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公司信贷科目考试题库一
一、单选题
1、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不包括(C)A、交易对象
B、信贷产品和贷款利率 C、风险控制
D、信贷金额与信贷期限
2、被用做基准利率的利率不包括(C)A、法定利率差 B、市场利率
C、本币贷款利率 D、行业公定利率
3.根据真实票据理论.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不应来自(B)A、留存收益
B、流动资金贷款 C、发行长期债券 D、发行新股票
4.根据真实票据理论,带有自动清偿性质的贷款是(D)A、消费贷款 B、不动产贷款 C、长期设备贷款
D、以商业行为为基础的短期贷款
5、某行凭借其在市场上占有的极大份额,控制或影响其他商业银行的行为,又可以凭借资金规模充足,产品创新保持主导地位的银行在定位选择时可采用(A)A、主导式定位 B、追随式定位 C、补缺式定位 D、竞争式定位
6、按照五层次理论,银行各种软件和硬件的集合,包括营业网点和各类业务属于公司信贷产品中的(B)A、核心产品 B、基础产品 C、期望产品 D、延伸产品
7、借款人在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是贷款价格构成中的(C)A、贷款利率 B、贷款承诺费 C、补偿余额 D、银行价格
8、对借款人过去三年的经营效益情况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行业前景、产品销路以及竞争能力是对(C)的调查 A、合法法规性 B、贷款安全性 C、贷款效益性 D、贷款流动性
9、应收账款和存活周转率下降所引起的借款需求是(C)A、长期的 B、短期的
C、长期或短期 D、中期
10、财务杠杆加大对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不包括(C)A、公司现有的销售净利率并不是足够大
B、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用于发放红利,用于再投资的比例过小 C、利润的增长并没有促进资产增长 D、资产使用效率比较低,资产增长未
11、贷款环境分析不包含(D)A、国家风险分析 B、区域风险分析 C、行业分析 D、市场分析
12、替代品的竞争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形式不包括(D)A、售价与获利潜力的提高因为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 B、使得现有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售价 C、替代品的转换成本高低会影响其竞争程度 D、替代品的销售增长率高
13、行业成熟度的四阶段模型中,现金流为正的阶段为(C)A、初级阶段 B、成长阶段 C、成熟阶段 D、衰退阶段
14、下列关于进入壁垒的描述不正确的有(B)A、影响行业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重要因素 B、进入壁垒越高,企业面临的竞争风险越大 C、进入壁垒高低是评估行业风险的主要因素
D、技术革新有可能减小甚至消除专利权和版权所带来的壁垒
15、速动资产包含(C)A、存货 B、预付帐款 C、应收帐款 D、待摊费用
16、授信额度不包含(D)A、单笔贷款授信额度 B、借款企业授额度 C、集团借款企业额度 D、银团借款额度
17、收款条件不包含(D)A、预收货款 B、现货交易 C、赊账销售 D、信用证销售
18、现金流量的具体内容不包括(D)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B、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C、投资活动的现金流 D、管理活动的现金流
19、以下对违约概率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违约概率模型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B、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 C、对历史数据的要求不高
D、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 20、抵押与质押的区别在于(C)A、抵押中的债务人保留对抵押财产的所有权 B、质押中的债务人保持对质押财产的占有权
C、抵押中的债权人取得抵押财产的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 D、质押中的债权人保留对质押财产的所有权
21、贷款质押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B)A、司法风险
B、虚假质押风险 C、汇率风险 D、操作风险
22、以下关于贷款保证风险表述不正确的是(C)A、保证贷款逾期2年期间,银行未采取任何措施中断诉讼时效,则银行将丧失胜诉权
B、就保证责任而言,如果保证合同对保证期间有约定,应依约定
C、如果保证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保证责任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1年
D、在规定的时期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23、银行效益评估不包含(C)A、盈利性效益评估 B、流动性效益评估 C、安全性效益评估 D、银行效益动态分析
4、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A)A、工艺技术方案评估 B、产品技术方案评估 C、设备评估
D、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
24、项目的协作机构不包含(D)A、国家机构
B、地方政府机构 C、业务往来单位 D、行业机构
25、有关财务净现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超过基础收益率
B、财务净现值小于零,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低于基准收益率考试用书 C、财务净现值等于零,表明项目的活力能力等于基准收益率 D、财务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静态评价指标
26、以下关于短期贷款表述不正确的是(A)A、临时贷款的期限不应超过3个月
B、周转性贷款具有短期周转、长期使用的特点
C、出口打包贷款是出口商当地的银行凭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开立的信用证及该信用证项下的出口商品为抵押向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贷款 D、票据贴现属于短期贷款
27.以下有关贷款审批描述不正确的是(B)A、贷款审批是决策过程的方案设计和方案选择阶段
B、方案选择就是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款期限长短等 C、银行应当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贷款管理制度
D、审批人员根据信贷业务预计给银行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决定是否批准 28.根据运作机制,划分的风险预警方法不包括(B)A、黑色预警法 B、黄色预警法 C、蓝色预警法 D、红色预警法
29.以下关于风险预警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C)A、黑色预警法只考察警兆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循环波动特征 B、蓝色预警法侧重定量分析,根据风险征兆等级预报整体风险的严重程度
C、当扩散指数大于0.5时,表示警兆指标中有半数处于上升,即风险正在下降 D、红色预警法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0.以下关于贷款偿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贷款逾期后,银行要对应收未收的利息计收利息,即计复利 B、对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期限归还的贷款,应当按规定加罚利息 C、因提前还款而产生的费用应由借款人负担
D、银行在短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应当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 31.提前还款条款的内容不包括(C)A、未经银行的书面同意,借款人不得提前还款
B、借款人应在提前还款日前30天或60天以书面形式向银行递交提前还款的申请
C、由借款人发出的提前还款申请是可以撤销的 D、已提前偿还的部分不得要求再贷 32.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A、凡采用“脱钩”方式转贷的,每次展期最长不超过1年
B、展期后的贷款最终到期日不得迟于国外贷款协议规定的最终到期日
C、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
D、展期贷款的偿还在账务处理上,与正常贷款相同 33.以下关于银行依法收贷表述不正确的是(B)A、依法收贷的对象是不良贷款
B、依法收贷的顺序,一般是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 C、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的时效为1年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为2年
34、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的核心内容是(A)A、贷款偿还的可能性
B、贷款偿还的意愿外语学习网C、贷款偿还的能力 D、贷款偿还的时间
35、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属于(C)A、正常类贷款 B、关注类贷款 C、次级类贷款 D、可疑类贷款
36.“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属于(C)A、正常类贷款 B、关注类贷款 C、次级类贷款 D、可疑类贷款
37、关于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D)A、按照全部贷款的余额确定的普通准备金水平最高,但有重复计算风险的可能 B、在全部贷款余额之中扣除专项准备金后确定普通准备金的方法略微复杂,但更为合理
C、在贷款风险分类后,按照正常类贷款余额计提普通准备金的方法相对简便,但计算出的普通准备金水平相对较低
D、按照全部贷款的余额确定的普通准备金水平最低,但有重复计算风险的可能 38.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A)A、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B、正常、次级、关注、可疑、损失 C、正常、关注、可疑、次级、损失 D、正常、次级、可疑、关注、损失
39.通过各种方式均无法实现回收价值的不良贷款,银行应该采取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是(D)A、现金清收 B、重组 C、以资抵债 D、呆账核销
40.根据债权银行在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债务重组不包括(D)A、自主型重组 B、行政型贷款重组 C、司法型债务重组 D、自愿型债务重组
第二篇: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公司信贷科目考试大纲(2013年版)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公司信贷科目考试大纲(2013年版)
第1章公司信贷概述
1.1公司信贷基础
1.1.1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1.2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
1.1.3公司信贷的种类
1.2公司信贷的基本原理
1.2.1公司信贷理论的发展
1.2.2公司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特征
1.3公司信贷管理
1.3.1公司信贷管理的原则
1.3.2信贷管理流程
1.3.3信贷管理的组织架构
1.3.4绿色信贷
第2章公司信贷营销
2.1目标市场分析
2.1.1市场环境分析
2.1.2市场细分
2.1.3市场选择和定位
2.2营销策略
2.2.1产品营销策略
2.2.2定价策略
2.2.3营销渠道策略
2.2.4促销策略
2.3营销管理
2.3.1营销计划
2.3.2营销组织
2.3.3营销领导
2.3.4营销控制
第3章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
3.1借款人
3.1.1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3.1.2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3.2贷款申请受理
3.2.1面谈访问
3.2.2内部意见反馈
3.2.3贷款意向阶段
3.3贷前调查
3.3.1贷前调查的方法
3.3.2贷前调查的内容
3.4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第4章贷款环境风险分析
4.1国家与地区分析
4.1.1国别风险分析
4.1.2区域风险分析
4.2行业分析
4.2.1行业风险的概念及其产生
4.2.2行业风险分析
4.2.3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
第5章借款需求分析
5.1概述
5.1.1借款需求的含义
5.1.2借款需求分析的意义
5.1.3借款需求的影响因素
5.2借款需求分析的内容
5.2.1销售变化引起的需求
5.2.2资产变化引起的需求
5.2.3负债和分红变化引起的需求
5.2.4其他变化引起的需求
5.3借款需求与负债结构
第6章客户分析
6.1客户品质分析
6.1.1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6.1.2客户经营管理状况分析
6.2客户财务分析
6.2.1概述
6.2.2资产负债表分析
6.2.3利润表分析
6.2.4现金流量分析
6.2.5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6.3客户信用评级
6.3.1客户信用评级的概念
6.3.2评级因素及方法
6.3.3操作程序和调整
第7章贷款项目评估
7.1概述
7.1.1基本概念
7.1.2项目评估的内容
7.1.3项目评估的要求和组织
7.1.4项目评估的意义
7.2项目非财务分析
7.2.1项目背景分析
7.2.2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7.2.3生产规模分析
7.2.4原辅料供给分析
7.2.5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7.2.6项目环境条件分析
7.2.7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分析
7.3项目财务分析
7.3.1财务预测的审查
7.3.2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7.3.3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3.4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7.3.5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7.3.6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8章贷款担保
8.1贷款担保概述
8.1.1担保的概念
8.1.2贷款担保的作用
8.1.3贷款担保的分类
8.1.4担保范围
8.2贷款保证
8.2.1保证人资格与条件
8.2.2贷款保证风险
8.3贷款抵押
8.3.1贷款抵押的设定条件
8.3.2贷款抵押风险
8.4贷款质押
8.4.1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8.4.2贷款质押的设定条件
8.4.3贷款质押风险
第9章贷款审批
9.1贷款审批原则
9.1.1信贷授权
9.1.2审贷分离
9.2贷款审查事项及审批要素
9.2.1贷款审查事项
9.2.2贷款审批要素
9.3授信额度
9.3.1授信额度的定义
9.3.2授信额度的决定因素
9.3.3授信额度的确定流程
第10章贷款合同与发放支付
10.1贷款合同与管理
10.1.1贷款合同签订
10.1.2贷款合同管理
10.2贷款的发放
10.2.1贷放分控
10.2.2贷款发放管理
10.3贷款支付
10.3.1实贷实付
10.3.2受托支付
10.3.3自主支付
第11章贷后管理
11.1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
11.1.1经营状况监控
11.1.2管理状况监控
11.1.3财务状况监控
11.1.4还款账户监控
11.1.5与银行往来情况监控
11.2担保管理
11.2.1保证人管理
11.2.2抵(质)押品管理
11.2.3担保的补充机制
11.3风险预警
11.3.1风险预警程序
11.3.2风险预警方法
11.3.3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1.3.4风险预警的处置
11.4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11.4.1贷款偿还操作及提前还款处理
11.4.2贷款展期处理
11.4.3依法收贷
11.4.4贷款总结评价
11.5档案管理
11.5.1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1.5.2贷款文件的管理
11.5.3贷款档案的管理
11.5.4客户档案的管理
第12章贷款风险分类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12.1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12.1.1贷款分类的含义和标准
12.1.2贷款分类的意义
12.1.3贷款风险分类的会计原理
12.2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12.2.1基本信贷分析
12.2.2还款能力分析
12.2.3还款可能性分析
12.2.4确定分类结果
12.3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12.3.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和种类
12.3.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
12.3.3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原则
12.3.4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第13章不良贷款管理
13.1概述
13.1.1不良贷款的定义
13.1.2不良贷款的成因
13.2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13.2.1现金清收
13.2.2重组
13.2.3呆账核销
13.2.4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
附录
1.《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
2.《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12号)
3.《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
4.《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 54号)
5.《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修订)》(银监发[2011]85号)
6.《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
7.《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监发[2009]71号)
8.《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1号)
9.《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监发[2012]1号)
10.《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12]4号)
11.《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
12.《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银监发[2011]4号)
13.《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公司信贷科目考试大纲[小编推荐]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公司信贷科目考试大纲
编辑:cba01 | 2010-09-08 18:15:00 | 作者: | 来源: | 浏览:23254次
第1章 公司信贷概述
1.1 公司信贷基础
1.1.1 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1.2 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 1.1.3 公司信贷的种类 1.2 公司信贷的基本原理 1.2.1 公司信贷理论的发展
1.2.2 公司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特征 1.3 公司信贷管理
1.3.1 公司信贷管理的原则 1.3.2 信贷管理流程 1.3.3 信贷管理的组织架构
第2章 公司信贷营销
2.1 目标市场分析 2.1.1 市场环境分析 2.1.2 市场细分 2.1.3 市场选择和定位 2.2 营销策略
2.2.1 产品营销策略 2.2.2 定价策略 2.2.3 营销渠道策略 2.2.4 促销策略 2.3 营销管理 2.3.1 营销计划 2.3.2 营销组织 2.3.3 营销领导 2.3.4 营销控制
第3章 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
3.1 借款人
3.1.1 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3.1.2 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3.2 贷款申请受理 3.2.1 面谈访问 3.2.2 内部意见反馈 3.2.3 贷款意向阶段 3.3 贷前调查
3.3.1 贷前调查的方法 3.3.2 贷前调查的内容 3.4 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第4章 贷款环境分析
4.1 国家与地区分析 4.1.1 国别风险分析 4.1.2 区域风险分析 4.2 行业分析
4.2.1 行业风险的概念及其产生 4.2.2 行业风险分析 4.2.3 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
第5章 借款需求分析
5.1 概述
5.1.1 借款需求的含义 5.1.2 借款需求分析的意义 5.1.3 借款需求的影响因素
5.2 借款需求分析的内容
5.2.1 销售变化引起的需求 5.2.2 资产变化引起的需求 5.2.3 负债和分红变化引起的需求 5.2.4 其他变化引起的需求
5.3 借款需求与负债结构
第6章 客户分析
6.1 客户品质分析
6.1.1 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6.1.2 客户经营管理状况
6.2 客户财务分析
6.2.1 概述
6.2.2 资产负债表分析 6.2.3 损益表分析 6.2.4 现金流量分析 6.2.5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6.3 客户信用评级
6.3.1 客户信用评级的概念 6.3.2 评级因素及方法 6.3.3 操作程序和调整
第7章 贷款项目评估
7.1 概述
7.1.1 基本概念 7.1.2 项目评估的内容 7.1.3 项目评估的要求和组织 7.1.4 项目评估的意义
7.2 项目非财务分析
7.2.1 项目背景分析 7.2.2 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7.2.3 生产规模分析 7.2.4 原辅料供给分析 7.2.5 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7.2.6 项目环境条件分析 7.2.7 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分析
7.3 项目财务分析
7.3.1 财务预测的审查 7.3.2 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7.3.3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3.4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7.3.5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7.3.6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8章 贷款担保分析
8.1 贷款担保概述
8.1.1 担保的概念 8.1.2 贷款担保的作用 8.1.3 贷款担保的分类 8.1.4 担保范围
8.2 贷款抵押分析
8.2.1 贷款抵押的设定条件 8.2.2 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8.3 贷款质押分析 8.3.1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8.3.2 贷款质押的设定条件 8.3.3 贷款质押风险分析
8.4 贷款保证分析
8.4.1 保证人资格与条件 8.4.2 贷款保证风险分析
第9章 贷款审批
9.1 贷款审批原则
9.1.1 信贷授权 9.1.2 审贷分离
9.2 贷款审查事项及审批要素
9.2.1 贷款审查事项 9.2.2 贷款审批要素
9.3 授信额度
9.3.1 授信额度的定义 9.3.2 授信额度的决定因素 9.3.3 授信额度的确定流程
第10章 贷款合同与发放支付
10.1 贷款合同与管理
10.1.1 贷款合同签订 10.1.2 贷款合同管理
10.2 贷款的发放
10.2.1 贷放分控 10.2.2 贷款发放管理
10.3 贷款支付
10.3.1 实贷实付 10.3.2 受托支付 10.3.3 自主支付
第11章 贷后管理
11.1 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
11.1.1 经营状况监控 11.1.2 管理状况监控 11.1.3 财务状况监控 11.1.4 还款账户监控 11.1.5 与银行往来情况监控
11.2 担保管理
11.2.1 保证人管理 11.2.2 抵(质)押品管理 11.2.3 担保的补充机制
11.3 风险预警
11.3.1 风险预警程序 11.3.2 风险预警方法 11.3.3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1.3.4 风险预警的处置
11.4 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11.4.1 贷款偿还操作及提前还款处理 11.4.2 贷款展期处理 11.4.3 依法收贷 11.4.4 贷款总结评价
11.5 档案管理
11.5.1 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1.5.2 贷款文件的管理 11.5.3 贷款档案的管理 11.5.4 客户档案的管理
第12章 贷款风险分类
12.1 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12.1.1 贷款分类的含义和标准 12.1.2 贷款分类的意义
12.1.3 贷款风险分类的会计原理
12.2 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12.2.1 基本信贷分析 12.2.2 还款能力分析 12.2.3 还款可能性分析 12.2.4 确定分类结果
12.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12.3.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和种类 12.3.2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 12.3.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原则 12.3.4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第13章 不良贷款管理 13.1 概述
13.1.1 不良贷款的定义 13.1.2 不良贷款的成因 13.1.3 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13.2 现金清收
13.2.1 现金清收准备 13.2.2 常规清收 13.2.3 依法清收
13.3 重组
13.3.1 重组的概念和条件 13.3.2 贷款重组的方式 13.3.3 司法型贷款重组
13.4 以资抵债
13.4.1 以资抵债的条件及抵债资产的范围 13.4.2 抵债资产的接收 13.4.3 抵债资产管理
13.5 呆账核销
13.5.1 呆账的认定
13.5.2 呆账核销的申报与审批 13.5.3 呆账核销后的管理
第四篇: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贷款科目考试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贷款》科目考试大纲
(征求意见稿)
根据银行业发展方向,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满足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出发,结合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总体思路和设计,中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办公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从业资格考试新科目《个人贷款》。
《个人贷款》科目针对银行业个人贷款业务的从业人员而设计,基本覆盖了银行业个人贷款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技能、法律法规。以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主导,突出实用性,兼顾前瞻性,基本包含了银行业个人贷款业务的主要流程。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七日
《个人贷款》考试大纲
第一章 个人贷款概述 1.1 个人贷款发展概述 1.1.1 个人贷款的含义 1.1.2 个人贷款的特征 1.1.3 个人贷款的发展历程 1.2 个人贷款产品的种类 1.2.1 按产品用途分类 1.2.1.1 个人住房贷款
1.2.1.2 个人消费贷款 1.2.1.3 个人经营贷款 1.2.2 按担保方式分类 1.2.2.1 抵押类个人贷款 1.2.2.2 质押类个人贷款 1.2.2.3 保证类个人贷款 1.2.2.4 信用类个人贷款 1.3 个人贷款产品的要素 1.3.1 申请人 1.3.2 利率 1.3.3 期限 1.3.4 还款方式 1.3.5 担保方式 1.3.6 贷款额度
第二章 个人住房贷款 2.1 相关知识 2.2 贷款的流程 2.2.1 贷款的受理和调查 2.2.2 贷款的审查和审批 2.2.3 贷款的签约和发放 2.2.4 贷后与档案管理 2.3 风险管理 2.3.1 合作机构管理 2.3.2 操作风险 2.3.3 信用风险 2.4 公积金贷款 2.4.1 相关知识 2.4.2 贷款的流程
2.4.2.1 贷款的受理和调查 2.4.2.2 贷款的审查和审批 2.4.2.3 贷款的签约和发放 2.4.2.4 贷后与档案管理 第三章 个人汽车贷款 3.1 相关知识 3.2 贷款的流程
3.2.1 贷款的受理和调查 3.2.2 贷款的审查和审批 3.2.3 贷款的签约和发放 3.2.4 贷后与档案管理 3.3 风险管理 3.3.1 合作机构管理 3.3.2 操作风险 3.3.3 信用风险
第四章 个人教育贷款 4.1 相关知识 4.2 贷款的流程
4.2.1 贷款的受理和调查 4.2.2 贷款的审查和审批 4.2.3 贷款的签约和发放 4.2.4 贷后与档案管理 4.3 风险管理 4.3.1 操作风险 4.3.2 信用风险
第五章 个人经营类贷款 5.1 相关知识 5.2 贷款的流程
5.2.1 贷款的受理和调查 5.2.2 贷款的审查和审批 5.2.3 贷款的签约和发放3
5.2.4 贷后与档案管理 5.3 风险管理 5.3.1 合作机构管理 5.3.2 操作风险 5.3.3 信用风险
第六章 其他个人贷款 6.1 个人质押贷款 6.2 个人信用贷款 6.3 个人抵押授信贷款 6.4 其他贷款
第七章 个人贷款营销 7.1 目标市场分析 7.1.1 市场环境分析 7.1.2 市场的细分 7.1.3 市场选择和定位 7.2 客户定位 7.2.1 合作单位定位 7.2.2 贷款客户的定位 7.3 营销渠道
7.3.1 合作单位的营销 7.3.2 网点机构的营销 7.3.3 网上银行的营销 7.4 营销组织 7.4.1 营销人员 7.4.2 营销机构 7.4.3 营销管理 7.5 营销方法 7.5.1 品牌营销 7.5.2 策略营销 7.5.3 定向营销
第八章 个人贷款征信系统 8.1 个人征信概述
8.1.1 个人征信的概念及内容 8.1.2 个人征信系统的概念与内容 8.1.3 个人征信系统的主要功能 8.1.4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意义 8.1.5 个人征信立法状况 8.2 个人征信系统的管理及应用 8.2.1 个人征信系统信息来源 8.2.2 个人征信系统录入流程 8.2.3 个人征信查询系统 8.2.4 个人征信系统管理模式 8.2.5 异议处理
第五篇: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大纲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理财科目考试大纲
1.个人理财概述1.1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和分类1.1.1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1.1.2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1.2个人理财的发展1.2.1个人理财在国外的发展1.2.2个人理财在国内的发展 1.3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因素1.3.1宏观因素1.3.2微观因素 2.1生命周期与个人理财规划2.1.1生命周期理论2.2.2个人理财规划 2.2理财价值观2.2.1理财价值观的含义2.2.2四种典型的理财价值观 2.3客户的风险属性2.3.1影响客户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2.3.2客户风险偏好的匪类及风险评估 2.4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的相关计算2.4.1货币时间价值2.4.2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的计算 2.5投资理论和市场有效性2.5.1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测定2.5.2市场有效性 2.6资本配置与产品组合2.6.1资本配置原理2.6.2个人产品组合2.个人理财基础3.金融市场 3.1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结构3.1.1金融市场的功能3.1.2金融市场的分类 3.2货币市场 3.3资本市场3.3.1股票市场3.3.2债券市场3.3.3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3.4金融衍生品市场3.4.1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3.4.2金融衍生品市场 3.5外汇市场3.5.1外汇市场概述3.5.2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 3.6保险市场3.6.1保险市场概述3.6.2保险市场的主要产品分类 3.7黄金及其他投资市场3.7.1黄金市场3.7.2房地产市场3.7.3收藏品市场 3.8金融市场的发展3.8.1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3.8.2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4.银行理财产品4.1理财产品市场发展4.2当前市场主要的银行理财产品介绍4.2.1货币型理财产品4.2.2债券型理财产品
4.2.3贷款类银行信托理财产品4.2.4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4.2.5结构性理财产品5.银行代理理财产品
5.1银行代理理财产品的概念
5.2银行代理理财产品销售的基本原则
5.3银行代理理财产品分类
5.3.1基金5.3.2股票5.3.3保险5.3.4国债5.3.5信托5.3.6黄金
6.理财顾问服务6.1理财顾问服务概述6.1.1理财顾问服务概念6.1.2理财顾问服务流程6.1.3理财顾问服务特点6.2客户分析6.2.1收集客户信息6.2.2客户理财分析6.2.3客户风险特征和其他理财特性分析6.2.4客户理财需求和目标分析 6.3财务规划6.3.1现金,消费和债务管理6.3.2保险规划6.3.3税收规划6.3.4人生事件规划6.3.5投资规划
7.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法律法规
7.1个人理财业务活动及相关法律
7.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7.1.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7.1.4《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7.1.5《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7.1.6《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7.1.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7.1.8《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7.1.9《个人所得税法》7.1.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7.2个人理财业务活动涉及的相关行政法规
7.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7.2.2《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7.3个人理财业务活动涉及的相关部门规章及解释
7.3.1《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7.3.2《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
7.3.3《保险兼业代理管理暂行办法》和 《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
7.3.4《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和《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8.个人理财业务的合规性管理
8.1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合规姓管理
8.1.1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条件8.1.2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限制8.1.3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违法责任
8.2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
8.2.1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8.2.2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8.2.3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管理8.2.4综合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
8.2.5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计划)风险管理
8.3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合规性管理
8.3.1从业人员的基本构成8.3.2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8.3.3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要求8.3.4从业人员的限制性条款8.3.5从业人员的违法责任
8.4客户的合规性管理
8.4.1客户的准入管理8.4.2客户的基本条件8.4.3客户的限制性条件
8.4.4客户的违法责任
公共基础银行知识与业务
1.1 中国银行体系概况
1.1.1 中央银行、监管机构与自律组织
中央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
1.1.2 银行业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1.2银行经营环境
1.2.1 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运行经济结构经济全球化
1.2.2 金融环境
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政策
1.3 银行主要业务
1.3.1 负债业务
存款业务借款业务
1.3.2 资产业务
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
1.3.3 中间业务
交易业务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
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
1.4 银行管理
1.4.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主体利益相关者信息披露
1.4.2 资本管理
银行资本的概念与作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我国监管资本的构成银监会的资本干预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
1.4.3 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的种类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流程
1.4.4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4.5 合规管理
合规管理的相关概念合规管理的目标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合规管理部门职责
1.4.6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概述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金融创新与客户利益保护 2 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2.1 银行业监管及反洗钱法律规定
2.1.1 《中国人民银行法》相关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检查监督权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中国人民银行在特定情况下的检查监督权
2.1.2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有关监督管理措施的规定
2.1.3 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相关的处罚措施
2.1.4 反洗钱法律制度
洗钱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违反反洗钱规定的法律责任
2.2 银行主要业务法律规定
2.2.1 存款业务法律规定
存款及其办理原则存款业务的基本法律要求
对单位存款查询、冻结、扣划的条件和程序存款利率的法律管制
存单纠纷案件的认定与处理存款合同
2.2.2 授信业务法律规定
授信原则授信审核贷款业务的基本法律要求贷款合同
2.2.3 银行业务禁止性规定
商业银行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的禁止对商业银行存贷业务中不正当手段的禁止同业拆借业务的禁止
2.2.4 银行业务限制性规定
对同一借款人贷款的限制对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限制
对相关金融业务和直接投资的限制对结算业务的限制
2.3 民商事法律基本规定
2.3.1 民事权利主体
民事权利主体的概念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2.3.2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及其种类
2.3.3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法律制度概述物权法抵押质押保证留置
2.3.4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法》概述公司设立制度公司资本制度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终止制度
2.3.5 票据法律制度
《票据法》概述票据的功能票据行为票据权利
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
2.3.6 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的概念及特征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
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
2.4 金融犯罪及刑事责任
2.4.1 金融犯罪概述
金融犯罪的概念金融犯罪的种类金融犯罪的构成
2.4.2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危害货币管理罪破坏银行管理罪
2.4.3 金融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
2.4.4 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
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
3.1 概述及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
3.1.1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概述3.1.1 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
3.2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相关规定
3.2.1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客户3.2.2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
3.2.3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所在机构3.2.4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
3.2.5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监管者
3.3 附则
3.3.1 惩戒措施3.3.2 解释机构3.3.3 生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