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储蓄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储蓄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储蓄合同是我国现行法律所没有明确规定其名称及法律适用的无名合同,处理该类合同纠纷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并类推适用类似的有名合同的法律规定。储蓄合同是单务合同、有偿合同、实践合同、要式合同、格式合同,其一方主体具有特定性,存款机构履行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义务须经存款人的请求。储蓄合同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关键词:储蓄合同 储蓄机构 存款人 无名合同 法律特征 所有权归属
Deposit Law Problem In Contract
LIU Bing-liang1HE Mu-wen2Shang Teng-teng3
(1.Beiji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Be tattooed with law school , Beijing 100044;2,3.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w school , Shandong Zi Bo City255049)
Abstract:deposits a contract is that general provisions and analogy not made clear that the nameless contract suitable for use , the contract dispute handling that kind stipulating whose name and law should apply to contract law general principles by our country current laws applies to well-known similar contract legal rules.Depositing a contract is that Shan is engaged in the contract , the compensable contract , carries out a contract, needs the dyadic contract , the formcontract, one method of main body has specially appointed , bank deposit organization fulfills duty palpus requesting paying capital and interest after the depositor.Depositing a contract is the contract changing underlying asset proprietary right.key words:Deposits a contract;Deposit organization;Depositor;Nameless contract;Law characteristic;Proprietary right is belonged to
储蓄合同是现代合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合同之一,我国数万亿元储蓄存款就是通过该种合同的签订、履行而实现的。然而,现行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储蓄管理条例》等均未对储蓄合同的属性及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具体涉及,学术界、金融界、司法界对此认识也并不一致。因此,研究储蓄合同中的法律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储蓄合同的法律调整
我国现行《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此规定,《合同法》所调整的合同的质的规定性为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又依《合同法》分则规定,其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工程建设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等15种合同类型,以及《保险法》等一些单行法规定的保险合同等为有名合同。除了法律有明确规定并赋予了特定名称的合同以外的其他合同均为无名合同。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尚未为其确定一定名称和特定规范的合同。区分有名合同(又称典型合同)与无名合同的法律意义在于:处理这两类合同纠纷所适用的规则不同。对于有名合同,由于法律规定了统一的规范或有统一的规则,处理该类纠纷时,应直接适用有关的法律规则;而无名合同,法律尚未为其确定名称并设立规范,因此合同纠纷没有可直接适用的规范。从各国或地区的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非典型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纠纷解决,除适用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和合同的一般规定外,可以根据订立合同的目的及当事人的意思,类推使用与之类似的有名合同的法律规定。⑴《合同法》采纳了这一国际通行做法。《合同法》第124条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或者其他法律相类似的规定。”
储蓄合同是指存款人与储蓄机构约定,存款人将属于其所有或合法持有的货币资金移存于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储蓄机构依存款人的请求向存款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一类合同。储蓄合同是现行法律所没有明确规定其名称及法律适用的非典型合同。因此,按照《合同法》第124条的规定,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并类推适用类似的有名合同的法律规定。
二、储蓄合同的法律特征
关于储蓄合同的法律特征,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但见诸报刊书籍探讨之文字则有限。笔者认为,储蓄合同是附随银行经营业务所发展的一种特殊合同。在法律特征上它虽与许多合同有相近之处,但其在表现形态、类型、内涵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概括起来,储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 储蓄合同为单务合同。在储蓄合同中存款人虽有许可存款机构使用其金钱的义务,但这种义务并不是积极的给付义务,并且,在储蓄合同中存款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取存款,并不受约束。储户遗失存单、存折还有权声明挂失。储蓄机构的义务除了及时支付本金和利息外,对储户的存款还负有保密、按照规定时间正常营业、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等义务。因此,存款人所负担的许可存款机构使用存款的义务与存款机构的义务并不具有对应性,储蓄合同实际上是存款人主要享有权利、存款机构主要承担义务的单务合同,而不属于双务合同。⑵
第二, 储蓄合同为有偿合同。在储蓄合同中,存款人移送金钱于存款机构,存款机构可利用存款开展金融业务,但存款机构到期须向存款人支付本金和利息。由于任何一方从对方取得利益都是有代价的,因此储蓄合同为有偿合同。
第三,储蓄合同为实践性合同。存款债权须以银行实际收受客户存款始能发生。即储蓄合同须经存款人移存金钱于储蓄机构后始能成立。因为,存款自由为储蓄存款的原则,即使存款人同意将金钱存入储蓄机构,但在将金钱移存于储蓄机构之前,合同也不为成立,而存款人无论何时存款,存款机构都不得拒绝。
第四, 储蓄合同为要式合同。在储蓄合同订立的全过程中,金融机构开设储蓄机构、打开大门营业、公布储蓄利率等一系列欢迎社会公众储蓄的行为是要约邀请,存款人到银行填写存款凭条并将储蓄款交与银行柜员的行为是存款人的要约行为,银行柜员收受并清点确认金额后交付存款人存折的行为属于承诺行为。即在储蓄合同中,存折是双方合同关系成立和生效的形式要件。
第五, 储蓄合同为格式合同。储蓄合同除存款利率条款由国家主管机关确定外,其他条款一般均由存款机构先行拟订,存款人并无与存款机构协商确定合同条款的余地,而只能依存款机构确定的条件与其签订合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储蓄合同的许多内容其实并不写明在合同中,而是规定在法律或银行规章之中。存款人存款,就等于接受了这些法律或规章中规定的条件,订立了合同。
第六,储蓄合同主体一方具有特定性。根据《商业银行法》、《储蓄管理条例》的规定,储蓄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存款机构)必须是经人民银行批准有权开展储蓄业务的机构。即收受存款的储蓄机构只能是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各商业银行、信用社、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邮局等有权开展储蓄业务的机构。未经批准经营储蓄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不能作为储蓄合同的存款机构一方,在得吸收存款。
第七, 储蓄合同中,储蓄机构履行支付本金、利息的义务须经存款人的请求。储蓄存款遵循取款自由的原则。储蓄合同中,即使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存款期限届满,不经存款人的请求,存款机构无需自行履行支付本金、利息的义务,存款人也无需承担受领迟延的责任。于此种情况下,视为储蓄合同继续存续,只不过储蓄合同原为定期储蓄合同的,如无双方当事人的特约,自约定的取款期限到期之日起,转化为活期储蓄存款,存款利率也随之调整。
三、储蓄合同成立后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归属
储蓄合同的标的物是储蓄存款。存款人与储蓄机构之间的储蓄合同成立之后,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属于谁,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我国《民法通则》在第75条中亦肯定了公民的储蓄为公民的个人财产,并在第72条中赋予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是我国从法律上确认存款人对储蓄存款的所有权。根据一物一权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3]可以推定,我国法律否认银行对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但是,这种对储蓄存款所有权的界定构成了法律上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
关于储蓄合同的性质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储蓄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签立的保管合同。保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物交付他方保管的合同。保管合同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但不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第二种观点是基于对储蓄机构就储蓄存款具有使用权的肯定,将储蓄合同归属于借用合同。“从实质上说,存款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以特定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出让给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4]第三种观点将储蓄合同划归为借贷合同,赋予了储蓄机构对储蓄存款更大限度的权利(但仍不享有所有权)。借贷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将物品转移予另一方,另一方在约定的期限内将同等种类、数量、品质的物返还的协议。上述三种观点都是坚持存款人对储蓄存款享有所有权而否定储蓄机构对储蓄存款的所有权。这将直接导致两种法律后果:一是储蓄合同在法律上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另一个就是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实体存在破产的不可能性。[5]
其实,无论依据传统的民法理论还是从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都应摈弃存款人对储蓄存款享有所有权的理论,树立存款人通过储蓄合同向银行交付存款所有权而获得债权的观念。民法对“货币”这种特殊的物有着不同于一般物的定性,相应地,储蓄合同因以货币为标的物,因而性质也随之而呈现其特性。“货币不同于一般的物,其具有强制的通用力,基本原则是,货币一经被占有,即对其拥有所有权,也就是说,货币的占有与所有权不能分离。”[6]根据这种传统民法理论,储蓄合同的存款人因将货币交付给储蓄机构而丧失其对货币的占有,银行通过占有存款人的货币而获得对这些货币的所有权。
储蓄合同是所有权转移的合同,存款人通过储蓄合同向储蓄机构交付存款所有权而获得债权、储蓄机构取得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才能真正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障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发挥,从而最终实现存款人储蓄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房绍坤王轶:《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9-10页
[2] 郭明瑞王轶:《合同法新论?分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1年版,第278页
[3] 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4] 于新年曹守晔:《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合同卷》,人民法
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5] 吴真:《论储蓄合同的性质》,载《中州学刊》2001第5期,第 87页
[6]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
页
第二篇:合资企业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三、合资企业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条例》)第11条的规定:“合营企 业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合营各方的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 务、国籍;〔2〉合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3〕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 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出资的缴付期限以及出资额欠缴、股权转让的规定;(4)合营各方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5〉合营企业董事会的组成、董事名额的分配以及总经 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聘用办法;(6)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 其来源;(7)原材料购买和产品销售方式;〔8〉财务、会计、审计的处理原则;(9)有关劳动管理、工 资、福利、劳动保险等事项的规定;(10)合营企业期限、解散及清算程序;(11)违反合同的责任;(12)解决合营各方之间争议的方式和程序;(13)合同文本采用的文字和合同生效的条件。合营企业合同的附件,与合营企业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一)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条款
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含企业借款),是指按照合营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总额,应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根据《合营企业条例》第21条规定,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和减少,应当由董事会会议通过,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987年2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额比 例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例。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 资总额的比例,应当遵守如下规定:
(1)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 额的7/10。
(2)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至 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3〉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 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4)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 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增加投资的,其追加的注册资本与增加的投资额的比例,应按本规定执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执行上述规定,由商务部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二)合营各方的出资 1.出资方式
《合营企业条例》第22条规定:“合营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 者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以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 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为出资的,其作价由合营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者聘请合 营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评定。”根据该条规定,投资者可以以现金、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及土地 使用权等作为出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现金出资和非现金出资。其中,非现金出资包括 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的出资方式’由于其具有时间 性、价值不稳定和不易计算等特性,我国基本上采取限制态度。我国法律规定,作为外方出资的工 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显著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能 显著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2.出资比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法》)第4条规定,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对于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的企业,在企业税收方 面视同于一般内资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25%的外商投资企业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 税函〔2003〕422号)中规定,外国投资者实际出资比例低于25%的新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 “外资低于25%企业”)适用税制一律按照内资企业处理,不得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待遇。但国 务院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外资低于25%0企业办理税务登记一律按照内资企业处理。但国务院 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出资期限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出资规定》〉第4条规定,合营各方 应当在合营合同中订明出资期限,并且应当按照合营合同规定的期限缴清各自的出资。合依照有关规定发给的出资证明书应当报送原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合营中 规定一次缴清出资的,中、外投资各方应当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合缴付出资的,投资各方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各自认缴额的15%,并且应当在营业执3 个月内缴清。
《〈出资规定〉的补充规定》对合营各方的出资期限也做了规定。对通过收资产或 股权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全部 购买金。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支付者,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当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购买总金额的60%0以上,在1年内付清全部购买金,并按实际缴付的出资额的比例分配收益。控股投资者在付清全部购买金额之前,不能取得企业决策权,不得将其在企业中的权益、资产以合 并报表的方式纳入该投资者的财务报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者均须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和期 限同步缴付认缴的出资额。因特殊情况不能同步缴付的,应报原审批机构批准,并按实际缴付的出 资额比例分配收益。
2006年1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0条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的股东首次出资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余部分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也就是说,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缴纳应该符合新《公司法》的要求。4.出资额欠缴的责任
《出资规定》第6条至第9条规定了合营各方出资额欠缴的法律责任。如果合营各方欠缴出 资额,将会产生两方面的法律责任:
第一,行政责任。合营各方未按合营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出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会同 原审批机关发出通知,要求合营各方在一个月内缴清出资。未按照前款规定的通知期限缴清出资的,原审批机关有权撤销对该合营企业的批准证书。批准证书撤销后,合营企业应当向工商行政管 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并清理债权债务;不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和缴销营业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
第二,违约责任。合营一方未按照合营合同的规定如期缴付或者缴清其出资的,即构成违约。守约方应当催告违约方在一个月内缴付或者缴清出资。逾期仍未缴付或者缴清的,视同违约方放 弃在合营合同中的一切权利,自动退出合营企业。守约方应当在逾期后的一个月内,向原审批机关 申请批准解散合营企业,或者申请批准另找合营者承担违约方在合营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守约 方可以依法要求违约方赔偿因未缴付或者缴清出资造成的经济损失。(三)合营企业的股权转让
关于合营企业股权转让的问题,《合营企业条例》第20条明确规定,合营一方向第三方转让其 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须经合营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时,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合营一方向第三方转让股权的条 件,不得比向合营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违反上述规定的,其转让无效。
(四)合营各方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
合营各方按照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即亏损。《合营企业条例》第76条规定了合营企业利润分配原则,即合营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 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原则如下:
〔1〉提取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企业发展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会确定;
(2)储备基金除用于垫补合营企业亏损外,经审批机构批准也可以用于本企业增加资本,扩 生产;
(3)提取上述〔1〉中三项基金后的可分配利润,董事会确定分配的,应当按合营各方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五)管理和控制
管理和控制条款是合营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之一。管理和控制条款制定得好,一方面可以使 企业经营管理有序、高效进行,从而直接推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合营一方侵害另一 方的利益,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与新《公司法》的规定相比较,我国合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控制权规则非常特殊。根 据《合营企业条例》规定,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一切重大问题。董事 名额的分配由合营各方参照出资比例协商确定。董事的任期为4年,经合营各方继续委派可以连 任。董事长是合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会定期召开董事会会议,对合营企业重大事项做出表决。
新《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最髙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执行机构是董事会,监督机构是 监事会;由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由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而合 营企业仅有董事会的机构设置,没有公司法中的股东会、监事会机构设置,公司决策机制较为特殊。《公司法》第46条规定,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并未如《合营企业条 例》对任期做出时间上的强制性规定。由于合营企业的特殊治理结构与控制权分配规则是法定 的,所以在起草合营合同时要重视管理和控制条款的安排。
(六)合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及清算程序
依照中国有关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属于国家规定鼓励和允许投资项目的,合营各方 可以选择在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或不约定合营期限;但是,如果属于从事下列行业或者情况的,合 营各方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合营合同中约定经营期限:从事服务型行业的,从事 土地开发及经营房地产的,从事资源勘探开发的,从事国家规定的限制投资项目的等。合营企业的 合营期限,按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限暂行规定》〈〔1990〕外经贸法字第56号)执行。《合营企业条例》第90条规定了合营企业需要解散的几种情况,如合营期限届满;合营企业未 达到其经营目的而又无发展前途等。合营企业宣告解散时,应当进行清算。
《合营企业法》和《合营企业条例》还规定了合营企业引进技术、场地使用、购买和销售、税务、外汇、财务和职工等事项,起草合营企业合同时要注意符合这些规定。
第三篇:住房储蓄合同
签约须知(C类产品)
尊敬的乙方:
您好!感谢您关注住房储蓄C类产品,欢迎您成为我行乙方!
选择住房储蓄,您将有机会享受到低且固定的贷款利率,让您在省钱的同时,无需为贷款利率有可能上调而担忧;选择住房储蓄,您将有机会享受到“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享受到“管家式全程协办”的贷款服务;选择住房储蓄,您也将有机会获得天津市的政府奖励。
选择住房储蓄,您可以得到很多的实惠,但为了您更好的受益于住房储蓄,我们也提示您,在您签订住房储蓄合同之前,请您仔细阅读签约须知,之后请您在签约须知上签字确认。
一、关于服务费
住房储蓄合同签订后,您需要支付合同服务费,服务费为合同额的1%。合同服务费将从您的首笔存款中扣除。如您合同中的存款达到合同额的50%,且合同评价值达到“8”,但您放弃申请贷款,您可以书面申请100%返还您的合同服务费;除此之外的任何情况,均不退还服务费。
二、关于存款
只有存款达到合同额50%且评价值达到“8”(配贷条件)的合同,才有资格向我行申请贷款。因此签约固然重要,而存款更为重要。
三、关于配贷时间
您最早可以正常支取存款(即:不含解除合同支取存款的情况)、获得贷款的时间是您的住房储蓄合同达到配贷条件之后的第三个月月底。为便于您提前做好申请贷款的相关准备,我行将提前向您发出《配贷问询书》。
四、关于月度还款金额
在您获得贷款以后,每月需要依据合同额的千分比偿付贷款本息,因CA、CB、CC三款合同对应的月还款比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请您在选择合同款型时要充分考虑将来的还款能力。
五、关于申请贷款须具备的条件
作为在中国境内从事住房储蓄业务的银行,我行的业务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受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监管。为方便您了解贷款(含住房储蓄贷款和预先贷款)方面的有关情况,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现特就若干方面提示如下:
(一)您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且须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二)您在申请住房储蓄贷款或预先贷款时,作为借款人的您的年龄加贷款年限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即男65岁、女60岁。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或具有高级职称人员(高级职称人员须有延聘证明),经担保公司审查同意的,借款人的年龄加贷款年限最高可放宽至男70岁、女65岁。
请您在签约时视自己的情况和签约目的选择合适的住房储蓄合同款型。
(三)若您在达到配贷条件前就需要住房融资,我行将在政策法规准许的范围内为您提供预先贷款。但是预先贷款的条件(含利率以及对最低评价值的要求等)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该条件将由我行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您申请预先贷款时适用届时监管政策和我行的具体规定。当然,获得贷款后贷款条件保持不变。
(四)作为您申请贷款的必要条件,您有义务提供能够证明您还款能力的相关证明文件,具体包括:
1、工资性收入证明可采取下列形式之一(对于有雇主和稳定收入的人员,如职员、工人、公务员等):
(1)工作单位出具盖有公章的月收入证明(月收入在8000元(含)以上的,须提供个人收入完税证明)。
(2)公积金缴存银行盖章的公积金查询单。
(3)加盖单位公章的工资卡或工资存折明细的复印件(要求近一年的工资明细)。
(4)近一的国家税务机关盖章的个人收入完税证明(明细)。
2、其他投资性收入证明可采取下列形式之一(对于私营企业主、小股东、房东等):
(1)投资经营证明:验资报告、公司章程、股东分红决议、纳税证明、营业执照、财务报表、银行对账单等,以个人所得的纳税基数为准。
(2)借款人或配偶名下非自住房产的出租协议(在有关部门已登记备案),要求在自贷款申请之日起半年前签订的,且租期在半年以上,如租金水平和房屋所在地物业平均租金水平差异较大时,我行有权要求提供完税证明。
3、自主经营性收入证明形式可采取下列形式之一(包括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出租车司机等)
(1)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和所得税持续纳税证明。
(2)自由职业者提供一年的个人收入完税证明。
(3)出租车司机提供准运证、驾驶证、缴费凭证以及公司开具的收入证明。
4、满足下述情况之一的,可以《个人收入声明》代替个人收入证明:
(1)申请置换贷款时,可提供原贷款银行近一年的还款证明(还款凭证或还款记录,加盖贷款行受理章),如原月还
款金额大于等于我行规定的月还款额且无违约记录的,以借款人提供的《个人收入声明》作为月度收入证明;原贷款还款期不足一年的,须提供收入证明。(2)“规律性存款”的乙方可以提供其本人申请贷款所对应的住房储蓄合同的对账单,以借款人提供的《个人收入声明》作为月度收入证明。
“规律性存款”是指:非受让住房储蓄合同的乙方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达到配贷条件时,每年的月均存款额[ 即乙方当年新存入存款总额/12个月(注:不足12个月的,按合同执行的实际月数计算)]不低于其住房储蓄合同类型所对应月推荐存款额的80%。
“规律性存款”的乙方以《个人收入声明》代替个人收入证明的,仅限于申请住房储蓄贷款的情况,不包括申请预先贷款的情况。
5、对收入证明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作为借款人的您无论提供何种形式的收入证明,均须证明您具有充足的还款能力,而您的还款能力决定着您的贷款额度。
(1)在贷款申请时借款人对我行或担保公司的调查给予支持和配合,请保证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如发现虚假信息我行或担保公司有权拒绝贷款申请。(2)必须严格遵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的相关规定。剩余的50%或45%须超过维持每月生活所需费用。(3)月收入与所在行业平均收入差异较大时,我行有权要求提供完税证明。
(4)对于收入证明金额不足的,须提供配偶以外的共同还款人,以共同还款人的收入作为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补充。(5)不接受借款人在国外的收入证明、一次性收入及偶然性收入证明。(6)如借款人提供外地的收入证明,须同时提供个人收入完税证明。
(7)如借款人为外来务工人员,在提供单位收入证明的同时还需提供与工作单位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6、作为借款人的共同还款人,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1)共同还款人年龄与申请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共同还款人必须拥有中国国籍,具有充足的还款能力且信用状况良好。(3)共同还款人的收入须提供工资性收入证明。
7、根据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及我行调查情况,借款人和配偶在申请贷款时存在以下信用不良情况之一的,不予贷款:(1)有逾期贷款(含担保人代偿)的。
(2)近两年内贷款逾期(含担保人代偿)连续3期或累计6期的。(3)准贷记卡透支108天以上未还的。
(4)贷记卡逾期或近一年内贷记卡连续逾期超过6期的。(5)因信用不良被起诉的。
8、您的贷款须用于在天津市的住房消费。住房储蓄贷款用途包括购买商品房、购买私产房、购买经济适用房、全额置换他行住房贷款(原贷款所购的房屋已取得产权证明)、住房装修。预先贷款的用途现包括:购买商品房、购买经济适用房、全额置换他行贷款。如用途另有增加,将根据您贷款时我行的具体规定确定。
9、在您申请住房储蓄贷款时,如果您申请组合贷款,您还须同时满足与我行有合作关系的贷款人(建行或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贷款政策和条件。
请认真阅读本签约须知和《住房储蓄合同》内容,了解您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您签字确认后,我行即视同您已知晓签约须知和《住房储蓄合同》的各项内容。
住房储蓄合同
(适用于C类产品)
本合同由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为“甲方”)和__________先生/女士(以下称为“乙方”)之间签订。
前言: 住房储蓄的含义和目的第1章: 合同额/合同服务费/合同类型/合同生效 第2章: 存款 第3章: 存款利息
第4章: 合同的配贷/配贷条件/配贷评价程序/配贷程序 第5章: 不接受配贷:合同继续有效 第6章: 存款和贷款的支付 第7章: 贷款条件/贷款担保 第8章: 贷款资金的拨付 第9章: 贷款的利息及还款
第10章:甲方对住房储蓄贷款合同的解锁
第11章:合同的变更:分立、合并、降低合同额、提高合同额、变换合同类型
第12章:合同的转让、让与及质押
第13章:乙方解锁住房储蓄合同、住房储蓄存款的支付 第14章:账户的管理 第15章:费用和开支 第16章:抵消、中止服务
第17章:在乙方死亡、失踪或丧失民事能力时的处置权 第18章:有限责任/送达/经营停止/司法地点 第19章:合同条款的变更 第20章:对合同的解释
附表:产品参数表
前言:住房储蓄的行以及目的住房储蓄是专项存款。乙方参加住房储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低利率的住房贷款。乙方所选择的合同类型一经确定,相应的存、贷款利率在合同期内固定不变,不受资本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
住房储蓄合同一经签订,乙方即成为了由储蓄者组成的住房储蓄者集体的一员。乙方先要进行存款,即其须先为储蓄者集体做贡献,方能赢得储蓄者集体对其的回报,即其可于日后获得低利率的住房储蓄贷款。用于提供贷款的资金来自于储蓄者集体的积累,主要组成部分为储蓄者的存款和还款。该等资金的使用须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乙方签署了住房储蓄合同后,只要按合同约定存够最低存款额和存足一定期限,并同意接受配贷,甲方将为其合同进行配贷。作法是:甲方将乙方的住房储蓄存款、以及在落实担保和资信审查后将住房储蓄贷款发放给乙方。贷款额等于合同额与存款额(乙方的存款本金及利息)之差。如此,在贷款阶段开始时,乙方即获得了与合同额等额的资金,同时还有机会获得由政府奖励颁发的住房储蓄奖金。关于配贷顺序,甲方为每份合同计算评价值。评价值的主要计算依据是合同额和存款产生的利息。因此,乙方的存款行为会影响其合同得到配贷的日期。评价值最高的合同最先得到配贷。
住房储蓄贷款的用途要遵守银监会制订的住房储蓄银行监管法规,主要用于 购买、建造、维修、装修住房或服务于这些目的的行为,也可以用作与住房相关的目的,如:偿还因住房项目所欠的债务。
第1章 合同额/合同服务费/合同类型/合同生效
1.1无论是签订合同时还是其后依据本合同第11章做合同变更时,合同额均为千元人民币的整数倍,且最低合同额为2万元。
1.2住房储蓄合同签订后,乙方即应支付合同服务费(请参见产
品参数表)。合同服务费将从乙方的首笔存款中扣除。如住房储蓄合同达到配贷条件,乙方放弃贷款,依据其书面申请,甲方将100%返还其所付的合同服务费;除此之外任何情况下,均不退还服务费。
1.3在签订住房储蓄合同时,乙方应自不同的合同种类中选择一
种合同类型,这些合同类型在常规存款比率方面(见第2章)、在存款利率方面(见第3章)、在评价值系数方面(见第4章)、以及在贷款利率和还款比率(见第9章)方面均有差异。
1.4本合同在乙方交足服务费后生效。
第2章 存款
常规存款方式下月度存款比率依据乙方自产品参数表中所选的合同类型及其参数而定。除按月存款的方式外,乙方的存款比率还可通过自由选择其他方式而确定。但存款比率影响着合同得到配贷的时间。
第3章 存款利息
住房储蓄存款按年息计算。利息额依据自产品参数表中所选的合同类型及其相应的利率而定。利息将于每一公历的年底或在支取存款时于支取寻款的当日计入乙方的账户中。存款利息不能单独支付。
第4章 合同的配贷/配贷条件/配贷评价程序/配贷程序
4.1 配贷系指依照银监会或其派出的机构同意的程序自配贷资金库中将等同于合同额的资金准备出来。合同的配贷系甲方将款项(存款和贷款)付出的先决条件。
4.2 有资格获得配贷的合同须达到下述条件(配贷条件):①
在评价日,存款额至少已达到合同额的50%(最低存款额);②在评价日,合同的评价值至少已达到“8”(最小评价值)。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合同,甲方才向其发送书面问询了解其是否接受配贷。乙方若接受配贷,必须在计划获得配贷的前一个月月底前向甲方提交接受配贷声明。
4.3 甲方评价合同是否应予配贷的程序如下:
a.每月的最后一天是评价日,相应的配贷日(将款项拨出的日期)是评价日之后的第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即:在某一评价日达到配贷条件的合同,其须于三个月后方能得到配贷。
b.在评价日,甲方将计算所有合同的评价值以衡量每一客户的存款表现。评价值等于:截止评价日为止客户的存款累计产生的利息额除以合同额的千分之一,再乘以评价值系数和成绩系数(也称为超额存款奖励系数)。评价值系数由合同类型决定,并以列示在产品参数表中。成绩系数的算法是:截止评价日当日的客户的存款余额除以其合同额的一般,数值介于1和2之间,即大于等于1,不小于等于2。
c.依据可支配的配贷资金量,甲方为每一配贷日订出目标评价值,目标评价值系能够获得配贷的合同所需达到的最低评价值(大于等于最小评价值“8”)。
d.若合同类型有变化,其评价值须于下一个评价日重新计算,合同变更可引起配贷时间的推迟(请见第11章)。4.4甲方于每月的最后一天对合同进行配贷。
在每一配贷日,甲方要做出一分配贷清单。所有已提交书面申请、声明接受配贷的合同,连同其合同额的大小、按自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评价值最高的合同最先得到配贷
第5章 不接受配贷:合同继续有效
5.1 只要合同额尚未开始支付,乙方可以书面撤销接受配贷声
明(见第4.2款)
5.2 乙方撤销接受配贷声明后,合同将继续有效。
5.3 若该合同想得到配贷时,乙方需要重新提交接受配贷声明,除此以外,第4章所述的规则亦须遵循。
第6章 存款和贷款的支付
一旦合同获得配贷,在确定的配贷日(请见第4.3款),甲方须将乙方的存款和贷款竹备好。此后,乙方可在任意时间支取存款,并可在签订贷款合同和满足第7章规定的条件后,支取贷款资金。贷款额是合同额减去存款额的差。
当向甲方提交接受配贷声明(第4.2款)时,乙方要同时提出贷款申请。之后,乙方会得到一份以合同类型中列示的参数为依据的书面贷款要约。
第7章 贷款条件/贷款担保
7.1 甲方有权为其贷款要求足够的担保。通常情况下,担保物
须为房产或主要用于住房目的的地产。甲方除了接受房产或地产作为抵押担保外,还可以自行决定接受具有同等担保效力的其他担保。
7.2 住房储蓄贷款额与具有优先抵押权或同级别抵押权的债务额加在一起,不能超过甲方认定的抵押物价值的80%。通常情况下,甲方借助专家评估决定抵押物的价值。评估专家由甲方指定,其可以是甲方的员工。
7.3 除担保外,发放贷款的其他条件是:乙方的信用可靠性及还款能力,乙方须证明其能在不危害其他债务的同时按期还款(见
第9.2款)。
7.4 其他未尽事宜在贷款合同中规定。
第8章 贷款资金的拨付
8.1 一旦乙方满足了第七章所规定的条件,就可以要求甲方拨付贷款资金。
8.2 若乙方接受配贷2年后仍未要求支取其全部或部分贷款资金,甲方将设定2个月的最后期限。2个月期限到期后,若乙方仍未提出拨款要求,甲方将不再有拨款义务,除非乙方能证明其对延误不负有责任。在设定最后期限时,甲方应向乙方阐明这一法律后果。
第9章 住房储蓄贷款的利息及还款
9.1 住房储蓄贷款的利率依据自产品参数表中所选的合同类型及其达到配贷条件的期限而定。甲方根据乙方借款余额的变化情况按日计算、按月结算利息。乙方应于每月月底结清利息。
9.2 乙方应每月偿还一次贷款本息(见第1条和第3条)。还款额依据自产品参数表中所选合同类型及其参数而定。
9.3 发生在贷款阶段的,乙方未单独支付的费用和开支(指在本合同第14.1和5.1款中提到的费用和开支)将计入贷款本金,适用于贷款的计息和还款规则。
9.4贷款资金额拨付后的第一个月,乙方开始还款,如果贷款资金分期拨付,则第一期拨付后的第四个月,乙方开始还款。甲方将通知乙方首次还款的时间。
9.5 乙方可以随时提前还款,不需缴纳任何罚金。9.6 若乙方不能按时还款,甲方无论将来如何追索,有权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欠款额计收逾期利息。
第10章 甲方对住房储蓄贷款合同的解除
除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只有在下述条件下,甲方可解除贷
款合同并要求乙方立即还款:
10.1 乙方已至少拖欠两期还款,且在其后四周内仍未还款;10.2 担保物的价值贬值到不足以作为贷款的担保、且乙方在被要求提供额外担保后不能在适当的期限内予以提供;10.3 乙方的资产状况恶化,或其共同债务人或其担保人已经陷入或即将陷入危机从而使得住房储蓄还款受到危害;10.4 发放贷款时乙方所提供的信息不正确或不完整。
第11章 合同的变更:分立、合并、降低合同额、提高合同额、变换合同类型
11.1 合同的变更,如:分立、合并、降低合同额、提高合同
额、变换合同类型等须经甲方批准。合同每变更一次,其评价值(见第4.3b)须在下一个评价日重新计算。变更后的合同必须满足第4章所述的条件,且在合同变更后三个月内不能得到配贷。11.2 在获得配贷前,若合同发生变更或转让(见第12章),变更或转让后的合同的贷款利率与未发生过变更或转让的合同的利率确定原则相同,即:若变更或转让后的合同在产品参数表中所规定的最长期限内达到配贷条件,则执行产品参数表中所述的优惠利率,否则则执行标准利率。变更或转让后合同达到配贷条件的最长期限以所涉及合同中签约最早的那份合同的签定日期为起始时间计算。
11.3 合同分立时,合同额及存款期将依照乙方的要求分配到新合同中。
11.4 合同合并时,几份合同的合同额及存款额并入到一份
合同中。只有产品类型一样的合同可以合并。
11.5 提高合同额时,其提高的额度不应少于5000元人民币。在此情况下,产品参数表中所列的合同服务费相应产生并将自该账户中扣除。当甲方不再为新客户提供(合同中列明的)那种合同类型时,乙方不能要求提升合同额。
11.6 允许在存款利率(见第三章)相同的合同类型之间,以及自存款利率低的合同类型向存款利率高的合同类型转换。较高的利率自转换当年的年初开始采用。
第12章 合同的转让、让与及质押
转让住房储蓄合同中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即合同的转让)、让
与及质押合同中的权利须经甲方批准且须经合同双方以书面形式予以约定。
第13章 乙方解除住房储蓄合同、住房储蓄存款的支付13.1 乙方可以随时解除住房储蓄合同,但须提前两周预先
通知。
13.2 在住房储蓄存款尚未支付时,若乙方要求,甲方应按原样保留该合同。
13.3 当因解除合同而要求提取存款的总额超过可支配的所有配贷资金量的百分之二十五(25%)时,甲方有权将存款的支付时间推迟至未来的配贷日。
第14章 账户的管理
14.1 乙方所有的进项,包括存款利息,将计入其账户;乙方所有的开销:贷款利息、费用(如:合同服务费)、开支(应乙方要求提供特殊服务时发生的费用)、及所有其他款项、将自其账户中扣除。
14.2 在公历结束后两(2)个月内,甲方应寄给乙方一份其上一的对账单,并同时声明若乙方在受到对账单后两(2)个月内未提出书面异议,则视为其已接受该对账单上列明的内容。
乙方有责任向甲方提供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和对账单寄送地址,并在联系方式和地址变更时及时书面通知甲方。否则,相应后果由乙方承担。
第15章 费用和开支
15.1 乙方将承担与办理合同手续相关的所有开支,最主要的开支是办理抵押及处置抵押物所产生的花销(例如:抵押物的登记费、公证人及法院的费用、律师费、调查费、评估费、预算及施工监理费、执行费等)
15.2 当甲方应乙方的要求,在办理合同手续方面向乙方提供超出常规的特殊服务时,其有权向乙方收取适当的费用,并可以将这些费用自乙方的账户中扣除。本规则不应影响对损失(包括费用
支出)索偿权的主张。
第16章 抵消、中止服务
16.1 乙方可以用所拥有的债权抵消其在甲方的债务,但用以抵消债务的债权必须是无可争辩或经司法部门判决确系乙方所有的。
16.2 甲方有权用其对乙方的已到期的索偿权(该等索偿权源自业务关系)抵消乙方对甲方的索偿权(该索偿权源自住房储蓄合同)。
16.3 当甲方实施其源自业务关系的追索权时,甲方可终止提供其应向乙方提供的服务。纵然是这些追索权索依据的法律基础不相同,亦如此。
第17章 在乙方死亡、失踪或丧失民事能力时的处置权若乙方已经人民法庭宣告或经其他依法出具的证明证实已死
亡、失踪或丧失民事能力时,甲方有权要求相关人员提交其系法定继承人的证明,以决定处置权的归属。
第18章 有限责任/送达/经营停止/司法地点
18.1 若甲方的业务经营全部或部分停止时,甲方不负责因停业、尤其是由于延迟支付存款或不能提供贷款给乙方造成的损失,除非停业系由于甲方的重大疏忽或蓄意而为的造成的。
18.2甲方的书面通知在寄往乙方最后一次留给甲方的地址后视为送达。乙方的书面声明在送到甲方总部当日视为送达。若户籍(住所)或其他重要信息有变动、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因乙方未能及时履行通知义务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将由乙方承担。
18.3 若发生业务经营停止时,不再允许修改合同、接受存款和进行配贷。住房储蓄贷款亦不再拨付。住房储蓄存款将依据扣除结业费用后所剩的可支配资金量予以返还。具体程序将依据相关规定而定,并须得到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批准。
18.4 由住房储蓄合同引起的所有争议应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9章 合同条款的变更
就已签署的合同而言,经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同意,住房储
蓄合同的条款可以变更。对于住房储蓄合同条款的任何变更,甲方都应书面通知乙方。
第20章 对合同的解释
本《住房储蓄合同》由甲方负责解释。
C类产品参数表
合同款型 合同服务费
CA CB CC
合同签署时合同额的1%,或合同额提高时提高额的1%。
若达到配贷条件的客户放弃贷款,依据其书面申请,住房储蓄银行将100%返还其所付的合同服务费;除此之外任何情况下,均不退还服务费。
常规存款月度存款比率
12.2 8.38 6.0
2(月度存款占合同额的 ‰)达到配贷条件需要的时间(月)(前提是严格依照月度存款比率41 60 81 进行存款)
最早得到配贷的时间(月)44 63 84 一次性存款占合同额的% 50 达到配贷条件需要的时间(月)21 31 39 最早得到配贷的时间(月)24 34 42 存款利率(年利率: %)0.50 0.50 1.20 评价值系数 1.91 1.27 0.41 最小评价值 8 最低存款额(占合同额的%)50 配贷条件 合同达到最小评价值和最低存款额 贷款总额 合同额减去存款额 标准贷款利率(年利率: %)3.70 3.70 4.30 优惠贷款利率(年利率: %)(只有在所规定的最长期限内达
3.30 3.30 3.90
到了配贷条件的合同才能享受优惠贷款利率)
达到配贷条件的最长期限(月)48 72 96 月度还款比率执行标准利率5.46 4.05 3.61(等额本的合同 息)(月度还5.36 3.95 3.51执行优惠利率
款占合同额的合同的‰)
最长还款期限(月)108 156 192 合同转换 CA和CB款可以互相转换并均可转换为CC款,CC
款不能转换为CA和/或CB款。A类、B类和C类合同之间不可转换
第四篇:合同预约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合同预约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刘俊臣-----《法律适用》2002年第4期
----(作者单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合同大致分为预约与本约两类。预约本身具有合同的拘束力,同时亦决定本约的成立,在合同法上具重要意义。我国合同法对预约未作明确规定,预约在实践中的运用却十分广泛。缔约实务中的意向协议、意向书、协议等,有很多即是预约。拙文拟就预约的有关法律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
罗马法没有预约的概念。近代各国民法典也很少对预约作出抽象性的规定,而只是对一些具体合同的预约问题作出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1589条规定的买卖预约、《德国民法典》第610条规定的消费借贷预约、《瑞士债务法》第22条规定的预约等。英美法上亦有预约的概念,但含义不确定。英国1893年《货物买卖法案》有买卖和买卖预约之分,预约指的是期货交易,与大陆法所称预约的含义不同。而英美法学者所称的“订约前之商议”(offerandpreli而n叼ne即tiations)以及“缔约合同”(contraett。makeacontraet),则包含了一些真正的预约。
在我国应用广泛的意向协议,其情形十分复杂,有的没有任何法律意义,有的其实是正规的本约,所以不可简单地将所有的意向协议都定性为预约。判断意向协议是预约还是本约,关键是看协议条款的特性。有一些企业习惯于在年初举办订货会,与客户签定供货计划或合同,名称都可能称为“意向协议”、“意向书”。有些企业习惯于先由专业人士草拟协议大纲或者协议底稿,然后再正式签署合同。还有些企业将合同的签订分为草签与确认两个阶段。因此,对意向协议的法律属性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欲使意向协议发生预约的效力,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一)预约亦是合同,达成合意属应有之义。预约较之于本约,其特别之处在于情形更为复杂、模糊,判断是否达成一致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至于某一意向书究竟是一方的要约还是双方的预约,尽管因磋商过程的反复性和多变性而略显复杂,但从其是单方意思表示还是双方意思表示的角度,可以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二)当事人须有受协议约束的意思,否则意向协议不会发生合同的效力。例如:
1.若当事人达成的意向协议已经商定主要条款并约定:“双方随后将按照意向协议签署正式的书面合同,并按书面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这便构成一个有约束力的预约。
2.若当事人达成的意向协议已经商定主要条款并约定:“意向协议对双方有约束力,为防止任何一方反悔,随后将签署书面合同为证。”这个意向协议其实是一个本约,随后要签署的书面合同仅仅是确认书或者备忘录。
在英国上诉法院的一个判例中,原告与被告于7月巧日达成协议,原告将其农场的土地和商誉售与被告。协议载明:“这是一份临时性合同,直至签署由律师起草的、载有这里列出的全部条款的正式文件为止。”原告付了500英镑定金,协议规定在7月18日前,原告须支付2500英镑。否则,被告可没收已付的500英镑。7月19日,原告起诉,要求被告退回500英镑,理由是他们未达成协议。上诉法院裁定,双方已达成协议,因为协议规定在7月18日前支付2500英镑,说明双方必定知晓在7月18日前不可能准备好正式文件,同时,双方明显有受该临时性合同约束的意思,正式文件是否产生并不影响该临时性合同效力的开始。在本案中,如果仅从临时性合同的字义理解,很难认定其效力。而当事人在正式文件签署前交付定金的行为,则清楚地表明当事人受其约束的意思。
3.若当事人在意向协议中商定了部分合同条款并约定:“双方将以该意向协议为基础,继续就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进行协商,尽快签署书面合同。”这个意向协议不但没有确定双方需要一致同意的所有必要条款,而且也没有包含正规合同达成前受该意向协议约束的意思,所以不能发生预约的效力。
(三)预约合同的内容应具有确定性
某中药厂在某县建立了药材供应基地,与该县下属的数个乡经济联合社签订了药材收购意向协议,协议规定:“中药厂向乡经联社提供种子和技术,在当地建立50()0亩药材园,设点常年收购农户和乡经联社提供的药材。乡经联社负责具体落实种植计划,安排农户生产和出售药材。收购价按药材的不同等级确定。”此药材收购意向协议是比较典型的预约。协议就将来订立本约达成了明确、具体的合意,意思表示清楚、确定,包含了将来订立本约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内容。农户按意向协议种植药材并向中药厂收购点交售药材时,中药厂负有收购的义务,亦即负有与农户或者乡经联社签订药材收购合同的义务。双方达成的协议如 1
果太含糊,往往难以构成合同。例如,甲就乙提出的“愿购买你的房屋,明天交易”的提议表示完全接受,此项协议因该买卖的很多重要问题均未言明,内容不具确定性,所以不构成合同。
另一个案例中,甲方与乙方之间有着五年多的协作关系,甲方常年向乙方供应空压机的单向阀体、缩母、螺母、调母等精铸件,每年供货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上。1999年1月,双方签定“友好合作意向书”,其中第3条约定:“只要甲方保证产品质量,价格合理,能及时发货,乙方以后每年都将考虑从甲方进货。”协议签订后,甲方培训员工,更新设备,试制新产品,做了长远打算。1999年5月,乙方主动邀请甲方于8、9月份来厂签订2000年合同。1999年7月,乙方因更换厂长,新厂长认为甲方的产品质量不够理想,遂于10月份通知甲方不再续订2000年合同。双方由此发生纠纷。甲方认为:双方已签订了合作协议,乙方随意中断协作关系,属于违约。特别是签订意向书以来,甲方为供货做了很多准备,而且已经生产了一批产品,如不收购将全部报废,乙方应当续约,否则要赔偿库存件、设备投资、试制费等款项。乙方认为:1999年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2000年的合同还未签订,1999年的意向书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双方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关系,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本案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定双方签定的“友好合作意向书”的效力。从其内容看,该意向书不构成预约。第一,双方没有就将来订立合同达成合意。所谓乙方以后每年都将“考虑”从甲方进货,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意指“将来有可能与甲方签约”,是否真的要签约并不确定。第二,该意向书没有明确双方签约的基本条件。所谓“只要甲方保证产品质量,价格合理,能及时发货”,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不能构成签定本约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空压机所用精铸件包含的种类很多,意向书没有明确本约的标的。因此,该意向书没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不受其约束。倘若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甲方明年继续向乙方购货,品种、质量、价格以去年的合同为准另议”,则发生预约的效力。因为意向协议虽然简单,但非常确定,所有重要的问题在以往的合同中都有约定,这些约定已成为预约的一部分。
二
传统大陆法理论对预约范围的理解比较宽泛,对预约的概念没有严格的界定,凡是双方事先达成的与订立合同有关的协议,都有可能成立预约,其内容未必是约定将来要订立本约。法国学者将预约分为三种,其中之一是“优先性协议”,一方同意给予另一方订立某一特定合同的优先权,一方只要决定订立该合同,在向其他人发出要约前,必须首先向另一方发出要约。{4]英美法上有所谓的“选择权合同”(。ntion。ontract。),有时也称为“先买权合同”,当事人双方或一方依据合同享有在不同“被选事物”(如清偿方式、给付类型、价格等)之间作出抉择的权利。如果某甲付给某乙100美金,从而换取某乙作出的在某甲于30天内支付5000美金将一块土地转让给某甲的允诺,那么,他们便缔结了一份选择权合同。在我国,类似“优先性协议”和“原则同意性协议”的约定亦普遍存在。在许多企业联营合同中,一方往往享有优先供货或优先购买的“权利”,此即“优先性协议”。此外,对预约与实践合同、预约与附条件的合同之间的关系,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实践合同、附条件的合同亦属于预约。
(一)优先性协议
“优先性协议”是否构成预约,关键在于是否产生必须订立本约的确定性。而要对此作出判断,笼而统之地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必须具体考虑每一份合同的特性。
设某甲准备出售一处住房,有意让某乙购买,则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优先性协议”,至少有以下三种情形,试分析之。
1.某甲对某乙说:“我要出售这处住房,价格是每平方米4000元,你可以先买,请在30天内答复我。”这是某甲向某乙发出的一项要约,因为某甲的话中有确定的标的、价款以及接受约束的意思,实质上是给予对方优先承诺权。此时,只有某甲作出了意思表示,某乙没有作出意思表示,所以还谈不上预约的问题,某甲的言语对某乙没有约束力。
2.某甲与某乙约定:“某甲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出售该住房,某乙可在30天内按该价格支付款项。”该约定构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合同,但该合同不是预约,而是本约。这份协议的目的不是要再订一份正式合同,而是已经产生了实际的买卖关系,即便某乙在订约时内心并未真的确定要购买,但只要他在30天内付款,不管付款前是否通知了某甲,均构成债务履行。
3.某甲与某乙约定:“在某甲准备出售此处住房时,某乙可以按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优先购买。”这份协议构成预约,某甲真正出售住房时,有义务首先向某乙发出要约,而某乙对要约有优先承诺权。某甲在没有按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向某乙发出要约前,不得将该住房卖给其他人。然而,仅仅根据该协议还不能产生实际的买卖关系,订立本约要有以下事实的出现:某甲后来表示了按每平方米4000元出售的意愿,某乙即时取得缔约权。假如双方的约定没有明确价格,只是规定“某乙可以优先购买”,也不影响预约的成立。因为按该约定某甲负有一种义务,即在他以任何价格出售住房前,都必须首先向某乙发出要约,某乙有承诺权。此承诺权系双方约定而非要约单方设定,某甲既不能不向某乙发出要约,也不能通过抬高或降低价格试图摆脱约束,某乙在任何价位上均有优先承诺权。
(二)原则同意性协议
“原则同意性协议”是使双方负有继续进行协商的义务,对当事人的承诺并不发生任何影响,也不必然导致本约的订立。企业之间经过磋商达成一定的共识或者解决一部分问题后,约定就待定问题继续进行协商,或者由双方负责人敲定大致的谈判范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后,约定由经办人员和专业人士进行下一轮的谈判,此即“原则同意性协议”。“原则同意性协议”可否发生预约的效力,值得斟酌,愚见以为不可。显而易见,这种协议虽然可以构成继续谈判的基础,但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要约与承诺没有限定,不能产生确定的关于订立本约的权利义务关系,对最终订立合同无法预见,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要约变成一种纯粹的游戏。故此,“原则同意性协议”实际上是一个未完的协商过程的阶段性标志,该阶段所取得的唯一成果是双方同意继续进行协商,这种协议有什么法律意义吗?没有。双方商定继续进行协商,一方没有遵守协议,对方无法坚持追究其预约责任,即使能够迫使其继续进行协商,而继续协商的进程和结果无法预料,其结局可能是继续协商和不再协商一样,双方再谈判一番就不了了之。故此,“原则同意性协议”不应产生预约的效力。《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一方在无意与对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开始或者继续进行谈判,属于恶意谈判,应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责任显然来源于要约与承诺的效力,而不是来源于“原则同意性协议”,性质上属于缔约过失责任。
美国、加拿大的法学家一般认为,意向书和合同书应当是两个概念,意向书表明当事人的初步意见,不具有约束力。有的虽然写明是合同书,而且当事人对合同的基本条款已经磋商,意见基本一致,但表明“需进一步协商”的,该合同书也属于意向书。侧需要指出的是,在探讨“原则同意性协议”的效力时,应当区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原则同意”。在我国的缔约实务中,往往先由双方的经办人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再报各自的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审批盖章。如果双方的法定代表人对经办人员达成的书面协议都表示“原则同意”,或者一方答复另一方的要约说:“我方原则同意你方的提议,细节问题再议”,那就意味着双方其实已经达成了一个完整的合同,细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漏洞填补和合同解释制度来解决。至于合同是预约还是本约,则视其内容而定。
(三)实践合同与预约
在一般情况下,预约与本约的区别及关系至为明显,无须赘言。但在某些场合,对预约的认定则比较复杂。实践合同的特点在于,只有当事人实际履行时,合同才告成立。在未履行以前,已经签订的合同究竟是预约还是尚未成立的本约,需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定性的不同,会导致法律后果的不同。若定为预约,则违反者需承担基于预约产生的违约责任;若定为本约,则违反者需承担合同不成立的缔约过失责任。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法律规定赠与合同为实践合同,只有当事人实际交付标的物,赠与合同才成立并生效,这是指赠与本约而言,但相对于赠与预约,即当事人为赠与而达成的协议,它并不受是否实际交付标的物的影响,只要它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就具有法律效力。有些国家法律规定了实际合同的效力,即根据实践合同的特点,规定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为预约,违反者对造成损害的后果要负赔偿责任。〔7〕 笔者以为,视未履行的实践合同为预约,实际上混淆了本约与预约的区别,定性上有所偏差。第一,本约与预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合同内容和直接效果的不同。本约直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债的效果;预约不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只产生请求订立合同的关系。就赠与等实践合同而言,未履行的协议不是预约,而是本约,只不过本约尚未成立。因为此类协议符合本约的所有构成要件,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而不是约定将来再订立合同。实践合同中协议与履行的关系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并行关系,二者是同一合同的两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两个合同。第二,视未履行的实践合同为预约,并非是保护善意受赠人权益的唯一或最佳途径。表面看来,视未履行的实践合同为预约,使其发生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利于受赠人追究赠与人的违约责任。而视未履行的实践合同为本约,因合同未成立,受赠人处于不利地
位。其实,法律上并没有对受赠人给予特别保护的充分理由。即便要保护,通过缔约过失责任已足够,并不是只有认定未履行的实践合同为预约才可以保护受赠人。
(四)附条件的合同与预约
预约与附条件的合同实质不同,表象类似,在许多场合容易发生混淆。“法国学者认为,附停止条件的合同是最典型的预约合同”。《日本民法典》第556条规定:“买卖一方的预约,自他方表示完结买卖的意思
时起,发生买卖的效力”。这里所谓的预约,其实也是附停止条件的合同。法国、日本将附停止条件的合同视为预约,显然是从合同的正规性或者正式性着眼的。如前所述,法国合同法对预约的理解比较宽泛,所有以达成正规合同为目的的协议,都被称之为预约。这只是概念使用上的问题,并不说明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属于预约的范畴。在我国合同法上,预约历来是相对于本约而言的,如果混淆了预约与本约的界限,那么探讨预约的效力就失去了意义。“预约,与附停止条件之契约不同。在附停止条件之契约,本约于订约时已成立。反之,在预约,本约尚未成立,当事人间不过有使之成立之债权债务。”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属于本约,其时合同已经成立,只是合同的效力是否发生取决于停止条件的成就。条件成就,则合同生效;条件不成就,则合同自始无效。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合同条款在表述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使人们判断某一合同是预约还是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变得困难。在法理上,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区分:其一,在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停止条件是否成就不确定,故合同是否生效也不确定;在预约,由其效力所决定,除非有法定事由,本约的签订是可以预见的。其二,在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已经明确,停止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当事人即直接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在预约,本约尚未成立,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预约生效时,当事人不是直接进人合同债权债务的履行阶段,而是通过要约与承诺签订本约。当然,预约对订立本约也可以附加条件,但这也只是说明双方要签订的是一个附条件的本约,而不能说附条件的本约成了预约。例如,甲和乙是好朋友,两人约定:“明年律师资格考试时,甲送乙一辆轿车。”此约定是一个正规的赠与合同,“考试时”属履行期限。如果两人约定:“明年乙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甲送乙一辆轿车。”此约定是附停止条件的赠与合同,“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是履行条件。如果两人约定:“明年律师资格考试时,甲准备送乙一辆轿车。”此约定应为预约,因为债权债务尚未确定,“准备送”说明赠与本约未成立,届时双方还需要再行约定。
三
就一般合同而言,违约责任形式包括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责任等。预约责任与一般合同责任是否相同,值得研究。
(一)预约的财产责任
从性质上讲,预约责任不排斥损害赔偿、违约金及定金罚则的适用。因为当事人基于预约期待将来订立本约,根据诚信原则有理由期待本约的成立和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预
约,就会使另一方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避免利益的损失,当事人亦可在预约中约定违约金和定金。按合同法原理,一般合同的免责事由和解约条件,也适用于预约。《德国民法典》第610条规定:“约定为消费借贷的,如对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明显受损害有危及返还请求权者,在发生疑问时,得撤回其约定。”《奥地利民法典》第936条规定,如因情势变更,致违背原有目的或一方对对方丧失信任时,预约失其效力。“《日本民法典》第589条规定:”消费借贷的预约,于日后当事人一方受破产宣告时丧失效力。”
(二)预约的强制实际及行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预约虽然仅使当事人负有订约义务,但也是一种合同。如果预约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订立本约的义务,则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其履行义务及承担责任。”(l0]另一种观点认为,“实际履行不能作为违约责任的基本形式。违反预约表现在因一方过错而致使本约不能成立,按照实际履行的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预约约定成立本约。但如果这样,预约最终将是产生与本约相同的结果,违反法律限制某些合同成立的初衷。”两种观点在法理上都有一定的依据,一种强调有约必守,一种强调合同自由。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合同法两大原则在预约责任上的冲突和取舍问题。
笔者认为,对预约不能适用强制实际履行。首先,实际履行的直接后果是强制当事人签订本约,这种强制与法院解释个别条款不同,它是对合同的主要条款或全部条款,强迫当事人为意思表示。此时,法院无法代替当事人订立本约,只能强制当事人订立本约,而就整个合同来讲,对意思不能强制,对意思表示亦不能强制。所以实际履行不可取,不现实。关于本约的要约与承诺,归根到底要由当事人作出,如当事人拒绝,不能想象由法院代替当事人去签订一个完整的合同。其次,尽管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则是统一的,但并非不允许特例的存在。强制实际履行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并受到合同性质、当事人人身自由、实际履行与财产责任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如此,在各国合同法上都存在不能强制实际履行的合同。将预约定性为依其性质不能强制实际履行的合同,并不违反合同法原理。最后,一般来说,强制实际履行的条件是“须适用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形式尚不足以补偿债权人”。〔12〕对违反预约通过违约金、赔偿金已足以补偿受
害方的损失。在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提供的一个案例中,A向B保证,如果B努力取得经验并准备投资巧0000美元,则向B授予专营许可。此后的两年间,B为订立该合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且一直相信将会得到A的专营许可。当订立协议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A通知B必须投资更多的金额。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认为,B有权拒绝A的要求,并要求A补偿其为准备订立合同所发生的费用。(13〕这意味着,对方不能要求其实际订立合同。我国合同责任正在由计划经济时代一味强调实际履行转向寻求当事人双方经济利益的平衡,在这种大背景下,从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角度,没有必要再适用强制实际履行。
注释:
〔1〕一般而言,双方间在正式签署契约前所签不受构束承诺性书面(noneo爪mittal,tatement)文件仅属双方间对契约标的谈利之一种立场表示。然而,若意愿书中将双方谈利之过程或条件叙述太明确时,则视为有构束力之约定。参见杨祯:《英美契约法》,第31页。
(2)何美欢:《香港合同法》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3]张学仁主编:《香港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页。
〔4)另两种是“原则同意性协议”和“仃立合同的单方面允诺”。按“原则同意性协议”,当事人双方在一个大致的框架内,负有义务进一步就合同的具体条件继续进行协商。按“订立合同的单方面允诺”,作出允诺的一方承担依对方请求与之仃立合同的义务,此乃典型的预
约。参见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第56页。
〔5)A·L·科宾:《科宾论合同》上册,第459页。
〔6〕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资料选》,第327页。
〔7)王析、秦芳华:“论预约及其责任”,《律师世界》,1998年第7期;草有土等:《债权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8〕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第57页。
〔9〕史尚宽:《债法总论》,第13页。
〔10)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第48页。
〔11〕王新、秦芳华:“论预约及其责任”,《律师世界》,1998年第3期。
【12)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53页。
(13)外经贾部条法司编译:《国际商事合同规则》,第40页。
第五篇: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问题
在短短的数十年内,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消费习惯。凡是以电子形式在网络上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和服务都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网店、网银、网校等都是电子商务的具体形式。这种快捷方便的商务模式也面临着众多新的法律问题,比如电子商务中的合同何时成立生效,合同的签名等问题,由于技术的开发总是领先于该领域法律的问世,因此容易造成网络贸易下合同的混乱。
一、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特点
我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反映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常见的合同的形式有书面与口头两种,但《合同法》第十条对此留有空间,电子商务合同是随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运用产生的全新合同形式,应属于“其他形式”。虽然不同于传统合同形式,但电子合同意义以及作用本身并未超出民法合同的范畴。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
现今,亚马孙、京东、天猫等电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集成了商品与店铺的展示、搜索、广告等功能,极大的为民众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普通大众的消费观。不同于实体销售,作为虚拟经济的第三方销售平台,消费者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消费环境下,引发了众多的法律纠纷值得关注。如郑某与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宁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法院认为,原告通过被告江苏苏宁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公开信息、按照交易平台设定的程序下单向被告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购买格力系列家用中央空调并成功支付了4680元价款,确认原告与被告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买卖关系成立并生效,被告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应按约向原告交付上述空调,对原告的该项请求,本院予以支持,电子交易具有迅速、竞价、非面对面、群体不特定、信息不对称等特点,网络销售中也不缺乏超低价、1元秒杀等促销手段,这也是网购有别于传统的交易模式、更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之一,不能仅以价格差距来判断合同成立的合法性。(参考案例:【浙0781民初3109号】)
从法律角度看,合同签订一方因标价过低、恶意竞拍等原因主张合同不成立的,没有法律依据。笔者认为电商的销售行为可以视为卖方在网络上的要约而非要约邀请。网店销售中一个重要特点为当消费者同意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时,只需单方提交订单即代表双方达成交易合意,并不需要商家对此订单再次进行确认或认可。我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应内容具体明确,且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定。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第二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当事人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虽该草案还未正式通过,但也反映出网上经营者行为实为一种要约,而消费者提交订单行为即对商家要约所做出的承诺。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因此,当消费者在网上提交订单时视为买卖双方电子合同成立生效。之后消费者支付、商家物流等环节仅是双方履行合同的过程。
三、电子商务合同中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领域的核心机构,40多年来专门从事世界商法改革,其中第四工作组专门关注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2001年贸法委制定《电子签名示范法》,第二条对电子签名做出定义“以电子形式表现的数据,该数据在一段数据信息之中或附着于一段数据信息有逻辑上的联系,该数据可以用来确定签名人与数据信息的联系并且可以表明签名人对数据信息中的信息的同意”。电子签名的法律规范旨在减少因使用电子手段而可能产生的法律效力上的不确定性,为其和手写签名之间的等同性规定技术可靠性标准。
电子签名需要借助于某种技术手段,比如公共密钥技术的电子签名,在签名前,需将密钥提交可信赖适格的第三方并由其签发电子签证。签名方用密钥签名后与电子签证一同交给交易相对方,以便验证电子签名的真实性。电子签名的认证与合同的效力密切相关,由于电子签名依托某种技术,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认证机制,虽然贸法委规定《电子签名示范法》以“功能等同”为原则,但并非可以简单通过法律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效力”便可解决。2015年我国以《电子签名示范法》为蓝本出台《电子签名法》。其中第三条明确民事合同中不能仅以采用电子签名而否认合同的效力;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虽然我国的《电子签名法》对可靠的电子签名的效力予以认可,但对其中技术标准未有明确,也未提及评估人签名、依靠方等角色的法律意义。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紧密相连的新型贸易方式,对现行法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电子商务带来的新问题,需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修正,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