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开学考试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
1.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A.强调法治
B.强调德性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善
2.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3.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A.佛教盛行
B.三教合一
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
4.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据此可知,顾炎武()A.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5.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
C.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D.以个人判断为标准
6.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构建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
7.有学者研究发现,自18世纪初开始,法国出版的神学书籍下降,科学奇事、世俗文化和艺术书籍比重日增,各种传统形式的文学书籍维持不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A.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
B.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C.受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D.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
8.据史书记载,明代“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清代亦用“用铜、铅为活字”。这说明()A.活字开始大多为金属材质
B.铜、铅活字印刷已比较流行
C.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
D.中国印刷术继续领先于世界
9.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10.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A.
汉
字
重
意
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
中
国
语
言的多
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11.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针对“日心说”,路德讥讽哥白尼是“自命不凡的占星术士”“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加尔文也回应道“有谁胆敢将哥白尼的依据置于圣灵之上呢?”这表明()A.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B.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的推进
C.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背道而驰
D.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基本一致
12.“上帝创世的奇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宗教内部也由此分化为保守的基要派和开明的现代派。”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宗
教
改
革
运
动的开展
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C.达
尔
文
进
化
论的提出
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13.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A.
基
本
实
现
了
电
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
成为
工
业
革
命
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14.《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由于()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
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
C.《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
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
15.陈独秀认为“东西洋民族不同,而根本思想亦各成一系,若南北之不相并,水火之不相容也”“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他的观点()A.
深
受
社
会
各
界
认同
B.颠覆了儒学正统地位 C.
具
有
选
择的策
略性
D.不利于西方文明传播
16.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17.有学者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产物,科学地揭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这次“结合”的主要特点是()A.学习国外经验
B.坚持独立自主
C.突出制度变革
D.侧重理论探索
18.1987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我们过去墨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上述言论表明()A.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B.改革开放的实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邓小平注重利用国际交流发展本同经济 D.民生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19.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20.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21.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国家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C.推动了教育大革命的实施
D.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22.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将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披一件给纯净心灵的衣裳。在每一份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这属于()A.古典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现实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2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风景画是给那些无力画人物的人准备的。”而风景画却是19世纪印象派画家的重要题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印象派画家追求创新,努力颠覆传统的风格 B.风景画易于描绘光与影,符合印象派的追求 C.印象派画家摆脱宗教的束缚,描绘田园风光 D.印象派画家追求内心的表达,题材相对次要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A.爵上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二.非选择题(共3题,总计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发轫时期,周公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荀子、孟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渐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身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行,揭示个人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生活目的。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基本原则。否定神性,肯定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 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 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有的还说:“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又一影响较大的救国思潮。20 世纪初,张謇曾对实业作过这样的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并认为:“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其它如水利、如电、如铁路、如汽车为次要。”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一是设立商部,二是“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三是设商学;四是设立商务所;五是委任熟悉商务的大臣主持商政。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止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晚清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和实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有识之士振兴实业的主张并加以评价。(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的巨作。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国的诗词歌赋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
自选角度,评述材料观点。(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1.【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先秦;宋朝
【解析】强调法治属于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仁者不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两者同调德性修养,锤炼品德,故B项正确;题目中两人均没有提到教育,故C项错误;孔子主张性相近,且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人性,故D项错误。【答案】B
2.【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
【解析】据材料中该儿子依据汉律,应论死罪,但儿子出于孝心应当无罪免刑,再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推崇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中审判先是依据汉律,但最终判决认为依据孝心,可知汉代审判有依据标准,不能说是混乱,故B项错误;“唯一”说法错误,还有汉律,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司法审判的依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孝治天下,故D项错误。【答案】A
3.【考点】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三国两晋南北朝
【解析】“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道教和儒学的问题,故B项错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不能说明佛寺的集中,故C项错误;“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只能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的结合,与世俗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
4.【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人性、命运、天命等等,是圣人很少谈论的,却是当今君子们整天挂在口上的。出去做官、与人相处、离去与留下、辞职与接受奉禄、收取与给予等行事做人的道理,是孔子、孟子常常用来教导人的,然而当今君子们却很少说到,表明顾炎武的主张是注重实学,反对空谈,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挑战先秦儒家思想权威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与材料的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答案】D
5.【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解析】材料与感性、理性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思想学说上”,不是强调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指思想领域,与政体好坏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说明古希腊在人文主义领域,主张尊重人的价值尊严,故D项正确。【答案】D
6.【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家主张“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即社会契约论,强调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权政府、理性王国)保障人的自由和财富,这是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文人主义的重要发展,故A项正确;批判神权统治是两者的共同点,故B项错误;鼓吹人性解放也是两者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主张自由平等不符合材料中启蒙思想家表达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
7.【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1年法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8世纪初,故A项错误;18世纪法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故C项错误;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
8.【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明朝
【解析】活字印刷术始于宋朝,但材料中并没有对活字伊始情况的提及与介绍,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介绍的只是明清时期的活字器材,而铜、铅活字印刷的最初流行时间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明代的活字印刷材料主要是铜和铅,而这一趋势在清代得到了继承与延续,这就从侧面说明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中国与西方或者世界其它地区印刷术的比较,故D项错误。【答案】C
9.【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朝
【解析】宋词只在民间流行发展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宋词商品化,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必求柳永为辞,柳永虽为婉约派代表,但只是声传一时不能说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民间娱乐场所需呀大量歌词”、“教坊乐工,没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可知宋词适应了市井生活,也反映了文学平民化、世俗化,故D项正确。【答案】D
10.【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
【解析】材料体现汉字的文化凝聚力,故A项错误;各地文字并非完全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而是文字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D项正确。【答案】D
11.【考点】哥白尼
【解析】针对“日心说”,路德和加尔文持反对意见,说明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故A项正确;路德和加尔文反对“日心说”,但不是反对科学革命,宗教改革打击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有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而不是阻碍,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而不是与文艺复兴背道而驰,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新教主张因信称义,而旧教主张因行称义,因此二者基本主张不一致,故D项错误。【答案】A
12.【考点】进化论
【解析】宗教改革不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牛顿力学体系没有否定“上帝创世”,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否定上帝造人说,“上帝创世的奇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故C项正确;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对否定“上帝创世”影响有限,如伏尔泰等就承认宗教在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C
13.【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的应用
【解析】“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可见在美国电力已经广泛运用,故A项正确;“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并没有说明其世界地位并与英国进行比较,故B项错误;“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不能证明其工业中心的地位,故C项错误;“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没有涉及生产的集中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A
14.【考点】新思想的萌发
【解析】《海国图志》是魏源编撰的,但这并非满清贵族不学习《海国图志》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并结合所学可知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故B项错误;《海国图志》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而当时的“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大多闭目塞听,仍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不愿意接触和学习西方,故C项正确;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中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误。【答案】C
15.【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陈独秀的观点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关于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的讨论,故A项错误;清朝的灭亡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颠覆,故B项错误;陈独秀这样的观点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基础上,是站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故C项正确;陈独秀的观点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故D项错误。【答案】C
16.【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析】据材料可得孙中山对民权主义进行改造,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旧三民主义,故A项错误;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故B项错误;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属于民族主义,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国民党一大和国共合作建立后,孙中山增加了民权主义的内容,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通过“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来实现,故D项正确。【答案】D
17.【考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论十大关系》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而不仅仅是学习国外经验,故A项错误;《论十大关系》是结合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可见这次“结合”的主要特点是坚持独立自主,故B项正确;这次“结合”与制度变革无关,故C项错误;这次“结合”更加注意从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D项错误。【答案】B
18.【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对外开放不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故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邓小平注重国际交流,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可知是人们的生活困难才迫使中央领导重新考虑问题,故D项正确。【答案】D
19.【考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两弹一星”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故C项正确;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C
20.【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材料“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没有涉及香港电影的内容题材,故A项错误;材料“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说明‘大跃进’题材的电影不受观众欢迎,与技术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可知,人们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各种题材的电影,说明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材料“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中‘大跃进’题材的电影不受观众欢迎,因而D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
21.【考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描述了恢复高考对国家的影响,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故A项错误;由于恢复了高考,国家选拔人才有了一个相对公正的平台,故B项正确;教育大革命是文革中教的一种说法,故C项错误;知识青年待业问题是考试制度解决不了的,故D项错误。【答案】B
22.【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解析】古典主义学派是古典英雄主义,时间是17世纪,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作用,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学派强调的是理性,关注社会现实,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学派是在20世纪出现的,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
23.【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碰撞与冲突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追求创新,努力颠覆传统的风格的是立体派画家,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象派的研究中心是“光”与“色”,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风景画却是19世纪印象派画家的重要题材”,而不仅仅描绘田园风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风景画是给那些无力画人物的人准备的”得出印象派印象派画家追求内心的表达,题材相对次要,故D项正确。【答案】D
24.【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爵士乐并没有提高黑人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等内容可知,爵士乐的通俗性和大众性是其流行的原因,故B项正确;美国长期以来有种族歧视,故C项错误;爵士乐没有体现反种族歧视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
26.(14分)(1)社会背景:西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代议制完善,人权意识增强。中国: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8分)
(2)不同:在理论思想和道德规范上: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德育思想内容和特点方面:西方重视契约,推崇理性,中国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在德育思想具体方面:西方强调实践的作用,中国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在德育目标上,西方强调培育健全公民,中国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和规范的人。(6分,答出两点不同即可得分)
27.(22分)(1)维新派和一些清朝官员都认为兴办近代教育是强国的前提,百日维新期间提出并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2分)这些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启发民智,解放思想,对救亡图存有积极作用;但在旧中国,民族不独立,没有能真正实现。(4分)
(2)主张:张謇:农工商全面发展,重点发展棉纺织业和钢铁业。郑观应:改良政治和社会环境,发展实业。(4分)评价:体现爱国情感,多角度提出振兴实业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张謇的主张较为全面和科学,有可取之处(提出发展实业的基本思路,符合工业化发展方向),但由于时局动荡未能成功。郑观应的主张认识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制政府存有幻想。(6分)
(3)观点: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直接建立民主共和制。(2分)
影响:进化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4分,任答2点即可)
28.(14分)答案示例:例一:观点: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建了我们民族精神史。(2分)
论证:春秋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两宋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每个史实3分,答三个史实即可,共9分)
小结: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史发展的见证和象征。(3分)例二:观点:文学的产生发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学是时代的产物。(2分)论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针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因国家分裂、诸侯纷争、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进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科举以诗取士,促成了唐诗的繁荣。两宋时期虽然多个政权并存,社会矛盾尖锐,但是商品经济更加繁荣,市民阶层的发展,词、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朝少数民族的统治,元曲使得文化趋向民间。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社会衰落与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使得有反封建专制特点的小说、戏曲走向繁荣。文学更加通俗化发展,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把世俗人情和时代特色反映得淋漓尽致。(每个史实3分,答三个史实即可,共9分)
小结: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和文明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文学是时代的缩影,时代的产物。(3分)
(可以从多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临汾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宗法制的的影响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2.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中日战争’便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材料中“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是指
A.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调整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和 “向外”是指 A.煤炭和拓展殖民地市场 C.石油和传播基督教思想
B.煤炭和贩卖黑奴 D.石油和拓展殖民地市场
4.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5.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作出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法官的地位 B.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C.提高法官执法的公正性 D.确保司法独立
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8.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留此链接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0.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你认为合适的是 ①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A.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材料中“两个学说”是指 A.亚当斯密《国富论》和卢梭“人民主权说” B.牛顿经典力学和卢梭“社会契约论” C.《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D.相对论和量子论
12.历史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瓦解 C.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D.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 13.《光明日报》记载“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的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这体现出 A.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带有主观色彩
B.两部文献属于第二手史料,需要甄别、辨伪 C.清政府方面的解释更接近历史真相
D.两部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会影响历史真实
14.在中国的政治中心重庆公开发行的、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曾发表《我们的抗议》的社论强调:“中国共产党曾一再向世界宣告:我们反对***,决不自己再来***。我们所要的是全国各党派各阶级的民主联合政府,而绝非其他。”这篇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基本胜利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 C.重庆谈判即将举行 D.北平新政协即将召开
15.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16.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他时,它不存在。这种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古典发展模式”指的是
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
18.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B.君权神授
C.“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D.“天行有常” 19.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 20.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
一、儿童教育周密;
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
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21.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22.《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23.“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24.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5.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C.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D.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第Ⅱ卷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2分)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一一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关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2年2月10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4分)
(2)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7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的主要原因。(5分)
28.(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材料三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四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4分)
(2)材料二放映了汉初什么现象?(2分)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8分)
答案
第三篇:山东省邹城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一、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3分,共l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íng)河 祸起萧墙 .. B.屏(píng)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ì)瓢饮 循循善诱 .. C.粢盛(chéng)既洁 礼崩乐坏 斐(fěi)然成章 文质彬彬 .. D.色厉内荏(rěn)耰而不辍 曲肱(hóng)而枕 杀身成仁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临渭区高二语文一l一(共8页)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该录音笔的录音时间长达l0小时以上,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会议录音或不能及时整理录音的记者来说特别实用。
B.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就日本海上保安厅在东海海域击沉、追逐可疑船只的事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C.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党的十七大吹响的激越号角,把喜悦、信心和激情传递给了每一个中国人,传递给了全世界。
D.文件明确规定一把手完不成任务的,视情节分别给予电视通报、黄牌警告、停职观效或降级免职,所在单位干部的提拔予以冻结。
4.依次填人①②③处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联浦,① 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②,触须沿途四散,③ 着百联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①滋养 ⑦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B.①养育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C.①养育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D.①滋养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二、文段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一)社科文阅读: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门神俱乐部 殷罗毕
在距今2500年左右(也就是史称战国的时候)的一本杂书里有如下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日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万鬼。”这本著名的杂书是《山海经》。
在书里,神荼、郁垒还只是四个黑魑魃的汉字,但很快,神荼和郁垒就大变活人来到了
D.有皇上的御旨,再加上名画师吴道子的妙笔,秦琼、尉迟恭两位大英雄便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神话中的神灵的活动与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人和神难以分清。而西方的神话,例如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具有的是一个纵向垂直的等级结构,神灵们各自掌管着人间的一个部门,但又并不与人生活在一起。
B.尽管民间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但是钟馗到底长什么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型,钟馗只是一个虚构的人。
C.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就属于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这一思路所创造的神仙世界。
D.从神荼、郁垒到大小熊猫、大头娃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门神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没有减少。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日:“盗遁久矣,安从捕?”寝 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日“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日:“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日:“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日:“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注】两造:诉讼的双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以属淳 属:归属,归于。. B.生女多不举 举:抚养。. C.盗服辜 辜:罪行。. D.以理卜 卜:推断。.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淳定案“敏断”的一组是
①日夜阅案牍 ②片晷分析无留滞③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④下令劫夺者死⑤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 ⑥从之,事遂定
A.①③⑤ 8.②③⑤ c.②④⑥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淳在永康任知县期间,曾夜以继日地办理案件,深孚众望,诉讼案子逐渐减少。
B。张淳精心定计,将与大盗卢十八勾结的某官吏夫妇一并关押,从而诱捕了大盗。C.张淳特意用死囚替代抢米的人,并处以死刑,有效制止了大旱之年公然抢掠的现象。D.张淳提出对招募的士兵应裁减老弱、保留壮勇的建议,平息了可能出现的骚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1)及檄累下,淳阳笑日:“盗遁久矣,安从捕?”
答:
(2)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
答:
三、诗歌鉴赏(共8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⑦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日:“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日:“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日龙泉,一日太阿。是夕斗牛问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嗟”字用得好,请分三点说说诗人嗟叹什么?(3分)(2)试从修辞角度对本诗尾联作简要赏析。(5分)答:
四、名句默写(每空l分.共5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祸兮福之所倚,——。《老子》(2)沧海月明珠有泪,——。《锦瑟》(3)子日:“岁寒,——。”《论语》
(4)——,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孟子·梁惠王上》(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临渭区高二语文一6一(共8页)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雏菊(法)雨果
①前几天我经过文宪路,一座联结两处六层高楼的木栅栏引起我的注意。它投影在路面上,透过拼合得不严紧的木板,阳光在影上画线,吸引人的平行金色条纹,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丽的黑缎上所见的。我走近前去,往板缝里观看。
②这座栅栏今天所围住的,是两年前,一八三九年六月被焚毁的滑稽歌舞剧院的场地。
③午后两时,烈日炎炎,路上空无人迹。
④一扇灰色的门,大概是单扇门,两边隆起中间凹下,还带洛可可式的装饰,可能是百年前爱俏的年轻女子的闺门,正安装在栅栏上。只要稍稍提起插栓就开了。我走了进去。
⑤凄凄惨惨,无比荒凉。满地泥灰,到处是大石块,曾经加过粗工的被遗弃在那里等待,苍白如墓石,发霉像废墟。场里没有人。邻近的房屋墙上留有明显的火焰与浓烟的痕迹。
⑥可是,这块土地,火灾以后已遭受两个春天的连续毁坏,在它的梯形的一隅,在一块
答 :
七、写作【50分)19.乘飞机的人常有这样的经验:当飞机在一定高度之上飞行,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下面的世界领注着大雨,而舷窗之外却是伸手可触的蓝天,碧空如洗,纤尘不染。
永远要记住:在某个高度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 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是去抗拒问题,他们努力试图消灭云层。正确的做法是使你的心灵飞到云层之上的高度,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请以“让心灵飞到云层之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C 2.B 3.C(A项。“长达l0小时以上”表意不明确,应把“以上 ”去掉。B项,“击沉、追逐”顺序不当,应改为。追逐、击沉”。D项,“给予”缺少宾语中心语)4.A
二、文段阅读(共18分)(一)社科文阅读(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5.答案:C(A项“人们用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是在汉代;B项应是“这是到了宋代之后的事情了”;
D项“钟馗”不是杀人如麻的武将。)6.答案:B(A项文中并未提到《山海经》较为严肃;c项理解错误;D项“吴道子的妙笔”画的是钟 馗。)7.答案:D(理解拔高了。)(二)文言文阅读(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8.答案:A(属,嘱咐,委托。)9.答案:B(①说明其勤勉;④说明其严于治理;⑥说明其敏于事理。)10.答案:B(并非“一并关押”。)
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
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
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上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丰,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离开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
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担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迢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最终做到山西布政。
第四篇: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与“商”姓来源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秦王赢政的独断专行
3.据统计,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缓解“冗兵”问题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D.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4.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
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 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 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
5.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所有的官职(十将军除外)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担任政府中的各级官职。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直接民主 B.法律至上 C.人人平等 D.小国寡民 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
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
七、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立法权被贵族所垄断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7.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 A.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 D.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人民主权原则 B.各州自治原则 C.天赋人权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9.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构架,辞退俾斯麦的是 A.帝国皇帝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帝国内阁 10.某侵略者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我们已经完毕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所有……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表明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没有发动农民进行革命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2.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 1 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民主权利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
13.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这表明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清政府统治基础发生动摇 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14.“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15.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A.发动武装起义 B.推行土地革命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6.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上述军事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 B.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7.19世纪上半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提出。这反映了 A.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B.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 C.工业革命加剧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18.“国内阶级力量发生巨大变化,临时政府的支柱——军队陷于瓦解,广大士兵不再相信政府,转向布尔什维克一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这段话描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辛亥革命 B.巴黎公社运动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9.《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标志着“一国两制”的理论形成
21.1950年7月,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反对霸权主义 22.1970年,美国总统发表外交政策咨文说:“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表明美国
A.继续推行遏制中国的政策 B.谋求在亚洲地区的霸权地位 C.准备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 D.准备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23.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 2 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西欧实力增长,挑战了美国霸主地位
24.“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这里“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
A.苏东剧变 B.德国的统一 C.科索沃战争 D.“911事件”
25.《纽约时报》中文网曾经有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美实现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24分)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的《中华民国国歌》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精神。其中有这样的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习近平
材料三 2017年7月1日将是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重大。为了与全港市民分享回归二十周年的喜悦,特区政府以“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为主题,与社会各界携手举办一连串丰富、精彩的庆祝活动。活动主题凸显未来愿景,在回顾过去二十年的成就之余,亦展望日后发展,群策群力,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综合百度新闻
(1)“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8分)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8分)
(3)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运用所学知识,阐述香港回归的条件和历史意义。(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 3 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材料二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一一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三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一一摘自高一人教版教材必修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之间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冷战对峙。(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有何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8分)
高一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5 BCDCA 6——10BDCAB 11——15CABBD 16——20BADBA 21——25BDDAC 26.(1)含义: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意义: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分)
(2)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8分)
(3)条件: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的构想。(4分)意义:洗刷百年国耻,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4分)
27.(1)措施: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成立华约组织,成立经互会。(8分)(2)原因:二战后丧失传统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发展经济的需要;“冷战”中受到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相似的经济文化传统;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的衰落;法德的和解奠定了基础。(10分)
(3)变化:由经济合作发展为政治、经济合作。(2分)
影响: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6分)
第五篇: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学分认定考试历史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笫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2.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
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3.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木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4.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6.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
B.诗辞文章写作
C.汉族文化
D.政治 7.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5.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间存在敌对情绪,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
A.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B.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C.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D.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16.“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 17.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民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1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9.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D.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20.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吏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高二学分认定考试 历史试题
2015.4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一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 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一一梭伦
材料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据材料一、二,说明雅典和俄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阻碍是什么?(2分)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各有何意义?(4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良畴委(弃)而不开,柔(嫩)桑枯而不采.”
一一《魏书·李安世传》
材料二
“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
一一《魏书·韩麒麟传》
材料三
(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
(1)据三则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改革中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与土地相关的措施。(4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一一《(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6分)24.(10分)德国是宗教改革的故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
一一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路穗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一一(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一一马丁·路德传记》(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4分)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