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2018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以口小学 李平贵
经过期中测试过后,我仔细查阅试卷,认真分析,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现简要分析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四年级共有28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成绩如下:董瑞平94、李琴94、罗艳99、李坚90、李锐84、李加美98、李佳敏97、李兴国92、段亚庭92、段天宇92、董建琳85、周文强98、董靖91、胡豪杰95、董燕婷91、何蓉99、段鑫89、李松蔚94、董莹93、张顺丽80、杨国涛79、周耀琴93、王兴磊92、李兴龙93、刘杰86、刘媛94、唐照杰91、周磊83。平均分是91.357分;及格率为100%,达标率为100%。
二、试卷印象: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语文能力。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够通过此次测试从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教学方法。
三、试卷分析
1、语文基本功方面:
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到位,形近字不能正确辨析,病句修改练习失分较多,对要背诵的语段部分学生 不能准确记忆。
2、阅读积累方面: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词语解释的方法不熟练,对说明方法有时分不清。
3、习作方面:
少数学生习作审题不清,不善于选取真实的事例,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
4.学习习惯不好
本班学生的书写习惯不是太好,写字不注意笔顺,不规范,不清晰;答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有丟题漏题现象,还有的理解不了题意;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没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没有认真作业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试 卷中从字音、字型、字义考察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题型。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期中试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阅读分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语文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特别是杨国涛和段鑫,要坚持听写和写作训练,要及时与差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虽然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学生失分还是较多,经分析原因如下:课堂上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还课堂给学生,引导自读自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获得个性化的体会。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多读书,勤积累,常练笔,抒发真情实感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首先要多读书,每人都应该有一本优秀作文,通过书本看世界,了解生活。其次,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写日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注重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大量的练笔。从试卷情况看,课内的积累,课外的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
5、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语文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加强练习设计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本张试卷既检查了语文学习结果,又检查了语文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试卷非常好,只要我不断努力,在期末测试中,我一定会争取获得更好 额成绩。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第一学期
为了了解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于十一月五日对学生进行了期中测试。以便更好的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五年级本次期中考试中的得与失做以下卷面分析:
一、总体分析 1.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十三大题,分为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四大板块,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知识覆盖面广。检测内容:字(写同音字,形近字 等);词(看拼音写词语,成语补充);句(拟人句,比喻句等);课内外积累;阅读短文;联系生活;作文。知识与能力兼顾,既针对三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了考查,如:重点词语,日积月累,说明方法,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口语交际等,涉及到学生各种的能力的检测。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份语文试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平时的教学情况。部分学生都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
2.学生基本情况 : 本次参加考试学生共有62人,期中及格 56 人,优秀 32人,不及格 6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 44.5 分,总分4865分,平均分78.48 分,及格率是90.32 %,优秀率是51.62%。
3.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是选择带点字的读音。这题有15%左右的学生全对,大部分学生错在“剖”“潜”“陈”“渣”这几个字,“剖”字分不清韵母,“潜”字分不清声调,“趁”分不清是前后鼻韵母,“渣”分不清平翘舌音,所以导致失分率高。
第二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这题有 60 %左右的学生全对,大部分的学生错在把“祈求”写成了“乞求”,把“咳嗽”的“嗽”字写错,把“善良”的“善”少写一横,把“鞠躬”写错,还有几个就是基础差,拼音不过关的失分比较多。
第三题是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题目意思其实是写同音字,这题有7% 左右的学生全对,错得多的是“委屈”的 “屈”和“弯曲”的 “曲”,“攻击”的“击”和“功劳”的“功”,这样而导致失分。
第四题是照样子写字,组词。题目意思是给字换部首后成新字后再组词,这题有50%左右的学生全对。学生失分的原因一部分是不明白题目是换部首,应为换了一部分就行了,如:“趁”字换了以后变成“起”,“桦”字变成“林”等,没有把题目意思弄明白。另一个原因是写错字或根本写不出。第五题是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这题有20%左右的学生全对。很多学生写不出,错字很多,这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识记情况,但学生失分率高,说明学生对于老师要求识记的知识不去识记,比较懒惰。写不出的话就自然就不会分类了,所以失分率较高。
第六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这题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选一选,连一连,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所学古诗的识记,这题有95%的学生全对,得分率高。第二小题是填写第7课的课文内容,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很多学生写不出,这题全对的有25%,很多学生写错字,要不就是根本背不出课文,所以导致失分。
第七题是我会选择。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这题是考查学生了解各种事物各象征什么,这题有60%左右的学生全对.错得多的是“海鸥、高山、红梅”各象征什么不了解。
第八题是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这题是考查学生对提示语在前和提示语在中间时双引号,冒号的运用,这题全对的学生很少,看来教师在这方面还影加强训练。
第九题是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简单的修辞手法,这题有55%的学生全对,错得多的是“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这句学生认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是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而丢失分。“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所以写什么样的答案都有。
第十题是回顾课文内容填空。这题分三小题,第一小题是默写这个学期学过古诗中自己所喜欢的一首古诗,古诗都是要求背诵的,平时也要求学生多次抄写,所以这题做得较好,有85% 的学生全对。第二小题是填写第7课的课文内容,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很多学生写不出,这题全对的有25%,很多学生写错字,要不就是根本背不出课文,所以写不出。第三小题是理解11课《七律 长征》的内容,要学生写出这首诗中总领全诗的诗句是哪一句,有90%的学生全对,有少数学生写错字而丢分。
第十一题是口语广场,这题内容是看见小朋友乱丢垃圾是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这一内容在平时的品德教育中经常与学生说的,学生也懂得怎么做,怎么说。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只是有部分学生只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说,而自己怎么做漏答了被扣分。
第十二题是快乐阅读轻松答题。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的课文是选自本学期学习得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中写五壮士在山顶上痛歼敌人的部分,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第1小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有45 % 左右的学生全对,错得多的是“坠落山涧”的“坠”字“涧”字写错,“抢”字写成“抡”字,“插”字写错,还有丢分的是课文不熟悉,根本写不出。第2小题是让学生概括这段主要写什么,这个问题老师在讲解课文时着重讲了如何概括课文的几个部分的内容的,大部分学生理解了,有65%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写出大意。第3小题是理解“居高临下”的意思,有55%左右的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写出。第4题是用曲线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理解把什么比作什么,这部分内容有95%的学生全对,丢分是学生没有看清题目,不是用曲线而是用直线画了。这句比喻句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理解不透,丢分较多。课外阅读的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猪整天在橡树下吃着橡实,无忧无虑的过日子,之后用鼻子刨橡树的树根,损坏橡树。旁人告诉他这样做不对,可他还自以为是说自己需要的不是橡树是橡实,让橡树枯死算了。多么愚蠢、忘恩负义的东西呀。课文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做忘恩负义、无知的人。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课文内容,第一小题是作者对猪所持的态度,98%的学生都知道是厌恶,感到可笑。第2小题是你认为猪在这篇短文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代表什么样的人?有60%左右的学生能够理解并写出来。第3小题是选择下面哪则故事表达的意思与本文相近,理解了课文主题的学生都能选对,有55%的左右的学生全对。这些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丰富,因此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十三题是写作小能手。要求学生任选一组有三个主人公的其中一组或者自己设定一组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题目自拟。本学期我们教了学生练习写此类型的作文,所以学生都有内容可写,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认真完成习作,有一定内容且语句通顺。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得分都在28分以上,学生的基本写作素养都能得到很好的考查。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习作都不能突出主题,只是把故事讲完。另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选其中一个主人公或者两个主人公来写。也有部分同学基本的表达能力较差,文章内容枯燥,语言干瘪,病句满篇;还有的不注意书写,错别字较多,写的文章篇幅短小;究其原因,平时作文水平不高,平时不认真对待习作。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观念淡薄,学不能致用,明显是平时缺乏训练。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词语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教师已注重了对学生阅读的积累,但有部分学生平时的阅读只是草草读过,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精读,缺少思考。教师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策略是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4.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但学生的思维还不广,个性化的理解还不够理想,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这就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搜集、查找、创造的能力,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拼音训练。主要方法有,一 是坚持让学生在预习时将生字的拼音标注,并在学完课文之后,利用早读时间进行齐读;二是平时要注重生字学习指导,重点生字词要标拼音让学认读,适当于课堂和课后作业布置看拼音写词语及选择拼音题型。
2、加大双基训练力度。平时要求背诵的诗歌、课文内容、日积月累等知识一定要求学生会默写,背诵的要求让各组长检查,并在练习课上进行抽查,然后进行当堂默写练习,背诵和默写要通过逐个检查或检查面广来力求每个学生都达到要求。
3、重视书写训练。重视学生平时的作业的书写习惯,如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书写不工整的作业应教育并要求学生重做,引起学生重视;重视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的练字时间。要经常开展优秀作业评比活动,书写比赛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书写的活动。
4、增加阅读短文训练。由于平时学生阅读短文题型训练少,导致学生没有心惯去将短文内容读懂读透再去答题,不少题型平时没有接触到,所以根本不知如何去答题。以后的做法是,平时多做类似题型,消除陌生感,恐惧感,可将课文作为一篇短文,然后根据短文题型来进行作业设定;重视平时短文练习;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5、提高作文水平。除了重视平时每单元习作训练之外,要注重读书笔记扩大阅读面和积累语言的作用,还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周记训练,平时要多搜集和印发一些优秀习作范文供学生课外和早读阅读,今后的每单元习作要求学生要达到要求,还有,在今后的周记中,重点布置期中前的难写的习作内容进行再训练。此外,也会相应布置学生易写和感兴趣的周记题目,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要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多布置一些练笔训练。
6、增加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书籍和文章来自于学生的课外书和老师印发的优秀作文和美文。阅读时间是课外和每周抽一节语文课来当读书课。加强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课外知识,提高语感,提高习作水平。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质量分析
本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参加人数共有45人,总分 1855.5分,平均分84.34
分,全班考试90分以上的有 9个同学,80——90分以上的有8人,70——80分的有4人,有1人不及格。这次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试题灵活,更贴近课本及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本次试卷的特点:
本次试卷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重积累:作为语文学科而言,积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2.重运用:学生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
3.重发展:试卷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
三、试题分析
试题共分为四大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抄写句子、阅读、习作。
第一大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失分不是很多,考察的都是有关课文里面的字、词。平时的字词听写很关键,所以我们要把基础知识的掌握放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集成堆,要把基础知识日日清。所以本次考试我班学生答题比较好。
第二大题是抄写句子,个别学生书写不认真,个别学生有错别字。第三大题题是阅读,有两篇短文。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还很薄弱,理解的不是太好,不知道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在讲解课文时要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经常读书,经常训练,相信学生会慢慢掌握要领的。
第四大题是习作,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考察学生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部分学生能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个别学生有结尾很精彩,叙事部分却为自己去写,失分较高。
四、存在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测试,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字词、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本次习作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五、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考试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收获,同时也检验着老师的不足。
为了切实找准我班的差距所在,使下阶段的教学工作目的明确,更加扎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下面对本次期中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同学都比较乖巧听话,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的较好的班风和学风,使得各项常规工作也能正常有序的开展。全班共有20名学生参加考试,无一人缺席。
二、成绩分析 本次试题难易适度,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察,又对课本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延伸,更重要的是考察了良好习惯的培养。
语文平均分80分,及格率为95%,优秀率20%,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39分。优秀率较低。
从试卷整体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不错,字体虽然不十分美观,但也都尽了最大努力写端正。失分处主要出在课外阅读试题上。
三、考试成绩的反思
从这次考试的成绩上来看,反思来自于两大方面。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来自于老师。
老师方面:
基于上次成绩不错的情况,所以自月考之后压力很大,时间抓的比以前更紧,早上7:20前,中午1:00前准时进班辅导,课间基本也不下课。本以为此次应该成绩不错,但结果很令人失望,优秀率太低,联校五年级总体很高,故本班出现了优秀率低,低分率高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了我班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对课外阅读掌握的教学关注不够,学生掌握知识不够全面深刻,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习惯差。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平时不能紧张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复习中,敷衍了事,只是贪玩嬉闹虚度光阴,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如语文的生字、古诗词。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探究、勤奋钻研的求知精神。整天无所事事,考试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并且这些学生的书写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
四、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严管理,继续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愿望。
2、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抓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落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3、抓好分层教学。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辅导等,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4、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
5、教师查找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努力充实知识面、拓宽视野。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6、做好安全工作。利用班会、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不出问题。
7、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共同教育好学生。
8、要成立互助小组,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语文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突出了五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分为基础知识考察与阅读积累与运用两大部分。其中更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的总体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区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包括了生字的书写(重点词语),字音的检测(本教科书新出现的易混的读音),成语补充(词语盘点中出现的成语),句型训练(常见的句型及修改病句),日积月累(综合运用中的日积月累),阅读理解(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对重点内容的语言概括,还有对中心思想的把握),还有写作(回忆童年),共六大部分。
2、注重积累
本次试题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名人名言、格言、古诗文、课文内容等有提及。
二、学生答题情况
五年级共有学生28人,且都参加了考试,齐总分为1985,平均分为70.89,最高分为87,最低分为56.5,及格率为96.43%。本次考试学生对于基础字词的掌握,做得比较好,但有个别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不是字体少横多竖,就是读音读错。做得最差的就是第六题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与信封格式的填空。由于电话的普及,信写得少了,所以学生对于信封格式不是很清楚,此题得分率较低。
对于阅读积累与运用,学生的失分率也很高。阅读理解(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对重点内容的语言概括,还有对中心思想的把握)。其中阅读理解中主要是学生对语言的概括不够灵活。还有对中心思想的把握有所偏差。
作文是写童年的一件事,这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习作,可以说学生都已训练过。只要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抒发真情实感,基本上失分不大。整体看来习作完成得不错,从篇幅书写到标题内容,大部分孩子完成得不错。个别孩子错别字、语句的精炼、情感的表达等需要加强,作文字数也未达到题目要求的400字以上,更有甚者有学生不能把握住中心,选材都不够典型。
三、反思整改
1、注意积累,扎实基础
对字词的书写、理解、积累是提高能力首要环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现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从一笔一画到间架结构,从每个生字词字型到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从每个词语、句子含义到名篇的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这些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2、关注思维,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因此,我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这个可以在平同的教学中以教科书为实例,将题型渗入其中,让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可以在教学中渗入与其写法相关的习作训练,帮助学生依据中心,选出新颖的题材。最终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
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的要求才能达到,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带来质的提高。我会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多选取一些阅读感悟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品读与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地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多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最终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