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时间:2019-05-14 22: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第一篇: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化学化工学院10级化学(1)班刘丹

内容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成为一个必须面对且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宁国市内,那些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基于课题研究需要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通过对宁国市内居民区及附近乡镇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关键词:经济收入、现状、原因、建议

本次的“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市内选择普通的生活区进行问卷调查,二是在市内及周边农村地区选择一些住户进行访问调查。

第一部分:问卷调查(针对市内开展)

第一天发放传单100份,第二天收回传单93份,数据分析如下(从分布情况、年龄分布比例、基本生活来源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老年人分布情况:在93户人家中,家中无60岁以上的老人有2户,家中

有一位老人的有6户,家中有两位老人的有15户,家中有两位以上的老人的60户。家中有60岁老人的比例为总数的97.85%。

2、老年人年龄分布范围:家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共计有91户人家,其中老

人平均年龄在60~65范围内的有17户,占18.68%,平均年龄在66~70有47户,占51.65%,平均年龄在71~75有19户,占20.88%,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有8户,占8.80%。

3、老年人基本生活来源:通过问卷的反馈得知,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以子女

供给和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为主,各占37.62%和33.74%,其次个人积蓄占12.23%,劳动所得占8.74%,其他来源占7.7%。

小结:根据问卷上反馈的信息来看,基本上每户家庭家中都有老人,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也是多样化,且以退休工资养老保险为主导,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同时也说明了在养老这方面采取的良好的措施也比较普及。同时从问卷上得知老人多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这样,老人的生活起居得到了较好的照应,老人在家中帮着做做家务,接送小孩子上学,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也不乏有子女将老人送去养老院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都是子女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当然,子女定期去探望老人成为老人们最期待最欣慰的事情了。总之,老人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情况多表示满意,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精彩些,不仅仅是油盐酱醋等等。

第二部分:登门拜访(针对农村开展)

实例1:王奶奶,现年72岁。自退休后就和老伴居住在自己乡下的住房中。生活费用支出都靠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来维持,也算富裕,这一点王奶奶还是比较欣慰的,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减轻女儿不少的经济负担。和多数农村老人一样,平时就在菜园里侍弄侍弄蔬菜,去各家串串门子,拉拉家常。王奶奶育有二女,不过都嫁的远,在外孙们还小的时候,王奶奶和老伴在家帮忙照顾外孙,现在孩子大了,回到父母的身边,所以现在女儿女婿外孙们逢年过节回家探望成为王奶奶最期待的事情了。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享受作为老人应该有的儿孙满堂的喜悦。

实例2:孙奶奶,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现年74岁,老伴于多年前病

逝。孙奶奶育有一儿一女,现在跟着儿子居住,儿子媳妇常年在宁国市一工厂里上班,只有周末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去看看。孙奶奶身体不是很好,在家中做做家务做些劳动量少的农活,还在家门口的菜地里种一些蔬菜,生活倒也是挺清闲的。闲暇时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就是在自家或别人家里坐坐,晒晒太阳说说周围发生的事情。孙奶奶说,平时家里吃穿用度花销都不大,自己以前的储蓄能够维持很久。即使是这样,儿子女儿们每个月还是不间断地给六七百元的生活费。孙奶奶说,自己也不需要用什么钱,于是就存起来留给孙子们。说到最大的希望,孙奶奶表示希望女儿外孙们能多陪伴在自己身边。

小结:从对农村7户居民的调查访问中可以得知,家中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多选择外出打工,如果有孙子在上学,老人就负责照顾孙子的生活起居。也有很大比例的是空巢老人。好在宁国市有较多的工厂企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次数比较频繁。老人在家中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获取小部分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多数子女会每月定期给老人一笔资金作为孩子和老人的生活费。儿女会经常打电话报报平安,问问老人身体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尽管这样,老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够经常在身边。

不管是宁国市内还是周边的乡镇,老年人得到妥善安置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实施的养老政策和老人本身及子女的收入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从这次的“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调查与研究”来看,由点及面我们可以得知,在处理老年人赡养问题上的举措肯定也是良莠不齐的。只希望在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为人子女的还是要做到百善孝为先,让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同时应加大社会舆论力量,对那些没有尽到赡养老人义务的现象给予监督及严厉的批评。只希望为子女操一辈子心的天下老人们能够享天伦之乐,颐养天年。附:问卷调查问卷一张

问题1:家庭中有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

A、0位B、1位C、2位D、更多

问题2:家中老人平均年龄在什么范围内?

A、60~65B、66~70C、71~75D、更高

问题3:家中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选择最主要的一个)?

A、子女补给B、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C、劳动所得

D、个人积蓄E、社会救济(享受低保)F、其他来源

问题4:目前居住方式?

A、独居B、养老院C、护理中心D、同子女一起

问题5:现在身体状况?

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太好

问题6:平时怎样度过闲暇时光?

A、和街坊邻居拉拉家常B、在棋牌室度过

C、在家读书看报D、其他方式

问题7:儿女多久来探望一次?

A、一周B、一个月C、逢年过节D、其他情况(请备注)

问题8:和子女电话联系是否频繁?

A、很频繁B、较频繁C、不太频繁D、很少联系

问题9:您对政府在养老方面的举措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满意C、不太满意D、非常不满意

问题10:目前老人最需要满足的是(选择其一)?

A、基本生活得到满足B、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励C、多为社会最贡献

D、找一个伴,让生活更美满F、文化生活更丰富些

简答:针对目前老人的赡养问题还有什么想法与建议?

第二篇: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调查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我们知道,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立为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给予大多数人一种警醒,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尽公民之责之义务来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以身作则。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老年人。

调查方式: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和参观老年人的活动

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对部分老人子女的委婉询问,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不容乐观。大约42%的老人独自居住,在这之中,有17%的老人失去了妻子或丈夫,沦为孤寡。他们独自生活,求生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近19%的老人年近古稀仍然靠着自己大量不辞劳苦的务农,集市上卖农产品来维持生计。56%的老人是在子女定期给予的物质金钱的基础上,做一些少量,轻便的农活作为经济来源之一。其余部分老人则是全凭子女的定期给予的金钱来支配生活。这样的一个数据让人为之一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晚年安享并不那么如意。而在对独居老人心态的调查中,60%的老人是感到孤独寂寞的,他们认为或多或少的金钱物质是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空白的。

我家隔壁的张奶奶,子女都离开了家,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家。张奶奶讲到:“我现在一个孤寡老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希望多看看这些后人啊。”奶奶眼角的泪光泛在成线的眼角。而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不在少数。他们对家庭温暖与热闹的向往和对在外子女惦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积越深,表现出来的是那让人心疼的空洞的眼神,佝偻而寂寞的身影,甚至纵横的老泪。可见老年人精神的赡养也不容忽视。

与之情况不同的是,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占了58%。根据调查发现,与子孙同住亦是有喜有悲。有的老人微笑,有的叹息,有的沉默。在这之中问题最多做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种老少同居的生活引起的各种纷争。

1:子女经济来源少,供养压力大。61%的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社会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扣除日常生活开支,孩子教育经费,所剩不多。对于老人的赡养,他们会因此心生埋怨,除力不从心外,还会不自觉的认为老人是负担。导致日常生活之中对待老人态度也不好。80%老人只能隐忍,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疼。

2:子女与老人生活差异导致的矛盾。几代人同堂,总会遇到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性等发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一些直接的冲突。导致争执,不愉快的现象时常发生。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而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在农村中,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停留在过去,没有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精魂接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关爱老人的精神并未真正意识上的进入农村家庭深处,老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也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然而在受访家庭中很大部分老人对这样的法律也知道的模棱两可,更不用提用此来保护自己了。但近40%的老人依然宁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子女,除了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更多的顾惜亲情。

不仅家庭,从社会大的角度来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精神文明,传统美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必不可少。

如今,国家对于农村很多大龄,贫困的老人已经推出了“低保”政策,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低保的保障标准也在增加。在受访者中近50%的老人享受到了这样的阳光政策。另外,医疗卡的普及办理,使得生病老人

更愿意去正规医院就诊,取代了以前节约而不看或者多磨的习惯。医疗费上报50%—70%,无疑对经济来源少的老人解决了一个看不起病的问题。就我的家庭而言,我爷爷奶奶亦受到这样政策的福利,几次患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报了70%极大地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但它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彰显出很多大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始终以“百行孝为先,百善孝文本”闻名遐迩。老人是上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创造者,也是滋生子女成长的爱的奉献者。无论怎样,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并应乐于去做的责任,是享受时下生活的年轻人感恩那双双生出老茧的老人的手的最有效的行动。在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下,在政府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崇依法养老的氛围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本着一颗善良诚挚感恩的心,去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大家庭。

第三篇: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的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逐步进入现代化生活的家庭中,多数老人能老有所养,幸福地安读晚年。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有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有些老人甚至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所以,现对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现状;物质赡养;精神赡养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社会主义家庭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提倡和遵守的家庭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获得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权利。可见,作为子女,要给父母以物质帮助,在经济上赡养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子女因不赡养老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而这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在保证老人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作为子女,还一定要孝敬、关心父母,即精神上赡养。现在。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并成为赡养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人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快速的人口增长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妨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在计划生育的口号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使中国人口现状堪忧。从而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所以,在现有的国家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政府无法一力承担,还是要由子女来承当。

二、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及其对策

物质赡养指具有物质、经济内容体现的赡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13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义务。”第14条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这些义务内容都是从法律方面给老年人以保障。子女为老年人提供赡养费,生活用品,居住条件。另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老年人年老体弱,生病后需要治疗或住院医治,赡养人需承担支付医药费的义务。

此外,中国制定了相关的养老政策。

1、在城镇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保障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真正的做到老有所乐;

2、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

各地尤其是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增多的状况,为减少赡养纠纷应当鼓励老人和子女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

3、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

4、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正逐步健全,如何真正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应该大力加强有关赡养老人方面的法制宣传,形成一种赡养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大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的惩处力度,从而使义务人切实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三、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及其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家庭处于独门独户,农村家庭成为独家独院。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人们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缩小,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发生老化,时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猜疑笼罩,使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希望人们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充实的生活。由此看来,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而且要有满意的精神赡养。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人格上满足老人自尊的需求。自尊心,人皆有之,何况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将子女养育成人的父母,更是理所当然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顺和尊重。讥笑、责难,甚至虐待老人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尊敬老年人,适当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是一种传统美德。

2.精神上满足老人依存的需求。老年人普遍存在一种空虚和孤独的心情,他们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子女书信问候,节假日探访,捎一点老人所喜欢的食物,甚至小辈们的亲近与求教,都将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3.生活上满足老人求助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老人已力不从心,小到穿针引线,都需要后生晚辈去主动关心。如果患病卧床,就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四、总结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牢记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四篇:社会实践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及对策调研

(XXX大学XX学院XXX(1)班姓名:XXX)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就当前我国老年人赡养权受侵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别从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角度对如何保障老年人获得赡养和扶助的权利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看法。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现状;物质赡养;精神赡养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逐步进入现代化生活的家庭中,多数老人能老有所养,幸福地安度晚年。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有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有些老人甚至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老人子孙满堂,却漂泊无依;兄弟间为一年只有几十元的赡养费互相踢皮球甚至大打出手等等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曾被老人期待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竟是如此悲惨的结果实在令人悲愤交加。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社会主义家庭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提倡和遵守的家庭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获得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权利。可见,作为子女,要给父母以物质帮助,在经济上赡养父母是责无旁贷的,是第一位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子女因不赡养老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而这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在保证老人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作为子女,还一定要孝敬、关心父母,即精神上赡养。现在。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并成为赡养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 老年人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式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快速的人口增长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泛爱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即使在计划生育的口号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是中国人口现状堪忧。从而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充分说明,在现有的国家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政府并不能一手接过来,所以,老年人的现状就是:他们的赡养问题还是由子女来承当。

二 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及其对策

物质赡养指具有物质、经济内容体现的赡养义务。对老年人物质赡养的责任包括:经济上供养。为老年人提供赡养费,既可以是人民或其他货币,也可以是粮食、蔬菜、瓜果、燃料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电视、冰箱、家俱等。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条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3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义务。”第14条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这些义务内容都是从经济从方给老年人以保障。

2.医药费承担。老年人年老体弱多病,生病后需要治疗或住院医治,都需要支付医药费。需要赡养人提供物质上帮助的老年人,难以自己负担医药费,必须由赡养人承担。可能会超出赡养费的数额,但仍属物质赡养的范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此外,中国制定了相关的养老政策。

1、在城镇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做到老有所乐;

2、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各地尤其是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增多的状况,应当鼓励老人和子女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为减少赡养纠纷提供地方性法规基础及舆论约束;完善“五保”供养制度;

3、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

4、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

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正逐步健全,如何真正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我认为需大力加强有关赡养老人方面的法制宣传,形成一种赡养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群众监督;同时加大对不履行物质赡养义务的子女的惩处力度,从而使义务人切实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三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及其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家庭处于独门独户,农村家庭成为独家独院。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人们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缩小,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发生老化,时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猜疑笼罩,使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希望人们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充实的生活。由此看来,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而且要有满意的精神赡养。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人格上尊重,满足自尊的需求:自尊心,人皆有之,何况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将子女养育成人的父母,更是理所当然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顺和尊重。讥笑、责难,甚至虐待老人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有位老人在一项调查留言中说:“要提倡尊老敬老,改善爱少过分,尊老不足的现象”。尊敬老年人,适当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是一种传统美德。

2.精神上安慰,满足依存的需求:老年人普遍存在一种空虚和孤独的心情,他们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子女书信问候,节假日探访,捎一点老人所喜欢的食物,甚至小辈们的亲近与求教,都将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3.生活上关心,满足求助的愿望: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事情老人已力不从心了,小到穿针引线,大至粗重活儿,都需要后生晚辈去主动关心。如果患病卧床,就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4.言语上沟通,排遣寂寞的需要:老年人在休闲时常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尤其是儿孙们上班或上学后,忧郁之情就难以排解。此时,若邀两三个知己朋友,海阔天空地“侃”上一阵子,老人的精神状态可大为改观。言语交流与沟通,可健脑益神。聊天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家长户短;大至国家政治时事和社会新闻,小至凡人琐事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聊天时,老人既可缅怀留恋过去,又可憧憬幸福晚年,还可交流饮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经验。从聊天中增长知识,获得信息。真是领略真情在人间,体会趣味哲理在百事。言语交流与沟通,可排遣寂寞。一旦有空儿,就可到左邻右舍或老朋友家里坐坐,侃侃“海阔天空”,倾听“肺腑之言”,能将忧愁苦闷抛至九霄云外。如此会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单调寂寞,对调节情绪宽阔胸怀,增强机体免疫力大有益处。

四 总结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但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使他们带我们步入社会,叫我们怎样做人。所以人人都要有一颗尊重父母的心,我们的良知不仅仅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精心赡养我们的老人。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我们也应学习那句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担负起法律赋予的责任,赡养老人。衷心祝愿天下的父母都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第五篇: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问卷

1.家庭中有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

A.0位B.1位C.2位D.更多

2.家中老人目前的居住方式?

A.独居B.养老院 C.护理中心 D.同子女住一起

3.家中老人的基本经济来源?

A.子女补给 B.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C.劳动所得

4.家中老人现在的身体状况?

A.非常健康B.比较健康C.一般D.不太好

5.平时怎样度过闲暇时光?

A.和邻居聊天B.在棋牌室度过

C.在家看书看报或看电视D.其他方式

6.儿女多久来看望一次?

A.一周B.一个月C.逢年过节 D.不定时

7.和子女电话联系是否频繁?

A.很频繁 B.比较频繁 C.不太频繁D.很少联系

8.您对政府在养老方面的举措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满意C.不太满意D.非常不满意

9.目前老人最需要满足的是什么?

A.基本生活得到满足B.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励

C.多为社会做贡献D.找一个老伴安度晚年 10针对目前老人赡养问题您还有什么想法或建议?低保D.

下载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精选五篇)

    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姓名:邱国霞 专业:服装设计 班级:10服装班 学号:2010081622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中国不仅仅是个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

    社会调查报告: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 农村老年人的家庭赡养 问题 的调查报告 院 系: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法学09-1班 姓 名:郝宇甲 学 号:310912010120 联系方式:15......

    许西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研究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许西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研究 学 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班级: 计算机1143班 姓 名:张莉 学 号:1141308322 指导教师: 徐岩 承......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0年1月10号-2010年1月30号 地点:宁阳县堽城镇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

    老年人的赡养问题

    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应引起重视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http://2009-08-26 14:43:00 中国青年网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老人赡养问题日益......

    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 调研报告 学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团 队:“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 调研项目: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 状况的调研 作 者:毛永霞 指导老......

    农村老年人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老年人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各种 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晚年能否幸福,也关系到千千......

    老年人赡养协议书

    家庭赡养协议书 被赡养人姓名 母亲: 赡养人姓名 大儿: 二儿: 三儿: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