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立法与思考
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与思考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按国际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10%的通行标准,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近期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明文规定对老年人的赡养扩大到精神赡养层面。对立法机关的这一做法,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本文从精神赡养的表现形式及内容、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司法实践等角度对精神赡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做些粗浅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精神赡养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对策。
近期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用法律规定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是符合我国法律精神和司法实践的。
许多人认为,精神赡养属于道德范畴,不能用法律明文规定。但笔者认为,精神赡养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在立法上,可以也必须用法律的条文明确规定;在司法上,应当明确精神赡养具有可诉性。法院能否支持精神赡养的诉讼,是由精神赡养的具体内容决定的,而不是衡量精神赡养法制化是否合理的标准。
一、从精神赡养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上看,精神慰藉适合用法律制度来保护,具有可强制性。精神赡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作为式的精神赡养,其含义是积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它包括: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即物化的精神赡养;也包括:对老年人必要的探视或看望等,这是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即情感的慰藉。物化的物质保障是精神赡养的前提和基础,情感的慰藉是精神赡养的升华和提高。二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都是老年人精神慰藉中不可或缺的。
另一种是不作为式的精神赡养,是指不对老人制造精神痛苦或精神虐待。包括:在行为上,不能有侮辱、殴打等伤害老人的行为或动作;在言语上,不能有讽刺、挖苦、辱骂等伤害老人的言论;在人身关系上,不能限制老人生活自由和人身自由,如老人再婚,找伴侣、交朋友,参加文体等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及对其他精神生活的追求,都不能进行限制。从性质看,不作为式的精神赡养,主要是法律层面的。也就是说,不作为的精神赡养,要求赡养义务人通过不作为的形式来实现精神赡养。如果作为了,往往会触犯法律,情节严重的,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可见,无论是形式上有作为的精神赡养,还是不作为的精神赡养,也不管是内容上的物化精神赡养,还是情感上的精神赡养,都可以用法律的条文来明确,具有可强制性。
二、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来看,精神赡养是有法律依据的,具有可诉性。
有人认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只是一个倡导性条款,没有具体法律规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对不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而且强制履行精神赡养的判决会在执行中遇到困难。精神赡养可以通过社会舆论、赡养人所在居委会、单位的批评、教育加以解决”。还有人认为,“对于经济上不需要帮助,但精神上需要慰籍的赡养,由于其内容的主观性,应以道德进行调整 ”。以此来否定精神赡养的可诉性,这是不符合我国的法律精神的。
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1996年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具体规定:赡养就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等。《宪法》没有排除精神赡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有精神赡养。可见,精神赡养是有法律根据的。至于法律对精神赡养规定的是否具体,则不是能否定精神赡养的理由,而是一个司法实践需要探讨或具体执行的问题。试想,法律对物质赡养也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是否在司法实践中也不予适用或不予执行呢?
三、从司法实践上看,精神赡养在量化、判决和执行等司法程序上都具有可操作性。精神赡养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从法律层面上看,为老人提供必要精神物质保障;必要的看望或探视;不能对老人进行精神虐待;不限制老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人身自由等,都是必要的法律义务。对于需要对老人提供精神赡养的作为行为,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包括提供精神需求上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慰籍,属于给付之诉的,老人可以提起给付之诉;对老人进行精神虐待或限制老人人身自由(包括精神生活自由)的行为,即不应当作为而作为的,属于侵权,老人可以提出排除妨害和停止侵害之诉。
对于赡养人探视或看望老年人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比照或借鉴离婚父母对子女探望权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来处理。既然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年老父母也有要求子女探望的权利,子女相应地就有探望父母的义务。实践中,老年人所要求的精神赡养,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子女“常回家看看”,以解老年人的思念之情,使老人精神得到安慰。父母享有子女对其探望的权利,属于亲属权的范围,父母1宝山:《精神赡养是不是义务》,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9日1
2杨遂全等著《婚姻家庭法典型判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第326页 3王礼仁:《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载中国法院网3
21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属权包括父母享有请求成年子女赡养的权利,也包括探望在内的精神赡养。只要我们认识到父母有要求子女探望的权利,并形成共识,法院对探望权的判决就有了依据,在司法程序上就可以操作。
四、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司法精神,精神赡养诉讼具有必要性。精神赡养不仅具有可诉性,而且也是必要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多数集中在婚姻家庭领域。如果排除精神赡养的可诉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物化形式的精神赡养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单纯的亲情精神赡养或情感慰籍,也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如必要的探望和同居生活,有时也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如有的子女长期不探望父母的,或把父母寄养他人,或在外面另租房屋给父母居住。父母要求子女看望或共同居住,子女具备条件却加以拒绝的,也只能通过诉讼手段解决,否则,老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对老年人精神虐待或者限制老年人精神生活自由的行为,不仅具有可诉性,而且有的也只能通过诉讼,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因此,笔者认为,只存在具体的精神赡养是否可诉或合情合理,不存在整个精神赡养不可诉问题。这就是说,精神赡养也和物质赡养一样,都要从双方的实际出发,对于不切合实际的精神赡养,法院可以不予支持。这就如同物质赡养,过高的要求不能满足一样。但绝不能因为某一具体的或个别的精神赡养不可诉或不能支持,而否认整个精神赡养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不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确实过于原则和粗疏,对精神赡养的内容、承担精神赡养义务的类别、履行的具体方式以及违背精神赡养的法律后果等方面都没有具体规定和细化。在司法实践中,对相关的法律条文理解也不够准确。在判决、执行等方面要比物质赡养复杂的多。笔者就如何完善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制度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在立法上,加强精神赡养的立法工作,完善精神赡养制度,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轨道。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子女担负起照顾父母、抚慰老人的责任,使老人的精神赡养得到法律保障。具体来说,第一,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在《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有关精神赡养的内容,充实完善精神赡养的法律法规,应明文规定“赡养老人”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规定赡养人对老人有物质赡养、精神赡养和生活扶助的义务。针对实际生活中子女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虐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行为,有必要增设禁止性规范,即严禁子女对父母进行歧视、漫骂、侮辱、诽谤或者其他精神虐待。明确规定,子女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虐待或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时,父母有要求子女停止虐待、赔礼道歉和满
3足基本精神生活需要的权利。第二,以《婚姻法》中的“探望权”为参照,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老年人享有“要求子女探望”的权利,并对精神赡养义务的内涵、违法责任等作出具体的规定。第三,可在《刑法》的“遗弃罪”和“虐待罪”中增加精神赡养的相关内容,以加强对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的、情节恶劣的责任人的惩罚力度。
其次、在司法机制上,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在基层法院专门设立老年人法庭。为更好地保障精神赡养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建立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网络,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效率高、质量好的法律援助。如:法院指定律师给予法律援助;在诉讼费用上酌情减免;为方便老年人,可在老年人居住的街道、居委会、村委会、甚至在家中处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纠纷。
在全国基层法院设立老年人法庭,专门受理有关老年人赡养纠纷的案件,保证此类弱势群体的纠纷案件能及时得到处理。选择典型案件在社区开庭,加强社会对精神赡养的重视,注重情、理、法相结合的教育和调解,使赡养人在伦理道德的感化下自觉履行赡养义务,以避免对簿公堂、亲情破裂的尴尬。对较复杂、易反复的精神赡养案件进行回返跟踪服务,架设老年人和赡养义务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消除双方隔阂,使精神赡养真正落到实处。老年人法庭作为一种新型的老年人维权保障司法机构,是一种值得尝试并推广的运作模式。令人欣慰的是,1991年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老年人法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纠纷案件采取“优先受理、优先审结、优先执行”的做法深受人们好评,被社会称为“老年人的保护神”。此后,四川金牛法院建立了全省第一个“老年维权审判法庭”;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市首家“保障老年人权益合议庭”。老年人法庭的出现既是司法实践的需要,更是社会的召唤,真实地反映了当今时代对老年人问题的密切关注,它必将在今后的审判实践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再次,在审理程序上,建立“调解”必经制度。
当法律规定精神赡养是一种法定的赡养义务时,精神赡养就带有强制性。但在处理精神赡养的纠纷案件中,一般适宜采取调解方式解决。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凝聚亲情。因为精神赡养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一般都是亲情的父子关系,调解时要将亲情感化与法律义务相结合,要有效地运用调解手段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样,既避免4包文捷:《试析涉老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四期,第159页
4了老年人的诉讼之苦,又和谐了家庭关系。调解这种处理方式,也容易被当事人双方接受。在诉讼活动中应加强对赡养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赡养人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精神赡养纠纷案件的诉讼程序中作出明确规定,即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涉及精神赡养的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及时判决。
最后,在执行程序上,要重视亲情和感化的作用,慎用强制手段。
在司法实践中,执行是一道棘手的司法程序,精神赡养的执行则更难。由于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很难用某个标尺来衡量,法院执行老年人的赡养内容往往只能是物质层面,而无法解决如老年人孤独、子女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而难以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赡养的执行,是一种要求更高、更全面的综合处理,是一种人与人心灵交融的艺术。为此,笔者建议,精神赡养的执行要重视亲情和感化作用,慎用强制手段。第一,要宣传法律法规,让被执行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第二,要主动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内心真实想法,以实际行动感化被执行人,使之自觉履行精神赡养的义务;第三,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可选择迂回等多种方式,如请居委会干部监督,请有威望的长辈出面协调等,让被执行人不知不觉地步入正常兑现精神赡养的轨道;第四,及时回访,消除分歧,保持精神赡养兑现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综上所述,精神赡养既是法律意志在当今社会的体现,也是衡量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制轨道,是大势所趋。“羊有跪乳之心,鸦有反哺之意”。要充分发挥传统孝文化的优势,在实践上加强立法和司法,有计划、有层次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家庭精神养老保障体系,使老年人有个安宁、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5肖坤琼、蒲云龙:《小议“精神赡养”的执行》载中国法院网5
第二篇:老年人赡养协议书
家庭赡养协议书
被赡养人姓名
母亲:
赡养人姓名
大儿: 二儿: 三儿: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和谐,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家庭赡养协议。
被赡养人于 年结婚,婚后生有三儿(赡养人),现已长大成人。因被赡养人年事已高,生活行动不便,需要各位赡养人的赡养,各赡养人具备赡养的能力。经过被赡养人、各赡养人的充分协商,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并经常问候、看望、照顾被赡养人。
养人一次,外地(省内)赡养人每 个月探望被赡养人一次、外地(省外)赡养人每 个月探望被赡养人一次。居住在国外的赡养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望或以其他方式问候。
3、被赡养人有权利参加老年学校、老年秧歌队、法律知识、保健知识培训班,有权参加有关组织的秧歌、体操、卡拉OK演唱、文体活动等比赛,赡养人及其配偶、子女不得干涉。
4、被赡养人体弱多病行走不便的,赡养人要及时给予医治、照顾和精心看护,在精神上关心被赡养人,不得用粗暴蛮横的语言对待被赡养人,要使被赡养人在精神上感到温暖。
5、赡养人每年要为被赡养人庆祝生日或结婚纪念日,赡养人的家庭成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参加。宴会费用由全体赡养人共同承担。庆祝期间赡养人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不得谈及伤害、侮辱被赡养人或其他赡养人的话题。
6、赡养人的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亲属、有关单位人员可以参加家庭会议,提出建设性意见,但对赡养事宜没有表决权。
7、赡养人及其配偶、子女在家庭会议上的发言,一般每次发言不超过十分钟。经家庭会议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长发言时间。发言按照长幼顺序进行,一个人说完之后,另一个人再说;不得抢话、压制别人说话,不得使用侮辱、威胁性的语言,更不得使用暴力。
8、赡养人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请假的以外,应当出席家庭会议。家庭会议召开过程中,任何赡养人不得中途退出。家庭会议作出的决定对缺席的赡养人或中途退出的赡养人有约束力,缺席的或中途退出的赡养人应当执行。
9、表决由全体赡养人过半数通过,半数或未过半数的由被赡养人决定。表决结果当场宣布。通过的表决结果不得损害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合法的表决结果赡养人应共同执行。
10、家庭会议表决后,需要签订补充协议的,各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
被赡养人
母亲:
赡养人 协助赡养人
大儿: 配偶:
二儿: 配偶:
三儿: 配偶:
见证人
协议履行监督人:
被赡养人监护人:
见证律师: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协议签订地点:
第三篇:老年人的赡养问题
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应引起重视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2009-08-26 14:43:00 中国青年网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老人赡养问题日益突出,高邮法院对近期审理的赡养案件进行了调研。
当前农村赡养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子女经济收入急剧减少导致供养压力增大。打工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致使众多农民工失业,直接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急剧减少,扣除日常开支、子女教育等费用后,在客观上难以承担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
返乡农民工与老人共同生活导致矛盾增多。返乡农民工与老人共同生活,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矛盾增多,冲突加剧,加之部分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在与老人发生家庭纠纷后,断然采取停止供养的粗暴做法。
不良乡风民俗导致拒不赡养现象。农村地区大多具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无论父母子女还是社会舆论均认为出嫁女不用也不应赡养父母。一些案件当事人对要求出嫁女承担赡养义务持强烈抵触心态。众多子女相互推诿导致无人过问。子女之间在父母财产分配、带小孩等问题上相互攀比,进而心态失衡,认为父母厚此薄彼,自己理应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赡养义务。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状况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是否孝顺及其经济能力,农村老人除依靠子女赡养外(无子女的依靠村组扶助),缺乏系统、全面和充分的社会保障。
对策和建议
加大调解力度。赡养纠纷毕竟是家庭内部矛盾,生硬下判无助于家庭和睦。基于维护农村老人合法权益、促进当事人相互体谅理解的原则,创新调解方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有利因素,邀请村组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威望的本地人参加调解、发表意见,形成有力的舆论压力,促成当事人自行认识错误,自我悔改。
加大执行力度。对极个别态度顽固、经反复协调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采取坚决果断的强制措施。执行过程中,实行快速、灵活、有效三原则,迅速强制执行,确保老人获得必要的供养;灵活运用多种执行手段,为老人提供有力的司法救济;高度重视强制执行的说服教育工作,明确法律责任,实现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社
会效果。
加强宣传工作。积极通过黑板报、广播站、村民会议、巡回审理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水平,大力倡导依法办事、合法表达诉求的法律文化;积极弘扬关爱老人长辈的传统文化,培养形成尊敬老人、谴责忤逆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议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构建覆盖更加全面、救助更加及时、保障更加充分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
编辑: Sanming 来源: 江苏经济报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2009年04月27日 星期一 下午 07:51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
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2亿,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老有所养解决的尚好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离退休老年人;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依据经济效益而定,有些企业较好,也有些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费也保证不了;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老年人适当生活补助,还建有敬老院和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老年人欢度晚年,也有一些农村老年人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暑假,我走访了一些老年人的家庭,参观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并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作了一些粗略调查。我国在1.32亿老年人中,就有近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老龄工作,促进各方面关注贫困老年人,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当前,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使维权护老成为新世纪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对老年人的赡养纠纷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容乐观。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现出不同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 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儿媳决定,老人除干点家务活帮助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生活,生活比较单调;不分不离型是指老人与子女虽没有分家,但是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这种类型的老人在子女少的家庭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分担赡养型主要集中在多子女的老人家庭中,子女按比例分担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及日用品,老人也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独自生活型是指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生活费用由自己承担,责任田里的重体力活由亲朋好友或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或单子女的老人。许多不分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村庄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在有的地方,村庄周围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聚居的“老年村”,其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老人生活要求低,渴望但不苛求精神赡养 与城镇老人呼吁精神赡养不同,农村老人虽然也希望儿女精神赡养,但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而不太注重营养保建、参加娱乐活动等。生活来源单一,完全依赖子女,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丧失失劳动能力后,生活只能依赖子女,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造成农村老人生活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人生活无着落。从调查的情况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责任的纠纷案件占全部赡养纠纷案的80%以上。如78岁的张某有3个儿子,都已成家独自生活。老人自己则在旧草棚里。原来兄弟3人商量好每家都拿出一定的粮食赡养老人,可后来老二以父亲在老三结婚时花的钱比给他的多为由拒绝赡养老人;老三媳妇,则以结婚时老人怠慢了娘家人为由也不尽赡养义务。老大开始按时给老人送去生活费和粮食,后见两个弟弟不尽义务,也停止供应。老人遂把3个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老人胜诉后,儿媳们则以老人败坏他们名声为由,仍不尽义务,甚至发展到打骂老人,最终张某服毒自杀。
2、农村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绝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便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别是个别儿媳视老人为负担,老人在家里经常受气。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据苍山县法院统计,1990年以来全县诉讼到法院的虐待老人案件达16件,而实际上没诉诸法律的虐待现象远大于这个数字,因为很
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干扰了农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农村,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养老。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现实情况越来越不适应的情况也愈发突出,该法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及暴露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老年人的特有权利法律规定不明确,导致落实难。除了同一般人所共有的权利外,老年人还有其自身的特有权利。那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对于老年人来说,正是这些权益需要法律作出切实的、明确的保障。
(二)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对宣传贯彻该法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虽然采取了一些形式的宣传,但真正受到教育的主要是有关领导、老年人和老龄工作干部,而没有广泛地向敬老养老的主体——中青年人进行宣传。二是宣传不够深入,有的地区和单位行动迟缓,边远地区和许多单位还有死角,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的干部群众中,对其主要条文内容不甚了解。三是对在宣传贯彻该法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尚未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老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一是法制观念淡薄,观念陈旧。有的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更不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多数不愿意诉诸法律,怕家丑外扬而忍气吞声。
(四)遗弃、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法律保护不到位。有赡养义务的子女相互攀比,推诿、拒养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老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等问题也大量存在。同时,各级组织在抓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工作方面又缺乏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如何对待老人不但是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对于家庭来说,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子女对待老人主要是一个字“孝”。传统中国非常讲究“孝道”,号称“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被设想为“孝道”的最高境界。孝不仅是生活上的瞻养,更是一种敬爱之情、精神沟通和心灵慰藉。真正的“孝道”,是使父母生前享受人生安乐,死后对之表达哀戚之情。提倡孝道不要求固守在父母身边,更不要求绝对听从父母的指挥与安排,只要求在父母丧失生产能力而社会保障又不健全的情况下对父母实行物质救济,保证老人自我生活娱乐的物质基础;在父母丧失自我生活料理能力时,或委托亲戚,或找保姆,或亲自照顾;尊重父母的人格与个性,不侮辱父母,不对父母施以任何暴力,常常给父母通通电话,有闲暇,常回家看看,在节假日陪父母玩玩,在精神上与父母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使老人得到精神慰藉与精神自由,从而身心健康的安享晚年。
对于社会而言,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行动起来,大力弘扬和倡导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力度,使不善待或虐待老人者受到严历的制裁。老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与稳定,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老龄工作。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财富,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作出过巨大贡献,是历史的功臣。农村老年人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又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物质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关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敬老、养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指出要“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提高思想认识,贯彻“三个代表”,按照“六有”方针,切实做好老龄工作。
坚持家庭赡养为主,积极办好敬老院。尊敬和赡养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我们要从农村老年人众多、经济不够发达的国情出发,实行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者共同赡养,并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办法,使老年人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住所和环境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同时要积极创建和办好敬老院、托老所,对老年人做到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
晚年。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缺医少药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对落后,老年人看病难,就连吃药、打针和患病护理都有困难。我们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积极创建和办好医疗、保健室,努力做到良好的预防、医疗、康复,这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办好老年活动中心。农村老年人既需要物质方面的赡养照顾,又需要精神方面的关怀安慰。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到活动中心,走走跳跳,说说唱唱,看看书报,讲讲故事,既交流了思想,又丰富生活,还能强身健体。
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农村老年人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加之许多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我们要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老敬老助老,给以适当生活补助。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老年人适当生活补助,让农村老年人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集体经济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补助一些钱。这种办法用钱不多,老年人月月见钱,幸福。
第四篇: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的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逐步进入现代化生活的家庭中,多数老人能老有所养,幸福地安读晚年。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有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有些老人甚至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所以,现对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现状;物质赡养;精神赡养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社会主义家庭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提倡和遵守的家庭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获得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权利。可见,作为子女,要给父母以物质帮助,在经济上赡养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子女因不赡养老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而这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在保证老人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作为子女,还一定要孝敬、关心父母,即精神上赡养。现在。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并成为赡养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人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快速的人口增长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妨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在计划生育的口号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使中国人口现状堪忧。从而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所以,在现有的国家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政府无法一力承担,还是要由子女来承当。
二、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及其对策
物质赡养指具有物质、经济内容体现的赡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13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义务。”第14条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这些义务内容都是从法律方面给老年人以保障。子女为老年人提供赡养费,生活用品,居住条件。另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老年人年老体弱,生病后需要治疗或住院医治,赡养人需承担支付医药费的义务。
此外,中国制定了相关的养老政策。
1、在城镇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保障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真正的做到老有所乐;
2、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
各地尤其是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增多的状况,为减少赡养纠纷应当鼓励老人和子女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
3、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
4、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正逐步健全,如何真正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应该大力加强有关赡养老人方面的法制宣传,形成一种赡养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大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的惩处力度,从而使义务人切实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三、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及其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家庭处于独门独户,农村家庭成为独家独院。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人们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缩小,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发生老化,时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猜疑笼罩,使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希望人们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充实的生活。由此看来,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而且要有满意的精神赡养。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人格上满足老人自尊的需求。自尊心,人皆有之,何况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将子女养育成人的父母,更是理所当然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顺和尊重。讥笑、责难,甚至虐待老人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尊敬老年人,适当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是一种传统美德。
2.精神上满足老人依存的需求。老年人普遍存在一种空虚和孤独的心情,他们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子女书信问候,节假日探访,捎一点老人所喜欢的食物,甚至小辈们的亲近与求教,都将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3.生活上满足老人求助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老人已力不从心,小到穿针引线,都需要后生晚辈去主动关心。如果患病卧床,就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四、总结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牢记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五篇: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化学化工学院10级化学(1)班刘丹
内容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成为一个必须面对且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宁国市内,那些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基于课题研究需要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通过对宁国市内居民区及附近乡镇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关键词:经济收入、现状、原因、建议
本次的“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市内选择普通的生活区进行问卷调查,二是在市内及周边农村地区选择一些住户进行访问调查。
第一部分:问卷调查(针对市内开展)
第一天发放传单100份,第二天收回传单93份,数据分析如下(从分布情况、年龄分布比例、基本生活来源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老年人分布情况:在93户人家中,家中无60岁以上的老人有2户,家中
有一位老人的有6户,家中有两位老人的有15户,家中有两位以上的老人的60户。家中有60岁老人的比例为总数的97.85%。
2、老年人年龄分布范围:家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共计有91户人家,其中老
人平均年龄在60~65范围内的有17户,占18.68%,平均年龄在66~70有47户,占51.65%,平均年龄在71~75有19户,占20.88%,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有8户,占8.80%。
3、老年人基本生活来源:通过问卷的反馈得知,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以子女
供给和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为主,各占37.62%和33.74%,其次个人积蓄占12.23%,劳动所得占8.74%,其他来源占7.7%。
小结:根据问卷上反馈的信息来看,基本上每户家庭家中都有老人,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也是多样化,且以退休工资养老保险为主导,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同时也说明了在养老这方面采取的良好的措施也比较普及。同时从问卷上得知老人多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这样,老人的生活起居得到了较好的照应,老人在家中帮着做做家务,接送小孩子上学,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也不乏有子女将老人送去养老院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都是子女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当然,子女定期去探望老人成为老人们最期待最欣慰的事情了。总之,老人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情况多表示满意,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精彩些,不仅仅是油盐酱醋等等。
第二部分:登门拜访(针对农村开展)
实例1:王奶奶,现年72岁。自退休后就和老伴居住在自己乡下的住房中。生活费用支出都靠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来维持,也算富裕,这一点王奶奶还是比较欣慰的,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减轻女儿不少的经济负担。和多数农村老人一样,平时就在菜园里侍弄侍弄蔬菜,去各家串串门子,拉拉家常。王奶奶育有二女,不过都嫁的远,在外孙们还小的时候,王奶奶和老伴在家帮忙照顾外孙,现在孩子大了,回到父母的身边,所以现在女儿女婿外孙们逢年过节回家探望成为王奶奶最期待的事情了。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享受作为老人应该有的儿孙满堂的喜悦。
实例2:孙奶奶,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现年74岁,老伴于多年前病
逝。孙奶奶育有一儿一女,现在跟着儿子居住,儿子媳妇常年在宁国市一工厂里上班,只有周末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去看看。孙奶奶身体不是很好,在家中做做家务做些劳动量少的农活,还在家门口的菜地里种一些蔬菜,生活倒也是挺清闲的。闲暇时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就是在自家或别人家里坐坐,晒晒太阳说说周围发生的事情。孙奶奶说,平时家里吃穿用度花销都不大,自己以前的储蓄能够维持很久。即使是这样,儿子女儿们每个月还是不间断地给六七百元的生活费。孙奶奶说,自己也不需要用什么钱,于是就存起来留给孙子们。说到最大的希望,孙奶奶表示希望女儿外孙们能多陪伴在自己身边。
小结:从对农村7户居民的调查访问中可以得知,家中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多选择外出打工,如果有孙子在上学,老人就负责照顾孙子的生活起居。也有很大比例的是空巢老人。好在宁国市有较多的工厂企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次数比较频繁。老人在家中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获取小部分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多数子女会每月定期给老人一笔资金作为孩子和老人的生活费。儿女会经常打电话报报平安,问问老人身体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尽管这样,老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够经常在身边。
不管是宁国市内还是周边的乡镇,老年人得到妥善安置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实施的养老政策和老人本身及子女的收入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从这次的“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调查与研究”来看,由点及面我们可以得知,在处理老年人赡养问题上的举措肯定也是良莠不齐的。只希望在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为人子女的还是要做到百善孝为先,让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同时应加大社会舆论力量,对那些没有尽到赡养老人义务的现象给予监督及严厉的批评。只希望为子女操一辈子心的天下老人们能够享天伦之乐,颐养天年。附:问卷调查问卷一张
问题1:家庭中有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
A、0位B、1位C、2位D、更多
问题2:家中老人平均年龄在什么范围内?
A、60~65B、66~70C、71~75D、更高
问题3:家中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选择最主要的一个)?
A、子女补给B、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C、劳动所得
D、个人积蓄E、社会救济(享受低保)F、其他来源
问题4:目前居住方式?
A、独居B、养老院C、护理中心D、同子女一起
问题5:现在身体状况?
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太好
问题6:平时怎样度过闲暇时光?
A、和街坊邻居拉拉家常B、在棋牌室度过
C、在家读书看报D、其他方式
问题7:儿女多久来探望一次?
A、一周B、一个月C、逢年过节D、其他情况(请备注)
问题8:和子女电话联系是否频繁?
A、很频繁B、较频繁C、不太频繁D、很少联系
问题9:您对政府在养老方面的举措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满意C、不太满意D、非常不满意
问题10:目前老人最需要满足的是(选择其一)?
A、基本生活得到满足B、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励C、多为社会最贡献
D、找一个伴,让生活更美满F、文化生活更丰富些
简答:针对目前老人的赡养问题还有什么想法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