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电大基础会计复习小结(重点)[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11: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电大基础会计复习小结(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电大基础会计复习小结(重点)》。

第一篇:2011年电大基础会计复习小结(重点)

基础会计小结

1.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反映和控制。会计的反映职能有以下特点:1.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可比性2.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3.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会计的控制职能包括:1.具有强制性、严肃性2.具有适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3.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4个环节。

会计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会计分录:是通过簿记系统对经过确认、计量的会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加工。会计报告:是归纳汇总的过程。

3.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

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表。

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是反映会计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手段,而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则是为完成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服务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的过程中要运用复式记账、成本计算的方法,按照会计科目分类记录;编制报表前要进行财产清查;这就是各种会计方法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有哪些?

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代表的经济活动就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这种对会计对象的分类就是会计要素。会计的基本要素有6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5.什么是资产?其特征及确认重要条件有哪些?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有3个: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3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不是预期的资产。确认资产的重要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6.什么是负债?其特征及确认重要条件有哪些?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基本特征有3个:1.负债是企业承担偿还的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确认条件有2个: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7.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有3个特征:1一般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但是如果出现依法减资、清算等特殊情况时,所有者权益需要偿还。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的证明文件能够参与企业利润分配。8.什么是收入?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等。

它具有4个特征:1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2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3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依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9.什么是费用?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特征有3个: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2费用可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或者是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依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规定,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10.什么是利润?利润是如何确认的?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金额的确认和计量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确认和计量。

11.什么是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如何表示?

会计等式亦称会计平衡式、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公式,是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二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

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二者的相同点是它们所反应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账户除了有名称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具体表现为若干账页。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2会计科目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前事先确定的对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这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

13.什么是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有什么优缺点?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

优点: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 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缺点:

1一笔经济业务的纪录全部被漏记或者重记。

2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金额上发生同样 的错误。3在编制会计分录时一笔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互相颠倒或误用了账户名称。4会计分录的借贷双方或一方,在过入总分类账时误记了账户。

5借方或贷方的各项金额偶然一多一少,恰好相互抵消

1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其基本特征及记账规则是什么?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基本特征: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通过账户的双重记录,不仅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记录,因而可以通过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记账规则: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5、什么是账户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账户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在会计核算中有何意义?

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的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账户对应关系有以下两点作用:

(1)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有助于会计作息使用者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2)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规、法律、制度和计划与预算的规定。

16、借贷记账法下,借就是增加,贷就是减少,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这种说法不正确。在借贷记账法中,作为记账符号,“借”与“贷”有其专门的含义,在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17、简述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应以收入和费用的实收实付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凡是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出的费用,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收付为标准,所以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

18、什么是会计分录?什么是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与复合会计分录有何关系?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9、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答: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基础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完成情况。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3.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0.会计账簿的含义及其作用?有哪些种类?(P139页)

答:所谓会计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由具有—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记账凭证编号为依据,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综合地记录企业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各单位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把分散在会计凭证上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集中和归类整理,生成有用的会计信息,从而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主要依据。

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全面、系统地记载和提供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加强经济核算,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1)通过登记会计账簿,可以把会计凭证所提供的资料归类汇总,形成集中的、系统的、全面的会计核算资料。这样,就可以通过账簿资料了解资金总体情况和各个方面的变动情况,以便对各项资源的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2)会行账簿是反映、监督经济活动,考核各部门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账簿资料的检查和分析,能够考核企业资金,成本,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3)会计账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主要的数据资料。

种类:会计账簿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会计账簿所登记的内容及登记的方法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种类繁多的会计账簿进行分类。

1、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

2、会计账簿按其形式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3、会计账簿按其账页格式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数量金额式账簿等。

2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及区别?

答: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账户。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 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② 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 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② 作用不同。2)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为了使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之间能起到统驭、控制与辅助、补充的作用,便于账户核对,确保核算资料的正确、完整,必须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登记总分类账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

22.平行登记的概念及其要点?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在所属的总分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进行详细登记。通过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期末进行相互核对,可以及时发现错账,予以更正,以保证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平行登记的要点:

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相同 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方向一致 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金额相等

23.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概念、区别及其各自适用范围

权责发生制亦称为应收应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一种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各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

区别:概念不同,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的。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2.弊端不同: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缺点是不科学,对盈亏计算不准确。3.使用范围不同: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适用范围:

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中被普遍采用。

收付实现制:只适用于业务比较简单和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预收收入、预付费用很少发生的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团体等单位。

24.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概念、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答:1)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实地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日常核算工作。主要缺点有两点: 一是不能通过账簿随时反映和监督各项存货的增加、减少和结余情况;二是到挤出的销售成本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可能包括一部分损失或差错,因而不利于发挥账簿记录对存货的控制作用,不利于加强存货的管理和保护财产的安全。因此,实地盘存制一般只适用于一些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材料物资。其他存货一般不宜采用实地盘存制。2)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平时都要在账簿中连续加以记录,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随时了解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缺点是加大了日常核算工作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采用永续盘存制。

25.财务报表的种类有哪些?

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由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需要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同。对企业而言,要按照以下不同的标准将财务报表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按经济内容分类。按反映内容的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二)、按编报时间分类。按编报的时间的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中报和年报。

(三)、按编制主体分类。按编制主体的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这种划分是在企业对外单位进行投资情况下,基于特殊财务关系而形成的。

(四)、按服务对象分类。按服务对象的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26.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要求。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信息的其本质量要求,客观性要求,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

2、相关性要求,《基本会计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力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一规定体现的就是相关性要求。

3、明晰性要求,明晰性要求实质上是要实现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即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要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要求。可比性要求,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基本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一规定体现的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6、重要性要求。重要性要求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序,采用不同的报告方式。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财务报表信息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保证重点,有助于加强对关键性问题的反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有助于简化核算和报告,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务,提高工作效率。

7、谨慎性要求。谨慎性要求是指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合理核算和报告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及时性要求。及时性要求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27.期末账项调整的意义及其类型?

期末账项调整的意义: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为了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需要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按照权责发生制来划分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由于日常账簿记录仅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反映的交易或事项来记录收入和费用,而有些交易事项虽然在本期没有收到或支付款项,没有取得原始凭证,但根据权责发生制应在本期确认收入或费用,应计入相关的账户;有的款项虽然本期收到但却不属于本期的收入,不应计入本期的收入账;有些款项虽然本期支付 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不应计入本期的费用账。所以需要在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对日常的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便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

期末账项调整是会计期末结账前,为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对有关会计事项予以调整的会计行为。

会计期末进行账项调整,虽然主要是为了能正确地反映本期的经营成果,但是在对收入和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必然也会造成资产或负债的增减变化。因此,合理、正确地进行期末账项调整,不仅关系到利润表能否正确反映,而且也关系到资产负债能否正确反映。

28、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包括哪几种类型?

账项调整的内容有五种类型:应计收入的调整;预收收入的调整;应计费用的调整;预付费用的调整;其他账顶的

29、会计主体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会计主体也称会计个体或会计实行,是指会计工作为这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

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从企业来说,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涉及的只是会计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也不核算反映其他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30、持续经营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持续经营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持续经营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使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即取得的资产可以按原定的用途使用,固定资产的价值要在其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转为费用;负债可以到期才予以清偿;对于跨期的收入和支出,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其归属期,以便正确计算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持续以经营假设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使会计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解决了资产的分类,计价以及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

有了持续经营的假设才能对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折旧费用的分期提取才能正常进行,否则资产的评估、费用在受益期的分配,负债按期偿还,以及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将无法确认。

31、会计分期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会计分期假设是要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在于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会计主体要定期结算账目,报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信息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及时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由于有了分计分期假设,才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才产生了收入和费有的相配比、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 等会计原则。

32、什么是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方法及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试算平衡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根据会计等式和记账规则,检查账户记录正确与否的一种验证方法。

试算平衡原理是在借贷记账法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每笔交易或者事项的借方必然等于贷方,所以本期所有交易或者事项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也必然相等。同时,由于每个帐户的余额都是根据一定期间该帐户累计的发生额计算求得,因此,所有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所有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必然相等。

有两种方法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二,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帐户期末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33、试算平衡是双方金额相等是否能够保证账户记录完全正确?为什么?

试算平衡表的借方、贷方两栏的发生额和余额合计数如果相等,则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并不能保证其绝对正确。由于试算平衡表的局限性,有些记账差错并不能通过平衡予以发现,这些差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某个会计分录被整个漏记; 第二:某个分录整个重记;

第三:在编制会计分录或登记账户时颠倒了记账方向或用错了账户名称;

第四:借贷双方发生差错的金额正好相等。

所以,除了进行试算平衡以外,还应对一切会计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地及时进行复核,以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

34、什么是记账凭证?有哪些种类?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依据复式记账原理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2.种类

一、记账凭证按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

二、记账凭证按填制会计科目的方式不同,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两类。

三、记账凭证按记录经济业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汇总记账凭证和分录记账凭证。3.基本内容

1、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2、记账凭证的编号

3、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4、会计科目(包括一级、二级或明细科目)的名称和金额。

5、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6、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折签名盖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要由出纳人员签名盖章

35、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什么?如何审核?

填制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填制正确与否,关系到记账的真实性。除了严格遵循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日期栏的填写,记账凭证的日期应以财会部门受理会计事项日期为准,日期栏要填写细致,年、月、日要写全。

(2)摘要的填写简明扼要,既能概括经济业务的要点,又便于登记账簿和账证核对。(3)会计科目填写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填写会计科目以保证核算口径的一致。准确地使用会计科目,不得简化或用代号。(4)记账凭证的金额必须与原始凭证的金额相符。

(5)记账凭证附件完整,一般附的原始凭证。附件张数应用阿拉伯数字填写。(6)记账凭证的编号在1个月内应当连续。

(7)记账凭证上规定的人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应全部签章齐全,以明确责任。

(8)记账凭证不准跳行或留有余行。填制完毕的记账凭证如有空行的,应在金额栏划一斜线或“S”形线注销。(9)填制记账凭证可用蓝墨水或碳素墨水夂,按规定需要红字表示的金额,数字可用红色墨水,但不准以负数表示,下列两种情况,金额可用红色墨水填写:

1、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需采用红字更正法;

2、会计核算制度规定采用红字填制记账凭证的特定会计业务

记账凭证的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内容是否真实。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经济内容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相同。

(2)会计科目和金额是否正确。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包括二级或明细科目)对应关系是否清晰、金额是否正确。

(3)项目是否齐全。记账凭证中的项目是否填制完整,摘要是否清楚,有关人员的签章是否 齐全。

36、什么是原始凭证?有哪些种类?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和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种类:

1、按照原始凭证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类。

2、按照原始凭证填制手续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一次凭证(如收据、发货单、借款单、银行收款通知单)、累行凭证(如限额领料单)和汇总凭证(如材料发出汇总表)。

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填制单位的名称或填制人姓名;

5、经济业务内容;

6、数量、单价和金额;

7、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8、凭证附件。

37、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什么?如何审核?。

原始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始依据。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记录真实。必须实事求是地填写经济业务,原始凭证上填制的日期、业务内容、数量、金额等必须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确保凭证内容真实可靠。

(2)内容完整。原始凭证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逐项填写齐全,同时必须由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签字盖章,对凭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完全的责任。

(3)手续要完备。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签字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字盖章。手续完备是明确经济责任、保证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必要条件。

(4)书写清楚。原始凭证上的文字和数字都要认真填好,要求字迹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任意涂改、刮擦或挖补。一般凭证如果发现错误,应当按规定方法更正。而有关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凭证,如果填写错误,不能在凭证上更正,应加盖“作废”戳记,重新填写,以免错收错付。

怎样审核原始凭证?

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国家赋予财会人员的监督权限。只有经审核无误后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

1、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

(1)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核凭证的日期、业务内容、记载数据是否真实;审核外来凭证是否有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的签章,自制原始凭证是否有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的签名和盖章;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凭证传递和审核程序,是否有巧立名目、虚报冒领、贪污腐败行为;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全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成本和预算等。(2)审核原始凭证的准确性。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在计算方面是否正确;审核阿拉伯数字的填写是否规范;审核大写金额是否与小写金额相符;审核经济业务内容与数量、金额是否对应。(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及时性。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未填或填写不清楚的现象;审核原始凭证的填制日期,尤其是支票等实效性较强的原始凭证,要仔细验审凭证的签发日期。

2、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会行机构、会计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后,应根据不同的审核结果,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1)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办理会计手续,据以填制记账凭证。(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记载内容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凭证,应将凭证退还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补充完整、更改正确后,重新对修正的凭证进行复审,确认无误后准予办理会计手续。(3)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相关手续。

38、货币计量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

货币计量有两层含义:

一是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同时,有必要也应当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补充。二是假定币值稳定,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货币计量利用通用的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全部的计量活动,计量结果可以相加、相减、相乘、相除,从而得到会计报告,并能够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所。然而,很多影响企业的活动很难或无法用货币来计量。企业成员或雇员的知识和技能都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却无法用货币对其准确计量。客户的忠诚能保证企业的未来收益,但是在过去的报表中只反映了过去已实现的收益。虽然会计中使用了货币计量概念,但经理人也不能期望从会计报告中获得企业各种要素的全景图。另一方面,在货币计量的背后隐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会计业务中常常将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进行汇总比较,这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这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已诞生了通货膨胀会计

39、税后利润的分配程序?

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二)提取法定公益金。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一)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三)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核算。

40、什么是财产清查?为什么要进行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核对,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合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

(一)通过财产清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的差异以及发生差异的的原因和责任,以便及进调整账面记录,使账实相符,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二)通过财产清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储备和利用情况,以便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储备不足的,应及时加以补充,确保生产经营的需要;对于超储、积压或呆滞的,应及时处理,防止盲目采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

(三)通过财产清查,还能够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财产物资保管的岗位责任制,保证各项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四)通过财产清查,又可以促使经办人员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和结算制度,及时结清债权债务,避免发生坏账损失。

41、财产清查的种类与清查的方法有哪些?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1)按财产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2)按财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全面清查财产、核实债务。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1)现金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及盈亏情况。

(2)银行存款的清查。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二)实物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制,是指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的一种方法。

(2)永续盘存制,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即对账单法。

42、为什么要设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叫会计假设,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依据的先决条件。没有基本前提下,会计核算就难以正常地进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43、错账更正的方法?各适用什么条件?

1、划线更正法,主要适用于,在每月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没有错误,即纯属记账时的笔误或计算错误。

2、红字更正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记账凭证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而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是相吻合的。

2、根据记账凭证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并按照凭证上错误数据登记了账簿。

3、补充登记法,主要适用于,根据记账凭证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出现以上错误情况时应用用补充登记法予以更正。

44、什么是会计?应怎么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定义包含如下要点:首先,会计总是被用于“一定单位”,这个“一定单位”就是会计的主体。其次,会计是用来核算“经济业务”的,这个“经济业务”就是会计的客体,亦即会计对象。第三,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汇总、分析和报导”,这就是会计的方法和程序。第四,会计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尺度。第五,会计既向有关方面报导单位的财务信息,又参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这就是会计的主要职能。第六,会计既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这就是会计的本质属性。

会计指的是会计工作,没有会计工作也就没有会计这个概念,对会计的认识应当以会计工作为基础进行概括、归纳。会计学则是人们对会计工作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研究会计工作的学问,它应当完整、准确地解决如何认识会计工作和如何做好会计工作这样两方面的问题。对会计的认识可概括为两种基本观点: 一种观点为技术会计观。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文字与数学相结合、为管理提供服务的应用技术,或者说会计是一种处理数据的技术方法。

另一种观点为社会会计观。这种观点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认为会计是人们基于特定目的,利用特定方法对特定内容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这种观点被告称为“管理活动论”。

45、什么是应计收入,预收收入,应计费用,预付费用?

应计收入是指本期已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的收入。

预收收入是指已经收到款项,但尚未交付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应计费用是指本期已经发生,或已经由本期受益,但尚未入账,也未对付现金(含银行存款)的费用。

预付费用是指在本期或前期已经支付入库,但系后续会计期间受益而应当归属于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46、什么是对账?为什么要进行对账?对账的内容是什么?(P200页)

对账就是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为了保证各账簿记录完整和正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必须做好对账工作。对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47、什么是结账?为什么要进行结账?结账的程序和内容是什么?(P201)

结账是在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于会计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该期内的账簿记录进行小结,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为了总结每一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的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营成果,编制会计报表,必须在每一会计期末进行结账。

结账的主要程序和内容:

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单位,在结账之前,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账项调整的账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有关转账业务的账务处理,以计算确定本期的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

3、结账进,应结出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下期。

48、什么是财务报表?为什么要编制财务报表?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反映财务情况

2、加强会计监督

3、进行经济决策。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由表头、表身和表外说明三部分组成。表头内容包括报表名称、报表编制单位名称、编制时间表(或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计量单位五部分。表身是报表最重要的部分,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指标组成。表外说明是对表身未反映的事项进行补充或对表身未能详细反映的内容作必要的解释。

49、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其性质是什么?格式有几种?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按照一定的编制要求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的主要报表。

从性质上讲,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报表,它是以相对静止的方式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量及构成。换言之,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是某一时点(编报日)上的企业的状态,过了这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就会变化。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50、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如何分类与排列?(P219页)财户式资产负债表左边列示企业的资产,右边列示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项目的分类与排列

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资产负债中的资产项目按照其流动性的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二)负债类项目的分类与排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分类与排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剩余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物定日期 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一般按照净资产的不同来源和特定用途进行分类。包括的项目依次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勇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51、什么是利润表?其性质是什么?格式有几种?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收益表,它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内经营成果的 财务报表。利润表是以“收入一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依据编制的。在利润表中,将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收入、收益与同一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求出该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亏损)。从性质上讲,利润表是一个动态的财务报表,利润表的格式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

52、多步式利润表的结构如何?

多步式的利润表是按照企业利润的构成内容分层次分步骤地,逐步逐项计算编制而成的报表,它根据经营活动与非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情况排列编制。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如下:(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3、我国会计法律规范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行政管理法规、会计部门规章三个层次。

一、会计法

会计法是调整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主要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是我国最基本的会计法,是一切会计法规的母法,在会计法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和最高的层次,是制定其它会计法规和指导一切会计工作的准绳,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会计法》的基本问题,如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奖励规定、管理部门等。第二章会计核算,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包括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资料及会计档案;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规定公司、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四章会计监督,具体规定会计监督的类型;其余的三章分别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及附则。

二、会计行政管理法规

按照制定机关不同,我国的会计行政管理法规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会计行政法规,二是地方性会计法规,三是会计规章,会计规章包括两类,一类是部门会计规章,另一类是地方会计规章。

三、会计部门规章

(一)会计制度

(二)会计准则

54、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

单位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爱岗敬业

2、熟悉法规

3、依法办事

4、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

6、保守秘密。

注册会计师是专门从事会计报表鉴证等业务的专业人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6年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中必须遵守独立、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为社会各界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服务。

55、什么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基本内容有哪些?(P271-273页)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保护制度、预算控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第二篇: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靠性(客观性或真实性)、相关性(有用性)、可理解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内涵及举例)

8.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凭证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9.会计法规:1)会计法;2)会计准则;3)会计制度(三者层次)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第三篇:会计复习重点

考点:

大题

完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b

业务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及处置损益的计算。

2.票据贴现计算与账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账务处理分录(b)

3.材料成本(按计划成本)核算,购进的核算(b),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实际成本计算,差异的账务处理

4.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购买和确认实际利息收入(计算)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的计算,所得税计算,结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b)。

判断

盈余公积用途;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折溢价的目的;增值税的抵扣(农产品);摊余成本;盘盈盘亏的处理。收入的定义;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分派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区别;暂时性差异;

多选

应收票据的种类;会计处理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现金流量的类别和各自内容;转增资本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内容。(以后b)管理费和销售费范围;权益法核算范围;长期借款利息的列支范围;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单选

长短款的处理;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折扣的处理;包装物、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采购概念区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内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方法;委托代销商品收入确认的时间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在构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超3月,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根据相应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管理费用开支范围。

B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支取工资和奖金的存款账户;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预付账款(不多时)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核算;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资产负债表项目区分;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支出核算。

第四篇: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8.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9.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0.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权益

【第二章】

1.会计核算的内容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包括六项:(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

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

目。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

损益类五大类

3.会计科目在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三个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4.“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会计账户的四个金

额要素。

5.会计账户的标准格式中,包括下列项目:日期、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

6.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二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

学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2)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第四章】

1.所谓的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

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2.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因此,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3.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账户)、记账符号、金额。

第五篇:基础会计小结

《基础会计学》课程小结

2007年9月-2008年1月,本人承担了经0502-1,2班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课程共32学时,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学位课,它概括了各门专业会计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如会计要素和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法,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期末账项调整和财产清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内容。另外针对2006年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新情况,本人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了会计制度改革之后的许多新内容。

由于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会计,学起来感觉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几个问题:

(1)在讲解定义和概念时,多举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多给学生看一些真实的帐簿,凭证,并让他们亲自动手,登记上几个业务,让他们有切身体会,对会计产生兴趣。

(3)为了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尽量多给学生讲真实案例,以便以后更好地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提起大家对会计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非常重视。

一学期来,该班上课到课率较高,上课时学习积极性高,能踊跃回答问题,并能自主思考,提出问题,期末考试表明,大部分同学已对所学内容有较深的理解。

下载2011年电大基础会计复习小结(重点)[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电大基础会计复习小结(重点)[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电大基础会计试复习指导(5篇)

    2014年电大基础会计试复习指导2014年1月考试 期末复习指导本学期基础会计期末复习考试要求与上学期一样,型及分数比例等也没有变化(单选20分、多选10分、简答15分、会计分录30......

    旅游学基础复习重点

    1商务旅行 —— 张骞 班超 官吏宦游 —— 白居易 欧阳修 苏轼 范仲淹 陆游 林则徐帝王巡游 —— 周穆王 秦始皇 诗人漫游 —— 孔子 嵇康 阮籍 陶`李`杜`柳 袁宏道 袁枚学术......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1.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 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 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

    会计电算复习重点

    应收账款:单据审核日期依据:单据日期和业务日期是确认单据审核日期的依据。在帐套使用过程中可随时将单据日期改成业务日期,反之,需判断在此之前是否有已结账单据,有则不行。受控......

    基础会计复习答案

    一、西周时期. 反映和控制. 主观性. 2007年.货币量度.完成受托责任.经营成果.应收账款.会计要素.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会......

    2011电大现代文员基础复习重点多项选择[推荐五篇]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内部的物理环境要素包括(ABCD ) A、工作地点的空气 B、光线和照明 C、声音(噪音和杂音) D、色彩 E、规章制度 2、管理目标具体来说包括(ABCD ) A、服务 B、效......

    基础会计常用分录小结

    基础会计常用分录小结 一、短期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

    电大基础会计【卷号2003】

    2003试卷号基础会计1.根据现有的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C)。C. 西周时期2. 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包括(D )。D. 主观性3.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A )。A. 经营成果4.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