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2:3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

第一篇: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

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

接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上)

四、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和组成部分

在司法实践中赡养费的给付标准一般结合赡养人收入的20%进行计算,最低不能低于低保补助,最高一般不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赡养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要有穿衣吃饭及日常开支费用、生病治疗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费用比如护理费、住房费用、必要保险费用、精神消费支出比如有线电视费书报费等。

五、受赡养的条件

老年人受赡养的权利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条明确规定父母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第二个是生活困难。因此只有符合法律上规定的情况时才有被赡养的权利。

六、这些不承担赡养义务的理由合法吗

现实生活中部分子女以种种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这些理由是否成立?是否合法?比如一是认为自己放弃继承权不继承老年人的财产就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了;二是认为父母离婚或者再婚了拒绝履行赡养义务;三是认为父母当年因为生活困难、犯罪或其他客观条件确实不能抚养自己的;四是认为父母取消子女对财产的继承权的比如未指定子女作为遗嘱继承人的;五是已婚的成年子女本人没有经济收入但配偶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的;六是出嫁的女儿不该赡养;七是分家 不公不该赡养;八是不照料自己的孩子就不赡养等等。这些理由站不站得住脚?根据我国《宪法》、《婚姻法》的规定,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由此可见,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在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时是不能附条件的,上述理由都是不合法的。当然有以下理由时是可以免除赡养义务的。

七、可以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

一是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丧失要求被害子女赡养的权利,当然被害子女自愿赡养的法律并不禁止。

二是父母有经济收入比如有退休工资或者有劳动能力的,子女可不承担经济上的赡养义务,但是不能免除精神上的赡养义务。

三是成年子女对父母再婚的配偶比如继母、继父等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因为一般情况下再婚的老年人其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不需要再婚的配偶履行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他们之间没有形成法定的抚养关系。所以成年子女对父母再婚的配偶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当然子女愿意赡养的法律并不禁止。

八、如何维护赡养权

针对多个子女的情况父母的医疗费及护理费由赡养人平均分摊、父母患病期间赡养人轮流护理等等,在农村发现这种情况,村委会、调解委员会、司法、民政、妇联等组织要形成共识,在合理合法的基 础上进行调解,一要遵守法律规定,二要兼顾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从社会道德上多宣扬“敬老”的优良传统。调解不成则需及时通过起诉打官司来解决。

第二篇:老年人赡养协议书

家庭赡养协议书

被赡养人姓名

母亲:

赡养人姓名

大儿: 二儿: 三儿: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和谐,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家庭赡养协议。

被赡养人于 年结婚,婚后生有三儿(赡养人),现已长大成人。因被赡养人年事已高,生活行动不便,需要各位赡养人的赡养,各赡养人具备赡养的能力。经过被赡养人、各赡养人的充分协商,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并经常问候、看望、照顾被赡养人。

养人一次,外地(省内)赡养人每 个月探望被赡养人一次、外地(省外)赡养人每 个月探望被赡养人一次。居住在国外的赡养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望或以其他方式问候。

3、被赡养人有权利参加老年学校、老年秧歌队、法律知识、保健知识培训班,有权参加有关组织的秧歌、体操、卡拉OK演唱、文体活动等比赛,赡养人及其配偶、子女不得干涉。

4、被赡养人体弱多病行走不便的,赡养人要及时给予医治、照顾和精心看护,在精神上关心被赡养人,不得用粗暴蛮横的语言对待被赡养人,要使被赡养人在精神上感到温暖。

5、赡养人每年要为被赡养人庆祝生日或结婚纪念日,赡养人的家庭成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参加。宴会费用由全体赡养人共同承担。庆祝期间赡养人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不得谈及伤害、侮辱被赡养人或其他赡养人的话题。

6、赡养人的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亲属、有关单位人员可以参加家庭会议,提出建设性意见,但对赡养事宜没有表决权。

7、赡养人及其配偶、子女在家庭会议上的发言,一般每次发言不超过十分钟。经家庭会议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长发言时间。发言按照长幼顺序进行,一个人说完之后,另一个人再说;不得抢话、压制别人说话,不得使用侮辱、威胁性的语言,更不得使用暴力。

8、赡养人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请假的以外,应当出席家庭会议。家庭会议召开过程中,任何赡养人不得中途退出。家庭会议作出的决定对缺席的赡养人或中途退出的赡养人有约束力,缺席的或中途退出的赡养人应当执行。

9、表决由全体赡养人过半数通过,半数或未过半数的由被赡养人决定。表决结果当场宣布。通过的表决结果不得损害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合法的表决结果赡养人应共同执行。

10、家庭会议表决后,需要签订补充协议的,各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

被赡养人

母亲:

赡养人 协助赡养人

大儿: 配偶:

二儿: 配偶:

三儿: 配偶:

见证人

协议履行监督人:

被赡养人监护人:

见证律师: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协议签订地点:

第三篇:老年人的赡养问题

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应引起重视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2009-08-26 14:43:00 中国青年网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老人赡养问题日益突出,高邮法院对近期审理的赡养案件进行了调研。

当前农村赡养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子女经济收入急剧减少导致供养压力增大。打工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致使众多农民工失业,直接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急剧减少,扣除日常开支、子女教育等费用后,在客观上难以承担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

返乡农民工与老人共同生活导致矛盾增多。返乡农民工与老人共同生活,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矛盾增多,冲突加剧,加之部分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在与老人发生家庭纠纷后,断然采取停止供养的粗暴做法。

不良乡风民俗导致拒不赡养现象。农村地区大多具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无论父母子女还是社会舆论均认为出嫁女不用也不应赡养父母。一些案件当事人对要求出嫁女承担赡养义务持强烈抵触心态。众多子女相互推诿导致无人过问。子女之间在父母财产分配、带小孩等问题上相互攀比,进而心态失衡,认为父母厚此薄彼,自己理应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赡养义务。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状况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是否孝顺及其经济能力,农村老人除依靠子女赡养外(无子女的依靠村组扶助),缺乏系统、全面和充分的社会保障。

对策和建议

加大调解力度。赡养纠纷毕竟是家庭内部矛盾,生硬下判无助于家庭和睦。基于维护农村老人合法权益、促进当事人相互体谅理解的原则,创新调解方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有利因素,邀请村组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威望的本地人参加调解、发表意见,形成有力的舆论压力,促成当事人自行认识错误,自我悔改。

加大执行力度。对极个别态度顽固、经反复协调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采取坚决果断的强制措施。执行过程中,实行快速、灵活、有效三原则,迅速强制执行,确保老人获得必要的供养;灵活运用多种执行手段,为老人提供有力的司法救济;高度重视强制执行的说服教育工作,明确法律责任,实现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社

会效果。

加强宣传工作。积极通过黑板报、广播站、村民会议、巡回审理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水平,大力倡导依法办事、合法表达诉求的法律文化;积极弘扬关爱老人长辈的传统文化,培养形成尊敬老人、谴责忤逆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议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构建覆盖更加全面、救助更加及时、保障更加充分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

编辑: Sanming 来源: 江苏经济报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2009年04月27日 星期一 下午 07:51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

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2亿,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老有所养解决的尚好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离退休老年人;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依据经济效益而定,有些企业较好,也有些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费也保证不了;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老年人适当生活补助,还建有敬老院和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老年人欢度晚年,也有一些农村老年人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暑假,我走访了一些老年人的家庭,参观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并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作了一些粗略调查。我国在1.32亿老年人中,就有近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老龄工作,促进各方面关注贫困老年人,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当前,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使维权护老成为新世纪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对老年人的赡养纠纷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容乐观。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现出不同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 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儿媳决定,老人除干点家务活帮助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生活,生活比较单调;不分不离型是指老人与子女虽没有分家,但是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这种类型的老人在子女少的家庭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分担赡养型主要集中在多子女的老人家庭中,子女按比例分担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及日用品,老人也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独自生活型是指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生活费用由自己承担,责任田里的重体力活由亲朋好友或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或单子女的老人。许多不分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村庄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在有的地方,村庄周围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聚居的“老年村”,其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老人生活要求低,渴望但不苛求精神赡养 与城镇老人呼吁精神赡养不同,农村老人虽然也希望儿女精神赡养,但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而不太注重营养保建、参加娱乐活动等。生活来源单一,完全依赖子女,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丧失失劳动能力后,生活只能依赖子女,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造成农村老人生活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人生活无着落。从调查的情况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责任的纠纷案件占全部赡养纠纷案的80%以上。如78岁的张某有3个儿子,都已成家独自生活。老人自己则在旧草棚里。原来兄弟3人商量好每家都拿出一定的粮食赡养老人,可后来老二以父亲在老三结婚时花的钱比给他的多为由拒绝赡养老人;老三媳妇,则以结婚时老人怠慢了娘家人为由也不尽赡养义务。老大开始按时给老人送去生活费和粮食,后见两个弟弟不尽义务,也停止供应。老人遂把3个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老人胜诉后,儿媳们则以老人败坏他们名声为由,仍不尽义务,甚至发展到打骂老人,最终张某服毒自杀。

2、农村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绝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便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别是个别儿媳视老人为负担,老人在家里经常受气。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据苍山县法院统计,1990年以来全县诉讼到法院的虐待老人案件达16件,而实际上没诉诸法律的虐待现象远大于这个数字,因为很

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干扰了农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农村,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养老。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现实情况越来越不适应的情况也愈发突出,该法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及暴露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老年人的特有权利法律规定不明确,导致落实难。除了同一般人所共有的权利外,老年人还有其自身的特有权利。那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对于老年人来说,正是这些权益需要法律作出切实的、明确的保障。

(二)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对宣传贯彻该法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虽然采取了一些形式的宣传,但真正受到教育的主要是有关领导、老年人和老龄工作干部,而没有广泛地向敬老养老的主体——中青年人进行宣传。二是宣传不够深入,有的地区和单位行动迟缓,边远地区和许多单位还有死角,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的干部群众中,对其主要条文内容不甚了解。三是对在宣传贯彻该法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尚未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老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一是法制观念淡薄,观念陈旧。有的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更不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多数不愿意诉诸法律,怕家丑外扬而忍气吞声。

(四)遗弃、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法律保护不到位。有赡养义务的子女相互攀比,推诿、拒养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老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等问题也大量存在。同时,各级组织在抓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工作方面又缺乏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如何对待老人不但是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对于家庭来说,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子女对待老人主要是一个字“孝”。传统中国非常讲究“孝道”,号称“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被设想为“孝道”的最高境界。孝不仅是生活上的瞻养,更是一种敬爱之情、精神沟通和心灵慰藉。真正的“孝道”,是使父母生前享受人生安乐,死后对之表达哀戚之情。提倡孝道不要求固守在父母身边,更不要求绝对听从父母的指挥与安排,只要求在父母丧失生产能力而社会保障又不健全的情况下对父母实行物质救济,保证老人自我生活娱乐的物质基础;在父母丧失自我生活料理能力时,或委托亲戚,或找保姆,或亲自照顾;尊重父母的人格与个性,不侮辱父母,不对父母施以任何暴力,常常给父母通通电话,有闲暇,常回家看看,在节假日陪父母玩玩,在精神上与父母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使老人得到精神慰藉与精神自由,从而身心健康的安享晚年。

对于社会而言,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行动起来,大力弘扬和倡导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力度,使不善待或虐待老人者受到严历的制裁。老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与稳定,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老龄工作。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财富,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作出过巨大贡献,是历史的功臣。农村老年人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又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物质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关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敬老、养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指出要“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提高思想认识,贯彻“三个代表”,按照“六有”方针,切实做好老龄工作。

坚持家庭赡养为主,积极办好敬老院。尊敬和赡养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我们要从农村老年人众多、经济不够发达的国情出发,实行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者共同赡养,并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办法,使老年人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住所和环境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同时要积极创建和办好敬老院、托老所,对老年人做到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

晚年。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缺医少药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对落后,老年人看病难,就连吃药、打针和患病护理都有困难。我们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积极创建和办好医疗、保健室,努力做到良好的预防、医疗、康复,这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办好老年活动中心。农村老年人既需要物质方面的赡养照顾,又需要精神方面的关怀安慰。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到活动中心,走走跳跳,说说唱唱,看看书报,讲讲故事,既交流了思想,又丰富生活,还能强身健体。

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农村老年人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加之许多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我们要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老敬老助老,给以适当生活补助。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老年人适当生活补助,让农村老年人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集体经济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补助一些钱。这种办法用钱不多,老年人月月见钱,幸福。

第四篇: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的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逐步进入现代化生活的家庭中,多数老人能老有所养,幸福地安读晚年。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有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有些老人甚至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所以,现对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现状;物质赡养;精神赡养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社会主义家庭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提倡和遵守的家庭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获得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权利。可见,作为子女,要给父母以物质帮助,在经济上赡养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子女因不赡养老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而这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在保证老人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作为子女,还一定要孝敬、关心父母,即精神上赡养。现在。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并成为赡养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人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快速的人口增长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妨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在计划生育的口号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使中国人口现状堪忧。从而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所以,在现有的国家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政府无法一力承担,还是要由子女来承当。

二、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及其对策

物质赡养指具有物质、经济内容体现的赡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13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义务。”第14条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这些义务内容都是从法律方面给老年人以保障。子女为老年人提供赡养费,生活用品,居住条件。另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老年人年老体弱,生病后需要治疗或住院医治,赡养人需承担支付医药费的义务。

此外,中国制定了相关的养老政策。

1、在城镇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保障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真正的做到老有所乐;

2、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

各地尤其是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增多的状况,为减少赡养纠纷应当鼓励老人和子女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

3、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

4、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正逐步健全,如何真正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应该大力加强有关赡养老人方面的法制宣传,形成一种赡养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大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的惩处力度,从而使义务人切实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三、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及其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家庭处于独门独户,农村家庭成为独家独院。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人们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缩小,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发生老化,时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猜疑笼罩,使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希望人们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充实的生活。由此看来,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而且要有满意的精神赡养。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人格上满足老人自尊的需求。自尊心,人皆有之,何况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将子女养育成人的父母,更是理所当然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顺和尊重。讥笑、责难,甚至虐待老人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尊敬老年人,适当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是一种传统美德。

2.精神上满足老人依存的需求。老年人普遍存在一种空虚和孤独的心情,他们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子女书信问候,节假日探访,捎一点老人所喜欢的食物,甚至小辈们的亲近与求教,都将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3.生活上满足老人求助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老人已力不从心,小到穿针引线,都需要后生晚辈去主动关心。如果患病卧床,就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四、总结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牢记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五篇: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队:“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

调研项目: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

状况的调研 作

者:毛永霞 指导老师:苗山根

目录

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 社会背景

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三、相关法律的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调研概要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成员

三、调研范围

四、调研方法

第三部分:调研结果

一、调查人群概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调研结论与建议 第五部分:附录

调查问卷原稿

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状况的调研

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

社会背景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以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时,我国的老龄化比例为7.0%,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到 2011年第六次全国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我国人口龄化的速度极剧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增长如此之快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目最多的国家。因此,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20世纪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和推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最终到2011年出生率下降至“严重少子化”程度。而中年人口数不变,且依然在衰老,相对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阶段逐渐到来。

其二是随着社会的进度以及科技的发达,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加强,医疗水平提高,公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目上升。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劳动力相对变少,劳动生产创造的财富要更多的分配给老年人,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剧烈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养老问题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应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那么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赡养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要求是否贯彻落实了呢

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的老年人赡养问题相对于农村并不严重。这不仅因为城市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比农村高,还因为城市的老年人保障机制比农村更为健全,实施更加到位。

中国的养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目前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因为,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的,老人们在家庭中所遇到的养老问题可归结于以下方面:

一、生活方面

城市的公民工作较忙,一方面要不耽误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顾孩子,最后还要照顾老人,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大,因此日常生活照料就会出现照顾不周的现象。

二、医疗保健:

城市生活条件整体水平比农村高,医疗保健制度较为健全,老人们生活较为富裕,因此,医疗保健就成为老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

三、心理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理素质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估计、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症状比寂寞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派遣和慰藉,会导致老年人痴呆等一系列精神和生理疾病。

四、文化娱乐

城市的健身器材和设施相对农村较齐全,老人们健身运动的机会相对农村老人较多。另外城市的经济较发达,老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五、参与社会: 城市老人一般是上世纪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掌握着熟练的知识技能,是年轻一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劳力去学习的东西,他们渴望发挥余热,因此还希望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去,因此老人们并不缺少精神上的补充。

六、权益保护:

城市老年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自身的权益有更高的认识,因此,老人们的权益保护更容易落实到位。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虽然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和矛盾,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家庭中“上有四个老人,中间有一对夫妻,下有一个子女”的家庭结构,给未来老年人和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众多压力。

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近年来随着工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急剧增加。由于体制和生活中的诸多原因,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诸多问题: 家庭状况

(一)健康问题:

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技能随之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70%以上患有各种老年疾病,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二)缺乏精神慰藉:

子女工作忙,没时间陪伴照顾老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长期导致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弱化:

古代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极度弱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家庭赡养老人的意识薄弱,甚至逐渐淡化。

其他状况:

一、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像城市那样顺利地完成。另外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

二、劳动经济负担大:

农村不仅要管理田地还要通过其他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经济,劳动量大,导致生活上照顾老人不足;经济负担重,导致不能完全满足老人生活和医疗等其它方面的经济需要;两种因素综合起来间接地导致老人的生活幸福感不足。

三、老人自身的难题:

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和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还有些农村老人存在封建的家庭观念,老人必须有儿子抚养,且不愿接受社会的帮助,一旦儿子经济不足或赡养意识薄弱,老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四、缺少社会的帮助:

农村老人存在的困难多,老人人口数量大,需要的社会帮助尤其多。

五、隔代教育心理负担重:

子女们外出打工,留下正在成长的子女陪伴老人,老人们就担负起教育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祖孙间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差异也很大,导致老年人照顾和教育孩子不到位,心理产生担忧和焦虑。

六、部分子女养老意识弱: 农村受教育水平相对于城市较低,部分子女赡养老人意识薄弱,甚至拒绝赡养老人。另外还存在农村老人生活条件差,生活形式单一,医疗保障和养老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农村老人不仅缺乏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渴望得到心理的沟通和心灵上的慰藉。

三、相关法律的内容及要求

我国《宪法》、《婚姻法》、《老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均有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相关要求: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一条: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七条: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奖励。

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老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五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成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了20年。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的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有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养老基本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见,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起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8%。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新农保的创新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仪式上形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第二部分:调研概要

一、调研目的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快新乡市“爱我家园,创建和谐幸福新乡”的政府工作目标的实施,落实老年人赡养及社会保障的要求,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解决民众养老问题,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为创建和谐幸福新乡的工程贡献一份大学生的力量。特此,我们河南师范大学“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作此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研,旨在发现当前社会中家庭养老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解决方案,帮助改善新乡市的养老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调研成员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志愿者:毛永霞

三、调研范围

新乡市牧野区绿营小区、新乡市向阳小区、新乡市大朱庄村(绿营小区和向阳小区是城市代表,大朱庄村是农村的代表,以下简称城市和农村,不再说明)。

四、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分别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还从老人自身和子女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由这些对比分析分别找出城市和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实行的解决办法。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8份,收回率达96%。调查地区的情况:大朱庄村位于行洪渠东岸,河师大北两公里,占地面积3100亩,村民505户,农业总人口2072人,8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50名(正式党员47名,预备党员37名)。绿营小区的状况

绿营小区社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东干道办事处,北至朱庄村,南至建设路,东至128厂,西至东干道,约0.45km2。将原东干道北段居委会、128厂居委会、精神病院居委会的一部分有机整合而成,所辖居民区有红旗棉织厂家属院、128厂家属院、54774部队家属院,共1600户,4700人。绿营小E社区位于128厂门口处,有主任两名,社区服务人员五名,所有社区工作者在东干道办事处的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主任付同英和副主任赵芳的带领下,以社区为家,吃苦耐劳,辛苦能干,圆满完成了计划生育低保再就业、综合治理、“五创”等各项工作,且营造了社区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社区服务宗旨: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第三部分:调研结果

一、调查人群概况 调查人群年龄分布:

人数比例30岁以下18%60岁以上43%30-6039%

调查分析:

虽然调查具有随机性,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由调查人群年龄分布图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老年人相对其它年龄段的人比例较高。无论是在绿营小区、向阳小区还是在河南师范大学社区抑或是在大朱庄村,被调查人群中老年人的人口数所占的比例都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加剧,老年人的人口数目在总人口数目中所占的比重有逐年攀高的趋势,中国正处于或者即将处于老龄化社会。

30岁以下30-6060岁以上调查人群城市和农村分布:

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中,虽然城市代表(向阳小区、绿营小区)所占的调查人群总数的比例略微高于农村代表(大朱庄村)被调查人群总数。但是,总体来看差异不大,因此,此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题 选择题

1、您有几个子女()

A、无 B、一个 C、二个 D、三个及以上

无50.00%40.00%30.00%比例20.00%10.00%0.00%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子女个数无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

调查结果分析:

横向比较:调查显示,现代家庭中家庭结构趋于一个或两个子女,无子女和三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仅占较小的比例。在城市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无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以此减少;在农村家庭结构中两个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无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逐次减少。

纵向比较:由调查结果还可看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占的比例较大,农村两个子女的家庭所占比重较大。

由比较可以得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家庭结构趋于“四个老人,两个子女,一个后代”的类型,家庭赡养老人负担更重;相比之下,农村的子女更多,赡养老人时子女共同分担负担,压力较小。

2、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A、相当融恰 B、基本融洽 C、不算融洽 D、很不融洽

关系融洽度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非常融洽基本融洽不算融洽很不融洽24.10%16.30%6.40%非常融洽基本融洽不算融洽很不融洽53.20%

调查结果分析: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度是衡量公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图可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关系都基本融洽,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家庭关系并不和谐。社会生活中,只有家庭关系融洽了,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才更有保障。

3、您(您家退休老人)退休养老的主要生活来源()

A、退休金 B、家庭的(包括子女)支持 C、财产性收入(如租金,股息)D、政府生活补贴 E、积蓄(即无收入)F、其他

生活来源18.02%6.33%32%14.30%29.65%退休金家庭及子女的支持财产性收入积蓄(无收入)其他

调查结果分析:

分析数据可知,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其次是家庭及子女的支持,然后是财产性收入,最后是积蓄(即无收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资金来源有退休金的支持,子女再担负一部分费用就能保证老年人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因此,城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要靠社会的保障。

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及子女的支持,其次是依赖积蓄,然后是国家的补助养老金。农村老人除了子女的支持外基本没有其他生活收入来源,因此,农村养老依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一旦家庭出现矛盾或其他困难,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将陷入极其困难的处境。总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相当一部分的生活来源都来自其子女的支持,因此,家庭养老在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4、您(您家退休老人)为什么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A、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 B、养老金水平低 C、不了解保险内容 D、家庭供养可以支撑,不必要 E、认为政策 F、镇府机关不可靠 G、没有钱

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及原因8.30%9.30%39.90%14.30%14.70%已经参加养老金水平低不了解保险内容家庭供养足够政府机关不可靠没有钱13.50%

调查结果分析:

在城市,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很少甚至基本没有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因时,城市老人大多由于养老金水平低或者家庭供养足够的原因拒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老人多数是因为不了解保险内容、没有钱抑或以政府机关不可靠为由拒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其中,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有三个,第一:城市老年人年轻时大都有固定工作,家庭经济也比较宽裕,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为养老做打算,提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相比之下,农村的老人年轻时大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积蓄不足,无力为养老投资;第二:城市的教育水平要高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更为了解,城市老人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相比农村子女有更强的赡养意识,因此家庭供养相对农村更为充足;第三: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思想更为根深蒂固,因此农村老人相对城市老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

5、您认为养老的费用是花费的多少()

A、1/4以上 B、1/4以下,1/10以上 C、1/10以下 D、很小的一部分

养老费用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很小的一部分561/10以下1051/4到1/10901/4及以上1/4到1/101/10以下很小的一部分1/4及以上***20

6、养老费用在生活上对您(您的家庭)是否造成重大压力()A、是 B、否 C、不清楚

养老费用是否给生活造成压力200150人数1001195090是否不清楚160是否不清楚

调查结果分析:

由调查图表显示可知,家庭养老费用占生活费用的十分之一左右,对家庭经济并未造成沉重负担,但调查比对表明,城市家庭养老费用占生活费用的比例较农村的大,比较之下这加重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负担。

6、您(您子女)对您养老方式的意向是()

A、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 B、住养老院 C、我们自己料理 D、请家政保姆照料 E、其他

子女对老人养老方式的意向16%8%32%由子女照顾住养老院自己料理请家政保姆其他29%15%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子女们更愿意子女照顾老人和老人们自己照顾自己,还有一部分子女选择送老人去养老院。

由于城市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较大,近四成城市老人的子女选择让老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方式或者送老人去养老院,而农村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子女们近三成选择了老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方式,只有不到三成的子女选择子女照顾老人。

7、请问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哪种?()

A、家庭养老(传统的由子女来赡养照顾)B、社区养老(普通社区,有养老协管员)C、老人公寓(由民政部门监管,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社区,有专业的生活和保健护理)D、敬老院(由民政部门兴办的养老福利院)E、请家政服务人员 F、其他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绝大多数的老人都愿意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因为老人们辛苦劳动一生,组建了家庭,把子女们抚养大,进而结婚生子。他们对生活上物质的要求并不高,但都希望看着自己建立的家庭越来越兴旺,子女们都能陪伴在身边,颐养天年,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

8、如果您(您的父母)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请问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A、自己解决养老问题 B、子女位长辈解决养老问题 C、子女工作忙,长辈住在养老机构有专业的服务和护理,子女感到放心 D、原来的房子给子女住,自己住到养老院,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调查结果分析:

老人们选择去养老院的原因是:自己解决养老问题、子女们为老人的打算、子女因为工作忙无力照顾老人,这三种原因各占四分之一左右,由以上分析可看出,老人和子女虽然可能都有意愿以家庭养老的方式安享晚年,但因为老人和家庭方面的种种原因难以实现,老人最终选择了养老院。

9、您(您家退休老人)居家平日主要活动包括哪些?()(多选)

A、照顾小孩 B、看报纸电视 C、与老年朋友共同玩乐 D、运动散步 E、外出旅游 F、从事比较清闲的工作 G、继续为社会服 H、养宠 I、其他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相当一部分退休老人在家帮子女照看孩子,但是在农村,此现象更为明显;其次,看报纸、养宠、外出旅游、与老年朋友同乐、运动散步是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活动项目。但农村老人主要的活动项目是与老年朋友共同玩乐,从事比较清闲的工作、继续为社会服务。

10、您觉得老年的幸福是怎样的?()

A、身体健康 B、儿女孝顺 C、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D、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 E、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F、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市民都认为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是晚年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基础,其次儿女孝顺、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晚年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孩子们忙着上学、青年人忙着工作、中年人忙着家庭和事业,只有老人无所事事,无聊的生活加上被家庭和社会的忽视让老人产生了极度的空虚感。他们也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尊重,因此老人们认为晚年能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老人们为家庭、为社会忙碌了一生,他们渴望和孩子们、子孙们沟通交流,渴望得到孩子们的感恩和孝敬。此外,一定的经济来源可以满足他们自己年轻时未达成的愿望,去做自己今生想做的事,有时生活中也可以帮助子女,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相当一部分城市老人认为有丰富的业余娱乐生活是幸福的,晚年的时候能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是幸福的;但农村的老人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两项的差别主要在于城市老人更注重精神上的充实,子女们孝顺是幸福的,身体健康是幸福的,由于他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晚年就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农村的老人们操劳了一生,身体素质下降,他们不奢望能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只愿晚年能看着孩子们幸福,他们就满足了。

11、您觉得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面对的困难是什么?()A、生活照料风险 B、精神赡养风险 C、经济供养风险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36%的人认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会有经济供养风险。不难理解,一个家庭不仅要赡养四位老人(甚至更多,如果祖父祖母健在),还要抚养子女,这必然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大部分人认为这类家庭最可能面临经济供养风险。

35%的人认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会有生活照料风险。一对夫妻要照顾至少五个人的生活,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其他方面的事情,显而易见,他们的精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29%的人认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会遇到精神赡养风险。、由上面两条的分析也不难看出,一对夫妻要照料好各个方面,精力明显不够用。因此在保证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的基础上很可能忽视老人的精神生活。

总之,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要面临种种困难,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险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当下在解决人口问题,除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外,还要统筹兼顾,考虑到独生子女以后要面临的各种困难,及早准备,以绝后患。

13、您认为当前养老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A、子女不尽责任,抛弃老人 B、孤寡老人很多,得不到管理 C、老人的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造成养老困难 D、老人身体不好,造成医药费花费太多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中发现:城市的老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以及老人的身体不好造成养老费用太多。而农村的老人面临的困难后三者比例相当,还有小部分农村老人表示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抛弃年迈老人。

农村的空巢老人较多,他们精神生活空虚,面临相同的困难,需要统一管理;另外农村的养老机制不健全,老人又无固定的生活来源,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造成老人生活困难。第二题 简答题

14、您对相关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建议是:

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是家庭养老的一个补充,在调查中发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民建议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养老体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养老保险体制都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部分市民建议落实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第四部分:调研结论与建议

从总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在经济方面,随着新乡市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提高,养老责任逐渐由家庭向社会转移,家庭养老最终会让位于社会养老。在生活方面,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存的局面今后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在精神慰藉方面,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仍是老年人的精神寄托之一。因此,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就新乡市养老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思想教育,巩固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民众最认可的养老方式。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修养,古人很早就提出:“百善孝为先”、“孝子之心,莫大乎尊亲”等家庭养老的理念。

中国子女与父母的亲情是其他感情无法替代的。老年人辛苦了一生,晚年都希望子女孝顺,陪伴在自己身边,因此家庭养老不仅保障了老人生活上的照料,还满足了老人心灵上的需求,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起着)积极作用。

即使社会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但养老机构只是社会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即使在发达国家,居家养老仍是一种普遍形式。由此可见,家庭养老依然是养老的核心形式。

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社会养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居家养老形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核心辅以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型养老体系。

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以及家庭要求的客观需求。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9月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近些年来,城市养老保障制度推进较快,城市老年人养老待遇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于广大农民来说是有失公平的,也可说是农民尚未充分享受普遍国民待遇的体现与反映。而新农保制度的推行,表明传统的城乡二元制保障模式正在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保障模式转变,表明农民平等享受国家保障的权利正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尊重,农民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普遍国民待遇正在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新农保正在逐步实现,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迈出了实施城乡一体化保障的关键一步,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城乡的保障水平也必会不断趋于接近,并使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同等化保障得到实现。政府也应确定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探索建立合理的增长机制。

在城镇,有一片养老保险的“真空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或者说无法保持基本的生活条件,被称为养老真空),那就是一些60岁以上、无职业、无单位、无收入的未参保城镇老年居民群体,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府应针对这部分人群优先进行财政预算,加大人员和经费的投入,确保政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彻底消除养老真空的现象。

新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的资助构成。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它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相结合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建议:

1、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茶室、托老所等,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专业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办老年护理技能培训班,对老年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老年人护理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护理技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良服务。为社区配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成立老年服务公司,为社区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并不断增加服务功能和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

2、兴办养老福利机构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化养老福利机构,提供与福利机构配套的老人医疗机制,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3加大扶贫力度

对农村养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体系,加大就业率,着实规划外出务工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对农村的空巢老人统一管理,建立公共的娱乐场所,保障他们的精神生活。

三、扩大知识宣传,扶持商业养老

商业养老保险的定义: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

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基本都是期限缴费的年金保险,即投保人按期交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交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的较高者,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付给保险金。商业养老有多种形式,可以更全面的补充家庭养老形式。

每一朵花都有它最灿烂的时候,但每一朵花也都有它凋落的时候,人总是要老,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老年人年轻时为社会做了贡献,社会应保障他们年迈体弱时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关爱老年人,建设我们更加和谐幸福的新乡。

附:

调查问卷原稿

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状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市民: 您好!

为调查老年人家庭赡养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以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作此调查问卷,为以后解决老年人的家庭赡养问题提供依据。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完成我们的这份问卷,感谢您对我们调查的支持与配合。此问卷仅用于社会调查,我们对您所填写的信息绝对保密。第一题 选择题

1、您有几个子女()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更多

2、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A、相当融洽 B、还算融洽 C、一般 D、很不好

3、您(您家退休老人)退休养老的主要生活来源()

A、退休金 B、家庭的(包括子女)支持 C、财产性收入(如租金,股息)D、政府生活补贴 E、积蓄(即无收入)F、其他

4、您(您家退休老人)为什么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A、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 B、养老金水平低 C、不了解保险内容 D、家庭供养可以支撑 不必要 E、认为政策 F、镇府机关不可靠 G、没有钱

5、您认为养老的费用是花费的多少()

A、1/4以上 B、1/4以下,1/10以上 C、1/10以下 D、很小的一部分 是否构成了生活的重大压力()A、是 B、否 C、不清楚

6、您子女对您养老方式的意向是()

A、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 B、住养老院 C、我们自己料理 D、请家政保姆照料 E、其他

7、请问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哪种?()

A、家庭养老(传统的由子女来赡养照顾)B、社区养老(普通社区,有养老协管员)C、老人公寓(由民政部门监管,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社区,有专业的生活和保健护理)D、敬老院(由民政部门兴办的养老福利院)E、请家政服务人员 F、其他

8、如果您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请问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A、自己解决养老问题 B、子女位长辈解决养老问题 C、子女工作忙,长辈住在养老机构有专业的服务和护理,子女感到放心 D、原来的房子给子女住,自己住到养老院,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9、您(您家退休老人)居家平日主要活动包括哪些?()(多选)

A、照顾小孩 B、看报纸电视 C、与老年朋友共同玩乐 D、运动散步 E、外出旅游 F、从事比较清闲的工作 G、继续为社会服务 H、养宠 I、其他

10、您觉得老年的幸福是怎样的?()

A、身体健康 B、儿女孝顺 C、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D、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 E、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F、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11、您觉得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面对的困难是什么?()A、生活照料风险 B、精神赡养风险 C、经济供养风险

12、您身边有没有侮辱、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3、您认为当前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A、子女不尽责任,抛弃老人 B、孤寡老人很多,得不到管理 C、老人的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造成养老困难 D、老人身体不好,造成医药费花费太多 第一题 简答题

14、针对生活中存在的养老问题,您希望国家先管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15、您对相关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建议是: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定义: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参考资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编号:新政办(2012)62号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市辖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 通知 文件编号(2011)26号

下载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下)[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实践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及对策调研 (XXX大学XX学院XXX(1)班姓名:XXX)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就当前我国老年人......

    全球肥胖问题下如何科学减肥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年初的时候邀请了一群小学生在白宫菜园享用“绿色美食”,米歇尔此举一来亲民众提高了支持率,二来也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减轻了体重,建立了正确的饮食......

    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立法与思考

    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与思考【内容摘要】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按国际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10%的通行标准,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近期修订的《老年人......

    老年人赡养问题的社会调查(含五篇)

    老年人赡养的社会调查报告[前言]中国不仅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接踵而来的是老年人赡养的问题。而作为其中比重最大的农村老年人......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调查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0年1月10号-2010年1月30号 地点:宁阳县堽城镇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

    社会调查报告: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 农村老年人的家庭赡养 问题 的调查报告 院 系: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法学09-1班 姓 名:郝宇甲 学 号:310912010120 联系方式:15......

    食品安全问题下的道德危机思考

    由食品安全引起的道德思考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暴露出来,企业道德被推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