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1:4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

第一篇: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

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

王庆凯(民政部培训中心)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的加剧,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艰巨使命。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我国,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和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陆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给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社会工作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在社会不同领域独特魅力的发挥。

一、开展社会工作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1、经济发展拐点凸显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698元,按照现在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1:6.8计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国际社会流行的一个标准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就是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这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分水岭。

同时,国际经验更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便会进入矛盾凸显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1社会矛盾凸显期,传统行政干预式解决矛盾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针对当前的现实情况,如果依然按部就班,这将无益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更 1 王振耀.建设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J].社会福利.09,(2)有甚者加剧冲突,引发一系列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仅仅依靠传统方式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政府管理层面急需植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思维方式。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在西方社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也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遭遇到了一定的挫折,1987年国家民政部为了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北京马甸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自此社会工作发展迎来了春天。

在我国,民政部门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民政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工作领域、功能作用等方面与社会工作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现代社会,使用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领域很广,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臵、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到青少年服务、医疗服务、司法矫治、家庭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到的部门很多,但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领域那样广地需要社会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核心专业支撑,没有一个部门像民政部门那样把社会工作作为主要和基本专业指导。2

2、社工岗位对社工人才上岗的专业要求

2007年,民政部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75个地区和90家单位开展首批试点。2009年又确定 2 http://sw.mca.gov.cn/article/llyjlm/200706/20070600000479.shtml?2 了88个区、市、县、乡镇和170个单位开展第二批试点。参与试点的地区和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探索,加强了社会工作岗位设臵,目前各地已在社会福利、社会事务、慈善救助、优抚安臵等民政事业单位开发设臵了8000多个社会工作岗位,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中开发设臵了37000多个社会工作岗位。3

2008年和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连续组织举行了两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产生了我国首批持证社会工作师,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27000多人,社会工作师8400多人,向建设一支服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当前,行政性的、半专业化的实际社会工作模式在我国内地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针对实际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毕业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人群及有志之士的专业培训日益迫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是社会工作职业化及本土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工作岗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岗位设臵之路,社工人才的培养速度加快,如何促使社工人才又好又快地走上社工岗位,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相应岗位上专业引领作用,成为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社会工作培训发展及现状4

http:// 彭凤萍.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若干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09,(8).在我国,由部门所属学校提供的对本部门(系统)干部的带有一定社会工作性质的培训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起初民政部培训中心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作为民政干部培训的一项业务内容,地方各省市的民政干部培训中心也有过类似的尝试,上海市民政干部培训中心最早将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门的培训事业。但普通高校参加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则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事。1986年,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被列入国家教育部门的专业目录,并批准由北京大学等学校试办此专业。由此,中国大陆开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进程。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民政部就给首批建立该专业的北京大学以重要支持,如1988年民政部资助北京大学100万元。同时,北京大学也承担了为民政部门培养专业学生的任务。后来根据民政部门工作的发展,北京大学又与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合作举办了三期民政干部“社区服务培训班”,由北京大学教师结合社区服务工作实际讲授比较专门的社会工作课程,收到较好的效果。随后其他普通院校也为地方民政部开办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培训班。

1998年机构改革后,上海市民政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赋予干部培训中心专门培训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并给培训合格者颁发社会工作从业证书。实践证明,该类型的培训既有利于解决社会工作者的准入和素质提高的问题,同时也是建设社工人才队伍的有益探索。

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发展至今,主要形成了以下三个培训模块: 一是普及型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对象的特性和工作要求,将有 关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等课程,穿插安排于各种专业培训和民政业务培训班之中,在主要业务培训课程中增加社会工作的有关课程,以期提高从业人员对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广泛深入开展。

二是提高型培训。这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小切口、深开掘、精讲授的社会工作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工作的国内外发展形势等。目的是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和实务能力,保障服务对象能够享受专业化、优质化、人性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三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培训。这是应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建立而生的一种培训。考前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全国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开设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等课程,目的是强化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提升受培训者的理论水平及应试技能和技巧,提高考试的合格率,从而使更多的人走人合格社会工作者的行列,提高整个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

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的体系框架

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体系框架的建构,对于开展切实有效的培训具有先行引导的作用,能够明确培训的重点,指明培训的方向。结合民政工作相应岗位的实际特点,从培训内容设臵、教材开发、培 训师资、培训方法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框架。

培训内容设臵:社会工作岗前培训的内容,同社会其他各个行业一样,传统的岗前培训内容应包含在内。其中包涵: 规章制度、职业道德、业务知识、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等,其中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的培训都是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岗前培训内容之外,社会工作岗前培训的内容应与努力探寻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不能游离于实际工作之外,与实际工作相脱节。这就需要在内容选择时,高度分析民政系统岗位的特点,寻找社会工作与原有工作的介入点,追求实效,内容能够真正 “解渴”,为一线社会工作者在最短时间内胜任岗位提供进步阶梯。

培训教材开发: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社会工作岗前培训的教材。没有教材,岗前培训将受到很大的牵制。培训教材的编写,不能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思想辩证,必须深入一线调研,切实了解广大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需求,目标定位明确——缺什么补什么。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各地试点地区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经过探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理论研究者,如果能将这些实践层面的东西(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加以升华提升,这对教材的开发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材更具有适用性,从而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培训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社会工作岗前培训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基本保证,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培训的实际成效。搭建一线政策制定者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平台,一方面,政策的制定者如能近距离倾 听一线工作人员的呼声,将大大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切实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广大一线社会工作者,能够了解最新的政策方针,掌握前沿信息动态,能够及时查找工作不足之处,迅速改进工作方法。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师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工作一线,切实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有效联结,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引领作用。切实发挥一线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操作演示、经验分享交流方面的优势,使停留于理论探究层面的知识,能够扎根于实际工作的土壤中。例如,民政部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之一,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社会工作介入培训,香港注册社工扎根西宁市儿童福利院长达13年,分享社会工作介入脑瘫儿童康复手法,受到广大培训学员一致好评。

培训方法选择:社工岗前培训的群体多为成年人,需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细分及研究,探索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社会工作岗前培训方法。首先,培训对象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工作分工差异较大,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和专门的业务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低,知识不够完整和系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培训过程中理论讲授必不可少,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其次,思维能力较强但记忆力较差。培训对象一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都较强,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培训学员的记忆力明显减弱,不善于硬性记忆,尤其对一些重要概念、重要公式和重要理论不能牢固掌握,对于 社会工作一些概念、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较高难度,培训需要引入鲜活案例,增加视频、音频等现代科技手法增强直观性;再次,自制能力较强但思想自由松散。培训对象一般在生活、纪律、学习、管理等各方面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和自己约束自己。但是,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工作单位,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较普遍存在着我行我素、互不干涉、自由松散的思想。针对这一特点,必须充分调动学员的热情,引导其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研讨中,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培训应高度重视实践考察环节,搭建实际工作交流分享借鉴平台。岗前培训开设参观考察环节,充分发挥先进地区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使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可以借鉴现实经验。

四、社会工作岗前培训的建议

转变思想观念:2009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民政部组织的民政系统第一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评估工作,先后到达江西、湖南、山西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发现,各个试点地区、单位在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建设中反映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对社会工作的认可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为数不少的基层民政工作者对社会工作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基层工作本已非常繁重,现在在原有工作基础之上还要开展社会工作,增加了负担,没有精力。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之下,开展社会工作也就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的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是在开展原有工作的基础之上增 加了一种方法,而不是增添了一项新的任务。因此,社会工作岗前培训,转变广大基层民政工作者思想观念,使他们不仅从认识上接受社会工作的理念,而且能够将之内化成实际工作的指引。

找准介入点:社会工作不能停留于理论层面,必须与民政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介入点。雷洁琼先生提出“民政工作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民政系统内开展社会工作,有着坚实的基础。江西省万载县结合本地实际,在社会救助、优抚安臵、居家养老、五保供养、婚姻登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该县在社会救助方面,运用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充分挖掘救助对象的潜能,探索改变传统的救助方式,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输血救助为造血救助,探索出一条社会工作介入之路。因此,社会工作岗前培训,提高上岗人员将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融合的能力,寻找恰当结合点,避免骨肉“两层皮”

建立健全岗前培训机制: 社会工作岗前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岗前培训机制,合理全面统筹培训事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行事,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既不能给正常工作带来冲击,也能有充分的时间确保培训实施。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岗前培训提供经费保障,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工作岗前培训,伴随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逐步开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进、完善,为社会工作在民政系统内发挥独特魅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民政社会工作

社工分析民政系统进入社区的意义

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政工作有着怎样的关系?民政系统推进社会工作意味着什么?在今天,厘清和解决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那样需要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着本质的相同性。从使命来看,两者是相同的。民政工作是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遵循“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社会工作也是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提供服务的。无论是在民政工作中还是在社会工作中,都注意了被服务对象的价值和需要。从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上看,两者都是为困难群体以及有服务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的。就工作内容和方法来看,两者都以服务为手段开展助人活动。从服务功能上看,两者都有助人的功能。

同时,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而社会工作则遵循“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理念,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平等的地位,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从服务内容看,民政部门还有大量其他社会事务,如民间组织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婚姻登记等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工作主要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我国的民政工作主要是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帮助,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性的助人。从服务功能看,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性功能,而社会工作则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来源和历史看,它本身就是从最初的救济型、物质保障型不断向高层次、专业化、服务型方向发展的结果。从现阶段民政工一作发展的层次来看,可以看做类似社会工作发展的早期阶段,虽然其阶段层次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笔者认为,正如任何一项职业都有它自己的专业支持一样,社会工作理论就是民政工作的专业基础。在现代社会,使用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领域很广,但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那样广泛地需要社会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核心专业。社会工作在民政业务和民政范围领域起着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核心和基础作用。

社会发展需要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

从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即要把社会工作作为民政业务领域的专业支持,通过在各项民政业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服务方法,使民政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即和我国实际业务相结合,使社会工作从书斋走向实务,走向专业、服务全社会。

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使民政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充实。如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从服务对象本身的生理需求投入到服务对象的心理、精神需求,从关注服务对象本身到关注其家庭和所在社区。在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性救助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使我们和服务对象由简单的“送回去又跑出来”的循环往复中发现服务对象的真正问题所在,并通过启发个人和协调家庭、社区等综合方法予以彻底解决。在救灾救济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从传统的以物质救助为主的救济模式中跳出来,更加关注灾害对灾民心理和物质的伤害。在收养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由关注收养家庭的需要转变为关注被收养孩子的需要。

同时,社会工作化的民政工作将使民政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扩大了民政工作的范围和服务领域。我们知道,民政工作主要是以物质救助为主,以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受灾对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服务为主,属于剩余福利模式,引入社会工作后,可以用社会工作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的需要,审视我们提供的服务。如目前我国的农民工问题、老年人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留守子女问题等,可以说既普遍又尖锐,处理不好必将引起社会动荡。所以,民政工作必须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为所有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提供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的引入,客观上还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的有效途径

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既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另辟一块独立的业务,而是把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引入到既有的业务中去,更新服务理念,充实业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在此,提高认识是基础,没有真正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在业务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

要对民政业务、民政范围的服务队伍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既然认识到民政工作社会工作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社会工作是民政业务的核心和基础专业,在具体服务中起着主导、策划、组织、协调和推动实施的作用,就需要组织所有民政服务队伍,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知识、方法的培训,让所有民政工作人员掌握社会工作理念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要研究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在我国,目前各类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是主要载体,引入社会工作的主要标志和重要结果,就是在各类提供社会服务功能的事业单位中研究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要研究制定专职社工岗位的岗位名称、专业级别、结构比例、工作范围、职责、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等规范,并通过培训现有工作人员和吸引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引导大家从事专业社会工作。

要勇于试点探索,大力发展民办非营利专业社会服务机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专业社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政府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专项社会事务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的责任必然越来越重,任务必然越来越多,但又不可能大包大揽。所以,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各自在提供专业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职责与权限。一方面,强化民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行政职能,弱化并逐渐退出具体的社会服务工作领域;另一方面,制定鼓励扶持和规范发展的政策,促进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并加强管理与监督,使之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考试大收集整理

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决定》,是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民政服务领域广泛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提升各级民政系统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对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充分认识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紧密的联系

???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是相对社会工作提出的,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服务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紧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密切关联。民政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总体上都属于社会工作范畴。民政部门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的解决社会问题,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民主,保持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主线,不仅与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相一致,而且还丰富和充实了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内容。其工作领域包括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优抚安置、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区划地名、殡葬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绝大部分业务工作都与社会工作有密切联系,并主要体现在对五方面弱势群体的救助:一是对残疾人、老年人的社会救助;二是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救助;三是对受灾群体的救助;四是对处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五是对军人等的优抚和安置。多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社会工作具体事务,都是由各级民政部门承担。民政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技巧,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密切联系是在广泛的实践基础上历史形成的。

???

二、进一步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

??? 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各级民政系统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早日健全和完善专业化的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体系是一项重要而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下手:

??? 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要结合民政干部队伍实际,以提高运用专业理念、提供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处理复杂问题等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组织动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及社区和社会公益类民间组织的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在民政系统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二是要实施职业认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要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要研究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估办法、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体系。

??? 三是要开发社工岗位或专业技术职务,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要根据人事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尽快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的事业单位中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调研,深入研究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等各类民政服务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等级设定要求、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

??? 四是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工作人才干事的积极性。社会工作人才激励的重点是在实施和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中,规范社会工作者属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和保险待遇,逐步提高其社会地位、职业威望和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对于民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人员,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做好“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对于在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从业的社会工作人员,要适应社会工作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研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体制和合理的薪酬指导标准。对社会工作人才中的先进典型,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激发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社会工作借助人类行为与社会系统等理论帮助人类更好的与环境交流融合。它是基于人权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社会工作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它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和变化。社会工作者们正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既是一项明确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社会工作的宗旨、工作范畴、本质特征而言,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推进民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应是一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目标任务。

一、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内在联系

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是更大范畴的民政工作。深刻理解民政工作的内涵,准确把握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对于推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政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政工作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从社会工作定义中可以看出,原来的民政工作就是现在的社会工作的范畴。民政部门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民政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工作领域、功能作用等方面与社会工作存在着密切联系。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主线,与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基本一致。民政工作中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多项业务从本质上看都是社会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社会工作者,而且是把社会工作作为核心专业使用,社会工作在民政业务中起着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基础和核心作用。

(二)民政工作是推动社会工作的载体。民政部门经过长期努力,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民政对象的社会服务组织体系,构成了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许多民政业务如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等法规政策体系健全,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为社会工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特别是在长期的民政工作工作实践中,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才,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保证。民政工作者在实践中创造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也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民政工作需要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政公共服务需求的范围越来越广,个性差异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必须转变管理方式,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的格局,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为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形成科学的社会治理结构;必须引入社会工作 “助人自助”、“平等”、“接纳”等理念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为民政对象服务;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快培养一支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民政基层服务组织。这是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水平重要途径。

二、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提出,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通过民政部的强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

(一)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据《中国民政事业发展报告(2007-2008)》显示:“目前,全国尚有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重点优抚对象600多万),约有50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有1.44亿老年人(570万农村‘五保’老人和相当数量的城市‘三无’老人),8200万残疾人和57万孤儿,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由福利院、光荣院、优抚医院等单位直接为其提供生活服务。只有进一步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才能切实保障好‘三个群体’基本权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民政事业单位也必须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高龄老人比例不断提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对发展老年福利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1.44亿老年人口中,约有3200万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而目前全国各类养老事业单位只有3.9万个,床位数只有170.2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11.8张,与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50至70张相比差距甚远,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全国民政系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约有45.3万”。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持续、普遍提高,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迫切要求各类民政事业单位牢固树立“为民”宗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继续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来。特别是在县乡两级民政部门,社会工作人才更为缺乏,就我们湖北省竹溪县民政系统而言,全县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96个村,15个林特场,人口37.3万人。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只有113人,除负责15个乡镇民政业务工作以外,还要负责县办1所光荣院,2所社会福利院,1所殡仪馆,1所老年公寓的特殊服务工作。县民政局机关干部职工只有35人;15个乡镇民政所只有2个乡镇民政所有3名民政干部,其它13个民政所都只有2名民政工作人员。因此,在民政系统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人才的任务非常艰巨。

?

(二)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科学的从业标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认同等。现有从业人员总体上学历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民政服务内容来看,过去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钱财物的帮助,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现代社会的许多人心理失衡,期望值高。因此,提高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素质非常急切、非常重要。

?

(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法规政策滞后。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法规政策来推动和保障。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法规和政策。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民政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但这些机构的用人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对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缺乏刚性要求;同时除行政、事业单位外,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自治性较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吸引力不大,一些受过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一般也不愿意到这些机构就业。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各相关方面体制的改革,抓紧制定《社会工作者条例》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才能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更加宽广的就业渠道和施展才能的空间,才能顺利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途径

如何更好地推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建立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需要的结构更合理、素质更优良的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紧制定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社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按照民政部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国际通行的配备比例,即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左右;在结构上实现各级各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初、中、高级合理的梯次结构;在素质上应该受到专业教育,具备务实操作能力。为此,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据此抓紧制定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要对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人才需求量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人员结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规划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要把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纳入各级人才建设总体规划,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具体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位。

(二)坚持岗位培训和岗位聘任两轮驱动,努力造就一大批与民政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要坚持学校育才与社会选才并举,加快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各级民政院校、设有社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以及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办学历教育、短训班、研讨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对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特别重视加强民政基层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资格认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登记管理和选聘制度,为不断充实壮大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管理体系。民政事业单位是社会工作人才分布集中的领域,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承载者,城乡社区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当前要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规范社区工作者选聘等为抓手,按照分层分类的要求,建立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要建立岗位准入制度,逐步做到在社会工作岗位从业者,必须持证上岗。对在公务员岗位上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依据公务员的考核办法进行评价。对在民政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等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应在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建立社会工作师(者)专业技术职务和薪酬待遇。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把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现有的人才管理体制,逐步在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类的法律法规中,明确社会工作的岗位,保障社会工作者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四)健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发挥政府在经费保障、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切实解决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预算经费项目,形成购买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体系。要把政府购买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序列统一管理,推行招投标制度,保证购买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要理顺工作关系,在系统内部要成立社会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本系统内社会工作的业务指导;在系统外部要成立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直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用行业自律的办法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

?

第三篇:浅谈在民政系统中推进社会工作

浅谈在民政系统中推进社会工作

今天我想谈一下关于在民政系统中推进社会工作的一些个人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社工,就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就是运用专业的方法帮助他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业工作者。他和我们身边的义工、志愿者有着相同点:都是基于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自愿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不同点是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职业,拿工资,具备专业的知识技术(比方说与人沟通谈话倾听的技巧,心理疏导,应急能力,组织能力„„)。

就目前中国社工的发展来看,香港社工发展居世界前列,有着60多年的发展历史,服务种类遍及养老,康复,青少年服务等,服务的单位也包括个人、家庭、医院、政府机构、社会企业等。

但在内地的社工发展是不平衡的,像深圳、上海、北京的发展比较快。就我们山东省来说,以济南、青岛、潍坊为中心的地区是全省的领头兵,但在其他市区比较缓慢。潍坊这两年非常重视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潍坊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红头文件,并且今年一年就购买了潍坊市社工协会的8个服务项目。

有一种观点提到:把我们民政系统看做是与社会工作专业联 系最密切的部门。因为无论是社会工作人员还是民政工作人员他们都是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的。在民政系统中推进社会工作理念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以使工作更加专业化,更加贴近服务对象的内心。运用专业的知识从简单的关注弱势群体的生理需求到关注心理和精神需求。比方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时,通过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对他们家庭生活的调查和干预等方式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处境,避免把他们“送回去又跑出来”。

其次可以扩大我们民政工作的范围和服务领域,从关注城市三

五、低保、优抚、受灾对象到关注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种尖锐又普遍的问题,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维护社会稳定。

但就实际工作来说,还存在以下的矛盾 我们民政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工作踏实,爱岗奉献,但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甚至我们可能不清楚社工到底是干什么的。社工人员不是政府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人购买他们的服务,迫于资金等问题限制,他们的专业技术无法施展。

对于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1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组织民政队伍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把社工的理念方法引入现有的业务中,充实业务内涵。3通过考取社工资格证的方式,提高社会工作能力,当一名与时俱进的民政人。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

第四篇: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提纲

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提纲

1、民政企事业单位(含城乡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工作站,下同)、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数量及机构设置情况,社会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人才及社会工作者数量、学历情况、年龄结构、专业背景、从业时间、分布情况。

2、民政企事业单位服务对象数量,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比例情况。

3、有多少民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已经设立了社会工作岗位?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的民政企事业单位中,制定了怎样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

4、各类民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社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总结形成了哪些较成熟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

5、各类民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困难及其原因。

6、在各类民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中,哪些工作由于没有配备社会工作者不能开展或不能正常开 1 展工作?将来哪些工作需要由社会工作者来承担?

7、在民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中,哪些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完成?

8、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困难及其原因。

9、发展专职社会工作对于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有何重要意义。

10、“十一五”期间,各类民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工作需要设置多少专职社工岗位?配备多少社会工作者?需要配备高级、中级、初级专职社工比例如何。

11、对我省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意见和建议。

12、本地区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有哪些,对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何政策意见和建议。

第五篇:民政社会工作案例集

民政社会工作案例集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案例一

钱雪茂是某军区某部士官,他原本是一位长相英俊的小伙子,但在一次救灾行动中,身受重伤,导致左腿和右腿都被截去。对于身体的残废,钱学茂还没有完全接受,但随之而来的打击更大,与他交往了五年的女友提出分手。对于日后的生活安排,钱学茂觉得能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一位可以相伴终生的爱人,他就知足了。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钱学茂被安置就业了,在某事业单位从事保安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据同事反应,他干得还不错,可他觉得自己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缺少成就感,想就此放弃,且他一直没有遇到知心爱人,内心越来越沮丧。现在,他向社会工作寻求帮助。

【问题】

1.针对案例中的情况,钱学茂存在的困境主要有哪些方面?

2.结合案例,列出社会工作者帮助钱学茂走出困境的具体步骤。

【答案】

1.钱学茂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钱学茂因为在部队的救灾活动中导致重伤,身体残疾;

(2)在遭受身体重创的同时,其女友又与其分手,造成心理上的剧痛;

(3)钱学茂本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觉得自己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缺少成就感,想放弃;

(4)一直没有遇到知心爱人,内心越来越沮丧。2.社会工作者帮助钱学茂走出困境的具体步骤包括:

(1)与钱学茂进行接触、沟通,与其建立信任关系;(2)在与钱学茂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身上的优点;

(3)帮助钱学茂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恢复心理平衡;(4)对钱学茂进行心理疏导,使他走出身心阴影,重新树立人身目标,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5)帮助钱学茂积极就业,重新树立信心;

(6)帮助钱学茂建立人际关系,鼓励他多融入社会生活,建立友善的社会关系;

(7)为钱学茂提供更多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了解安置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为他提供一个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8)可以联系婚介机构为钱学茂提供相关服务,协助他找到知心爱人。

案例二

张伯伯是优抚对象、革命伤残军人,无儿无女,独自居住在老房子里。随着年龄的增加,张伯伯身体越来差,还患上了关节炎,行动非常困难。加之房屋常年失修,漏水情况严重,多雨季节“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是经常现象,导致张伯伯的关节炎更加严重。张伯伯为了不给社区干部添麻烦,一直没有提任何要求,硬是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独自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生活。后来,细心的社会工作者发现了张伯伯的实际困难。【问题】

1、请结合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谈谈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给张伯伯哪些帮助。

2、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你会使用哪些具体方法为张伯伯提供服务? 2

【答案】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根据优抚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对张伯伯提供如下帮助:

(1)做好相应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争取让张伯伯早日进入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安度晚年;

(2)联系社区的医疗机构,定期为张伯伯进行身体检查、提供医疗及康复服务;

(3)积极为张伯伯提供辅导服务,并为其提供与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优抚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其更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4)根据张伯伯的实际经济状况,可以酌情帮助他申请社会救济,提高其生活质量。

2、为张伯伯提供帮助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的方法有: 为张伯伯提供帮助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的方法有:

(1)个案方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上门,面对面地为张伯伯提供情绪疏导、心理 辅导等方面的帮助。

(2)小组方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张伯伯与年龄、阅历相似的优抚对象一起参加 活动,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帮助张伯伯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更广的交 友范围,提升其愉悦度。

(3)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帮助张伯伯解决 实际困难,比如联系物业公司,帮助他修理房屋;联系附近的社区医院,提供上 门诊疗服务等。

案例三

葛海,男,43 岁,身材矮小,年轻的时候服过两年兵役,初中文化,河北人。从部队退伍后,葛海被分配到某国营单位做操作工。他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多次 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然而,单位改制后,他下岗了。之后的六年间,葛海尝试 过下海经商、打零工、摆小摊等,但都没有成功,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最后 落得靠老父亲的退休金生活。去年,父亲去世,葛海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生 活极为艰难,他感到身心疲惫,常常闷在家中喝酒,醉酒后就去邻居家寻衅滋事,造成邻里关系一度紧张。社区居委会也先后为葛海介绍过几份工作,但都没有成 功。现在,葛海经常到社区居委会吵闹,要求救济和补助。【问题】

1、上述案例中,葛海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针对葛海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葛海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失业

葛海失业以后,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尽管尝试过下海经商、打零 工、摆小摊等工作,但都没有成功。社区居委会也先后为葛海介绍过几份工作,也都没有成功。(2)生活贫困

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葛海靠老父亲的退休金生活,老父亲去 世后,他的生活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极为艰难(3)对未来缺乏信心

失业的困扰、自寻出路的失败、生活的艰辛导致葛海身心 疲惫。尽管他为解决自身的困难做出了努力,但事与愿违的结果导致他对未来失 去信心,以致自暴自弃,整日借酒消愁,扰乱了邻里的正常生活和社区居委会的 正常工作。

2、针对葛海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有:

(1)首先为葛海争取困难补助,解决他的日常生活困难,调动起葛海的内在动力;

(2)利用葛海的军人优点,不断地鼓励葛海增强自信,克服困难,为军人争光,形成内在的行动动力;

(3)采用个案工作策略,与葛海进行沟通,教导其学习求职面试技巧,提高面试 成功率;

(4)利用就业援助的各个系统,帮助葛海争取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职业技 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并为其寻找就业信息,协助其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5)鼓励葛海改掉不良习气,多参与社区里的各种活动,多与邻里沟通交流,取

大家的谅解,重树军人形象,扩大交际范围,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四

王志存老人,87岁是参加过1940年百团大战的负伤老战士。在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他唯一的女儿在30岁时因病去世,而老伴也于两年前病逝,王志存老人独自生活在军休所。近来,王志存老人的行动能力严重衰退。据邻居反映,他已摔倒过多次,由于行动不便,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一次,他自己挪着去洗澡,但洗澡过程中不慎摔倒,动弹不得,导致整个房间都被水淹了,楼道也开始淌水,幸亏邻居发现了。之后,军休所的领导多次上门劝他入住光荣院,以便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护理,但老人坚决不去。

【问题】

假如你是该军休所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王志存老人的情况,拟定一份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王志存老人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主要有:

①由于独居,加上行动不便、多次摔倒、做饭困难等,王志存老人需要基本生活照顾和医疗服务;

②王志存的老人和妻子都去世,这使老人的身心受到打击,存在心理疏导的要求;

③王志存老人对光荣院存在认知问题,不愿意入住光荣养老院。

(2)方案设计

根据王志存老人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社会工作者设计出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协助老人改善生活质量、调整健康状态,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②方案实施策略

a.帮助王志存老人认识光荣养老院

给老人讲解光荣院的情况,帮助他认识光荣养老院,带他到 光荣养老院去参观和考察。通过亲生经历,消除其对光荣养老院的负面认识,对光荣

养老院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接受光荣养老院。

b.提供医疗服务

陪同王志存老人去医院做健康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治疗,同时安排军休所的军护人员定期去给老人做健康检查。

c.整改居住环境,方便生活

由于王志存老人拒绝去光荣院,坚持独自生活,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其病情好转的情况,同意老人的要求,并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整改,以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

d.提供生活服务

第一,成立邻居志愿小组,轮流探视王志存老人,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第二,利用军休所的饮食资源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e.建立针对王志存老人的社区帮助网络

王志存希望在军休所里安度晚年,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强迫其到光荣养老院。但是,如果老人接受了光荣养老院,可以告知他,社区居委会会建立针对他的社区帮助网络,组织社区居民经常去探望他。最后,让王志存老人自己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生活的选择。

f.帮助老人进行居家养老

如果在对光荣院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后,王志存老人还是不能接受去光荣养老院,那就要遵从他的意见,对其进行居家养老。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他从社区志愿者中挑选志愿者照顾他的平时起居。

g.开展哀伤辅导

有针对地对老人开展丧亲的哀伤辅导,让老人走出丧亲之痛,自信乐观地生活。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监督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王志存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方案的效果评估等。

案例五

秦老伯今年76岁,早年丧偶。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小秦在部队当兵。儿子在部队服役期间的一次投弹训练中,不幸被弹片击中下肢,造成双腿截肢,提前退役回家。秦老伯看见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对未来毫无希望,感到十分伤心,整日以泪洗面。

【问题】

请针对秦老伯的家庭所处的困境,拟订一套详细的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秦老伯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①小秦致残后退役回家,生活无法自理,就业障碍重重,心理压力很大;

②秦老伯早年丧偶,看到儿子成为残疾人后,感到痛心绝望,心理上无法接受现实,情绪十分消沉低落。

(2)方案设计

针对秦老伯一家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拟订的服务方案内容如下: ①方案目标

a.增强小秦的自理能力,帮助他尽快实现自立,开始新生活;

b.释放秦老伯的压力,帮助他摆脱无助感,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②方案实施策略

a.为小秦提供优抚安置的政策信息,鼓励他面对现实,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b.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小秦多争取优抚资源,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帮助;

c.扮演联络员的角色,在小秦和政府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小秦找到合适的工作;

d.对秦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的压抑情绪,帮助秦老伯重建生活希望。

e.帮助秦老伯一家争取更多的资助和支援;

f.通过小组活动、朋友联谊、志愿者义务帮助等方式,扩大小秦的人际圈,鼓励秦老伯和小秦一起积极面对生活。

③方案执行

a.提供服务

采用多种方式提供服务,让小秦和秦老伯积极参与,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b.监督执行进度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关注,通过调研、谈心、聊天等方式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执行进度,及时修改完善计划,增强方案的帮扶效果。

c.处理危机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遇到问题和困难及时与问题双方进行沟通,妥善处理。

d.整合资源

利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有效资源,搜集信息,助人自助,实现方案目标。④方案评估

包括小秦和秦老伯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a.满意度评估

关注小秦和秦老伯接受服务后的状况有何改善,听取反馈,了解他们还有什么需求。

b.方案执行情况评估

了解执行情况,通过数据和实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执行方案进行修订完善。

c.效果评估

对小秦和秦老伯本人,以及小秦的工作单位、周围的朋友、单位的领导 9

等相关交际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各方对方案执行以来的感受和评价,听取各方的信息反馈,包括意见和建议,从而明确方案的实施效果。

案列六

老王,某部队高级军官,四个月前从部队退休回家,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了。在这四个月里,老王很少外出,无精打采。起初,他的三个子女认为父亲可能是不适应现在的生活。于是,他们想尽办法顾虑父亲外出参加活动,但每次都被老王拒绝了。只有在跟子女谈论自己的军旅生活时,老王才眉开眼笑,但他们一走,老王又郁郁寡欢。假如你是老王所在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老王的子女前来寻求你的帮助。【问题】

1、上述案列中,老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老王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列中,老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角色失调,如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由军队到社会、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军休干部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老王作为某部队的高级军官,刚退休回家,还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很少外出活动。整日无精打采。

(2)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

老王怀念自己的军旅生涯,喜欢和子女谈论在军队的生活,不愿意外出,对子女外出活动的建议很抵触。但是对于这些,老王和子女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子女也不了解老王的想法。

(3)地位下移

军休干部在离开职位,退出现役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位所赋予的各种权利的义务。尽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特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力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单社会结构的正常变动是不可避免,从而造成实事上、更多是心理上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

(4)心理失衡

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相对变动,军休干部容易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心态。

2.针对老王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与老王的子女沟通

社会工作者需要跟老王的子女沟通,让他们多关注父亲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建议他们轮流将父亲接到家中,做父亲回忆军旅生活时可以倾诉的对象。

(2)对老王进行心理疏导

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老王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舒缓起抑郁的情绪,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及改变现状的愿望。

(3)针对老王的优势,鼓励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老王向社区的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军旅生活故事,既满足他倾诉的愿望,同时还对孩子们具有教育意义。

(4)争取社区的支持,为老王提供必要的发挥余热的场所

老王作为退休的部队高级军官,在锻炼身体和训练士兵方面都非常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社区的支持,鼓励老王充当社区老人锻炼身体事项的指导者或者协助社区管理保安的相关工作。

案例七

郭某于2006年入伍服役,期间因公致残,部队及民政部门发放的《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郭某为三等乙级残疾(套改后为八级)。2009年,郭某退伍后回乡,由县民政局负责安排在县化工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两年的合同。2011年11月10日,郭某领取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再也没有享受到伤残军人应享有的待遇,也没有得到企业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因为,按照县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终止合同时,处理安置费外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伤残等级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部队及民政部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不能作为凭证。【问题】

1.优抚安置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只要有哪些? 2.上述案例中,郭某面临的问题只要是什么?

3.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1)优抚安置对象存在的问题

①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问题,包括:a.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例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b.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残导致的障碍;c.生活保障问题;d.家庭婚姻障碍;e.社会隔阂,缺乏社交网络,身心非常孤独。

② 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包括:a.老化问题;b.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c.心理失衡;d.社会地位下降;e.社会隔阂。

③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包括:a.就业难;b.隐形失业;c.社会隔阂。

④ 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包括:a.角色失调;b.地位下移;c.心理失衡。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

① 覆盖范围广。服务对象分优抚和安置两大部分,五类,二十多种。② 军队情结深。这个群体当中多数人具有较长的军旅生活经历,有着根深蒂固的军队情结。军队和地方截然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军 12

地转化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社会适应压力和很强的情形诉求。

③ 需要层次多。服务对象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对象的需要几乎涵盖了马斯洛有关人类需要的七个层次。其中,比较突出的需要是社会再适应,危机应对、心理补偿、精神慰藉、社会尊重和社会支持。

④ 问题压力重。服务对象的问题只要包括:老龄化问题,生活困难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就业难问题,隐形失业问题,合法权益维护问题,社会地位维护问题等。

2.上述案例中,案主郭某面临的问题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郭某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和地方有关规定不符;(2)相关部门在接受安置复员退伍军人问题上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3)郭某与原来的工厂终止劳动关系后,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

3.针对案主郭某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用的介入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郭某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2)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咨询,尤其是伤残军人安置的政策,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政策;

(3)协助郭某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争取郭某《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为郭某争取伤残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并追回因为没有续签劳动合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5)为郭某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6)调动各方面资源,提高法律援助。

案例八

张辉是以为木讷的农村男青年,小学文化,经常被村里的同伴们欺负,还受外乡人的欺骗,非常自卑。在一次征兵中,张辉参了军。张辉刻苦训练,经常受到表扬。在部队里,张辉得到了战友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感觉部队像是一个大家庭,他决定在部队好好干。没想到,在部队满一年时,他却接到了复员通知。张辉心里非常难受,再想想自己在村里受欺负的日子,他觉得回去没有出路,于是向领导请求留在部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案主张辉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张辉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政策? 【答案】

1.上述案例中,案主张辉主要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性格木讷,经常被别人欺负,对以前的生活环境有阴影;(2)文化程度低,所以经常自卑;

(3)在部队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却被告知要复员,内心排斥,害怕再回到以前那种环境。

2.针对案主张辉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介入策略如下:(1)帮助张辉认识复员

帮助张辉正确认识复员,与其一起探讨对复员的理解,平复复员带来的负面情绪。

(2)帮助张辉认识自己

为张辉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能力,鼓励其消除恐惧,克服弱点,增强自信,勇敢面对社会,适应社会。(3)帮助张辉顺利就业

① 为张辉提供复员人员就业政策咨询,让其全面了解我国针对复员军人安置策略和规定;

② 做好转接工作,联系张辉的安置单位,所在街道,促进其顺利复员和成功就业。

(4)与张辉部队里的领导进行沟通,尽量让张辉留在部队,干些力所能及的时期。

案例九

某退伍士官李强,在部队上表现一般,服役期满后回家接受政府安置。但是,面对政府为他提供的安置,李强总是挑三拣四,不是嫌工作太累,就是埋怨工资不高,始终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时间一长,没有稳定工作的李 14

强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沉迷网络的坏习惯。对于妻子、父母的耐心劝导,他不理不睬,说自己现在应该多享受享受,甚至有时发起火来还殴打妻子。妻子不能忍受,提出离婚。眼看一个青年就此沦落,一个家庭就要瓦解,他的父母心急如焚,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1、请分析安置对象李强目前的症结所在。

2、请根据李强的情况,提出工作目标,并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谈谈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安置对象李强目前存在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退伍后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计划

李强退伍回家,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没有提前做出规划,对政府安置的工作挑三拣四。

(2)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李强在部队表现一般,退伍回家后也不踏实工作,总是挑肥拣瘦,还认为自己现在应该享受生活,对自身角色定位存在偏差,是一种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表现。(3)家庭关系恶化

面对父母和妻子的劝说,李强态度恶劣,不仅不听取劝导,还殴打妻子,出现家庭暴力,以致妻子提出离婚。李强的行为只会继续恶化他和家人的关系,对他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工作目标和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策略如下

(1)根据李强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提出的工作目标为:

① 帮助李强改变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消极生活态度,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

② 帮助李强认清自己现在所处的社会角色,认真接受安置工作,实现角色转换;

③ 帮助李强缓解与家人的紧张关系,使之改变对家人的对抗情绪,理

解并听取父母的劝说,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

④ 帮助李强改善夫妻关系,尊重妻子,夫妻之间互相关心支持。(2)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内容如下:

① 按照个案工作方法,帮助李强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与李强进行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分析他出现目前这种生活状态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他进行耐心的指导,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循序渐进达到工作目标。

② 根据工作计划,重塑李强对待生活、家庭、工作的态度

通过与李强家人的沟通和交流,让双方更加理解、包容对方。同时,通过安置军人成功就业的典型事例,激励李强,改变他对目前工作状态的错误判断,从而帮助他正确地、积极地对待工作、家庭和生活。

③ 与李强的妻子进行沟通,改善夫妻关系

通李强妻子交流,帮助其释放心中的不满,争取她对李强的宽容和帮助。同时告知李强,他的妻子对他的关心和期望。再让双方面对面的一起沟通,改变以往的交流方式,改善夫妻关系。

④ 利用社会资源,帮助李强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优抚安置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发掘资源,帮助李强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自立。要了解并发现李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找到匹配点。比如通过政府推荐、熟人介绍、李强自荐等多种方式,帮助李强找到一份合适他的工作,让他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开始一种积极进取的新生活。

案例十

某县民政部门的安置科中,有几个新迁安置的退伍士兵,他们经常出现情绪问题。经过了解,他们的问题主要是:无法适应目前的生活;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担心被街坊领居看不起,情绪非常低落。个别人甚至两三个星期不愿走出家门,还有人因为此事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正常生活。该安置科的社会工作小王被安排负责此事。

【问题】

1.什么是优抚安置工作?

2.小王可以采取哪些社会工作方法来解决问题?

3.上述案例中,要组织情绪有问题的退伍军人开展小组活动,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2.案例中新近被安置的退伍士兵具有不适应新生活、情绪低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采取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法和社区工作法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个案工作法

在安置社会工作中,个案介入旨在增强退伍军人等安置对象的自我能力,提高社会再适应能力,以应对新工作和新生活的压力。对于案例中几位退伍士兵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安慰、鼓励以及对成绩的承认等方法,在现实的基础上表达出对他们的肯定和赞许,疏导其情绪,使其放松精神,消除焦虑,增强自信,潜心工作,积极生活,重建失去的自尊,获得心理满足和心理寄托。(2)小组工作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些退伍士兵组织起来开展小组工作,通过小组活动和小组互动,帮助这几位退伍士兵处理情绪问题,分享经历和感受,相互支持和理解,构建一个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并通过小组活动协助其充分利用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比如了解更多的相关政策,认识安置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的。(3)社区工作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安置部门进行工作,多渠道,多元化地协助者几位退伍士兵解决工作问题。

3.社会工作者在为退伍士兵开展小组活动时,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鼓励退伍士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

(2)使退伍士兵肯定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3)协助退伍士兵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丰富自己,增长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生活阅历;

(4)增强退伍士兵的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使周围的人能接受自己,增强自信;

(5)帮助退伍士兵全面评估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坦然地接受它们,对自己的本来转态认可、肯定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案例十一

小张,身高不到1.7米,相貌平平。几年前,他应征入伍。多次被评为先进军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的右前臂被炸致残,被评为五级伤残军人。退伍后,小张拿着伤残补助金从部队回到地方。许多单位见小张虽然获得过许多荣誉,但是个残疾人。不肯接收他。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终于进了一家效益并不好的单位,然而,单位里有很多人歧视他,孤立他,不愿与他交朋友。有些人认为,小张已经拿到伤残补助金,还到这里来跟他们抢饭碗,在工作上也处处为难小张,不与他合作。单位领导对此也不闻不问。小张性格内向倔强,本来话就不多,周围朋友也不多,这样一来更加不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了。久而久之,与同事的隔阂越来越深。最后,小张被排挤、被边缘化,很难开展工作,却又找不出解决办法,情绪十分低落。【问题】

1.如果你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请你运用“环境中的人”的理论来分析小张的问题。

2.请提出帮助小张走出困境的介入策略。

【答案】

1.“环境中的人”的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另一方面,个人又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能动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上述案例中,小张目前面临着环境困扰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对小张的歧视

被评为先进军人、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小张,退伍后,积极寻找工作,但因为他在部队执行任务时右前臂被炸致残,许多单位因为他是残疾人而不肯接收他。

(2)同事对小张的歧视、孤立、排挤

单位里很多人认为他是残疾人,歧视他,孤立他;认为他已经拿到伤残补助金,还到这里来跟他们抢饭碗,在工作上也处处为难小张,不与他合作。

(3)单位领导对小张遭受到同事们的排挤不闻不问

小张在工作单位遭受到同事的歧视、孤立、排挤,在工作中遭到同事的恶意刁难,但单位领导对此不闻不问。

(4)小张朋友不多,困惑无处倾诉

小张不善与人交流,在遭到同事的歧视、孤立和排挤后,更加不愿意主动与同事交流、沟通,加之其朋友不多,内心苦闷无处倾诉。

(5)小张性格内向倔强,在单位人际交往出现恶性循环

小张性格内向倔强,在遭到同事的歧视、孤立和排挤后,更加不愿意主动与同事交流、沟通,加深了与同事之间的隔阂,导致在单位的人际关系出现恶性循环。

2.针对小张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通过宣传优抚安置政策改善单位大环境的影响 对小张所在的单位进行一次访问,对他们进行优抚安置有关政策的宣讲,并说明小张目前的处境和困扰,争取单位领导的理解。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让领导多关注小张,并适时地给他一些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体现自身价值,让小张自己有成就感,也有利于同事接纳他。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改善小张和同事间的人际关系 可以召集小张身边的同事 19

与小张一起开展小组社会工作,通过多种社会活动形式促进他们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增进理解,消除隔阂。在活动中,让同事发现小张身上的闪光点,慢慢消除以往的偏见,这样既能促进友谊,也有助于小张今后工作的开展。

(3)联系小张的亲人,让他们给予小张关爱和温暖 与小张身边的亲人进行联系,希望他们多给予小张一些关怀、鼓励和支持。

(4)帮助小张释放压力,并改善他与人相处的方式 小张的性格是造成他人际困扰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对小张进行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指导,告诉他怎样表达自己,怎样与人积极主动地沟通,怎样和人交朋友。帮助小张改善人际关系,也就能让他释放压力,排解苦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也能让小张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更好地得到发展。

案例十二

小王,1996年入伍,2001年怀揣战功奖章从海军东海舰队回到老家,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节电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节能节电环保产品的使用与开发项目。为了帮助小王创业,他的父母用老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款10万元给小王做本金。然而,生意开张一个月,他却只卖出两台节能器,除去门面租金、贷款利息和各项开支,亏损5000多元。第二个月依然没有半点起色,小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父母也非常为他着急,经常数落他,埋怨他把二老的养老钱都给弄丢了。朋友觉得风险太大,准备撤资。种种困难把小王逼到了绝境,他觉得自己没有本事,枉费了部队的培养,不仅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还要连累父母和朋友,无奈之下来找社会工作者帮忙。【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王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小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从军人的身份转换为普通公民 从部队退役回到地方,小王怀揣激情进行创业,但没有意识到自身身份和工作环境的转变。

(2)如何渡过创业阶段的艰难处境 创业初期,由于小王没有经验,资金也是父母 20

和朋友筹集所得,面对这些初期阶段的困难,小王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很好的预估创业风险,显得措手不及。

(3)如何缓解自身压力 面对创业的压力,小王自信心受到挫伤,不能正视压力,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释放压力,显得十分无助、自卑和焦虑。

(4)如何安慰父母,缓解家庭生活困难 小王创业初期的资金是父母用老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来的10万元贷款,但公司运营后不但没有盈利,还亏损了5000多元,直接导致了家庭经济困难,小王面临着安慰父母、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5)如何说服朋友,继续共同合作 亏损的现状令小王的朋友开始担心,纷纷撤资。小王与朋友间的合作关系出现危机,公司面临倒闭。

(6)如何树立起自信心 目前小王面临经济困难和心理上的极大压力,自卑、焦虑、力不从心,感到自己的价值无法实现,对前途没有信心,对创业局面也是一筹莫展。

2.针对小王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帮助小王消除压力 对小王进行心理疏导,宽慰他“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万事开头难”,帮助他消除自身压力。

(2)鼓励小王树立生活信心 可以提供给小王一些从军人到商人的成功转型案例,逐步帮他实现角色转变,从这些成功者身上受到启发,使其树立信心,重新激发其改变现实的愿望和热情。

(3)让周围的人多关心支持小王 与小王的父母和朋友沟通,让他们多给小王一点关心、包容和鼓励,改变他们目前对小王的态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他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精神上的信任和支持。

(4)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 争取社会相关优抚机构的物质救助,解决小王一家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利用多种渠道信息进行分析,帮助小王找到产品的优势和劣势,搞清楚经营不善的原因,学习成功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为小王公司的产品找到销路,从根本上帮助小王走出困境,实现“助人自助”的良好目标。具体做法有:

①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大量信息,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商家的经验,并与其商品进行对比,找出小王产品的优势和不足;

②利用报纸、广播等媒体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宣传小王的产品,同时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小王的公司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③利用熟人介绍、推荐等方式,扩大小王的客户群,拓展其产品销路; ④关注国家和当地政府关于退伍军人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为小王及其公司寻求支持和帮助。

案例十三

韩经纬是一名职业兵,远在他乡服役。妻子因单位工作效益不好下岗了,而家中一个患病在床的老父亲需要照顾,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需要接送。面对这些困难,妻子整日丑的睡不着觉。【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请针对韩经纬家的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韩经纬一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妻子失业,家庭经济收入锐减; ②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

③因韩经纬远在他乡参军,无法分担照顾患病老人和接送年幼孩子上下幼儿园的任务,所有的家务都留给了在家的妻子,使妻子面临巨大压力,整日愁得睡不着觉。(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协助韩经纬实现再就业、成功扮演家庭角色。②方案实施策略

a.为韩经纬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鼓励其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照顾的责任。b.寻找照顾老人的最佳方式

第一,为老人提供认知辅导,帮助老人认清目前家庭的情况、韩经纬妻子的困难,22

促进老人与韩经纬妻子的沟通;

第二,与韩经纬妻子、老人一起分析社区照顾和机构照顾的资源、优缺点,让韩经纬妻子、老人对两种照顾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三,请韩经纬妻子和老人一起选择照顾老人的最佳方式。

c.联系韩经纬,告知其家庭的情况,让其出谋划策,多与妻子联系,给予心理安慰,缓解妻子的压力。

d.联系相关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就业信息,帮助韩经纬妻子成功实现再就业,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状况。

e.与韩经纬家所在社区工作人员联系,请他们多帮助韩经纬一家,组织志愿者接送韩经纬的女儿上下幼儿园。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调动社区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可通过韩经纬妻子及其家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进行评估。

案例十四

某休养院根据住院优抚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将住养区划分为休养区和生活照料区。以前,休养区和生活照料区在一个大院内;后来由于休养院改建,休养区和生活照料区被栅栏隔开了。长期以来,休养院中两个科区很少交流,这对入住优抚对象转区的负面作用尤为突出。居住在修养区的优抚对象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状态每况愈下,需要转住到生活照料区;但是,当工作人员向优抚对象提出转区建议的时候却遇到很大的困难。为了加强两个区之间的交流降低优抚对象因身体状况下降而导致的情绪低落和抑郁,减少优抚对象对其他科区的排斥感,院内社会工作部决定设计并开展小组活动,以便改善目前的情况。【问题】

针对案例中反映的问题,请你简要设计出一个小组活动方案,以改善休养院目前不良情况。【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由于长期缺少交流,休养院内优抚对象彼此之间出现信息缺失或信息误导,造成“转区”的困难加大,需要加强修养区与生活照料区之间的交流。(2)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小组服务方案如下:

①小组目标

加强修养区和生活照料区优抚对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排斥感,以降低“转区”的困难。②组员选择

选择具有相似背景或存在相似问题,且爱好和兴趣,身体状况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老人,以利于小组工作的开展。③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优抚对象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围绕着交流和沟通展开。④活动安排

根据情况安排4-5次活动,场地和时间应该考虑优抚对象的具体情况。⑤小组反思

小组活动过程中,要不时地进行反思,针对小组活动让组员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组员的参与度,同时也要防止一些不利于小组进展的言行出现。⑥危机干预

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如小组成员突然出现身体不适或组员之间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⑦小组解散

小组解散时,应该告诉优抚对象小组成立的目的和意义,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⑧小组评估

小组活动过程中及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组员的满意度等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小组活动的成效评估和过程评估。

案例十五

小马是刚刚参军四个月的新兵,但他在新兵连结束后竟然向军队申请复员。原来他的母亲得了胃癌,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没法干活养家,还有一个弟弟正在上学。他想回到地方去赶紧挣钱解决家里的困难。部队把这个问题反映给当地的社会服务机构。

【问题】假如你是小马家庭所在的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请针对小马家里的情况,设计一份服务方案并告知小马,从而使小马能安心地在军队服役。

【答案】

(1)问题陈述及分析

小马家里的问题包括:经济问题、家里二位父母的照顾和医疗问题、弟弟上学问题。(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设计出如下服务方案:

①方案目标:帮助小马家里解决经济困难和父母照料的问题,让其父母尽快得到医治,并保证其弟弟学业的顺利完成。②方案实施策略:

a.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马家进行经济、医疗救助; b.对小马的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息;

c.鼓励小马的弟弟好好学习,并联系小马弟弟就读的学校,尽量减免其学杂费用,请求老师和同学多关心和帮助小马弟弟;

d.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为小马的家庭提供社会支持; e.联系志愿者或社会服务机构对小马母亲进行照顾;

f.联系当地的医院减免小马母亲治疗的相关费用; g.协助小马的父亲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以补贴家用; h.与小马保持联系,及时告知其家庭状况,让他能够安心服役。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小马及其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十六

某小区内有许多优抚对象,由于身体、收入、情绪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都存在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他们聚在一起经常抱怨说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得总去看病,麻烦不说,每个月的钱都不够看病用。【问题】

假如你是负责该小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这些优抚对象的问题,设计一份社区的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由于身体残疾、经济收入低、心理上焦虑等原因,优抚对象面临着看病难、看病烦的困境。(2)方案设计

针对这些优抚对象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拟订的社会服务方案内容如下: ①方案目标

为优抚对象提供辅导及援助,协助解决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医治效果。②方案实施策略

a.协助优抚对象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医疗康复服务; b.对优抚对象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增强他们康复的信心; c.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为优抚对象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和社区资源;

d.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为优抚对象提供上门诊疗、送医送药服务,并请医疗与医护人员为优抚对象开设讲座,提供保健指导,帮助他们从自身预防疾病的发生。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转介服务,安排专人帮助患重病的优抚对象就医;

e.组织社区志愿者对优抚对象进行照料和提供心理慰藉,并进行相应的督导。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对方案执行情况、优抚对象就医情况的改善程度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十七

退伍义务兵张某回乡后,被安置在县一个纺织厂工作。但刚过半年,张某因纺织厂经济效益不好而下岗。张某坚持自食其力,通过摆水果摊维持生计。但后来,因为水果摊摊位被拆,卖水果的生意不得不终止。张某再次失去了工作,生活又变得动荡,内心极为不满。于是,他天天到居委会吵架,要求解决工作问题。

【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请根据案例中的情况,拟订一份个案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本案例中,案主张某是位退伍义务兵,虽然因所在纺织厂经济效益不好而下岗,但张某仍坚持自食其力,通过摆水果摊维持生计。可是由于水果摊被拆,又不得不终止了卖水果的生意,也使其刚安定下来的生活又变得动荡,并直接导致其情绪变得偏激。具体来说,张某遇到的问题包括:

①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②就业困难,找不到稳定、合适的工作;

③虽然坚持自食其力,但最后还是失去了工作,导致其内心不满,对未来缺乏信心,并影响到居委会的正常工作。

张某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需要固定的经济收入以维持生活。(2)方案设计

针对张某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拟订的个案服务方案内容如下: ①接案阶段

社会工作者与张某初次见面,主要目标是通过沟通信息,与张某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收集与张某相关的资料。社会工作者在收集资料时,应注意多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动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问题的看法,也应注意了解其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及个人特质,以便于之后的预估工作。

②预估阶段

在现有资料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与张某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 27

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某的优势与长处,深入了解张某的经济、家庭及互动关系、成长历程、军队生活的重要条件、社会适应力、可用资源等客观、全面、深入的资料。然后整合各类资料,发现张某的具体问题和需要,把握其核心问题和根本需要。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断张某的问题主要在于失业和情绪两方面,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情绪问题的根源也在于失业。

③计划阶段

社会工作者根据对张某问题和需求的综合把握,设立工作目标,发现候选方案和决定实施方案,并与张某达成工作协议。

本次个案服务的总目标:稳定张某的情绪,并协助其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张某舒缓情绪,建立起寻找工作的信心,之后再与张某协商找工作的具体方案,帮助张某改变就业观念与拓宽就业渠道。

④实施阶段

运用专业知识、技巧和方法,推进工作计划并适时地修正工作方向,从而达成工作目标。具体来说,主要是对计划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与调整,可分为三个环节:

a.分析上次计划方案的实施情况,着力肯定张某的努力与进步;

b.总结上次计划方案中不甚周详的地方,着力寻求问题根源所在,与张某共同寻求方法并提高方案可行性,不归责张某;

c.根据上面两个环节的结论,相应调整原计划方案,此时着力鼓励张某再做尝试,并适时运用技巧提高张某的自身能力。

⑤评估阶段

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的评估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此时可以通过量表,也可以直接访谈张某,对本次个案服务从成效、过程及满意度三个层面评估。本次服务中,还需提前告知张某个案辅导即将结束,请他做好相应准备。

⑥结案阶段

社会工作者与张某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这个过程 28

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知道张某回顾个案历程,工作双方彼此回馈,并适时给予张某肯定和鼓励,强化张某的良好转变。在张某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地处理离别情绪,增强其独立面对、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念。

⑦后续服务

个案辅导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了解其进展情况及服务需要,以评价其服务的真正效果。

案例十八

刘华,男,33岁,伤残转业军人。刘华转业后被安排在一家自动纺织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两年前,刘华所在的纺织厂倒闭了,他变成了失业人员。尽管一直努力找工作,但半年过去了,刘华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他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妻子又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异常困难。刘华不少的亲朋好友却他找相关部门求助,但他一直不乐意。妻子为此事经常和他吵架。刘华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

假如你是刘华所在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刘华一家的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案主刘华面临着诸多困难,具体如下: ①就业问题

刘华在部队伤残后转业,被安排在一家自动纺织厂工作。但是随着纺织厂倒闭,刘华下岗,而身体残疾的刘华找了半年工作,却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②家庭生活问题

刘华下岗后,找了半年工作都没有眉目,而妻子也没有固定工作,还要养老人和小孩,其家庭生活出现了困难。

③家庭矛盾问题

刘华作为伤残转业军人,可以通过政府获得抚恤金和重新安置就业,而他却一直不肯寻求政府的救助。面对这种情况,妻子与刘华产生了矛盾。

④对国家优抚的认识问题

刘华自尊心很强,对国家的优抚政策,在认知上存在误区,不肯寻求政府帮助。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帮助刘华认识国家优抚政策和获得国家补助金,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家庭矛盾。

②方案实施策略

a.首先帮助刘华正确认识国家优抚政策,获得国家补助金

以刘华的妻子为介入点,进行家访,慰问刘华,对其讲解国家优抚政策,纠正其错误认识,让其接受残疾和下岗的现实,在心理上接受自身角色的转变,协助其向有关部门求助,获得国家补助金。

b.在对刘华讲解政策的基础上,调解家庭矛盾纠纷

鼓励刘华与妻子沟通,说出心中的想法,获得妻子的理解和支持,重建亲密夫妻关系。

c.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

联系就业培训机构和就业单位,为刘华争取合适的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d.整合其他社区资源

联系社区残联、社区残疾人协会等,通过这些资源,帮助刘华从就业、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经验。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调动社会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刘华及其家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进行评估等。

案例十九

某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想发挥余热,为社区的青少年讲讲他们的军旅生涯,一方面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传统,另一方面也算是他们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问题】

假如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根据这一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想发挥余热,为社区青少年讲述其军旅生涯的想法,是受其心理、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2)方案设计

根据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的心愿,社会工作者拟订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帮助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实现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心愿,体现自我价值。

②方案实施策略

a.赞赏军休所革命老前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回报社会的精神,鼓励他们为实现这种想法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写演讲大纲等;

b.联系社区内的学校,将革命前辈的想法告知学校,争取在学校和革命老前辈之间搭建一个能进行自由沟通的平台;

c.建议学校开展与革命传统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邀请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前来讲述他们的战斗经历;

d.发展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前往军休所与革命老前辈交流沟通,并未他们做一些志愿服务;

e.建议学校与军休所建立长期共建的关系,组织多元化的活动,不断丰富革命老前辈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发挥余热。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对方案执行情况、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的感受、社区青少年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效果的评估等。

案例二十

李建永是一名复员军人。回家后,李建永积极找工作,但是由于缺少职业技能,屡屡受挫,最后,只能接受民政的安置,在一家工厂里做保安。自从做保安以来,李建永喜欢上了喝酒,还经常怀念在部队的日子。在一次值夜班时,李建永由于喝得醉醺醺的,没有看好工厂门户,导致工厂财产被盗,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李建永一气之下,辞去了保安的职位,来到社区居委会里寻求再就业帮助。【问题】

假如你是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请针对李建永的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案主李建永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怀念在部队的日子,没有实现良好的角色转换,不接受现实、难以适应现实,自暴自弃,经常酗酒;

②由于酗酒,出现失职行为,导致工厂财产被盗,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 ③李建永因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一气之下,辞去了保安的职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④找工作的过程使他失去了自信,辞职后又失去了生活的目标。(2)方案设计

针对案主李建永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制定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帮助案主李建永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顺利实现再就业。②方案实施策略

a.为李建永提供认知辅导,帮助其认识就业市场充满竞争的现实,正确对待求职遇挫的事实;

b.为李建永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新认识自己,消除对失职后产生的不满情绪,32

发掘自身潜能,实现角色转变,树立生活和就业的信心;

c.帮助李建永建立社会关系网络,鼓励其戒掉酗酒的不良习惯,改变其对生活的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憧憬;

d.为李建永提供复员人员再就业政策咨询,联系就业培训机构,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其顺利实现再就业。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调动社区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李建永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评估等。

案例二十一

伤残军人蔡先生气愤地向战友们抱怨,自己拿着伤残军人证乘坐公交车被拒绝,还遭到司机的嘲笑和辱骂的遭遇。蔡先生于1998年进入部队,2006年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受伤,导致右腿伤残,之后便复员回家了。右腿伤残后的蔡先生脾气变得暴躁了很多,也容不得别人对他的异样眼光,更别说司机对他的嘲笑和侮辱。他每天和光荣院的战友们抱怨自己受到的侮辱,使得自己和战友们的情绪都跟着激动起来,扬言要报复该公交司机。【问题】

1.蔡先生和他的战友有这些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社会工作者,应怎样介入? 【答案】

1.蔡先生和他的战友有这些想法的原因主要有:

(1)公交车司机的错误做法和恶劣的态度,他不应该嘲笑和侮辱伤残军人;(2)蔡先生伤残后性格变得易怒,暴躁;(3)蔡先生和周围同伴互相影响的作用;

(4)优抚对象特有的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因此产生自卑心理,继而造成情绪激动。

2.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介入方法有:

(1)个案方法。对蔡先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疏导他的情绪,化解心中的不满。

(2)小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解读相应规定,对蔡先生及其战友进行心理安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

(3)社区工作方法。为优抚对象的利益做代言,联系公交公司管理层,希望他们在此方面加强教育,对蔡先生出具道歉信等。

(4)为了避免类似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应当向社会大力宣传伤残军人的光荣历史,对社会进行一次扫盲行动,使军人们得到应得的尊重。

案例二十二

退伍义务兵赵华被安置在当地一家化工厂工作,最近由于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化工厂停产,赵华也下岗了。民政部门根据赵华的家庭收入状况,每月发放低保金。但赵华却拒绝接受低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就业,不愿吃低保。因为在赵华眼中,就业不仅仅是收入的保障,同时还是获得成功、建立自尊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

【问题】

1.什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2.如果你是赵华所在县民政局安置科的社会工作者,接案后你会怎么做? 【答案】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2.作为民政局安置科的社会工作者,我会做的工作有:

(1)与赵华交谈,了解其症结所在后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说服赵华接受低保金。

(2)与有关部门协调,及时安排其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活动,从中体会工作

的成就感。

(3)与人事局、职介中心取得联系,为赵华提供就业信息,使其能尽早上岗。

案例二十三

“我拿着伤残军人证,竟然不让免费乘坐公交车,还遭受司机的嘲笑和辱骂!”伤残军人谢先生气愤地向同住光荣院的战友们不断抱怨。谢先生自从因革命伤残了一条腿后,脾气就变得十分暴躁,容不得半点侮辱。发生了这件事情后,他的激动情绪也不断感染着周围的其他优抚对象,大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扬言要冲到公交公司去评理,还要将公交公司告上法庭。

【问题】

1.试分析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2.作为社会工作者,你该如何介入? 【答案】

1.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

(1)该驾驶员的错误做法和恶劣态度。(2)谢先生易怒易暴的性格。

(3)谢先生对周围同伴的影响和同理心的作用。

(4)优抚对象特有的强烈的自尊心受到冲击,因此产生自卑心理,继而造成情绪激动等等。

2.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介入:

(1)个案方法:对谢先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疏导他的情绪,化解不满。(2)小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解读相应规定,对谢先生及其战友进行心理安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

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为优抚对象的利益做代言,联系公交公司管理层,希望他们在此方面加强教育,出一份书面道歉信函等。

案例二十四

林某于2002年入伍,其间因公致残,《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林某为三等乙级残疾(套改后为八级),在市民政局换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里同样写着三等乙级残疾.2005年林某退伍后回乡,由县民政局负责安排在县棉织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三年的合同。2009年1 1月10日,县棉织厂发出通知,称林某的劳动合同至2009年1 2月11日到期,要他办理终止合同手续0 201 1年9月,因县棉织厂改制,林某领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不仅再也没有享受过伤残军人应享受的待遇,而且也没有得到企业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当林某到县棉织厂原主管劳动部门反映情况时却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妥善安置”并非一定要安排一个新的工作。按照县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终止合同时,除了安置费外还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等级得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部队及民政部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不能作为凭证。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林某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和县里的有关规定不符,因此,退伍后的林某并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2.针对林某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至少采取以下策略:(1)对林某的整个情况进行评估;

(2)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咨询,尤其是伤残军人安置的政策,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

(3)协助林某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争取林某《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

法性和有效性;

(4)为林某争取伤残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并追回因为没有续签合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5)调动各方面资源,提供整个过程的法律援助。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案例一

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已花光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

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 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 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问题】

1.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 3.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答案】

1.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的救助有:

(1)因为张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因为张某是癌症患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所以张某可以申请医疗救助;(3)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所以张某一家还可以申请教育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针对李某的现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着重提供以下服务:(1)为李某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做李某倾诉的对象,缓解其心理压力,并教授其相应的舒缓压力的方法,鼓励李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稳定。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积极为她寻找就业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李某。(3)李某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培训机会,在社区开发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洁、家政服务等。帮助李某在社区实习,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还能增加李某的收入,并且有助于她跟邻居沟通。(4)李某是“外来媳”,不会当地方言,造成她与别人交流、沟通不便。所以,社会工作者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扩大李某的社会交往范围,修复她的社会关系。

3.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的救助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社区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平台,是困难群体主要生活和赖以生存的场所。

①社区应该组织社区群众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助,给予李某一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

②在社区内为李某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这样既能增加李某的经济收入,又能增加她跟社区邻里的交流机会,促进跟社区的互动融合。(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①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类似李某这样的“外来媳”,大多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要积极地将她们组织起 来,自助与互助相结合。同时,可以使她们与其他邻里一对一的结对为互助小组,为她们修复社会关系,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②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在社区层面,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是指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联系各个单位,注重发掘资源。比如,为这些“外来媳” 挖掘就业信息,号召单位对她们进行资金投入或物质支援等。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李某她们的生活改善创造条件,并促使她们积极地与社区其 他群众交流、沟通。

③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社区层面的组织越来越多,有居民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组织资源,就能够为社区困难群体争取到更多的救助机会,也能大大增加李某她们的归属感。

案例二

蒙蒙是一位山村里的小男孩,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去年,蒙蒙的母亲去世了,蒙蒙从此不愿意和周围的人说话,经常一个人待在角落里发呆。面对家中年迈的 爷爷奶奶、双腿残疾的爸爸,贫困的生活,蒙蒙觉得自己的求学之路非常渺茫。一位从城里来支教的大学生注意到了蒙蒙,了解到他家境贫困,决定要帮助他。经过 这位大学生和孩子班主任的努力,蒙蒙引起了社会工作者的注意,他后来被接到了城里读书,他所在的学校还为他建立了一个公共账户,专门来帮助他。此后,蒙蒙 的脸上有了笑容,变得自信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公共账户内的钱除了为蒙蒙缴纳学费外,还包括他的生活开销及其山村里家人的生活费用。

【问题】

1.请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分析上述案例中山村里的小男孩蒙蒙发生变化的原因。

2.上述案例反应了社会救助的哪些特点? 【答案】

1.案例中,蒙蒙发生变化的原因如下: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9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成长和学习。蒙蒙在支教大学生、原班主任、社会工作者和转学后的学校的共同帮助下,走出了困境,成长和学习的需求得到了保障和满足,这是蒙蒙后来变得开朗自信的根本原因。2.上述案例反映出来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特点如下:

(1)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社会救助的工作对象范围广泛,有贫困无依的老人和儿童,有下岗职工和残疾人,有因为突发事件而陷入困境的家庭,还有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灾民等。案例中的蒙蒙属于因家庭贫困而陷入困境的儿童。(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是持续性的,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使他们脱离困境,同时要逐渐提升他 们生活的能力以及战胜贫困的信心。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单纯行为。案例中对蒙蒙的救助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社会救助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将蒙蒙接到城里上学,改变其生活环境而达到救助目标。

(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社会救助的体系比较复杂,相关的各类政策非常多。在救助过程中,分析工作对象贫困的程度、致贫的原因、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都 需要依据相应的政策。如工作对象分别是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流浪儿童等,需要不同的救助政策解决问题。案例中,蒙蒙的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社会工 作者通过公共账户为蒙蒙家庭提供经济救助。

案例三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 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赵慧萍才10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赵慧萍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 面,天天一个人呆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

1.赵慧萍是否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 2.“五保”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 【答案】

1.赵慧萍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赵慧萍今年才10岁,她失去了父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有权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2.“五保”供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品和燃料;(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处理的给予照料;(5)办理丧葬事宜。

此外,《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九条还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五保户”的供养内容做出了特殊的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要的费

用”。

3.为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服务:

(1)对赵慧萍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悲伤情绪,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2)对赵慧萍进行个案辅导,帮助其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接受父母已去世的现实,勇敢生活下去;

(3)为赵慧萍解决生活问题与学业问题,协助其申请“五保”供养,并为其办理相关事宜;

(4)为赵慧萍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号召赵慧萍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赵慧萍所在村庄的村委会及街坊邻里多关心赵慧萍,使赵慧萍感受到温暖;

(5)定期对赵慧萍进行随访,及时解决日后出现的各种困难,帮助其顺利成长。

案例四

赵丽丽,女,12岁,家住陕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家里特别穷。赵丽丽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有一次被学校选拔出来参加省城的语文考试竞赛,由此而看到外面的 世界比家乡那块穷地方精彩得多,便下决心要走出家乡。但是,因为家庭贫困,赵丽丽刚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被迫退学了,走出家乡的梦想成了泡影。退学一年后,赵 丽丽忍受不了每天在家帮父母干活的无望生活,便做好了逃离家乡的准备。一天,她趁家中没人,偷偷跑出来到处流浪,一路靠拣破烂、乞讨维持生活,直到她被西 安市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发现后被送返家中,并接受当地儿童救助中心的帮助。【问题】

1.上述案例中,赵丽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有哪些? 2.如果你是赵丽丽家乡所在地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帮助赵丽丽?

【答案】

1.上述案例中,赵丽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分别如下:(1)赵丽丽面临的问题

①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贫穷落后;

②家庭经济贫困,教育观念落后,不支持孩子求学,导致赵丽丽小学没上完就被 43

迫退学回家帮父母干活;

③赵丽丽曾目睹过外面世界的精彩,决心走出家乡,退学后梦想落空,产生逃离家乡的想法,并付诸行动。(2)赵丽丽的需求

①生理性需求:需要有满足身体发育所必须的食物和营养;

②社会性需求:接受教育、发展知性、培养品德、完成社会化任务等需要。2.如果我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会为赵丽丽提供以下服务:

(1)将赵丽丽送回家,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并帮助其家庭成员发掘资源,逐渐脱离贫困,为赵丽丽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联系慈善基金会或者教育协会等相关机构,为赵丽丽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她实现发展的需求;

(3)对赵丽丽进行思想、行为矫正,增强她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4)与赵丽丽的父母进行面谈,教导他们改变教育观念,支持女儿的学习。

案例五

罗贵斌,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立即对罗贵斌采取了帮助措施。【问题】

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

(1)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 罗贵斌是一位孤寡老人,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2)日常生活的照顾需要 罗贵斌老人已有70岁,体弱多病且孤寡,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对罗贵斌老人进行家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

(2)评估罗贵斌老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帮助其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

(3)整合社区资源,联系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罗贵斌老人建立社区照顾的关系网络,让其能够得到日常生活的照顾,推动社区互助气氛的形成;

(4)鼓励罗贵斌老人多参与社区提供的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案例六

小姚,今年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小姚一直跟爸爸相依为命。但是,小姚的爸爸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更不幸的是,最近,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被诊断出患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姚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姚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小姚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

(1)家庭生活问题 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查出得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而小姚的妈妈早已过世,小姚自己又在读书,爸爸治病期间没人照料。

(2)经济问题 小姚的爸爸因为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现在又患上重病需要治疗,经济非常困难。

(3)学业问题 在爸爸住院治疗期间,小姚需要抽时间去照顾爸爸,其学业受到影响。

(4)心理问题 与爸爸相依为命的小姚在得知爸爸得了胃癌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2.针对小姚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个人服务 对于小姚个人,辅导重点应是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学业辅导等。

①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货用。在小姚的爸爸未检查出患胃癌之前,小姚一家的生活水平仅仅维持温饱。现在,小姚的爸爸马上需要住院 治疗,经济上更成问题,可能连小姚的学杂费用都支付不起。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相关学杂费用或申请学校补助。②对小姚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姚对生活的信心。小姚年龄尚小,妈妈去世得早,现在又要面对爸爸患胃癌需要住院治疗的事情,其内心的压力非常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姚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压力,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2)家庭服务 对于小姚的家庭,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利用与其家庭相关的环境资源为之提供帮助。

①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姚一家进行救助。小姚家庭的全部收入是爸爸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小姚一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②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姚家庭的支持。小姚的爸爸住院治疗胃癌期间,需要高额的住院治疗费用,小姚一家无法承担。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姚家庭的经济援助。

③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照顾小姚的爸爸和小姚。小姚正在读初二,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将要住院的爸爸。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照顾小姚的爸爸和小姚。

案例七

某国家重点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专门组织购买了衣服和生活用品。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收到资助物品后却并不使用,也不会把资助的衣服穿出去。因为他们觉得,如果穿在身上就会被别的同学看出他们是贫困生,使别人对他们有其他的看法。【问题】

1.上述案例反映了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为更好地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设计一份工作方案。【正确】

1.上述案例反应了贫困大学生的如下问题:

(1)经济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家境贫寒,学费是个沉重的负担,饮食缺营养,穿戴很寒酸。

(2)学校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学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发放的衣物一般颜色单

一、款式刻板,穿戴或使用它们时,能很容易被辨识出属于资助物品。所以,学生领了衣物之后不乐意穿戴或使用,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衣物犹如贫困的标签,穿戴或使用它们有伤自尊。2.开展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助的同时又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2)方案实施策略:

①变换资助物品 学校在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要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比如把外穿的衣服更换为可以内穿的衣服,或者购买不同样式、不带标记的衣物等。②为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鼓励贫困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正视困难,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

③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一些课题、方案、政策的制定 协同有关部门增加一些课题、方案,专门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一方面能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技能和学识,增加他们的额外收入,另一方面能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去,政策才能更好地体现和满足他们的需要。(3)方案执行,包括提供服务,整合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等。(4)方案评估,包括贫困大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八

小楠,某沿海城市人,今年10岁,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小楠父母的生命,小楠从此成了孤儿,只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 奶每月领取一定的养老金,经济条件也不好,而且奶奶年纪已大,平时还要看病、吃药。现在,小楠的生活、学习都成了问题。【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楠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楠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小楠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

(1)生活问题 小楠年龄尚小,因父母去世而跟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奶奶年纪已大,平时还要看病、吃药,自己尚需要人照料,更谈不上细心照顾小楠了。因此,小楠的家庭教育、生活照料以及学业等方面的支持和教育都成了问题。(2)经济问题 父母的去世使家庭的经济来源中断,小楠与奶奶两个人仅靠一点养老金生活,再加上奶奶的医疗费,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3)教育问题 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小楠可能无法支付自己受教育的相关费用,能否继续学习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4)心理问题 双亲的去世给小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奶奶又照顾不好小楠,小楠感受不到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心里很悲伤。

2.针对小楠目前的困境,社区工作者可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楠一家进行救助 小楠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联系相关救助机构对小楠一家进行救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2)联系小楠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楠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费用 小楠家困难的经济状况对他继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楠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楠申请减免学杂费用。

(3)对小楠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小楠对生活的信心 小楠因父母意外身亡,心灵受到重创,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心理疏导,帮助他宣泄感。情。同时,小楠的生活、教育、成长等诸多方面都失去了最主要的依靠,情绪低落,未来的生活困难重重,需要社会工作者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4)联系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楠家庭给予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其他机构团体,比如慈善基金会、相关民间组织等,争取帮助小楠一家获得经济援助和教育支持。

(5)联系志愿者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楠的奶奶进行照顾 小楠的奶奶年事已高,且多病,需要人照顾。而小楠才10岁,缺少照顾他人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受教育,无法照顾奶奶。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志愿者或者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楠的 48

奶奶进行照顾。

(6)为小楠和奶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联系小楠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小楠所在社区的居委会和街坊邻里,请他们多关心小楠,帮助小楠和奶奶,使小楠和奶奶感受到温暖。

案例九

黄先生,43岁,上海某小区的居民。家中有五口人,父母年近80岁,妻子学历低,下岗在家,靠晚上在街上摆地摊来补贴家用,儿子正在读初中。一家人居住在 20多平方米的旧楼房里。黄先生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最近,黄先生和妻子都愁眉不展,因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家五口人总不能一直住在这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因此他们非常烦恼。【问题】

1.黄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请根据目前黄先生一家的情况,拟订的服务方案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3.为黄先生一家设计一个改善其住房情况的工作方案。

【答案】

1.黄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住房问题。对于黄先生一家5口人来说,20多平方米的房子过于狭小,再加上儿子一天天长大,住房改善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问题。

(2)家庭经济问题。黄先生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父母年老多病,儿子上学需要学费,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3)工作问题。黄先生自己没有稳定的工作,其妻子学历低,下岗在家,靠晚上在街上摆地摊来补贴家用。

下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前培训初探(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政与社会工作的心得体会

    民政与社会工作的心得体会 有一句打油诗:“上管天气阴阳,下管人间婚葬,左管英雄豪杰,右管地痞流氓。”从这句话可以概括民政与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是多门的宽广,同样也是贴近......

    民政系统演讲稿

    ......

    民政系统年度工作总结

    民政系统年度工作总结福利彩票销售成绩显著。福利彩票销售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民政部门的一项光荣任务,是取之于民,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做好福利彩票的销售工作是认......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在创新中实现民政工作新跨越近年来,xx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从人民群众“最盼”上着力,“最急”上着手,“最......

    阿荣旗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阿荣旗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练 梅 莫根虎近日,阿荣旗民政局就全旗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一、......

    色的课程就是民政与社会工作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一门全新的并且很有特色的课程就是民政与社会工作。早就听学长学姐说李老师的民政与社会工作课上的很好,所以我也选了李老师的课程。希望通过李老师一个学期......

    岗前培训

    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流程 对于新聘人员的岗前培训,按工作环境与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公司行政部门的培训; 2. 直属部门的培训; 3. 实地业务训练; 一、行政部短期培训:以企业文......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目的:通过岗前培训,使口腔医院医务人员,各类助理人员达到口腔医院开业和正常工作需要。 内容:1、员工思想素质教育(因医务人员、助理人员来源不同),符合非国有企 业营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