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称呼学生的艺术
老师称呼学生的艺术
老师称呼学生,不是很简单吗,哪来的艺术?许我老师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这里,先让我说两个人。
一个是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我曾多次认真地观看钱老师《故乡》教学示范课的录像片,最令我难忘是钱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的艺术。在讲师以闫土单拿了香炉和烛台这一情节时,钱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香炉和烛台呀,它们是作什么用的?”一个同学起来回答说,他在福州的鼓山见过,是用来敬香祭祀的。钱老师以赞赏的口气说:“你真是见我识广啊!”后面再提问到这位同学回答。“我们再请这位见多识广东省的同学来回答。”这位同学在钱老师赞赏性的称呼下,发言十分踊跃。我们不得不佩服钱老师称呼学生的高妙,我想钱老师与学生关系那么融洽,教学效果那么显著,与此不无关系。
另一个是我高中时的一位中年英语女教师游兆素。现在回想起来,她是我学海生涯中与学生关系最为融洽的一位老师。我记得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在称呼我们时,除了双字姓名的学生外,她无论课内课外,都只称呼我们的名,绝不称姓,即使称呼双字姓名,语气也饱含亲切关爱之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她叫我“有涛”时那饱含感情的语气语调。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忽视称呼语作用的老师应予以足够重视。
因为,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平等待人。而称呼是人际交往(师生交往)的起点,表示着人与人(师生)之间的关生系,反映着教师的思想、道德动中,礼貌得体的称呼语可以激发和控制学生情绪,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进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下面我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谈谈使用称呼语的一些体会。
教师称呼学生的语气语调应随教育教学的不同目的而定,或温和(如上课提问、生活交谈、讨论问题等),或严肃(如批评学生),或激昂(如赞扬)。但不管运用哪种语气,都应饱含感情色彩,让学生清楚地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还是老师要有关爱学生的感情。
另外,采取恰当的称呼形式也能增强称呼语的感情色彩,如我高中时的游兆素老师只称学生的名不称姓,就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大体说来,称呼在形式上有以下两种:
一、称呼学生整体。许多老师除了上课时喊一声“同学们好”后,课堂中间就再也听不到对学生整体的称呼了。即使用,不少老师也是顺口地称呼“大家……”“你们……”之类,而这些称呼是明显不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香妒和烛台呀”这一句话,你就可体会出其中的不同。
二、称呼学生个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姓名连称。这种方式除在一些正式场合使用外,一般场合较少使用。
(二)只称名(双字姓名除外)。这种方式多用于上课提问、个别谈心、平时交往等场合,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三)趣称。有些同学有好听文雅的绰号,若在一些娱乐、游戏、郊游等场合以绰号相称,会让学生觉得平等亲切。
(四)特称。可以学生的专长称呼,如“我们班的歌唱家”、“我们班的画家”、我们班的数学家、“我们班的演讲家”等。这些称呼,既能活跃气氛,又可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
第二篇:谈老师称呼学生的艺术
老师称呼学生,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许多教育艺术。
我们曾多次观看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上鲁迅《故乡》示范课的录像片,给我启发最大的是钱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的艺术。
在讲到香炉和烛台时,钱老师问学生:“谁见过香炉和烛台?”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我在福州的鼓山见过,香炉和烛台是用来敬香的。”钱老师听了以赞赏的口气说:“你真是见多识广啊!”后面再提问到这位学生时,钱老师说:“我们再请这位见多识广的同学来回答。”这位同学在钱老师赞赏的称呼下,发言十分踊跃。钱老师讲课的这一细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非常佩服钱老师称呼学生的高妙。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平等待人,而称呼是人际交往的起点,称呼别人的方式往往反映了你对这个人的态度。教师怎样称呼学生反映着教师的思想水准、道德修养。礼貌得体的称呼语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一个得体的称呼能起到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谈谈使用称呼语的一些体会。
教师称呼学生的语气、语调应随教育教学的不同目的而定,或温和或严肃或激昂。但不管运用那种语气,都应饱含感情,让学生清楚地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还是老师内心要有对学生的真诚的爱。
另外,恰当的称呼也能增强称呼语的感情色彩,大体说来,称呼在形式上有以下两种: 一是称呼学生整体。许多老师除了上课时喊一声“同学好”,课堂上就再也听不到对学生整体的称呼了。即使用,不少老师也是顺口地说“大家„„”“你们„„”之类,而这些称呼是明显不如“同学们„„”的情感效果。所以,我认为,如果教师称呼全体学生的时候,最好用“同学们”,而不用你们。
二是称呼学生个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姓、名连称。这种方式除在一些正式场合使用外,一般场合较少使用。(2)只称名(双字姓名除外)。这种方式多用于上课提问、个别谈心、平时交往等场合。只叫名字常常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3)雅称。有些同学有好听文雅的绰号,若在一些娱乐、游戏、郊游等场合以绰号称呼学生,会让学生觉得平等亲切。(4)特称。可以学生的专长称呼,如“我们班的歌唱家某某”、“我们班的画家某某”、“我们班的数学家某某”、“我们班的演说家某某”等。这些称呼,既能活跃气氛,又可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
总之,怎样称呼学生不是一件小事,每位老师都应给予重视。
第三篇:称呼学生的艺术
一、称呼学生整体。许多老师除了上课时喊一声“同学们好”后,课堂中间就再也听不到对学生整体的称呼了。即使用,不少老师也是顺口地称呼“大家……”“你们……”之类,而这些称呼是明显不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香妒和烛台呀”这一句话,你就可体会出其中的不同。
二、称呼学生个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姓名连称。这种方式除在一些正式场合使用外,一般场合较少使用。
(二)只称名(双字姓名除外)。这种方式多用于上课提问、个别谈心、平时交往等场合,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三)趣称。有些同学有好听文雅的绰号,若在一些娱乐、游戏、郊游等场合以绰号相称,会让学生觉得平等亲切。
(四)特称。可以学生的专长称呼,如“我们班的歌唱家”、“我们班的画家”、我们班的数学家、“我们班的演讲家”等。这些称呼,既能活跃气氛,又可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
第四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艺术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艺术
------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的亲切性和激励性。小学生的模仿性极强,而且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教师丰富的表情和善于变化的语调都将会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上来,如教师板着个面孔,语言缺乏激情和感染力,那么,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十分重要,要抓住有利时机给予正确的评价,教学效果会十分显著。如:(1)在学生听讲方面:①“你听得很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②“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③“你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2)在学生回答方面:①“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②“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讲清楚的。”③“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3)在学生做的方面:①“尊重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②“你真有耐心!”③“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4)在课堂过程评价方面:①“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②“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③“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师亲切而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以激励学生探求知识的勇气和决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学习情趣。
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对学生学的评价看作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抓住时机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篇:称呼礼仪
1.正确、适当的称呼。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
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比如张经理、李局长。
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比如:
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
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字数较多。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2.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是误会。
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
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当的称呼
工人可以称呼为“师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称为“出家人”。但如果用这些来称呼其他人,没准还会让对方产生自己被贬低的感觉。
4)使用庸俗的称呼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5)称呼外号
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