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12:3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

第一篇: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

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

暂行办法》的通知

南委办发〔2017〕20号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武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4日

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人才集聚,营造良好的引才留才环境,就加强我市人才住房保障工作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章

人才公寓

第二条

人才公寓租赁对象为自2017年1月1日起到我市就(创)业,且在工作地无住房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

到2020年,市、县两级提供不少于1000套人才公寓。其中,市本级筹集人才公寓200套,将人才公寓房纳入公租房购买计划,每年购置50套。各县(市、区)筹集人才公寓800套(各区、市不少于100套,各县不少于60套)。

第四条

人才公寓免收租金,租住者每人每月缴纳物业管理费100元(包含物业、网络费用),水电费自行缴纳。市人才公寓委托市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人才公寓物业管理费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第五条

人才公寓实行一年一租,租期最长不超过3年。租住满3年因特殊情况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由个人通过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委人才办批准后办理续租手续。

第三章

租房补贴

第六条

享受租房补贴对象与人才公寓租住对象相同。机关事业单位中在工作地无住房确需租房的党政人才,所在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七条 租房补贴标准为全日制博士每人补贴1000元/月,全日制硕士每人补贴700元/月,全日制本科生每人补贴500元/月。

第八条

每月租房补贴最高不超过实际租房价格。

第九条

享受租房补贴的最高年限为3年。享受期间在南平市购买并取得商品住房、社会保障性住房等房产的,从次月起终止享受租房补贴。

第十条

对已经享受过购房补助和人才公寓优惠政策的,不再享受租房补贴;享受人才公寓优惠政策不足3年的,可继续享受剩余期限租房补贴。

第四章

人才奖励房

第十一条

人才奖励房是指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到我市工作后直接申请入住(奖励房尚未到位时,可先入住人才公寓或租赁住房供其使用),其产权属于政府委托的住房管理单位,房屋使用权归人才个人,在我市范围内连续工作满5年后,住房管理单位将享受面积房屋产权无偿转让给人才个人的住房。

第十二条

人才奖励房享受对象和标准为:

1.2017年1月1日起,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合同,并被确认为省A、B、C类引进高层次人才及相当层次人才的,奖励不超过120㎡、100㎡、90㎡的人才奖励房;

2.2017年1月1日起,到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与我市企业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奖励不超过80㎡的人才奖励房;

3.2017年1月1日起,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全日制硕士,奖励不超过60㎡的人才奖励房;

4.市委人才办认定的其他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励。第十三条

市住建局、财政局根据市委人才办提出的人才奖励房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具体购置事宜。各县(市、区)按照人才工作地区域分布,负责购置所属地人才奖励房,统一交于政府委托的住房管理单位管理,并进行适当装修,使之符合入住条件。

第十四条

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由住房管理单位根据人才工作地情况和人才层次,就近提供房屋供其居住。工作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如申请者愿意购买人才奖励房的,按照超过享受最高标准面积乘以房屋均价(以专业评估机构评估价为准)计算房屋差价,申请者足额缴纳房屋差价后,予以办理产权转让手续;如申请者自主选择在我市范围内购买商品房,住房管理单位以5000元/㎡价格,按照享受最高标准面积回购人才奖励房,回购资金仅限用于我市范围内购房款抵扣。

第十五条

人才奖励房回购资金最高不超过实际购房价格。

第十六条

人才奖励房水电、网络、物业等费用由申请人自行缴纳。

第十七条

人才奖励房产权转让相关税费由申请人承担。

第五章

购房补助

第十八条

购房补助对象和标准为:近5年获得全日制本科(急需紧缺专业放宽至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到我市基层和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满3年以上,2017年1月1日后,在我市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给予每人5万元购房补助。

第十九条

人才按本《暂行办法》获得购房补贴后,仍可同时享受其他政府购房奖励政策。

第六章

申办程序

第二十条

符合住房保障政策条件的各类人才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由用人单位审核后,统一向所在地人才服务窗口报送,并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表;

2.申请对象的身份证及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荣誉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

3.劳动(聘用)合同原件和复印件;

4.参加我市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证明和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凭证原件、复印件;

5.申请人及其配偶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 6.用人单位出具的引进理由、主要业绩贡献、在南平工作时间证明及有关证明材料(营业执照、法人登记原件等);

7.其他需要的相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

企事业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人员由所在地县(市、区)委人才办负责牵头审核,市属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由市委人才办负责牵头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第二十二条

符合复审条件的,在申请人所在单位(村、社区)和相关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资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

按照“高端优先、逐步解决”的原则,市委人才办按照房源情况,综合考虑人才层次、实际贡献、工作时间长短、申请先后顺序等因素,制定分配方案,并报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向用人单位发放通知单。申请人凭通知单到有关单位签订入住(购买)协议,办理入住(购买)手续。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凭通知单到人才公寓和人才奖励房管理单位办理入住手续后,10个工作日内正式入住。申请租房补贴(购房补助)人员,从有实际租(购)房行为且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次月开始发放,补贴(助)直接打入个人银行账户。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条

建立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召集人,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市委人才办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市人才住房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对人才公寓建设管理事项进行研究,对购房补助或租房补贴申请对象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

第二十六条

人才住房保障经费按照人才工作单位归属地,属于市本级的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属于县(市、区)的,除人才公寓建设和运营经费外,其余部分按照市、县财政5:5分担。

第二十七条

人社部门负责审核申请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国家职业资格、社会养老保险缴纳年限、我市工作服务年限和申请人身份、学历学位、专业及毕业年限情况等具体资格审查工作;国土部门(不动产交易中心)和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审核申请人及其直系亲属房产情况,和享受房改房、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情况,以及享受批建宅基地、农村旧村改造情况;工商部门负责审核自主创业人员工商登记情况等;住建部门负责房源筹集工作;市资产管理公司等企业负责人才公寓及人才奖励房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人才经费筹措和资金拨付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申请者享受住房保障政策,按照“就高从优不重复”原则执行,夫妻双方均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按资助标准较高的一方享受。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市委人才办研究确定,取消其居住(享受租房补贴)资格或追回已发放的购房补助(租房补贴),今后不得再申请住房保障政策,涉及违法的将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本人和单位相关人员的责任:

1.有弄虚作假、隐瞒情况及伪造相关证明等情形; 2.将人才住房空置超过3个月或进行转租、转借等用于自住以外其他用途的;

3.将人才住房上市交易或抵押的;

4.违反租赁合同约定且拒不按要求期限整改的; 5.有违法行为的;

6.市委人才办认定的其他不当情形。

第三十条

享受人才奖励房和购房补助政策的住房,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转让、抵押(按揭除外)。第三十一条

申请人才奖励房和购房补助的人才本人(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必须是购买商品住房的产权所有人,并须是在南平市首次购房,只享受一套商品住房政府补贴,且在南平市域范围内未享受过有关政府住房优惠政策。

第三十二条

享受人才公寓和入住人才奖励房合同期满、已由单位或个人自行解决住房以及调离、辞职、辞退、自动离职等未在我市重新就业创业的配租对象,应限期腾退住房。

第三十三条

省引进生中硕士、本科学历人员,参照享受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待遇。我市现有引进生和博士选调生全部列入住房保障政策享受范围,不受引进时间限制。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解释工作由市委人才办承担,自颁布之日起试行。之前颁布的有关文件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2017年5月4日印发

第二篇: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2011

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

市2011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余姚市2011—2015年史志工作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2月16日

余姚市2011─2015年史志工作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提升史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和指导全市史志事业未来五年的持续发展,根据全国和省、宁波市史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共余姚市委《关于制定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余党〔2010〕18号)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彰显文献名邦新气象”的具体要求,从余姚实际出发,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0号)和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开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党史、地方志事业为目标,以编史修志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创优,全面推进“史、志、鉴、馆、教”多业齐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史志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促进地方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为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作贡献。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余姚市史志工作总体目标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重点,全面做好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纂、出版等工作;做好《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1949-1978)第二卷的出版工作,筹备余姚党史三卷编写,加强党史胜迹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综合资政研究;全面完成《余姚市志》(1988-2010)修编工作;加强《余姚年鉴》一年一鉴编纂工作;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一批地方方志典籍;有重点地组织编纂乡镇(街道)志、部门(专业)志)和其他书籍,进一步丰富地情系列资料;加强史志宣传教育,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精品意识,加强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力求取得一批市内外、省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建立地情资料数据库和余姚市史志馆,开发利用地情信息,促进史志成果信息化、社会化,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史志事业体系,基本实现“史志工作强市”目标。

三、工作任务

(一)党史工作

1、加强党史正本研究工作。高质量完成《中共余姚历史》(1949-1978)第二卷的出版工作,适时启动余姚党史三卷的编写工作。深入开展资料征集,有计划地开展专题史研究,加强对重要事件、重点人物、重大问题等方面资料的征集和研究。全面启动余姚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史基本著作的编纂出版工作。

2、推进编年史、专门史和资政专题研究。拓展党史研究领域,继续深入挖掘、抢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资料,高质量完成《余姚革命胜迹图志》、《陈云同志在余姚》、《浙东红色歌谣》、《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等专题史料的编纂出版工作。积极开展服务大局、贴近现实的资政专题研究。重点针对“十二五”时期余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咨询、调研等活动,开展重大党史课题和资政专题联合攻关,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全面加强党史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加强党史教育,把党史教育作为干部培训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党史教研基地。在姚江讲坛、中青年干部班等班次中开设余姚地方党史课程或讲座,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继续深入开展党史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对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党的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完善余姚史志网站,探索运用“红色短信”、动漫小故事等形式开展党史宣传教育。

4、加强重要党史胜迹保护工作。制定出台余姚市党史胜迹保护办法,切实保护重要党史胜迹,将党史胜迹保护经费纳入财政专项经费中。完成上级布置的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余姚党史胜迹普查工作。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党史胜迹资源和纪念场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整合线路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内涵,提高红色旅游质量和水平,使红色旅游成为推动老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积极支持基层建设爱国主义与人文胜迹相结合的“红色文化工程”项目,鼓励各地革命胜迹申报各级文保单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等。

(二)地方志工作

1.全面完成第二轮《余姚市志》修编任务。坚持质量第一,创新组织方式,规范修编管理,提高信息含量,提升学术品位,力创精品佳志,争取到2014年完成《余姚市志》(1988—2010)。志书出版后,要努力扩展普及面,提高志书的利用率。按照“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编纂反映自身发展状况和历史进程的志书或地情书籍。

2.深入做好《余姚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加快编撰步伐,配齐配强编撰人员,全力以赴做好《余姚年鉴》一年一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保持年鉴的延续性和权威性,开拓创新,增强年鉴的资料价值和使用价值,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打造精品年鉴,争取使《余姚年鉴》在宁波乃至省年鉴界保持较高水平。

3.整理出版方志典籍。加强对余姚地方志书、地方古籍的抢救整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明、清时期的《余姚县志》等方志典籍的整理出版工作。

4.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联合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组织编纂具有资料性、学术性、可读性的地方文化丛书。加强旧志整理和利用,开展余姚歌谣、民俗、人物等方面的整理研究。在旅游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保护等方面,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主动为领导决策、经济建设、对外宣传、友好往来、人文资源开发等服务。积极开展“读志用志”活动,促进地方志成果转化,为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提供地情咨询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史志资源开发利用

1.建立地情资料征集制度。建立史志资料征集管理制度,全面收集整理各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编写的各类史志书籍、地情书籍、家谱、族谱以及姚籍知名人士的事迹、业绩、著作等资料。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把搜集到的地情资料加以系统化整理,纳入网络信息化建设,扩充余姚史志网内容,逐步建成地情数据库和资源网,供大众查阅。

2.高标准建设史志馆(地方党史馆)。在开展地方文献资料库建设的基础上,着手建设集地方党史、修志编鉴、史志研究、史志收藏、史志资源开发、地情数据库网络化建设、史志文化交流、城市建设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史志馆(地方党史馆)。成为收藏并供公众阅读历代志书、史志专著、刊物及各类地方文献、地情资料,开展党史、革命史、军史教育的场所,向社会提供地情和地方历史文化咨询服务和推广普及的公益文化机构。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论证、立项等工作。

3.依托载体深入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党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活动。重点组织开展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党90周年、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浙东区党委成立70周年、201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201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新中国成立65 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孙中山逝世 90周年、陈云诞辰11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

4.拓宽史志宣传工作渠道。创新宣传方式,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合作,联合有关文化机构、媒体统筹组织多种形式的党史、地方志宣传工作,开设党史、地方志宣教专版,力争设立定期的党史、地方志专栏,摄制一批党史、地方志专题(纪录)片,展映一批党史、地方志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一批党史、地方志题材的文艺作品,开展一批反映党史、地方志题材的文艺活动。提升“两刊一网”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提升《余姚史志》、《余姚修志通讯》杂志品味,提高文章质量,增加原创性,优化装帧设计,力争成为精品杂志。加快余姚史志网站信息更新速度,提高网站的信息含量。逐步添加史志书籍上网,方便读者阅读。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党史、地方志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过问史志工作,切实加强对史志工作的指导。健全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史志部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红色旅游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有关工作的制度。

2.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开门修志的方针,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专家学者参与修编工作。稳定和夯实修志队伍,吸纳一批富有敬业精神、熟悉地方情况、文字表达能力强的人员从事党史、地方志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精干党史、地方志编研人才队伍。根据任务特点及长远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业务培训,并选派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全国全省的学术研讨、专题会议、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3.加强资源整合。市史志办作为履行党史研究和地方志业务主管的职能单位,要在史志研究、史志学习教育、史志宣传、史志纪念活动、史志资料征编、遗址保护和场馆建设、红色旅游、史志题材作品编审出版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要积极发挥相关研究会、离退休老同志、专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史志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课题协作、经验交流、干部培训、工作调研、学术研讨等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整合史志资源,促进史志工作合力,形成史志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4.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部署和党史、地方志质量要求开展编史修志工作。史志部门要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联系和业务指导,按照全省二轮修志创优工程试点单位的要求,开展地方志目标考核工作,力促史志工作跃上新台阶。进一步健全乡镇、街道史志工作网络,继续实施史志工作纳入各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三篇: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参加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龙岩)

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的通知

岩委办发明电[2011]102号

市直各有关单位、企业:

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将于9月14日~16日在我市举办,经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商议,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人员参加学术年会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上午8:30,在龙岩人民会堂。

二、参加对象

1、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分管(联系)领导;

2、市直各有关单位和相关企业(具体名单见附件)。

三、会议议程

(一)开幕式

1、市领导致辞;

2、省科协领导致辞;

3、省领导讲话;

4、颁发第八届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第十八届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第三届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

(二)特邀报告会

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院士樊代明作《三千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专题报告;

2、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作《生物质能

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能源危机探索可再生新能源》专题报告;

3、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作《提升设计能力,促进转型升级》专题报告。

四、有关事项

1、凭票入场。请各有关单位9月9日上午下班前派人到指定地点领取座位票。(1)市委各工作部门,市人大和市政协各委、室,以及各人民团体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委办秘书三科领票(联系电话:2323175);(2)其他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政府办科教文卫科领票(联系电话:3293810、3293812)。

2、请全体与会人员凭票于9月14日上午8:15前入场完毕。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做好会场准备工作。

3、会议期间,请市公安局做好会场周边交通疏导、安全保卫;请电力部门保障供电。

4、请市效能办派员督察各单位出席会议情况和会场秩序。

5、请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派记者做好报道工作。

附件:参会单位名单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

附件:

参会单位名单

1、市纪委,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综治办、610办、政研室、台办、编办、市直机关党工委、教育工委、农办、文明办、老干部局、信访局、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局、机要局、保密局、讲师团;

2、市人大办公室、研究室、教科文卫委;

3、市政府办、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监察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城乡规划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外经局、科技局、教育局、文化与出版局、广电局、卫生局、体育局、人口和计生委、环保局、旅游局、粮食局、审计局、统计局、民宗局、外事侨务办,老区与扶贫办、国资委、人防办、安监局、交战办、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协作办、煤管局、中心市场筹建处、森林公安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效能办;

4、市政协办、提案委、经济委、教科文卫体委;

5、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文联、记协、社科联、侨联、台联、残联、老龄办、计生协、关工委、老促会、老体协、贸促会;

民革、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民建龙岩市委会,市工商联;

6、市方志办、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新华发

行(集团)公司龙岩分公司、供销社、项目开发中心、数字办、工程咨询中心、铁路建设办、房改办、公路局、库区移民开发局、地震局、农科所、梅花山自然保护管理局、城建监察支队、土地监察支队、路桥投资公司、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龙岩管理分公司、永武高速公路公司、双永高速公路公司;

7、市国家安全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局、电业局、邮政局、无线电管理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路稽征处、气象局、水文局、龙岩调查队,市人行、银监分局、工行、农行、农发行、建行、中行、兴业银行、福建海峡银行、邮储银行、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信用联社龙岩办事处;

8、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大龙岩分校、龙岩一中、龙岩高级中学、农校、财校、卫校、龙岩技师学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9、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

10、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公司、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党委、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三队、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龙岩煤机厂、中石化龙岩分公司、电信龙岩分公司、移动龙岩分公司、联通龙岩分公司,工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中共广安市委办公室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广安市委办公室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

各区市县委、区市县人民政府,广安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川委办[2005]2号)精神,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推动全市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现就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红十字会工作的领导

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协助政府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关心和支持红十字会工作。充分认识到搞好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红十字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红十字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红十字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红十字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部门、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红十字工作。要进一步加大红十字会的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及市广播电台、电视台、1

广安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的宗旨、性质、职责以及我市红十字会开展的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司法部门要把普及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和执法检查的内容,不断提高市民对红十字事业的认识,争取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红十字事业。

二、拓宽支持渠道,提高社会救助能力

我市自然灾害频发,救灾救助任务繁重。市县两级红十字会要认真贯彻《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精神,以动员人道的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工作目标,加强备灾救灾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各级各部门要支持红十字会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救灾救助制度,根据“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原则依法处分救灾救助物资,同时,要支持红十字会加强备灾救灾基础设施、救灾救助网络建设、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健全救灾救助的工作体系。财政部门要在保证红十字会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对红十字会从国际国内争取的无偿援助项目、资金给予项目配套工作经费,并安排一定的救灾救助资金。交通、运输部门对执行救灾救助任务的红十字会车辆,免收道路通行费。工商、税务部门要支持红十字会兴办与其宗旨相符的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项目,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把对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要拓宽人道主义救助领域,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踊跃捐助我市红十字事业,在对外交往窗口设立募捐箱,广泛争取捐助和支持。还要

支持兴办一批符合红十字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和经济实体,壮大红十字会的救助实力。

三、加强业务培训,认真开展卫生救护工作

要认真贯彻《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红十字会关于在全市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广安府办函

[2004]25号)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卫生救护培训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指导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人群高度集中的部门进行群众性卫生救护培训,降低意外伤害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要把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纳入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统一部署。公安、交通、教育、建设、电业、旅游、卫生、林业、经贸等部门及工矿企事业单位要制定计划,配合红十字会分期分批对员工、学生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卫生救护培训工作要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红十字组织相结合,不断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培训效果,促进救护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四、紧密联系群众,积极推进社区红十字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省红十字会、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社区红十字示范活动的通知》(川红会发[2004]2号)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弱势;政府支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健全队伍、规范管理”的原则,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广大会员和志愿者在社区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和志愿服务活动,把红十字的关爱送进社区、送进农村。各级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红十字社区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民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红十字会社区服务工作,使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深入人心,大力构建和谐、健康社区。

五、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和艾滋病预防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配合政府及卫生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和招募献血员工作,加强无偿献血科学知识的宣传。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与卫生、教育部等部门合作,在社区、学校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普及教育及社会宣传活动。同时,要抓好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知识宣传和志愿者登记工作。

六、发挥教育作用,扎实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红十字会要认真贯彻中国红十字总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工作的意见》(红事字[2004]88号),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对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红十字工作纳入工作日程,结合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助人为乐、有益身心健康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七、加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4]85号)和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红十字会机关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市、县两级红十字会组织建设,红十字会机构要独立设臵,并保证编制、人员、经费到位。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关心红十字会干部的成长,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建设,不断壮大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合作、共同提高的社会化工作机制,把红十字会建成充满生机与活力、密切联系群众、符合自身特点的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努力开创广安红十字事业的新局面。

中共广安市委办公室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5月12日

主题词:卫生红十字会△意见

中共广安市委办公室2005年5月12日

第五篇: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委.(最终版)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

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

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

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

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

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

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

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

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

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下载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根据中共宁德市委办公室、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

    安人事[2008]140号 福安市人事局关于同意聘用汤玉树等二十三位同志 为福安市公安文职人员的通知 市公安局: 根据中共宁德市委办公室、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事业单......

    中共娄底市委办公室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深圳市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2003年8月25日)深办〔2003〕36号《深圳市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已经市委......

    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

     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调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 范城市领导小 组的通知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为了......

    中共辛集市委办公室

    中共辛集市委办公室 关于建立“日报告、周例会、月交流”制度 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的通知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市直各部门党组织: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石家庄市第四次三级干部会议精神,......

    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

    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楚雄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云厅字〔2007〕13号......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度[精选]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度 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的通知 铜政办〔2009〕14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2008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各部门、各......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峨眉山市农村环卫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峨眉山市“门前五包”责任制》、《峨眉山市城区清扫保洁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峨眉山市人民......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玉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玉政办发[2004]2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玉林市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