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测试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阶
段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班级姓名考号分数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材料3: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提示和显露出来。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概括材料3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
85个,代表1 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 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
„„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摘自《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
请回答:
(1)概括材料1、2共同的主题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27日,美国休斯敦大屠杀博物馆举行了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仪式。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联合国大会2005年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惨遭纳粹法西斯屠杀而设立的国际纪念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高燕平在纪念仪式上说:“60多年前发生的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和国际罪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史为鉴,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主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绝不让类似悲剧重演。中国人民自古崇尚和平正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仍存在着威胁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中
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为推动建立一个和谐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反映了联合国什么样的宗旨和原则?
(2)目前,威胁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还有哪些?概述二战以来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
4.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生意经》的副标题是:卖伞的渴望下雨,我们当然渴望战争啦!
图二《桥》的副标题是:西方国家向中东地区派出大规模武装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恐怖分子也向西方国家发起进攻!
(1)图片《生意经》揭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图片《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第二篇: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客观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①监督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政治自由 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乡及乡以上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编制过程中,将征求意见稿放置在其官网“首都之窗”上,请广大市民将反馈意见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送给有关部门。这说明()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③我国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④我国公民享有绝对的、广泛的自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规划”的编制始终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先后开展了工作方案制定、资料收集和调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等工作。为使这一规划更加科学,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让人民群众来决定 ②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 ③举行听证会,及时发现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④进行社会公示,听取群众意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公共管理中,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
用。它们的性质是()A.基层党组织 B.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C.基层政府机关
D.基层政权组织
7、为加大监督的力度,各地人民检察院纷纷开展“举报宣传周”等活动。期间市民除可以采用书信方式进行举报外,也可以拨打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09或登录检察院官方网站进行网上举报,检察机关将对举报群众的信息严格保密。我国公民通过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检举问题体现了()A.举报和检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我国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8、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这样做()①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②弱化了我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③有利于降低行政权力运行的成本 ④打破了行政权力与市场调节的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政府()①提高医疗水平,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②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③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 ④保护公共环境,防止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对人民负责原则”之所以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原因在于()
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B.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C.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规定的 D.它是由我国国家职能决定的
1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求政府()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2、国家在处理重大安全事故中,要求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官员引咎辞职或责令其辞职。这说明()
A.政府是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
B.我国政府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 C.政府官员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能 D.当前我国政府官员失职严重
13、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某市交管部门对酒后驾驶者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这表明行政机关()
A.严格依法行政 C.重视合理行政
B.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重视树立政府的威信
A.人民政协 B.审计部门 C.中国共产党 D.国家权力机关
21、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听取并审议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听取并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①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是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③是社会与公民对政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 ④表明全国人大具有法律赋予的质询权
A.①② B.①
C.①④
D.③④
22、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要作政府工作报告,并经全体人大代表审议并表决后才能通过。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
①立法权 ②监督权 ③决定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以下关于“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B.人大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政协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政协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2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村民委员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居民委员会
25、北京市某区人大创办《代表监督》内刊,每月一期,人大代表将群众呼声直接送达区政府,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代表监督》内刊的创办()
A.提高了公民民主参与度和政府决策透明度 B.说明政务公开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C.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的职责 D.有利于人大与政府之间互相监督、更好履行各自的职能
26、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说明()①某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2017年年初,教育部要求,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引导年轻一
①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的灵魂和生命 ②主权即行使统治权力的政权机关
③主权要求处理对内事务的至高无上性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独立性紧密结合 ④主权即国家对其领域的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2、只有主权国家才能享有国际法确认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这里的“义务”包括()①确保本国公民充分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积极发展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33、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联合国宪章》明确的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就是()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③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④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亚洲唯一一个正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组织,其所建立的国家间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是亚洲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正在日益增加。在11月举行的第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东盟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双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的阶段。东南亚国家联盟是()
A.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35、为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座“和平尊”。“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取“敬重”之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隆重的礼器。以“尊”为礼表达中国对联合国的重视和支持,也承载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福。这说明我国()
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B.注重大国形象,承担国际责任 C.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D.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36、2015年3月,中国派出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军舰迅速前往也门,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的同时,还协助撤离其他10个国家在也门的225名侨民。中国此举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民众的点赞,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大反响。如果就此写则新闻,适合的标题是()
A.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大国有担当 B.坚持合作与共赢,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C.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内政不容干涉
助行、助困、助安等“七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七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把这“七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9分)
(2)分析该市政府这么做的原因。(5分)
43、材料: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7年2月23日,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和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44、材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10分)
答案
01-20 AACDC BDAAB DBAAD BACBB 21-40 ACDAC ABBCD ADDCD ABCC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41、材料:在我们周围仍然存在着一些由于政府部门不作为或滥用权力带来的问题,如:路面破损好久却没人修,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假冒伪劣产品,某些公务员工作态度恶劣、官僚作风严重,等等。
针对上述行为,我们可采取哪些方式对政府的不作为或滥用权力等进行监督?(4分)信访制度:直接通过信函、电话、短信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等方式反映问题。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情况反映给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舆论监督制度: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反映相关问题。
通过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行使监督权。
45、材料:浙江省绍兴市委、市政府针对群众反应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等“七难”,决定开展助业、助居、助医、助学、助行、助困、助安等“七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七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把这“七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9分)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该市政府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七助”等行动,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难事。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该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办事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该市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的“七难”问题开展“七助”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并自觉接受全市人民监督。
(4)分析该市政府这么做的原因。(5分)
我国是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46、材料: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
1011-
第三篇: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曾说:‚晋人书取韵,宋人书取意。‛在此以王羲之和苏轼为例,探讨一下晋人之‚韵‛与宋人之‚意‛。
以《兰亭集序》来说,当时它并不是作为艺术品来创作的,而是王羲之与亲朋故友一次聚会后的产物,是日常的文化生活记录,但王羲之以审美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素养,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于是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杰作诞生了。它优美灵动,既迅疾多变而又平和蕴藉,笔法精湛而又似乎毫不费力。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许多成就,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的楷书中取得的,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这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种真正的韵味。王羲之保持了严谨的法度,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取法范式。这应该是晋人之韵的特点:在自然的汉字书写中尽心而充满乐趣地把汉字写得尽善尽美,如此就在不经意的潇洒中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从而留下极有韵味的美,此之谓‚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该作品是其生活状态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写得自然天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随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悠然自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另外,在平正的楷书创作中,苏轼也尽量创造自己的特色,如《前赤壁赋》,这是其中年时期的精心之作,其字形多欹侧,而笔法既继承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多以左向倾斜之势出之,因此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摘编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韵”和“意”是前人对晋人书法特点和宋人书法特点的整体概括,王羲之的书法和苏轼的书法分别体现了晋人之“韵”、宋之“意”。
B.《兰亭集序》的书法特点可用“志气和平,不激不厉”概括,而《前赤壁赋》的书法特点可用“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概括。
C.《兰亭集序》所记载的是一种日常文化生活,但王羲之却精心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使之成为一件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艺术品。
D.苏轼作品《黄州寒食帖》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意”指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苏轼的强烈个性以及作品中发的浓烈的情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的书法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严谨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极富韵味之美,足为后世之人取法。
B.一般人认为楷书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但王羲之的观点与此相反,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许多成就是通过书写楷书取得的。
C.佛老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是苏轼的精神支柱,苏轼一生屡遭磨难却能不改旷达之性,这和他以佛老思想为其另一精神支柱有关。
D.黄庭坚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苏轼的书法,这种赞美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苏轼的书法确实体现了这种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州寒食帖》多用外露的侧锋笔法,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用中锋笔法,优雅从容,体现了晋人之“韵”。
B.《黄州寒食帖》中,笔法变换,字势倾侧乃至失衡,章法多处促迫,这是苏轼有意为之,目的是抒发情感;而《兰亭集序》则字形和章法流畅。
C.晋人之“韵”主要关注书法的客体,宋人之“意”要关注作者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这使晋人书法和宋人书法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D.《前赤壁赋》的笔法既继承了前人笔意,又融人了苏轼的创新,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书法特色。(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日香山
①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作者写到香山春、夏、秋三季的繁花、浓阴、红叶,表现了对它们因熟见而生的冷漠甚至厌恶,以映衬作者对冬季香山“清静”的强烈喜爱。B.文章第⑤段“天然焦墨山水图”的比喻,主要作用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冬日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
C.冬日的香山,舍掉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丰腴,秋天的绰约,因为香山需要的只是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从不需要这些热闹与繁华。
D.为突出冬日香山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它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进行对比,写出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5.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①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5分)
6.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乱世才子郁达夫
唐宝民
如果要在群星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坛选择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来,恐怕非郁达夫莫属了。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使他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似乎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离乱中度过。在自传中,他形容自己的出生是‚悲剧的出生‛。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乡绅家庭,但彼时早已家道中落。更为不幸的是,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多年以后,他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童年的这种经历,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黄仲则慨叹‚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而郁达夫则抒发了‚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这样的情怀。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他们是同样的清醒者,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但他却发出了盛世的哀音:江山惨淡埋骚客,身世凄凉变楚音。郁达夫则在暗夜中叹息: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郭沫若曾说:‚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们塑造了‚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河山两戒重光日,约取金门海上盟‛。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郁达夫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丝毫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他为她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发出了‚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这样的感慨。然而,正所谓‚浓情生爱,因爱生怖‛,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最终导致分手的无奈结局。
1945年8月29日20时许,在印尼苏门答腊家中与朋友聊天的郁达夫被一个土著青年叫出去,从此神秘失踪。后有消息证实,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也等到了祖国抗战的胜利,然而,尚未来得及欢呼,就以身殉国,令人扼腕叹息。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做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曾经历“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困窘,也因此感受过世人的白眼。B.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惊世骇俗的婚恋,最终以分手告终,皆因“风雨茅庐”不能使爱永恒。
C.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悲剧,为郁达夫的传奇人生抹上了最后的悲壮。D.本文围绕文风、婚恋、结局组织材料,写出郁达夫极其传奇的名士风采。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乱世才子郁达夫”作为标题有总领全文的作用,既交代了郁达夫生活的背景,又点明了他的才情,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
B.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二人都生于乱世,而且他们的情怀、经历和结局也都相类似,郭沫若曾说:“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C.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创作充满强烈悲悯意识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D.郁达夫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却不得不承受灼伤之痛。9.文章说郁达夫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史记 屈原列传》,有删改)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 .
B.犹离忧也
离开 .
C.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
D.顷襄王怒而迁之
放逐 .11.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2.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3分)()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B.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
C.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2)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4.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诗以优美典雅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拟人手法,写鸟儿飞还鸣啼的乐趣,有“羁鸟恋旧林”寄寓的思归田园的深意。C.“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这里一语双关,既写了环境的滋润和美,又有好风吹来好友,好友如好雨一样滋润着诗人心田的寓意。D.“俯仰”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隐居读书的感受,点破全诗主旨。
15.简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些乐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一诗中,屈原以充沛的激情,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 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3)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②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③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④在静安区某停车场内,上万辆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统一集运到这里,各色各样,密密麻麻,野生藤蔓随意缭绕,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⑤每到3月12日,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⑥昨天偶遇睽违多年的老同学,长期分别,短暂相聚,我们却没有拘谨不适,反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忆起彼时的人事物情,不觉失笑。....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潜能、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B.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22日浙江金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二村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妇孺儿童。
D.据广铁集团最新消息,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广铁集团决定自8月23日5时起,对管内部分线路采取列车停运措施。19.“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下面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金竹没回答。凤月的一句话,戳到了她的痛处。
——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20.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写一个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5分)
新华社电(记者 蔡玉高 陈瑶)记者21日从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4架口径为14.5厘米的测光望远镜将在今年年底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用于南极天文观测选址工作。在此能够观测到许多特殊的天象。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承担了南极天文仪器研制工作。测光望远镜在观测天象的同时,可以测量光度大小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天文观测的选址工作,因而专家选择了此种望远镜作为首批进入南极内陆的望远镜类型。
据了解,如果顺利的话,这4架口径为14.5厘米的测光望远镜将于今年年底前在冰穹A安放,并进行天文选址和试观测。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它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临事果断、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航天飞行所经历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再者,航天员在太空所处空间狭小,身体活动受到限制,也不能随便说话,什么时间说,都有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交流的限制,也要求航天员能忍受孤独。分条列举出文段叙述的航天飞行时航天员将会面临的挑战。(每点不超过6个字)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总觉得,今年和去年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当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时,你就会发现岁月的留痕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的,浅浅的,或浓的,或淡的,就那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
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期末参考答案
1、C
“精心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错,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并不刻意追求,相关信息在原文第三段“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中的“艺术化”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根据文中第二段可知,是指书法,并不是“艺术化的手法”.
2、B
“王羲之的观点与此相反”错,原文第三段为“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王羲之并不认为写楷书可以取得许多艺术成就,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是不经意取得的.
3、C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错,从原文第四段看,晋人书法和宋人书法有相同的特点,如自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态等.
【分析】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①审题划重点,②通读标段号,③定位划重点,④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4.选D A项,认为作者对另外三季的态度是“冷漠甚至厌恶”错,文中无依据,应该是为了对比突出冬日的香山。B项,对比喻句的设喻意图解读错误,该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C项,作者礼赞的是香山冬日不为人知的一面,但对香山其余三季人们所熟悉的热闹与繁华并未否定。
5.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的另一面性格的惊喜。引领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的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
6.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静、骨气的本质,与前文呼应,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进一步的思考。
7.解析:选C A项,“感受过世人的白眼”错,原文无依据;B项,“皆因‘风雨茅庐’不能使爱永恒”错,作者认为“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D项,文章还提到了郁达夫的出身对文风的影响(第二段)及郁达夫、黄仲则几方面的相似(第三段)。
8.解析:选CD A项,“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强加因果;B项,“二人都生于乱世”错,原文说“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E项,“对比的手法”错。
9.①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②悲剧的出生:家道中落,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③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④爱情失意。
二、古诗文阅读
10、B,通罹,遭遇的意思。
11、A
12、B,A错在“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C错在“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D错在“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13、(1)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走投无路了。(事,辅佐;间,离间,穷,处于困境,走投无路。三个采分点各一分,基本句意2分)
(2)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何故,为什么;浊,混浊;是以,因此;见,被。四个采分点各一分,基本句意1分)
14、选AB A项,“优美典雅的语言”错,应该是朴素的语言;B项,“有‘羁鸟恋旧林’寄寓的思归田园的深意”说法牵强,这里只是说鸟儿喜欢夏日树木。(对一个3分)
15、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草木繁盛,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躬亲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时鲜待客,把酒言欢;纵情想象,沉醉书卷。(每方面各1分)
16、(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17.B(①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此句“含量”语境不合,此处宜用“微乎其微”。②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根据语境“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可以看出,此处用“当仁不让”来形容“杨扬主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符合语境;③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④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也作“蔚为大观”。感情色彩错。⑤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实践;使用正确。⑥不合语境。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投缘,像老朋友一样,句中两人曾经同学)
18.B(A逻辑错误,应该是先个人再国家民族;C错,语意重复,“妇孺”中的“孺”即“儿童”之意。D杂糅。“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去掉“下”字)
19、C 20、中国造测光望远镜将登上南极最高点.
【分析】本题考查新闻消息类压缩语段的能力.新闻属叙述类文体,可以使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组成一句话新闻.
解析: 新闻材料的压缩语段题,一定要弄清楚是否有导语,有导语的只考虑导语即可.另外要使用新闻语言和表达方式,基本按照“什么人做了”,这里导语为:记者21日从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4架口径为14.5厘米的测光望远镜将在今年年底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用于南极天文观测选址工作;找出新闻主体,即测光望远镜,事件为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据此可得出答案;
21、参考答案:①生理冲击大 ②身体活动受限 ③交流受限 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
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第四篇: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本站推荐)
集宁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C.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B.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3.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D.中央集权的削弱
4.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5.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这反映当时()
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D.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6.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草市
B.夜市
C.晓市
D.街市
7.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航海是东西方航海活动的代表,但两者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差别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8.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A.重商抑农 C.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9.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有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知当时()
A.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长途贩运贸易繁盛 D.放松对贸易的监管
10.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1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作者意在说明()A.哥伦布没有真正到达过今天的美洲 信
B.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不可C.新航路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西方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
12.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下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中符合这一史观的是()
A.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之路 B.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C.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D.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之路
13.新航路开辟后,下列国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A.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C.葡萄牙—英国—荷兰
国
14.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 果。”下列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因素的有 ①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④手工工场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D.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1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16.19世纪70年代,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A.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 B.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C.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家经营不善
C.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封建势力的压迫
18.《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19.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表明()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A.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B.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
22.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23.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24.比较中国1978年底以后经济改革的成功,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第Ⅱ卷(材料题)
二、材料题(共2小题,共52分)
2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材料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请写出四点)
(16分)。
26.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12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8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12分)
期末考试答案
历史选择题答案1B 2C 3C 4A 5A 6A 7B 8C 9B 10B 11C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B 19C 20A 21C 22D 23A 24A每题2分,共48分 25.(1)政策:海禁政策。(4分)(2)背景:
1、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入海为盗”继续对抗;
2、倭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妄自尊大。(请写出四点)(16分,每点4分)
26.(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2分,每点4分)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8分,每点4分)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12分,每点6分)
第五篇:内蒙古太仆寺旗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教案
内蒙古太仆寺旗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江南style》走红看网络里的文化软实力
追踪《江南style》流行的轨迹,不难发现社交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频刚发布的阶段,点击率并不够理想,直到7月底当红偶像贾斯汀·比伯的经纪人斯古特·布劳恩和说唱歌手提潘在Twitter上称赞,人们开始注意到它的搞笑之处。其后,布兰妮、安妮·海瑟薇、凯蒂·佩里、汤姆·克鲁斯等富有号召力的全球流行文化偶像在Twitter上的强力推荐,才使《江南style》成了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热点。之后,全球各地的明星、网友在社交网络上推出的本地版《江南style》更使其从一个文化产品变成了一个全球性文化事件。时至今日,《江南style》更已不仅是一个文化产品,如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所评论的,它已变成帮助推销韩国出口商品,包括饮料、化妆品乃至电器的文化品牌。而对于韩国政府来说,《江南style》则成了其在软实力建构上的标志性成果,验证了其“以文化产品输出带动软实力建构”战略的正确性。
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全球性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在发挥显著的作用。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领先的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以十亿计,在这些没有国界的虚拟空间里,各国人民只要动动键盘和鼠标,便能实现“天涯若比邻”的交流。在社交网络里,人们也能轻易地成为主动的传播者,通过发帖、评论、转发来分享传播自己喜欢的内容,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呈几何级增长。而大量意见领袖的加入,更加强了社交网站的影响力,常常能引爆国际性的话题,正像《江南style》的成功所揭示的那样。
对照我们自己,社交网络还未能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尽管中国的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也在蓬勃发展,但它们立足国内的发展取向,决定了其影响力难以延及海外。这意味着,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网民,却难以在国际性的社交网站上发出声音,为来自中国的文化产品摇旗呐喊。在加强文化产品输出、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中国目前所依靠的主要是传统通道,比如官方主办的活动、官方主办和扶持的机构。这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需开拓新的领域和阵地。因此,我国亟需建立起一种更有亲和力的文化传播通道。而社交网络正是这样一种平台,相较于传统对外传播通道单向化、说教性的刻板形象,社交网络是双向的、1 互动的,可以让世界各国的人们交流自己的文化;它也是相对平等的、开放的,因而更容易赢得人们的认同感、亲近感。而随着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世界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面对世界各国间围绕文化软实力所展开的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要想获得自己的话语权,推出像《江南style》一样全球成功的文化产品,国际性的社交网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平台。看哪些企业和机构,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1.下列对于《江南style》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南style》不仅是一个文化产品,对于韩国政府来说,还是其在软实力建构上的标志性成果。B.《江南style》的成功表明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交网站,常常能引爆国际性的话题。C.《江南style》成了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热点是因为斯古特•布劳恩和提潘的称赞和布兰妮、安妮•海瑟薇、凯蒂•佩里、汤姆•克鲁斯等强力推荐。
D.在全球各地的明星、网友的推动下,社交网络推出的本地版《江南style》使其从一个文化产品变成了一个全球性文化事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社交网络,是能使人们通过发帖、评论、转发来分享传播自己喜欢的内容,双向的、互动的,交流自己的文化的平台。
B.社交网络平台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正在发挥显著的作用,但它还未能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因而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网民,却难以在国际性的社交网站上发出声音,为来自中国的文化产品摇旗呐喊。
C.在加强文化产品输出、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中国目前所依靠的主要是传统通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需开拓新的领域和阵地。因此,我国亟需建立起一种更有亲和力的文化传播通道。D.新浪微博、人人网等中国的社交网站因为立足国内的发展取向,虽然也在蓬勃发展,但决定其影响力难以延及海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领先的社交网站实现了各国人民只要动动键盘和鼠标,就能交流的愿望。而中国的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的影响力却没能延及海外。
B.我国亟需建设相对平等的、开放的,而更容易赢得人们的认同感、亲近感的社交网络平台,这是受到了《江南style》的影响。
C.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网民,如果能利用好这一有利资源,我们在未来的世界各国间围绕文化软实力所展开的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将会取得优势。D.中国要想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占据主动,鼓励自己的企业和机构能够推出像《江南style》一样全球成功的文化产品,就必须建设国际性的社交网络平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南开之父张伯苓
1876年4月5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塾师家中。十五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位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5年,张伯苓成为北洋水师学堂航海科第五届毕业生。就在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打击。不久,当张伯苓去海军的“通济”舰实习时,“通济”舰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舰船设备七零八落,无人整修,船上官兵也个个士气低落,官不官,兵不兵,整日吃吃喝喝,不务正业。张伯苓第一次感到自己军事救国的理想受到严峻的挑战。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激。他决心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
天假其时,天津社会名流、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等职的严修正在为严氏家馆延请塾师,经人介绍,张伯苓和严修结识,受聘到严氏家馆任教。他此后在教育实践中得益于严修之处颇多。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民国初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天津显示出勃勃生机。张伯苓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发展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渴求,遂下定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创办一所大学,也为中学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条件。放眼国内,要么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国立大学,要么是得到国外教会支持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并没有较完善的、非常成功的私立大学可资参考借鉴。为此,他远渡重洋,于1917年8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高等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人指导张伯苓学习了有关教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等方面的课程。张伯苓还拜访了一些教育学家,如与凯尔鲍德里教授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凯尔鲍德里教授认为中国的学校应该向学生灌输一些共和思想,以树立民主观念和公共群体意识,抵消长期以来封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这番话让张伯苓沉思良久。
归国后,他就雷厉风行地组织起南开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规划设计校园、宿舍、教学楼等具体事宜,并且开始在外面四处奔波,为创办大学筹募经费。1919年秋,张伯苓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南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创校伊始,张伯苓就表现出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服务意识。早在美国研修教育学的时候,张伯苓就开始留心,在中国留学生中为南开大学物色教师人才。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归国之后,也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南开大学刚刚成立不久,在张伯苓的周围,就陆续聚集起一个兢兢业业为南 开大学发展尽心尽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张伯苓尊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新教师到校,总要举行欢迎茶话会,并由学校拔给一间宿舍,里面各种家具用品一应俱全,每天还派专人清扫,让人产生到家的感觉。
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张伯苓更是想方设法为有潜力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化学系的杨石先教授,到南开大学之后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张伯苓遂用美国罗氏基金派他去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杨石先获博士学位之后,谢绝了德国的高薪聘请,重新返回南开大学任教,成为南开大学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或许,吴大猷的一番话最能集中表达教师们共同的心声:“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籍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研教环境,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才。”从这观点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
张伯苓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从没有在自己身上乱花过一分钱。在天津市内开会时,他经常以步代车。一次散会时,有服务员询问张伯苓的车号是多少,他随口答道:“11号。”该服务员找来找去也没发现11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已经走远的背影,这才领悟“11号”就是步行的意思。张伯苓给教授们修建了宽敞的住宅,但是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次张学良去拜访他,汽车在附近转了好长时间,最后在那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的小路上,找到张伯苓的居所,张学良不禁对张伯苓的简朴深表敬佩。
张伯苓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爱国教育家: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节选自《张伯苓》)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是()(3分)
A.张伯苓尊重人才,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较好的教学条件,提供深造机会,因此很多中国留学生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毕业归国后就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
B.因为有了严修的帮助和支持,张伯苓才能创办南开大学。所以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C.为了创办大学,张伯苓曾赴美国留学取经。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教育名家,曾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地切磋。
D.成就伟大事业者,必然具有伟大的精神和人格。张伯苓毕生不图私利,开拓进取,一心为南开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富强昌盛而操劳,表现了可贵的责任担当。
5、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大学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4分)4
6、张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人认为是他有杰出的才能,有人认为是他看高尚的品行修养。请你就对“理想”、“才能”、“品德”三个方面原因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著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拉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 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
7、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一句“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与小说的结尾年轻人成了她的猎物,对比呼应,相映成趣。
B.小说写萨莎“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融夸张、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于一体,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C.小说第七自然段的描写,不仅写了家具陈设的富丽堂皇,同时也突出了萨莎在面对唾手可得的财物时的沾沾自喜的心情。
D.小说叙述一个年轻的小偷萨莎试图摆平老妇人而窃取财物,反被“窃取”的喜剧故事,揭示了社会中的血腥与残酷。
E.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8、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9、小说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也。祖叡,梁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政,梁黄门侍郎。载少聪惠,笃志好学。年十二,随叔父棱见沛国刘显,显问《汉书》十事,载随问应答,曾无疑滞。及长,博涉文史,沉敏有器局。起家梁邵陵王法曹参军,迁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
侯景之乱,元帝承制以为中书侍郎。寻为建成将军、寻阳太守,随都督王僧辩东讨侯景。是时僧辩军于湓城,而鲁悉达、樊俊等各拥兵保境,观望成败。元帝以载为假节、都督太原、高唐、新蔡三郡诸军事、高唐太守。仍衔命喻悉达等令出军讨景。及大军东下,载率三郡兵自焦湖出栅口,与僧辩会于梁幽。景平,除冠军将军、琅邪太守。
高祖诛王僧辩,乃遣周文育轻兵袭载,未至而载先觉,乃婴城自守。文育攻之甚急,载所属县卒并高祖旧兵,多善用弩,载收得数十人,系以长锁,命所亲监之,使射文育军。约日十发不两中者则
死,每发辄中,所中皆毙。文育军稍却,因于城外据水立栅,相持数旬。高祖闻文育军不利,乃自将征之,克其水栅。仍遣载族弟翔赍书喻载以诛王僧辩意,并奉梁敬帝敕,敕载解兵。载得书,乃以其众降于高祖。高祖厚加抚慰,即以其族弟翔监义兴郡,所部将帅,并随才任使,引载恒置左右,与之谋议。
徐嗣徽、任约等引齐军济江,据石头城,高祖问计于载,载日:“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则齐将之首,旬日可致。”高祖从其计。
天嘉元年,以疾去官。载有田十余顷,在江乘县之白山,至是遂筑室而居,屏绝人事,吉凶庆吊,无所往来,不入篱门者几十载。太建中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为建威将军
寻:不久 B.仍衔命喻悉达等令出军讨景
衔:衔接 C.未至而载先觉,乃婴城自守
婴:围绕 D.则齐将乏首,旬日可致
致:获得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元帝以载为假节
以其无礼于晋 B.约日十发不两中者则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乃自将征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 D.高祖问计于载
而君幸于赵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载小时候很聪明,学习专心致志。他十二岁时随叔父拜见刘显,对于刘显的提问,他对答如流,显示出非凡的学识。
B.侯景之乱时,韦载随都督王僧辩东讨侯景,元帝授予韦载许多官职来协助作战。韦载和王僧辩不负众望,终于平定了叛乱。
C.高祖想诛杀王僧辩,就派周文育先袭击韦载,遭到韦载的顽强抵抗。后来韦载在族弟的劝说和梁敬帝的敕令下投降了高祖。
D.高祖很重用韦载,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与韦载商量,且对他言听计从。韦载因病辞官回乡后,就大兴土木,建造宅院。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僧辩军于湓城,而鲁悉达、樊俊等各拥兵保境,观望成败。(5分)高祖厚加抚慰,即以其族弟翔监义兴郡,所部将帅,并随才任使。(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稍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上。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档泥土。
14、下列对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6分)
16、根据要求填写下列文言名句:(5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体现了李白蔑视权贵的句子是:。(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人类生生不息、宇宙亘古无穷的句子是:。
(3)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以白描手法绘江南风景美、生活美的句子是: ,画船听雨眠。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
③
④
①①有企业家坦言,进行公益捐助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消费者指责自己冷漠吝啬,细大不捐,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路。
②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 时可谓空谷足音。
③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④李警官深谙犯罪心理学,总能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推心置腹地剖析作案动机及过程,侦破了很多棘手的案件。
⑤《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
⑥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担心不被念歪。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多读书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①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②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③少读如果彻底,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④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20、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5分)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 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答:
21、仿造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句式和示例相近。(6分)
“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明月松间照”是一种怡然的潇洒。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宝昌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 原文是:“直到7月底当红偶像贾斯汀•比伯的经纪人斯古特•布劳恩和说唱歌手提潘在Twitter上称赞,人们才注意到它的搞笑之处。”这几人并不是《江南style》成为热点的推动者。选项信息杂糅或者说张冠李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原文:“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全球性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在发挥显著的作用。”选项少了“全球性”的限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A:原文是:尽管中国的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也在蓬勃发展,但它们立足国内的发展取向,决定了其影响力难以延及海外。曲解文意,“难以延及海外”并非没能延及海外。B:强加因果,不是因为受到《江南style》的影响,而是由社交网络平台的性质决定的。C.推断不合理,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与中国网民的数量无关。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1)D(A项,提供深造机会是为“有潜力”的教师,“很多中国留学生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属于无中生有。B项,给于张伯苓帮助支持的人很多,严修只是很重要的一个,所以B项说法以偏慨全;C项,和张伯苓“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的人是凯尔鲍德里教授,而不是杜威等敦授。)
5、①远渡重洋,研究高等教育,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组织南开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规划具体事宜并为创办大学筹备经费。
③在美国留学期间,在中国留学生中为南开大学物色教师人才。(两点即可)12
6、观点一:我认为张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远大的理想。①理想高远,最先树立军事救国的理想。②后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有了教育振国的理想。③看到社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渴求,決心创办一所大学。④与吋俱进,创业南开,希望国家强大。
观点二:我认为张伯苓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他有杰出的才能。①张伯苓能够敏锐察看社会,善于抓住机遇;②能够从现实出发,不断学习,有理论水平,能融汇东西方文化;③具有开拓精神和服务意识;④具有超前的意识和较强的判断力。
观点三:我认为张伯苓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他有高尚的品德修养。①有爱国心,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奋斗;②对事业非常执著,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③敢于探索,没有创办大学经验,边学习,边摸索,成就显著;④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感化身边的朋友,获得更多的支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7、A,3分;C,2分E,1分;(B 项没有“夸张与心理描写”;D项有意拔高主题,属于主观臆断;E老妇人是个诈骗惯犯,习惯于黑吃黑,不是所谓的反骗专家,而且事件也称不上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8、①语言描写:如“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这表现了萨莎的见风使舵和善于察言观色.②神态描写: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表现出萨莎的伪装的谦恭内心的虚伪,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表现了萨莎自认为即将得手,内心的自鸣得意.③动作描写:说话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眼睛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流露出她的诈骗盗窃的本能反应.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体现她的迎合别人故作乖巧,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乐不可支,体现其放松警惕,自以为胜利在望,洋洋自得.④心理描写: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表现出萨莎对自己的骗术十分有信心,并且为此而沾沾自喜.(四点任选三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9、“老妇人”是一个靠诈骗为生的惯犯.(1分)她善于伪装,警惕性强,心思缜密,专挑偷盗诈骗者下手,善于揣摩被害者心理,经验丰富,手法熟练.(2分)
如“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颤巍巍”等动作语言的描写表明老妇人的善于伪装;而“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等描写说明她经验丰富,手法熟练;从“十分小心地把茶壶等东西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可见其警惕性强,心思缜密;而她挑选这类骗子作为施骗对象,看准其不敢报 案.表现出她善于揣摩人的心理.(3分)(.善于伪装,善于示弱;心思缜密,警惕性高;工于心计,经验丰富;行动果断,手法熟练。)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B(衔:接受,奉。)
11、C(C.均为副词,于是,就。A.介词,把,让/介词,因为;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介词,向/介词,被。)
12、D(“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与韦载商量,且对他言听计从。韦载因病辞官回乡后,就大兴土木,建造宅院”夸大 其词,曲解文意。)
13、(1)这时王僧辩驻扎在湓城,而鲁悉达、樊俊等人各 自拥兵自保,观望着王僧辩的成败。(关键词:“是”“军”“于”各 1分,省略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2)高祖对他厚加抚慰,就让他的族弟韦翙担任义兴郡郡守,他率领的将帅,也因才施用。(关键词:“即”“以”“监”“部”各1分,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祖父韦叡,任梁朝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亲韦政,任梁朝黄门侍郎。韦载小时候很聪明,学习专心致志。十二岁时,随叔父韦棱拜见沛国刘显,刘显向他询问《汉书》中的十件事,韦载随问应答,不曾迟疑不决。长大后,广泛地涉猎文学、史学的著作,沉静敏捷有器量。被征召做了梁邵陵王法曹参军,升迁为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书村网www.xiexiebang.com)侯景之乱时,元帝仿照先前的制度任韦载为中书侍郎。不久又任他为建威将军、寻阳太守,跟随都督王僧辩向东讨伐侯景。这时王僧辩驻扎在湓城,而鲁悉达、樊俊等人各自拥兵自保,观望着王僧辩的成败。元帝任韦载为假节、都督太原、高唐、新蔡三郡诸军事、高唐太守。并遵奉命令告诉悉达等人让他们出兵讨伐侯景。到大军向东进时,韦载率领三郡的兵从焦湖出栅口,与王僧辩在梁山会合。侯景之乱平定后,韦载被任命为冠军将军、琅邪太守。
高祖要杀王僧辩,就派周文育率领轻装部队袭击韦载,还没有到却被韦载先发觉了,韦载于是绕城自守。周文育进攻得很急,韦载所在县的士兵全是高祖原来的兵,大多数人善用弩,韦载收得几十人,用长锁链拴着他们,并让自己的亲信看着他们,命令他们射击周文育的军队。规定十支箭不能射中两支的人就要杀死,结果每发都中,所射中的都死了。周文育的军队稍稍退却,韦载趁机在城外建了水栅,双方相持几十天。高祖听说周文育军战事不利,就亲自率军征讨韦载,攻破了他的水栅。于是派韦载的族弟韦翙送信来把高祖诛杀王僧辩的本意晓谕韦载,并奉梁敬帝敕书,嘱咐韦载 14 解除士兵抵抗。韦载得信,于是带着自己的部众向高祖投降了。高祖对他厚加抚慰,就让他的族弟韦翙担任义兴郡郡守,他率领的将帅,也因才施用,招致韦载常在左右,与他谋议事情。徐嗣徽、任约等人带领齐军渡长江,占领了石头城,高祖向韦载询问计策,韦载说:“齐军如果分兵先占据三吴的路,掠夺东面的地方,那么大势去矣。现在可以紧急在淮南即侯景旧堡垒筑城,来疏通东面道路上的周转运输,另外命轻兵断绝他们的粮运,使他们前进没有能掠夺的东西,后退没有能资助的东西,那么齐将的首级,很快就可以获得。”高祖听从了他的计策。
天嘉元年,因为疾病辞掉官职。韦载有田地十多顷,在江乘县的白山,到这时才筑室而居,断绝人世间的事,邻里有喜庆祝贺和凶丧凭吊的事情,从不来往,不入篱门几十年。太建中死在家中,享年五十八。
(二)古诗词阅读
14、B、C(B是借喻,不是借代。C“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
15、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每条3分,任选两条作答。)
(三)16、根据要求填写下列文言名句:(5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3)春水碧于天。
17、B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推心置腹:形容待人真诚。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8、【答案】D 【试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偷换主语。“被翻得破烂不堪”的主语是《子夜》,而非“他”。C项,删去“不”。
19、A 20、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21、“举杯邀明月”是一种孤寂的潇洒,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 闲适的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22、现在社会上不少人为了金钱、享受,不顾人格自尊,甚至做伤天害理的事,一个困难的家庭能拒绝帮助,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我从感情上还是希望这个困难家庭接受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反过来又多了一个可以帮助其他困难人群的力量。
你的作文题:拒绝是一种态度,能不能换一个题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供帮助的富翁能不能换个思路或者方式,比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总会享受完的,授人以渔就掌握了一门技能,是一辈子的财富。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作文立意要从材料中提炼。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十分清晰地将人物分为两类:慈善捐助者和受助者。这两类人物又有着不同的处事态度,这表明了这些人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从慈善捐助者的角度立意,可以写行善是一种社会责任,但要注意方式,要加强沟通。从受助者的角度立意可以分为三种:
一、高兴地接受者的角度,可立意为直面现实生活、善假于人和感恩;
二、从声明偿还者的角度,可立意为知恩图报、接受不等同于丧失独立人格;
三、从拒绝者的角度,可立意为人与财富的关系、尊严高于一切。
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都应围绕“捐助与受助”的话题来进行,要有思辨的分析,观点不能偏激,联系生活要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