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2:5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第一篇: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第1题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A.反驳论证方式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据 答案:B 第2题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史论B.辞赋C.小说D.奏疏 答案:A 第3题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A.论点论据论证B.归纳演绎比较C.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立论驳论结论

答案:A 第4题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A.行军无部伍行阵B.谨于法度C.士吏治军簿至明D.正部曲行伍营阵 答案:A 第5题 《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A.人物的语言 B.人物的行动 C.人物的背影 D.人物的画貌 答案:C 第6题 《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A.客观的求真笔法B.夸张的漫画笔法C.含蓄的暗示笔法D.犀利的怒斥笔法 答案:C 第7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反问 对偶 拟人 对偶 B.反问 比喻 拟人 对偶 C.设问 比喻 拟人 夸张 D.设问 对偶 比喻 夸张 答案:C 第8题 《米龙老爹》的作者是()A.列夫·托尔斯泰B.莫泊桑C.欧·亨利D.契诃夫 答案:B 第9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A.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C.拟人 对偶 反问 比喻 D.对偶 拟人 反问 比喻 答案:A 第10题 《论毅力》一文贯串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类比法C.归纳法D.对比法 答案:D 第11题 “易安居士”是指()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 答案:B 第12题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

译文: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不远吗!B.会须杀此田舍翁

译文:一定找机会杀了这个乡巴佬。C.敕有司资倍送于永嘉长公主

译文: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D.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其社稷之臣也

译文:如今见其引征礼义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佐陛下的栋梁大臣呀1 答案:A 第13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4)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A.对偶排比拟人比喻B.拟人比喻排比夸张C.拟人排比对偶比喻D.拟人比喻排比对偶 答案:A 第14题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 答案:B 第15题 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B.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译文: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答案:C 第16题 《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C.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答案:D 第17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小品文B.说明文C.记叙文D.议论文)答案:D 第18题 《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A.回顾式写法B.闭锁结构C.开放式写法D.片段写法 答案:D 第19题 对下列句子中双音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怎么)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答案:B 第20题 柳永是()A.南宋婉约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D.北宋豪放派词人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阅读《氓》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试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21题 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和前天的直接原因。答案:“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表明当时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这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前夫的“二三其德”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第22题 解释这段诗句中下面字的含义。说: 汤汤: 渐: 爽:

答案:说:同“脱”,解脱。汤汤:水盛貌。渐:浸湿。爽:差错。第23题 将这段诗句中的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其叶沃若: 二三其德:

答案:它(桑)的叶子茂盛润泽。三心二意坏品德。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试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第24题 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等,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给人感觉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

第25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隐: 作: 兵: 小康:

答案:隐:消失。作:起。兵:指战争。小康:康,安。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第26题 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答案:“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小康”是“天下为家”;在人事制度上,“小康”则是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小康”则是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小康”是“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在社会治安上,“小康”是“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列试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27题 描写西域的寒冷有何用意? 答案:诗中处处写雪,写严寒,意在突出表现边塞将士处境的艰难及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并希望武判官将诗带回京城,使朝廷真切地感受到西域气候之恶劣,从而达到替边塞将士传递心声的目的。

第28题 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案:这首诗中夸张的句子有“……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几句。这种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寒冷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成功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句。这种比喻带着奇妙的想象,把艰苦的西域从军生活,染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表现了为了保卫国家、甘于奉献的乐观豪迈的情怀。

第29题 诗中哪几句写人寒冷的感受? 答案: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头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第30题 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通过这个人物,作者要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农村的封建势力仍没有从根本上受到摧毁和动摇,还存在着复辟的危险。

第31题 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答案: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是一个迂腐而又深谙韬晦之计的、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第32题 这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方法刻画赵七爷这个人物的? 答案:肖像描写、细节描写。阅读诗歌片段,回答下列试题。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个俄罗斯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在等着你?”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我知道。”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第33题 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都象征着什么? 答案:“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或当时的俄国民族解放运动);“门槛”象征着横在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一个姑娘”则象征着勇于献身的女革命者。

第34题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通过一个富吁诗意的梦,通过一组象征性的形象,作品描写了一个女革命者立志投身革命、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35题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位女革命者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具有不怕艰难困苦、敢于面对死亡、勇于献身的高尚品格。阅读《日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黄省三 经理!潘月亭 石清,这是谁?他是干什么的?黄省三经理,我姓黄,我是大丰的书记。李石清他是这次被栽的书记。

潘月亭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对李)谁叫他进来的?李石清 不知道他怎么找过来的。

黄省三(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 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找我求事。(厉声)滚开!黄省三可是,经理——

李石清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 把你打出去。(黄望望李,又望望潘。)潘月亭滚,滚,快滚!真岂有此理!第36题 本片段里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答案:黄省三:大丰银行的小职员。李石清:银行家潘月亭的秘书。潘月亭:大丰银行的经理,大资本家。

第37题 从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潘月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潘月亭毫无人性、铁石心肠、凶残狠毒。

第38题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答案:语言、动作。

四、作文(50分)

第39题 挪威人捕捞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地想让鱼活着抵港。但他们的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只有一艘渔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在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会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能活蹦鲜跳地到达渔港。此现象即为“鲶鱼效应”。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答案:略。

第二篇: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项试题及答案

在备考成考本科《大学语文》科目时,考生们要有目的性地做一些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项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项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曰。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

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第1题 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

答案:是宝钗在对宝玉说话。

第2题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薛宝钗这一席话表现了其对宝玉的关心,却也认为宝玉平日品行不端、不求仕途、挨打活该。她深谙为人处世之道.谨遵封建礼制规矩.待人刷到、八面玲珑.这说明她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贵族少女。

第3题 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答案: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或表情描写、情态描写)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1第4题 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面对军阀混战下满目疮痍的祖国,内心充满悲愤、失望。但诗人没有因失望而沉沦,而是在失望和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深沉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

第5题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追求?

答案: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有“建筑的美、绘画的美、音乐的美”。

第6题 诗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诗人用呼告、反复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满目疮痍的祖国的悲愤、失望和深挚的爱。诗人没有用具体细节从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见到的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而是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凝练、概括、容量更大.表现力更强,更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第7题 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这段话的论点是: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做文章也必须要切中要害。

第8题 这段议论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这段议论主要运用了类比沦证方法。

第9题 “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反诘。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是超绝而威严。楫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第1题 “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答案: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黑an的现实,追求光明与理想,想做一个有为的青年的进步思想。

第2题 “海化,的青年”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答案: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指的是像大海一样沉静温柔而又超绝威严的,像大海一样襟怀宽广、虚怀若谷的,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的青年。

第3题 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第4题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场景?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答案:大端阳节赛龙舟的场景。场面描写。

第5题 这段文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描写的?

答案:群情激昂、热闹欢腾。河中与岸上。

第6题 这段文字的描写与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何关系?

答案:赛龙舟火爆场面的描写突显了湘西人民蓬勃的生命力量,这对全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深情地呼唤故乡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情来重塑故乡人的灵魂,参与历史,改造现实)起了铺垫和暗示作用。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竞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见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第7题 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

答案:在这里,“冤家”是对所爱之人的反语昵称。

第8题 作者县焦样点拨宝黛吵架的?

答案:一是借贾母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点明宝黛的吵架,实质上是爱得深挚的缘故;二是用“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来点明宝黛吵架后,相爱之心却更加自觉而真挚了。

第9题 这里是怎样刻画宝黛的心理的?

答案:通过外部情态描写来“以外显内”。如“好似参禅”、“低头细嚼”、“潸然泪下”、“临风洒泪”、“对月长吁”等外部情态描写。

第三篇: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三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A.克己复礼 B.仁政、王道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5.所谓伶官是指()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A.司马迁 B.司马谈 C.司马光 D.司马炎

7.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

A.演讲稿 B.社论 C.文艺评论 D.抒情散文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9.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A.《语丝》 B.《莽原》周刊 C.《小说月报》 D.《创造》周刊

10.《选择与安排》选自()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

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 C.抒情散文 D.随笔

12.培根是()

A.德国哲学家 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美国小说家

1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4.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贝多芬传》

C.《高老头》 D.《匹克威克外传》

15.《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

17.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18.《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______。

19.选自巴金散文集《_________》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20.《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______________。

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

22.《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

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2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2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诗人。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谨库序之教

谨:

27.公伐诸鄢

诸:

28.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

29.以此诟远。

诟:

30.闻鸡鸣,即起盥栉。

盥栉:

3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问:

32.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

33.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

34.东风无力百花残

残:

35.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关山月》)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将军不战空临边:

3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8.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

妆楼颙望:

3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千里共婵娟:

4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42.试说明《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

43.莺莺的叛逆精神是怎么表现的?

44.什么叫文赋?5.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6.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

47.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

(二)阅读《**》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人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8.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9.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50.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清指出作者、题目。

51.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

52.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

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5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

54.对宝玉的挨打,林黛玉是怎样反应与表现的?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55.这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怎样的关系?

七、作文(50分)

56.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C 7.A

8.D 9.B 10.C 11.D 12.C 13.C 14.D 15.C

二、填空题

16.往事知多少 17.短篇小说之王 18.北平

19.龙。虎。狗 20.弃妇诗 21.乐府旧题诗

22.王昌龄 23.田园诗 24.将登太行雪满山 25.现实主义

三、词语解释题

26.认真地从事 27.之于 28.横渡

29.辱骂,污蔑 30.洗脸梳头 31.探访

32.磨穿 33.毫不犹豫 34.凋败

35.歌曲名《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作,代亡国之音

四、翻译题

36.将军不打仗白白来到边境。37.在明亮的月光下不忍心回头看故国。

38.在妆楼抬头凝望。39.相隔千里共赏天上明月。

40.细雨点落在梧桐树上。

五、简答题

41.通过描述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虚度光阴的苦闷,也是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鞭苔。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42.该曲开头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都是三种景物,词性及句式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因称“鼎足对”(鼎这种古容器就是三条腿的)。

43.主要表现在她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看重自由恋爱,两人如同并头莲,朝夕相处,永不分离。也表现在对母亲背信弃义、通张生进京赶考的怨恨。

44.又赋就是散文化的赋,一般采取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形式;散文句与对偶句交互使用;也讲押韵。

45.贾政素日就不满宝玉常与优价交往,不在仕途经济上用心,以致王府派人来查询、怪罪。贾环借机拨弄是非,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宝玉和贾环之间,存在嫡庶之间的矛盾。

六、分析题

46.《再别康桥》的一头一尾这两节诗,句式、节

式相同,只是在相同部位更换了词语,一是引入,一是收束。两相呼应,突出了抒发主人公重游旧地,物是人非、感慨万干、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

47.两节诗句数相同,句式相近,均用叠词,都有“我”、“我走了”、“云彩”等重复使用的词语,自然也有变化。这表明诗人在追求新诗的建筑美、音乐美;两节诗关系密切,前呼后应。

48.揭示了赵七爷作为农村的复辟势力,是个不学无术、十分凶恶狡猾的人。

49.显然用了讽刺手法。说赵七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还能说出“五虎将姓名”,便以三十里方圆内的出色人物、学问家自居。盘辫子,胡说八道,也是对他的嘲笑。

50.本段文字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

51.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

52.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53.采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

54.林黛玉十分同情,极为悲痛,“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55.这表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封建家族的青年叛逆者,他们心心相印,相知相爱,相互同情,相互关心。

七、作文(略)

成人高考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 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高尔基 B.屠格涅夫 C.契诃夫 D.莫泊桑 参考答案:C 第2题单选 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曾巩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A.不忍登高临远 B.叹年来踪迹 C.渐霜风凄紧 D.是处红衰翠减 参考答案:A 第6题单选 《论毅力》一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A.七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七言排律 D.七言绝句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以下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A.柳永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轼 参考答案:B 第10题单选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中庸》 参考答案:A 第11题单选 老舍是我国现代()A.著名诗人 B.著名文艺评论家 C.著名作家 D.著名游记作家 参考答案:C 第12题单选 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参考答案:B 第13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的“则”表示顺承关系的是()A.兵强则士勇。B.既来之,则安之。C.若是,则与吾业者。

D.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参考答案:B 第14题单选 描写按对象分类,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A.细节描写 B.直接描写 C.心理描写 D.环境描写 参考答案:D 第15题单选 下列作品中,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散文诗是’()A.屠格涅夫《门槛》 B.艾青《我爱这土地》 C.冰心《往事》(一之十四)D.茅盾《香市》 参考答案:A 第16题单选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A.心绪茫然 B.壮志难酬 C.前途暗淡 D.道路凶险 参考答案:B 第17题单选 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司马光强加给王安石变法的罪名是()A.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为 B.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C.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 D.一切不事事,碌碌无为 参考答案:C 第18题单选 茅盾参与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是()A.新月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语丝社 参考答案:C 第19题单选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参考答案:B 第20题单选 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参考答案:B

第五篇: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分析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答:(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

(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3)类比法和对比法。

(4)比喻、排比、对偶。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2)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具体朝代?

(3)作者特意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1)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作为自己不能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据。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明自己不能奉召出仕,并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三层,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况,表明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2)圣朝指晋朝(西晋),“伪朝”指蜀汉。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比喻。

3、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将薪至于古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与势力,养其根而埃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铧,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问:(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2)这里的“根”和“膏”比喻什么?“实”和“光”又比喻什么?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除比喻外门这里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1)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取得成就。

(2)前者比喻修养,后者比喻为成就。

(3)类比。

(4)对偶。

4、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问:(1)“气”和“言”指的什么?

(2)作者认为“气”和“言”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1)“气”指的是人类在精神的修养 “言”文章的语言。

(2)气盛则言宜。

(3)类比法。

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问:(1)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两个长句论证说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这2个长句构成何种关系?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语句是什么?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认证方法?

答:(1)成败皆自于人。

(2)前一个长句先赞其兴国之壮,后一个长句叹其亡国之衰。

(3)对比。壮和衰。

(4)例证法和对比法。

下载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试题及答案(5篇)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题单选 《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

    201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201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

    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汇编)

    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五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五.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分析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问:(1)“狗彘......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80分)一、选择题:l~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

    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中课件精选

    高中教育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 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文言文特训试题

    专升本是我们提高学历,提升自我的方式。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文言文特训试题,希望能帮到大家!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