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初探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些学生平时只对某些歌星感兴趣、因此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在录音机中先后播放周杰伦和王力宏的歌曲,叫他们听是谁在唱,我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理解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物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例如,在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先出示下列问题:(1)如果一个人在沙地上玩花样滑冰,能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花样滑冰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上玩花样滑冰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习物理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用学生的近视眼镜作为凹透镜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就新课的导入为例谈谈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⑴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⑵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⑶由小实验导入新课;⑷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⑸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⑹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优化练习与作业:(1)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例如:在学习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些基础习题外,还可布置几道选做题:①学生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进行班级篮球比赛,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哪些措施是错误的: a.在球场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鞋。由于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老师还要经常及时给予鼓励,作出评价,指出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多次反馈多次纠正,使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2)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但农村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每一堂课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
总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对于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回“自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到“信心”。通过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1、新课引入
时间:不超过3分钟
方式:以复习、讲评、习题训练、实验、故事、图片、视频等
2、预习交流
导入新课后,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各学习小组围绕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进行自学,着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及需要讨论的问题,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这段时间,老师穿插巡视各学习小组,观察、答疑、抽查、询问。
3、师生探究
全班进行重点、难点交流,教师因势利导、串讲点拨,组织学生信息加工、实验探究、归纳整理。充分运用实验设备,设计各种活动,实施情景教学。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学以致用
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应习题(有一定的层次性:多数为基础题,1~2题提高题),学生各自独立解题。做好后,小组间互相讲评纠错,基础题组内解决,提高题集中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总结归纳
组内交流,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学科思想和有关实验等)、典型试题及解题思路。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师徒予以表扬、激励。最后教师再出示知识体系,作简要的强调。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第三篇:初中物理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南羊中学物理教研组:吕红梅、邱小平、李梅、李晶、杨鸿、李红梅、张永彪
【摘要】本文从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入手,渗透了全程学法指导,坚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式训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及时评价为保证,自主自结能力发展为主旨,以学科能力相互迁移为方向”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采用“先复习铺垫,再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然后顺其自然进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梳理新知、纳入结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各环节的学法要求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教学模式扫除障碍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发展创新
【正文】
一、初中物理“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培养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性。打破长期以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作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新教材渴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理念促使我们教学方式的改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教材的突破口和重点。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
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而影响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一个精妙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三.功能与目标
此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程序,它来源于物理教学实际,指导于日常物理教学实践。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确定了学生主体参与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及主动进行知识重组和意义构建,把“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变式训练为主线,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始终,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补充,同时强调学法与教法并重,它是一个教法与学法相统一且两者结合相对较为科学、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我们想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认识和发现,尝试探索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目的在于唤醒、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期待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让学生养成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让我们教师掌握新教材的教法。并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推动已经实施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真正达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我们确定了“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并使之深入课堂教学,以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铺——复习旧知,做好铺垫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有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物理教学法把讲授新课之前的复习解释为对上一节课或新近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检查和复习。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也认为:学生原有认知
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复习,既能诊断学情,又能唤起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调整学生本人心理状态,树立学习信心。让认知缺乏的学生提前得到了前置知识和情感的补偿,这将会明显减少学生错误知识及失误学习的累积,也就是说,使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目标之前获得后续学习所需必备的知识以及应具备的技能、情感、态度、信心、学习习惯等方面特性时,进行预期诊断,并针对缺陷进行及时补偿,从而会有效扫除学生在新授课前认知领域的障碍。在复习中应注意:首先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围绕这个“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其次在复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复习旧知的同时,孕伏新知的内容,为新知的教学打好基础。第三,为使学生能在最佳心态中进行新知的学习,复习的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引——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爱因斯坦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认为“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学习与思考的倾向,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以此推动学生自觉积极探索知识并形成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内心需求。兴趣能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的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人们在浓厚兴趣下所学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又牢固。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我们通常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实验、名人轶事等教学手段活跃学生思维,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
如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变阻器》一节的新课引入,教师用小实验出示一个精美的小舞台,演示舞台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在学生惊讶的目光中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那么又怎么改变电阻呢?便将学生带入问题所设计的物理情景中。这样给学生设置悬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快调节到最佳状态,达到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之目的。
第三阶段: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物理、理解物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这些物理活动了解物理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尤其是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合作操作、合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探究的本领。学生为发现问题而高兴,为解决问题而激动。这种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如《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共同探讨改变电阻的方法。实验时,在电路中接入一根变阻线让学生考虑,怎样才能改变电阻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呢?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互相弥补,很快就能找到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结果,发现灯泡的明暗变化随着阻线连入电路的长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说明只要对滑线变阻器加以改进就成了滑动变阻器。这样,由感性到理性,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的电阻线的长度来实现变阻的,轻松自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让学生体会到“发现”与“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可谓事半功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问题。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还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第四阶段:梳——梳理新知,纳入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及其与其他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本节课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在更广泛的知识领域里促进知识的横向迁移,并总结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结构的有序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特征灵活选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地说,实现梳理可以由学生个体单独完成,也可以由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或教师的点拨和调节来完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其方法也要多样话。板书、图表或对比的方法都可让学生直观的对知识进行再认与重现,能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利于内化并形成自身认知结构。
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中,我采用了下面的图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这样教师据此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简短归纳,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与理解,强化大脑中对所学材料形成的整合。
第五阶段:放——运用规律,发展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失去了创新,社会将停止不前,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无不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而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小制作、小发明的念头,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善于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知识,善于对已知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从而萌发新的构想。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明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行动的过程,即是认识上的第二个飞跃。在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实验得出结果,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讨论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类似的问题,学以致用,可以使学到的知识从应用中得到加深和巩固;另外,在应用中还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知识,进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如《变阻器》一节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及连线方法的习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了解生活中的油量表、地磅其实就是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物理走入生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既非固定模式,也非一成不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不同,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电化教学的能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宜良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09年
2.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3.乔际平主编:《物理学习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张璞扬:《中学物理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5.刘力:《中学物理教学法》,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
6.黄廷基:《物理教学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7.龚正行:《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华夏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课堂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体会
从上学期学校对新授课的备课、讲评及改进过程,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研讨,用了“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科都采用。我的物理课也试着用,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诸方面的关系。
一、“三步、五环节”简介
三个阶段:
1.预习生疑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
2.课中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对基础分层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五个环节:
1.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2.预习反馈,引导自学:教师设计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自学,点拨质疑。
3.分组合作,探究解疑: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
4.展示分享,点评升华: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5.当堂检测,达标评价: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这个环节可以和第四个环节结合使用,可以每学一个知识点结合题进行因材施教分层训练检测。
二、五环节教学的主要优点
1.真正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与主体得到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环节教学通过教师出示的“思考问题”,讨论中的答疑解难,实验中的指导,练习中的评析以及贯彻在整个课堂中画龙点睛的讲解来组织、调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启发、鼓励、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讲得不多,但创设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感知教材、观察与实验、积极思考、认真讨论、解答疑难、深入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五环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不同学习感受和不同学习见解的机会,他们在学习上花费的心力和所获得的收获也远比被动地听讲大得多。由于五环节教学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一环套一环,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得到有机结合,协调而同步。
2.五环节教学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把教学过程有机地划分成若干环节,并辅之以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促使学生自学、讨论、实验、练习,去独立思考和探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拾级攀登,又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及时调控,通过师生、生生多边的信息交流,不断地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还训练和培养了探索精神、协作精神、自学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创造能力、与他人科学交流思想的能力、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3.五环节教学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实现物理教学“高质量、轻负担”的整体优化。五环节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阅读,互相讨论,动手实验,积极思考和练习,再加上教师有的放矢地设问激疑、点拨引导、重点讲解,所学知识基本上当堂消化,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第五篇: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不能顺应当今教育的发展与需求。因此,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对积极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促进中学生物理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创新
初中物理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样也需要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与水平。为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对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此促进中学生的物理的学习,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一、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分析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加强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以往传统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而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老师沿袭传统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对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究能力不强。老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的定义、公式等,学生机械地记忆与背诵,对学生主体性的保障造成不利影响,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除此以外,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实验教学形式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学形式的作用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从而造成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与进步。
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培养初中物理自主式教学模式
针对初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初中物理老师应该摒弃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为中心,努力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首先,作为物理老师应该积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情况,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掌握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其次,还要积极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初中物理的实践性比较强,而且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需要物理老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后,还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而且只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生才能积极迸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得到积极的进步与发展。
(二)积极开展探究式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满堂灌”的方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合理发挥出来。而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得到极大地保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提升,才能激起学习兴趣与欲望;其次,作为物理老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探究式教学方案,积极在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探究学习计划;最后,老师应该在探究式活动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并且在与同学的积极讨论中获得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方式的运用,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学生通过在动手实践中仔细观察物理现象,能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与价值,还能使学生懂得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运用。比如,在讲解“光的反射成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家中的金属勺子,将其作为凹面镜或者凸面镜,并且观察其成像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关于“凝化与液化”现象的学习中,可以借助装有水的塑料饮料瓶,放进自己家中的冰箱中速冻,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其拿出,能发现“霜”与“露”。这些有趣的小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器具与物件进行物理小实验,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小物件作为物理实验器具,能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在物理课堂中进行,在家中自己也可以进行小实验,以此使学生能够领会到物理现象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借助多媒体现代信息设备展示物理过程与现象
物理现象中一些不能借助实验或者模拟实验的方式展示的,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作用,通过屏幕中的动态画面,老师设置一些演示程序与情境,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物理现象。例如,关于眼睛受骗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实验现象与内容。如“池底的一点A射向空气的光线……池底升高了,池水变浅了。”其中的光线属于假想内容,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学生感受不到光线的存在,关于光线的折射也就不能得到深入的理解。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动画形式,将光路展示出来,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理解;另外,在关于抽水机与船闸的工作过程,老师都可以借助动画的形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因此,物理老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从而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为了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需要物理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与观念,大胆创新,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与自主教学模式。另外,还要不断创新物理教学手段,借助实验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能够真正地领悟物理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浩.浅谈如何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J].成才之路,2010,(33):69-71.[2]刘益森.启动探究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2010,(06):36-37.[3]孙兴年.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优化[J].赤子,2015,(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