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盗窃罪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颁布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颁布日期】 19980317
【实施日期】 199803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已于1997年11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 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
【章名】 全文
为依法惩处盗窃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盗窃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 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一)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窃取的公私财物的数额。
(二)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 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
(三)盗窃的公私财物,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
(四)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第二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的“以牟利为目的”,是指为了出 售、出租、自用、转让等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 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 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 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 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 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 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第四条 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 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 被盗物品的数额,按照下列方法计算:
(一)被盗物品的价格,应当以被盗物品价格的有效证明确定。对于 不能确定的,应当区别情况,根据作案当时、当地的同类物品的价格,并 按照下列核价方法,以人民币分别计算:
1、流通领域的商品,按市场零售价的中等价格计算;属于国家定价 的,按国家定价计算;属于国家指导价的,按指导价的最高限价计算。
2、生产领域的产品,成品按本项之1规定的方法计算;半成品比照 成品价格折算。
3、单位和公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物品,原则上按购进价计算,但作案当时市场价高于原购进价的,按当时市场价的中等价格计算。
4、农副产品,按农贸市场同类产品的中等价格计算。
大牲畜,按交易市场同类同等大牲畜的中等价格计算。
5、进出口货物、物品,按本项之1规定的方法计算。
6、金、银、珠宝等制作的工艺品,按国有商店零售价格计算;国有 商店没有出售的,按国家主管部门核定的价格计算。
黄金、白银按国家定价计算。
7、外币,按被盗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卖出价计算。
8、不属于馆藏三级以上的一般文物,包括古玩、古书画等,按国有 文物商店的一般零售价计算,或者按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核定的价格计算。
9、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盗窃 数额按当地邮电部门规定的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计算;销赃数额 高于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的,盗窃数额按销赃数额计算。移动电 话的销赃数额,按减去裸机成本价格计算。
10、明知是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电信设备、设 施而使用的,盗窃数额按合法用户为其支付的电话费计算。盗窃数额无法 直接确认的,应当以合法用户的电信设备、设施被盗接、复制后的月缴费 额减去被复制前6个月的平均电话费推算;合法用户使用电信设备、设施 不足6个月的,按实际使用的月平均电话费推算。
11、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后自己使用的,盗窃数额按本项之10的规 定计算;复制他人电信码号后自己使用的,盗窃数额按本项之9、10规 定的盗窃数额累计计算。
(二)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按下列方法计算:
1、不记名、不挂失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不论能 否即时兑现,均按票面数额和案发时应得的孳息、奖金或者奖品等可得收 益一并计算。股票按被盗当日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该种股票成交的平均价格 计算。
2、记名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如果票面价值已定 并能即时兑现的,如活期存折、已到期的定期存折和已填上金额的支票,以及不需证明手续即可提取货物的提货单等,按票面数额和案发时应得的 利息或者可提货物的价值计算。如果票面价值未定,但已经兑现的,按实 际兑现的财物价值计算;尚未兑现的,可作为定罪量刑的情节。
不能即时兑现的记名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或者能即时 兑现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已被销毁、丢弃,而失主可以 通过挂失、补领、补办手续等方式避免实际损失的,票面数额不作为定罪 量刑的标准,但可作为定罪量刑的情节。
(三)邮票、纪念币等收藏品、纪念品,按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价格 计算。
(四)同种类的大宗被盗物品,失主以多种价格购进,能够分清的,分别计算;难以分清的,应当按此类物品的中等价格计算。
(五)被盗物品已被销赃、挥霍、丢弃、毁坏的,无法追缴或者几经 转手,最初形态被破坏的,应当根据失主、证人的陈述、证言和提供的有 效凭证以及被告人的供述,按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核价方法,确定原被 盗物品的价值。
(六)失主以明显低于被盗当时、当地市场零售价购进的物品,应当 按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核价方法计算。
(七)销赃数额高于按本解释计算的盗窃数额的,盗窃数额按销赃数 额计算。
(八)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九)被盗物品价格不明或者价格难以确定的,应当按国家计划委员 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 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估价。
(十)对已陈旧、残损或者使用过的被盗物品,应当结合作案当时、当地同类物品的价格和被盗时的残旧程度,按本条第(九)项的规定办理。
(十一)残次品,按主管部门核定的价格计算;废品,按物资回收利 用部门的收购价格计算;假、劣物品,有价值的,按本条第(九)项的规 定办理,以实际价值计算。
(十二)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 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
(十三)盗窃行为给失主造成的损失大于盗窃数额的,损失数额可作 为量刑的情节。
第六条 审理盗窃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认定盗窃罪的情节 :
(一)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二)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三)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 情节”:
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盗窃金融机构的;
3、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4、累犯;
5、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6、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7、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8、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第七条 审理共同盗窃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各被告 人分别作出处理:
(一)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
(二)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 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
(三)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 定量刑幅度,并依照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 免除处罚。
第八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 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债券、其 他款物,企业的结算资金、股票,不包括盗窃金融机构的办公用品、交通 工具等财物的行为。
第九条 盗窃国家三级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国家二级文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并处罚金;盗窃国家一级文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案中盗窃三级以上不同等级文物的,按照所盗文物中高级别文物的 量刑幅度处罚;一案中盗窃同级文物三件以上的,按照盗窃高一级文物的 量刑幅度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主要是指 盗窃国家一级文物后造成损毁、流失,无法追回;盗窃国家二级文物三件 以上或者盗窃国家一级文物一件以上,并具有本解释第六条第(三)项第 1、3、4、8目规定情形之一的行为。
第十条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 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其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 数额认定。
第十一条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 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 罚。盗窃上述发票数量在二十五份以上的,为“数额较大”;数量在二百 五十份以上的,为“数额巨大”;数量在二千五百份以上的,为“数额特 别巨大”。
第十二条 审理盗窃案件,应当注意区分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一)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 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广播 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 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二)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三)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 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 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 工具使用后,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 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
(四)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 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在偷开机动车辆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构成犯 罪,又构成其他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偷开机 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偶尔 偷开机动车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五)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又 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 采用破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 罚。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
(六)盗窃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定罪处罚。
第十三条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应当在一千元 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 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判处罚金。
第二篇:盗窃罪司法解释
2013年盗窃罪最新司法解释
作者:郑瑞华时间:2013-05-02浏览量 13846评论 115
5最高人民法院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一)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
(四)明知是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按照合法用户为其支付的费用认定盗窃数额;无法直接确认的,以合法用户的电信设备、设施被盗接、复制后的月缴费额减去被盗接、复制前六个月的月均电话费推算盗窃数额;合法用户使用电信设备、设施不足六个月的,按照实际使用的月均电话费推算盗窃数额;
第五条 盗窃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的,按照下列方法认定盗窃数额:
第六条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五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第八条 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盗窃民间收藏的文物的,根据本解释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认定盗窃数额。
(二)为盗窃其他财物,偷开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后非法占有车辆,或者将车辆遗弃导致丢失的,被盗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
(一)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造成其他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第十二条 盗窃未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十四条 因犯盗窃罪,依法判处罚金刑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第三篇:浅议盗窃罪
浅议盗窃罪
浅议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盗窃罪的四个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即国家、集体所有或者公民个人所有的各种财物。这里的“财物”,具有以下特点:(1)财产本身必须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物品。(2)从财物的形态上看,主要是有形的物品,但盗窃电力、煤气、天然气、热气、冷气等虽属无形财产,因其本身既有经济价值,又有使用价值,而且能为人们所掌握和控制,因此亦构成盗窃罪。(3)人们能够控制和享有。否则,即使具有经济价值,而不能为人们所控制,也不能视为盗窃意义上的财产,例如无线电波等。但是,盗窃他人长途电话帐号、盗接他人通信线路,造成损失,数额较大的,也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65条就明文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即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4)一般是动产。不动产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但与不动产可以分离,而又不丧失原物价值的附着物,如盗窃房屋上的瓦、门、窗,土地上生长的零星树木、庄稼、果实等,仍可成为本罪的对象,数额较大的,也应构成盗窃罪。(5)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盗窃某些特定的对象,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按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处罚。如盗窃枪支、公文、证件、印章等,因此应根据刑法关于盗窃这些特定物品的具体规定分别定罪处罚。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具体讲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其主观上认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经手人发觉的方法,暗中窃取,从而取走财物。如溜门撬锁、翻墙越窗、潜入室内等窃取财物。其主要特征有:首先,秘密窃取是指取得财物时没被发觉,暗中进行。如果取财是在暗中进行的,但将财物窃取到手后被发现,尔后公开携赃逃跑的,仍应定盗窃罪。如果是使用骗术,转移被害人的视线,在其未发觉的情况下窃取财物的,也应定盗窃罪。其次,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而言,而不是指其他人。即使窃取财物被其他人发现,但只要是乘被害人不知觉取走财物的,仍为盗窃罪。最后,秘密窃取是行为人自以为没有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发觉。如果行为人在窃取财物时,事实上被害人已经发觉,但以为是秘密而将财物窃走的,仍构成盗窃罪。如果行为人当时明知被害人发觉,继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已具有公然性,因而应定为抢夺罪。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区别其他财产性犯罪的关键。
盗窃罪与抢劫罪这一侵犯财产性犯罪就有明显区别。刑法第269第规定,犯盗窃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依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直接危害财物所有人或者经手人、看护人、保管人,公然劫掠其控制下的财物的行为。两罪在主观方面、主体方面是相同的,最大的区别就正表现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即:盗窃罪是在财物控制人不备的情况下,以秘密窃取的方式将其财物拿走,因而表现出行为的秘密性;而抢劫罪则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直接从财物控制人手中劫取财物,所以表现出行为的强制性、公开性和当场性。对于盗窃转化为抢劫的,则应特别强调抢劫犯罪的“当场性”,即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人身强制方法的当时、当地就劫走或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两个行为当场完成,一般没有时间间隔。因为抢劫行为是同时地、不可分割地侵犯了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这两个客体。但对“当场”的理解不能过于狭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与取得财物之间虽持续一段时间,也不属于同一场所,但从整体上看行为并无时间间断的,也应认定为当场取得财物。当然,就具体的案例还得对“当场性”进行深入的分析。
再如,盗窃罪与诈骗罪这一侵犯财产的犯罪也有明显的区别。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者在侵犯的客体、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都是相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从客观上看,盗窃罪的行为是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这窃取是使用非暴力胁迫手段,违反财物占有人的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而诈骗罪首先要求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从而使被害人陷入错误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陷入错误,对方产生的错误认识也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为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在一般情况下,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只要严格按照各自的犯罪构成标准进行界定,并不难区分。但是,社会现象错综复杂,有些犯罪行为人在盗窃犯罪活动中可能有欺诈行为,有些犯罪分子在诈骗活动中也有秘密行为,判定其犯罪活动是诈骗罪还是盗窃罪,主要是看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时起关键作用的手段是什么,如果起关键作用的手段是秘密窃取,就应定盗窃罪;如果起关键作用的手段是实施骗术,就应定诈骗罪。
又如,盗窃罪与侵占罪亦是侵犯财产性质的犯罪,二者却也有明显的区别。刑法第270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客观方面。侵占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有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拒不交出,即包括承认本人获取遗忘物而不交出,同时还包括拒不承认获取了他人的遗忘物而不交出,也包括将自己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所有,拒不退还。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分,在理论上不难理解,但司法实践中却容易混淆.侵占与盗窃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侵占的特点是某一财物不在所有人或保管人控制之下而非法据为己有,而盗窃的特点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将处于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控制之下的财物据为己有。因此,某一财物是否已经不在他人控制之下,就成为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
(2)盗窃公私财物必须是“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即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或者是个人盗窃数额虽不够“较大”,多次秘密窃取的行为也构成本罪。所谓“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8年3月26日《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中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500元至2000元为起点。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0日《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1项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该条第2款还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关于被盗物品数额的计算方法,参照上述高法1998年3月10日的司法解释第5条的规定计算。所谓“多次盗窃,”根据上述高法的司法解释第4条的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新刑法的这些规定,比1979年刑法对盗窃罪单纯数额犯的规定更为合理。同时新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152条规定的惯窃罪,但补充规定了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不受数额的限制。故在司法实践中,只能将惯窃行为作为情节严重的盗窃罪的一种情形加以考虑。刑法的这一修改,改变了原刑法构成盗窃罪只能单纯以数额为标准的缺陷,对打击数额虽未达到较大标准,但多次盗窃的行为将起到积极作用。
3、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虽然根据1979年刑法的规定可以构成惯窃罪,但1997年刑法取消了惯窃罪罪名,因此,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具有这一特定目的,不能构成本罪,如未经物主同意擅自借用其物,用毕后即归还的,因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不构成本罪。“非法占有”是指将公私财物窃离原来的场所或使之脱离物主的控制,而实际置于行为人的控制之下。至于非法占有是为了自己,为了第三人,还是为了小集体,均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盗窃罪的故意内容是:行为人明知其所要窃取的是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的财产,其窃取行为必然会给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造成经济损失,但为了达到自己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见其故意内容包括三层含义:(1)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窃取行为的对象是他人的财物,即不属于自己的公私财物;(2)行为人明知其窃取行为会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而故意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3)行为人在其主观故意的支配下,对实现其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方式----秘密窃取作出明确的选择。
二、对本罪的认定
(一)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主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盗窃罪与一般盗窃行为的罪限。其区分有数额和次数两个可供选择的标准,只要具备了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之一的,就构成盗窃罪,否则,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一般说,个人盗窃数额达到“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就可以成立本罪。然而实际中盗窃案件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发案数属刑事案件之首。为了正确把握罪与非罪的标准,在审理盗窃案件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认定盗窃罪的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7日《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一方面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2)盗窃残废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另一方面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1)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2)全部退赃、退赔的;(3)主动投案的;(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把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罪区别开来。这里所指的“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主要指偷窃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也包括偷窃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亲属的财物。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和非近亲属的财物不等于本人的财物,但又与非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财物有所区别。这里所指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是指盗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近亲属”的财物。所谓“近亲属”,按照我国刑诉法第82条第6项的规定,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由于行为人与近亲属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因此,在处理这类盗窃案件时应当有别于社会上普通盗窃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4项规定:“偷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但是,如果行为人盗窃恶习太深,屡教不改,盗窃数额巨大,甚至勾结外人共同盗窃家庭及亲属财物,严重影响到家庭及亲属安宁,家庭其他成员或者被害亲属坚决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盗窃罪与买赃自用的界限。与盗窃事先并无通谋,为贪图便宜或者方便,明知是赃物而购买自用的,应无偿追缴赃物,买主不构成犯罪;但买赃自用情节严重的,也可以按销赃罪定罪处罚。确实不知是赃物而购买自用的,应由罪犯承担损失,买主不构成盗窃罪,也不构成窝赃罪或者销赃罪,因为其行为不具有犯罪的性质。
4、行为人误将公私财物当作自己的财物拿走,或未经物主同意,擅自借用其物或私自挪用代为保管的他人钱物,用后归还等情况,因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盗窃罪。
(二)正确认定既遂与未遂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对于定罪和量刑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盗窃未遂,谈不上数额较大,实际社会危害性也很小的,可以认为是情节显著轻微而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以珍贵文物等重要的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盗窃对象,因其社会危害性大,也应认定盗窃罪(未遂)。在区分标准上,应坚持以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否齐备为标准,但在有些情况下,盗窃罪既遂与未遂较难区分,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在具体把握上我赞成“失控说”,即应当以盗窃行为人的盗窃行为是否使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失去了对该财物的实际控制,区分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凡是由盗窃的财物已经脱离了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的实际控制,即为既遂;如果窃取的财物实际仍在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的控制之下,即为未遂。因为盗窃罪是对公私财物所有权的侵犯,盗窃行为人通过其所实施的盗窃行为,使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失去了对公私财物的合法控制,才能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有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项的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如潜入银行金库、博物馆等处作案,虽未得逞,因盗窃目标数额巨大,盗窃目标极为重要,一旦盗窃得逞,会使公私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属于情节严重的盗窃犯罪,应当追究其盗窃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三、本罪的刑事责任
(一)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下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上述所谓“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债券、其他款物,企业的结算资金、股票,不包括盗窃金融机构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财物的行为。该《解释》第9条第3款规定了“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主要是指盗窃国家一级文物后造成损毁、流失,无法追回;盗窃国家二级文物三件以上或者盗窃国家一级文物一件以上,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流窜作案危害严重;
3、累犯;
4、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该《解释》规定了上述“数额巨大”的标准,一般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0000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的。至于“其它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问题,该《解释》第6条第3项规定,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在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盗窃金融机构的;
3、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4、累犯;
5、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6、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7、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8、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三)共同盗窃的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审理共同盗窃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被告人分别作出处理:
1、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
2、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
3、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四篇:盗窃罪辩护词
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
针对被告、、、涉嫌盗窃信鸽一案,现在发表辩护意见如下:
一、对于被告人、、、涉嫌盗窃的行为,辩护人没有异议。但是对公诉机关认定被盗窃信鸽的数量及信鸽价值,辩护人认为,缺乏事实依据,理由如下.1、对于信鸽被盗数量认定没有即活鸽子或死鸽子的直接证据,依据的是三名被告的陈述、被害人的陈述、证人···的证言、证人···证言,而且在个人的陈述中存在众多矛盾之处。
首先、三名被告承认曾经偷了二十左右鸽子,但在盗窃后,发现有摄像头,当即把鸽子放了。被放的鸽子哪里去了呢,从下面第二条中可以找到。
第二、证人、、、称,事发当日早上起来时,发现满院子都是鸽子,是后来才知道丢了二十六、七只。那么满院子鸽子究竟是多少只,或者大概有多少只,这些鸽子在案发后又哪里去了呢,不得而知。而且满院子的鸽子是否就是被告放的,在这里也没有相关说明。另外证人后来知道丢了二十六七只是谁告诉他的呢,在这里也没有说明,因此该证人的证词印证了被盗的鸽子实际上并未离开,在被告放了鸽子之后,还是留在原处。被害人也就没有丢失其所称的那么的鸽子。
第三、被害人···陈述丢了二十六只鸽子。但···至始至终也没 有说出其在案发前共有多少只鸽子,案发后还剩多少鸽子。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里也没有相关说明。最后价格认定机构认定了十八只鸽子的价值,也就是认定的丢失了十八只鸽子,那么鉴定机构是依据什么认定被盗窃的是十八只,而不是被害人所称的二十六只呢,也没有任何说明,但这些显然也是为被害人所承认的。这就说明被害人不能确定自己究竟丢了多少只鸽子,既然被害人对自己丢了多少只鸽子逗不是十分清楚,公诉机关有时如何认定的呢,显然在丢失鸽子数量上是存在疑问的。
终上所述,公诉机关对丢失的鸽子数量的认定不准确,无法证实被告确实盗窃了如此数量的鸽子,对这一部分事实认定是不准确的,不能作为证据予以支持。
二、辩护人认为,对丢失鸽子的价值认定也存在重大错误,被害人丢失鸽子的价值远远低于公诉机关所认定的价值。
1、公诉机关认定的鸽子的价值依据的是···格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估价鉴定书。但该估价鉴定书的形成严重违反了程序法和实体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理由如下:
首先,该认证中心不具备认定信鸽价值的主体资格。信鸽价值的认定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认定,他即需要有野生动物养殖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价格认定专业知识,而据辩护人查询,全国没有一家鉴定机构具备这样的资质。而且本案中公诉机关即没有提供鉴定机构的资质,也没有提供鉴定人员的资格证书,那么由一个没有相关认证资质的单位,也没有相关认证资格的人员做出的鉴定结论,是不能作为 证据使用的。
第二、依据《辽宁省涉案物品股价管理条例》第十条 估价机构受理委托后,应当指定3名以上估价人员组成估价小组,根据涉案物品的类别,可以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与估价。本案中的鉴定小组成员只有···和···两人,不符合该条规定。另外依据本条,针对本案的特殊性,需要有具备信鸽养殖与经营的专业人士参加,但该价格认证中心并未邀请任何专业人士来做,因此该鉴定程序上严重违法,该结论不应予以采信。
第三、本价格认证的过程和结论印证了该鉴定机构确实没有这样的能力认证信鸽的价值。该中心关于本案的股价评估说明中第五条
(二)项中的询问笔录,(三)项中的调查笔录,在卷宗中都没有提供。另外在第七条中该中心称,价格鉴定过程:接受委托后,价格鉴定小组制订了价格鉴定作业方案,进行了现场勘验,并进行了市场调查,核实了标的的数量、现状,确定采取市场法对标的物进行鉴定。但是该中心没有提供其现场勘验笔录,也没有市场调查报告。而该信鸽据被害人···称已经丢失,那么该中心有时如何核对现状和数量的呢,真是匪夷所思。更重要的是该中心所称的用市场法鉴定。那么一句向有关专家咨询,市场法是将待评估物品与近期物品交易中类似物品进行对照与比较,以后者的既知价格为基础加以修正,得出被评估的物品最可能实现的合理价格。但本案中的评估没有任何近期其他相类似物品的价格对比,仅仅凭借被害人···提供的价值表,在此基础上除个别调整外,完全按照其提供的价值予以认证,并且没有相关 的认证说明。整个鉴定过程说明鉴定人缺乏鉴定资格与能力,其鉴定过程严重违法,其所鉴定的结论不应予以采纳。
2、被害人提供的性格价值不实,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所宣称的信鸽价值。
首先,其称价值15万元的2001-017316信鸽是由其以2000.00元的价格购得,有···,及其本人证词为证,是花两千元从大连买的。被害人称本鸽并未参加过任何比赛,其价值之所以高是因为它的子一代获过奖,但是子一代中最高奖金是2000.00元.经过询问信鸽协会的人这样鸽子也就价值几千元钱根本就不值那么多。而且被害人和牛晓冬等称有人出资15万元要买这只鸽子,那么究竟是谁要买,这个人姓什么,家住在哪里,却说不出来,因此这种说法完全是谎话,没有确实的证据予以支持。
其次被害人提交价格认定的信鸽中除了2006-06-106002获得过2006年鸣威公棚决赛第132名,获奖金2000.00员外再无获奖信鸽,那么被害人所称的信鸽价值纯粹是信口开河,没有依据。
终上所述,被害人的信鸽价值远远低于被害人所报及价格认证中心所认证的价格,法院不应予以采信。
三、被告人、、、具有从轻处罚的情节,请合议庭予以考虑。
1、被告、、、在本案中处于从属地位,是从犯。从三名被告人的询问笔录中可以看出本案中被告、、、是被告··通过被告····所雇。在整个作案过程中,被告···与被告···负责查看犯罪地点,召集人员,并提供作案工具,并亲自实施犯罪行为,被告···始终处于被支 配的地位。
2、被告、、、在整个案件中,屡次找借口要中止盗窃行为,包括借口没有工具撬不开锁等行为,后来又是被告、、、将信鸽放出。这些行为说明被告、、、的盗窃行为是被动的,更加进一步说明他在本案中的从属地位。
综上,被告、、、是本案的从犯,在案件进程中有中止的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依据本条规定,对被告、、、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希望合议庭予以采纳。
第五篇:盗窃罪案例
彭世勇、欧少双、黄平、向永福、高爱国犯盗窃罪一案当事人:
法官:
文号: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原公诉机关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欧少双,男,1974年12月17日生。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08年11月1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许昌县公安局看守所。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黄平,男,1971年5月7日生。因犯盗窃罪于2002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因犯盗窃罪于2004年8月1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2005年9月26日刑满被释放。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08年11月1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许昌县公安局看守所。
辩护人陈惠敏,河南世纪风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彭世勇,男,1973年12月25日生。因犯抢劫罪于1994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因犯盗窃罪于200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2007年1月18日刑满被释放。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08年11月1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许昌县公安局看守所。
原审被告人向永福,男,1986年3月10日生。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08年11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许昌县公安局看守所。
原审被告人高爱国,男,1970年10月17日生,汉族。因犯抢劫罪于200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2006年9月29日刑满被释放。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08年11月1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许昌县公安局看守所。
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彭世勇、欧少双、黄平、向永福、高爱国犯盗窃罪一案,于二○一○年五月十三日作出(2010)许中刑一初字第10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人欧少双、黄平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期间,被告人彭世勇、欧少双、黄平、向永福、高爱国分别结伙、或分别伙同白贤照、汪志军(均在逃)等人,携带撬杠等作案工具,先后窜至河南省新郑市、新密市、禹州市、漯河市、许昌县、山东省泗水县、沂源县、莱芜县、临沭县以及江苏省连云港市等地,采取撬盗保险柜等手段,非法盗取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758577元。其中,被告人彭世勇参与盗窃作案10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1758577元;被告人欧少双参与盗窃9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1478559元;被告人黄平参与盗窃6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892390元;被告人向永福参与盗窃1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530353元;被告人高爱国参与盗窃4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14070元。上述事实,有被害人李××、潘×、庞××、龚××、赵××、徐××等人的陈述,证人赵廷×、李茂×、韩××、王××、申××、戎××、王青×等人的证言,公安机关制作的现场勘验笔录及现场照片,物价部门的价格评估报告,从被告人处扣押的被盗手机、作案工具撬杠等物证,被告人彭世勇、欧少双、黄平等人辨认作案地点的笔录等证据在案证实,被告人对犯罪事实均有供述。
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彭世勇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被告人欧少双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被告人黄平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被告人向永福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被告人高爱国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上诉人欧少双上诉称:系初犯、从犯;原判量刑重。上诉人黄平上诉及其辩护人辩护称:未参与盗窃新密市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的财物;系从犯;原判量刑重。经本院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除黄平参与盗窃新密市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财物的事实外,与一审相同,且经一审法院当庭举证、质证,查明属实。经本院审查核实,予以确认。另查明,认定上诉人黄平参与盗窃新密市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财物的证据不足,上诉人黄平参与盗窃5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544423元。关于上诉人欧少双的上诉理由,经查,上诉人欧少双参与盗窃达9次之多,盗窃数额特别巨大,且在共同犯罪中行为积极主动,原判认定其为主犯正确,对其判处无期徒刑适当。关于上诉人黄平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经查,认定黄平参与盗窃新密市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财物的犯罪,只有同案犯彭世勇、欧少双的供述,上诉人黄平对此起盗窃始终不供,认定上诉人黄平参与盗窃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财物的证据不足,故黄平及其辩护人的此项上诉理由、辩护意见成立;但上诉人黄平参与盗窃多次,盗窃数额特别巨大,又系累犯,一审对其认定主犯正确,以盗窃罪判处其无期徒刑适当。
本院认为,上诉人欧少双、黄平伙同原审被告人彭世勇、向永福、高爱国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大肆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原审被告人高爱国盗窃财物价值14070元,依据一审审理时我省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应属于盗窃数额巨大,其又系累犯,可认定为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一审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零八个月属适用法律错误。但根据2010年6月12日起施行的我省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原审被告人高爱国盗窃数额属于较大,又系累犯,可以认定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审对其所处刑期仍在二审应当适用的量刑幅度内。原判以盗窃罪判处原审被告人向永福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根据相关法律精神,判处无期徒刑的,只能并处罚金,故一审对向永福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适用法律错误。原判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但对原审被告人向永福的财产刑适用不当。上诉人欧少双、黄平及黄平辩护人关于本案定罪量刑的上诉理由、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五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上诉人欧少双、黄平的上诉,维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许中刑一初字第10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彭世勇、欧少双、黄平、高爱国的定罪、量刑部分及对被告人向永福的定罪、量刑中的主刑及剥夺政治权利部分;
二、撤销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许中刑一初字第10号刑事判决对被告人向永福量刑中的财产刑部分;
三、原审被告人向永福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彭晓东
代理审判员
李
涛
代理审判员
沈青梅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书
记
员
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