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

时间:2019-05-14 11: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

第一篇: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

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

在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中,道德和法律缺一不可,只有在约之以法的同时束之以德,才会使千千万万个婚姻家庭更加和谐美好,社会更加文明进步。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保证,法律不是万能的。如果把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纳入法律规范,就会降低道德的权威性,法律执行起来也失去了基础;得不到法律支持的道德,其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家庭是伦理的实体,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是一部带有鲜明伦理色彩的重要法律,它所规定的义务,也是道德的要求,像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一切形式的包办强迫或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如果采取暴力,则触犯刑律,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法律的功能。同时实行婚姻自由,也就意味着要以爱为前提,感情才是缔结和维系婚姻的道德基础。如果感情已经消失,那么结束这种死亡婚姻将是明智的选择,强制维系无感情婚姻是不符合道德原则的。但感情破裂是一方的过失引起的,要视情节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包括道德的责任和法律的责任。感情破裂是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对于配偶一方有过错的,有的要承担行政、民事责任,有的触犯刑律,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有层次的处理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

道德层面上的属于“君子约定”,是柔性的,应当自觉遵守,如果违反,最多也就是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不一定构成违法;

法律作为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也就是说法律是保障或者惩治某种行为的底线。如果突破了这条防线,整个国家的规范体系也就崩溃了;

就作用的范围而言,道德的标准应当宽泛于法律,所以会出现很多违法道德的行为法律并不追究的情形。

婚内分别财产制度是对共同财产制度的必要补充,对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司法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睦,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分别财产制下情理法的纠纷

分别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婚前和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独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分别财产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夫妻财产制度。在古代社会、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夫妻一体,妻子恪守“三纲五常”,没有独立的人格权,也没有独立的财产权。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平等”口号的提出,婚姻契约理论的产生,承认了夫妻之间的平等地位,特别是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夫妻地位的平等逐渐法律化,夫妻具有人格上和财产上的独立性。英国1882年的《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凡是1883年1月1日以后结婚的妇女,有权以其婚前所有或婚后所得的动产及不动产为个人财产,单独行使所有权包括处分权。”这就从法律上肯定了的夫妻分别财产制。<<法国民法典>>第1536条规定:“夫妻双方于夫妻财产契约规定采用分别财产制者,妻有完全独立管理其动产与不动产及自由享用其收益的权利。”英国1935年的《法律改革法》进一步规定,已婚妇女有取得、占有和处分任何财产的能力,有对任何侵权行为、契约、债务和义务主动地或被动地。承担责任的能力。”这是一种纯粹、完全夫妻分别财产制,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夫妻分别财产制。我国台湾地区2002年6月对(原《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进行了修改,新实行了夫妻分别财产制。综合各国夫妻分别财产制的规定,结合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的婚内分别财产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夫妻双方不能达成约定财产的协议,所争执的财产又不属于个人特有财产,一方或双方也不同意实行共同共有财产制的前提下,夫或妻一方按照法定的事由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依法裁定,或者通过向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对婚内共同财产进行确认或分割的一项补充制度。

根据《婚姻法》及其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财产实行约定财产制、共同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依法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条件,这就说明了在我国夫妻双方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必须经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如果因种种原因不能协议或不愿提出离婚,夫妻双方对财产约定不成或又不属于个人特有财产时,那么要想在婚内分割共同财产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婚,这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应补充建立一种新型的夫妻财产制度——婚内分别财产制。

婚内分别财产制的构成在实体上应具备下列要件:l、主体要件:限于夫妻双方具有合法的夫妻关系;

2、时间要件: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从领取结婚证开始到离婚或者一方死亡时为止;

3、客体要件:应为夫妻共同财产且不属于个人特有财产;

4、基础要件:是在夫妻双方不能达成约定财产的协议,一方或双方又不愿意实行共同财产制;

5、内容要件:夫或妻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不履行扶养义务、擅自投资、向他人借款、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的财产等法定事由的出现。上述五个要件应同时具备,才能成立。

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起诉条件的规定,法院不受理案件的问题;有利于从经济上遏制重婚、家庭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或婚内侵权行为;有利于婚内侵权损害赔偿问题、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执行;有利于防止一方擅自处置共同财产,或在一方处置后,产生对第三人的效力;有利于夫妻在人格上和财产权上的真正独立,成为真正的民事责任主体。

婚内分别财产制度是对共同财产制度的必要补充,对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司法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睦,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是制止、劝阻、追究行政和刑事责任,对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追究,则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条件,这不利于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睦。有了婚内分别财产制,受害人可以在不离婚的前提下,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刑事附带民事部分也能够得到赔偿。特别在夫妻双方对共有财产意见不一时,避免造成资产闲置或浪费。

夫或妻一方在婚内应有权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因为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理权,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双方协商,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时婚内分别财产制生效;在协议不成时,一方符合法定情形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经依法裁定宣告,婚内分别财产制成立。只有建立婚内分别财产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共有财产进行确认和分割,夫妻之间侵权的损害赔偿问题就不必以离婚为条件,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不再因财产共有,陷入执行的两难,夫或妻也不会再因对共有财产的处理意见不一,使共有财产不能发挥其功能或使夫妻俩人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只有在建立婚内分别财产制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切实维护夫或妻的合法权益。

夫妻财产协议书

约定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在婚前或婚后,以协议的方式,对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做出约定,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适用的法律制度。

法定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在婚前或婚后,均未就夫妻财产关系做出约定,或所做约定无效时,直接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法律制度。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采取夫妻共同财产制和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相结合的方式。夫妻共同财产制体现在《婚姻法》第17条中:“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体现于第18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两者的适用原则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也就是说,对于夫妻财产关系,如夫妻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如无约定和约定无效,则适用法定财产制。即约定财产制可排斥法定财产制优先适用,前者具有优先于后者适用的效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这是约定的对内效力。约定一经生效,夫妻双方都要按照约定的内容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婚姻终止分割遗产时,双方要按照约定的内容来处理。

为了维护交易安全,防止婚姻当事人利用约定夫妻财产制规避法律和损害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婚姻法》第19条第3款特别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清偿。”对于“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或妻一方负有举证责任。

《婚姻法》对“夫妻”双方约定财产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双方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婚后进行约定,约定订立之后也可以变更废止。婚前缔结的约定于结婚时或约定的其他时间发生效力,婚后缔结的约定于约定当时或约定的其他时间发生效力。约定生效后,因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情况发生变化,可以撤销原约定,适用法定财产制;也可以对原约定的内容进行部分或全部变更。

一般来说,婚前财产约定存在的法律风险要小一些。未婚男女一方如果认为约定会对自己不公时,可以拒绝签署或拒绝结婚,以使约定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时已经预见到自己的债务风险,他(她)完全没有必要把对方拉入到婚姻之中;即使在夫妻共同生活中产生了债务,只要双方在结婚前约定该债务由个人承担,并且不违反法律,该债务应该属于个人债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常见的婚后财产约定是对原有的夫妻法定财产做出重新分配,将共同所有变为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或归各自所有。这是夫妻间的协议,但不能排除一些人利用这一协议来逃避第三人的债务。例如,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在预见到自己的合伙企业即将面临巨额债务的时候,和自己的配偶订立婚后财产约定,将原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大部分放到对方名下。这种夫妻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为目的订立的合同应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约定应该是用书面的方式,并最好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口头约定没有凭据,对其效力和真实性双方极易发生争议,除非双方都承认。双方共同生活,一方可能会获取并利用对方签名制作协议,将对方置于不利地位,因此双方的约定最好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如果订立时采取书面形式或经过公证的,变更和废止时最好也采取同样的形式,以免发生争议。

第二篇:浅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影响

浅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在研究生教育中,??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导师的人格特征、学术水平、创新意识、指导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了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培养;作用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235-02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历史重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仅反映院校的学术水平,更关系到国家知识创新力的强弱,同时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学校统一的教育安排外,导师是研究生接触最多和最为信赖的人,是研究生学习的引路人和第一责任主体,是影响研究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师的作用贯穿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科研方向的引导、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以及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与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导师的治学态度和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方式和指导技能在研究生的具体培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导师的人格特征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必须先正自身,只有导师自己达到了“学高”与“身正”的要求,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导师不仅仅在学术上对研究生有影响,自身的道德修养、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也是研究生直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对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必须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组织、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使其对工作有自信心和责任心。

导师真正威信的建立并不是源自导师的身份,而是学生对导师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的认可。导师对待学术的态度是否严谨、对学生的指导是否充分、对学生的要求是否严格,都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需要从心灵和学识全面塑造自身的人格特征,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治学和做人两方面都成为学生的榜样[1]。一方面导师要始终走在研究领域的前沿,不断传授学生新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这种“身教”的方式引导教育和感染学生。

三、导师的学术水平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导师的学术水平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大量的领域专业理论知识,而研究生在专业知识积累、科学研究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科研水平的提高[2]。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一个环节,导师对研究工作的认识、思路及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首先,导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修养、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在本学科具有一定影响力、活跃在学术前沿。一方面,熟悉了解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学习研究的基础,导师要经常将自身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熟悉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过程中需改变传统的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学术知识水平。

其次,导师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单纯的理论知识是枯燥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课题实践中,才能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研究内容的实际价值,才能增加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导师需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3]。一方面,导师应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出发,尽可能多地让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传授科研方法,激发研究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

四、导师的创新意识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具有必要的创新思维。如果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在学术研究中缺乏创新性思维,也就不可能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4]。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需将创新意识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首先,以自主选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研究生选题前,导师可以结合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与自身承担的科研课题,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先提出想法,给出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区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相关文献、拓展知识面,尤其关注该领域在技术理论、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实际科研题目、实验条件和目前的技术水平,最终聚焦于某一区域和研究内容,在给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有一定难度并适合自己的题目。其次,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研究生在课题研究期间遇到的各种科研难题,导师不要直接给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采取引导式、探讨式的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出解决问题的几个中间环节,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加强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了解,有时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设想,培养其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最大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五、导师的指导方式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技能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学家王逢贤教授认为:研究生的培养教学方式与本科生的培养教学方式存在明显区别。本科阶段以学习知识为主,一般以成系统的理论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而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着重指导研究生通过课堂听课、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课题实践、学术活动等多种渠道学习,培养问题引导式的学习,鼓励新思路、新思维、新思想[4]。比如,坚持研究例会制度。研究例会每周一次,在会上研究生要向导师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并向导师和同学进行汇报,主要讲述自己近期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大家一起讨论、相互启发。这种研究例会实际上是一种课题研究的交流促进会,通过研究例会拓展了每位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导师的团队指导方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术型导师团队,团队建立兼顾到团队成员的老中青人才梯队。

综上所述,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其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导师不仅自身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创新意识,还要采用适当的指导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鹭飞,耿富录,陈建春.雷达原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第5版,2014:21-23.[2]封吉平,曾瑞,梁玉英.微波工程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2:202-207.[3]温淑焕,佟永正,刘福才,等.基于Matlab GUI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演示系统设计[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35(4):55-59.[4]贾云飞.自控原理综合教学平台[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81-82.Abstract:The superviso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it can influenc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The supervisor's role and influence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te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supervisor'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academic level,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struction mode,and it was also discussed that the effectual approach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graduate students.Key words:supervisor;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role and Influence

第三篇:任务驱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任务驱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容易将课堂教学变为故事课堂,仅是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转述,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学,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的提高帮助较小。

一、任务驱动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使学生养成了重视语数外重点课程的习惯,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大都以休息的态度进行课堂学习,不认真对待课堂教学,甚至在课堂中学习其他科目、进行其他科目的作业,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使学生未能建立起很好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对教学效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首先以课堂任务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正视道德与法治课堂,仅进行与课堂相关的学习互动。再在有趣的任务驱动下使学生逐渐对课堂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任务的层层安排中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取得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任务驱动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的途径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认真看待道德与法治课堂,在课堂中认真地进行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从情景式、小组合作式等途径进行,如在八年级上册《我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就学生在上学时与社会的关系、放学回家后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探讨,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进行多种社会身份的教学,如安排学生进行教师、工人、厨师、警察、律师、?t生等不同社会身份在社会运行中所产生作用的分析,并安排学生进行这些社会身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的情景演示,加深学生对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通过情景式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避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社会生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传统教学中教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和服从性,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将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七年级《法律在我们身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堂引导,如安排学生对家庭的一些规定进行介绍,再由小家庭扩展到学校的班规、校规,之后将学校扩展到国家层次。在每个层次中都引导学生对相应的规定进行介绍,将教学重点放在身边的法律上,如初中学生具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商场购买物品时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生发表原创文章歌曲等的《知识产权法》等等。在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逐步学习中,渐渐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或是课余时间主动的进行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三)安排一定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效的学习能够将初中繁重的学习压力进行简化,并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是进行盲目地学习,在不知道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大量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更强烈的厌烦心理,还在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对学生的培养帮助甚微。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学习任务的安排,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中,对课堂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并在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中,使学生逐渐探索到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培养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以外其他课堂的高效学习。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将“法治”和“法制”混淆,对此教师就可安排学生对法制和法治意义认识的学习任务,法制是法律制度、是一种制度、一种实际的东西,法治是法律统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法治是依据法制进行的。并安排学生对法制和法治进行一些事件的举例,使学生对法制和法治取得清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任务的安排,使学生不再盲目,没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背景下,更应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更好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贯彻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驱动学生以高效的学习配合教师教学安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04).[2]任桂芬.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几点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0).[3]黄步高.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04期.作者简介:

伍金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马岭镇初级中学。

第四篇:浅谈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与思考

浅谈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的阶级基础、根本的依靠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社会根本力量和重要组织者。深刻领会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的内涵,正确把握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现状和对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和谐企业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此,工会组织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认识和发挥工会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和维护好企业的和谐稳定,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1、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职责和作用。工会如何做到“两个维护”,实现维护的具体手段是什么,工会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大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理清了工会对这一课题的认识,那就是必须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面发展中行使工会的职责,在协调发展中体现工会的职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工会的作用。

2、从扩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性。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必须把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发挥哪些作用

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因此,企业工会要通过履行自身的各项职能,积极协调劳资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好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1、强化中心意识,发挥建设作用。和谐企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而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在人,工作优势也在人。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要按照“党委放心,企业欢迎,职工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围绕企业发展大局,教育职工爱岗敬业,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引导职工乐于奉献,发挥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建设职能。

2、推进政策协调,发挥参与作用。工会在行政制订政策中的源头参与,是工会参与调整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不明晰造成,缺乏群众基础,缺乏约束力。这就要求工会在制订关系职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时深度参与,要有作为,使工会的参政议政作用明显地体现出来,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3、深化机制建设,发挥维护作用。深化维权机制是行使维护职能的关键,更是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制度、劳动法律监督和法律援助制度、职工困难帮扶制度等,发挥这些制度在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

4、重视文化培植,发挥教育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根本的问题是业主、职工及社会相关阶层的思想认识问题。而工会组织既有教育职工的职能,又有引导业主,影响社会相关阶层,协调各方利益的功能。因此,工会必须在共筑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整合作用,努力推进党委领导,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格局。

三、当前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尚未完全建立,总体上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认识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三种倾向:一是认为提高效益就是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不尊重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三是重视管理人员,轻视一线职工;重视设备更新,轻视技术更新;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

2、劳资矛盾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二是职工经济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三是职工民主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四是职工文化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使企业的发展增加不和谐因素。

3、职工素质的不平衡性。职工队伍结构、素质结构巨大变化的矛盾,导致职工队伍的整体意识、组织意识、团队意识不强,在思想认识、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和谐企业的职工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4、工会应对复杂局面的被动性。有的企业工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严重缺位。由于大量的法律法规难掌握,新形势下职工思想难把握,企业的工作重点难找准,企业工会干部存在明显的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的现象。

四、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中,必须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讲,主要是要大力实施“三大工程”:

1、以人为本,努力实施“赢得人心”工程。一是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入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和谐企业的基础。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工会要在为职工办实事过程中要树立依法维权和全过程维护的观念,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加强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商机制建设,积极主动地代表职工的立场,表达职工的声音,反映职工的意愿,保障企业和职工劳动关系在和谐稳定的轨道上规范运行。二是从民主管理入手,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平台。工会要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和企务公开制度,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主动参与公司的管理,让职工切身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使企业高层领导能够听到职工的真实声音,以合理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三是从关心职工现实需要入手,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关心职工的利益和疾苦,实实在在地为职工排忧解难,既是工会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意义所在。要始终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职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让职工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构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2、增强合力,倾力打造“凝聚人心”工程。一是借活动载体来凝聚人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产生力量。提升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建家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全体职工始终处于团结、奋进、向上的氛围之中,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力量,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把职工个体的成败融入到企业的荣辱中来,整个职工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二是以爱心帮扶来凝聚人心。坚持“喜事有人贺,丧事有人帮,生病有人问,困难有人管”的制度。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群体的特殊权益。建立企业特困职工档案,定期对

生活条件贫困、子女就学难、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通过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来解决职工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建立互助帮困机制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并感染全体职工,使职工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生产。三是以职工的自觉执行力来凝聚人心。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职工当家作主的工作理念,注重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注重发挥职工作为劳动主体的聪明才智,并通过职工的自觉行动来实现职工在企业中的角色地位,从而使企业、工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达到和谐企业的目的。

3、启发引导,合力打造“振奋人心”工程。一是以美好愿景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新形势新需求下,工会组织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促使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潜力、发展方向,使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各种价值观深入人心,以企业的美好愿景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引导,促使职工能积极地把个人的前途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上来,对自身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定位。二是以教育培训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引导从职工从单纯关心自身利益向关心企业发展转变。一方面,工会在企业内部也要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积极引导职工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习惯,培养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以激励机制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工会应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战场上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创争”活动和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建功立业。同时,要注重培树典型、宣传典型,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于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企业相辅相成。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因此,工会只有组织更加健全、工作更加得力、职工更加信任、作用更加明显,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经济与文化和谐、业主与职工和谐、管理与人本和谐、发展与环境和谐,构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和谐企业,开创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局面。

第五篇:探讨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小编推荐)

探讨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摘 要 音乐与舞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和相互作用能产生能强大的艺术力量。音乐对于舞蹈教学的作用不仅是作为舞蹈动作的配乐,更能通过音乐的力量让舞者的节奏、审美、对作品的理解和肢体表现力有一个提升,激发舞者的表演热情从而传达出更深刻的情感和精神。舞蹈教学中应重视音乐的作用,合适的乐曲能帮助舞者训练、激发舞者的创造力,与舞蹈教学相辅相成。

关键词 音乐 舞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1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在舞者表演舞蹈时,舞蹈的配乐是表演时表达情感和表现舞蹈艺术形象的重要媒介。在日常的舞蹈动作训练中,舞蹈的配乐让舞者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节奏、作品的情感和动作编排的内涵。音乐为主题的表演,也常常会有伴舞。舞蹈同样可以辅助音乐作品的表演,舞蹈动作也可以让音乐的感情传达到位,让音乐的展现更富有感染力。所以音乐和舞蹈会相辅相成的,在表演中往往也是共存的,在呈现的过程中也是互补的。

从舞蹈起源和发展过程来看,舞蹈是音乐的源头,作为肢体语言的表达要比音乐的诞生还早。音乐在舞蹈中最初的体现有可能是给舞蹈动作打拍子,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渐渐成了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舞蹈都需要配乐,音乐的节奏决定着舞蹈的进行,音乐成了舞蹈的灵魂。

2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舞者在舞蹈时需要配乐,音乐对与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舞蹈表演中,更重要的是在训练时可以帮助舞者进入状态,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2.1音乐可以带给学生灵感

学生在学习舞蹈对音乐旋律和音乐节奏的记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人在听到不同的音乐时心理活动和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可以让人有不同的感受。舞蹈的配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跳舞训练的过程更加投入,有更深入的表现。

舞者的舞蹈动作不仅是随着音乐节奏进行的,更是随着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进行的。音乐带给学生的灵感不仅仅是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更是思想情感表达思路上的灵感。舞者的动作与音乐相融合,这样全身心投入的表演才能更好地将观众带入美妙的艺术境界。

如果一个学生不能理解舞蹈音乐的含义,也就无法通过舞蹈表演抒发情感, 缺少情感的表演展现不出身体律动的美,而音乐带给学生的灵感正是让学生去投入、去理解、去感受。

2.2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编舞创作

音乐的旋律、节拍的强弱、节奏的快慢都可以影响舞者的思绪,不同的音乐可以让舞者产生不同的联想。音乐可以帮助舞者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音乐也可以激发舞者的创造灵感。舞者根据舞蹈选择音乐,选择音乐之后,根据音乐进行再创作。舞者可以根据选择好的音乐来编舞,根据节奏和旋律对动作进行调整,组织合理的动作,让舞蹈与音乐更加契合。同时,音乐的配合可以让舞蹈动作的编排更加自然,学生在进行编舞创作也会因为受到音乐的带动而更主动积极。

2.3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其它辅助作用

音乐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如果在教学中仅仅是喊拍子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乏,音乐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情绪、缓解教学压力。

优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在练习舞蹈动作的同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轻松愉悦之感,让有难度的技术动作在练习中变得有趣生动。学生在屡次练习动作不协调的时候会有压抑厌学之感,而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强弱和律动规律,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对自己的信心。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乐感和节奏感,在跳舞时更协调。

3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3.1音乐对舞蹈动作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的配乐有助于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艺术境界的展示,同时也可以引导舞蹈动作传达微妙的感情,让观众对表演更加投入。音乐对于舞蹈的表现力非常关键,好的配乐可以让观众耳目一新、振奋不已。合适的配乐也可以和舞者想传递的感情配合地天衣?o缝,辅助舞者更好地吐露情思。

舞蹈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快、缓、强、弱的理解,能将动作与音乐相配合的能力。学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根据配乐将动作融入进去,从而增强自己的舞蹈动作表现力。

同时,教师的对于训练乐曲的选择能力也非常重要。对于不同的动作,要选择不同风格、速度、旋律的配乐,只有舞蹈教师对于舞蹈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才能跟着进步。

3.2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音乐旋律是音乐的要素之一,旋律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可以表现音乐中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根据旋律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根据旋律特点可以判断出音乐的题材风格、地域特征等等。根据旋律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是浪漫柔情,还是哀苦悲情。

配乐的旋律影响了舞蹈的风格,我们听配乐可以知道舞蹈的类型。而舞蹈动作所包含的情感也是相近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有助于他们在舞蹈动作中表达思想,传达情感。

3.3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音乐节奏体现出的情绪和风格和舞蹈动作是遥相呼应的。舞者跟随音乐的节奏舞动,舞蹈动作的节奏和配乐的节奏的一致的。舞者动作随着音乐的起伏来表现感情的变化,节奏是动作力度和作品感情的基础。舞者只有把握住音乐的节奏、舞蹈动作的节奏才能准确地表演,将动作和情感相交融。

如果学生缺乏对节奏的理解和把控,经容易把舞蹈动作机械化,无法表现出舞蹈的魅力。音乐节奏对于舞蹈训练是非常基础的,在舞蹈教学中要利用音乐去引导学生。

4总结

音乐与舞蹈是联系紧密,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和相互作用能产生能强大的艺术力量。音乐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可以激发学生灵感、帮助学生进行编舞创作、也能调节课堂气氛、缓解训练压力。音乐对于舞蹈教学而言不仅是一曲配乐,更是可以让舞者的节奏、审美、对作品的理解和肢体表现力有一个提升的工具。在舞蹈教学中应利用音乐去激发舞者的表演热情和表演能力,让舞蹈教学更胜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孙妤.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亚太教育,2016(11):205-206.[2] 向娟.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J].考试周刊,2007(38):147-148.

下载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从法与道德两个层面思考家庭暴力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