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美育关照下教师引领的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美育关照下教师引领的课堂教学艺术 李宝毓 学科教学(语文)201104056
一、调动审美感知
美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不同文体的美有不同的感知方式。歌德认为“整体就是统一体”。
要教出作品的韵致,就要通过朗读、分析、咀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佳境,受文中美好形象、高尚思想的熏陶感染,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从而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借鉴。
青少年学生内心情感着丰富,对色彩非常敏感,一般来说对有色彩的诗比较喜欢。例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把多种颜色写在一起,鲜艳、缤纷,有怡悦双目的效果。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作者写月下荷塘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则姿态多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处,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荷叶、荷花的美。这些比喻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的喻体即“人”,且尽皆女性中的少女形象。作者笔下的荷叶与荷花的优美均是通过人来比喻实现的。这样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我们在欣赏这种美时,就觉得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可以和谐统一,也就实现了对美的具体感受。用少女来解释朱先生笔下的荷花与荷叶的美,既合对美感受的规律,也合先生写作此文的原意,同时也给了学习主体一定的审美知识,使他们对美的感受比较实在而不空泛。当然,说到正确感受,除了上面这种情况之外,还需教师自己具有具体的感受能力。例如对“刚出浴的美人”一句究竟如何感受?说它以少女形象来感受荷花的美,这毕竟比较抽象。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讲:第一,在人类自身中,女性形象,尤其是少女形象,是相对之中最美的,是一种完美。少女形象最具有优美的一切特质,在线条、匀称、丰润上都具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作者要以少女形象来作比;第二,再就荷花的外观形式看,没有衣着等伪装品,能够给大家以充分的欣赏,因而作者才以刚出浴的美女作比喻体,这才在学生的联想中架设起沟通美的桥梁,使荷花的美具体化;第三,美人刚出浴,四周无凝会升腾起一缕缕的温水的雾气于是便形成一种朦胧美的意境。在这一朦胧美的胜境之中,既排除了人们对裸体少女所产生的空泛的邪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朦胧美的一种审美理想,也合乎作者文中憧憬社会和谐美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愁的心情。就学生来说,在这升腾着雾气的少女裸体意境中,自然会产生庄重与肃穆的感受,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原来这就是一种圣洁美的意象。在这圣洁美的对象面前,一切丑都会跑得无影无踪。做这样的感受,既使学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又合乎作者对在当时环境下唯有这荷花的圣洁才可以慰藉人的心灵的原意而且还能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创设审美氛围
创设审美氛围的艺术纷繁复杂,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当时的现实条件创设审美氛围。一般来说,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联系生活创设审美氛围。语文教学如与生活隔绝,就如死水一潭。联系生活会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意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活跃起来。
作为语文教师,唯有才思横溢,以情动人,才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教师可用精美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实物和景物,以言传情,力求“情信而辞巧”。教学时,教师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或者演示形象逼真的和教学细节密切相关的动作,以创设课文需要的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的影响,但教师的讲解艺术往往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学讲解要精当,思路要清晰。点拨时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给学生一种似隐似现、若明若暗之感,使其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读题、谈话、讲解时语言要运用得体,快慢适度,能突出逻辑重音,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讲话要有艺术效果,“集激趣、传情、达意、启智于一体,说理,高屋建瓴,无懈可击;表情,或淋漓尽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谈。教师的语言应变化有致,因学生、因场合、因事物的不同而相应改变,但万变又不离其宗,遣词造句、语调、节奏等等无论怎样变化都要围绕一个目的,那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的 1
教学氛围可以使学习主体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习主体受到熏陶、激励。
语文教学还须借助媒介创设审美氛围,渲染审美气氛。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诗文都是通过形象来帮助人认识世界,但语言本身的抽象性会给文中的人、事、景、物罩上一层云雾。如何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审美媒介来渲染审美气氛。比如:形象图解法能恰到好处地创造审美氛围,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比如“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说中间的五节都可根据美学理论运用形象图形对课文进行评析,描绘出一幅幅风景画。这样,既增强其形象性,又拓展学生的联想,使人产生美感,这样就使纸上的字一个个活跃起来,形象地映入我们眼帘,仿佛进入佳境。”《再别康桥》一诗的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滟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要领会这一节诗意,就得在想象中来看这四句话所构成的一幅图画,领会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此扩大了,构成了一幅美的意境“康河晚照图”,同时也能让学生乐在其中,产生心里的愉悦,如果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不能体验这种愉悦。再如教白居易的《长恨歌》,可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诗曲的情感基调、主体结构、浪漫主义思想极为相似,以此拓展了想象的空间。
和谐共处、情感融洽的良好氛围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产生审美激情和审美体验,有利于全面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有了审美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而真正调动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弘扬审美个性,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
三、激活审美情感
要激起审美情感,应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发挥联想与想象力。审美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审美观点,在对审美客体感性把握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对审美客体进行再创造,构成脑中的审美意象,补充、丰富审美对象的美。在欣赏作品时诱导学生身临其境,产生联想与想象。
激发审美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做到“披文以入情”,教师钻研教材时自己必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传之以情,以情唤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都如此,须因教材而变,因学生情况而变,因教学环境而变。
写作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也是激活审美情感的体现,创造是写作的生命。写作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文不但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透露了学生向往、追求过程中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作文教学要放飞学生自由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的心灵,不能硬性地规定表达方式和写作模式,允许学生在限定的基本要求之下尝试自由发挥,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方式还是通过教学语言,教师优美的语言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学单元的起始阶段,可用一段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单元学习的轨道。在教写景单元文章时,可以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人总要和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更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的健康美。然而,它似乎又是各种美的综合。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山川,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它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展现不同的美姿。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这个单元是一组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情文并茂。我们要反复吟诵,分析比较,仔细推敲,理解他们高超的艺术手法和表现的情景美,培养我们用双眼观察美的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教师引用有关发现美的名言,描述大自然的美,描述祖国秀丽风光、四季如画的美,使学生耳听、心想,愉快而又颇有兴趣地步入课文的学习。
学习内容亦能激活审美情感。学生生理活动本身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由于学生大脑功能的逐步完善,接触事物日趋广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和知识产生探讨的愿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 2
他们“思考”的锻炼和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使他们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养料,获得语文能力。
四、引发审美想象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启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应贯串全过程。富有艺术性的教学犹如开启智慧的钥匙,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探求解决疑难的途径,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想象把课堂内容拓展开,把有限的空间延伸到无限的空间之中。例如课堂中的结语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当堂消化、理解、巩固、强化新学的知识,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使师生的学习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结语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清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堂语文课,切忌虎头蛇尾,草率收场。最好能创设耐人寻味的结语,给人以悠远绵长的感觉。要防止只作简单重复,语言乏味而无新意。
教师的点拨能够激发学生的遐想,教师在课堂上留下的空白依然能给学生无穷的想象空间。课堂的空白并不是一律视为无效,它能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能给学生以想象的时机,能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意义和情味,但是教师不能也不能够全部讲出来,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我们对于这种情境的体会,大概就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任由心灵的感悟。这都表明语文课堂需要的是空白,是静心的思考。如诗歌《山居秋暝》的学习,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让清扬的音乐伴随着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学生似乎看到那泉水、青松、翠竹、青莲迎面而来,似乎感受到月照、泉流、竹喧、莲动、浣女归、渔舟下那一幅又一幅灵动鲜活的画面。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才会深深的体会到苏轼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不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悟的过程,这就是心灵的感悟。”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领略人生的真谛。学习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有心灵的感悟,为之感动,为之悲叹,为之奋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着重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同情境带来不同情感的流露,正是我们心灵的再现,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静心思考中得到升华,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才是语文课堂的至高境界。正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习者成长的联系,正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学生认识了历史,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身,并进一步深刻地规划人生。在关键问题上,教师要留出空白,让学习者探索。教师不要把课讲满了,要留有余地,让学习者联想,要通过有限去展现无限。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浅谈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浅谈
什么是教学艺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一定法。我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如今,在二期课改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提倡研究性的学习,这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便成了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艺术,以更好的教学方式把知识更快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教材不仅是“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当然,教学不能只是课程教材的传递,更要重视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冲撞,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的训法,方法的掌握,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把学到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充分地发挥出来。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它的意思是说:在国画中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而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内容,我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学,或者以读带讲,一笔带过,这是教学上的粗线条。然而,对于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则必须浓墨重彩,仔细地多讲一些。在教学中,更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例如:我在教学《挑山工》一文中,便注意“疏”、“密”结合。“挑山工走的是什么路线?游人们是怎么走的呢?”学生只需要仔细地读几遍课文就能很快找到答案,不需要我费太多口舌,学生就能知道“挑山工和游人走的各是什么路线”,这便是教学中的“疏”。而文中的重点:为什么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的路线,路程要比游人多一倍,但常常走到游人前头去了?以及,挑山工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些都需要我重点讲解,于是,我结合前文所说的“挑山工和游人走的路线”讲,把前后文一一对应起来,学生很快知道:挑山工走的路线虽长,但他们是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们却走走停停,东看西看,自然挑山工就比游人走得快了。从而引申出:“做任何事都应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道理。在此我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讲解课文。这就是教学中的“密”。“疏”与“密”的结合,学生就能更好地学课文。
二、教学节奏的张与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我因材施教,当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己可以读懂的,或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稍稍加快些教学节奏。反之,教学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枯燥的,要表现的道理比较抽象的,或是对课文中的重点部分则要“动作慢”,要细细讲解,逐句品味。如教学《铁人王进喜》时,引导学生通过“铁人”一词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找出表现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句子,找到后,我便一句句地讲讲读读,通过朗读、讲解,学生渐渐地明白了,王进喜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不顾个人的安危,奋不顾身的精神,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运用了“慢节奏”。但对于文中的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我便用“快节奏”,让学生自己读。教学中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对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语句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巧与拙
“拙”,这里指的是遵循常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守拙,就是要遵循大纲提出的基本教法;“巧”指不循常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用巧”,要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常规,又要突破常规,两者结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围绕重点部分读思议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常规教法,这是“拙”;把重点的突破渗透到预习或专门性的练习中,这是“巧”。抒情性浓的课文,读读议议是“拙”,以读带讲是“巧”;意境优美的课文,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是“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是“巧”。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逐一概括出常识性知识要点,是“拙”;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参照阅读,加深对常识性知识的理解,是“巧”。教中应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是守拙还是用巧,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程序的顺与逆
“顺”是按课文顺序安排教学顺序,逐段讲读课文,如:在讲解老舍的作品《猫》时,课文主要讲了两方面:一是:猫的性格古怪,二是:小猫的淘气可爱,是并列关系,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逐段讲解的方法。
“逆”是不按顺序,而是从文章的结尾段导入,因为一般结尾段在文中会起总结、点题的作用,让学生从“点”到“面”,然后引入正文,也可以从重点段教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讲解《爱国将领邓世昌》,我便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一节引入,让学生围绕“邓世昌的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到文中去找有关语句,然后在按顺序教学。
在教学中也常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这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基础而确定的,“顺”、“逆”有道,学生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五、教学形态的动与静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是“有声有行”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是无声世界。教学中的“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在二期课该的今天,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多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中,让学生读读议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有时也需要“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把问题想得更透彻些,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当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动”、“静”合理搭配,应当考虑年级的特点,课文的特点,这样便能更好地教学,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美在和谐,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了各种教学技能技巧,使之处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态中,使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第三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谈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教师职业,则更是一门表演性质特别突出的一门艺术。教育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犹如一场演出,教师处在导演兼演员的角色地位。一名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掌握这门艺术,并且还要培养于处理教学表演艺术和教师的教育机智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表演艺术
教师职业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这是由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活动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示范、感染和熏陶作用。就拿传授知识来讲,并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依靠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做出示范,运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去掌握知识。因此,一名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仅具有学科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教师本身的示范表演技巧以及教师的人格形象的感染力,这两方面都属于教育艺术的范畴。此外,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班学生,他们都各具不同的个性,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而且,教育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有随机应变地作出反应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总之,教师工作的实施,是由教师主持的一场即席表演,教师职业活动是教师的一种表演艺术。
教师职业活动作为一种表演艺术,集中通过两方面反映出来。一是教师的表演技巧,包括教师以自己的语言、声调、动作、姿态、形象和心灵去影响、感染学生,同化学生。二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的场景所作的临场发挥的技巧,包括对突出事件作出迅速反映、妥善地进行应变处理的能力,也称作教育机智。这两方面构成了教师表演的教育艺术的全部。
影响教师教学表演艺术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教师的思想修养、学识水平和教育科学理论水平。一般地,具有很高思想修养、学识水平和教育科学水平的教师的教学表演艺术要强得多,所以说,教师的表演艺术不仅仅是一个纯技巧的问题。但是,教师的思想、学识水平、人格修养等同教师的表演艺术毕竟不是同一回事。具有很高学识水平和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修养的教师不一定就具有卓越的教学表演艺术水平,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对于这一点,许多教育理论书籍和教育家都有过论述。这正如对一个钢琴演奏家来说一样,掌握了识谱和乐理知识并且富有音乐知识修养,但并不一定能反映出他的实际演奏水平。
任何一名表演出色的优秀教师的高超的表演水平,都是经过勤奋的专门训练的结果。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自然的训练方法,就是从模仿开始。特别是青年教师,他首先要向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包括听老教师的课,观看公认的优秀教师的录相等。这个过程,在不同的情形中多次重复,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模仿和反复的实际练习,渐渐地融会贯通,就会逐渐脱颖而出,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表演风格。此外,组织公开课、观摩课以及开展课后评议等,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表演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当然,在教师的表演艺术中,注意教态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尤其是面对着小学生的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要研究自己的外貌、体型特点、装束打扮等可能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效应;要研究自己的表情、声调、动作、姿态等对学生的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尤其是开始与新生接触的教师,更必须重视自己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为了确保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永远不自满。在上每一节课前,尽管对所教的内容、方法等都已充分准备就绪,但仍要就一堂课的细节作精心设计,包括开场白应如何新奇而吸引学生,怎样形成高潮,课的结尾应如何巧妙安排等。而且,对于临场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事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具有卓越表演艺术才能的优秀教师。
二、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教师,无论他的知识经验多么丰富、渊博,思虑多么周密,都难免在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碰到偶然事件。教师如果不能灵活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纳波林所说:‚教师缺少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
教育教学中预想不到的偶然事件,常常使一些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感到十分头痛和烦恼。因为这种事件,他们事前没有思索过,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所以,事到临头,不知所措,尴尬莫名。
对于偶然事件,不加思索或稍加思索,迅速采取恰当的措施,得到满意的效果,这就是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了稔熟地步的表现,是教师掌握了高度教育艺术的表现。
教育机智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教育的技巧性等几方面独特心理特征的结合。它同‚小聪明‛、‚机诈‛等,有着本质不同的区别。比如,一名教师在黑板上写错了字,不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粗心,而硬要狡黠地对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故意写错了一个字,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等等,这不是教育机智的表现,而裨上是一种教育机诈。教育机诈,实不可取。教师的教育机智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直接影响。一是教师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会不假思索地产生一些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行为。二是教师知识经验的丰富性。教育机智是在教师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一名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丰富,他在工作情境中提取各种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可能性才会越大。永不停息地抓紧扩大知识领域,更新和充实经验的教师,他们在工作中总是挥洒自如,机智巧妙。三是教师的临场心理状态。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在教师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如果一遇事就慌慌张张,冲动不已,这就难免举措失度,谈不上什么‚机智‛了。沉着冷静,属于气质方面的特点,也与对情感的自控能力有关。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好些都是学生的‚智慧火花‛,对教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能推动教师深思。偶发事件处理得好,对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提高学生对待各种问题的实际能力等都有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和培养起自己的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集中表现在,能在任何情况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善于根据教育方针,有效地教育学生。
(一)善于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即按照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利用并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扬长避短,择善去恶,增长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按照教育要求发展良好品德。如有的教师发现喜欢在墙上、桌上乱画的学生,不是采取简单的指责吓唬他们,也不是用惩罚压制他们,而是看到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艺术火花,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美术小组,让他们为学校或班级出壁板和板报,请美术老师给他们以指导。这样就把学生贪玩的心理自然而然地引向浓厚的美术兴趣上去了。可见,教师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气氛中,善于把这种教育要求当成学生自己的意图提出并加以执行,善于把这种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教育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二)善于随机应变
这是指教师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教学情境中,能迅速判明情况,确定行为的方向,采取果断的措施,及时地解决矛盾,有效地影响学生。如在某班的一次英语课上,教师正在教‚Cock‛(公鸡)一词,突然一个学生怪腔怪调地问:‚英语里有没有鸡母?‛顿时,班上哄堂大笑,正常的课堂纪律给搅乱了。但这位教师不动声色,仍用平静的语调说:‚有。而且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他把这两上单词写在黑板上和公鸡一词对比着教,并带学生一起读。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完全被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了。那个发出怪声的学生看到他的行为受到了这无声的指责,不好意思起来。这时,教师的话锋一转,‚某同学不错,不但想学会‘公鸡’一词,还想知道‘母鸡’一词。现在全班同学多学了两个单词。但是,刚才你提问题的语调不好。‛接着,这位教师又讲了英语中的语调问题。这样的处理,既没有影响课时计划的顺利进行,又使学生多学习了知识,更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充分表现了这位教师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中的高度机智和随机应变能力。相反地,如果这位教师当时把课停下来,责令学生站起来,向学生大发一通牢骚,辟头盖脑地训一顿,其效果不仅会使问题蔓延,得不到解决,而且会使教师处于难堪的地步,耽误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善于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的高度表现。
(三)善于‚对症下药‛
这是指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有个学生平时好打闹,纪律性差,被称为‚害群之马‛。但这个学生体育运动好,有时放了学,还在操场练体操。这个长处被班主任发现了。恰好这时要举办全校体操比赛,班主任便指定该生担任班里的‚体操教练‛,并要求全班同学听从‚教练‛指挥,夺取比赛好成绩。这个学生心理乐滋滋的,每天一丝不苟地带领大家练体操,这个班果然取得全校第一。班主任立即抓住有利‚战机‛,趁热打铁启发这个学生:‚你在体育活动中做出了好榜样,你在纪律、学习上也有一有获得好成绩,全班同学都期待着你。‛这个学生果然信心百倍,很快改正了缺点,进步很大。
(四)善于掌握教育分寸
这是指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做到分析中肯,判断恰当,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说话有份量,使学生口服心服。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能估计情势,考虑学生年龄、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生性格、脾气等,并选择恰如其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分赞扬,会使他们骄傲自满;过度的批评,会使他们自卑失望;过分爱抚,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过分严厉,会养成他们性格上的盲从或固执;过分迁就,会形成他们的松懈和放任;过分苛求,会因吹毛求疵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过高要求,会使他们望而生畏;过低要求,会使他们失去教育意义……。因此,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一种重要标志。
总之,教师具有教育机智,掌握教育的艺术,是发挥其教育教学才能的最基本的途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教育的艺术家,他的成就,主要不是来自天赋,而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勤奋磨炼的
第四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北陶希望小学曹改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品质培养的需要。成功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美育渗透的途径有:在读书中初尝语境美;在理解中感悟课文美;在品词品句中鉴赏文本美;在拓展中激发创造美。
一、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初尝语境美。
1、根据课型,巧设导语,把学生导入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是名篇佳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教师应该根据课型的不同,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妙语导入新课,创造一个美的氛围,让学生初步领略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美。教师精心设计三、五句导语,用一、二分钟开场,能够创造一个美妙、和谐的氛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的欲望。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一走进教室拿出一张画有大海的图片,用兴奋的目光扫视学生,然后问:“孩子们,你们爱大海吗?”学生说:“爱”老师高兴的说:“我也爱大海,大海是那样的辽阔美丽,望着这蔚蓝的大海,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这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呢?当学生说也想知道时,教师相机诱导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海底世界》,它将向我们介绍海底深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那么海底究竟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细心读课文吧!”,教师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着学生由疑而思。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创设富含活趣的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性。
2、通过多媒体平台,让学生直观感受美。
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屏幕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的景象;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通过课件,学生欣赏到海底世界的景色,他们的兴趣十分浓厚,能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如果在教学语文时,教师能够创造各种条件渗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就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学生能不断地积累审美经验。
音乐是美妙的,音乐欣赏在培养人的美感想象力有着独特的功能。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作吟唱。
二、理解课文,引领学生感悟意象美。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互动披文入情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最好还要读,就是在读的时候要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做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才能引起学生感情共鸣,才能实现师生互动,披文入情。
2、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刘勰提出“情发而为辞章”。大多数的课文都饱蘸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果在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以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美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中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理解感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品味语言,引发学生鉴赏文本美
1、紧扣语言,品析课文的美点。
品析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语言美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小镇的早晨》一课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描写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特别是一、二自然段更能体现小镇的静态美,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美点,”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美的语言。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抓住“惊醒”和“唤醒”两个词语进行教学,通过辨析“惊醒”与“唤醒”,学生体会到了乡村早晨“恬静”的美,为后面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和衔接。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2、多种形式,鉴赏文本美。
鉴赏文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朗读评价,相互比较,走入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悟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美。
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文字的独特美学魅力,以形象促联想,开拓学生审美视野,使语文教学达到美感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最佳教学境界。
四、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创造美。
1、补白文本,写出自己美的感受。
小学语文课文留有空白点,这是艺术的特性和韵味所在。教师应善于发现文本预设的空白点。教学中抓好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作品的补白,使他们与文本中的主人公接近,与文本接近,与作者接近,以此达到主、客体的协调。如《白杨》一课结尾写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的情景发挥了想象:爸爸在沉思,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边疆的生活,能否也扎根边疆,成为建设边疆的建设者。爸爸微笑是因为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像小白杨一样,在父辈(大白杨)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学生在想象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了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文本中的人格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其从文本中汲取营养,升发美感。
2、展开想象,创造的形象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多么精辟的论述!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
3、走进生活,在实践中发现美。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事物中发现美,并把它用语言这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无处不在,一字、一词、一句,都是作者情感的发端,美的载体。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让课文中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活现在学生的面前。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遵循“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基本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发现美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美的传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第五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河南商水三中 王庆银
提问是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行的一种教学技能。提问早在《学记》中就已被提及:“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翻译过来就是:“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这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恰切的、艺术性的提问提供了一种依据。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合适的提问确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要做到难易适度,授之以法
课堂提问时,所出示的问题太容易或者太难都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只有难易适度、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胜景”。所以,教师应针对课文有效地设置问题。比如在教读《沁园春•长沙》时,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默写这首词当中的重点句。针对这个目标,授课时就可以这样问学生:以“立”、“看”、“怅”、“忆”、“恰”为内容的句子是哪些?然后放录音,听那几个句子,这以后再让学生朗读,然后背诵,最后一个环节就找5个人到讲台上默写。这样的话,学生很容易做到,而且掌握了背诵默写的一个方法:抓关键词法。
二﹑要善于巧妙引导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段:引导、介入、结束。巧妙的引导能对目标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讲授《雨巷》这首诗歌时,按读、品、悟三个环节与学生共同研读完诗歌后,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说了一句话:“丁香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就是被诗人写得太哀怨了,如果描绘为一位活泼开朗或大方得体的丁香姑娘不是很好吗?”(引导)话音一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可以的。《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那个时候社会黑暗而沉闷,所以丁香姑娘只能是哀怨感伤的。”这时,我赶紧说:“这种环境下,诗人在追求丁香姑娘而不得中有没有绝望?”(介入)学生答道:“没有。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虽遭理想的幻灭,但诗人仍在执着的追寻。”我趁机就要求学生再读原诗,让他们体会这种希望,理想幻灭后仍有希望,在绝望中求希望。读完后我又抛出第三个问题: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挫折,经受打击,我们也会忧郁彷徨,这时我们该怎么办?(结束)学生的回答可想而知。我用先用第一个问题作为引导,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对他们实施了情感态度教育,如果在悟出主旨之后,直接过渡到这个问题,就显得有些突兀,而且学生会很被动。有了上面第一步的引导,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三、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要肯定学生不迷信名家、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的大胆质疑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例如讲《荷塘月色》中的通感: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老师正讲通感,有个学生起来说道:“写的不好,这天晚上只有作者一人,很静,应该像笛声。”老师放开教案,就让学生仿照这句话造句,能用到通感最好。学生造出好多句子,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的微笑似的。当然,有时面对学生自己提出的挑战性的质疑提问,确需教师具备广博的胸怀和诲人不倦的精神。
四、要注意问题的顺序性、层次性和阶段性
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的提问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为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课文,对学生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帮助老师完成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琵琶行》(并序)一诗,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以后,就可以按顺序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长诗(叙事诗)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白居易和琵琶女这两个形象。然后教师再问:在这首长诗(叙事诗)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于是,学生很快从相关段落中找出答案。教师再问: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命运?再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湿青衫?江州司马为谁流泪?在这样的一组有顺序、层次清楚、分阶段进行的问题面前,学生对本诗的主题、重点也就容易把握了。
五、多提浅中见深的问题
记得上初中时,学习《故乡》一课,老师问道:闰土最小的孩子几岁了?我们回答:五岁。老师就说:连五岁的孩子都下地干活还吃不饱饭,怎么回事?主旨这个大问题就在这场简单的对话中得到了解决。再如《纪念刘和珍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老师问:早上知道上午的事合理吗?要求学生联系全文再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是为了驳斥政府的下劣凶残。
多提浅中见深的问题,力求让学生达到“读书无疑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以完善学生的学习。
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多设计一些艺术性的提问,拿这些“活水”来灌溉学生求知的心灵,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