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法律背景下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沉默权 正方(xiexiebang推荐)
我国法律背景下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沉默权
正方
发言总结
一辩发言
沉默权,顾名思义,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警察讯问的过程中以及在出庭受审的过程中,具备沉默而拒绝回答问题的权利。在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当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具备一定的沉默权,与此同时,沉默权也是受刑事追诉者进行自卫的一种非常关键的刑事诉讼权利。香港电影中的台词“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陈堂证供”是我们对沉默权最直接的认识。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沉默权机制。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建立沉默权制度有利于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的保障。我国宪法对于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的权利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拓展到刑事诉讼中,这就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能够如实说出事情的真相也可以保持沉默。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对于他们最终的判决结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能够如实说出事情的真相,能够敢于坦白,不然的话,就是拒绝认罪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可能会被强迫如实说出事情的真相,而不具备沉默权,使其基本的人权得不到保障。;
二、建立沉默权制度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毋庸置疑,如果没有建立沉默权制度,那么刑讯逼供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冤假错案的出现。在现阶段,在我国大陆的司法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沉默权制度而导致的冤假错案现象时常发生,已成为一项久治未愈的痼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司法公正性。在这种背景下,建立沉默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真的能从根本上遏制刑讯逼供现象吗?答案有待于论证。
总之,沉默权是一种新制度,其出现必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据收集与举证证明带来巨大影响,我们一定要慎重采纳,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法律工作者的我们,仍然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来进一步探索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从而保证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制度变得更加规范化、更加健全,更加有利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征集的收集工作。
二辩发言
对方辩友,你们首先要确定的是沉默权的概念。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要说沉默权,就要先说起人身的权利,人身权利是人身权利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属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但主要上指人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誉和人身自由等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从法律上讲,一个人保持沉默也是自己的权利,也是人身自由的一种。这份权利并不能因为面对某人或者某个机关就失去。当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觉得自己供述不清或者出现语言障碍会造成加重自己的嫌疑,那么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就应该有不陈述的权利。在法律上,任何一方不能强迫被指控者承担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责任,司法人员也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作不利于自己的供述。一旦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公安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就应该去寻找证据去确认事实真相,而不是运用其他的手段让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开口。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我国法律并未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对于侦查人员的讯问,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那么我觉得你们还没有搞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你们首先没有赋予这样的权利,那么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自然也就没有如实供述的义务。所以,对方辩友提出的关于《刑事诉讼法》上的规定,我觉得并不能成为一票否决的关键性材料。对方辩友并没有完全熟悉权力与义务的关系,所以不免有些空洞。所以我认为,在我国法律背景下,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应该拥有沉默权,当且仅当被告于犯罪嫌疑人有了沉默权,他们才有如实供述的义务。
三辩发言
我断定之前的一辩二辩一定会围绕口供的证明能力相持不下,所以我就会出来解围,说明场上形势如果一直在说口供的法律(证明力,证据价值)效力问题,那么我就回一句口供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而且只有口供是诉不出去的。口供证明能力与口供可采性解决口供证据能力问题,口供证明力解决的是证据价值问题;口供证据能力是判断口供证明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证据能力根本谈不上口供的证明力问题,口供的证明力又是口供证据能力的部分内容,口供没有证明力就缺乏对待证事实的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资料就没有证据能力;作为诉讼证据资料,口供必须同时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能力。
狭义上,沉默权则是专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来自警察和法庭的讯问,有拒绝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权利。根据这种狭义的理解,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特有的一项诉讼权利。一般来说,不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来理解沉默权,各国法律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
先表明,沉默权不等于零口供。
张氏叔侄案 呼格吉勒图案这些冤假错案就是没有赋予足够的诉讼权利而引起的。
我想问对方辩手,你们以“《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有“应当如实回答”的义务。”这个为主要依据。请问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有力的证据吗? 还有我想问对方辩手,我国刑诉法中是否确定无罪推定原则?
我还想请对方辩手回答,我国刑诉法中是否有不得自证其罪原则?
(我想请问,沉默权是否贯彻对我国刑诉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和不得自证其罪原则?)气势不对就问他们
在刑事诉讼中实行沉默权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彻底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鲜明地突出了控诉方的 举证责任,要求警察和检察官必须收集口供以外的其他证据来证实犯罪,而被追诉者本人则无须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当然他更不必承担协助警方和检察官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可以一定程度上赋予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并减少刑讯逼供这一类事情发生
四辩发言
我国当今法律背景之下,犯罪嫌疑人应当是有沉默权的。从近年曝光的冤假错案来看,基本都存在着通过刑讯等方式强迫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的现象。而2012年修订的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从这一条来看,就很明显的表明了我国当今是有沉默权的。但如今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该规定并没有确立沉默权制度,因为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沉默权”这三个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把美国的米兰达规则当成了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标准,而这种认识是不恰当的。因为,以米兰达规则为代表的美国式沉默权制度既不是沉默权制度的唯一模式,也未必是最佳模式。而且,美国的沉默权制度也并不是由米兰达规则确立的。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迫在任何刑事诉讼中作为反对自己的证人。”据此,“自愿性”就是美国司法机关判断被告人供述能否采纳为证据的基本标准,而嫌疑人在面对侦查人员的讯问时也就理所当然地享有了沉默权。
对于刑诉法第93条“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其解释应当是:“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可以选择回答,也可以选择沉默,但如果选择回答,那就要如实陈述。换言之,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但是没有说谎权。”我国刑法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了问题,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要落实这个规定,它要求犯罪嫌疑人:如果要回答问题的话,就应当如实回答,如果如实回答,会得到从宽处理。所以,犯罪嫌疑人是可以不回答保持沉默的。
即使“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没有明确规定在新法之中,我们也可以从辩护权中推出沉默权来。辩护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这意味着,在面临刑事指控的情况下,被追诉人可以进行积极的辩解、申辩和反驳。但是,进行辩解、申辩和反驳,是权利,而非义务。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而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是辩护权的应有之意。所以,完全是可以保持沉默的,这从一定程度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法律背景下存在沉默权。综上,以上便是我的观点。
第二篇:关于我国是否应当实行沉默权制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是否应当实行沉默权制度的文献综述 年级、专业:09公安管理学号:09126195姓名:姚美健
【摘 要】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案近期在网上公布,对此关于在我国是否应该引入沉默权制度又一次展开了激烈的争议。尤其是自从我国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来,沉默权更是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从这些学者中,对沉默权制度是否该引进中国的不同观点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沉默权;争议来源;诉讼价值;文献综述
一、解读沉默权的基本含义及其起源
(一)沉默权的基本含义
探讨我国当前是否应当引进沉默权制度,我们首先要明白沉默权的的基本含义。关于沉默权的基本含义在孙长永博士《沉默权制度研究》一书中作了如下界定,所谓“沉默权”是
[1]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和出庭受审时,具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
同时在张雪的《试论在我国应否建立沉默权制度》一文中,将沉默权的含义分为狭义和广义来理解:
1.狭义的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来自官方的提问拒绝回答或者完全保持沉默的权利, 沉默以及对于具体问题的拒绝回答原则上不得作为不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以物理强制或者精神强制等方法侵害这一权利所获得的陈述, 不得作为指控陈述人有罪的证据使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不得自证其罪。
2.从广义上讲,沉默权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具体表现,即公民有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他有权决定自己愿意说什么或不说什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因此,面对其他人或机构的提问,均有权拒绝回答,更有权拒绝回答使他的人身自由和安全受到危险的问题。当然关于沉
[2]默权广义理解,在相关的文献中有具体的内容。笔者根据其具体的内容作了上述的概括。
(二)沉默权的起源
在袁曙光的《沉默权一个无法沉默的话题中》一文中,指出最早的沉默权是起源于17
[3]世纪英国普通法的支持者们反对教会和国王、争取宗教和宪法自由的斗争中。美国沉默权
问题专家莱纳德利维在《第五修正案的起源》中指出:沉默权是在两种对立的刑事诉讼制度斗争中产生的,即支持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普通法与传统的审讯法庭之间的利益博弈。这使我们不难联想到我国当前的立法趋势,也是正经历着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利益团之间的较量。以当时最为出名的利尔伯案件作为标志,星座法庭因被告人拒绝宣誓,而被判为蔑视法庭罪。此后两年,议会在审理此案件时,认为该法庭的判决无效,并在以后的法庭审判案件中,规定被告人有不被要求宣誓的权利。他们的理由是:任何人不被强迫宣誓回答使他们的生命和自由处于危险的问题。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被追诉者希望逃避惩罚是可以理解的。要求他协助警方去证实自己的罪行,是一种残酷及其不人道的作法。此后一年,在一起由议会审理的十二主教案中,沉默权被引用并得到确认。至1688年,沉默权在英国完全确立。这就是现代沉默权制度的起源。
然而在石化东《在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一文中,强调沉默权
虽然最早起源于英国。但由于在早期的英国司法体制中,侦查职能和审判职能还没有分离开来,对刑事案件查明案件事实的任务,基本上都是由法官和陪审团在法庭上完成的,因此被
[4]追诉者的沉默权,自然也就是针对法庭的审判而言的。其时的沉默权,也就主要是指被告
人在接受审判时享有沉默权,可以概括为“审判沉默权”;据有关的学者考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英美法律都把沉默权局限于审判阶段,有关的判例也只认可被告人在法庭上享有沉默权,而没有把沉默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法庭审判前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因此,他认为沉默权真正的确立应以美国的米兰达案作为标志性事件。
同时在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一书中,引述著名法史学家郎贝恩教授的考证,认为沉默权或“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都不可能产生于17世纪。在整个17世纪,英国采取的是“让被告人说话”的模式,直到18世纪后期辩护律师大量介入导致刑事审判对抗化之后,[5]才正式确立了沉默权制度。
二、关于我国引进沉默权问题争议的来源
1998年10月,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公约》中明确规定,对于一切受到刑事指控的人有权“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或供认罪行”。而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也就是我国现在还没确定沉默权。由此,是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引入沉默权制度成为了社会各界法学人士和司法学者争论的热点。不少专家和学者主要从沉默权的本身的优缺点,如保障人权、防止刑讯逼供方面,再结合刑事诉讼的国际化趋势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结论。最终,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见仁见智,对于不同的结论在林敏华《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现阶段应该缓行》一文中将其归纳为三个学说:
(一)肯定说:认为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将沉默权引进的条件,另一方面我国正临着国际《人权公约》的压力,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频频出现冤假错案的现状。建议立即通过立法程序,将沉默权制度写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
(二)否定说:认为沉默权制度具有两重性,它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对抗警察侦讯的避风港。在当前刑事犯罪猛增、治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宜规定沉默权。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
(三)限制说:认为从原则上来说,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但对某些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的严重犯罪,如贪污贿赂等官员犯罪、黑社会有组织犯罪、雇
[6]佣杀人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毒品犯罪等,不适用沉默权。
三、沉默权制度诉讼价值的利弊博弈
总体来说,在刑事诉讼中实行沉默权制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崔敏《关于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反思》一文中指出沉默权彻底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鲜明地突显了控诉双方的举证责任,强调警察必须收集除口供以外的证据来证实犯罪,而被追诉者本人则无须
[7]承担举证责任,当然他更不必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这样,就直接避免了司法过程中的证据问题使得司法人员往往借助讯问犯罪嫌疑人以期获得较好的证据,从而也避免了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的出现。更深一层次地说,这既保障了人权,同时也让我国政府机构树立了威信,更加巩固了我党的执政地位。石化东《在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一文中,也认为沉默权对保障司法公正具有两个显著作用:一是有效地防止了各国执法者滥用暴力刑讯逼供这一人类社会所创设的所有邪恶制度中最邪恶的制度(即毒树之果)现象,有效地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健康和人格尊严;二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冤假错案的发生。他还强调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设立沉默权制度的社会条件、法律基础、现实条件。
[8]在袁曙光和张静得《沉默权:一个无法沉默的话题》一文中指出,实行沉默权制度一方面
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实现控辩双方地位平等、实施控辩庭
[9]审模式的重要条件。在赵静的《浅析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一文中指出,实行
沉默权制度能够使口供在定罪中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大大减弱了警方对口供的依赖心理,促使其改变原先寄希望于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促进破案的侦查模式,并进一步导致警方为禁止刑讯逼供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警察队伍的自身
[10]建设,它使刑事诉讼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这是沉默权带来的又一大好处。
在我国,除了大多数学者对沉默权制度持肯定积极态度之外,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西方沉默权制度引进中国的质疑。如在陈群《沉默权的确立根基与适应性分析》一文中强调,沉默权的诉讼价值取向主要是突出了个人权利方面,这一点在米兰达规则中体现尤为明显。这就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沉默权无法兼顾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双重保障。沉默权的实施,对于公民个人来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利益;而对于追述方来讲,为了避免触犯沉默权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顾此失彼,无法完成追述任务,最终侵犯了公众的安全利益。同时也必然导致案件的大量积压和诉讼拖延,进而给社会稳定带来消积影响。而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价值取向是实体公正,而非程序正义。中国的法律社会功能是从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和秩序出发,当实体正义与程序正当两种价值产生矛盾时,司法机关往往会放弃对个人的保护
[11]而去追求惩罚犯罪。在林敏华的《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应该缓行》一文中指出,我国
现阶段的犯罪形势和有限司法资源是不允许沉默权制度的建立。以我国目前的办案装备和相对较低的破案能力如果实行沉默权,无以增加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助涨了犯罪分子的嚣
[12]张气焰,使违法犯罪分子更加猖獗。同时在许晨《对引入沉默权的若干否定性看法》中认
为,我国沉默权缺位并非刑讯逼供现象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是在于侦查、审讯过程中的非透明与制约弱化。试想如果刑法这种最严厉、最具强制性的保障措施都无法扼制刑讯逼供,[13] 即使引入沉默权,恐怕也于是无补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沉默权制度的司法意义利弊,是无法进行量化权衡比较的。而沉默权制度的选择也并不是仅仅从一个角度就能判断,它需要从一个国家的历史渊源、价值选择、现实条件等因素考虑。究其原因,是关于两种价值的冲突,那么有冲突就必然面临着价值选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全面的发展。历史会作出一个真实、合理、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5]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2]张雪.试论在我国应否建立沉默权制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版
[3] [9]袁曙光、张静.沉默权一个无法沉默的话题中[J].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1期
[6] [12]林敏华.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现阶段应该缓行[N].法制与社会.2011年5月(上)
[7]崔敏.关于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反思[J].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石化东.在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9月第5期
[10]赵静.浅析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N].法学之窗.2011年03期
[11]陈群.沉默权的确立根基与适应性分析[J].江苏盐城师范经济法政学院.224051
[13]许晨.对引入沉默权的若干否定性看法[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8卷第1期
第三篇:我国社区建设在什么背景下提出
我国社区建设在什么背景下提出
社区建设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社区建设的内容,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包括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二是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三是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解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是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五是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六是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各地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现有工作基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自己的社区建设的内容。
补充:
城市社区建设的由来及其历史背景
1991年5月,民政部号召和要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系统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许多城市社区的积极响应,并逐渐得到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的要求;1998年,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2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按照中央领导指示和民政部部署,各地以奋发向上的工作、与时俱进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劲头,不断推进社区建设这项伟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谱写着恢宏壮丽的城市社区建设新篇章。14年来,关于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步步深入,上海、青岛、沈阳、石家庄、南京、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地的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这项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这是因为:第一,开展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深刻含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管理模式。
第二,开展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质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但是,目前许多地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
第三,开展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楼大厦不断崛起,新区开发方兴未艾。俗话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管理是重要的,而管理重点在基层。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管理不顺和社区资源难以共享等弊端,一些陈旧的、落后的观念,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阻碍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第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还不太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城市居民委员会原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总之,世纪之交的社区建设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情况使城市党政领导认识到: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城市基层出现一系列矛盾,原来的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管理办法——社区建设。
那么什么是社区建设呢?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还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社会性,即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它面向整个社区,面向社区成员,为社区组织和成员提供多方位、多样化的服务。同时它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驻共建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群众性,即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是社区建设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真正树立社区意识,才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三是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就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社区建设主要是根据本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望,解决本社区的问题,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四是综合性,即社区建设是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而不是特指某一方面的工作。它包括拓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繁荣社区文化,推进社区卫生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就决定了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法是多样的,既有一般的方法,也有特殊的方法;既有经济手段,也有行政手段和社会手段。只有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社区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五是计划性,一般地说,要系统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挥规划
和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因此,计划性是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
第四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构想
随着经济的知识化与全球化,知识产权成为国家及地区或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基础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发达国家依仗自身的科技优势,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水平,并且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WTO体系,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挂钩,借此构筑和维护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在企业发展和国际贸易上受制于人,造成了重大损失,甚至影响相关行业、地区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现象已不鲜见。为此,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要尽快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应对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挑战,同时也顺应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国内从法律、技术和贸易争端等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的著述已有不少,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知识产权具体的运作方式和策略的论著也有一些,但从宏观角度对知识产权战略本身的作系统研究的文章却为数不多。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知识产权战略本身进行研究,并在分析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和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基本思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行业知识产权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优势和实践价值等视角阐述了实施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对知识产权战略作出理性考察,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并探讨构建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框架,剖析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球科技、经济竞争背景下的运作方式和作用机制。再次,对国外知识产权战略的成功经验进行梳理,系统介绍日、美知识产权战略的历史背景、战略思路和具体计划,探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第五篇: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摘要: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深入,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就业压力显现。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部分企业在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下降。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是由于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凸显,进一步暴露大学生就业的瓶颈。为改变当前就业形势,我国要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引导改善出口结构,银行应为求职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政府应扶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政府或企业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组织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社区就业的功能,规范灵活就业为其提供劳动保障。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3-0061-03
一、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
(一)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只要十分之一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 200万人。中国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则遭受失业冲击,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倒闭,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正承受着侵袭,沿海的劳动力正向中西部大量回流,农民工返乡趋势日益明显。
(二)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今年预计将突破600万人。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据中公教育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0月26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2007年的60:1有了大幅提高。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今年外资企业依然非常活跃,可学生们对外企的热情却有所降温。相反,毕业生对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兴趣高于往年。
(三)部分企业在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将下降。去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韬睿咨询公司就“危机中的薪酬”展开全球调查,该调查在亚洲地区共有超过300家企业的572位人力资源主管和专员参与,涉及金融服务、高科技、快速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其中,59%的受访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其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2%的企业正在考虑减少非管理层人员的奖金和分红,今年的工资增幅预期也同时下调,这意味着面对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为精简成本大动脑筋。另外,从工资上涨的幅度来看,2009中国工资平均增幅预期达到8.7%,与2008年上半年的预期相比出现下降。一些企业的雇员虽然没有裁员风险,但他们享受的福利则会“打折”:有46%的受访企业倾向于削减培训开支,6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活动以减少支出,有75%的企业计划削减差旅及娱乐费用。但该报告也认为,由于人才仍然相当缺乏,企业将不会吝啬对高绩效员工的薪资投入。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凸显。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出口加工产品国际市场广阔,一方面出口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出口也消化我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这种出口导向战略曾经在经济增长中凸现出较大的促进优势,但也造成了对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力的依赖。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接连爆发,使国际市场在短短一年内严重缩水,出口锐减(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0月份中国出口总计12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比9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直接导致沿海加工制造企业的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利润,要么倒闭、要么裁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自然造成大量失业而且失业主体基本是劳动力比较廉价、辞退没有成本的农民工,于是也就促成了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局面。另外,曾经的出口优势以及优惠政策给外国资本平添了追逐利润的巨大想象空间,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其中包括直接投资、借贷及其他种类的短期资本,造成我国货币流通性过剩。同时,我国稳定汇率水平的政策,也成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我国的货币流动性产生影响的扩放机制。进入2007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银行连续加息来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然而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本来过热的投资,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温度骤降,企业家预期变坏、信心明显下降,投资生产的需求持续降低(2008年10月工业增加值速度回落到8.2%,创出2001年12月以来的新低),没有投资企业规模不可能扩大,也就无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在政府竭力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又会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经营成本不降反升,为了维持生存很多企业都会做出要么裁员、要么降薪的决定。出口导向战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造成的经济减速已成为导致目前就业压力加大的最根本因素。
(二)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大学生在金融危机时就业遭遇寒流的直接因素是需求减少,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遗留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长期以来存在着体制内外的问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属于体制内,工作强度小,工资福利有保障且稳中有升,而且一些垄断行业工资福利水平较高;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体属于体制外,一般工作压力较大,薪酬水平受市场影响大。所以体制内就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东南沿海体制外经济蓬勃发展,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体制外经济的发展大受打击,于是大量的毕业生尤其是最为优秀的人才又重新为自己的就业进行了规划,选择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垄断行业就业。可体制内人员需求较少,每年仅能吸纳约12%左右的新增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有限,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地产、出口加工等行业,但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外的差异,却驱动大学生选择需求较少的体制内
就业,这不仅会进一步加深就业矛盾,甚至也会阻碍体制外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增长的带动作用。一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却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效率损失。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对策
(一)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引导改善出口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影响,扶植出口企业度过难关,政府提高了出口退税的比例。但这一措施却不能解决出口企业的订单问题,企业没有订单,不能开工,就不能吸纳就业。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帮助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扩大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有利于改善出口企业的困境,缓解出口企业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增加就业。
(二)银行应为求职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的某些行业劳动者的失业应为短期现象。如果银行能为失业而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一方面可以缓解求职者生活压力,降低其寻找工作和流动的短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比提供失业保障金更好的激励效果,促使劳动者更积极地寻找工作。
(三)政府应扶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重建企业家信心至关重要,企业发展才能解决大多数的就业问题。目前,虽然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企业融资难度减小,但企业家仍然对投资或扩大生产持观望态度。面对这种市场状况政府可有条件的扶植在危机中较有诚信的企业,树立榜样,重建市场信心。
(四)政府或企业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政府一直提倡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措施,可效果不彰,其原因在于体制外就业缺乏保障,大学生势单力薄、缺乏资金,到头来变成自己花钱给自己开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不景气没有好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或企业出台一些项目,向大学生公开招标,促进大学生创业,或可借此缩小大学生体制内外就业的差别。
(五)组织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社区就业的功能。大量农民工返乡,不但不能解决农民工失业后的问题,还会使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当前要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要加强对农民工技能的培训,以应对未来的产业升级或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外,可加强社区服务吸纳就业的功能,大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家庭需要家政人员,失业的农民工稍加培训即可胜任这些工作。
(六)规范灵活就业,为其提供劳动保障。中国的3股劳动力大军(新生劳动人口、农村富余劳动人口、各种类型单位的冗员)所构成的强大就业压力,与目前中国在就业机制上过强的刚性有关,灵活就业一直被放到了非规范就业的范畴中,忽略了劳动保护和规范管理。就目前状况而言,可将灵活就业的规范职能下放到社区当中,并由社区或就业网站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加入社会保障的中介组织。
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从长远上看取决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导向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提高。而针对目前迅速扩大的失业问题政府还应该提出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计划”,并以此为核心,实施企业减税、社会保障及失业救济等一揽子救援方案,并对各地政府进行刚性化的考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