垫资的方式建设项目,建成后移交业主,业主分期付款偿还项目资金。

(一)具体的基本运作:一是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首先由政府对拟进行BT模式建设的技术、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准备对BT投资建设方进行特许招标)、筹划报批等工作;二是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及时间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三是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四是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五是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二)BT投资模式的特点:引入社会资金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民营资本,有利于发挥和放大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

(三)BT投资模式的优点:一是能缓解当地政府财政资金的暂时短缺;二是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散风险。

(四)BT投资模式风险:一是法律环境的缺失,目前没有BT等相关方面的法律,BT模式中涉及回购协议和融资担保的问题也没有法律条款支持,融资监管难度大;二是项目活动谈判时间长,消耗大,在涉及项目风险分担问题上,谈判双方难以达成统一;三是BT投资模式成本高,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BT有关的建设合同、移交、回购等环节复杂,涉及到政

府的许可、审批以及贷款担保等诸多环节,操作的难度大,人为障碍多,而融资成本也会因中间环节增多而急剧上升。

贵阳市的工业园区大都建在远离市(区、县)或在市区的边缘,地理位置虽然优越,但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原因是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政府投入资金不足,依靠市场动作程度低。我认为,贵阳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模式。即:根据工业园区企业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求,以建立社区化的工业园区为前提,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后,由园区开发公司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打包或分包,明确什么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哪些项目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合作,以入股的方式进行,哪些项目必须全部进行市场运作,形成参与投资的主体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模式多样化。

作者: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消费品工业处处长

下载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典BOT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议书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BOT投资模式法律探讨(五篇材料)

    BOT投资模式法律探讨 摘要:BOT投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得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BOT投资模式广泛的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是一些需要大量资金的公用事业项目,如......

    BOT和BT建设模式

    BT和BOT项目是什么意思 作者:余闯 转载 文章来源:岳西网 更新时间:2011-8-29 阅读次数: BT和BOT项目是什么意思 BT投资是BOT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

    宜宾市污水处理厂BOT投资模式案例

    宜宾市污水处理厂BOT投资模式案例 项目名称:宜宾丝丽雅污水处理厂 项目类型:正在运营 工程概况: 在95年前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大环境下,宜宾市政府要发展市政建设的自身财力有限......

    国际BOT投资合同格式范本

    国际BOT投资合同格式范本 目录 1.定义与解释2.工程3.工程造价4.工程实施责任5.新公司 6.基础设施的建造7.工程进度8.调试 9.生效日和特权 10.基础设施的运行11.基础设施的服务 12.基础设施的服务费用......

    BOT常见投融资模式

    BOT常见投融资模式介绍 为便于投资者投资,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投融资模式。 1、BOT及其变种 BOT是“建设—经营—转让”的英文缩写,指的是政府或政府......

    BOT模式招标文件

    第一篇 招标 公告第二篇 投标人须知投标人须知资料表投标人须知一、总则1、 招标范围2、 资金来源3、 投标人合格条件4、 投标费用5、 语言和法律6、 现场考察7、 表前会议......

    建设投资协议书

    建设投资协议书甲方:南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 乙方:云南景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重庆是鑫来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司联合体 现经甲 、乙双方经过平等、友好、充......

    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发合同范文

    甲方: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住址:_________邮编:_________传真: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乙方: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住址:_________邮编:_________传真: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