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云南临沧教师资格考试文化素养之项羽成语篇
lincang.offcn.com
2018年云南临沧教师资格考试文化素养之项羽成语
篇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是起兵三年就推翻秦帝国的首功之人,亦是巨鹿之战、彭城之战两场历史上兵力悬殊以少胜多战役的指挥者。是文化素养中一个重要人物,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被结合成语进行考察。现在中公教育先将他雄心渐起,巨鹿成名这一历程线索,整理出相关成语及成语故事: NO.1取而代之 【解释】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成语故事简介】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 NO.2先发制人 【解释】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成语故事简介】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点共同起兵。” 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于是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NO.3披坚执锐VS破釜沉舟VS以一当十VS作壁上观 【解释】
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破釜沉舟:(出征前)打破烧饭用的锅,凿沉船只,拚死一战,决心很大。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以一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作壁上观:也称为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 旁看着,不动手帮助。【成语故事简介】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宋义根本不采纳项羽的意见,说:“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项羽不可忍,遂进账杀了宋义,称其反叛,将士遂拥戴项羽为上将。项羽率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皆沉船,破釜甑”,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秦国兵强势大退缩营内不敢出兵作战,将士都站在壁垒上偷偷观看,不敢近前。NO.4膝行而前 【解释】
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成语故事简介】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誓死灭秦。最后,断绝了秦军的通道,杀死苏角,活捉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诸侯军没有一个不恐惧的。项羽击败秦军,英名远播,威震六国。为表彰有功将士,在巨鹿郡建造了一座“封爵观”,对立功将士论功行赏。封爵观落成之日召见诸侯国将军,诸侯国将军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畏惧恭维之情溢于言表。从此,诸侯国尊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诸侯国军队抗击强秦。
当然,关于项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将安出等。更多成语和相关故事,后续跟进。
更多临沧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临沧中公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二篇:2018年云南楚雄教师资格考试文化素养之项羽成语篇
chuxiong.offcn.com
2018年云南楚雄教师资格考试文化素养之项羽成语篇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是起兵三年就推翻秦帝国的首功之人,亦是巨鹿之战、彭城之战两场历史上兵力悬殊以少胜多战役的指挥者。是文化素养中一个重要人物,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被结合成语进行考察。现在中公教育先将他雄心渐起,巨鹿成名这一历程线索,整理出相关成语及成语故事:
NO.1取而代之 【解释】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成语故事简介】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
NO.2先发制人 【解释】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成语故事简介】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 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于是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chuxiong.offcn.com
NO.3披坚执锐VS破釜沉舟VS以一当十VS作壁上观 【解释】
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破釜沉舟:(出征前)打破烧饭用的锅,凿沉船只,拚死一战,决心很大。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以一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作壁上观:也称为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 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成语故事简介】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宋义根本不采纳项羽的意见,说:“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项羽不可忍,遂进账杀了宋义,称其反叛,将士遂拥戴项羽为上将。项羽率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皆沉船,破釜甑”,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chuxiong.offcn.com
路诸侯却都因胆怯秦国兵强势大退缩营内不敢出兵作战,将士都站在壁垒上偷偷观看,不敢近前。
NO.4膝行而前 【解释】
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成语故事简介】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誓死灭秦。最后,断绝了秦军的通道,杀死苏角,活捉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诸侯军没有一个不恐惧的。项羽击败秦军,英名远播,威震六国。为表彰有功将士,在巨鹿郡建造了一座“封爵观”,对立功将士论功行赏。封爵观落成之日召见诸侯国将军,诸侯国将军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畏惧恭维之情溢于言表。从此,诸侯国尊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诸侯国军队抗击强秦。
当然,关于项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将安出等。更多成语和相关故事,后续跟进。
更多云南楚雄教师考试信息关注楚雄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三篇:2018云南临沧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之文化常识
lincang.offcn.com
2018云南临沧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之文化常识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为了让各位小伙伴能够充分备考教资,早圆教师梦,临沧中公教育为大家带来了教师资格备考资料,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2018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之文化常识;
文化素养之文化常识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文化素养这一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在考试中出现,在文化素养的部分,经常有一些考生容易出错,云南中公教育带领大家梳理一下这里的知识点。文化素养部分主要包括五章内容:文化常识、艺术成就、文学常识、历史常识、科技常识。在考试中文化常识部分在考试中出题频率很高,以下是关于文化常识知识点的梳理。
一、月相变化
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指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其别称可为:(1)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5)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7)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为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9)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关于月亮最常考查的除了它的别称还有一些诗句,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描写的是初月,因为初月如钩。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所描写的就是满月,因为满月的时候月亮看起来像是玉盘。而关于月亮最为有名的一句词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四时节气(一)四季 亦称四时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这里的孟、仲、季所代表的是一种排序,按照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所描写的就是五月。
三、干支记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古人以干支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关于天干地支最常考查的指定一个年代,让我们进行推算,比如1894年是甲午年,再过五年是哪一年?是己亥年。
四、古代特殊称谓(一)职业的称谓
这里在考试中考查最多的就是给一个古代的名词让我们选出现代的含义。
古代称媒人为冰人,因“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称伶人为演员,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因称乐官为伶官,所以泛称伶人为演员。三国时期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病重痊愈者栽植杏树五株,积年蔚然成林,自此称医学界为杏林。孔子曾在杏坛讲学,后称教育界为杏坛。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因此称戏曲界为梨园。
五、传统节日
这里考查最多就是关于节日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节日有关的人物。(一)春节
我国民间最隆重传统的节日,俗称过年、新年。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年画和拜年等。(二)元宵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侧神、猜灯谜。(三)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请介子推下山,但是介子推不下山,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用这样的方式逼介子推下山,结果介子推却被大火烧死,晋文公痛苦不已,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不得生明火,只能吃寒食。
(四)清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五)端午(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五。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悼念他。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当他看到国破家亡的场景,抱石投入汨罗江。人们知道后,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中,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于是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六)乞巧节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又称七夕。每年七月七日晚上,妇女们趁织女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七)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八)除夕(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年夜饭、团圆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习题
1.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二十四节气最初是根据季节、气候、物候等订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B.三纲五常中“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C.封建社会对名字的避讳非常严格,需要回避帝王,父母等尊长。D.中国古代的地名中,“阳”的方位指山之北,水之南。1.【答案】D。解析:“阳”指的方位是山之南,水之北,D项表述错误,故选择D。
2.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
B.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
C.古时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三更”指的是1:00-3:00。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D.《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历史事件。
2.【答案】C。解析:“三更”指的23:00-1:00,C项表述错误,故选择C。
更多临沧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临沧中公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四篇:2018云南临沧教师资格备考:文化素养之艺术成就
lincang.offcn.com
2018云南临沧教师资格备考:文化素养之艺术成就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中文化素养部分的艺术成就内容,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经常作为考点出现的内容。下面主要针对艺术成就中的音乐部分为大家进行梳理。
在音乐部分,我们通常以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来去阐述,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中国音乐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需要大家进行识记。
一、中国音乐(一)中国乐器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
1.吹奏乐器
典型乐器:笙、芦笙(苗族)、排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葫芦丝(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笛、管子(古代龟兹)、巴乌(彝、苗、哈尼)、埙、唢呐、箫。2.弹拨乐器
典型乐器:琵琶、筝、月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冬不拉(哈萨克族)、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3.打击乐器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大钹、编钟、磬。4.拉弦乐器
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蒙古族)、艾捷克(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京胡、中胡、高胡。(二)中国著名音乐家
1.伯牙,古代传说人物,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相传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2.师旷,春秋时代晋国音乐家,相传《阳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3.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以所弹《广陵散》知名。
知识延伸:中国十大传世名曲
《高山流水》——古琴作品、《梅花三弄》——笛曲、《春江花月夜》——琵琶古筝曲、《汉宫秋月》——二胡曲、《阳春白雪》——古琴曲、《渔樵问答》——古琴曲、《胡笳十八拍》——古琴+胡笳、《广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
4.华彦钧,现代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所作《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等二胡曲最为曼妙。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5.聂耳,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奠基者,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有《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开路先锋》、《卖报歌》。6.冼星海,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等,歌曲有《在太行山上》等,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组曲《满江红》等。
7.贺绿汀,著名音乐家和教育家,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游击队之歌》等
以上是中国音乐部分,下面是西方音乐部分。
二、西方音乐(一)西方乐器
常用的西洋乐器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1.木管乐器有:
典型乐器:长笛、(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萨克管。
2.铜管乐器有:
典型乐器:圆号、小号、(短号)、长号、(次中音号)、(小低音号)、大号。
3.弦乐器有:
典型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4.打击乐器有: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典型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钹、架子鼓、三角铁、沙槌、钟琴、木琴、排钟。5.键盘乐器有:
典型乐器:钢琴、管风琴、手风琴、电子琴、电钢琴。以上是对文化素养中的音乐部分知识点的梳理,下面呈现部分例题。
1.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A.横笛 B.风笛 C.箫 D.埙
【答案】B。解析:风笛起源于欧洲,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2.下列古典名曲与王维的送别诗有关的是()。A.高山流水 B.阳关三叠 C.梅花三弄 D.平沙落雁
【答案】B。解析:《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更多临沧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临沧中公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五篇: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文化素养之传统节日篇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
文化素养之传统节日篇
如今洋节日正在中国大行其道,年轻人都热衷于过洋节日。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就有学校规定不允许过洋节,对于这一举措,有赞成的,也有反对。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的抵制,有所取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但对于我们传统文化,我们要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积极面,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
中公教育
农历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
中公教育
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
中公教育
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中公教育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日】
农历腊月初八,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公教育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