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5求索真理的历程(押题专练)!
专题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把6 000余枚小鼠早期胚胎带上了太空,经过数天太空旅行,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从细胞到囊胚的全程发育。这一实验首次证明了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完全可以发育到囊胚阶段,迈出了解开人类太空繁衍谜团的第一步。这一实验()①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再一次印证了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将推动人类太空繁衍研究的不断深入 ④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实践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答案】B D.②④
2.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 C.②④ 【答案】B 【解析】潘建伟团队在安全的通信方式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现了①。潘建伟团队十多年来一直为提高信息安全而努力,体现了③。②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说法错误。3.依照牛顿经典定律推算,暗物质可能占宇宙总质量的27%,但因其不发射、吸收、反射光子,也不体现电磁效应,故从未被观测到。而拥有当前最先进技术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很可能会凭借其精确而独特的测量粒子能量和鉴别粒子种类的功能,真正获得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材料表明()①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水平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②前人的认识成果是寻找暗物质的根据 ③
B.①④ D.③④ 学实验在内的实践能够促进认识的发展,①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②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6.我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黑豆皮提取物能够促进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带皮食用黑豆能够改善贫血症状,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研发安全、高效的药物来治疗贫血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材料表明()①意识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②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来造福人类 ③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利用真理促进实践的发展 ④认识的目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真理 A.①② C.①④ 【答案】B B.②③ D.③④
7.古文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霾。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霾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这说明()①人的认识应在原有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②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永恒使命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C.②④ 【答案】C 【解析】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以谬误为基础,①错误;从古人对霾的错误认识到今天人们对霾的正确认识,体现了要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②正确;③在材料中未体现;今天人们对霾的科学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出的,体现了真理性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正确。
8.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从哲学上看,这表明()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认识随着社会实
D.①③ 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却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①医学家和患者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可以无条件转化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人感冒了要多喝点水。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反而对身体有害,这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③正确;①在材料中未体现;真理与谬误的转化是有条件的,④错误。
12.从人类对物质的神秘未知,到长生不老的神话猜测,到出神入化的炼丹工艺,再到严谨精微的现代化学不断地从“神秘”“神话”那里赢得地盘。这表明()A.人们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有多种真理性认识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D.新获得的认识总会更加深刻和准确 【答案】B B.①④ D.③④
13.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人类一直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方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设备,从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在内的2 000多个方药中筛选寻找抗疟有效提取物,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们从东晋葛洪“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中得到启发,利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如今依托人工化学合成技术,青蒿素已实现批量生产,许多人因此而获救。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的?
【答案】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屠呦呦团队提取青蒿素所使用的设备、技术手段都是客观的,其实践的过程及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说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通过团队合作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从古代用青蒿治病到今天青蒿素的批量生产,说明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解析】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实践的特点,可调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6-
第二篇: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3求索真理的历程检测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实践的概念、特点
1.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 D.意识具有决定性 解析:材料中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需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立足于实践,把头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及符合句意。
答案:B 2.(2014·江苏卷,3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不同时期,受技术水平的制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选A项。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
3.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 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如今部分国家已经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这表明()A.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决定作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讲的是通过科学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并运用认识指导实践。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A错误;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但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C错误;D未体现;B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 4.(2013·四川卷,8)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柳诗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①是“知和行”的关系,强调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排除;④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间接途径,排除。
答案:C 考点三 真理的客观性
5.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解析:肚子饿了就应该吃饭,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项正确。
答案:A 考点四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6.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是很多企业家信守的金科玉律,但有些企业家反其道而行之,以企业生产来创造需求,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表明()①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以不止一个 ②任何正确的认识总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企业的做法不能一刀切,要抓住事物的个性 ④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①错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错误。有些企业家反其道而行之,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善于把握真理的条件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故选②③。
答案:B 7.“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④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之间界限分明,③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句意。
答案:C 8.科学家发现,在已知的最大病毒——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的任何生物演化支系中。而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成为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个生命域之外的“第四个生命域”存在的有力证据。这一新发现佐证了()①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②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也有可能被推翻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显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对潘多拉病毒的新发现有力地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其 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不断地深化和发展,③④正确;对潘多拉病毒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真理的阶段,①不选;真理被推翻的说法错误,②排除。
答案:C B组 提能强化练
9.“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能让患者告别打针之痛。这一事例说明了()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无针头注射器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说明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它能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①入选;病人害怕打针推动了无针头注射器的出现,体现了③;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②错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错在“循环往复”上。
答案:D 10.如果把“经”理解为经典理论、权威观点,“道”理解为物之固理、势所必然,那么,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①离经叛道 ②离经不叛道 ③叛道不离经 ④既不离经,也不叛道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经典理论和权威观点需要发展,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故选B。答案:B 11.(2014·北京卷,27)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③说法错误,它否认了认识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故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 12.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转基因之争,更是现在的重中之重!无论“反转”还是“挺转”,都有各自的理由,一直没有清晰的定论。这说明()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
③对真理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①错在“永无定论”;②错误,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也可能是谬误。答案:D C组 大题冲关练 13.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约3亿多人感染疟疾。自20世纪60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屠呦呦团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研制380多个样品,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全世界抗疟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后,认为使用单方青蒿素易使疟原虫产生耐药性,提出了停止使用单方青蒿素,改用复方青蒿素的建议。
从对青蒿素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屠呦呦通过对380多个样品的研制发现了青蒿素,并将青蒿素用于疟疾的治疗使数亿人受益,体现实践的决定作用。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青蒿素的发现到复方青蒿素的提出体现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3)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如答: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适应不断变化的病情和疫情,不断调整认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也可)14.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我国在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把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等相关知识。在做哲学的主观题时应坚持一个原则:答案=原理+方法论+材料。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分割,体现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准确表述原理,配套相对应的方法论,结合材料论述即可。
答案:①真理都是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课时4(微专题)“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
题型概述
该类试题是历年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一般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设问多以组合型为主,考查知识面广,设问中经常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带有主题指向、行为指向的设问词出现。答案有很强的开放性,答案一般不唯一,很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 另外,答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不需要空洞的语言,在提出建议、设计方案、评析观点时要具体可行。
典型例题(2015·新课标Ⅰ卷,39(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2)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阅卷现场】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考点指向审题错误,把“哲学认识论”知识答成了“文化生活”知识。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答案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空洞,缺乏具体可行性。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答案不具有开放性,两点建议雷同,只能得到一个要点的分数。【满分答案】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2)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解题技巧
1.解答探究类主观题常见角度及注意事项
(1)观点评析类设问:作答时要注意针对他人观点认真分析,找准其错误点,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出建议措施类设问:作答时注意行为主体(如党、政府、社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注意思维的拓展性,不可太狭隘。
(3)设计活动方案类设问:作答时注意把握好主题;尽量联系所学知识,不可脱离所学理论;所制定的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2.失分警示
(1)首先要明确命题立意。命题立意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命题所指向的考点,二是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2)探究题一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因此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
(3)探究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在作答时要注意全面具体。
(4)探究题一般具有建议性,但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作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探究的内容组织答案。
第三篇:高三政治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2课时)
(东莞市光明中学 高三政治备课组 刘允琴)
一、考点整合:
(一)实践及其特点 P42-43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 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注意: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本质区别,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特点。
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例
1、(06年重庆)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①医生治病 ②法官办案 ③文艺演出 ④调节分配结构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例
2、报告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44-46
1、实践是认识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错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例
3、(06年重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例
4、(06年江苏不定项)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例
5、(2005·北京)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人和自然资源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严重性。(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要解决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必须形成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指导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人口数量,保持、节约资源,开发再生资源,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真理:P46-48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
2、真理的特点:真理具有、、。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这是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二者概念不同。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2)联系:认识和真理、谬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三者就其形式来说都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都是客观的。二者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例
5、(2004·江苏)“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这句名言是指()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例
6、(04年广东 不定项)1930年,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太阳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的存在。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先进的观察仪器,发现了比冥王星距太阳距离远30亿公里的“赛德娜”,认为这可能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这说明人的认识()
A具有不确定性 B.受客观条件制约 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
(四)认识过程 P48-49
1、认识的反复性
(1)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反复性的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
(1)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
(2)认识的无限性的过程: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例
7、(2003·全国春季)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了()A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
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二、难点解疑
1、“认识的来源”与“获取认识的途径”
获取认识虽然有两个途径,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从根本上讲,无论是自己亲自获得的认识,还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2、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又统一于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完成了认识的任务,则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认识的目的,则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3、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理论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②认识和理论都有正确的东西,但又含有非科学的因素。真理、科学理论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观本质,真理、科学理论也需要发展(有条件性)
联系:①它们都来源于实践,主观性的东西,统一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③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
三、高考实战演练:
1、(05·江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全局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2、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3.从英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到利用上皮细胞克隆出牛,再到今天科学家可以利用原位干细胞再造器官组织,生命科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活动 4.下列观点与“实践出真知”相吻合的是„()
A.实践只产生正确的认识 B.认识来源于我们的头脑
C.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D.真理第一 5.(03年全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经过一个多月的测量确定,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为8844.43米,1975年公布的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事实上,这次测量产生的高度变化,是由测量技术的改进得出的精确高度,珠峰高度究竟是升高还是降低还不能确定。这说明()
A.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化是客观的 B.人们的认识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C.人们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珠峰的高度随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7.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而贩者,用猪羊胖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侯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要终身学习。从哲学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 B.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C.学习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D.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
9.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06年全国)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设计改造对象的方案,是现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
①经实验室检验而尽可能完善 ②经实验室检验达到尽善尽美
③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 ④在虚拟环境检验中变成直接现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3.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才能获得 B.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改造世界离不开认识世界 14.(不定项)“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这告诉我们()
A.认识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 B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5(不定项)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B.认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C.认识的根本任务和目 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6.(不定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D.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特点
17.(06年广东不定项)过去,由于片面追求U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D.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18.(不定项)“科技奥运”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之一。“科技奥运”意即在奥运场馆设计中注人高科技的内 容,如数字化宽带通讯、电子信息等计算机技术,使奥运比赛场馆更加现代化。奥运会是竞技体坛的顶尖盛会,同时也是尖端科技一展身手的舞台,纳米技术—这一20世纪90年代刚刚诞生的学科,已经从实验室蓝图落实为北京申奥的具体行动。北京申奥场馆建设的环保示范工程—首都体育馆,明亮鲜艳,馆内已经被使用了纳米技术的材料整修一新„„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B.人们的认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规律是客观的 D.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19.目前,全球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天有1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发现艾滋病后,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人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促使医学界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理性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20.(06年江苏)辨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劳动更重要。
20.〔答案〕(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21.(06年四川)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叱,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回答: 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10分)
21.[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②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③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④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
第四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8走进文化生活(押题专练)!
专题28 走进文化生活
1.近年来,春晚“大餐”获得普遍好评,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晚仍然做出了不同的“品评”。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需要对流行文化加以管理和引导 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 A.①③
C.①④
【答案】C
B.②③
D.②④
2.文化部不时公布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下架那些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拒不下架的互联网文化单位,将依法从严查处。上述材料表明()①我们要抵制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 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背道而驰 ③国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正确引导 ④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 A.①② C.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我们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②错误,网络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3.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为显示自己有能耐,也为了获取更多的名利,受人指使,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案发后,陈永洲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进行了深刻悔罪。这表明()①公民应自省、自律,加强道德修养 ②唯利是图是导致文化市场令人忧虑现象的重要原因 ③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经营 ④落后文化主要存在于大众传媒中 A.①② C.①③ 【答案】A
【解析】③错误,政府不能经营文化市场。④错误,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4.国家把“扫黄打非”的主战场转移到互联网,这是因为现在一些淫秽色情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使得孩子能够非常容易接触到,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此,文化部公
B.③④ D.①④ 强文化建设必须()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②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④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A.①② C.②③ 【答案】A
【解析】文化产业只应该满足大众合理、正确的娱乐化需求,③错误;题干指向文化建设或生产,④不符合要求;①②观点都符合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故入选。
8.《我是演说家》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平均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三。节目通过理性的思辨、感性的陈述、语言的碰撞和一个个热血励志的人生故事,把综艺节目的风骨情怀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这说明,文化创新要()A.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 D.克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答案】A
B.①④ D.③④
9.带着喜悦和希望的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因其特有内涵,而经常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的通知书内容告诫清华学生既要勤于思考、追求真理,又要关注现实、勇于担当;中国人民大学的通知书内容体现出人大学子既要争做国民表率,又要敢为社会栋梁……。这说明我国高校()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②积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④在文化多样性中弘扬文化主旋律 A.①② C.①④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大学通知书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一致的,是弘扬我国文化主旋律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题干指向的是思想道德修养,②不符合题意;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③观点错误。
10.“段子”(指手机短信)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所接受,市场空间巨大,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信息不断涌现。这说明()①发展大众文化要顺其自然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相统一 ④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应当作出正
B.③④ D.②④ 丝,一旦改编成影视剧、游戏等,“粉丝效应”就会叠加显现。2015年,《芈月传》、《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IP改编剧火爆荧屏,收视率、网络播放量及口碑爆棚。IP的火热使得有些网络小说还未写完,版权就卖出去了,一个好故事好创意就能卖钱,这对网络小说的成长成熟并不一定是好事。网络文学改编热不仅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网络文学的生态环境,相反还加剧了网络文学的浮躁,使得网络文学难出精品。
IP热使得其他许多优秀的传统原创作品拉不到投资,找不到人拍,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传统原创作品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这无疑会给中国文学及影视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当“小鲜肉”席卷荧屏、当“颜值”取代了价值,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正在被人们忽视。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IP改编热潮的认识。(2)在“互联网+”时代,请就影视作品如何承载社会责任提两条建议。
【答案】(1)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产和消费新的变化。IP改编热潮说明人们在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会导致文化产品的生产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过多的IP改编及其低俗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③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在文化生产方面,要奏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①影视作品创作人要认真打磨,力争推出精品。②影视作品的内容要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③大众传媒要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作品。(答出2条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4.绿色、内容安全、健康,是我们发展移动互联网必须坚持的方向。发展绿色移动互联网,利国利民。绿色移动互联网的建设,各类网站、手机软件运营商、移动客户端软件运营商等企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仅仅依靠他们是远远不够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从政府和消费者角度为绿色移动互联网建设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政府:①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和引导。②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为绿色移动互联网注入新鲜的血液。③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网络文明。
消费者: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色情、暴力等腐朽文化的能力,文明使用移动互联网。②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追求。
【解析】一是明确解答方向,即文化发展的措施;二是明确设问对行为主体的要求,需要从政府和消费者两个角度分析问题;三是结合材料信息指向,以此调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
第五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41实现人生的价值(押题专练)
专题41 实现人生的价值
新华社北京2016年12月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据此回答1~3题。
1.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说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①说明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C.②③ 【答案】D
B.①④ D.②④
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体现了()A.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变化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C 【解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
3.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走生态文明之路,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追求。这说明()A.必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B.③④ D.①③
B.①④ D.②③ 的傻子”。被网民从全国候选人中投票选出为“草根英雄”。其事迹从哲学上表明()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幸福傻子”义务帮扶凝聚社会正能量 ③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A.①② C.②③ 【答案】B 【解析】②不是哲学道理,③说法太绝对,均排除;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7.2016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遭多轮强降雨袭击,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多地受灾。面对险情,各级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成为危险地带的“突击队员”;普通群众用自己最朴实无华的行为温暖和帮助他人;面对繁重的救灾任务,可爱的子弟兵们更是喊出了“这次军人优先”的震撼心灵的口号!这反映的哲理是()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获得社会的尊重是奉献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C.①③ 【答案】C
B.③④ D.②③ B.①④ D.③④
8.东莞市公安消防支队石龙中队特勤班班长何俊凯,入伍7年多来参加过无数次灭火救援行动,经历了数次生死考验。在一场火灾扑救中,火场中的战友突发意外,空气呼吸器无法正常供气,他毅然摘下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交给战友,两人轮流呼吸着气瓶里的空气,缓缓前行。最后肺部严重受伤的他经过割喉插管洗肺才从死神手里挣脱。何俊凯的事迹表明()①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把握好机遇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C.①④ 【答案】B 【解析】何俊凯毅然摘下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交给战友,两人轮流呼吸着气瓶里的空气,是他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②入选。何俊凯入伍7年多来参加过无数次灭火救援行动,体现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入选。①说法不妥。材料不直接体现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④排除。
B.①④ D.③④ 断和价值选择,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①②入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说法错误。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12.每年,全国各种“感动人物”“最美人物”“孝星”“身边好人”等评选都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大事,让人们享受到精神大餐。举办上述模范人物评选活动()①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说明只有参加这些评选活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C.②③ 【答案】D 【解析】感受模范人物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①④入选。材料不涉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②排除。③表述太绝对。13.2016年6月30日,中央文明办在浙江舟山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发布6月“中国好人榜”,108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河南籍维和战士申亮亮在爆炸瞬间推开战友英勇牺牲;甘肃大爱医生宋巍临终捐献7个器官救治6人;山东巡线工人李怀成、张义通坚守偏僻大山巡线16年;湖北“愚公支书”王光国7年带领村民绝壁凿路脱贫致富;四川骨科医生梁益建潜心钻研业务30余载,让上千驼背患者挺直腰杆;贵州八旬老兵何文勋守护深山国防工程40年,一诺千金保守党的机密;陕西志愿者周丽晨8年帮助被拐卖儿童寻找家人,帮50多个家庭实现团圆梦„„很多网友感慨,这些共产党员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排头兵,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锋模范,为全社会树立了标杆。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评价这些中国好人的行为。
【答案】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些中国好人作为学习雷锋精神的排头兵,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这些中国好人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他们被评为中国好人就是社会对他们尊重和认可的表现。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中国好人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这些中国好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着价值。⑤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中国好人立足自身岗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B.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