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厚积薄发中前进
在厚积薄发中前进
一精练实干的队伍
2007年8月8日,适逢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倒计时,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术语学研讨会在哈尔滨开幕。这个吉祥的日子,反映了会议主办方的良好愿望――祝愿中国术语学研究兴旺发达。“哈尔滨”来自满语,传说为“晒网场”之意,自然也就是“收获之乡”了。
松花江畔的美丽城市迎来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各地专家。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刘青副主任出席了会议,他非常关注中国术语学建设工作。与他同行的还有全国科技名词委温昌斌、朱彦慧、张永涛、叶艳玲。
中国科技翻译协会的李亚舒会长和华中师范大学的黄忠廉教授来到会场,他们在科技翻译方面颇有建树,是科技翻译界的代表。
同济大学德语系的朱建华主任在德语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带来了他近年研究德国术语学和术语工作的成果。
广东惠州学院的梁爱林副教授密切关注着国外英语国家的术语学进展,他从遥远的惠州纵贯祖国南北,半夜才赶到黑龙江大学。
郑述谱,这位俄罗斯术语学派理论的引进者和研究者,不但是本次会议的组织者、筹备者,也是本次会议的参与者,在他的引领下,黑龙江大学一批青年学者,如吴丽坤、叶其松、孙寰、孟丽霞等,耕耘在术语学研究园地。
许多来自四面八方从事术语学研究的热心人,也都来参加本次会议,他们当中,有从事术语实践工作的代表,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研究领域也横跨汉语言界和外国语言界。各方专家汇聚一堂,反映了中国术语学界正在进行的事业――将国外术语理论和中国术语实践相结合,她预示着中国特色术语学正在蓬勃发展。
这是精练实干的队伍,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目前,中国产生了这样一支队伍正致力于术语学研究,不能不令与会的专家感到欣慰和鼓舞。
二平实而精彩的报告
研讨会围绕着“中国术语学建设”“术语学理论探索”“科技术语翻译”“国际术语学进展”四个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参会的很多专家在现场作了学术报告,专家的报告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平实却内容精彩。
中国术语学研究进展如何?下一步任务是什么?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在题为《关于加强术语学建设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报告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进国外经典著作、发挥语言学家的作用、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他建议有志趣于术语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术语学派而努力。
2004年,在波兰波德拉谢省省会比亚韦斯托克市,英国、德国、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著名术语学家发表了《比亚韦斯托克宣言》,这是人类语言学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显示出术语学与人类学、科学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深入探讨了术语在科学认识与思维中的作用。黑龙江大学郑述谱教授在研究《比亚韦斯托克宣言》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术语是折射人类思维进化的一面镜子》的学术文章,从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了相关方面的阐述和分析。
中国科技翻译协会李亚舒会长《建设中国术语学之管见》的报告对术语翻译的统一和规范作了探讨,来自同济大学的朱建华教授和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齐望之讲师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德国和俄罗斯的术语工作发展状况。
黑龙江大学吴丽坤副教授从理论上对科技术语的系统性原则与外语同音异义术语的借用进行了探索;俄语学院林春泽教授则另辟蹊径,从革命导师及思想家们的著作中发现了他们的术语观,揭示了术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张永涛关于术语学教育的发言又引发了会议上新一轮的热潮。大家围绕着目前中国应该开展“术语”教育还是“术语学”教育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有些专家认为两者可以同时发展。而郑述谱教授分析了中国目前研究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当以实践为重,急教育所需,首先发展术语教育,继而在中国术语学研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再开展术语学教育比较有利。会议讨论认真而热烈,专家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又碰撞出新的火花。
三 共同的愿望
本次研讨会聚集了从事术语学研究的老中青学者,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加强中国术语学建设,走到了一起。郑述谱,这位曾长期从事词典与词汇研究的专家,在花甲之年又开始专门从事术语学研究,学术成果颇丰。2005年,他的研究专著《俄罗斯当代术语学》出版,对俄罗斯术语学派发展历程和一般理论建树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研究。目前,他主持的教育部课题“国外术语学理论研究”和全国科技名词委课题“术语教育”均在顺利进展之中。他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术语学研究,本次会议,使他的心愿变成了现实: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确实成了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有些中青年学者首次参加术语学会议,就显示出了对于术语学工作的热情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其中,华中师范大学黄忠廉教授、广东惠州学院梁爱林副教授、同济大学李建民副教授、黑龙江大学林春泽教授、吴丽坤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金忠副教授、吴哲副教授和来自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温昌斌、朱彦慧、张永涛等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兴趣与关注。
青年学者的蓬勃朝气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也让大家看到了年轻人后来居上的美好前景。会议进行到一半,窗外下起了淅沥的细雨,燥热的天气顿时凉爽了许多,但会议室里大家讨论的热情依旧,甚至到了午饭时间,许多代表还在继续探讨,迟迟不愿离开会场。
四 规范与发展并进
谈到中国的术语学,就离不开中国的术语规范工作。因为术语学研究与术语规范实践紧密关联,相得益彰。
中国术语规范工作已有很长的历史。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到中国,其主要途径之一是翻译。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术语翻译与定名非常困难。当时不少西人武断地认为:汉语不能显示西方科技,只有使用外文,西方科技才能传入中国。甚至有人狂妄地认为:“大英语言”是中国学习科学的唯一语言。
面对这些困难,中国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不懈努力,既进行术语翻译与规范实践工作,也进行术语学研究。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术语翻译和规范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汉语科技术语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摸索出了一条规范科技术语的道路。然而,在术语学研究方面,中国还是滞后于实践,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国外术语学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学者维斯特。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术语规范工作和术语学研究的重要性,纷纷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
落后了的中国术语学怎么办?奋起直追。
追赶的道路在哪里?团结齐心,群策群力。
经过深思熟虑,中国的术语实践工作者和术语学研究者创造性地提出:召开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研讨会旨在探讨中国术语学建设、团结术语学研究人员、交流术语学研究成果。
五 在研讨会中升华
第一届中国术语学研讨会召开于2004年12月,在会上,许多专家首次为术语学集聚一堂,就中国术语学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提出了六大任务:加强中国的术语学建设,特别是理论建设工作;论证合适的课题并组织相关单位联合申报,争取立项;组建一支由多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研究队伍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成立一个专门的术语学研究机构;抓紧培养后备人才;争取在部分高校开设“术语学”课程。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实践证明,研讨会对中国术语学研究工作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第一届研讨会提出的各项术语学建设任务均取得积极的进展。经过研讨,本次会议提出了下一阶段术语学建设的任务,在中国术语学原理和学科框架、研究机构的建设及培养专门人才等方面作了具体、翔实的规划。汉语言文字与西方语言文字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不可能照搬国外术语学理论,但可以借鉴国外术语学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中国术语学理论和学科框架。在积极参与国内外术语学研究活动、扩大影响的同时,团结更多的术语学研究者,共同推动术语学的发展。
从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可以看出,术语学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其发展离不开各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所以应当形成一个包含各领域专家,且能通力合作的队伍。并且,为了保持中国术语学建设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就要开始发现和培养术语学人才,以保证不断有新鲜血液进入到研究队伍中来。
虽然一直在努力耕耘着,中国的术语人深知,在术语学这条道路上,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术语工作者还需不懈地努力!
温昌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00717
叶艳玲: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00717
第二篇:在逆境中昂首前进(范文)
在逆境中昂首前进
——为企业扭亏为盈打响一炮
2012年面对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双重考验,以及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因素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打压下,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艰难抉择。玻璃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下降,销售趋缓,是公司内产品库存不蹲增加,给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一严峻的市场形势,如何确保公司打好“扭亏为盈的翻身仗”需要全体员工抱定“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发扬不屈不饶的战斗精神,打响艰苦卓绝的扭亏为盈攻坚战。为此我们成品部决心在集团总部和分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既定目标,在内部管理上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探索和改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压缩开支和减低成本,为确保公司经营任务顺利完成,制定了一系列“扭亏为盈”的方案。
万众一心渡难关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的对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虽然我们公司依然处于“寒风刺骨的冬天”,但是面对种种困境集团总部和分公司领导审时度势、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上下同心、密切协作,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出谋划策,指引我们走出困境。
置之死地而后生
面对艰难困苦,金晶人有的是满腔热血。处于险境边缘的金晶公司如同一架改装了超级马达的跑车开始了高速运转: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学习实践中推进工作,一系列扭亏为盈措施相继出台:
一、结合《金晶集团文化手册》的深入学习,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制定了详细的文化落地措施,建立了文化落地实施体系,并制定了学习记录表,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并开展班前(班后会)学习、管理人员定期学习等,开展学习感悟并号召员工积极投报稿件。
二、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创新是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生产技术上,激励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勤动脑、多动手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玻璃的破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员工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全面完成部门的预定目标。并完善员工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认真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要我上”为“跟我上”,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大幅提升。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强化绩效考核,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向精细化管理和厉行节约要效益,三、通过对《金晶集团文化手册》的深入学习,告诉大家金晶集团是致力于成为为员工谋取幸福的幸福企业,只要员工愿意不亚于任何人的付出,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美好前景,我们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执行力、主动进取、拼搏、无限忠诚的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从而来实现这美好愿景,这一观念正逐步深入到每位员工心中。从中我们还知道了精益生产管理及6S现场管理理念,实施精细化管理从“细”字上着眼,从“精”字上着力。为使这项工作做细、做全面,真正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我们结合经济分析会中提出的“生产天天算,销售单单算,经营细细算”这一理论,重点做好“单单算、天天算”成本的控制,减少包装成本和各项办公用品的支出。在成品部进一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深挖下降空间。想方设法最大程度地全面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强化现金流管理和绩效考核,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向精细化管理和厉行节约要效益。
1、成品库包装材料的使用规则:在确保生产安全的条件下,对旧橡塑垫板、旧挤塑板等物资进行循环使用,积极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面对严峻的市场行情,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内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制定了《挤塑板使用方法及管理规定》,对胶带、铁钉、木板、橡塑垫板等材料严格控制使用数量,做到领用、剩余都有明确的统计。(1)要求挂绳工把挤塑板拆分成300-50 0mm使用,2134mm以上玻璃入库时上端各使用一段500mm、300 mm挤塑板,2000mm以下产品全部使用300 mm挤塑板,上面的2根挤塑板成T字形。小段旧挤塑板要求挂绳工拼凑起来入库使用。(2)装车皮和集装柜加固使用的打包带、木板的量较大,我们仔细量算,找出最佳使用尺寸,车皮装小木箱卡板长规定28CM,大木箱34 CM,腰板都是35 0mm,打包带规定在9m以内。集装柜装小木箱打包带规定靠柜壁第一箱是7.2m,中间的木箱使用的打包带是7.6 m。大木箱打包带最长使用6.9 m,如柜两边各装4件,那么每一箱便依次减少0.2 m打包带。铁钉、打包扣定量使用,掉落的需捡回使用。另外,为了杜绝客户对挤塑板、橡塑衬板、胶带、木板等材料乱用,成品部把以上材料集中管理,并制定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从而浪费现象得到遏制。(3)对旧木箱进行改造再利用,对不可以再用的木箱进行拆开用来加固车皮、集装柜。
2、装箱工段制定严格的包装材料使用控制流程。(1)装箱所有的包装材料均由仓库人员统一提供给当班使用,仓库人员根据生产订单及每条生产线的生产量,并依据包装材料使用定额进行包装材料的定额分配。班组根据实际生产量对所消耗的包装材料进行数量统计,并将多余的包装材料放回,次日由仓库人员根据产量进行查点回收。(2)如果有额外的包装材料使用必须通过装箱主管通知仓库人员领取并做好详细记录,月底并入包装材料消耗总额里。(3)班组如出现包装材料不够用的现象,一定形成书面说明并由主管和仓库人员进行核对。
3、装箱工段制定包装材料使用规则。(1)在塑料布使用方面:我们计划采用换季包装方式。即一年中有8——9个月的时间使用裸包方式,6——9月份的玻璃包装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或客户区域防霉雨的需要进行四边包、半包或全包等方式,有效的控制塑料布不必要的使用。把降耗工作落实到实处,每月仅一线就可减少约3吨的使用量,节约资金近3万元。(2)橡塑垫板使用方面:裸包均不使用垫板,大木箱使用20块(180mm),小木箱使用14块(280mm),铁架用2块(500mm)垫板。木箱结构的调整及使用的严格程度要求橡塑垫板在箱内的放置处做了改进,每一块垫板均能起到良好的保护玻璃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木箱两内侧站帮的垫板计划由原来的宽度80mm用刀片改切成宽度40mm,并且保护作用不会降低。另外,对已使用过的废旧垫板回收后做整理,放到箱内不重要的部位再次利用。(3)装木箱使用的打包带:每班封箱人员把打包带的长度控制的比较到位,根据木箱规格的不同进行打包带不同长度的截裁。封箱完毕后,每个木箱打包带的重叠处都控制在200mm以内,控制后的打包带既减少了过长的浪费又增加了木箱的美观。(4)铁钉:大木箱(长度大于2.6米)使用铁钉25个/箱,小木箱(长度小于2.6米)使用铁钉21个/箱。(5)垫板:(6)防霉粉:一线春冬季节每班6.5kg,夏秋季节每班7.5kg;三线春冬季节每班7kg,夏秋季节每班8.5kg;四线因生产厚板,春冬季节每班5.5kg,夏秋季节每班7kg。(7)胶带纸:包边每包0.9盘,全包每包0.15盘,铁架每架0.25盘(包括粘贴铁架挤塑板)。
四、合理调整货位,根据玻璃厚度、规格、包装方式科学放置,严把玻璃入库质量关,对问题产品不予入库,并及时与生产部门沟通,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成品库不断对构造不合理的货位架进行改造及加强挤塑板等材料质量验收等管理措施,保证产品合理、安全存放,减少玻璃破损。
五、增强装车质量管理,减少客户投诉率。注重装车(特别是集装柜、车皮)加固方案改进、完善,采纳引进可行的成熟方案提高发货、装车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更正。对旧木箱进行改造再利用,对不可以再用的木箱进行拆开代替木板加固车皮、集装柜。加强与装箱工段、销售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力完成生产订单任务,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加强对装车工的管理,提高装车效率,保质保量完成发货任务。保证产成品完好无损,减少了玻璃破损率,减少了客户投诉,使客户满意度提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标的落实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步调一致以罗文式的执行力坚决完成,运用好绩效管理,重承诺、守诚信、笃定目标,创出最佳成绩。金晶栉风沐雨30多年,经历过诸多次危机;一次比一次凶险。就是凭着坚信、坚持、坚韧的“三坚精神”,每每逢凶化吉,闯过难关;把我们金晶人历练得愈挫愈勇,意志更坚,永不服输。使我们更有信心、勇气、斗志,并且有智慧、有思路、有措施;战胜困境。
逆境方显英雄本色;逆境中是拉大差距的难得机遇。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伟大的金晶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战胜竞争对手,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大辉煌,从而赢得世人尊重,赢得应有的地位。
第三篇:在创新中前进
在创新中前进
老人遵循旧习,用盆打水,而子贡作为年轻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建议用毂打水。在老人看来,用盆打水是祖宗留下的传统,不可更改;而子贡讲究的是工作效率,故而用毂打水。用辩证唯物主义中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必然会取代旧的设备,不断寻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驱动力。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事实确实如此。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错,纵观古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自仓颉造字开启了人类文明建设的先河,我们的社会就一直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如果没有创新,没有人创造网络,我们是不是还要体会“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的无奈?如果没有人改善交通工具,我们是不是还要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羁旅之情?因为创新,我们人类社会才有了发展;因为创新,我们才能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如今,各大高校的同学们齐心协力钻研科技;校外能人巧匠的精品妙作层出不穷;在各个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已经逐步将先祖们的创新精神发扬光大,硕果累累。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本国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具备创新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必然要成为落伍者。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这个民族的创造力,正好比鲜活的肌体需要时刻提供新鲜的血液一样。不管在什么领域,只有通过不断突破、不断改变、不断创新,才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才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挑战自己、要能够大胆尝试,学会在创新中谋机遇,在创新中求发展!
俗话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不创新,那么社会的发展将会停滞,如果不创新,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一潭死水。因此,我们要铭记:有创新,才有明天!
第四篇:岁月,在祝福中前进
岁月,在祝福中前进
09级新闻系广播电视编导2班宿康宁 天冷了,激情在继续燃烧,但也会有思考,纷飞的雪花正是那杂乱的思考在漫天飞扬,风却不留情,将这烦扰吹散,还自然一片纯净,此时的心情也正在冷的洗礼中与雪一起结晶。在这晶体中,开始有了成熟。
不知不觉,水声在耳边响起,阳光将一切融化为一个新的春天,在暖风中,在鸟鸣里,在大堤的杨柳下,在带雨的梨花旁,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品出回忆的滋味,只是今天,才有这样的魔力。
今天,将岁月的点点滴滴装在了回忆里,而回忆藏在心里,人生的河流不要停顿,带着岁月的祝福,继续前进。
第五篇:圣诞节:在感恩中前进
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同事:
圣诞快乐!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在感恩中前进》。
XX年的圣诞联欢情景还历历在目,弹指一挥间,XX年又将离我们远去。回想这一年来,有收获,有泪水,有进步,也有不足。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公司,感谢陈总。感谢公司给我的每一个团队,让我有不同的经历,学会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感谢陈总给我的鼓励,不管是在团中遇到困难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和参加导游比赛时,陈总鼓励的话语及肯定的眼神,总是让我更从容;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同事,虽然是一个人身在异乡,但因为有你们,我从不感觉孤单。真诚的谢谢大家!在即将到来的XX年,我更将以一颗感恩的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XX年对我来说是成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记得在上半年谁曾问过我:你做导游的时间不长,怎么经历的事情这么多,又是交通事故又是地震的?其实谁都不想摊上这种事情,可是遇上了就是遇上了,你就必须去解决。还很清楚的记得那次去南京,高速公路上突然冲出一个人,车子急刹车差点撞上护栏,但是还是没用,一分钟前还活生生的一个人,突然就血肉模糊的死在了我们面前。客人都是老年人,有两个心脏不太好,吓得脸色发白。其实自己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说实话,怎能不害怕?可是还是得冷静的报警,通知公司,安抚客人的情绪,告诉他们:有我在,没事的。作为一个导游,常常会遇到很多让你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这时在你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沉着冷静的心态的同时,你要知道,公司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其实我也要感谢我的这些经历,因为是它们让我更坚强,遇事更冷静!但愿XX年的路能平坦些,但是有困难我也不怕,我会以更成熟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XX年自己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而这些不足就是我XX年的奋斗目标。XX年一万元的业务指标,我完成的很失败。我想一个成功的导游,应该做到很多客户会不请自来。这就是我XX年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在带好团的同时,注重维护客户,开拓市场,争取在业务上有所突破。另一个方面,作为一个进公司时间相对较长的导游,我想自己也有责任和其他人一起把新导游带起来,让他们尽快能独立上团,平时也应多和他们交流,交流带团经验,交流团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进步。同时自己也要加强学习,前些时间参加椒江区的导游大赛,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一个导游不能想着只要平平淡淡把团队带下来没事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做一个多才多艺的知识性导游。
脚踏实地,与公司共同成长。我相信华夏的未来不是梦,而我的未来也不是梦!