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课题
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拇指教育 作者:拇指教育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自主阅读,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阅读。自主阅读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阅读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阅读活动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更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比较有缘。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要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80 年代中期,西方比较文化对国内学术界影响甚大,这种研究学术的新的思维方法也逐渐在语文教学中被采用,形成了“比较教学热。”二十年来,比较教学法一直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前后,苏南许多学校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了研究,重点围绕各个年级读什么书,如何在阅读中让学生自我感悟研究了不少成果。继而他们已经开始探索课内外相结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方法等。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内外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初步养成五个意识:审美意识、合作意识、问题意识、能力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带出一支队伍。通过研究,使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能够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积累或形成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论文集、教案集及相关课外阅读校本教材系列、课题优秀课堂实录光盘、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成果展示、学生的各种记录、行为测评表、调查记录表、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低、中、高年级)参考书目、编撰《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低、中、高年级)阅读指导课课堂教学结构规范要求》等许多研究成果。(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一)预期达到的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我们将以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为中心,课外阅读赏析课为基本点,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框架体,着力研究有效的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分级目标,实施途径,推进方法,评价体系等,营造书香校园,塑造“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以读书求进”的学习型、阅读型少年,让孩子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用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关注孩子完善的人生,关注孩子精神的建构,让孩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研究。课堂教学,着重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既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
2、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3、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
4、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二)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因此,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不可小觑。
(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我们要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
2、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能力的课堂教学。
(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2)课堂反复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结合课文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内容。(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以历史的长河为范本,多读优秀史籍;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或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以各个单元的综合性训练活动为契机和阵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探讨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读书指导课的类型一般有:(1)推荐优秀读物;(2)读书方法的指导;(3)优秀读物欣赏;(4)课外读物分析;(5)读书汇报交流等。探究易于操作又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结构,使课外阅读指导更好地落到实处。
4、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储存能力和信息提取应用能力。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要求个人面对大量的信息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整理、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指导小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然后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处理内化信息,为我所用。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案例发和经验总结法。(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2)文献研究法。(3)问卷调查法。4)经验总结法。(5)学习成果展示法。(6)教育观察法。
2、研究的策略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转变教师以教材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2)以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3)采取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A、扎实有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B、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C、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D、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E、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F、家校配合,提高实效。
3、研究的原则
激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4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两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2009年12月)(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
(2)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
(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2、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以低、中、高年级实验班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A、建立完善健全的活动机制(1)营造“晨读”风景线。
(2)每月每班设立1节语文阅读赏析课
(3)利用午间校本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时间,开放学校阅览室。
(4)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有机组合,组织“伙伴阅读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5)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低年级鼓励家长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中高年级鼓励家长每天“聆听阅读”五分钟。
(6)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7)创编“读书乐”月报。(8)每年的五月份设立为“读书节”。B、加强校本阅读课程的建立和研究。
(1)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组织参观和讲座,探讨有利于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进行反馈调查和对比分析。(2)分年级设立阅读目标。
(3)分年级编写《推荐书目》,含必读和选读。(4)分年级建立“阅读记载卡”。
第二篇:课题
凡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影响的网络环境因素都是我们要考虑的范围,将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因素对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都要进行研究。
2、除了要考虑网络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业、儿童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育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适时的和适度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加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建设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以心理辅导室为中心的学校心理教育阵地,建设和发展学校、社会、家庭综合型心理教育网络是促进小学三三三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与内容
1、建立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促进自主学习发展;
2、建立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家长、老师和专家能通过这个开放平台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3、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心理
4、研究学校、家庭、社区综合性心理教育网络模式,充分调动各种因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四四四四、、、、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一)政策法规依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二)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网络上生动丰富的网络信息与资源让学生对其有着浓厚兴趣。在生活中,小学生的地位是被动,被支配的,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角色也是固定的。而在网络中小学生可以任意扮演角色,可以不用顾忌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有成就感。(三)系统学依据 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要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当然还包括学生自己,只有将各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因此要研究怎样将各方面因素有机组合起来,能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本土化”条件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及其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具体目标)有:(1)通过教师心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水平;(2)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3)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4)新课改条件下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办好家长学校及各种途径,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五)课题的理论假设是: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能更好地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终身持续发展。
1、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士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第二负责人蔡梅,罗庄区优秀教师,罗庄区优秀班主任,非常注重班级管理,现任临沂华盛实验学校教研室主任。
2、本课题组的参与成员为一线的教师,并且全部担任着班主任,对学生管理以及个案学生的教育有丰富的经验。
3、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为此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以人的本能需求为契机,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地进行心理的差异教育;、针对教育教学现状,如何建立小学生心理与教育教学相对应的有效机制;、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探索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规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德宽路第一小学 文章来源:德宽路第一小学 点击数:8892 更新时间:2007-6-15 15:59:45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04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研究成果
1、构建了我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模式。
第一,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课堂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流露失败、无奈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
2、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教育讲座和宣传教育,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研究中出人才,出经验。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涌现出一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
4、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师生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第三篇:课题
2017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重要提示:本选题指南是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总计25个学科分类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提出的,给出了一些研究领域,但其中仅有少数题目适合直接用作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绝大多数题目需要细化、分解、校本化处理。为此,各地教育、教研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学段实际出发,基于自身教研中发现的真实问题,选定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那些科学性差、脱离实际、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01中学语文
1)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4)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7)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教学研究 8)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研究
9)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践研究 10)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11)高考改革引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02小学语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4)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
5)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8)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9)小学语文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1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1)小学语文课开展校本教研的研究
12)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1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3中学数学
1)中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4)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研究
5)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优化的策略研究 6)中学数学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7)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8)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0)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实验研究
11)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12)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3)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
15)中考(高考)数学命题中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 16)中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实验研究
18)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研究 19)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04小学数学
1)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4)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5)基于课标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7)小学数学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8)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9)小学数学大班额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12)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13)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14)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
15)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05英语
1)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研究 2)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5)新课程英语高考的发展研究
6)中小学英语不同考试的体制、结构与功能研究 7)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内容及其效果研究9)中小学英语课堂调控策略的研究 10)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11)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以校本教研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13)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
14)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 16)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 17)中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研究 18)中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19)大班额情境下英语教学研究
20)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
06物理
1)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分析研究 2)中学物理教材评价研究
3)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研究 4)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研究
5)以校本教研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6)中学物理课堂观察的目标与实施研究 7)某新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学的发展研究 8)物理概念、规律学习心理研究
9)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10)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
11)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的研究 12)中学物理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13)中学物理学业评价考试研究 14)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研究
15)中学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16)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17)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究
18)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
19)中学物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研究 20)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07化学
1)化学教学中落实“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 2)化学探究性实验案例及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3)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4)微型化学实验推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研究 5)利用实验新技术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6)应用实验新技术教学实施案例及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7)化学新课程的课标、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研究 8)基于化学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9)高中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 10)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11)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12)新课程评价方式与化学中招考试改革的研究 13)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
1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15)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08生物学
1)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分析与实践研究 2)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3)新课程生物学实验与探究性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4)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5)生物学教学效益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 6)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7)生物学校本教研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8)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9)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践研究 10)生物学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
11)农村中学实施生物学新课程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12)新高考制度对生物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的研究 14)普通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15)翻转课堂下的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 16)生物学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17)生物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18)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09政治
1)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究 2)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材建设研究
3)思想品德新课标多个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4)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5)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
6)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7)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艺术研究 8)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9)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10)中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研究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的策略研究 12)生活德育实践研究
13)新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特点与教学策略研究 14)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5)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6)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17)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动态化、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18)中外德育课程比较研究
19)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课例研究 20)中学时事政策教育研究 21)中学法治教育研究
22)中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16)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中学化学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18)新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19)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20)“化学与生活”教学实践研究 2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 24)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研究 25)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10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1)在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2)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
3)小学生良好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
5)在德育课程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6)小学品德课程开放式教学研究
7)在小学阶段实施新时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8)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课整合的研究 9)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
10)小学德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 11)小学德育课程校本教研方法途径研究 12)兼职教师上好小学德育课的行动研究 13)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4)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模式研究 1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品德现状研究
16)新时期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及方法途径研究
17)培养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技能及基本素养的研究
18)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策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19)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20)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研究 11历史
1)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2)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研究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的解读及运用研究 4)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立意设计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5)初中历史新教材的理解与应用研究
6)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7)高中学生多角度解读历史问题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8)初中学生历史佐证意识的培养研究 9)高中学生历史时序思维的培养研究
10)中学生历史批判(质疑)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初中历史课堂典型课例研究
12)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13)多元史观视角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 14)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15)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12地理
1)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编制研究
2)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 3)新高考制度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基于学校地域文化的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5)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6)初中地理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7)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8)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9)初中(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形成的研究 10)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研究 1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12)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13)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14)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15)地理图示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16)地理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17)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指标体系的实践研究
18)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9)中学地理微课制作与实践研究 20)翻转课堂下的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13体育与健康
1)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研究
2)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实验研究 3)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4)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实施研究
5)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研究 6)体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研究 7)体育教学中学法与教法的改革实验研究 8)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研究
9)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 10)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11)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14音乐
1)农村小学(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小学(初中)音乐课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3)小学(初中)音乐课调节教学方法的研究 4)小学(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5)小学(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6)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计划的研究
7)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8)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9)高中音乐《歌唱》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比较研究 10)高中音乐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实施研究
11)确保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改音乐教学顺利实施的调查研究
12)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研究 13)开展音乐教育教科研方法的研究 14)开展综合性音乐活动方法的研究 15美术
1)中小学美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2)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3)中小学美术社团活动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4)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研究 5)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6)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发展态势的研究 7)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8)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9)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
10)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的研究 11)充分利用本地美术资源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研究 12)高中美术新课程各模块教学实践研究 13)普通高中美术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14)美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15)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美术课程综合探索研究 16)中小学美术课堂学习方法的研究 17)中小学教育中以美育促徳育的研究 16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1)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2)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3)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4)幼儿园初任教师、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5)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6)幼儿(智障儿童、盲生、聋生等)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研究 7)幼儿语言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8)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研究
9)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10)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
11)幼儿交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12)操作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研究 13)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14)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与教学策略研究
15)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16)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17)幼儿园区角活动与材料投放的研究 18)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研究
19)培智教育、盲聋哑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7心理健康教育
1)核心素养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研究
3)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6)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8)心理辅导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发挥影视资源的实践研究
10)心理故事(心理漫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效性研究 11)利用心理电影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效性研究 12)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实践研究
13)各学段中小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 14)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中核心素养的应用研究 15)中小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
16)中小学心理教师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 1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模式的实践研究 18)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方法研究
19)核心素养取向的中小学生人格辅导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20)中小学生家长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影响因素研究 18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与实施策略研究 2)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与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价方式研究 4)学生社团活动规范管理与实施研究 5)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方法研究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
8)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19通用技术
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建设研究 3)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研究
4)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通用技术教室装备研究
6)通用技术课程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7)中学生技术设计与创新教育研究 20中学信息技术
1)基于“计算机科学”范畴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构建研究 2)基于“程序设计”思想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3)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
5)信息技术特色课堂教学研究 6)“创客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的研究
7)(奥赛、机器人、智能控制等)第二课堂活动课开展研究 8)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1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21现代教育技术
1)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研究 2)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模式研究 4)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研究 5)基于“电子白板”的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6)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7)基于“数字移动终端”的教学创新研究 8)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9)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10)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 11)微课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12)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22小学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
1)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究
2)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3)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与教材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4)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5)小学科学典型课例研究
6)大班额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学策略研究 7)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8)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9)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0)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11)农村小学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资源开发研究 12)小学科学学业质量的评价技术研究
13)小学科学教师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4)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15)小学科学课标教材的优化研究 16)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17)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18)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研究
19)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0)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段培养目标研究
21)多媒体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小学信息技术
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研究 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
4)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5)小学信息技术典型课例研究
6)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7)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8)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10)“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识字教学创新研究 24绿色证书
1)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师资建设研究
3)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4)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6)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7)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8)多媒体在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绿色证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10)绿色证书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25综合类
1)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3)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4)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构建与实施研究
5)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策略(实践)研究
6)教研共同体(或名师工作室、优秀教研组)建设研究 7)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8)联片教研实践研究 9)网络教研实践研究
10)课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11)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 12)转变课程实施取向的实践研究 13)大班额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15)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16)启发式(或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实验研究 17)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8)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研究 19)中小学师德建设问题研究
20)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相关问题研究 21)中小学“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22)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研究
23)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 24)农村小学包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5)微课(或慕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6)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顺应高考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27)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相关问题研究
28)学校(或学科、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第四篇:课题
课题:静物结构素描——线的虚实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现实风景中景物的虚实现象,大师作品中的线的虚实表现以及静物结构素描范画中主实次虚、近实远虚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静物结构素描中的线的虚实表现。
教学重点:线的虚实的两种表现形式:主实次虚、近实远虚。教学难点:主要物体和次要物体的虚实表现。
教学过程:
一: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近实远虚的现象)
欣赏风景图片:
1、群山
2、江南山水
3、北国冰雪
4、椰岛风情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欣赏大师作品:列维坦的油画风景、安格尔的人物素描场景、凡高的速写风景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的虚实表现
1、近实远虚:静物结构素描范画的欣赏与分析
范画:鞋子、刀、军用水壶的组合;陶瓷、水果、玻璃器皿的组合;水桶的叠加组合;日常生活用品的组合。
通过欣赏范画发现画面中近处物体画的非常实,远处物体画得相对虚。近处物体的结构线条清晰、线条对比强烈,远处物体的结构线条相对模糊、线条对比弱。
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静物结构素描中近实远虚是不是近处画得重远处画得轻就可以了?如果不是请说说理由。
2、主实次虚:静物结构素描范画的欣赏与分析
范画:陶瓷、水果、蔬菜的组合;火锅、水果、布的组合等
通过欣赏范画发现画面中主要物体处于画面的中间位子,物体结构线条清晰、刻画深入,线条轻重对比强烈。次要物体处于画面四周,物体结构线条相对模糊,刻画一般,线条轻重对比弱。
四:课后作业
临摹四开静物结构素描一张。
第五篇:课题
课题:“3-6岁儿童体能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方案”在总后课题组中立项
添加时间: 2007-4-4 已被阅读: 179 次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可见,作为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在幼儿时期是何等重要。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幼儿的体质发展状况怎样?重庆市幼儿体质发展现状如何?影响幼儿体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对幼儿体质实施干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如何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在美国、日本﹑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已经从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我国,京津沪以及台湾等大城市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美国白宫体能委员会将体质清楚地定义为:人在工作时表现积极、愉快而不感疲乏,同时还有余力从事个人所好的休闲活动,以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法国学者拉逊认为,体质应由下列因素组成:对疾病的抵抗力,肌力及肌耐力,心脏循环性耐力,动力和速度,柔韧性和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和正确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缺乏运动而引起的体质低下,会造成多种健康问题,因此,体能锻炼的意义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重庆市地处西部,作为直辖市的后起之秀,对于幼儿体质测试与评价只有市教委1986年出版的:"3—6岁幼儿身体发育标准评价手册”,其它相关调查及其研究工作很少。故而,进行“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及其保教对策”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可持续发掘的研究潜能的。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行政指令,在现阶段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重庆市的中、小学校对学生的体质测试、训练、评价有一个科学的标准,而对幼儿园3—6岁的幼儿的体质测试、训练、评价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就是有一个重庆市“3—6岁幼儿身体发育标准评价手册”,也是20年前的数据,是否符合现在幼儿生长发育的要求,也具有调查了解、实验研究的价值。
我园幼儿体质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我们作了对比测试。
首先,按照WHO关于0—6岁儿童身高、体重评价标准参考值对幼儿进行评价,得出:
1、儿童体质发育良好。
1998年:儿童体重达中位数占50.96%,身高达中位数占51.92%;
2006年:儿童体重达中位数占63.20%,身高达中位数占62.30%。
2006年与1998年相比,儿童体重、身高分别增加12.24%,10.38%。
2、肥胖儿童:
1998年占0.60%;2006年占4.21%。2006年与1998年相比,肥胖儿童增加3.61%。
3、体重<中位数-2SD:
1998年占1.70%;2006年占0.53%。
2006年与1998年相比,低体重儿童减少1.17%。
其次,对幼儿进行了20米跑速测定,得出:20米跑速测查结果(秒)
5岁半
5岁
4岁半
4岁
三岁半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992年 5.20 5.28 5.49 5.59 5.73 5.81
5.99 6.55 6.53
7.12
2006年 5.23 5.42 5.59 6.07 6.09 6.03
6.53 6.82 6.85 7.39
数据统计显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2006年与1992年相比,幼儿在20米跑速中时间增长。为什么会出现幼儿身高、体重不断增加,而运动能力反而下降的问题呢?重庆地区其它幼儿园也有这样的问题吗?我们假定:通过对重庆市各级各类幼儿园2000名幼儿体质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地区幼儿体质发展水平。假设现阶段幼儿体质发展与幼儿身高、体重发展成相反的趋势,我们将通过保健、保育、教育干预,提高幼儿体质水平。我园拟定“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及其保教对策”的研究,就是针对以上诸方面原因,旨在尝试建立一套幼儿体质测量工具和体质评价体系,科学、系统地了解、把握幼儿体质发展现状;从卫生保健、生活护理,食品配备、营养摄取;情感激励、运动训练等多渠道、多角度对儿童体质发展实施干预;建立一套幼儿体质训练游戏题库,为幼儿体质游戏化训练、游戏化测试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促进幼儿(3—6岁儿童)体质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研究目的:
1、根据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建立适宜的保健、保育、教育策略。
2、探索保教人员在保教活动中落实适宜策略的方法。
3、促进幼儿体质提高,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所有教职员工都可以并且能够共同参与研究,因为影响幼儿体质发展的因素来自保育、教育、保健、安全等多个方面。只有各方整体推进,才能使儿童体质得以充分地发展。
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各个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特色,从实际出发开展研究。
3、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切实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以使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为目的,旨在提高幼儿体质水平,增强幼儿体质。
二、研究内容
1、对幼儿体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
2、挖掘幼儿体质发展的保教策略。
保健干预:食品配备、营养摄取;科学锻炼,健康饮食等。
保育干预:规范起居,合理作息;卫生保健、生活护理等。
教育干预:环境烘托,兴趣诱发;情感激励、运动训练;意志磨练,成功体念等。
3、探索保教人员在保教活动中落实适宜策略的方法和措施。
4、探索对幼儿进行体质干预应当遵循的原则及规律。
三、研究方法
1、对比实验法:在研究之初和研究之后,对幼儿进行观察调查、统计对比、实验对比,发现幼儿多方面的变化,不断调整实验方案。
2、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加强学习,了解幼儿体质发展的规律,吸取其它地区关于幼儿体质发展研究的经验。
3、行为研究法:反思实践,总结验证保健、保育、教育指导策略。主要通过实践总结 — 反思 — 提出问题 — 再实践验证 — 再反思„„,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进行研究,采用观摩言讨、现场点评、专家指导等方式,对一些现象、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策略,使研究者在不断实践反思中获得技能的提升和自我成长。
4、合作研究法: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合作,共同讨论设计、过程、效果,并互相提供建议和帮助,通过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多角度看问题,用集体智慧寻求答案。
5、经验总结法:每阶段进行小结,搜集与本课题研究内容有关的实例和素材,分析积累资料,归纳总结研究中的有效措施、经验或教训。
四、研究步骤研究对象:三医大新桥医院幼儿园、西南医院幼儿园、校直幼儿园;重庆市沙坪坝区各级各类幼儿园。
研究时间:2006年9月——2009年6月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
(1)课题论证:2006年6月制定“幼儿体质发展现状及其保教对策”的初步方案,请专家进行价值论证。
(2)初步调查:2006年9月采用儿童测查与家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0名幼儿进行实验初步调查,收集资料,调整方案。
2、方案完善2006年9月,完善“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及其保教对策”研究方案,拟定实施草案。
3、人员培训2006年10月,参研人员进行师资培训
(二)实施实验
第一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7月
数据调查:
1、完善相关统计量表和测查工具。
2、人员分组,分片调查。数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应证假设:再次修订研究方案。阶段小结:“幼儿体质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
1、研究论证影响幼儿体质发展的因素。
2、挖掘探索幼儿体质发展的保教策略。保健干预、保育干预、教育干预„„
3、建立幼儿体质训练游戏题库。
4、“幼儿体质干预与保教策略”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2008年9月——12月
对比测查: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对比测查。
数据统计:验证实验假设。
分析评价:建立幼儿体质评价体系。
完善题库:丰富题库内容,设计出版。
(三)课题结题:2009年2月——6月
撰写研究报告:“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及其保教对策”实验报告、经验论文等。
召开结题汇报会或评审会。
五、预期成果
1、“幼儿体质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幼儿体质干预与保教策略。
3、幼儿体质测量工具及其评价体系。
4、幼儿体质训练游戏题库。
5、早期教育在适应幼儿体质发展上,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管理、环境创设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进性内容。(包括案例、图像、照片资料等)
6、“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及其保教对策”的实验报告、经验论文等。
六、完成条件
1、课题成员研究能力。幼儿园园长担任课题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有着参与6项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经验,也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课题:“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互动与早期教育优化的实验研究”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一批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作为课题研究骨干;市教委、教科院、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专家作为课题的顾问;都是本课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专家顾问小组:重庆市市教委基教处
任桂容
黄玉淑
重庆市市教科所
王纬虹
申
毅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局
赖发清
魏慧萍
重庆市沙区教师进修学院
姚亚萍
领导小组:组长:
周永
新桥医院幼儿园 园长
副组长: 汤永
新桥医院幼儿园 保健医生
副组长: 陈薇
新桥医院幼儿园 副园长
研究人员:有关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家长等
2、课题研究资源优势。新桥医院幼儿园是军队医院幼儿园,拥有小儿科、营养科、统计室、图书馆等优势资源;也尝试过与以上部门共同完成“脑瘫患儿的康复研究”、“重庆市育婴师的培训”等合作项目。效果显著、成绩优异,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赞扬。
3、时间、经费的保证。
研究时间:2006年9月——2009年6月,共三年时间。(可以顺延。)
研究经费:单位行政部门拨款、参加研究单位出资、争取社会力量赞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加上医大、医院对研究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无疑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经费、人员、时间上的充分保证。
项
目
名
称
《 家园合作,肥胖干预治疗 》
填 表 说 明
一、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到二人。课题申请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每一申请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教育系统区级一般研究课题。
三、课题组主要成员是指除课题负责人之外的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与子课题负责人等,人数不得超过11名。
四、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五、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
1、有选择项的直接将所选的代码填入前方框内。(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不用填写)
2、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32字(包括标点符号)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通讯地址:按所列的三个部分详细填写,必须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成果形式,限选报两项。
六、本表用计算机和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交送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原件,两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一、数据表
项目名称家园合作,肥胖干预治疗
负责人姓名段成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5年3 月 8 日
行政职务无专业职务保健教师研究专长肥胖儿矫治
工作单位宝山区淞南中心幼儿园电子信箱duanchengting_1985@hotmail.com
通讯地址宝山区(县)淞南三村62 号邮政编码200441
联系电话
56144574(单位)
56146590
(家庭)
***(手机)
主
要
参
加
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
段成婷女1985.3保健教师肥胖矫治大专无淞南中心幼儿园
刘龙英女1953.12保健教师肥胖矫治中专无淞南中心幼儿园
预期最终成果研究报告预计完成时间2007年8月30日
二、课题设计论证
题目:
家园合作,肥胖干预治疗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关键词界定)
l
研究现状述评:
肥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与成人一样,儿童在变得肥胖的同时,许多健康问题也就结伴出现了。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呈快速的上升趋势。由于儿童肥胖会给成年后的健康带来很多潜在的危险,因此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就我园的情况来讲,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一直高于上海市肥胖病的发生率,因此肥胖儿矫治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l
选题的意义:
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低下、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此外,儿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心脏病、脂肪肝等疾病不断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有些疾病虽然到成年后才发病,但早期形成原因却与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家长的错误饮食和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树立家长的健康观念和膳食习惯才是我们这次肥胖干预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l
关键词界定:
家园合作——幼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配合幼儿园的肥胖儿童管理措施,共同以纠正幼儿错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为目标来开展工作和活动。
干预治疗——对肥胖儿童实施一定的矫治措施,使肥胖及超重儿童的体重得到一定的控制作为首要的前提,最后降到正常范围内,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
二、研究目标:
1、尝试探索研究对肥胖儿童实施健康干预的方法与策略。
2、形成并建立肥胖儿童干预矫治的档案模式。
3、积累、归纳肥胖儿童家长指导策略,形成家园合作的干预及矫治环境。
三、研究内容:
以2006年6月19日体检中发现的34名肥胖幼儿中选20名肥胖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另10名超重幼儿作为实验参照对象。
1、树立家长的健康饮食和生活观念,通过家园合作来纠正肥胖儿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
2、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体的健康教育活动、游戏与运动,让幼儿明白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学会正确选择食品,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3、通过科学的方法使肥胖幼儿的体重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
l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针对家长、保教人员进行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行为研究法:针对不同幼儿形成的肥胖原因,制定不同的合作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
个案研究法:对中重度肥胖的儿童,以个案的形式进行家园互动的跟踪指导和记录
实验研究法:将经过一段时间家庭生活和饮食习惯指导过的肥胖儿童与未经过指导的肥胖儿童体重做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l
过程设计:
一、实验调查测试阶段:2006年9-10月
1、召开家长会,开展家园互动
10月16日进行肥胖儿童家长会,会前做了家庭生活调查问卷。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向家长宣传肥胖的危害和正确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二、开展实验研究阶段:2006年10-2007年6月
1、幼儿园加强肥胖儿童管理
每两周一次的肥胖儿调整菜谱和体锻活动,保健老师中午巡视午餐情况,督促肥胖儿按照膳食结构行为和吃饭的速度。合理制定食谱,避免油炸、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不健康食谱。
2、开展膳管会,交流经验
12月开展膳管会和营养美食节的活动,指导家长合理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
3、饮食日记,跟踪了解
发放肥胖儿饮食日记,指导家长每天填写家中的饮食情况和反馈,发现问题时给予最及时的生活饮食指导。
4、假期家访,指导节假日饮食
假期定时上门家访,提醒家长要坚持健康的饮食观念,不要因为假期就放纵孩子饮食无节制,要时刻注意饮食的合理和健康。
5、加强宣传力度,加深强化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和定期发放宣传资料,给予合理膳食的指导和强化。
6、开展家长座谈会
定期开展家长交流座谈会,将好的膳食生活习惯进行交流和讨论。
7、个案跟踪、及时了解
每个月给肥胖儿童称身高和体重,每三个月书写个案小结,及时分析数据的变化以得到最新实验的进展。
三、分析结果,书写报告:2007年7月-2007年8月
五、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
六、研究条件
1、幼儿园为此配备了3名保健教师来确保研究措施的顺利和全面的开展。
2、由园长→教研组长→保健老师→保育员,这样一条贯穿整个幼儿园研究工作的主线,使我们的课题得到园长的支持,得到教研组长的指导,也有了保育员的配合。
七、参考文献:
《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常规》 上海市儿童保健所编著出版(2001年10月)
《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 赵寄石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幼儿保健学》 朱家雄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