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19-05-14 11: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第一篇: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20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

况报告

自2005年5月,我镇切实贯彻县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完善各项党建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认真开展“三务”公开、发挥各级党群组织监督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已近一年来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了党委会会议制度,优化了办事程序。

为增强党委会民主决策的科学性,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严格执行《××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列席镇常委会办法》要求,建立专家咨询、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我们做到请专家或相对应的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

证;对土地流转、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都通过举行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是2005年机构改革后,通过各项职能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职能错位、职责不到位、管理效能不高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开展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的一系列举措,如:完善《办事流程导引图》和《规范化服务细则》、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责任制、推进电子政务、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等,塑造了具有人文关怀和亲和力的政府服务新形象。

二、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按照“职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从“选优、留住、提高、用好”入手,完善了镇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党委班子向“四

好”,党支部班子向“五好”努力。

一是严格执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文件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2005年6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中,和2006年初镇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中,我们严格推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公示制、票决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平级竞职、投票表决等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进“两委”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里来。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15个行政村合并为10个行政村,选举后产生10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0名村主任;竞争机关中层干部中,产生5名部门主任。

二是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2005年7月,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活动,按照选举程序,经过发布公告、公开报名、资

格审查、实地调研、民主推荐等程序,推荐出××镇党委书记候选人,并进行了考察和公示。8月2日的××镇党员大会上应到党员630人,实到党员607人,蒋文学同志以同意票517的得票竞选为××镇党委书记。通过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差额直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方式,使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直接感受到“主权在民,政权民授”,从而夯实了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我们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坚持集体推荐、谈话推荐、确认考察对象、对考察对象进行公示、召开征求意见大会等规定将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有效防止和纠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就镇村干部的管理,2005年12月镇党委印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罢免工作实施细则》、《党员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和《民主评议党员“双评制”实施

办法》。

三、实行镇村“三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

自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后,我们在党务、村务和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上进行了规范。如政务公开中,我们对公开的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有:目标规划、财务、集体资产情况、镇村干部任用情况、勤政廉政情况、村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情况、机关部门办事程序等,形式上主要有:设立政务公开栏和创办政务信息,在郫县公共信息网公开等,时间上主要是:对如目标、指标、组织设置等稳定性较强的一般一年一公开。对如党费缴纳,重点工作、村务完成情况、财务报表等时间比较固定的为每月一公开。对党员发展转正、要告知村民需要即时公开的不定性内容,要求即时公开。

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

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近一年来,镇人大、政协始终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各代表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各行各业了解依法治理的情况,认真检查《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对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起到重要作用。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今年围绕县委、政府和我镇中心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不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群众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群众的其它利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农

村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稳定与和谐。要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就要有健全和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起到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生产发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作用,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经济矛盾和经济纠纷也不断产生,尤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征用、拆迁等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着力解决以下不足:

一是个别农村党员干部对民主的认识不够到位,一种是感到在农村实行民主太超前。认为实行四个民主是今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起步时间尚不长,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而在农村却要全面实行村民自治,推行四个民主,依据初级阶段的国情,感到有些脱节,偏离了农村实际,与现实有

较大差距。认为发展经济奔小康是硬道理,民主无足轻重。另一种则是偏面地强调了村民自治。认为村委会主任是由全体村民选出来的,代表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其权威性应高于村里几十个党员选出来的支部书记,党支部只要管好自己的几个党员就行了。

二是广大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完整体系,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当前农村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农民群众除了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外,要享有其他三个民主权利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不能真正落实。这种情况,在行政村合并后变得更加明显。目前,我镇2000人以上的村(社区)有6个,要在人口庞大的村中,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各村都在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财务公开这两项基本制度,但是由于受到村民代表的数量和推选方法的限制,以及村务财务公开的质量和内容的局限性,大多数村民还是不能直接参与重大村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三是宣传教育力度仍需加大。主要是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多数群众对村务公开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四是监督小组的组成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如个别村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组成没有按照由党员、村民和社员代表组成的要求执行,或由副镇长、财政所长、办公室主任参加监督小组,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分,显然不合适。

五、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是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扩大基层民主的政治主张和《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不

能离开党的领导。

二是合理构建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努力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覆盖面。

三是把宣传教育贯穿村务公开始终,引导广大干群深刻认识村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以村组织规范建设为载体,加大村务公开宣传力度,纠正模糊认识,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村务公开的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健全“三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以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及时,贴近群众。监督小组中凡有政府及其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应予调整出去,补充一些县、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增强监督小组的代表性与群众性,有利于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镇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制度化。再就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由党政办公室承担,以落到实处。

第二篇: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

自2005年5月,我镇切实贯彻县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完善各项党建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认真开展“三务”公开、发挥各级党群组织监督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已近一年来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了党委会会议制度,优化了办事程序。

为增强党委会民主决策的科学性,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严格执行《××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列席镇常委会办法》要求,建立专家咨询、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我们做到请专家或相对应的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土地流转、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都通过举行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是2005年机构改革后,通过各项职能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职能错位、职责不到位、管理效能不高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开展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的一系列举措,如:完善《办事流程导引图》和《规范化服务细则》、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责任制、推进电子政务、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等,塑造了具有人文关怀和亲和力的政府服务新形象。

二、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按照“职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从“选优、留住、提高、用好”入手,完善了镇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党委班子向“四好”,党支部班子向“五好”努力。

一是严格执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文件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2005年6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中,和2006年初镇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中,我们严格推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公示制、票决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平级竞职、投票表决等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进“两委”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里来。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15个行政村合并为10个行政村,选举后产生10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0名村主任;竞争机关中层干部中,产生5名部门主任。

二是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2005年7月,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活动,按照选举程序,经过发布公告、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调研、民主推荐等程序,推荐出××镇党委书记候选人,并进行了考察和公示。8月2日的××镇党员大会上应到党员630人,实到党员607人,蒋文学同志以同意票517的得票竞选为××镇党委书记。通过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差额直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方式,使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直接感受到“主权在民,政权民授”,从而夯实了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我们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坚持集体推荐、谈话推荐、确认考察对象、对考察对象进行公示、召开征求意见大会等规定将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有效防止和纠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就镇村干部的管理,2005年12月镇党委印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罢免工作实施细则》、《党员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和《民主评议党员“双评制”实施办法》。

三、实行镇村“三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

自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后,我们在党务、村务和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上进行了规范。如政务公开中,我们对公开的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有:目标规划、财务、集体资产情况、镇村干部任用情况、勤政廉政情况、村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情况、机关部门办事程序等,形式上主要有:设立政务公开栏和创办政务信息,在郫县公共信息网公开等,时间上主要是:对如目标、指标、组织设置等稳定性较强的一般一年一公开。对如党费缴纳,重点工作、村务完成情况、财务报表等时间比较固定的为每月一公开。对党员发展转正、要告知村民需要即时公开的不定性内容,要求即时公开。

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近一年来,镇人大、政协始终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各代表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各行各业了解依法治理的情况,认真检查《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和工

作指导,对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起到重要作用。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今年围绕县委、政府和我镇中心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不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群众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群众的其它利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农村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稳定与和谐。要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和民主决策,就要有健全和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起到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生产发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作用,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经济矛盾和经济纠纷也不断产生,尤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征用、拆迁等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着力解决以下不足:

一是个别农村党员干部对民主的认识不够到位,一种是感到在农村实行民主太超前。认为实行四个民主是今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起步时间尚不长,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而在农村却要全面实行村民自治,推行四个民主,依据初级阶段的国情,感到有些脱节,偏离了农村实际,与现实有较大差距。认为发展经济奔小康是硬道理,民主无足轻重。另一种则是偏面地强调了村民自治。认为村委会主任是由全体村民选出来的,代表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其权威性应高于村里几十个党员选出来的支部书记,党支部只要管好自己的几个党员就行了。

二是广大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完整体系,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当前农村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农民群众除了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外,要享有其他三个民主权利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不能真正落实。这种情况,在行政村合并后变得更加明显。目前,我镇2000人以上的村(社区)有6个,要在人口庞大的村中,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各村都在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财务公开这两项基本制度,但是由于受到村民代表的数量和推选方法的限制,以及村务财务公开的质量和内容的局限性,大多数村民还是不能直接参与重大村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三是宣传教育力度仍需加大。主要是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多数群众对村务公开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四是监督小组的组成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如个别村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组成没有按照由党员、村民和社员代表组成的要求执行,或由副镇长、财政所长、办公室主任参加监督小组,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分,显然不合适。

五、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是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扩大基层民主的政治主张和《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不能离开党的领导。

二是合理构建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努力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覆盖面。

三是把宣传教育贯穿村务公开始终,引导广大干群深刻认识村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以村组织规范建设为载体,加大村务公开宣传力度,纠正模糊认识,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村务公开的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健全“三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以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及时,贴近群众。监督小组中凡有政府及其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应予调整出去,补充一些县、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增强监督小组的代表性与群众性,有利于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镇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制度化。再就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由党政办公室承担,以落到实处。

第三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

专业:

学号:

学院:

中 国  重 庆 2012年1月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入开展依法治区的基础,我区依法治区工作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指导方针,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主线,以依法治村为突破口,以富民强村为落脚点,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以村委会组织法为核心,坚持三项制度,真正做到还权于民

1、推行村级民主选举制度,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每次换届选举,都按照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基本实现了党的领导、群众的意愿、合法的程序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一是及时成立选举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党政领导包片,区、镇两级机关干部定镇、定村挂钩指导和联络制,各村也依法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保证选举工作的正常运作。二是认真细致地做好选民登记和核对工作,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并于选举日20天前将选民名单公布在村、组醒目的地方。为了提高参选率,确保村民直接投票选举,各镇村采取广播、通告、发信等办法,通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村参加选举。选举当日,镇、村办企业统一放假,使选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三是精心组织直接提名候选人工作。在选举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带意图、不定框框、不作暗示,让选民从中鉴别筛选,好中选优,引导群众把那些德才兼备的、有知识有能力、愿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班子。四是缜密布置投票选举工作,实行公开投票、唱票、监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当众颁发村委会成员的当选证书。第六届换届选举当日全区共设置主会场247个,投票站2657个,每个主会场设立2个以上的秘密划票间,既方便选民投票,又避免了任何干扰,使村委会选举一次成功率达95%。

2、推行村民议事制度,把重大村务决策权交给村民。近年来,村级事务的决策正逐步从村干部向村民代表会议转化,从体制上保证了建立科学、民主、合理的决策机制的可行性。一是民主推选村民代表。各村按照每10户左右推选1名代表的比例,把那些能坚持原则、关心集体、有较高政治觉悟的村民推选出来,组成村民代表会议。二是设立村民议事室和联系箱。各村根据村委会自身经济状况,均设立议事场所,便于代表集中议事、决策,同时,也全部设置了村民联系箱,及时听取村民的合理化建议。三是发挥村民代表的代表作用。村民代表经常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村民的意愿提交村民代表会议上讨论,实行一事一议,真正反映出广大村民的心声。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各村每年都召开2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委会的工作计划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重大决策,都由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愿作出决策。凡系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村民有权拒绝。全面推行村民议事制度,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推行民主监督制度,把日常村务知情权交给村民。各个村委会全部实行了村务公开,做到“五个规范一满意”。一是组织机构规范。各镇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成立了民主议事和民主理财小组。如针对村级财务由党支部书记一人审批、无人肯监督而群众有意见的状况,区委、区政府根据有关部门意见,专门下发文件,改为村主任一支笔,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机制。二是公开内容规范。我区统一规定了必须公开的16项内容,凡涉及到群众利益、群众关注的问题都列为公开内容,如建设招投标、财务收支、电费收缴、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村干部报酬、招待费用等。三是公开程序规范。重大村务由民主议事小组和村民代表会通过后公布,村级财务由镇经管站与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确定后公布,确保公开内容真实。四是公开时间规范。财务收支等常规业务按季节定时公布,宅基地审批、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等专项业务不受时间限制而及时公布。五是公开阵地规范。全区各村村务公开栏的式样、公开的形式均较为统一,基本做到位置适中、结构牢固、美观大方、节俭实用、方便群众。“一满意”就是公开的结果让群众满意,凡村民对公开情况不满意的,一律找出原因加以解决。通过村务公开,亮了集体的“家底”,掀了干部的“箱底”,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二、以依法治村为切入点,突出三个重点,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一是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这几年,我们针对群众较关心的土地延长承包期和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农村计划生育、宅基地管理、邻里关系、赡养矛盾以及农产品市场管理、集体财产管理等方面的纠纷进行专项治理,积极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 2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注重基层治保、调解、帮教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户纠纷档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因素实行动态管理;设立安置帮教资金专户,加大帮教力度,2001年,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仅为2.8%;许多村成立了护村队和护厂队,进行治安巡逻等,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遏制和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群防群治组织成为保持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镇村和星级“文明户”等活动,截止2001年,全区文明户达15万户,占总户数的63%,当年评选五好家庭684户。通过创建活动,培养新型“四有”农民,增强了村民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以“富民强村”为目标,把握三个环节,推进村级经济发展

一是建立“致富档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使农民增收,群众富裕。

二是拓展“扶贫”渠道。95年以来,全区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联万户”活动,全区每年联系1891户,投入帮扶资金40余万元。对有劳力而无门路的创收户,帮助他们调整农业结构或出谋划策发展副业;对家庭成员多、劳动力过剩的纯农户,尽量帮助解决劳务输出,实现内外互补增加收入;对特困户除定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外,全区机关还与3578户结成帮扶对子,加强对他们教育、引导;对经济不发达的困难村,区机关每年结对帮扶89个行政村,出人出资,引进项目,给予扶持。

《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施行及我区开展村民自治创建活动以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做到了“两个密切”,即密切了党群关系,密切了干群关系。实行村民自治后,各地都注意把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规定,交给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并及时公开,让村民监督。群众普遍反映,实行村民自治好处很多,过去村里要我们交这交那,不讲明来龙去脉,我们不知缘由,当然有意见。现在村里的事务都公开了,而且还找村民代表商量,我们心中有了底,自然口服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心服。村干部也说,过去村里的事没有交给村民讨论,为了完成任务“蒙着干”,结果事与愿违,我们越努力,群众意见越大,费力不讨好,干群之间有距离。现在村里的重大村务都交给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有了群众基础,有了依托,工作好做了,干群、党群关系也密切了,村干部也轻松多了。

2、实现了“两个加强”,即加强了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加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改过去“干部拍板,群众照办”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村干部能依法行政,组织群众参政议政,把各项正确决定,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形式的锻炼,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也大大增强。

3、达到了“两个促进”,即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基层稳定。民主选举意味着村干部不再由上级组织任命,干部的任免权在群众手中,这使村干部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产生了危机感,意识到工作中不仅要向上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向下负责,因此,从体制上激发了村干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能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引导村民勤劳致富、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加之民主决策的科学化和群众的自觉拥护,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随着干群关系的密切,各类矛盾也随之化解,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4、实现了“两个好转”,即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实行村民自治后,各地十分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觉悟、自治能力,并通过建章立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遵纪和法制观念。凡是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较好的镇和村,社会秩序井然,村民民风良好。

5、增强了“一个功能”,即村委会的自治功能。随着村民自治活动的深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村委会的自治功能也不断提高。以前靠政府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现在村民自治迎刃而解,不仅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

文章标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

自2005年5月,我镇切实贯彻县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完善各项党建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认真开展“三务”公开、发挥各级党群组织监督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已近一年来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了党委会会议制度,优化了办事程序。

为增强党委

会民主决策的科学性,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严格执行《××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列席镇常委会办法》要求,建立专家咨询、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我们做到请专家或相对应的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土地流转、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都通过举行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是2005年机构改革后,通过各项职能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职能错位、职责不到位、管理效能不高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开展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的一系列举措,如:完善《办事流程导引图》和《规范化服务细则》、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责任制、推进电子政务、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等,塑造了具有人文关怀和亲和力的政府服务新形象。

二、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按照“职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从“选优、留住、提高、用好”入手,完善了镇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党委班子向“四好”,党支部班子向“五好”努力。

一是严格执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文件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2005年6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中,和2006年初镇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中,我们严格推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公示制、票决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平级竞职、投票表决等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进“两委”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里来。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15个行政村合并为10个行政村,选举后产生10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0名村主任;竞争机关中层干部中,产生5名部门主任。

二是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2005年7月,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活动,按照选举程序,经过发布公告、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调研、民主推荐等程序,推荐出××镇党委书记候选人,并进行了考察和公示。8月2日的××镇党员大会上应到党员630人,实到党员607人,蒋文学同志以同意票517的得票竞选为××镇党委书记。通过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差额直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方式,使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直接感受到“主权在民,政权民授”,从而夯实了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我们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坚持集体推荐、谈话推荐、确认考察对象、对考察对象进行公示、召开征求意见大会等规定将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有效防止和纠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就镇村干部的管理,2005年12月镇党委印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罢免工作实施细则》、《党员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和《民主评议党员“双评制”实施办法》。

三、实行镇村“三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

自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后,我们在党务、村务和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上进行了规范。如政务公开中,我们对公开的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有:目标规划、财务、集体资产情况、镇村干部任用情况、勤政廉政情况、村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情况、机关部门办事程序等,形式上主要有:设立政务公开栏和创办政务信息,在郫县公共信息网公开等,时间上主要是:对如目标、指标、组织设置等稳定性较强的一般一年一公开。对如党费缴纳,重点工作、村务完成情况、财务报表等时间比较固定的为每月一公开。对党员发展转正、要告知村民需要即时公开的不定性内容,要求即时公开。

为确保“三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各村相应成立由党员、村民、社员代表组成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置了意见箱和意见簿,同时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支部党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三务”监督小组认可签字方可公开,有效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近一年来,镇人大、政协始终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各代表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各行各业了解依法治理的情况,认真检查《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情况,开展调

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对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起到重要作用。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今年围绕县委、政府和我镇中心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不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群众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群众的其它利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农村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稳定与和谐。要真正做到民主管

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就要有健全和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起到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生产发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作用,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经济矛盾和经济纠纷也不断产生,尤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征用、拆迁等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着力解决以下不足:

一是个别农村党员干部对民主的认识不够到位,一种是感到在农村实行民主太超前。认为实行四个民主是今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起步时间尚不长,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而在农村却要全面实行村民自治,推行四个民主,依据初级阶段的国情,感到有些脱节,偏离了农村实际,与现实有较大差距。认为发展经济奔小康是硬道理,民主无足轻重。另一种则是偏面地强调了村民自治。认为村委会主任是由全体村民选出来的,代表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其权威性应高于村里几十个党员选出来的支部书记,党支部只要管好自己的几个党员就行了。

二是广大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完整体系,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当前农村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农民群众除了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外,要享有其他三个民主权利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不能真正落实。这种情况,在行政村合并后变得更加明显。目前,我镇2000人以上的村(社区)有6个,要在人口庞大的村中,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各村都在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财务公开这两项基本制度,但是由于受到村民代表的数量和推选方法的限制,以及村务财务公开的质量和内容的局限性,大多数村民还是不能直接参与重大村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三是宣传教育力度仍需加大。主要是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多数群众对村务公开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四是监督小组的组成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如个别村的“三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组成没有按照由党员、村民和社员代表组成的要求执行,或由副镇长、财政所长、办公室主任参加监督小组,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分,显然不合适。

五、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是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扩大基层民主的政治主张和《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不能离开党的领导。

二是合理构建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努力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覆盖面。

三是把宣传教育贯穿村务公开始终,引导广大干群深刻认识村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以村组织规范建设为载体,加大村务公开宣传力度,纠正模糊认识,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村务公开的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健全“三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以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及时,贴近群众。监督小组中凡有政府及其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应予调整出去,补充一些县、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增强监督小组的代表性与群众性,有利于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镇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制度化。再就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由党政办公室承担,以落到实处。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

第五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查报告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好六项主要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可以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繁荣中国农村经济文化及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沿阵地,是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农村的村民自治,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暑期我们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我们经过对各份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总结,我想针对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关于村民居委会建设重要性的总体感受问题

村民居委会建设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可,100%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村民居委会的建设十分重要。村民委员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石,是引领人民群众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组织者、带领者和实践者,是农村和街道各项工作的依托和落脚点。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被群众誉为“一座党和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村委员会领导班子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做好农村、社区工作最根本的保证。通过换届选举,搞好村委会的组织建设,把那些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创新、工作扎实、政绩突出、人民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南岗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好地领导农村和基层的三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搞好换届选举,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凝聚村民的向心力,增强村级组织发展经济的驾驭力,增强村级组织为民办事的服务力,增强村级组织在全体村民中的公信力,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行政能力,为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关于村委会工作重点的问题

调查显示,75%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经济,创办村办企业,提高机体经济实力在村委会各项工作中应该放在首要地位,10%认为调解民事纠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应该是村委会的工作重点,其余者表示村委会的工作重心应摆在其他方面。农民的希望是什么?当然是希望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过得和城里人一样或者差不多的生活,可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村民你对现实生活条件并不满意。如今生活用品价格大幅上涨,但村民工资增长幅度相对缓慢,所以最近村民生活较为吃紧。我所在的农村虽然依旧保留一部分农田,但务农已经不是村民的主要的生存方式,大部分村民在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内工作,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化速度较快。我认为如今要提高村民收入应按照“布局集中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现代化、产权多元化、污染 集中治理”的工作思路,加强农村工业园区建设,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要想通过工业化来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三产发展,促进城乡繁荣。二是加快发展乡镇工业,促进乡镇工业集约、集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三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一支

重要力量,强县要靠招商引资,富民要靠全民创业,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大,要充分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活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农民身心素质,从而提高农民对知识、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的适应能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3关于大学生当村官问题

80%认为大学生当村官对对农村村民自治建设有帮助,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发生大变化。要把战略部署化为现实,离不开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青年人才。选用大学生当村官,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这样做既拓宽了“村官”的选用渠道,也坚持了依法实现村民自治。帮助农民搞好村民自治,改善农村的干部队伍结构,加快农村发展,前提是村官必须熟悉农村工作,对农民的疾苦有相当多的了解,对农村的发展,有足够的构思,能够被所在村庄的农民所信赖。这一切基本条件,不是一张本科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就能解决的。农民首先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大学生当村官凭一时激情到农村不难,但干出一番事业不容易。农村基层工作对年轻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绝不能把到农村任职设计成人生历程中的短期行为,绝不能凭着一时的冲动,稍不如意就打退堂鼓,而要做好扎根农村、长期吃苦的准备,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走村官路只是一时选择,服务农民才应是一生追求。到村里工作,像是人生舞台拉开了大幕,但服务农民的大戏却永不会谢幕。一个大学生“村官”,得到群众的一时称赞不难,难的是得到群众的长久称赞。人心换人心,农民是最朴实的,也是最重感情的。你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农民心中就会装着你、拥护你。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小范围的调查,引发大家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希冀对增加大学生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了解和农村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有所裨益。

下载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18年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猇亭区2010年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目标考核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市目标办: 2010年度全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在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为重点,加强......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办事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街道地处成都市成华区东北部,幅员面积37.6xxxx公里,占成华区幅员面积的1/3,辖2xxxx社区居委会(其中:1xxxx村改居社区),1......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汇报材料

    伍家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 工作汇报 中共伍家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14日 2011年,伍家乡党委在区委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伍家乡2011年组织工作要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侠客丹心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

    三河镇天平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三河镇天平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天平村有12个村民小组,422户人家,农业人口1525人,党员57人。村支两委共7人,2009年被市、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天平村坚......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精选5篇)

    文章标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报告自2005年5月,我镇切实贯彻县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完善各项党建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认真开展“三务”公开、发......

    五河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调查

    五河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调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当......

    街道办事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地处XX市XX区东北部,幅员面积37.61平方公里,占XX区幅员面积的1/3,辖2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18个村改居社区),170个农村居民小组。街道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原**乡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