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莱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高二历史练习题
2017-10-22
1、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其主要说明了伽利略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2、“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3、“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王觉非《英国近代史》)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4、2013年新年伊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该情景发达国家也似曾相识。人类面临类似威胁始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5、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6、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这个社会群体应是
A.16世纪的德国新教徒
B.17世纪的荷兰航海家 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D.19世纪的美国工厂主
7、伏尔泰在其著作《天真汉》中借主人公天真汉之口说:“我每天都发觉,那本书(指《圣经》)里不让人做的事,大家不知做了多少,让人做的,却一件也不做。”其用意主要是
A.号召人们粉碎教会邪恶势力
B.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圣经》
C.告诉人们不要信仰上帝
D.引导人们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
8、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写道:“……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会公正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9、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10、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促进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播
11、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12、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竖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装服饰;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15、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 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莎士比亚对印度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
16、“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17、哲学家罗素说:“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以下各项是关于文艺复兴的评述,其中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中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 B.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C.文艺复兴只是对于人性的追求,而不崇尚理性和科学 D.文艺复兴没有与宗教决裂,因此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18、“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15---16世纪的大航海运动,古老的地中海贸易路线被土耳其人破坏和新的贸易路线产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B.文艺复兴运动扩张到欧洲其他国家 C.意大利天主教会的极力压制
D.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大功告成。
19、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人文意识
B、提倡独立思考
C、关注现实社会
D、评判事物标准 20、“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这句话应出自 A、苏格拉底
B、普罗塔哥拉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1、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
A、质疑希腊法律存在的必要性
B、促进了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C、阻碍了希腊的民主发展进程
D、推动神学思想逐渐走向衰落
22、苏格拉底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下列最能印证这句话的名言是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D.无知即罪恶
23、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是 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 答案:DCBBB;CABCB;DAABD;DAADA;BCA
第二篇:山东省莱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阶段性检测政治试卷
高二政治单元知识过关检测 2017.10
(考试范围:必修三 《文化生活》 1—5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总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1.西湖,是杭州人心头最柔软的一汪盈盈碧水。水,是2016年9月4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这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最动人的美学元素。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老物件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6年5月3日,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了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6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经济支持,这表明
A.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4.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下图所示相互影响的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④→①→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5.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德两国人在“面对矛盾”和“排队”时处理方式的差异(每图左为德国,右为中国)。漫画反映了
①中德文化差异影响了实践生活差异
②德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③中德文化差异决定其生活差异
④中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优于德国文化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6.“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在2月7日晚的2016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安徽籍知名艺人赵薇演唱了六尺巷这首歌。六尺巷典故背后的谦让、包容的内涵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有深刻意义。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句话的蕴含的一个道理是
A.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往往是自觉和主动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8.“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两种书,一个是《十万个为什么》,„„后来有一本杂志叫《知识就是力量》……这对我的影响很大,这也使我了解很多科技知识,同时激起我对科技热爱,引导我逐步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著名科学家路甬祥的这段话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9.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0.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上,加拿大小伙安东尼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忠诚、勇敢,在西方被当作家庭成员,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此言一出,韩国学生当即面露尴尬。老师问安东尼:“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不是一种野蛮行为呢?”这时,安东尼表情立刻就不自然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④人们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搞好对外宣传工作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文化交流能增进相互的认识和了解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必须做到博采众长
12.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折服世界,意大利的歌剧、奥地利的音乐、美国的迪斯尼卡通艺术等享誉天下,这些都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不可缺少的绚丽奇葩。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差异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漫画《传承》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①没有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②没有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③对传统文化做到了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④对传统文化做到了尊重多样、和睦相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启示我们
A.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1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
16.(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 ② B.①④ C.②③ D.③ ④
17.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器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清明节期间,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
A.文化创新必须要反对虚无主义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腐朽文化
D.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19.2016年,“倡导全民阅读”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内涵也进一步丰富。这表明,倡导全民阅读 ①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体现了的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③提升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④说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0).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21、(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22、(2015年江苏政治18)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23、(2015年课标卷Ⅱ20)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应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2015·天津文综]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结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12分)
26.2016年9月4日,第十四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在书圣阁隆重开幕。十四年来,书圣文化节的举办,不仅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临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使人们看到了临沂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坚定了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书圣文化节,不仅仅签约了大批项目,吸引了几百亿资金,更重要的是书圣文化节已经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市场的整合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带动了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沂蒙特色的人文旅游、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体系;成功打造了临沂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临沂市举办书圣文化节的理论依据。(8分)
(2)请以书圣艺术节为主题,拟定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2分)
27.(14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8分)
材料二:近年来,“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展映、电商平台、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4分)
材料二:[2014·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0分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5 BCDBB
6-10 DBBDC
11-15 BAADC
16-20 CBDBB 21-24BBDB
二、非选择题(52分)25、12分答案 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26.(1)(8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书圣文化节的举办,凝聚了全市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发了工作干劲。(2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书圣文化节的举办,促进了招商引资,扩大了对外开放,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对外开放水平。(2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举办书圣文化节,推动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繁荣。(2分)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举办书圣文化节,有利于提升市民素质、城市文化品位、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2分)(2)参考标语:“传承书圣书法艺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羲之盛名传千古,沂蒙精神谱新篇”、“传承文明薪火,共建美好家园” 等。(2分)
27.(1)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2分)③借助文化传播的手段,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中的强大功能,推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分)④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本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本国文化在海外传播,做传播本国文化的使者,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生产力。(2分)
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变革文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文化创新。(2分)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能够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2分)
28.(1)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1分)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1分)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时代要求,(1分)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1分)
(2)答案 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4分)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3分)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3分)
第三篇:山东省莱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阶段测试
要求: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他题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出的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其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代酒杯名称众多,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亦礼也。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现在在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
在汉字里,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 “寿”字,《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寿,即上酒。这是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又如“釂”字,《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釂,尽爵也。是说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闲情之时,握杯享受,自有一番乐趣。这中间不需渲染,逸致自然。陶渊明“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缠琐事,不涉流俗,凸显了闲情。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更见闲趣,其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残杯,指装有剩酒的杯子。这剩酒或为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用一“残”字,多有伤感之情,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往往表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酒文化中的“情”,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杜甫曾在长安困守十年,其时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却又无可奈何。其中两韵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只杯,与白居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有窘况,有怀念,却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使人难堪,而情感的起伏,则比杜甫深沉得多。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摘编自朱启新《酒文化中的杯》,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饮酒器,杯在由酒生发出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情”与“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与我国的酒共同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B.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杯”在众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成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
C.自古至今,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它们造型各异,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D.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这种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凄楚情景,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其情往住感人至深。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原思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中的礼,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先秦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用觯,地位卑微的祭祀人员用角。而贵贱长少饮洒有先后之分,都是“礼”的体现。
B.古人有一人一份的分食传统,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 弟子职》中弟子事师,饮酒进食也有“左酒右浆”的说法。
C.《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祝福时持杯一饮而尽,而《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劝酒时强灌他人。
D.陶潜“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都是闲情时握杯的享受,与白居易《问刘十九》中透露出的情趣总体而言相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序、洒食摆置有序,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
B.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上”“寿”“釂”等字,“釂”字,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干杯”。
C.杜甫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写出了困守长安十年期间,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遇,将实实在在的难堪与伤痛,写得极其悲慨。
D.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寓情于景,成为我国酒文化另一种晦涩委婉的深沉情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王大珩
我的小名叫膺东,生于1915年。那年的大事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25日袁世凯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当时激起全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把5月7
日称为“国耻纪念日”。父亲因此给我起了“膺东”这个小名,寓意是满腔义愤打击东洋——日本帝国主义。
我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上世纪初曾留学日本,是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母亲极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欠发工资,家里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父亲看我有点灵气,从小就引导我学,激发我爱科学的兴趣。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当看到筷子半截斜插入水杯中,出现挠折现象时,父亲就指出,这叫折光现象;在小学时,父亲就带我去看他亲自做地磁观测;在初中时,带我进行气象观测实习。在父亲的教育辅导下,我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
1932年,我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名师的教育熏陶下,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从事科学工作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长辈们的道德为人、爱国思想、对事业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在留学英国期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过着几乎是工人和被雇佣者的生活,有机会洞察资本主义世界的形形色色。交往过德高望重的学者教授,也见到过市侩气十足的学术人物。同时还体会到一些处世之道,即只有通过自己的钻研实践,才能成为知识里手;只有做出贡献,并争取出人头地,才能被同行看得起,才能交上朋友,并在学问知识上得到互益。同时也理解到,在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清主次,洞察现象,发现分析问题而不受陈规约束,这也是科学发展和前进所必行的。这些思想上的认识和收获,对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1948年,我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正值国民党政权即将垮台的时候,经济上通货膨胀到天文数字。当时,英国的公司曾打电报来,欢迎我再回公司任职。与此同时,吴有训老师通过地下党组织,引导我到解放区去创办大连大学。在这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上,我选择了到解放区的道路,我的路子走对了。
在党的培养下,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加理解了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实践相适应的道理;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并深感由于专业决定,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事业要靠群策群力来完成。
这些思想引导我努力做到先公后私,不计个人名利,爱惜人才,培养后进,团结协作,以及顺应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等,同时也要敢于向错误做斗争。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一个人的机遇,是靠主观和客观多方面条件促成的。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因素。1994年,我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成就首届大奖,在颁奖大会上致辞中曾谈到,我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同志们集体智慧的体现,同时还因为我的夫人在生活上和健康上对我的精心照顾,以及在教育、培养子女方面承担了主要家庭责任,使我得以全心致力工作。
现在我已年逾八旬,身体还算健康,愿以喜看祖国日益昌盛、迎接21世纪的欣喜心情,继续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有删改)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大珩出生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年份,小名叫“膺东”,这起名体现了他父亲的爱国思想,也说明王大珩从小深受爱国思想的影响。
B.王大珩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父母亲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受到优良的家庭教育熏陶的他,为日后成为著名物理学家打下了基础。
C.日夜思念祖国的王大珩,在国民党政权即将垮台的时候回到祖国,便主动要求到解放区创办大学,后来他认为自己的路子走对了。
D.在多年的实践中,王大珩认为一个人的机遇,是靠主观和客观多方面条件促成的,也包括家庭因素这样的客观条件,他认为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 两项是()(4分)
A.王大珩的父亲曾留学日本,是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在国内工作且有不低的收入,这为王大珩的求学提供了优裕的物质条件。
B.王大珩的父亲善于激发小孩爱科学的兴趣,当童年的王大珩看到插入水杯中的半截筷子出现挠折现象时,曾告诉王大珩,这是折光现象。
C.在留学英国期间,王大珩所学到的知识超过了他在清华大学所学到的,并对他以后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更大。
D在王大珩看来,由于受专业限制,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事业要靠团结协作来完成,还要顺应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并敢于向错误做斗争。.
E.作为杰出人才的王大珩回国后,英国公司打电报来,欢迎他再回公司任职,可王大珩明确拒绝了英国公司的邀请,这体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的本色。
6.除学习科学知识外,王大珩的思想认识有若干次大提升,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封壖①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壖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壖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②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注]①壖(màn):宫庙内墙以外、外墙以内的空地。庙蠕:庙门外的隙地。②此文段未选晁错欲除袁盎,而景帝采纳袁盎诛晁错以谢天下的建议等内容。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善错计策
善:使„„善,改进。
B、错乃穿两门南出
穿:开凿
C、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难: 反对。
D、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道:取道,从
8.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B、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C、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D、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9.下列对这篇传记的写法和太史公赞语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善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晁父坚决反对儿子削藩,劝说不果而自尽,反衬了晃错政治改革的坚定;邓公为之辩护,更突显了晁错竭诚为君的忠心。
B、作者围绕晁错“峭直刻深”的性格特点,选择多个材料加以表现。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晁错始终坚持“削地收郡”的改革主张、遭再大的阻力也不退缩的情节。
C、作者对晁错其人并不赞赏,但在传文中仍然对晁错出众的才能和改革的坚定决心作了如实记述,体现出作者“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的史家风范。
D、太史公赞语中对晁错颇有微辞,主要是批评他专权自用、欲报私仇,认为正是因为晁错执意削藩才酿成七国之乱,而他“反以亡躯”,则是势所必然。
(二)古代诗歌阅读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
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1纡郁;幽深;嵯峨,险峻。2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 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咸阳:即都城长安。3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后终于饿死在首阳山。
10、下面分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倩。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由于望家乡而不见,一片乡思萦绕不去,日暮之时,诗人想到了家乡两座名山,并因山及人。用典故,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现出作者仰慕贤士、高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即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作了铺垫.D驱车四句,纯是散行,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自然直白地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这样,在变化中,感情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E诗的最后想到自己已经多年客游在外了,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不知还有多长的时间。于是诗人把思乡之情,扩展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更为深长、悲凉的意味,使得全诗至此充满了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思想感情。
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4分
12名句默写(24分)
①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大学》中“修身为本”一章阐述“知止” 的五个程序及功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④黄庭坚《登快阁》中,用白鸥用典,表现作者归隐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列传》
⑥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⑦《山居秋暝》中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景物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⑨欲诚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身为本》)
⑩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鲜矣。(《齐家在修身》)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
这是一座富于挑战性的高山,站在山脚抬头望,大片山石林立,高山仰止的感觉扑面....而来,胸中不禁肃然。
②
各种各种品牌的汽车展销商津津乐道自己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人们展示、讲....解这些因环保要求和技术创新而出现的新款汽车。③
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④
王经理告诫年轻员工不要三心二意,得陇望蜀,应该珍惜当前的工作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⑤
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 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⑥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漫画发展方兴未艾,一批执着追求漫画艺术的漫画家们,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路。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画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1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B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日抵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C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安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政府机关、军队、金融等重要部门,其网络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D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老人,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他用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用感人的行动,弘扬着中国力量。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全国公安机关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强力推动了公安系统改革向纵深的发展,而且明显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B.全球首颗量子卫星自从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建,标志着中国星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C.中国手机上网平均连接速度只有50kbps,名列全球倒数第二,原因是各方而造成的,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监管部门,都需要反思。
D.在新课改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参加培训学习,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1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将军与臣有郤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8文言文翻译:
①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3分)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4分)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④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3分)
19作文(60分)
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像照相的底片,随时可以再现。
请以“回望岁月的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阶段测试答案
1.【答案】C【解析】“造型各异”针对的是“古代的酒杯”,而“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针对的是“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属于礼器的饮酒器。2.【答案】C【解析】“寿”是指斟酒祝福,“釂”则是指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3.【答案】D【解析】“晦涩委婉”之说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回荡人心”。
4.C(“主动要求”有错,原文是“吴有训老师通过地下党组织,引导我到解放区去创办大连大学”
5.B、(A“提供了优裕的物质条件”有错,原文是“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欠发工资,家里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C原文没有进行这样的比较,其实也是难以比较的。“王大珩明确拒绝了英国公司的邀请”属无中生有)(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6.①在清华大学时,学会了从事科学工作的思想方法,名师的道德为人、爱国思想、对事业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②在留英期间,洞察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形形色色;体会到一些处世之道;理解到解决问题如何分清主次,洞察现象,发现分析问题不受陈规约束。③归国后,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个人的知识能力有限,事业要靠群策群力来完成。(答到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
7.A(认为„„好,称许)
8、C 9 D(错在“专权自用”,文中“擅权”只是“执掌权柄”的意思;“认为正是因为晁错执意削藩才酿成七国之乱”,也不符合原意)10 B D 11“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2分)“顾”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留念之情。(2分)13D 14 B 15 C
16、D。A.不合逻辑。B、中途易辙。C.句式杂糅。17D 【参考译文】
晁错,颍川郡人。晁错为人严峻刚直,酷烈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景帝登位,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个别听取他的进言,皇帝总是听取,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改定。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却无力加以伤害。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内墙外的隙地上,门在东边,出入不大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愤怒,想以这个过错写成奏疏,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风声,当夜请求皇帝单独召见,详细地说明情况。丞相奏上这事,陈述晁错擅自凿开庙垣为门,请求交给廷尉杀掉。皇帝说:“这不是庙垣,而是外墙,不算犯法。”丞相谢罪。退朝后愤怒地对长史说:“我本当先斩后奏,却先奏请,被这小子出卖,实在错误。”丞相很快发病而死。晁错因此更加显贵。
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请求根据诸侯王的罪过,削弱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枝郡。奏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谁也不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喧哗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消息,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当政办事,侵削诸侯势力,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而多埋怨你,为什么呢?”晁错说;“本当这样。不这样,皇帝不被尊贵,国家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这个样子,刘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随即饮药自杀,临死时说:“我不忍看着大祸临头。”死了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反叛,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皇帝就命令将晁错穿着朝服斩于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做了校尉,讨伐吴楚军时任将军。回朝来,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见皇帝。皇帝问:“你从军事前线回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几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恼怒,以诛晁错为名,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况且我担心天下的人都将闭口不言,不敢再进言了。”皇帝问:“为什么呢?”邓公答:“晁错担忧诸侯强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万世的利益。计划刚刚实行,竟然遭受斩杀,对内杜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以为陛下不该这样。”景帝沉默了好久,说:“你说的对,我也为这事悔恨。”就任命邓公做城阳中尉。太史公说:晁错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说的就是晁错这种人吧!
第四篇:湖南省高二年级期末历史检测试卷
湖南省高二年级期末检测试卷
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 反了
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礼制
2.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男耕女织D.机械化生产
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4.明朝中后期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在A.出现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礼器
B.开始出现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C.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民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5.科举取士,把选择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
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
6.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若国家进行一项公共工程建设,其执行机构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
7.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C.陈启源(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9.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抗日战争
11.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C.是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基本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3.表明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其企业主要分布在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D.华北地区
15.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于
A.1949年B.1950年C.1953年D.1954年
16.下列属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成就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②沈阳机床厂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④三峡工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7.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
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D.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
18.辛亥革命后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人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还看见许多的“小脚老
太”。这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B.生活习俗的变迁城乡发展不平衡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D.传统旧习的废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1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战后,欧洲
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华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这说明阻碍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本国的封建主义的压迫B.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
C.我国经济基础的薄弱D.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0.公元前6世纪初,通过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
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的是
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
21.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
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
22.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23.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24.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单由国王提名产生
C.议会的多数党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
D.首相通过控制议会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25.“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计划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二、材料解析(3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4分)
请回答:
(1)阅读图一,西周实行什么地方管理制度?(2分)对当时的周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图二表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2分)有何深远影响?(2分)
(3)阅读图二和图三,分析西汉和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异同?(2分)这一弊端最终通过汉武帝颁布的什么制度解决?(2分)
(4)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反复说明了什么?(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请写出到达亚洲的两位著名航海家。(2分)
(2)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2分)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各举一例说明其在“交通运输工具”及“电信工具”方面的成就。(2分)
(4)分别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5)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三、简答题(10分)28.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向苏联学习,走斯大林模式道路,到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请回答:
(1)指出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弊端。(4分)
(2)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召开于何时?(2分)
(3)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2分)
(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四、探究题(10分)
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技;加上美国的大力扶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 1983年1月,中曾根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确定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外因,给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留下什么启示?(10分)
历史答题卷 座位号命题人: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30分)
26、(1)(2)(3)(4)
27、(1)(2)(3)(4)(5)
三、简答题(10分)
28、(1)(2)(3)(4)
四、探究题(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
26.(1)分封制。(2分)影响: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2分)
(2)制度:郡县制。(2分)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分)
(3)同:郡县制;异:西汉同时实行分封制。(2分)推恩令(2分)
(4)说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过程,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总不会一帆风顺。(2分)
三、简答题(10分)
28.(1)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任答两点即可,4分)(2)1956年。(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四、探究题(10分)
29、原因:内因: ⑴ 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 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技;
⑶ 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外因:⑴ 美国大力扶植;
⑵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条件。(4分,各答对1点得2分)
启示:(1)要适时进行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重视科技教育,确定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发展观。
(5)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面向国际市场等等(任答对3点得6分)
第五篇:洛阳一中高二年级历史周练试卷
洛阳一中高二年级历史周练试卷 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商品输出的要求 B瓜分殖民地要求 C资本输出的要求 D垄断贸易的要
2、后世评论,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约有一半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说明()
A雅典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B民众仇视政治家和哲学家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D民主政治保护了平民利益
3、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华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4、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一现象反映了()①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尊重; ②古代中国是等级社会; ③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 ④儒家的名分观念和礼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呈“强干弱枝”的特征,而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虽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事件?()
A西汉七国之乱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6、“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A西汉的郡国制 B唐朝的都护府 C元朝的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7、英国“没有代表,不纳税”的政治传统源于()
A8世纪前期的“采邑改革” B13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 C17世纪中期的“长期议会” D17世纪末期的《权利法案》
8、“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9、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护照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近代历史上,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步伐迟缓就会失去时
机,被挤出竞争的轨道而堕入谷底。以下能佐证上述观点的事件是()A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 B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C辛亥革命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1、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易姓者固不足为revolution, 而revolution又不必易姓。”梁启超的这一主张反映出其主要政治意图是反对()
A社会变革 B变革封建制度 C推翻清朝 D发展资本主义
12、下列现象与近代中国新思想“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13、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下列措施中,直接体现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精神的有()
①严禁买卖人口、民族歧视; ②奖励和保护工商实业;
③革除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④种植鸦片者予以重罚,贩卖鸦片者没收销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有人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反映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近年国内学术界对晚清历史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有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等,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16、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7、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A中国自古以天朝上国自居,缺乏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君主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法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造成人民彼此隔阂疏离
18、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19、“天下断无杀人放火之义民,国家岂有倚匪败盟之政体?”“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以上两段文字均选自《罪己诏》,其发布者应是()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20、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文中“巨大的波澜”当指()A清末新政 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1、周王朝时期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当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例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可见设置春宫最主要目的在于()A巩固政权统治 B加强等级观念 C加强礼乐教育
D普及乐理知识
2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B俄国所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 C“一战”激化俄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D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23、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至上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州权平等观念 D政府中心与邦联意识
24、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A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推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独裁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5、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下降 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议会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钧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27、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8、约翰·弥尔顿(英)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 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应该是()
A大贵族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尖锐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 会权力的斗争激烈
29、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 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
30、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31、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革命有如下的评价:“孙中山及国民党‘希望在外国人眼里以一个与义和团运动毫无共同之处的、有声望的民主主义政党的姿态出现。’”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
A孙中山不反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B旧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失败 D孙中山希望通过实行政党政治来改造中国
3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33、某学者在其著作《西方民主史》中写道:“对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英国方式使人羡慕,美国方式使人向往,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往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便想起了法国方式。”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符合作者所说的“后来者”的是()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B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C 19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 D 19世纪末的日本 34、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有力的打击了侵华日军 35、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6、“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摸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活动有()
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②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平等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④建立联邦共和制政府 C②③④
D①③④
37、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3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载,从1948到1950年,“中共党员从约280万人增至580万人”。党员数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解放战争的胜利吸引了众多青年 B 控制区扩大需要管理人才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越 D 全国统一后人口大量增加 39、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4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体现了压抑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目标 B以俄国十月革命夺权方式为革命道路 C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D承认了中国革命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 41、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42、“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3、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下列诗句反映的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44、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的真正目的在于()
A反对盲从外国文化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45、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A新文化运动 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护国运动 46、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闽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闽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极力劝说商人抵制日货。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 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 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47、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48、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 49、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50、“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1、下表是抗战时期创办“34所国立中学”历年学生情况统计,不能说明的是()
A日本侵华战争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到巨大的摧残 B“国立中学”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国立中学”充实了民族的有生力量,同时为高校培养了人才 D日本侵华战争使我国中等教育早期现代化中断了 5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 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 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5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5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不同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55、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56、小明在查阅抗日战争时期的旧报纸时,看到一封毛泽东写给蒋介石的信,信的首句是: “介石先生惠鉴:„„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结尾落款处时间是“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细心的小明发现其中有误,错误之处应该是() A十五个月之抗战与民国二十八年时间不符
B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不可能写信给蒋介石
C毛泽东不可能用民国纪年法署名 D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已基本取得胜利
57、《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58、1840~1842 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59、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0、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