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

时间:2019-05-14 12: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

第一篇: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

潼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8日在潼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征求意见稿)

潼南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辛国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潼南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潼南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按照***书记“发展振兴潼南”的重要指示和县委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赶超发展,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谱写了潼南发展的新篇章。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致力于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

GDP达到132亿元,五年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0.3亿元和 8.7 亿元,是2006年的 11.9 倍和 6.3 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1亿元,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3亿元,年均增长18.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5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81元,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2元,年均增长17.9%。存贷比由24.9%提高到50.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6年的25.4:30.8:43.8变为21.6:40:38.4。

(二)工业园区初具形态。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机械电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初步形成南区、北区和田家工业园区“一园三区”工业发展框架。南区基本实现路、水、电、气、讯综合配套,建成近1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市场,龙光电子、扬明电子等陆续落户,西南国际灯具城建成营运,江苏华机、重庆生民钢构等企业竣工投产。推进化工企业向北区精细化工园集中搬迁,民丰化工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年税收近1亿元。贯通田塘路,启动田家工业园区规划。五年累计招商签约项目380个,到位资金80亿元。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27%,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35%。

(三)城市建设拉开框架。着力拓展城市空间,结束了

“其实一条街”的历史,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将县城规划面积由22平方公里调整为近期35平方公里,远期50平方公里。新建金佛大桥、莲花大桥,拉开了“一江两岸三大片”的城市框架。打造10里滨江水岸,滨江路一期建成通车、二期启动建设,滨江公园建成开放。实施“十里长街”风貌整治,完成县城主次干道“白改黑”,建成独具特色的银杏大道、香樟大道、桂花大道,城市品质得以提升。持续实施环保“四大行动”,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率先完成全市集约型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建设,城镇化率由30.6%提高到41%,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山水园林城市和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

(四)绿色菜都渐成规模。集中成片建设蔬菜基地,成为重庆唯一的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整镇、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在沿涪江、琼江流域建成万亩级蔬菜基地12个,培育500亩以上大户67户,土地流转率达41%,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个,注册“潼南绿”蔬菜商标,成功申报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引进帝安、秀山美地等蔬菜生产企业近30家,组建专业合作社520个,每年举办春秋两届蔬菜采购会。我县蔬菜直销重庆68家超市,基地菜农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潼南蔬菜成为市民的“菜篮子”和老百姓的“钱袋子”。规模发展七彩山鸡、生猪、蘑菇、笋竹等产业,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亮点。

(五)商贸旅游呈现特色。把商贸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集聚力和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大力培育新型商业业态,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引进新世纪、汇丰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建成朝天门金海洋分市场,消费市场不断活跃,我县成为全市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县和“农超对接”示范县。杨闇公陵园和杨尚昆旧居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杨闇公故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实施千年金大佛建国第一次“穿金”,大佛寺核心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和中国著名文化旅游景区。举办四届陈抟故里菜花节和两届红色故里红高粱节,开发16种旅游产品,我县成为全市十大春季旅游目的地。

(六)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实行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并举,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30个贫困村在全市率先整村脱贫。每年整合农业资金2亿多元,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危旧房5300余户,建设巴渝新居4000余户,建成农民新村30个。坚持“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餐桌”经济,6.6万贫困人口两年实现“万元增收”。造就新型农民,培育致富能人,6500余户贫困户学到1项以上技能,7000余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七)“五个潼南”加快建设。坚持把“五个潼南”建设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战略,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宜居潼南:拆除城市危旧房、棚户区15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1000套、安臵房32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公租房10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7万平方米。畅通潼南:实施200公里国、省道和骨干道路“白改黑”,新改建农村公路1300余公里,全县“乡通畅”率100%、“村通达”率100%,“1小时潼南”变为“40分钟潼南”。森林潼南:全面推进城市、通道、水系、城周和村镇绿化,完成造林45.3万亩,林林覆盖率达到38%,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全市一等奖,成功创建“一小时经济圈林业示范县”。平安潼南:加强校园安保体系建设,设立交巡警平台8个,公共视频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开展破案攻坚、积案销号、隐患排查行动,群众安全感指数由81.9%提高到96.8%。健康潼南:新建塑胶运动场26片、健身步道22条、农民体育健身场地160个,举办全国汽车短道拉力大奖赛、重庆市龙舟赛等重大赛事60余场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面实施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六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87.8%。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社会公共建设,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0%以上用于社会民生,努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3项,授权专利76件,建成院士工作站和西部绿色菜都科技专家大院,成功创建全国科

普示范县。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改造学校危旧房8.7万平方米,实施6.3万学生“饮奶工程”。潼南一中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中学,潼南中学江北校区和人民小学建成招生。县医院启动创建“二甲”医院,中医院江北分院投入使用,建成镇街标准化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村卫生站135个。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举办红色故里红歌会、“我做革命事业接班人”、唱读讲传等活动8000余场次,电影《杨闇公》在潼南首映并在央视播出,川剧《杨闇公》在全市公演。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全覆盖,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解决了一批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完成5.6万名残疾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77%,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解决32.7万人饮水安全,建成县城滨江堤防二期工程和古溪、塘坝、双江等7处镇堤防工程,全面完成55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20余万户,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转户3万余人,发展微型企业1100余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财经秩序明显规范,行政服务公开透明,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从“重管县”到“先进县”的转变,精神

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人民武装、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外事工作卓见成效,审计、质监、人防、消防、应急、档案史志、统计、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向驻潼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为潼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届老同志、老领导,向所有关心、支持和投身潼南建设的朋友们、企业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

未来五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纵深推进,“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综合效应持续释放,“五个重庆”、“民生十条”、“缩差共富十二条”等重大改革深入实施,重庆正处于机遇集成、阔步向前的黄金发展时期。

潼南作为后发地区,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成果,但从全局和宏观环境的大背景下分析,我们还面临着

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量不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工业经济基础薄弱,项目策划品质不高、力度不大,招商引资缺乏大产业支撑;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努力克服和解决。

困境谋突破,发展抢先机。我们有市委薄书记的亲自关怀,有市委、市政府“42号”文件的政策引领,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川渝合作示范区的平台支撑,全县上下图变图强的愿望迫切,各行各业奋勇争先的劲头十足,可以说是得天时、占地利、享人和。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把潼南的事情办好,一定能够实现潼南的奋进与振兴!

根据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民生导向、共富发展之路,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实现潼南振兴进步。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六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达

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年均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000元、16000元,年均增长15%、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4:35。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实现各项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打破定势,勇于先行先试,横向比拼,纵向提升,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二是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凝心聚力、求真务实。保持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维护团结和谐大局,不等不靠,拼搏实干。四是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倾听百姓心声,促进公平正义,形成全社会推动发展进步、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用好用足每一分地”,以建设“一园三区”为载

体,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实施万利来、新华化工等化工企业环保搬迁。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打造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建立笔电配套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强园区土地和项目管理,严格规范项目审批、立项、备案程序,提高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到2016年,工业园区建成区规模达到2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二)夯实城镇基础建设,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围绕“一心、三点、多极”的城镇发展格局和“一江两岸三大片”的城市建设框架,积极推进50平方公里生态文化名城建设,着力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建设涪江三桥,建成绕城路,抓好江北新城商圈、滨江商务区、大佛寺景区、双江古镇等重要板块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要件,完成规划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体育场建设。注重生态文化打造,实施滨江水体工程,建设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和桃花山森林公园,新增一批有人文特色的城市雕塑,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6%和47.8%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抓住建设市级中心镇和现代化小城镇的契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小城镇开发和建设。到

2016年,县城人口集聚达到30万,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西部绿色菜都 坚持“大品牌、大市场、大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以蔬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构建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科技支撑力,建立市场体系、加工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种养殖业品种改良和种养殖方式的改革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逐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为“健康重庆”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到2016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0万亩,出栏生猪100万头,粮食产量38万吨,油料产量5万吨。

(四)激活商贸旅游经济,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 立足特色旅游资源,建设“三色”旅游主题公园,双江古镇和大佛寺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继续办好菜花节等高品质节会活动,打造渝蓉旅游节点和成渝休闲渡假胜地。依托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辐射,开发消费新增长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业,新建一批星级酒店和农家乐,引进永辉、沃尔玛等大型商场和肯德基等知名餐饮连锁店入驻,培育蔬菜、灯饰、建材等一批专业市场。到2016年,旅游接待人数5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25亿元;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10家以

上,年交易额5-10亿的专业批发市场5个以上。

(五)实施项目经济带动,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42号”文件精神,积极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加强与毗邻区市县工业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产业互动、资源互利、市场共享,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国有资产,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构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强力支撑。创新以会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承接渝川两地产业转移,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多渠道利用外资。争取到2016年,引进招商项目50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到位资金400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7000万美元。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 全面发展社会民生,通过建机制、增投入、调标准,努力缩差共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民生基础建设,增设一批服务设施和机构,满足多层次的民生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和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优化就业结构,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比例达到

80%,“充分就业村”创建比例达到60%。实施开发式扶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度挖掘闇公精神和三块石精神,打造文艺精品,规划建设城市文化设施,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推动县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上档升级,县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做好人口统筹工作,创建人口计生“国优县”。深入推进“平安潼南”建设,狠抓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工作,切实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积极创建“平安重庆”建设示范区、企业最佳成长地、和谐平安示范县。

今后五年,是潼南转型升级、提速升位的黄金时期。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用我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不懈追求95万潼南人民的幸福安康,铸就潼南赶超发展的新辉煌!

三、2012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之年,是新一届县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

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必须严格遵照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指导思想和县委的工作部署,创新思路,迎难而上,不遗余力推动潼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和18%。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工业“一园三区”

高举“工业强县”大旗,依托“一园三区”平台,提速发展工业经济。南区建成污水处理厂,启动翠柏路、宏图路建设,启动建设110千伏变电站,规划建设日供气5万方供气站,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北区加快化工企业搬迁进度,推进核心区、物流园区场平工程和骨架道路建设。启动田家工业园区建设,开建金属表面处理污水处理场,规划田家工业园区至南区快速通道。工业园区全年力争引进一批十亿元级企业,开工建设、竣工达产一批重大项目。发挥全市笔电配套产业基地品牌效应,力争引进电子企业30家以上。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

(二)完善城市形态和功能

牢固树立生态意识、特色意识和精品意识,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全县城乡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编制高品质滨江空间设计规划,启动大佛坝片区、新城职教园区控制性详细设计。推进滨江水体、滨江路二期和规划展览馆工程,启动县城至上和镇滨江通道建设。实施柏树坪等片区“城中村”改造,新建开善寺、洗菜溪等城市公园,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8%和42.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8.6平方米。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市级文明县城,对城区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和背街小巷“脏乱差”进行集中整治,全年垃圾无害化处臵率达到95%,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8天,县城饮用水源主要指标达标率100%,镇集中饮用水源主要指标达标率90%。

同时,依托沿路、沿江、沿边地域特性和产业布局,各镇积极发展工业经济、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和边贸经济,构筑对镇域发展的产业支撑,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强化城镇规划引导、功能配套和环境整治,加快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启动双江、塘坝、柏梓等7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三)提升商贸旅游发展水平

高度重视商贸服务业发展,启动江北新城商圈、火车站物流园、滨江商务区建设,打造特色商业街,引进1-2家亿元级商贸流通企业。统筹城乡商贸发展,支持各镇建设商业中心,“农商通”信息工程实现村级全覆盖。全年新增限

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0个以上,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

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提升潼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启动双江古镇整体打造与开发建设。加快大佛寺景区建设,启动南禅寺复建工程,完成潼南金大佛“第五次”穿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开拓思路办好第五届菜花节。加强对旅游企业培育、指导和监管工作,发展星级酒店,培育特色农家乐。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2亿元。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产业体系和科技保障。实施“太安—柏梓”蔬菜产业带建设,新建高标准基地5万亩,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引进一批亿元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帝安、健能等蔬菜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办好春秋两季蔬菜采购会,建成冷链配送中心,拓展15个市外直销点。建设菜博园和蔬菜科技大观园,创建部级标准化蔬菜示范园,完成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10个,创建有机蔬菜品牌5个。依托温氏、翰霏等畜牧龙头企业,打造全市种养结合先行区。

以经济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完成剩余3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依托高速路产业带、涪江北岸绿化带、人工运河景观带,实施森林工程16.2万

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抓好粮油科技高产示范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一池三改”2000户,创建农村能源综合示范村。农村经济总量增长13%,农业增加值增长6%。

(五)完善交通水利设施

着力打造渝西北重要交通枢纽,逐步形成网络完善、结构合理、衔接流畅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协调争取,将南充-潼南-泸州高速公路、北碚-潼南-安岳高速公路纳入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开工建设鹭鸶溪大桥、崇龛大桥,启动绕城路建设,实施省道307线二郎至古溪段、柏梓至文明段路面改造。启动自然村通达、通畅项目规划,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2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80%以上。

把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启动大石桥中型水库建设,完成13座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平滩河卧佛场镇段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吉星寺、老鸦山、大村沟小型水库前期工作。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推进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六)推进开放发展和改革创新

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加大招商力度,组团参加渝洽会、广交会等经贸活动,举办县内外重大招商活动,启动建设区域标准化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全年

引进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5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2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

深入对接落实“42号”文件,积极向市级部门以至国家部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争取支持,加强与国有集团、重点企业的合作。编制川渝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制定基础设施、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农业经济、社会事业等专项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市里布局实施。

增强财政调控经济的杠杆职能,统筹财政、国土、融资平台等政府性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建立健全偿债责任及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打造生态金融,进一步健全银企、银政及银政企合作机制。做大做强城投公司、工投公司等融资平台,融资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

同时,认真落实市里的改革举措。积极推动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常态化;全面开展微型企业后续帮扶工作,新建微型企业创业园,发展微型企业1000户;做好农村“三权”抵押工作,建立一批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

(七)促进公共事业全面发展

发挥科技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展“科技入园入企”帮扶行动,启动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改善幼儿园、中小学办学条件,改造学校危旧房1.3万平方米,加快新城小学建设,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

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城市影院和公共体育场建设,完成文化馆、图书馆、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达标升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县医院“二甲”创建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完成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政府综合应急能力。强化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坚持少生优生不动摇,增强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公共资源交易,规范综合交易秩序。坚持兵役制度,落实安臵优抚政策。加强天气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及时提供气象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党史县志编纂。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宗教等工作。

(八)着力改善社会民生

坚持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5%以上用于民生。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引导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五大类社会保险新增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参保分别新增2.9万、1.1万人以上。做好城乡低保对象核查清理工作,按照政策落实农村五保老人、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待遇。免费培训城乡劳动者250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名。加快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新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农村敬老院。健全安全

生产保障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信访工作,推进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化,建立健全信访积案终结机制。构建社区和街区无缝衔接一体化防控体系,推进应急联动防控体系数字化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97%以上。

在着力推进以上民生工作的同时,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全面实施初中和学前教育学生饮奶工程。二是红层找水打井3000口,解决1.5万人饮水困难。三是修建廉租住房6万平方米,建设巴渝新居12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000户,建设农民新村10个。四是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改建公交站台20个;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5条,建成招呼站20个。五是完成20个镇农贸市场规范化改造,启动3个镇商贸服务中心建设,发放1万个科学储粮彩钢仓。六是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广场3个、健身登山步道2条。七是在主城建立蔬菜直销店80个。八是新建和改造贫困地区村道路300公里,新建山坪塘200口,扶贫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350户。九是城区新改建达标公厕10座、新增停车位1000个。十是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0件以上。

民生无小事,关键在落实。我们一定真心实意地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需求当成使命,把老百姓的福祉作为追求!

(九)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本届政府将坚

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以创新创业加快发展,以勤政廉政体现责任,着力提高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能力。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问政、问需和问计,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问题、化解矛盾上,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深入开展“干部下访”、“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形成责任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疾苦,认真落实惠民富民的政策,积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界合理建议。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听证、风险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政务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推进“六五”普法,大力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

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坚持勤学善思,把学习和思考转化为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变化新形势,增强发展新本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企、政事、政资、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效率。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种达标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

效能监督,推进办事程序公开,实行开放办公和限时办结。坚决查处“吃拿卡要”和推诿扯皮行为,努力建设高效政府。

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从建立制度、完善机制、重点环节着手,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树立政府廉洁形象。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严查各类失职渎职和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实行重大项目行政审批、资金运作、施工操作相互隔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投诉举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绝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严惩,绝不让腐败行为干扰发展大局。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任重道远,美好目标催人奋进,这是历史的重托、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期盼,容不得有丝毫懈怠。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95万潼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潼南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乡镇六届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0月15日在蒋巷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宗波

镇党委副书记、代镇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蒋巷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脚踏实地,以奋斗姿态交出“十三五”时代答卷

“十三五”时期是我镇发展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各项事业。五年来,我们坚定“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工作理念,围绕打造“五个蒋巷”目标定位,保持定力,真抓实干,掀起了蒋巷建设发展的热潮,迈出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

回顾“十三五”,我们走过了2016年换届交接、2017年谋篇布局、2018年补短夯基、2019年全面发力、2020年冲刺圆梦的发展之路。五年来,我们经受了战疫战洪战贫的诸多挑战,我们顶住了后发追赶的巨大压力,我们应对了同步小康的严峻考验,连续五年高质量发展考核保持在全县第一方阵,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成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中活力强、潜力大、势头猛的乡镇之一。成功举办了CCTV7《乡村大世界——“家乡”》走进南昌县、“千里跑赣鄱”江西省秀美乡村马拉松联赛等重大活动,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重点镇等荣誉称号,对外美誉度不断攀升,重新擦亮了“蒋巷”这块金字招牌。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0.05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5.39亿元,增长26.63%;2020年财政收入完成5890万,剔除关停6家搅拌站及乡镇财税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比2015年增长46.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0.13亿元提高到15.3亿元,增长48.37%;限上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0.85亿元提高到2.17亿元,增长155.29%;固定资产投资从2015年的4.54亿元提高到10亿元,增长120.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5042元提高到23945元,增长59.19%。全镇综合实力不断攀升,镇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五年,是人民至上全面落实的五年。始终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在战疫战洪战贫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战疫中,我们第一时间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一级响应。广大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守阵地、勇挑重担;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从集镇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校园构筑起了全民防线,有效阻止了疫情输入,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战洪中,我们严格落实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及时会商、科学调度、积极处置,全镇上下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抗洪抢险的英雄赞歌,成功应对了水位超历史记录的汛情,防汛抗洪保卫战夺取了全面胜利,并积极组织灾后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弥补洪灾损失,粮食生产实现了17连丰。在战贫中,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组织动员1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300余名党员干部向扶贫发起总攻,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3个,推动产业、就业、健康、教育等扶贫十大工程精准落地,492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精准扶贫攻坚圆满收官。

这五年,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五年。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们始终抓住农业提质提效这个关键点,借外力,引进大田智慧农业、华农种业等农业项目。挖内力,打造国鸿生态园爱国主义基地、达仁山庄田园牧歌农场等都市休闲农业。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绿色无公害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发展势头,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根基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全镇拥有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A级乡村旅游点2家,绿色无公害品牌44个。开展全民招商活动,引进江西正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重、天茂服装等工业企业。截止目前,全镇规上工业7家,规上服务业1家,限上批零住餐4家。

这五年,是乡村颜值持续焕彩的五年。按照“道平路净见本色,线齐物整有秩序,灯亮墙美提形象”的目标,对新农村建设“过一遍”。五年来,完成一般新农村村点建设618个,中心村1个,精品村2个,小康示范村2个。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集镇综合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厕所”革命、禁养区畜禽栏舍拆迁、拆违治乱等,乡村整洁有序态势明显提升。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关停6家混凝土搅拌站及非法砂场,建设并启用镇级污水处理厂1座,村级污水处理站7座。回收农药包装盒(瓶),整治农业面源污染。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好禁捕退捕、湿地修复、河湖“四乱”整治等工作。推进中心公路“四精”路线建设,创建省级“农村四好公路”,建设一批“邮票”绿地,口袋公园,绿满蒋巷持续添彩,市级生态村全面覆盖。

这五年,是社会治理出色出彩的五年。我们紧紧抓牢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启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着力破解基层执法队伍办公场所不足的难题。充分发挥妇女小组长、村小组长探照灯职能,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黄赌毒”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信访问题专项化解、民情连心桥等活动,整顿社会乱点,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进一步呈现,荣获了2018年、2019全市信访“三无”乡镇,广大百姓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大力整顿“老年协会”,启动绿色殡葬改革,连续五届评选文明高德老人、敬老孝亲家庭等,以榜样力量引领社会正能量,涌现出应卫东等一批中国好人,彻底根治蒋巷籍医闹等顽疾,向上向善文明新风已形成。

这五年,是民生实惠成色更足的五年。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五年来,全镇财政支出资金80%以上保障民生需要,完成民生实事139项,颐养之家、千秋堂、高标准农田等实现全覆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全面改薄”、教师周转房等教育项目28项,民改公幼儿园11所,连续5年开展奖学助学活动,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已全面形成。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果显著。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村村通广播、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黄河灯”入选为省级非遗名录,水灌桥村史馆评为省级村史馆。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500余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000余人。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优抚安置、残疾人保障等民生工作全面加强。

这五年,是政府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3件。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公开政府信息5631条。深化基层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组建“9+6”组织构架,精简机关部门28个。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站)服务功能,推行帮办代办、错时延时、预约上门等服务举措,构建“不打烊”一站式服务格局,并进一步完善乡镇权责清单,工作作风和效能得到了有效转变和提升,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焦点,办理政府热线、网友留言等各类民生诉求5000余件。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清理不规范管理资金500余万元,核减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审计监督作用进一步彰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持续加强,规范小型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累计完成交易超3亿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三公经费支出连续7年实现负增长。

回首五年,几点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绝对忠诚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解放思想谋发展,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坚持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以改革破题、创新开路,推动蒋巷发展步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办实事,始终从蒋巷实际出发,解决好制约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更富活力,让乡村更有“温度”;必须勇于担当抓落实,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执行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必须从严治党强保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正风肃纪进行到底,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奋斗充满艰辛,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一切,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更离不开全镇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在此,我代表蒋巷镇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蒋巷建设的领导们、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客观分析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新期盼、新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面对转型发展的新趋势,还存在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小、基础设施欠账大、重大项目支撑少等诸多瓶颈;面对城镇发展的新要求,还存在着城镇建设面貌落后、城镇治理经验欠缺、群众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面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新标准,还存在着政府运行效率还不够高、干部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工作干劲还不足、自身要求还不严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挑战,我们将以必胜的信心、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决不辜负全镇人民的期盼和重托!

二、抢抓机遇,用创新思维把牢“十四五”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复杂的环境,特殊的时刻,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压力与动力共生,我们要积极抢抓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水平民生,在乡村振兴中走前列、作示范。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方针,以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产业全面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以绿色发展为基调、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人、城、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为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挑重担扛大梁贡献蒋巷力量。

未来五年,我们要打造产业兴旺新高地。内盘外引,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打造全农业产业链,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特色优势产业集镇,以产业兴旺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到2025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点。

未来五年,我们要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将中心公路打建成永不落幕观鸟节精品路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扎实开展“蓝天、碧水、绿地”行动,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做好“水”文章,以水润城,以水活镇,成为南昌市“后花园”和省级全域旅游发展示范镇。到2025年,生态经济占镇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高,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打卡胜地。

未来五年,我们打造乡风文明新高地。以文明实践站所弘德、以文化活动中心养德、以村规民约立德、以诚信树德、以红黑榜亮德,用群众身边人、事培养塑造一批有德之人,以榜样的力量凝聚思想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推动形成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到2025年,乡风文明程度更高,建成全国文明镇。

未来五年,我们要打造治理有效新高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诚信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日趋完善,社会环境更加文明和谐。

未来五年,我们要打造生活富裕新高地。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持续壮大。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以土地等方式入股现代农业产业、都市休闲农业、康养产业,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全覆盖。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三、担当实干,用初心使命加速“十四五”起步冲刺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立足继往开来造就的坚实发展基础,直面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弘扬“实干争先、勇立潮头”的昌南精神,推动蒋巷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左右,限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左右,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产业旺,按下提质提效加速键。

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要”,强龙头、延链条、成集群、促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培植产业增长点。按照按照“一区两极五大振兴多点引爆”产业发展布局,以蒋巷中心公路为产业发展轴线,加大产业招引力度,引进华能光伏、辉筑建筑等产业落户落地,借外力助力蒋巷产业兴旺;积极开展企业护航行动,加快天茂服装、嘉露源食品、绿地航空小镇等产业建成投产速度;充分盘活集体“三资”,力争经济强村达到10个以上,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基层活力。

把好农业压舱石。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播面保持在22万亩以上,建成千亩高质高效蔬菜基地。坚持“一村一品”,推广“稻+”生态种养模式,做强蒋巷大米、有机鱼等特色农业品牌,扶持大田智慧农业、华农种业、良友等产业“接二连三”步伐,产业发展引领力不断增强。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市级示范农场2家、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组织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直播进村、快递进村步伐,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提升文旅美誉度。积极推进“生态观光、湿地科考”,延伸产业链,催生新生态,打造全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建成生态科普、休闲度假,文化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积极创建全省旅游风情小镇。大力实施“旅游+农业”,打造彩色创意稻田基地,力争实现全域旅游示范镇创建目标。

(二)聚力环境优,跑出跨越发展加速度。

始终坚持“项目为先、项目为大、项目为王”,聚焦现代农业、乡村振兴、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及社会事业等五大领域,实施三年“项目大会战”,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努力跑出跨越赶超“蒋巷加速度”。

健全机制抓项目。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的理念,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在建项目快竣工、新建项目早开工、储备项目抓前期,加速形成“滚雪球”效应。大力开展“项目大会战”活动,强化项目全过程协调服务,确保天茂服装城等8个县级重大项目和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等86个镇级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力争完成投资计划20亿元。

强化招商引项目。突出“强队伍、外招引、内挖潜”,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实施招商队伍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一批懂企业、精业务、有温度的招商引资行家里手,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保姆式”服务。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突出“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力争华能光伏等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

创优环境促项目。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转作风,优环境”活动,一线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赣服通”政务服务一体化,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强化政银企对接,大力协作企业办理财园信贷通,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提升电网布局功能,加大燃气、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全方位有效保障项目落地需求。

(三)聚力乡村美,描绘融合发展新画卷。

扎实落实美丽乡镇建设,持续推进城镇品质提升十大行动,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注重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强乡村空间立体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让乡村留住记忆。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构建以豫章桥头为龙头、集镇为核心、中心公路沿线为骨干、精美村庄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确保乡村建设按规划布局实施,着力凸显空间布局合理、文化印记鲜明的乡村特色,让人们记住乡愁。

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推进集镇经营理念,启动实施集镇功能完善、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抓好集镇节点、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增绿补绿添绿工作,着力打造“江南水乡”特色小镇。通过建设区域路网管廊、生态河堤、改造人行道等方式,创建全域旅游风情小镇。全力抓好总投资超2亿元的肖家闸以东中心公路“四精”路线等28个美丽乡村项目,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巩固全国卫生镇创建成果为抓手,改造建设盲道、公厕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提高集镇精细化、人文化管理水平,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舒心。

增强乡村管理水平。坚持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深化“街巷长制”和“小巷管家”治理模式,健全网格化闭环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全面落实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综合整治环境卫生、镇容秩序、交通秩序,破解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乱涂乱画、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推动乡村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养模式,实质性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四)聚力生态佳,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源头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强化污染防治做减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河湖“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豫章桥头污水处理厂和6个村居污水处理站,新增污水管网10公里。突出抓好建筑扬尘、噪声扰民、露天焚烧、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启动集镇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全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20天以上。强化农村污染治理攻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农作物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到达95%以上。

强化生态保护扩增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统筹开展三湖湿地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强化环境管理提质量。严明生态环保责任制度,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生态环保考核督查问责、生态环境保护多元投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全力销号中央和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切实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五)聚力生活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着重办好23件重点民生实事,确保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用最严密的管控防控疫情。慎终如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两个尽量、两个严禁、两个一律”硬核措施,强化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压实“五方责任”。强化基层卫生防疫,抓好核酸检测、隔离管控、村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坚决守住不发生本地新的疫情、不发生扩散病例的底线。

把最优质的资源留给教育。我们要紧盯高水平教育强镇目标,弘扬“泥腿子”办学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强决心、更大力度逐梦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聚焦全方位协同发展目标,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普惠性学前教育,持续推进幼儿园民改公,完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引进南昌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启动洲头小学重建工程,让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公平。完善新时代立德树人机制,开展奖学助学活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用最温暖的情怀守护民生。深入对照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精准施策补短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绩。进一步促增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提升全镇居民收入的“平均值”,更要重视每家每户的“绝对值”。进一步强兜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法律援助、红十字会等保障工作,完善困境妇女儿童关爱救助机制,在全面小康路上坚决不落一户、不掉一人。进一步优品质,开展星级卫生所(室)创建活动,支持中心卫生院对接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名医工作室,让老百姓既看得起病、又看得好病;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广“爱心食堂”互助养老服务,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让老年长辈从容安享“夕阳红”。

上最有力的措施保障平安。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乡镇”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强基促稳”专项行动,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建设,严密防范各领域风险。推进危化品、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十一项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加强自建房、小作坊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确保蒋巷大地安全稳定。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民族宗教、侨务、外事、档案、民防、保密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四、优化作风,以实干的精神创新“十四五”政务环境

进入新发展阶段,政府自身建设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把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扬“实干争先、勇立潮头”的昌南精神,驰而不息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坚定政治方向,锤炼绝对忠诚品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切实做到一个目标奋斗、一种声音落地、一个态度落实,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行政决策程序,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全面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坚决实干担当,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坚持改革提效率,加快赣服通上线项目的建设,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现投资项目全程网办。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擦亮“蒋巷便民”服务品牌,完善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打造高效便民服务平台。以实干之风促落实,主动作为,不断增强“群众工作能力,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干就干、干就干成的能力”,把“说好了、安排了”真正转化为“干成了、干好了”,真正解决工作落实中的“肠梗阻”问题,打通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

坚守廉政底线,保持清廉公仆本色。自觉扎紧勤政廉政的“紧箍咒”,筑牢规矩纪律的“防火墙”,树好苦干实干的“好样子”。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完善小型工程项目监管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蒋巷的昨天是一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奋斗史,蒋巷的今天是一首“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进行曲,蒋巷的明天是一条“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长征路。走好蒋巷高质量发展新的长征路,我们必须开历史之先河、当事业之先驱,在没有先例的领域开疆扩土、在荆棘密布的战场攻城拔寨、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勇立潮头、在征途漫漫的未来接续奋斗。

“十四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在中共蒋巷镇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把初心融入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共同谱写蒋巷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挑重担扛大梁贡献蒋巷力量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年*月**日在乡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

人大的依法监督下,乡政府始终以坚持“第一要务”、发扬“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乡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到****年末,全乡国内生

产总值实现6.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工业经济强劲发展,全乡工业总产值完成5.1万元,企业入库税金完成540万元,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00万公斤。

——各项改革实现了新突破。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特困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天字号”工程,——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狠抓教学管理和素质教育,中考成绩始终位居全县前列。狠抓计划生育基础建设,加大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并对卫生院医疗队伍多次进行了整合,提高医疗水平,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奠定了基础。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及时接待和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年我们

投资了150万元修缮扩建敬老院,投资300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在**、**、**、**等村实施,保证了我乡人民的饮水安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是

全乡人民艰苦奋斗,克难迎坚,同甘共苦,共谋发展的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工业基础薄弱,支柱产业较少;三是财源匮乏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四是城镇化水平不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缓慢;五是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年,乡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增加财政收入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为先导,坚持“工业强乡”发展战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全面实现我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年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国内生

产总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20%,本级财政收入实现480万元,同比增长20%,人均收入实现3500元,同比增长5%,进一步推进构建和谐**进程,努力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为完成上述目标,****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

作: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项目建设,提高区域竞争力。

积极争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困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特困群众农村低保及“五保户”供养政策。加快有线电视安装步伐,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各种有益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生活方式。

(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建设。

乡政府要将招商引资作为**乡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要

举全乡之力,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企业招商、资源招商、环境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继续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健全政策奖励机制。切实优先投资环境,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地区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优势行业,努力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重点从民营经济的总量扩大、规模膨胀、结构升级、质量提高上做文章,按照“一体两翼,沿线开发,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皮毛皮革、工艺抽纱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在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扩大区域化、优质化种植面积,建设优质麦生产基地,良种棉繁殖基地。二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第二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积极与发达地区的企业联系,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五)、大力开展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1、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渠道,扩大培训平台。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

2、重视交通、生产、食品安全工作。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致富,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加大对道路交通、烟花爆竹以及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全乡无重大安全事故。

3、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逐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生活救助和保障制度。

4、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打造“平安**乡”,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力度,扎实抓好普法工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灭在基层。杜绝越级上访,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5、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巩固和发展教育成果,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同时,认真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实施人才强乡、科技兴乡战略。

6、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有效整合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要扎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六)、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坚持以“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不出事”为原则,以推动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出发点,把政府的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向热点、难点问题倾斜,向工作落实上倾斜。在工作落实上下大功夫,着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好明天。

各位代表,历史赋予**乡难得的发展机遇,全乡人民对我们寄予无限厚望,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依法监督下,紧紧依靠全乡人民,振奋精神,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圆满完成****年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00四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两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了辖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好发展。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油化**路9.6公里,新修**路4公里,整治**、**、**、**、**、**、**等村道50多公里,村村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水利建设成效明显。着力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题,新建了**、**、**、**的人畜饮水工程;完善了**、**和**场镇自来水净化配套工程;整治了**、**、**冲等病险水库和一批山坪塘,为我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加强了妇幼保健工作,通过实施“降消”等项目,保证了全乡孕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破伤风为0;新建了**卫生院综合楼,为建成乡镇示范卫生院奠定了基础;强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今年农民参合率达75以上。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高度重视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没收非法音像资料300多盒,非法出版物150册,禁止在我乡文物保护点——**沟洞室群周围开山采石,有效保护了珍贵文物;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居委会和**居委会均成立了腰鼓队和舞蹈队,丰富了群众生活,活跃了乡村文化。

四、稳定工作成绩显著 建立健全了维稳机构,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成立了警务室,建立了司法所和信访办,两年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余次,排除安全隐患10余起,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9起,实现了禁种铲毒“零目标”,取缔了“门徒会”等邪教组织,无一起重特大恶性事件发生,无一件群体性事件出现。

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继续艰苦创业,奋力爬坡上坎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的五年,是统筹全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的五年。-----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乡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功能,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使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促进新农村建设 认真贯彻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对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生态能源、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水源地保护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2、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为重点,每个村建1-2座集中供水工程,让50的农村人口饮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对断头山和水源缺乏地段,支持农户分散建池,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加强库、塘、堰等水利工程治理,提高其排洪能力和综合功能的开发;同时争取启动双河口水库建设。2012年,完成**、**等村的人饮工程和**沟水库左右干渠、**冲水库、100口病险塘的整治,力争新启动两个村的人饮工程。

二、以培育重专大户、转移劳动力为依托,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种养殖业重专大户拥有一定的资金、技术资源,有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日渐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今后我们将强化政府引导、服务职能,扶持、培育一批重专大户,以此辐射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以闻名下川东的**牛市场为载体,充分利用乡域2万余亩草场资源,引导、培育一批肉牛、山羊养殖大户。通过大户带动农户,提高全乡草食牲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完善产地交易市场的软硬件设施,逐渐打造出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牲畜产地批发市场,抓好对畜产品的深度开发,初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以**长毛兔养殖有限公司为载体,帮助其早日发展为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长毛兔和珍禽养殖,从而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以全乡2000亩淡水资源为载体,鼓励业主采取多形式、跨地域承包开发,逐渐培育出年产量5吨以上淡水养鱼大户5户;加强对毛猪、蚕桑等传统产业项目的改造,在扩大重专户和散户饲养量的同时,重在推广新的饲养品种和养殖技术;充分利用全乡13000亩退耕地资源,引进适宜的中药材及经济林木进行种植,帮助农民在享受政策补助的同时再获收益。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种养殖业健康发展。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是我乡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输出的劳务工中,体力型占绝对份额。因此,今后要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组织劳务工参加模具制造、服装工艺、厨艺、计算机、建筑等专业的短训和长训,帮助其获得资格证书,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力争到2011年实现年劳务总收入8000万元。

三、以打造边贸集镇为载体,促进小城镇建设

1、进一步完善场镇功能。建成**综合交易市场,改建**牛市场,搞活商贸流通,促进边贸经济发展;开发建设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广场,增加场镇亮点,提升场镇人气;打通**路和滨河路,拉开以**路、信用社、**中学和**路、**坝环行街组成的“三横两纵一环”的边贸集镇格局。2、加强场镇管理。进一步规范场镇秩序,实施净化工程,美化、靓化环境;2012年,乡政府将重点抓好**和**场的卫生整治,改变乱搭乱建乱堆乱码现象,争创区级“文明卫生场镇”。3、搞好场镇规划修编。2012年做好规划修编调研、相关资料收集及手续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

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手段,促进工商业的快速发展1、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软环境。力争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引进一批非公有制工商企业,为我乡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盘强现有非公制工商企业。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工商业发展现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盘大盘强****建材厂、铝合金门窗厂、**白酒厂、**地毯加工厂、**宝石厂等非公有制企业,帮助他们抓好内部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益。

五、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促进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

1、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抓好智力扶贫工作。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增强公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科技对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尽快完成**村小学的修建,解决**、**等村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积极协助两所学校争取资金,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的各项设施,将两所学校办成寄宿制教育示范学校,全面提升中小学办学质量。在全乡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2、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场和**社区居委会文艺队为载体,开展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力争建成两个社区图书室,完善2个社区老年活动室,建设6个村篮球场;全乡每三年开展一次农民体育运动会,在有条件的中心村或居民点成立文体活动队;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力争五年内加密电视覆盖率达到90以上;配合文化部门搞好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2场。

3、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条件。以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和残疾人群为主要对象,开展好救济工作,切实保障好弱势群众的正常生活。尽快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所,将求助对象纳入常态化管理;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完善,适时推进农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4、完善乡村两级卫生网络,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五年内农民参合率达到全覆盖。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搞好乡级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协助**卫生院搞好硬件建设,争取新购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提高服务能力。争取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新建2所以上标准化村级卫生室。

6、强化安全稳定工作,全力打造平安**。抓好警务室的规范化建设,开展证件代办业务,为群众提供最便捷的服务。5年内力争成立***派出所,加大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全乡人民的安全感。完善司法所软硬件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切实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严格安全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对交通、地灾、建筑、食品、工矿企业等领域和行业不安全因素的排查,确保辖区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7、加强村居阵地建设,关心基层干部。13个村、居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积极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切实改善村居办公条件,同时,稳步提高村、居干部的待遇,进一步调动村居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建设新**,政府一班人信心百倍。我们将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乡人民真抓实干,为早日把**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的边贸集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4月6日在**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镇人民政府镇长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启首年,是**乘势而上的创新之年,也是镇村两级换届后班子融合推进攻坚之年。一年来,我们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宁两大主线,在镇党委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抢抓机遇,艰苦创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360万元,工业总产值2440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06.1万元,招商引资工作超额完成县上下达的3750万元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59元,计划生育率达100%。产业、创业、就业“三业”富民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集镇建设以及 “三创”工作强力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养老、失业、合疗全面覆盖,公共服务水平、公共安全感、群众幸福指数都有较大幅度上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县委、县政府2011目标责任考核荣获二等奖佳绩。

产业发展再创新局面。我们立足镇情、村情实际,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稳定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紧紧围绕“强桑、壮畜、优菜、兴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省力化、市场化为目标,在全镇统筹推进区域特色板块经济,奠定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蚕桑、畜牧产业继续实施“强村大户”发展战略,全年蚕桑产业培育强村10个、重点村4个,构建 “园、室、户”配套大户集群14处95户,新建和改建蚕室48间,发种9755张;畜牧产业培育畜牧强村6个,新建圈舍面积5400㎡,生猪饲养量达到12万头(其中出栏7万头)。后高山村依托山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林下养鸡、林果、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全年发展桑植食用菌175万袋、桑园林下养鸡19户4.5万只。

劳务经济呈现新突破。我们积极利用境内农业、林业及水利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能人返乡创办企业,积极抢抓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建设机遇,吸引江浙客商在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好的**、**、**等川道村发展灵芝、苗木花卉等设施农业,鼓励本地能人大户在**、**等村创办万只鸡场,同时继续实施池河流域梯级电站开发,**水电站建设已进入尾声。一年来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个,续建项目1个,新培育10万元以上企业5个,规模企业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8户,创业大户194户,有组织劳务输出3550人,技能培训255人。

项目建设推进新面貌。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最大限度为民办实事、解问题,先后有农综开发、交通示范路、集镇建设、水利口粮田建设等近千万元的项目在**得到顺利实施。其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并被市上评为为优秀工程; 5个村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改善了现状,方便了通行,促进了发展;集镇建设与“三创”工作更是浓墨重彩一笔,我们**集镇进行总体规划编修,并累计投资**余万元对集镇进行了硬件改造,埋设了集镇街道 两测排洪泄污管网,实施进镇街道路面硬化与道牙铺设,由县园林站对街道实施绿化,组织施工队对集镇民居进行统一改造,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集镇建房立户,从事商贸、运输、餐饮等服务业,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加强集镇及村组院落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到定期保洁、美化、亮化、净化,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我们坚持“教卫优先”,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合作医疗参合按期完成,公共卫生及疾病防控和合疗监管体系进步完善;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推进优质服务为目标,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三查三清”,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各类奖励扶助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巩固计生成果,全面提高计生工作水平。新农合缴费征收工作按期完成,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扩面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镇农村五保老人和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退耕还林钱粮兑现、粮食直补、栽桑建园、畜牧奖补、家电下乡补贴、农民建房、两项制度衔接及弱势群体生活救助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快捷到位。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镇文化站建成竣工并顺利通过市县验收,村级农家书屋已对外开放,先后组织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庆“七一”篮球竞赛等系列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做好汛期防汛防滑避险转移和地质灾害预报工作,被省国土厅授予2011地质灾害成功预报集体一等奖,并在全省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对居住生存条件恶劣、受洪涝滑坡等威胁的贫困人口积极实施“梯次销号”建房政策,全年有137户438人进城(镇)办理落户居住手续,建房集中安臵231户668人,自主分散安臵100户373人,纳入2011年安臵计划的50户187人。

社会和谐取得新气象。坚持把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底线”来抓,健全信访社会预警、应急机制、定期分析研判、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严格实行信访“一对一”包案责任制,积极稳妥化解信访矛盾,形成上下联动、镇村干部捆绑、风险共担、责任自负、合理帮扶、违法打击等手段和措施,保证了安宁底线,巩固了“平安**”创建成果。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和意见办理工作,对建议内容符合镇情,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及时予以解决或积极采纳,自镇一届一次人代会以来,共办理落实代表建议和意见11件,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改进了政府工作,增强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一步强化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创新出台了镇、村干部“双向考核机制”,督办考核方面量化到村、到人,实现用制度管事、管人、管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尤其是去年镇村换届中我们严格执行 “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换届纪律规定,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发扬民主、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全面完成了镇、村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换届选优配强了镇、村级两级领导班子,换出了新气象、换出了新活力、换出了新思路,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突破发展的一年,全镇人民克难奋进、顽强拼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佳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全体镇村干部、各驻镇单位以及关 心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我镇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工业经济规模小、数量少、底子薄、财税贡献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行业影响力,工业对地方经济支持和农民增收作用基本没有发挥;二是农业主导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抗灾能力较差,桑、畜、菜等主导产业受市场影响大,产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三是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部分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就医上学、住房条件依然较差,扶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加之在处理极少数老缠访户无理诉求中耗费我们大量人力、精力、财力,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从政府自身建设来看,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工作中只求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缺乏工作思路、缺乏措施办法,更缺乏精品意识,尤其是在执行力、落实力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各镇抢抓机遇、争先恐后的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我们在发展上保位臵、争位臵的难度前所未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动摇发展的信念和步伐,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新一年的工作。

二、2012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镇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着诸多有利形势。一是发展环境宽松。从宏观方面分析,中央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农村发展,更加注重 普惠基层群众,省委、省政府陕南循环发展思路和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统筹城乡格局,**镇还纳入了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建设,加之今年我县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将启动。围绕这些决策的实施,将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扶持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财政转移支付等各个方面,必将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二是发展思路清晰。随着县、镇党代会、人代会的召开,县委、县政府提出“扩投资、兴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基调和我们“强桑、壮畜、优菜、兴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之近年来随着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为我镇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三是发展势头强劲。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产业发展势头旺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续多年在我们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名列前茅,已具备了乘势而上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我们由乡改镇、镇村换届后,保证了一支开拓创新、敢于拼搏、争创一流的镇村干部队伍去带领大家发展,广大干部群众观念不断转变,全镇上下期盼发展、支持创业氛围和意愿更加强烈,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加快**的发展凝聚了合力。面对难得的机遇和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调动全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2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以扶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社会民生为保障,以安宁安全为底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强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济又快又好发展。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农业总产值9800万元,工业总产值2400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00万元,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实现经济发展指标20%以上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以上,初中、小学入学率100%,广电通讯覆盖率97%以上,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6%以上,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实现以上目标任务,需要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抓产业发展,彰显区域特色经济

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标志,按照“强桑、壮畜、优菜、兴特色”思路,继续在全镇16个村统筹推进区域特色板块经济,深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紧紧围绕做强做大蚕桑、畜牧、设施蔬菜以及特色产业,强化劳务服务,鼓励能人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优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着力打造“猪—沼—菜(桑)”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在全镇各村形成各有侧重,各有亮点、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增强村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快经济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现代农业方面,坚持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为依托,在川道村大力建设集现代农业种植、产业规模化养殖相结合的“猪—沼—菜”**循环经济农业园区,培育好500亩以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种植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 基地,并积极结合水利、国土项目,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等要素,抓活农工贸一体化,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蚕桑产业方面,继续实施强村大户培育、综合配套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东、西沙河片区和青泥涧片区基地,坚持以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和升级换代为重点,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和省力节本技术,规范蚕茧收烘秩序,引导企业与蚕农(合作社)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链接机制。全年继续巩固好600户规模户和省力节本技术示范户,计划发种9500张,完成鲜茧收购425吨,建蚕室30间,建园600亩(新建400亩,改建200亩),流转土地1500亩,套种4500亩。

畜牧产业方面,以生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月河川道百万头生猪基地镇建设为契机,继续实施强村大户建设,巩固提高畜牧强村建设成果,大力推进自繁自育和万头村建设工程,做好市场营销组织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品种改良、标准建设和疫病防治等关键措施,建强村级动物防疫网络,适度提高防疫经费报酬。积极发展山林养鸡和河面养鸭等家禽,全年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1万头左右(其中出栏7.5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0万只(其中出栏13万只),适度规模的发展养牛和养羊。全年畜牧力争发展千头户3户,培育1户万头户,积极鼓励百头户自繁自育,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区域特色产业方面,利用后高山村区位布局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林下养鸡等特色产业,全年发展食用菌170万袋,林下养鸡20万只,多渠道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劳务经济方面,继续稳定劳务输出数量,提高输出质量,提升有组织化输出程度,积极鼓励返乡人员创业就业,为能人大户创办企业搞好服务。以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人人能掌握一至两项就业实用技能,提高全镇劳务收入总量,全年县外劳务输出3500人,本地转移就业1100人,技能培训260人,家庭创业150人,返乡创业25人,能人创企业3个。

2、抓招商引资,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

我镇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实现农民增收和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工业化”理念。今年我们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工业化发展,走符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全镇上下将依托产业政策优势,抓好包装策划,充分挖掘我镇各方面的优势,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积极构建关键要素,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的招商引资,最大程度吸引外地能人、老板和资金来我镇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积极鼓励外地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和有识之士在**兴办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创立**品牌,使我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可用财富,力争今年有一家规模农业龙头企业能落户**现代农业园区,当年实现投资15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发展。今年将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工作环境,积极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认真落实好中小企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能投资现代农业开发,使我镇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有真正的跨越式发展,有效解决我镇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农民增收。

3、抓项目建设,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我们将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 举措,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导向,充分调研镇情、村情,精心策划包装、存储、申报一批项目,着力加强项目争取和协调服务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优化服务发展的软环境,力促项目开工顺利实施,使项目建设成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抢抓水利项目建设机遇。做好池河沿河两岸防洪堤河道建设规划;完成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切实抓好东沙河、裕民、茨坪、民主等项目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五坪村二组、三组农业示范园区微型滴灌项目,做到路、渠、堰、窖配套,提高现代农业综合能力;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困难问题。

完善以交通设施配套建设。积极提升农村公路畅通能力,做好迎池路**境内道路改造提升级项目,认真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启动实施茶里、大堰、青泥涧、裕民等5个村13.5km示范路建设工程,并积极协调交通、老促会等单位,争取一批便民桥、产业路、连户路项目,使我镇公路交通网络发挥最大效益。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充分利用**镇水利、林业、土地优势,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天保二期工程,有序开发林业资源;积极申报集镇垃圾处理场项目,做好卫生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工作;严格执行基本农田“红线”政策,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执法,实施好双益、东沙河、军民等村土地整理建设项目。保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共同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打造我镇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保持石泉“小江南”青山绿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能源信息建设。积极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力争完成双益、高益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用电安全。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远程教育、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互联网信息宽带入村工程,全面提升农村通讯能力。

4、抓集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集镇是全镇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今年我们进一步提升集镇形象和管理水平。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力争6月底前完成集镇规划评审工作,规划好集镇商贸区、物资交流储备区、物资交流市场、垃圾填埋场等建设用地问题,使集镇涵盖裕民、五坪等村,同时做好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衔接工作,不断完善集镇配套功能,继续高标准的推进集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争取池河“一河两岸”滨江河堤建设项目;二是做好集镇人口物流的集聚,今年我们以农民进城入镇为契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科学规划集镇建房,重点在五坪、裕民集镇规划区建设集中安臵点,并对原有安臵点“插缺补漏”,促进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力争今年进城落户450人以上,通过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集镇建房立户,从事商贸、运输、餐饮、家政、小型加工厂等服务业,激活集镇人气、集聚商气,增强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实现**集镇“有商、有市、有集”。三是以“三创”工作为载体,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认真落实“四自一包”责任,加强集镇及村组院落的环境卫生整治,启动新一轮集镇民居改造,今年我们将出台集镇管理办法,并探索组建集镇管理办公室,使集镇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集镇综合服务功能。

5、抓扶贫攻坚,统筹推进社事民生

一是高度关注贫困人口,推进扶贫攻坚工程。按照“贫户 下山、能人进城、梯次推进、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的扶贫思路,以扶贫开发总览农村工作,积极争取扶贫项目,捆绑各类涉农资金,进一步改善后高山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对无能力脱贫的贫困人口,认真落实好社会保障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技能培训、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发展中高山区域特色产业,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力争减少贫困人口600人以上。今年继续抓住陕南移民移民搬迁大好机遇,整合扶贫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灾后重建、秋淋建房等指标,按照“梯次销号”搬迁思路,重点解决居住生存条件恶劣、洪涝、滑坡等危险地带的贫困人口住房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中心村(社区)安臵点布局,全年力争完成搬迁户150户,确保他们住房安全。

二是坚持民生优先,做好社会保障。今年我们继续坚持民生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做好退耕还林钱粮兑现、粮食直补、家电下乡补贴、产业发展奖补、农民建房及弱势群体生活救助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执行,不断扩大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严格落实中、省、市、县有关“八大员”的养老补贴制度及重点优抚对象的优抚政策,做到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医疗保险做到全覆盖。继续坚持公平公正救助政策,认真执行落实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政策,实现低保与扶贫救助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规范临时救助制度,提高特殊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保障机制。三是统筹推进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全面发展。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公共卫生管理,逐步提高村级服务水平和医疗能力,做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消除“因灾致贫”、“因病返贫”和有病不能医的现象。坚持教育兴镇,认真抓好保学控辍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和高中义务阶段免费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均衡配臵水平,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科技在产业建设中的应用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以镇文化站和村农家书屋为平台,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6、抓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稳定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继续巩固“平安**”创建成果,构建大信访、大排查、大调解体系,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积极推进信访四级终结制度,建立治安形势分析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做好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健全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狠抓黄赌毒、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处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广泛深入的开展安全教育,大力开展以道路交通、学校周边、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严管烟花、炸药等民爆物品,维 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强化防汛防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领导,加强消防及森林安全工作的宣传,排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

三、以推动创新创优为抓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推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我们在座每一位干部,关键靠抓好落实,通过进一步增强镇、村、组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政令畅通。认真执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使我们的工作环环相扣,高效运转。建立责任倒逼机制,坚持做到以任务倒逼时间、以时间倒逼进度、以进度倒逼责任、以责任倒逼落实。落实行政问责制,强化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大效能督查力度,今年镇党委、政府特别将特别加大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等影响重大决策落实的部门和人员,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坚决纠正推诿扯皮现象。

二是全面提高各级的公信力。完善便民服务代理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和办事公开,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项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规范公务行为,严格控制招待、用车等非生产性支出。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加强岗位目标绩效考核,真正发挥考核机制奖优惩劣的作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继续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和定期通报制度,确保政府重大工作高效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镇、村干部双向绩效考核工作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提供更为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激发全镇干部牢固树立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为己任的目的,促使各项任务的落实,实现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2012年蓝图已经绘就,富民强镇的使命任重道远,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群众要求我们勇往直前、全力以赴,让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坚持科学发展,立足新起点,再添新举措,把握机遇,强势推进,扎实苦干,为实现农民增收、人民富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努力奋斗!

下载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12月26日在***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见和建......

    旗十三届一次人代会工作报告(定稿)

    旗十三届一次人代会工作报告 旗十三届一次人代会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12月20日在旗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旗长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

    十六届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 月 日在石窑子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石窑子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占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窑子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

    2011年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最新)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4月30日) 徐四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

    乡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

    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2

    镇十五届人大七次 会议文件(十八)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14日在李俊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镇长 姜 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

    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

    乡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定稿)doc

    创新发展思路 完善工作机制 奋力推进XX和谐发展 XX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工作报告 报告人:XXX (2011年11月24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XX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