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1:5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

第一篇: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

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间童谣用通俗的形式表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它出自国土,用童谣的形式述说着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故事。

在幼儿园,每当老师吟唱那古老的童谣,就会看到孩子们那聚精会神的目光,认真的神态,这些使孩子们听起来倍感亲切,民间童谣那比较短小、幽默诙谐、句式多样、节奏鲜明、音韵优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的特点更受小班幼儿的亲睐。

民间童谣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极

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一年的粗浅尝试和探讨,我深深体会到,教

小班幼儿学习童谣,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做起:

一、选择、分析童谣,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学习兴趣。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小班幼儿逐渐进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选择童谣时,要为小班幼儿选择篇幅短小、形象生动(动物)、富有童趣、节奏感强、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童谣,而且童谣的思想要健康向上,具有游戏性、娱乐性如《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摇篮曲》等。小班幼儿喜欢的有关动物和“过家家”的童谣,而恰恰这些童谣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易懂、易理解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幼儿领略我国语言的神韵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知识。

选择好童谣以后还要对童谣进行分析和挖掘,仔细推敲童谣说的是什么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哪些句式是难点和重点?应该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实施?还要进一步分析童谣的节奏、韵律,研究推敲怎样念才能把它念好听。我们还要拎出童谣的重点,哪些方面是幼儿需要掌握的,然后列出重点掌握所要实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情感的培养,考虑到幼儿从童谣里感受到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如《摇篮曲》,我们通过童谣,可以帮助幼儿懂得妈妈爱娃娃的情感,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知道一些睡姿;《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童谣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让幼儿了解了小老鼠的形象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对童谣的学习,逐步感

受民间童谣的魅力,初步培养小班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对童谣的表现力。

1、以玩为先导,培养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

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玩中求思,在玩中育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童谣的教学中,我先从玩入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融入童谣教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内容是通过童谣反映出来的,象《拉大锯》、《摇篮曲》等,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在童谣的伴奏声中,两个幼儿一组,前后晃动,模仿拉大锯的动作,幼儿很快进入游戏的情节中。“哄娃娃睡觉”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生活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中,我让每位幼儿手抱一个娃娃,听着音乐“哄娃娃睡觉”,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幼儿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融入在童谣温馨的氤氲中,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2、辅以动作记忆,幼儿百学不厌。

在童谣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童谣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也有一些难念的句子连在一起,念起来比较拗口,幼儿朗诵到那儿就会口齿不清,吱吱唔唔地不会念,所以我在教学中把动作融入进去,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孩子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忘记,不需要老师的语言提示,只要一个动作,孩子们就能想起童谣的内容,同时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童谣的兴趣,如教《两只老虎》,我将“一只手指点眼睛”表示童谣中的“一只没有眼睛”,把两只手往背后表示童谣中的“一只没有尾巴”,把两只手相拍表示童谣中的“真奇怪”,孩子们学习起来趣味十足,百学不厌。

3、音乐、舞蹈镶嵌,让幼儿积极体会童谣。

有些童谣不仅仅是用来朗诵的,它的节奏韵美,配上音乐更是让幼儿喜欢,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本身就很强,加上幼儿好动的天性,音乐和舞蹈镶嵌恰恰满足了幼儿这种好动的特点,使童谣显得更饱满,优美,让幼儿感受到了童谣的艺术美。在幼儿会朗诵童谣的基础上,我们配以相符的旋律,编排适合小班幼儿的动作和童谣内容相符的动作,将之加工串联成舞蹈。如《小毛巾忽悠悠》,我们编排的动作就是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一些为妈妈擦汗、掸灰尘、擦花盆的动作都十分形象,让幼儿边唱边用形象的动作展示童谣的经典之美,再次让幼儿感受到童谣的魅力。

3、图片、实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开展童谣教学时,我还注重图片、实物、flash的运用,幼儿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兴趣会更高昂。

童谣《小毛巾忽悠悠》内容比较长,但是它的句式重复,贴近幼儿的生活,于是我将每句的内容画了相应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当幼儿忘记念时,我只要一指画面孩子们就能马上反应过来了。

学习童谣《两只老虎》时,我请家长为每位幼儿买一只毛绒玩具老虎带到幼儿园来,上课时,我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很快进入童谣的情境,让幼儿先观察玩具老虎,小结出老虎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条尾巴的特征,然后请幼儿用我为他们准备好的纸片贴掉一只眼睛和一条尾巴,再请幼儿看看现在的老虎象什么了?我用童谣中的句子总结出“两只老虎,跑的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有了感性的认识,幼儿记忆起来

就容易多了。通过玩具和游戏地教学,幼儿学习的热情高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较快地学会了童谣。

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发挥了它的优势,集声音、画面为一体,生动形象,颇受幼儿喜爱和接受。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教学时,出现在屏幕上的生动形象、活泼可爱的小老鼠一骨碌地在向上爬行的同时又道出了童谣的内容,童谣中“叽哩咕噜滚下来”这一句在动画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只看见画面上那小老鼠形象逼真地从灯台上滚下的那刻,小朋友大声地笑了起来,同时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一句。

在制作图片时,我采用了简笔画和漫画相结合的方式,画出的人物、动物形象比较可爱,再加上亮丽的蜡笔涂出来的鲜艳的效果,小朋友比较喜欢,另外在图的旁边配以文字,呈现出一种图书的效果,真正起到了图片的作用。

三、重视延伸活动,弥补幼儿的失落。

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很多时候幼儿会在活动结束时显得意犹味尽,他们沉浸在活动中,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结束活动,截断了幼儿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幼儿的兴趣投放在课后的延伸活动,让幼儿在延伸活动中延续他们的兴趣爱好,我是这样做的:

1、娃娃家的表演活动。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在甜美的《摇篮曲》音乐中,反复唱这首童谣,哄布娃娃睡觉,整个画面温馨又甜蜜,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加强了记忆,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晨间桌面游戏。我把课堂中的图片、玩具等投放在桌面游戏中,让幼儿轮流、交叉使用、摆弄,耳濡目染,不断熏陶,幼儿翻翻看看,摆摆弄弄就能自然而然地念起课堂中老师教过的童谣,自吟自唱,自娱自乐,童谣的艺术美自然地渗入到孩子们的心里,3、创设节奏区域。我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小班幼儿敲打乐器,如铃鼓、小铃等,让孩子们边念童谣边敲打简单的节奏× ×│ × ×│,吃完点心后或区域活动时都可以让小朋友敲巧打打,幼儿的诵吟在节奏的敲击中越来越富有韵律美和节奏美,逐渐积累童谣韵律美和节奏美的感性知识。

另外我还注重对幼儿发音的练习,小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教学童谣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和词语的丰富积累。为了让幼儿能清楚地发出平舌音和翘舌音,以及平身、上声、仄声和去声等,我通过手指形象的比划帮助幼儿掌握,如食指向前划行读“平声”,头上扬读“上声”,头转动读“仄声”,手用力向下读“去声”,小朋友看我的手势跟着我的动作轻松地掌握了发音,通过熟练朗诵童谣,小朋友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了,词汇也增多了。

民间童谣以它别具一格,质朴自然得到幼儿喜爱,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语言,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民间艺术的种子,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一些社会性品质也得到了提高,从小对幼儿进行民间童谣的艺术熏陶,也增强了他们的表演欲,民间艺术的种子正悄悄萌芽!

第二篇:浅析民间童谣

【论文摘要】民间童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儿时的歌、童年的诗。文章主要从民间童谣的种类、作用及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民间童谣,并分析了优秀民间童谣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民间童谣;童趣;灰色童谣;美感

童谣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久矣夫”的了。《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它比“老资格”的,就只有《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了。

民间童谣,又称民间儿歌。它是劳动人民(作者是妈妈、别的成人及儿童)根据儿童的思想、心理、感情、想象、趣味、理解力、生活经验、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等而编唱的口头短句。它生活色彩与地方色彩浓厚、形象、通俗、活泼,大致上就年龄来区分,有适于三岁前幼儿的理解的,也有适于四岁至十岁幼童理解的,二者内容深浅不同,有时难于严格区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分析民间童谣这种宝贵的民族文化。

一、民间童谣的种类和格式

(一)童谣的种类

现代童谣的种类很多,它们简短有趣琅琅上口,小朋友都喜欢读。传统童谣有以下几种:

1.帮助识数的数数歌:它是数字与文字的巧妙结合,能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数的概念。如小鸡两条腿/老牛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蚂蚁十条腿/蚯蚓鳝鱼没有腿。2.边唱边玩的游戏歌:儿童二人(有时是一个大人跟一个幼儿或一个幼童)或三人以上在做各种游戏时,常伴唱者或诵述者的童谣,就是游戏歌。如:双手摆/双脚跳/摇得快/跳得高钻城门/过草桥…

3.认识事物的问答歌:儿童一问一答,形式活泼妙趣横生,他们在问答中学会分辨事物,认识事理。如:什么船儿上月球/宇宙飞船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潜水艇儿海底游… 4.趣味盎然的绕口令:由读音相近又易混淆的字组成儿歌,可以训练儿童发音能力。如:妈妈摘瓜瓜/花花捧瓜瓜/花花追瓜瓜…

5.启智谐趣的猜谜歌:谜语所设置的通过形象特征来表现的悬念,十分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猜猜能训练他们的推理、判断和联想的能力。如:家住大海/走上岸来/太阳一晒/马上变白。

6.首尾蝉联的连锁歌:运用“顶真“的手法结构全歌,逐句相连,易念易记。如: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哒/嘀嘀哒。7.滑稽可笑的颠倒歌:通过夸张的手法,有意颠倒所描述的事物,形成荒唐可笑的情状,可以训练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如刚刚三点过,太阳就落坡。鸭子跳上架,猫儿进了窝…… 8.一韵到底的字头歌:歌中的每句末字相同,有很强的韵律感。如:我们都有一双手/专心听讲放好手/上课发言请举手/饭前先要洗洗手/花儿好看不好手。

9.摇篮曲:这是一种旧日妇女(主要是母亲或别的亲人)用手轻拍着在摇篮或怀抱中的婴儿或幼儿催眠时,徐徐哼出的歌。

10.风俗歌:这是描写长期形成的民间风尚歌。这种风俗,约定俗成,留下了历史的某种真实影子。过去老昆明有句俗谚:“小刀刀/八月十五划粑粑/毛豆栗子供菩萨。“讲的就是这天的情景。

另外,还有拍手歌、对对歌等等。

(二)童谣的格式

童谣的格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句式能产生不同的节奏,它的句式和节奏的变化,主要依据不同年龄对象和内容而定,常见的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三言句式:小针管/亮晶晶/针管里/药水清/打疫苗/不哭闹/防疾病/真是灵。2.四言句式:月亮光光/下来吃米汤/米汤没曾滚/下来吃米粉/米粉没曾熟/下来吃米糊/米糊没曾烧/下来吃米糕……

3.五言句式:我张小嘴巴/你张小嘴巴/许多小嘴巴/都来唱妈妈。

4.六言句式:小鸡唱歌叽叽叽/轻轻走来吃小米/母鸡妈妈爱小鸡/看好孩子要注意老鹰来了不要怕/妈妈我来保护你。

5.七言句式:月儿弯弯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二、童谣的作用

童谣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在儿童中传唱,带有浓厚地方特色、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琅琅上口的歌谣。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童谣充满童趣,有利于培养幼儿广泛兴趣

童谣来源于民间,取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充满童趣。幼儿之所以喜欢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童谣极具童趣,本身具有非常生动的游戏性,在游戏中,幼儿是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从事的活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游戏的方式,通过对童谣的教授,激发幼儿对童谣及其民间艺术的兴趣。

(二)童谣音韵和谐,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审美趣味 浅析民间童谣

童谣音韵和谐,语言质朴,节奏明快,语句通俗,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通过对童谣的欣赏和学习,孩子们获得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他们在吟诵童谣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把童谣作为一种情感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童谣琅琅上口,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

童谣简短易读,又具有韵律感,易唱易记,是一代代人通过口耳传承的语言文化。幼儿通过游戏活动,一边玩一边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娱乐玩耍中学习了方言,增长了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童谣的现状

童谣自古有之,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唱着童谣长大的。曾几何时,不健康的“灰色童谣”、另类“顺口溜”、“打油诗”等弥漫校园,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自行传播,虚拟的人机网络游戏吞噬了一些未成年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不利孩子的心理健康,且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一)灰色童谣

现在的童谣一般来自电视节目、流行歌曲、成人短信以及道听途说。这些内容使儿童感到新奇有趣,所以形成很大的市场。探寻灰色童谣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童谣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好载体的缺失。现代社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仅仅只针对应试教育这一块,却忽略了最有民族性的东西以及能帮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东西。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同样是极度匮乏,自从踏入学校的大门,生活中充斥的就只有自然科学知识,有趣的童谣只能靠道听途说。

其次,适合孩子们的童谣太少。在整个儿童文学创作中,应重视童谣,遗憾的是这已行之有效而宝贵的德育教育载体近些年颇受冷落。市面上,这类图书虽好销,但多为旧作的重新翻版,多的是老面孔,缺的是新内容。儿童呼唤贴近他们那快速成长心灵的“解渴”童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自发“创作”。当然,这种需求有时品味不高,甚至低俗。再次,优秀童谣的缺失导致“灰色童谣”代位。童谣在我国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现在的儿童不愿意再唱那些旧时的童谣。在没有适合他们的童谣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为了发泄学习带来的压力,学生们唱出了“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等内容的灰色童谣。“灰色童谣”促使我们深入儿童生活,了解其思想道德现状,脱离实际一相情愿地为他们创作一些大道理,很难起到口耳相传、易唱易记的效果。

(二)解决灰色童谣存在的方法

第一,营造学习童谣的良好氛围。童谣的音节连贯和谐,幻想丰富幽默,这对于研究儿童心理和语言习惯很有益处,对于协助儿童教育,增进儿童快乐学习也很有帮助。孩子如果能从家长那里、亲人身边学到健康的童谣,在学校又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社会给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的观念都转变过来,都重视起这个被认为是“小儿科”的东西。

第二,编创适合儿童的童谣。孩子是纯真稚嫩的,他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孩子只是把灰色童谣当作语言好玩、搞笑,当作枯燥单调生活的调味剂。当然,在孩子的这个重要阶段,灰色童谣长期熏染必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留下阴影,会或多或少的引导了孩子们偏激的认知,也会影响他们将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在编创或指导童谣创作时,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有所创新。凡是对儿童品德、知识和生活有益的,能够给他们滋养的,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美感和艺术鉴赏力的题材和形式都可以采纳,我们要深入到儿童中间去,熟悉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在思索什么、喜爱什么,理解他们的快乐和忧愁,这样才能发现和提炼出有意义的命题,写出他们喜欢的童谣。

第三,举办童谣征集活动,在征集的童谣中,选取优秀的童谣出版。去年,云南昆明电视台街头巷尾栏目征集老昆明童谣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心参与。街头巷尾栏目每天都收到几百条童谣短信,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童谣征集方式。

综上所述,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支,包含了一个民族重要的思想、文化、情感与道德元素,保留了多样而丰富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生态形式,是人类曾有过的美好生活和纯真世界生动完美的表现,是当代儿童重要的精神乳汁。因此,利用本土民间童谣,对儿童进行教育,是符合儿童需要的。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创作更好的童谣满足现在孩子们的需要,并把童谣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挖掘童谣中一些有用的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学习,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雷群明,等.中国古代童谣[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谭达先.论港、澳、台民间文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金波.童谣童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4]朱庆坪.小婴孩童谣[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 [5]戴岚.试析歌谣游戏之传承[J].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6. [6]张继楼.《儿歌集》美国纽约长岛.十峰中文学校编.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民间童谣教案《开门歌》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民间童谣教案《开门歌》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语言民间童谣教案《开门歌》含反思!

活动背景

在《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我选择的《开门歌》,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心情愉快。

2、喜爱手指游戏,锻炼手部肌肉。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童谣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评析: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三个目标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形象思维特点,又结合了童谣的特色。)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学会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关于门的图片。小熊等玩具小动物。(幼儿围坐在地毯上)

(评析: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知识经验准备的准备是非常不要的,其实,我们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为我这次活动的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质准备:大号的门,和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学习新的童谣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和适宜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复习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引起兴趣。

1、我们的小手会玩游戏的,我们的小手会玩什么游戏呢?

2、幼儿到中间,与老师一起玩金锁银锁的游戏。

3、刚刚我们游戏是用什么话讲的?我们用苏州话还会玩什么游戏?(蚊子叮)

4、好的,我们找边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儿找个好伙伴,两个两个到中间来玩蚊子叮。[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5、刚刚我们是两个两个玩的,能不能找多一点的朋友来玩呢?

6、幼儿找多一点的伙伴来玩蚊子叮的游戏。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金锁银锁”和“蚊子叮”两首童谣,以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的游戏场景,幼儿都被深深吸引。提更高的要求让幼儿玩学过的游戏,触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进入游戏,理解新童谣《开门歌》。

1、(叮咚叮咚)呀,谁来了呀?可能它也想和我们玩游戏,客人来了,我们要做什么?

2、演示教具,开门,大门开了,进的来吗?(说:大门开开进不来)其余门一样。(最后两扇门请幼儿开)开完五扇门,请小熊进来,拍手欢迎小熊。

3、刚刚我们一共开了几扇门,小熊才进来的?

4、这里有五扇门,老师手上有五个手指,也有五扇门,你想不想进来?

5、老师示范边念童谣,边做手部的动作。让幼儿进来,并和幼儿拥抱。

(评析:与幼儿一起迎接客人的到来,在开门的过程中展开了幼儿想像的翅膀,教师的有规律的语言,再次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一扇扇门的打开,扣动幼儿心弦,在这样的一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内容。老师引入手指游戏让幼儿对童谣更有亲切感,更充满了学习的欲望。)

三、尝试自己说童谣。

1、哟,你们看,谁也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想进到老师的门里来,呆不下了,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五扇门呀?我们来请小动物好吗?那你想请谁进来呢?我们来试试。

2、某某小动物进来了,真开心啊。

(评析:一起来请小动物进自己的门,既可以让童谣的游戏情节发展得更完整些,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把他们对童谣的理解通过游戏变成事实在在的东西,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的目的。)

四、巩固童谣

1、练习多次,请不同的小朋友,并尝试学小动物的声音来说童谣。

2、小结:刚刚我们用苏州话玩了开门这个游戏,还请了很多的小客人来班级里做游戏,真的很开心。那我们能不能请自己的好朋友进来玩呀?

3、幼儿请自己的好朋友来玩开门的游戏。

(评析:语言活动就要给幼儿“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言运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声音请相应的小动物进门,对刚才所学的内容做个巩固。不同动物的转换又会让幼儿觉得新鲜、不枯燥,所以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进行游戏,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4、后面还有好多客人老师也想到你们的门里去玩,你们欢不欢迎呀?(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客人老师进行交流、游戏。)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增进情感交流。)

5、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回去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来做这个游戏。

(评析:这一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旨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也让家长对幼儿的所学有一个了解和互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语言民间童谣教案《开门歌》含反思这篇文章共6227字。

第四篇:幼儿民间童谣游戏全

幼儿民间童谣游戏全“攻略”

“你姓啥?我姓黄。什么黄?草头黄。什么草?青草。”小伙伴们席地而坐,你来我往,互问互答。儿时的记忆中,没有电动玩具,没有网络游戏,唯独这琅琅的童谣、这简单却动人的游戏让人回味隽永。

在社会急速跨入现代化轨道的今天,这些古老的游戏却渐渐远离了我们的孩子。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的保护工作”。《纲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中华民族的民间童谣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童谣以其灵动的想像力,丰沛的游戏精神为孩子们构筑起一方快乐的天空。而以民间童谣为载体的民间童谣游戏,将生动有趣的民间童谣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更是极富研究价值的乡土文本,对于今天的孩子,它还是一座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

民间童谣游戏,其简单的游戏方法、丰富的游戏形式、有趣的游戏内容,能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和童趣。

一、民间童谣游戏之游戏形式“攻略”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民间童谣是民间艺术中最易被幼儿接受和喜爱的,它包括数数歌、问答歌、游戏歌、连锁歌、谜语歌、绕口令、颠倒歌等。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间童谣游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简单,易学、易会、易传,十分受幼儿喜爱。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民间童谣+游戏,将游戏和民间童谣互相融合。在民间童谣这个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挖掘其游戏内涵,充分发挥它的游戏元素,将民间童谣所隐藏的教育价

值充分挖掘。

(一)、说唱游戏 说唱游戏,就是幼儿自主地指选择一些诙谐、有趣的民间童谣,比如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说说唱唱,或单独、或结伴、或接龙或者加以简单的动作。比如《荷花几时开》中,“荷花荷花及时开?一月不开二月开。二月不开三月开„„”,幼儿可以三五成群,以接龙的形式来展现童谣。又如游戏《拍大麦》,则是加入了简单的动作,“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花拍大麦,劈劈拍,劈劈拍”,幼儿互相击掌,气氛热烈。又如游戏《稀奇稀奇真稀奇》,幼儿在说唱颠倒歌的过程中,娱人娱己。

(二)、对答游戏 民间童谣中许多作品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如民间童谣《你姓啥》,“你姓啥?我姓黄。什么黄?草头黄。什么草?青草。”这样一问一答或者几问几答的形式,你来我往,互问互答。

(三)、创编游戏 创遍游戏,就是让幼儿在原来的童谣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来自己编排、创新。比如,民间童谣《数数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穿新衣;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游戏中自由创编“一个小

孩„„,两个小孩„„”。

(四)、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就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将自己喜欢的民间童谣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在表演中体验快乐。如表演游戏《我和姐姐一般高》以及《捉小狗》,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童谣中的角色,表现角色的神态、动作,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二、民间童谣游戏之幼儿发展“攻略”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而民间童谣游戏这一传统的游戏形式,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1、促进语言发展

布鲁纳认为儿童最复杂的语法和言语符号往往最先在游戏中使用。加维指出:儿童之间的语言交往最初是围绕游戏进行的。《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语言发展的条件。”

幼儿在民间童谣游戏中可以自己想说就说,或者和同伴交流互动,可以互相影响,积累丰富的词汇。比如绕口令的游戏形式,还能对幼儿让幼儿辨别相近的发音,提高语言的敏感性。

2、丰富审美体验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在民间童谣游戏中,幼儿可以接触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童谣,对一些不同的语言特色,会感到新奇,会接触一些独特的语言编排形式,能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比如游戏《拉大锯》,我们南方的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北方方言的截然不同的语言特色。

3、形成规则意识

民间童谣游戏有许多要幼儿合作进行,这就为幼儿协商、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参加游戏,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能够理解他人,学会解决矛盾,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通过矛盾的解决与规则的改进,幼儿形成了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更好地融入集体。

4、拓展智力经验

民间童谣游戏不单是让幼儿说说唱唱,更是幼儿拓展经验、开发智力的途径。比如,民间童谣中游戏中的《谜语歌》、《数

数歌》,都可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口脑并用。幼儿要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反馈到游戏中,丰富和更新游戏的同时,也是互相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

5、了解风俗风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许多不同地区的民间童谣游戏,都可以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民俗风情。比如:《十二子》的童谣:“正月初一吃圆子,二月里放鸽子,三月清明去买青团子,四月蚕宝宝上山结茧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里摇扇子,七月莆扇拍蚊子,八月中秋剥剥西瓜子,九月登高去打梧桐子,十月剥开枣红小桔子,十一月太阳头里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圆子”。可

以让幼儿在接龙的游戏形式中,感受一拿年12个月的不同。而南北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间童谣游戏,更能让幼儿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三、民间童谣游戏之游戏开展“攻略”

(一)寻找适合幼儿的民间童谣游戏。

我们要注重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筛选出健康向上、贴近幼儿生活、寓趣味性、知识性、审美性于一体的民间童谣游戏。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能激发了幼儿兴趣的游戏,充分展现民间童谣游戏的魅力。比如吴方言区,就有许多优秀的方言民间童谣游戏,如上面提到的民间童谣游戏《你姓啥》、《拍大麦》,都有不同的方言版本。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可以选择比较简短形象的童谣,开展表演游戏,如《小老鼠》。大班的幼儿则可以选择一些对答、创编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体验到挑战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成功感。

(二)选择各种游戏途径 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有效选择,在各个环节如来园、离园、饭后等零散的活动时间,让幼儿自发地玩玩。

在户外活动时间,也可以选择一些结合身体动作的民间童谣游戏,来玩一玩,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比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结伴游戏,念念、动动,在互相交流、游戏中体验了快乐。还可以将民间游戏与集体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幼儿在活

动中的兴趣和需要,生成主题性教育活动,丰富课程内容。让幼儿自己探究民间童谣游戏的丰富性、民间童谣游戏的玩法、民间童谣游戏的创编等,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挖掘各种游戏资源 民间童谣游戏许多家长小时侯都玩过。《纲要》提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发挥家长的参与性和利用价值。请家长共同参与,一方面可以了解民间童谣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共同来学习,帮助幼儿理解和表现,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其次可以让家长帮助共同收集童谣游戏,特别是一些方言童谣游戏,有的年纪大的家长接触较多。除此之外,还可以请家长来和小朋友一起学一学、演一演。家长积极参与收集记录整理,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民间童谣游

戏,既唤起了家长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也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改善,更帮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课

程,成为了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民间童谣游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添加剂”,期待我们能发现更多的适合幼儿的民间童谣游戏,挽救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期待我们的幼儿能在民间童谣游戏中享受更多的快乐;也期待幼儿能在我们传统的游戏中更了解我们的祖国、更热爱我们的民族。

民间童谣游戏的探究之路,我们才刚起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从祖国的幼苗开始不断传承、宏扬和发展。

徜徉在幼儿民间游戏的儿歌中

人人都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特别是对聪明、懂事、明事理、且能与人大胆交往的孩子尤为如此。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父母不在为孩子处处着想?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懂事、能健康地成长。而幼儿的个别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不会说话、不够活泼时,心中甚为着急,但缺乏如何培养的方法。在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中,我感到,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确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

一、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情绪是对客观事情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障碍是个体想达到本身需求时遭到外界的阻碍或个体本身的心理冲突,是个体陷于一种挫折情境的情绪状态。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绪状态会导致个体的言语和语言问题。反之,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民间游戏中加入儿歌后,更显民间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显然,儿歌的作用很大,它活跃了民间游戏的气氛,从而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地形成。

二、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随着身体“日长夜大”,口头词语也在积累增加,此时,正是“学说话”的良机。不失时机地利用游戏教孩子念一些文质兼美,饶有情趣的儿歌,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地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民间游戏中地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样不可低估。如: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这首儿歌摘自于民间游戏“摇元宵”之中,游戏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绪。

三、有利于快而好地接受知识 计算教学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幼儿多半不感兴趣。我认为,将儿歌引入计算教学中,同游戏活动相结合,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可以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正证实了这一点。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中的儿歌:

“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三月不开几时开?”(四月开)“四月不开几时开?”(五月开)“五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

这首儿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又使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顺序(数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在说说玩玩中,让幼儿又快又好地接受了不少知识。

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民间游戏为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的环境尤为突出,幼儿在玩又好似在表演,玩中有演,别有情趣。民间游戏中的儿歌如锦上添花渲染了气氛,好似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道具,是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如民间游戏“推小车”中的儿歌:

“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

“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咪咪笑。”

做此民间游戏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添入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注意力,不单单集中于小车,使其推小车格外轻松。在愉快的气氛中“卖甜糕”,加上周围幼儿配合,一唱一和,使此游戏情趣颇足,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游戏也充满了生活气息。

可见,幼儿民间游戏中儿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确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

中国民间童谣精选 摇摇船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外婆对我笑,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吃完饼儿还有糕。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小老鼠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哭着叫着喊妈妈,叽哩咕噜滚下来

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蚂蚁踩死大公鸡,爸爸睡在摇篮里,宝宝唱着摇篮曲。

张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

推磨摇磨

推磨,摇磨,推豆子,磨豆腐,么闰儿要吃菜豆腐。打碗米来煮,煮又煮不熟,抱着罐罐哭

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什么?

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幼儿园里朋友多。你一个,我一个,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

新年到

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耍龙灯,踩高跷,包饺子,蒸甜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爷爷乐得胡子翘。

哪边高

哪边高?这边高。哪边矮?这边矮。

一锅豆腐做成十二块。嫩豆花,好的菜,今天做来明天卖。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只篮子手中提。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古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数字歌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小手象个小蝌蚪,我和爷爷握握手,只能握他手指头。

漱口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刷牙

小妹妹,爱刷牙,嘴巴小,牙刷大,刷呀刷,刷得满嘴白花花。

甜嘴巴

小娃娃,甜嘴巴,喊妈妈,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

小酒窝 点点窝窝,点点窝窝,宝宝笑一笑,两个小酒窝。

小板凳

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了,我请妈妈快坐下。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冬冬不在留一个。

春天到

春天到,春天到,花儿朵朵开口笑。草儿绿,鸟儿叫,蝴蝶蜜蜂齐舞蹈。

捶捶背

老公公,八十岁,请你坐下来,给你捶捶背。

梳头

不梳头,不洗脸,人人见了闭上眼。梳一梳,洗一洗,人人见了都喜欢。

小辫子

头上小辫子,天天跟我转,和我捉迷藏,不让我看见。

太阳晒

太阳不晒草不绿,太阳不晒花不香,太阳不晒果不熟,太阳不晒苗不长。被窝也要晒一晒,太阳晒了暖洋洋。身体也要晒一晒,太阳晒了才健康。

太阳公公起得早 太阳公公起得早,他怕宝宝睡懒觉,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宝宝不见了,宝宝正在院子里,一二一二做早操。

雪地给我拍照啦 下雪啦,下雪啦,地上铺满小雪花。小妹妹,滑倒啦,地上印个小娃娃。小妹妹,喊妈妈: “快来呀,快来呀,雪地给我拍照啦!

雨点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爬。

葡萄

紫葡萄,一串串,好像气球挂满天,妹妹攀住葡萄藤,一高一低荡秋千。

桔子

大桔子,红又甜,剥它一瓣尝尝鲜,妹妹听我讲故事,一瓣桔子讲一年。香蕉排队

香蕉小乖乖,真呀真可爱,高个往后站,矮个前边排,自觉守纪律,友好又和蔼。

葡萄孩子多 葡萄孩子多,没吃没穿没有窝。挤在一起来取暖,靠着绿叶把风遮。

西瓜身上的黑道 西瓜小宝宝,真呀真可笑。手拿大墨笔,满身画黑道

芝麻长大了

芝麻荚,节节高,里面住满白宝宝。白宝宝,长大了,挤开门缝往外瞧。嘎叭响,门开了,宝宝抢着往外跑。

露珠

露珠露珠圆又小,干活不让人知道,半夜起来到田野,忙给禾苗洗洗澡,太阳出来它就走,你想找它找不到。

圈儿

小雨点,真好玩,掉到河里画圈圈。画小圈,变大圈,大圈小圈圈碰圈。

第五篇:民间游戏集锦小班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上学期)

1、河里的小鱼 活动目标:

灵敏的躲闪练习。活动过程:

游戏开始,作“鱼网”的幼儿围成圆圈,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小鱼”在“网”内游来游去(运球)。“网”问:“小鱼小鱼哪里游?”“小鱼”答:“小鱼小鱼河里游。”问:“小鱼你想出来吗?”答:“想出去玩一会儿。问:“你想出来不容易。答:“我们一定要出去。”说完“小鱼”即运球从“网眼”往外钻,作“网”的幼儿则赶紧拉手设法档住“小鱼”。活动规则:

“小鱼”不能只身钻出“网”,必须带着球。“网”不能松手,不能用手去拉“小鱼”。活动准备:

幼儿分为三组,两组做“鱼网”,另一组作“小鱼”,“小鱼”每人一球。

2、老鼠笼 活动目标:

敏捷、机智的躲闪练习。活动过程:

游戏开始,作“鼠笼”的幼儿手拉手举起并念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真可恨,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捉住你。”在念儿歌时,扮老鼠的幼儿在“笼”的周围运球钻进钻出,当老师发出信号时,扮“笼”的幼儿立即蹲下,在圆内的“老鼠”算被捉住,即参加“笼”的角色。游戏继续进行,至“老鼠”全被捉住。活动材料:

将幼儿分成三组,两组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作老鼠笼,其余站在“笼”内作“老鼠”;每人一球。

3、炒黄豆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过程: 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活动规则:

两手拉紧不能松开。活动建议:

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

进行。附儿歌:

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

4、我们都是木头人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活动过程:

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活动规则:

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就不能再动了。活动建议:

1、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 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2、幼儿也可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附儿歌: 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5、抓包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过程:

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定游戏顺序。

将沙包撒落在桌上,操作者取其中一只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桌子上的一只沙包,然后放置旁边。第二次抓两只,第三次抓三只,以此类推,直至抓完所有的沙包。活动规则:

1、用同一只手完成一系列动作。

2、如游戏中接不到抛出的沙包即为失误,应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活动材料:

沙包若干只。

6、背砖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过程:

若干幼儿,每人背一个球,用双手托住,边念儿歌边做走路动作。活动规则:

球不能掉下来,谁的球掉了即为失败者。活动材料:

小篮球若干。附儿歌:

买砖,背砖,老爷,上山,走一步,踮一踮,看谁跑在前。

7、拍大麦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活动过程:

两人一组。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一箩麦”时,乙两手合拢,甲双手同时摞乙的两手背;念“二箩麦”时,甲两手合拢,乙双手同时摞甲的手背;念“三箩开始拍大麦”时,动作同“一箩麦”;从“噼噼啪”开始至最后,两人边念儿歌边按节奏对拍:先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左手,依次进行。活动规则:

摞手背时两人必须轮流进行。活动建议:

对拍时,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增加或降低拍手难度,变换花样。如:(1)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手心手背对拍。

(2)先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左手。(3)先自拍一下,右手拍对方左手(连续两次),然后换左手拍对方右手(连续两次)。附儿歌:

一箩麦,二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馍馍香,馍馍甜,爱惜粮食要牢记。

8、推小车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培养幼儿协调合作的能力。活动过程:

两人一组,甲扮“小车”,乙扮“推车”人。

游戏开始,甲爬于地,乙两手握甲双脚脚踝,提起。此时,甲用双手,乙用双脚,两人边念儿歌边协调前行。活动规则:

“推车”人不能用力过猛,速度也不能太快。活动建议:

1、两人经常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2、此游戏适合在户外草坪上进行。附儿歌:

吱呦呦,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 我要!我要!娃娃吃得眯眯笑。

9、摇船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协作能力。活动过程: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对方脚背上。两人轮流将对方身体往上翘起,依次轮流摇摆移动。活动建议:

1、游戏可几个组同时进行比赛(朝小桥方向移动),先到者为胜。

2、此游戏适合在草坪上进行。活动材料:

小桥(替代物)。

10、滚铁环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过程:

滚铁环时,幼儿一手握铁钩(或木棍),轻轻套住铁环,稍用力推,铁环向前滚动,人随

后跟着。铁环始终不倒,可一直玩下去;滚动的铁环倒下则由其他孩子接上来滚。活动规则:

铁环倒下,游戏者则为输。活动建议:

1、滚铁环时要把握好铁环的重心,持棍或铁钩的手用力适度,左右摆动也应得当。

2、要掌握好路面凹凸情况。

3、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比赛,也可表演。活动材料:

各种铁箍或废旧自行车钢圈作铁环,铁钩或木棍若干。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下学期)

1、摇元宵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游戏的协作能力。活动过程:

幼儿人数不限,一分为二,一部分扮“大人”,另一部分扮“小孩”,“大人”与“小孩”面向同一方向站立。“大人”双手从“小孩”腋下穿过抱住“小孩”,按儿歌的节奏向两边摇动“小孩”,直至念完儿歌,然后抱起“小孩”转一二圈。游戏重新开始。活动规则:

1、摇动“小孩”时,必须根据儿歌节奏进行。

2、摇动时“小孩”双脚不能离地。附儿歌: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2、背板跷板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全身的力量,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活动过程:

甲乙幼儿相互背靠背,挽住胳膊,然后边念儿歌,边按节奏轮换相互背起来,放下。第四句念完后一起蹲下,互相问答,念最后一句时,一起起来,自始至终胳膊相挽。活动规则:

甲乙幼儿必须身高、体重、体力相仿,教师应注意控制幼儿的运动量。附儿歌:

合:背板,跷板,乡里娃娃叫唤,麦子长、豆子圆,我们一起蹲下来。甲:你姓啥? 乙:我姓×。乙:你姓啥? 甲:我姓×。

合:我们一起站起来。

3、婆婆来了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动作的敏捷性。活动过程:

全体幼儿围成圆圈,请九名幼儿站在圈内,其中五名扮“婆婆”,四名幼儿蹲在地上扮“烧饼、果子”。

游戏开始,“婆婆”似老婆婆走路的样子在圈内走,全体幼儿念完儿歌,每个“婆婆”立即去抓一个“烧饼、果子”,没有抓到“烧饼、果子”的“婆婆”为全体幼儿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婆婆”、“烧饼、果子”各自到圈上找一个朋友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活动规则:

“婆婆”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去抓“烧饼、果子”。附儿歌:

打罗罗,垫罗罗,熟了麦子请婆婆,哪儿坐,炕头坐,烧饼果子一大摞,临走时,还很馋,再捎一笸箩。

4、舞龙 活动目标:

练习按信号做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连续、协调性。活动过程:

幼儿八至十人为一组,请一人为击鼓者,一人为“舞龙珠”者,排头一幼儿戴上头饰为“龙头”,其他人排成一路纵队作“龙身”,每人双手搭在前面一幼儿肩上,“舞龙珠”者面对“龙头”按鼓声的快慢、轻响,左右、上下、前后,来回抖动“龙珠”,“龙”则随着鼓的节奏、彩球的变化上下起伏摆动。活动规则:

“龙”一定要按“龙珠”的变化和鼓的节奏摆动,并注意连续性、协调性。活动建议:

为增加民族气息,游戏者可穿当地的民族服装,手持布龙进行。活动材料:

龙的头饰、小鼓、绒球(作龙珠)各一个。

5、丢手帕 活动目标:

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幼儿机智、灵活的良好品质。活动过程:

围成一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帕者。他手持手帕,随着大家的歌声,在圈外跑,可任意把手帕丢在某一小朋友身后。待唱到“快快快快捉住他”时,身后有手帕的幼儿可以拿起丢在自己身后的手帕去追逐丢者。当丢者跑到被丢到手帕小朋友的空位时,可以蹲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如追到了,要罚丢者唱首歌。活动材料:

手帕一块。

6、老鼠钻风箱 活动目标:

练习追逐跑和快速躲闪的能力。活动过程:

每人两两相对,手臂相互搭肩,扮风箱。两头为风箱口。一人扮老鼠钻进风箱内,随时准备从箱口逃出。一人扮猫站在风箱外,随时准备在风箱两口之外抓到老鼠。当大家念完儿歌后,扮老鼠者立刻奔跑,以快速躲闪的本领从风箱里逃出,扮猫者快速追赶,准备在洞口抓到它。活动规则:

猫不许进入风箱。游戏可换角色,重复多次。附儿歌:

猫追老鼠老鼠逃,忘了进洞钻风箱,风箱乒乓两头响,老鼠尿了一裤裆。

7、跳十字 活动目标:

练习单脚、双脚跳格子。活动过程:

幼儿双脚站在十字前做好跳跃准备。游戏开始,幼儿按老师发出的数字信号跳入相应的格子中。教师出示卡片如1234,4321,幼儿按数字出现的先后跳人相应的格子中。单、双脚可间隔进行。附:

十字中的数字可换成水果或动物,可让低年龄幼儿练习。活动材料:

在场地上画若干十字,并标上1、2、3、4。

8、攻城堡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活动过程:

请三分之一幼儿站在圈内做“守城’’人,三分之二幼儿站在圈外做“攻城”人。游戏开始,“攻城”人要想法取到“珍宝”(踢出沙袋),而“守城”人要竭力保护“珍宝”不被盗走,若“珍宝”被取到则表示“城”被“攻破”,然后调整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活动规则:

“珍宝”只能用脚踢,不能用手抓。活动材料:

地上画一个大的双圈,表示“城堡”,圈中心放一只沙袋表示城中的“珍宝”。

9、掰棒子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活动过程:

若干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几名幼儿把若干个皮球夹在腋下,迅速送到终点线上。反复进行若干次。同时,其余幼儿在边上齐念儿歌。活动规则:

谁送的球多,而且又没掉球,谁为胜者。活动材料:

皮球若干。在场地上画相距5米的平行线两条。附儿歌:

掰棒子,掰棒子,不学狗熊老样子。棒子夹在胳肢窝,看看谁的棒子多。

10、抓痒痒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活动过程:

甲乙两名幼儿各伸出右手掌,甲幼儿的手掌压在乙幼儿的手掌上,然后乙幼儿翻掌去拍打甲幼儿的手,拍打上后就拿着甲幼儿的手掌放在手心上“抓痒痒”,同时念儿歌,念完后,轻轻沿着他的手心、手臂抓痒痒,逗甲幼儿笑。如没拍打上,就交换角色进行。

游戏中,甲幼儿翻掌拍打时,乙幼儿要尽快地将手躲开,不让其拍打上。活动建议:

念儿歌时可在手心上做相应的动作。念第一句时,可用食指在掌心画圈;念第二句时,可用食指在掌心轻轻画;念第三句时,可作铲的动作。附儿歌: 磨子磨,锯子锯,铲子铲,蚂蚁上树抓痒痒。

下载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民间童谣教学之我见(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炒黄豆 摸白菜 猫捉老鼠丢手绢 跳皮筋 抓尾巴 踢沙包水果蹲 跳房子城门城门几丈高 捕小鱼 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捉迷藏 老狼老狼几点了 赶小猪拉大锯官打捉贼 石头、剪子、布......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 1、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身体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玩法: 摇啊摇 幼儿两人一组,拉手面对而坐,边念儿歌边模仿摇船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拍手笑起来。游戏反......

    幼儿园民间童谣与民间游戏计划

    丁庄镇尚道幼儿园开展“民间童谣与民间游戏”课题研究计划 一、 开展“民间童谣与民间游戏”课题研究的意义 2010—2011学年,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我园将 “民间童谣与民间游戏”......

    小班童谣:《圆圆歌》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幼儿园(长虹幼儿园) 小班童谣:《圆圆歌》 设计意图: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他们更喜欢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学习和活动的特点是只关......

    小班民间美术教案

    小班版画活动《珠子滚画》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弹珠滚画作品,感受各种粗细不同的彩色线条交织在一起的美。 2、尝试用大小、光滑度不同的弹珠蘸上各种颜色进行滚画,探索......

    民间游戏论文.doc小班

    关于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论文 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和行为、思维、感情交流的模式。经......

    小班民间游戏计划

    小班民间游戏计划 民间游戏是我园的特色。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

    浅谈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之我见 庄浪县柳梁学区牛沟小学 白双奇甘肃庄浪744600 关键词:农村 小班化 优势 个性 因材施教摘要: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发展,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